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旧唐书 作者:刘昫等 | 书号:10200 时间:2017/3/26 字数:20209 |
上一章 卷一百四十一 下一章 ( → ) | |
方伎 ○崔善为 薛颐 甄权弟立言 宋侠 许胤宗 乙弗弘礼袁天纲 孙思邈 明 崇俨 张憬蔵 李嗣真 张文仲李虔纵 韦慈蔵附 尚献甫裴知古附 孟诜 严善 思 金梁凤 张果 叶法善 僧玄奘 神秀慧能 普寂 义福附 一行泓师附 桑道茂 夫术数占相之法,出于 ![]() ![]() 崔善为,贝州武城人也。祖颙,后魏员外散骑侍郞。⽗权会,齐丞相府参军事。 善为好学,兼善天文算历,明达时务。弱冠州举,授文林郞。属隋文帝营仁寿宮, 善为领丁匠五百人。右仆 ![]() 仁寿中,稍迁楼烦郡司户书佐。⾼祖时为太守,甚礼遇之。善为以隋政倾颓, 乃密劝进,⾼祖深纳之。义旗建,引为大将军府司户参军,封清河县公。武德中, 历內史舍人、尚书左丞,甚得誉。诸曹令史恶其聪察,因其⾝短而伛,嘲之曰: “崔子曲知钩,随例得封侯。髆上全无项, ![]() 贞观初,拜陕州刺史。时朝廷立议,户殷之处,得徙宽乡。善为上表称:“畿 內之地,是谓户殷,丁壮之人,悉⼊军府。若听移转,便出关外。此则虚近实远, 非经通之议。”其事乃止。后历大理、司农二卿,名为称职。坐与少卿不协,出为 秦州刺史,卒,赠刑部尚书。 薛颐,滑州人也。大业中,为道士。解天文律历,尤晓杂占。炀帝引⼊內道场, 亟令章醮。武德初,追直秦府。颐尝密谓秦王曰:“德星守秦分,王当有天下,愿 王自爱。”秦王乃奏授太史丞,累迁太史令。贞观中,太宗将封禅泰山,有彗星见, 颐因言“考诸玄象,恐未可东封”会褚遂良亦言其事,于是乃止。 颐后上表请为道士,太宗为置紫府观于九秬山,拜颐中大夫,行紫府观主事。 又敕于观中建一清台,候玄象,有灾祥薄蚀谪见等事,随状闻奏。前后所奏,与京 台李淳风多相符契。后数岁卒。 甄权,许州扶沟人也。尝以⺟病,与弟立言专医方,得其旨趣。隋开皇初,为 秘书省正字,后称疾免。隋鲁州刺史库狄鏚苦风患,手不得引弓,诸医莫能疗。权 谓曰:“但将弓箭向垛,一针可以 ![]() ![]() 贞观十七年,权年一百三岁,太宗幸其家,视其饮食,访以药 ![]() 弟立言,武德中累迁太常丞。御史大夫杜淹患风毒发肿,太宗令立言视之。既 而奏曰:“从今更十一⽇午时必死。”果如其言。时有尼明律,年六十余,患心腹 鼓 ![]() 宋侠者,洺州清漳人,北齐东平王文学孝正之子也。亦以医术著名。官至朝散 大夫、药蔵监。撰《经心录》十卷,行于代。 许胤宗,常州义兴人也。初事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时柳太后病风不言,名 医治皆不愈,脉益沉而噤。胤宗曰:“口不可下药,宜以汤气薰之。令药⼊腠理, 周理即差。”乃造⻩蓍防风汤数十斛,置于 ![]() 时关中多骨蒸病,得之必死,递相连染,诸医无能疗者。胤宗每疗,无不愈。 或谓曰:“公医术若神,何不著书以贻将来?”胤宗曰:“医者,意也,在人思虑。 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且古之名手,唯是别脉;脉既精别, 然后识病。夫病之于药,有正相当者,唯须单用一味,直攻彼病,药力既纯,病即 立愈。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 发人马,空地遮围,或冀一人偶然逢也。如此疗疾,不亦疏乎!假令一药偶然当病, 复共他味相和,君臣相制,气势不行,所以难差,谅由于此。脉之深趣,既不可言, 虚设经方,岂加于旧。吾思之久矣,故不能著述耳!”年九十余卒。 乙弗弘礼,贝州⾼人唐也。隋炀帝居籓,召令相己。弘礼跪而贺曰:“大王骨 法非常,必为万乘之主,诚愿戒之在得。”炀帝即位,召天下道术人,置坊以居之, 仍令弘礼统摄。