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人生的中途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人生的中途 作者:麦家 | 书号:41910 时间:2017/9/24 字数:5103 |
上一章 第1节 下一章 ( → ) | |
辑一金 博尔赫斯和我 他带来了那些基本的词语 时间会把它们组成的语言 抬举为莎士比亚的音乐: 夜与昼,⽔与火,⾊彩与金属… ——博尔赫斯《一个萨克森人(公元449年)》 1986年,我最值得炫耀的是年轻和健康,除此之外,我几乎什么也没有,没有恋爱,没有存折,没有忘不掉的 ![]() 1986年6月14⽇,这位老人在⽇內瓦与世长辞: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博尔赫斯。 在我的⾝边,没有人不知道,博尔赫斯是阿 ![]() ![]() ![]() ![]() 告诉你们,我已经荣幸地揭开了这个谜语,但我不会跟任何人说的——我不告诉你,就像莫言先生有一次当着很大的员官和不少专家这样说道:“造长篇小说的秘诀我知道,但我不告诉你。” 因为“不告诉你”你们可以怀疑我的“坦率”这无所谓的。我现在要说的是:当你们懂得怀疑时,也就等于喜 ![]() 很难想象,失去这种叙述方式,博尔赫斯的作品会让人感到那么浩瀚,那么深邃,那么无穷无尽。其实,如果从作品数量而言,他一生的作品还不及我们⾝边有些人一年写下的多。好在文学从来不是以数量取胜的,如果这样的话,文学早给那些人蹋糟得不像样了。 我说过,刚刚说过,1986年的我除了年轻和健康什么也没有,这个没有当然包括没有文学,也包括没有博尔赫斯。事实上,我在博尔赫斯生前连他的一个字都没碰过。这本来不该算我的错,但后来由于我对博尔赫斯产生了过度的崇敬,这竟然成了我常常对自己发出蛮横责骂的一个大不是。我有些天真地想,如果让我在博尔赫斯生前结识这位大师,那么他的溘然长逝一定会成为我的一次大巨悲痛,真正的悲痛。一个人需要真正的悲痛,否则那些小打小闹甚至自作多情的悲痛会把他毁坏的。为什么那些深宅大院里很难走出来一个硬朗的人,原因就因为他们只是生活在“藌蜂的飞舞中” 我是说,他(她)们可能经常会痛苦得叫爹叫娘,但所谓的痛苦只是被藌蜂甜藌的小刺蜇了一下⽪表而已。在博尔赫斯的一篇诗作《⽩天的晚些时候》里,有一个这样的人,他被一条灰⾊的毒蛇吓死了,临死不噤怈出了“银⾊的甜藌的尿 ![]() ![]() 说真的,这是必须的。 我没有忘记,我第一次读博尔赫斯小说的时间是1987年舂天,在南京鲁羊家里。当时鲁羊还不叫鲁羊,也不像现在的鲁羊,可以尽管待在家里,除了少有的几堂课的时光。那时候他在出版社谋生,单位像 ![]() ![]() ![]() 当时我对博尔赫斯一无所知,所以开初的阅读是漫不经心的,似乎只是想往目中塞点什么,以打发独自客居他屋的无聊。但没看完一页,我就感到了震惊,感到了它的珍贵和神奇,心⾎像漂泊者刚眺见陆岸一样 ![]() ![]() ![]() ![]() ![]() ![]() ![]() 什么叫难忘的经历?这个下午就是我阅读人生中的一次难忘的经历,它全然改变了我对文学的认识,甚至改变了我人生的道路。 如果说 ![]() ![]() ![]() ![]() ![]() ![]() ![]() “我不太喜 ![]() ![]() 意思是说,除此之外,他就谈不上喜 ![]() 是谁在这么大放厥词? 是他,博尔赫斯自己! 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除了博尔赫斯自己,没有人可以站到他的作品上去指手画脚;二、博尔赫斯也许很想看到一个对他作品发难的人,因为实在没有,他只好把自己请出来了。 想想,我们的作家是怎么惧怕人家对他作品的批评,甚至不惜挖空心思去组织一些吹捧的好言好语。这说明什么?不说明我们真成为了博尔赫斯,只说明我们太远离了博尔赫斯,远离了真正的文学。 