帝见海內渐 ![]() ![]() 初,泗州刺史薛大鼎隋时尝坐事没为奴,贞观初,与数人诣之,大鼎次至,弘 礼曰:“君奴也, ![]() ![]() ![]() 袁天纲,益州成都人也。尤工相术。隋大业中,为资官令。武德初,蜀道使詹 俊⾚牒授火井令。初,天纲以大业元年至洛 ![]() ![]() ![]() ![]() ![]() 大业末,窦轨客游德 ![]() ![]() 则天初在襁褓,天纲来至第中,谓其⺟曰:“唯夫人骨法,必生贵子。”乃召 诸子,令天纲相之。见元庆、元慡曰:“此二子皆保家之主,官可至三品。”见韩 国夫人曰:“此女亦大贵,然不利其夫。”啂⺟时抱则天,⾐男子之服,天纲曰: “此郞君子神⾊慡彻,不可易知,试令行看。”于是步于 ![]() 贞观八年,太宗闻其名,召至九成宮。时中书舍人岑文本令视之。天纲曰: “舍人学堂成就,眉覆过目,文才振于海內,头又生骨,犹未大成,若得三品,恐 是损寿之征。”文本官至中书令,寻卒。其年,侍御史张行成、马周同问天纲,天 纲曰:“马侍御伏犀贯脑,兼有⽟枕,又背如负物,当富贵不可言。近古已来,君 臣道合,罕有如公者。公面⾊⾚,命门⾊暗,耳后骨不起,耳无 ![]() ![]()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家百之 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难为用也。” 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隐居太⽩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 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太宗即位,召诣京 师,嗟其容⾊甚少,谓曰:“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门、广成,岂虚言哉!”将 授以爵位,固辞不受。显庆四年,⾼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 上元元年,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 ![]() ![]() 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 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蜺,此天地之常数也。 人有四支五蔵,一觉一寝,呼昅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发而 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 ![]() ![]() ![]() ![]() 又曰: 胆 ![]() ![]() ![]() ![]() 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 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 古之聪明博达不死者也。 初,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 传授,有如目睹。东台侍郞孙处约将其五子侹、儆、俊、佑、佺以谒思邈,思邈曰: “俊当先贵;佑当晚达;佺最名重,祸在执兵。”后皆如其言。太子詹事卢齐卿童 幼时,请问人伦之事,思邈曰:“汝后五十年位登方伯,吾孙当为属吏,可自保也。” 后齐卿为徐州刺史,思邈孙溥果为徐州萧县丞。思邈初谓齐卿之时,溥犹未生,而 预知其事。凡诸异迹,多此类也。 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蔵冥器,祭祀无牲牢。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 木,犹若空⾐,时人异之。自注《老子》、《庄子》,撰《千金方》三十卷,行于 代。又撰《福禄论》三卷,《摄生真录》及《枕中素书》、《会三教论》各一卷。 子行,天授中为凤阁侍郞。 明崇俨,洛州偃师人。其先平原士族,世仕江左。⽗恪,豫州刺史。崇俨年少 时,随⽗任安喜令,⽗之小吏有善役召鬼神者,崇俨尽能传其术。乾封初,应封岳 举,授⻩安丞。会刺史有女病笃,崇俨致他方殊物以疗之,其疾乃愈。⾼宗闻其名, 召与语。悦之,擢授冀王府文学。仪凤二年,累迁正谏大夫,特令⼊阁供奉。崇俨 每因谒见,辄假以神道,颇陈时政得失,帝深加允纳。润州栖霞寺,是其五代祖梁 处士山宾故宅,帝特为制碑文,亲书于石,论者荣之。 四年,为盗所杀。时语以为崇俨密与天后为厌胜之法,又私奏章怀太子不堪承 继大位,太子密知之,潜使人害之。优制赠侍中,谥曰庄,仍拜其子珪为秘书郞。 珪,开元中仕至怀州刺史。 张憬蔵,许州长社人。少工相术,与袁天纲齐名。太子詹事蒋俨年少时,尝遇 憬蔵,因问禄命。憬蔵曰:“公从今二年,当得东宮掌兵之官,秩未终而免职。免 职之后,厄在三尺土下。又经六年,据此合是死征。然后当享富贵,名位俱盛,即 又不合中,年至六十一,为蒲州刺史,十月三十⽇午时禄绝。”俨后皆如其言。尝 奉使⾼丽,被莫离支囚于地窖中,经六年,然后得归。及在蒲州,年六十一矣,至 期,召人吏 ![]() 左仆 ![]() ![]() ![]() 李嗣真,滑州匡城人也。⽗彦琮,赵州长史。嗣真博学晓音律,兼善 ![]() ![]() 永昌中,拜右御史中丞,知大夫事。时酷吏来俊臣构陷无罪,嗣真上书谏曰: “臣闻陈平事汉祖,谋疏楚君臣,乃用⻩金五万斤,行反间之术。项王果疑臣下, 陈平反间果行。今告事纷纭,虚多实少,焉知必无陈平先谋疏陛下君臣,后谋除国 家良善,臣恐为社稷之祸!伏乞陛下特回天虑,察臣狂瞽,然后退就鼎镬,实无所 恨!”疏奏不纳。寻被俊臣所陷,配流岭南。 万岁通天年,征还,至桂 ![]() ![]() 撰《明堂新礼》十卷,《孝经指要》、《诗品》、《书品》、《画品》各一卷。 张文仲,洛州洛 ![]() ![]() ![]() ![]() 虔纵,官至侍御医。慈蔵,景龙中光禄卿。自则天、中宗已后,诸医咸推文仲 等三人为首。 尚献甫,卫州汲人也。尤善天文。初,出家为道士。则天时召见,起家拜太史 令,固辞曰:“臣久从放诞,不能屈事官长。”则天乃改太史局为浑仪监,不隶秘 书省,以献甫为浑仪监。数顾问灾异,事皆符验。又令献甫于上 ![]() 时又有雍州人裴知古,善于音律。长安中为太乐丞。神龙元年正月,舂享西京 太庙,知古预其事。谓万年令元行冲曰:“金石谐和,当有吉庆之事,其在唐室子 孙乎?”其月,中宗即位,复改国为唐。知古又能听婚夕环佩之声,知其夫 ![]() 孟诜,汝州梁人也。举进士。垂拱初,累迁凤阁舍人。诜少好方术,尝于凤阁 侍郞刘祎之家,见其敕赐金,谓祎之曰:“此药金也。若烧火其上,当有五⾊气。” 试之果然。则天闻而不悦,因事出为台州司马。后累迁舂官侍郞。 睿宗在籓,召充侍读。长安中,为同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神龙初致仕, 归伊 ![]() ![]() 诜所居官,好勾剥为政,虽繁而理。撰《家》、《祭礼》各一卷,《丧服要》 二卷,《补养方》、《必效方》各三卷。 严善思,同州朝邑人也。少以学涉知名,尤善天文历数及卜相之术。初应消声 幽薮科举擢第。则天时为监察御史,权右拾遗、內供奉。数上表陈时政得失,多见 纳用。稍迁太史令。 圣历二年,荧惑⼊舆鬼,则天以问善思。善思对曰:“商姓大臣当之。”其年, 文昌左相王及善卒。长安中,荧惑⼊月,镇星犯天关。善思奏曰:“法有 ![]() 神龙初,迁给事中。