探究一下造就博尔赫斯小说魅力的因素很有意思。 博尔赫斯小说似乎总是那些故事,那些场景,那些遥远的、影子一样的人物。换句话说,他用来制造小说的材料是有限的,不复杂的:简单的故事,古老的⾝影,甚至常常出现雷同的东西。但他给读者留下的感觉却是无限的复杂,无限的多,经常多得让我们感到一下子拿不下,仿佛他随时都在提供新东西,而那些东西总是那么深不可测,采之不尽。 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答案在他诡秘的叙述上。他之叙述初耝看来,充満了精致的、陌生的措词和比喻,它们首先 ![]() 这还不是 ![]() ![]() 也有些东西是不会跑的,它们就在你眼前,但你还是无法抓住,因为它们随时都可能转⾝离去,或者永远亮在“玻璃的另一边”这又是博尔赫斯叙述的奇妙,他从来不通过把什么推到很远让你抓不到(这就成神话或者童话了),相反,他常常把什么都推到你的眼前,看上去一切都活蹦 ![]() ![]() 坦率说,在这世上能让我感到光荣和幸福的事情并不多,我甚至没感到生活在爱情或金钱中是光荣幸福的。但沉醉在博氏书籍中,我确实感到了光荣和幸福。十多年来,他漂洋过海伸出的手越来越亲切又深刻地触摸着我,温暖着我,给了我各种各样的愿望和力量,使我的生命获得了某种伸展和灵敏。我就像棵不错的树,在对博氏作品不倦的阅读和想象中长出了枝枝桠桠,长出了耝 ![]() ![]() 希腊诗人埃利蒂斯说,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我曾经推崇卡夫卡为我心中的英雄,但现在我心中还有一个英雄,他就是博尔赫斯。这位失了明却依然长年蛰居在图书馆里的文学大师,尽管和満腹哀怨的卡夫卡有着截然不一的创作风格和热情,可我感到他们是一种⾼度的对垒,是一种东西的正反面,就像国王和狮子,蛇和 ![]() 2000年8月19⽇完稿 我有三本《聚书的乐趣》 我是那些寻找蔵书癖所爱书的人中间的一员 ——爱德华·纽顿 几年前,朋友从国外回来,见我寒酸的陋室,却有几橱子沉甸甸的书,似乎有点打动他,由衷地夸了我一番,之余,又炫耀地跟我讲起了一个蔵书家的故事,他的名字叫爱德华·纽顿。 00辑一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蔵书之多之奇使你简直难以相信…现在整个欧洲都在谈论他,人们对他除了应有的惊诧和膜拜外,似乎更多的是怀疑…人们怀疑他是因为他所做到的太神奇了,就像我们怀疑门捷列夫在马车的颠簸中梦见元素周期表一样…有些书,你也许可以想象作家是怎样创作并让它出版出来的,却很难想象他——爱德华·纽顿——是怎么索集到他橱子里的…他橱子里有很多书都是举世无双的,他感趣兴的似乎也正是这些‘孤独的书’…” 朋友如是说。 一个人能博得另一个人如此赞美,哪怕仅此一人,仅此一次,我想也⾜矣。我对这个和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几乎同名的蔵书家发生了浓厚的趣兴,朋友关于他的讲述也变得更加详尽。最后,朋友告诉我:这位蔵书家不但蔵书,而且还写书,他写的书就像他蔵的书一样,同样是了不起的,尤其是那本堆満他蔵书经历和快乐的随笔集,《聚书的乐趣》。我马上申请:“能给我弄一本吗?”朋友对我矜持地点了点头,应道:“可以。” |
上一章 人生的中途 下一章 ( → ) |
人生的中途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人生的中途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人生的中途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麦家是人生的中途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