则天崩,将合葬乾陵,善思奏议曰: 谨按《天元房录葬法》云:“尊者先葬,卑者不合于后开⼊。”则天太后,卑 于天皇大帝,今 ![]() ![]() 但合葬非古,著在礼经,缘情为用,无⾜依准。况今事有不安,岂可复循斯制! 伏见汉时诸陵,皇后多不合葬;魏、晋已降,始有合者。然以两汉积年,向余四百; 魏、晋之后,祚皆不长。虽受命应期,有因天假,然以循机享德,亦在天时。但陵 墓所安,必资胜地,后之胤嗣,用托灵 ![]() 臣伏以合葬者,人缘私情;不合者,前修故事。若以神道有知,幽途自得通会; 若以死者无知,合之复有何益!然以山川精气,土为星象,若葬得其所,则神安后 昌;若葬失其宜,则神危后损。所以先哲垂范,具之葬经, ![]() ![]() 疏奏不纳。 景龙中,迁礼部侍郞,出为汝州刺史。睿宗在籓,善思尝谓姚元之曰:“相王 必登帝位。”及践祚,元之以事闻奏,由是召拜右散骑常侍。 唐隆元年,郑愔谋册谯王重福为帝,乃草伪制,除善思为礼部尚书,知吏部选 事。及谯王下狱,景云元年,大理寺奏:“善思与逆人重福通谋,合从极法。”给 事中韩思复奏曰:“议狱缓死,列圣明规;刑疑惟轻,有国恆典。严善思往在先朝, 属韦氏擅內,恃宠宮掖,谋危社稷。善思此时,乃能先觉,因诣相府,有所发明, 进论圣躬,必登宸极。虽 ![]() 初,善思为御史时,中书舍人刘允济为酷吏所陷,当死。善思愍其老,密表奏 请,允济乃得免诛。善思后见允济,竟不自言其事。韩思复奏免善思之罪,亦未曾 有所言谢。时人称其长者。 善思子向,乾元中为凤翔尹,宝应中授太常员外卿。始善思⽗徐州长史延及善 思,俱年八十五而卒;广德二年,向卒,又年八十五。向兄前赵郡司马宙,长向十 岁,向卒时,宙并无恙。 金梁凤,不知何许人也。天宝十三载,客于河西。善相人,又言玄象。时哥舒 翰为节度使,诏⼊京师。裴冕为祠部郞中,知河西留后,在武威。梁凤谓冕曰: “玄象有变,半年间有兵起,郞中此时当得中丞,不拜中丞,即得宰相,不离天子 左右,大富贵。”冕曰:“公乃狂言,冕何至此?”梁凤曰:“有一⽇向东京,一 ⽇⼊蜀川,一⽇来向朔方,此时公得相。”冕惧其言,深谢绝之。其后安禄山反, 南犯洛 ![]() 梁凤在河陇,谓吕諲曰:“判官骨相,合得宰相。须得一大惊怖,即得。”諲 后至驿,责让驿长,搒之。驿吏武将, ![]() ![]() 梁凤在凤翔,李揆、卢允二人同见之,俱素服,自称选人。梁凤谓之曰:“公 等并至清望官,那得云无官。”揆、允以实对。梁凤遣二人行,谓揆曰:“公从舍 人即⼊相,一年內事。”谓允曰:“公好即是吏部郞中。”及克复两京,揆自中书 舍人知礼部侍郞事,⼊为中书侍郞、平章事,乃以允为吏部郞中。其验多此类。尔 后佯聋以自晦。冕为右仆 ![]() 张果者,不知何许人也。则天时,隐于中条山,往来汾、晋间,时人传其有长 年秘术,自云年数百岁矣。尝著《 ![]() ![]() ![]() ![]() 玄宗初即位,亲访理道及神仙方药之事,及闻变化不测而疑之。有邢和璞者, 善算人而知夭寿善恶。玄宗令算果,则懵然莫知其甲子。又有师夜光者,善视鬼。 玄宗召果与之密坐,令夜光视之。夜光进曰:“果今安在?”夜光对面终莫能见。 玄宗谓力士曰:“吾闻饮堇汁无苦者,真奇士也。”会天寒,使以堇汁饮果。果乃 引饮三卮,醺然如醉所作,顾曰:“非佳酒也。”乃寝。顷之,取镜视齿,则尽燋 且黧。命左右取铁如意击齿坠,蔵于带。乃怀中出神仙药,微红,傅坠齿之龂。复 寐良久,齿皆出矣,粲然洁⽩,玄宗方信之。 玄宗好神仙,而 ![]() ![]() 后恳辞归山,因下制曰:“恆州张果先生,游方外者也。迹先⾼尚,深⼊窈冥。 是浑光尘,应召城阙。莫详甲子之数,且谓羲皇上人。问以道枢,尽会宗极。今特 行朝礼,爰畀宠命。可银青光禄大夫,号曰通玄先生。”其年请⼊恆山,锡以⾐服 及杂彩等,便放归山。乃⼊恆山,不知所之。玄宗为造栖霞观于隐所,在蒲吾县, 后改为平山县。 道士叶法善,括州括苍县人。自曾祖三代为道士,皆有摄养占卜之术。法善少 传符箓,尤能厌劾鬼神。显庆中,⾼宗闻其名,征诣京师,将加爵位,固辞不受。 求为道士,因留在內道场,供待甚厚。时⾼宗令广征诸方道术之士,合炼⻩⽩。法 善上言:“金丹难就,徒费财物,有亏政理,请核其真伪。”帝然其言,因令法善 试之,由是乃出九十余人,因一切罢之。法善又尝于东都凌空观设坛醮祭,城中士 女竞往观之。俄顷数十人自投火中,观者大惊,救之而免。法善曰:“此皆魅病, 为吾法所摄耳。”问之果然。法善悉为噤劾,其病乃愈。 法善自⾼宗、则天、中宗历五十年,常往来名山,数召⼊噤中,尽礼问道。然 排挤佛法,议者或讥其向背。以其术⾼,终莫之测。 睿宗即位,称法善有冥助之力。先天二年,拜鸿胪卿,封越国公,仍依旧为道 士,止于京师之景龙观,又赠其⽗为歙州刺史。当时尊宠,莫与为比。 法善生于隋大业之丙子,死于开元之庚子,凡一百七岁。八年卒。诏曰: 故道士鸿胪卿、员外置、越国公叶法善,天真精密,妙理玄暢,包括秘要,发 挥灵符,固以冥默难源,希夷罕测。而情栖蓬阆,迹混朝伍,保⻩冠而不杖,加紫 绶而非荣,卓尔孤秀,冷然独往。胜气绝俗,贞风无尘,金骨外耸,珠光內应。斯 乃体应中仙,名升上德。朕当听政之暇,屡询至道;公以理国之法,数奏昌言。谋 参隐讽,事宣弘益。叹徽音之未泯,悲形解之俄留,曾莫慭遗,歼良奄及。永惟平 昔,感怆于怀,宜申礼命,式旌泉壤。可赠越州都督。 僧玄奘,姓陈氏,洛州偃师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尝谓翻译者多有讹谬, 故就西域,广求异本以参验之。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玄奘既辩博出群,所在 必为讲释论难,蕃人远近咸尊伏之。在西域十七年,经百余国,悉解其国之语,仍 采其山川谣俗,土地所有,撰《西域记》十二卷。贞观十九年,归至京师。太宗见 之,大悦,与之谈论。于是诏将梵本六百五十七部于弘福寺翻译,仍敕右仆 ![]() ⾼宗在宮,为文德太后追福,造慈恩寺及翻经院,內出大幡,敕《九部乐》及 京城诸寺幡盖众伎,送玄奘及所翻经像、诸⾼僧等⼊住慈恩寺。显庆元年,⾼宗又 令左仆 ![]() 僧神秀,姓李氏,汴州尉氏人。少遍览经史,隋末出家为僧。后遇蕲州双峰山 东山寺僧弘忍,以坐禅为业,乃叹伏曰:“此真吾师也。”便往事弘忍,专以樵汲 自役,以求其道。 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南海,得禅宗妙法,云 自释迦相传,有⾐钵为记,世相付授。达摩赍⾐钵航海而来,至梁,诣武帝。帝问 以有为之事,达摩不说。乃之魏,隐于嵩山少林寺,遇毒而卒。其年,魏使宋云于 葱岭回,见之,门徒发其墓,但有⾐履而已。达摩传慧可,慧可尝断其左臂,以求 其法,慧可传璨,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 弘忍姓周氏,⻩梅人。初,弘忍与道信并住东山寺,故谓其法为东山法门。神 秀既师事弘忍,弘忍深器异之,谓曰:“吾度人多矣,至于悬解圆照,无先汝者。” 弘忍以咸亨五年卒,神秀乃往荆州,居于当 ![]() ![]() 初,神秀同学僧慧能者,新州人也。与神秀行业相埒。弘忍卒后,慧能住韶州 广果寺。韶州山中,旧多虎豹,一朝尽去,远近惊叹,咸归伏焉。神秀尝奏则天, 请追慧能赴都,慧能固辞。神秀又自作书重邀之,慧能谓使者曰:“吾形貌短陋, 北土见之,恐不敬吾法。又先师以吾南中有缘,亦不可违也。”竟不度岭而死。天 下乃散传其道,谓神秀为北宗,慧能为南宗。 神秀以神龙二年卒,士庶皆来送葬。有诏赐谥曰“大通禅师”又于相王旧宅 置报恩寺,岐王范、张说及征士卢鸿一皆为其碑文。 神秀卒后,弟子普寂、义福,并为时人所重。 普寂姓冯氏,蒲州河东人也。年少时遍寻⾼僧,以学经律。时神秀在荆州⽟泉 寺,普寂乃往师事,凡六年,神秀奇之,尽以其道授焉。久视中,则天召神秀至东 都,神秀因荐普寂,乃度为僧。及神秀卒,天下好释氏者咸师事之。中宗闻其⾼年, 特下制令普寂代神秀统其法众。 开元十三年,敕普寂于都城居止。时王公士庶,竞来礼谒。普寂严重少言,来 者难见其和悦之容,远近尤以此重之。二十七年,终于都城兴唐寺,年八十九。时 都城士庶曾谒者,皆制弟子之服。有制赐号为“大照禅师”及葬,河南尹裴宽及 其 ![]() 义福姓姜氏,潞州铜鞮人。初止蓝田化感寺,处方丈之室,凡二十余年,未尝 出宇之外。后隶京城慈恩寺。开元十一年,从驾往东都,途经蒲、虢二州,刺史及 官吏士女,皆赍幡花 ![]() ![]() 神秀,禅门之杰,虽有禅行,得帝王重之,而未尝聚徒开堂传法。至弟子普寂, 始于都城传教,二十余年,人皆仰之。 僧一行,姓张氏,先名遂,魏州昌乐人,襄州都督、郯国公公谨之孙也。⽗擅, 武功令。 一行少聪敏,博览经史,尤精历象、 ![]() ![]() ![]() ![]() 开元五年,玄宗令其族叔礼部郞中洽赍敕书就荆州強起之。一行至京,置于光 太殿,数就之,访以安国抚人之道,言皆切直,无有所隐。开元十年,永穆公主出 降,敕有司优厚发遣,依太平公主故事。一行以为⾼宗末年,唯有一女,所以特加 其礼。又太平骄僭,竟以得罪,不应引以为例。上纳其言,遽追敕不行,但依常礼。 其谏诤皆此类也。 一行尤明著述,撰《大衍论》三卷,《摄调伏蔵》十卷,《天一太一经》及 《太一局遁甲经》、《释氏系录》各一卷。时《麟德历经》推步渐疏,敕一行考前 代诸家历法,改撰新历,又令率府长史梁令瓚等与工人创造⻩道游仪,以考七曜行 度,互相证明。于是一行推《周易》大衍之数,立衍以应之,改撰《开元大衍历经》。 至十五年卒,年四十五,赐谥曰“大慧禅师” 初,一行从祖东台舍人太素,撰《后魏书》一百卷,其《天文志》未成,一行 续而成之。上为一行制碑文,亲书于石,出內库钱五十万,为起塔于铜人之原。明 年,幸温汤,过其塔前,又驻骑徘徊,令品官就塔以告其出豫之意;更赐绢五十匹, 以莳塔前松柏焉。 初,一行求访师资,以穷大衍,至天台山国清寺,见一院,古松十数,门有流 ⽔。一行立于门屏间,闻院僧于庭布算声,而谓其徒曰:“今⽇当有弟子自远求吾 算法,已合到门,岂无人导达也?”即除一算。又谓曰:“门前⽔当却西流,弟子 亦至。”一行承其言而趋⼊,稽首请法,尽受其术焉,而门前⽔果却西流。道士邢 和璞尝谓尹愔曰:“一行其圣人乎?汉之洛下闳造历,云:‘后八百岁当差一⽇, 必有圣人正之。’今年期毕矣,而一行造《大衍》正其差谬,则洛下闳之言,信矣! 非圣人而何? 时又有⻩州僧泓者,善葬法。每行视山原,即为之图,张说深信重之。 桑道茂者,大历中游京师,善太一遁甲五行灾异之说,言事无不中。代宗召之 噤中,待诏翰林。建中初,神策军修奉天城,道茂请⾼其垣墙,大为制度,德宗不 之省。及硃泚之 ![]() 赞曰:术数之精,事必前知。粲如垂象,变告无疑。怪诞之夫,诬罔蓍⻳。致 彼庸妄,幸时艰危。 部分译文 孙思邈,京兆府华原县人。他七岁⼊学,一天能背诵一千多字的课文。少年时代,就很会谈论老子、庄子以及先秦诸子家百的学说,并且喜爱佛经。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到他后赞叹说:“这是个神童。只是遗憾他本领太大,在我这小小州衙难得施展。”北周宣帝时(579),由于王室经常发生变故,他就隐居到太⽩山中。隋文帝杨坚辅佐北周朝政,征聘他担任国子博士,他推说生病没有出任。曾经对他的好友说:“五十年后,会出圣人,那时我才帮助他治理天下。”太宗李世民登上帝位(627),征召他到京城,对他并无欣喜感 ![]() ⾼宗上元元年(674),孙思邈因病请求回乡,⾼宗特地赐给他骏马,安排他住进鄱 ![]() ![]() ![]() ![]() ![]() ![]() ![]() ![]() ![]() ![]() ![]() ![]() ![]() ![]() ![]() 孙思邈自己讲他出生于隋文帝开皇辛酉年(601),到今年九十三岁了,问他的乡亲,都说他是几百岁的人,他谈起北周、南齐年间的往事,分明可数如同亲眼所见,以此验证,他不止一百岁了。然而视力听力还没衰退,神采奕奕,可以说是耳聪目明博闻通达的活古人。 当初,魏征等人按照太宗的指示编纂南齐、南梁、南陈、北周、隋朝的历史,担心遗漏,多次询问他,孙思邈口述起来,宛如亲眼看见。东台侍郞孙处约带着五个儿子孙亻廷、孙儆、孙俊、孙佑、孙亻全拜望孙思邈,孙思邈说:“孙俊会最先获得⾼官;孙佑会最后显贵;孙亻全的名气会最大,祸患会出在掌握军权上。”此后的事情都跟他预言的一样。太子詹事卢齐卿孩童时,向他询问⽇后祸福,孙思邈说:“你五十年后会当上地方⾼级员官,我的孙子会当你的下属,能够自我保护平安。”后来卢齐卿当了徐州刺史,孙思邈的孙子孙溥果然当了徐州所辖的萧县县丞。孙思邈当初对卢齐卿预言祸福时,孙溥还没有出生,就预先知道了未来情况。他令人惊异的各种业绩,多半是这一类事情。 孙思邈于⾼宗永淳元年(682)去世。遗嘱要求从简安葬,不要陪葬器物,不用羊牛猪等祭祀牲畜。死后一个多月,脸⾊外貌没有变化,抬起遗体⼊棺,轻得好像只是拿着空空的⾐服,人们为之惊异。他为《老子》、《庄子》撰写了注释,编著《千金方》三十卷,流传后世。还著作了《福禄论》三卷,《摄生真录》和《枕中素书》、《会三教论》各一卷。 儿子孙行,武则天天授年间任凤阁侍郞。 玄奘和尚,姓陈,洛州偃师县人。隋炀帝大业末年出家,广泛阅读佛经著作。他曾说当时的佛经译本有很多谬误,所以到西域去,广泛寻求不同的版本来检验校正。太宗贞观初年,跟随商人到西域结 ![]() ![]() ![]() ⾼宗当时还是东宮太子,为他已故的⺟亲文德太后长孙氏祈求冥间福份,建造慈恩寺和翻经院,皇宮挂出大旗,诏令表演《九部乐》的演奏歌舞队伍以及京城各寺院的旗盖仪仗, ![]() ![]() ![]() ![]() 神秀和尚,姓李,汴州尉氏县人。年轻时博览群书,隋朝末年出家当和尚。后来碰上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和尚弘忍,以每天定时坐静、排除一切杂念、使得心神恬静自在的“坐禅”为修行功课,就赞叹佩服说:“这才真正是我的师⽗。”于是就去侍奉弘忍,专门用打柴挑⽔来自己磨炼自己,来学弘忍的佛法。 从前,北魏末年,有一位达摩和尚,本来是印度的王子,为了救护他的家国而当和尚,到南海,悟得如来佛释迦牟尼亲传弟子、禅宗初祖迦叶和尚的佛法,说是释迦牟尼的二十八传弟子,有一代一代递相传授的⾐(袈裟)、钵(饭碗)为凭证。达摩携带⾐钵乘船渡海来到国中,到梁朝,拜见武帝萧衍,武帝拿治国平天下的事向他咨询,达摩很不⾼兴,就到了北魏,隐居在嵩山少林寺,后来中毒去世。这年,北魏使臣宋云回国路过葱岭,想看看他,弟子们打开达摩的墓室,只有⾐服鞋子。达摩将⾐钵传给了慧可,慧可曾经砍断自己的左臂,来表示向他学习佛法的决心;慧可传给了僧璨;僧璨传给了道信;道信传给了弘忍。 弘忍姓周,蕲州⻩梅县人。当初,弘忍和道信一起住在东山寺,所以称他的佛法为东山佛门。神秀拜弘忍为师,弘忍特别器重他,对他说:“我引导离俗出家的人够多了,至于拯救人心脫离苦海、为人预测吉凶祸福,没有比你更行的。”弘忍于唐⾼宗咸亨五年(674)去世,神秀就到了荆州,住在当 ![]() ![]() 当初,神秀有个法号慧能和尚的同师兄弟,是新州人,跟神秀的德行功夫一样⾼超。弘忍去世后,慧能住到韶州广果寺。韶州山里,原先有很多老虎豹子,现在一下子全光走了,当地百姓惊奇赞叹,都皈依敬佩他。神秀曾经禀奏则天皇后,请求派人邀请慧能到京都来,慧能坚决谢绝。神秀又亲自写信重新邀请他,慧能对来人说:“我⾝材矮小,相貌丑陋,到北方去抛头露面,恐怕是对我佛法的大不恭敬。再说弘忍先师认为我和南方有缘分,也不能违背。”直到去世都没有跨越五岭山到北方去。天下于是广泛传播他的佛法,称神秀为北宗,称慧能为南宗。 神秀于中宗神龙二年(706)去世,士民百姓都为他送葬。中宗发出诏书赐谥号叫大通禅师。又把相王的老府第改建为报恩寺,岐王李范、张说以及征士卢鸿一都为报恩寺撰写了碑文。神秀去世以后,弟子普寂、义福一样受到人们的敬重。 普寂姓冯,是蒲州河东人。年轻时到处寻找佛法⾼超的和尚,学习佛学戒律。当时神秀在荆州⽟泉寺,普寂就去拜师侍奉。相处六年时间,神秀认为他是奇才,把自己的全部佛法传授给他。久视年间(700),则天皇帝请神秀到洛 ![]() ![]() ![]() 义福姓姜,潞州铜。。县人。开始居住在蓝田县化感寺,生活在长老、住持说法的方丈房里,一共二十多年,不曾走出寺院。后来隶属京城慈恩寺。开元十一年(723),随从玄宗到洛 ![]() ![]() ![]() ![]() 神秀是佛教界才智超群的人物,虽有佛的德行,得到国君的敬重,但还不曾集中教徒开设讲坛传授佛法。到了他的弟子普寂,才开始在都城传授教义,二十多年,人们都景仰他。 一行和尚,姓张,俗名叫遂,魏州昌乐县人,是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谨的孙子。⽗亲名擅,曾任武功县令。一行年轻时聪慧机敏,博览群书,特别精通天文历法、 ![]() ![]() ![]() ![]() ![]() ![]() 开元五年(717),玄宗李隆基命令他的同族叔⽗、礼部郞中李洽带着诏书到荆州強行征召他。一行来到京城,被安排在光太殿,玄宗多次亲自登门,向他询问定安 家国、慰抚百姓的方略,一行的言谈都直截了当,没有什么隐讳的。开元十年(722),永穆公主出嫁,玄宗命令有关部门按照太平公主当年的礼仪规格,给予优厚安排。一行认为⾼宗晚年,只有一个女儿,所以特地提⾼礼仪规格,再说太平公主骄横傲慢超越⾝份,终于因此获罪,不应把她作为范例。玄宗采纳了他的意见,立即撤销命令不予执行,只按通常礼仪规格安排。他对玄宗的直言劝谏都是这类事情。 一行特别善于著书立说,撰写《大衍论》三卷,《摄调伏蔵》十卷,《天一太一经》和《太一局遁甲经》、《释氏系录》各一卷。当时《麟德历经》推算的历法逐渐脫离实际,诏令一行参考前代各家历法,改写新的历书,又命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人和工匠一起研制测定太 ![]() ![]() 当初,一行的堂叔伯祖⽗、东台舍人张太素,编写《后魏书》一百卷,其中的《天文志》还没有写完,一行接着写完了。玄宗为一行撰写碑文,亲笔书写在碑石上,拿出宮庭府库的五十万钱,在铜人原为他建造佛塔保存遗体。第二年,玄宗到温泉宮休养,从塔前经过,停下车马在塔前走来走去,命令具有品级的官吏来到佛塔,告诉他们自己出宮巡视的意图,又赏赐五十匹绢,让他们在塔前栽种松柏。 当初,一行寻访老师,以便深⼊研究用气数推演八卦的学问,到天台山国清寺,看见一处庭院,院內有十来株苍松,门前有一条溪流,一行站在大门和照壁之间,听见有位和尚在庭院里排列算筹进行推算的声音,和尚对他的徒弟说:“今天会有一个弟子从远方来学习我的推算法术,应该已到门前了,难道没有人带他进来吗?”又走上台阶算了一次。再对他的徒弟说:“门前的溪⽔应当向西倒流,那个弟子也到了。”一行按照他的话快步走进院子,叩头请求传授推算法术,向他学会了全部法术,院门前的溪⽔果然向西倒流。一位名叫邢和璞的道士曾对尹忄音说:“一行大概是圣人吧?西汉的洛下闳制定《太初历》,说:‘八百年后应当误差一天,一定有圣人校正它。’今年期限已満,一行就制定《开元大衍历经》校正它的误差,那么洛下闳的话应验了,他不是圣人是什么?” 当时还有一位名字叫泓的⻩州和尚,善于卜葬法术。每当来回观察山陵原野后,就画出图形来,张说非常相信看重他。 |
上一章 旧唐书 下一章 ( → ) |
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旧唐书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刘昫等是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