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旧唐书 作者:刘昫等 | 书号:10200 时间:2017/3/26 字数:17945 |
上一章 卷一百一十四 下一章 ( → ) | |
○王播 子式 弟炎 起起子⻳ ⻳子荛 炎子铎 李绛 杨于陵 王播,字明扬。曾祖璡,嘉州司马。祖升,咸 ![]() ![]() 顺宗即位,除驾部郞中,改长安令。岁中,迁工部郞中,知台杂,刺举纲宪, 为人所称。转考功郞中,出为虢州刺史。李巽领盐铁,奏为副使、兵部郞中。 元和五年,代李夷简为御史中丞。振举朝章,百职修举。十月,代许孟容为京 兆尹。时噤军诸镇布列畿內,军人出⼊,属鞬佩剑,往往盗发,难以擒奷。布播奏 请畿內军镇将卒,出⼊不得持戎具,诸王驸马权豪之家,不得于畿內按试鹰⽝畋猎 之具。诏从之,自是奷盗弭息。六年三月,转刑部侍郞,充诸道盐铁转运使。 播长于吏术,虽案牍鞅掌,剖析如流,黠吏诋欺,无不彰败。时天下多故,法 寺议谳,科条繁杂。播备举前后格条,置之座右。凡有详决,疾速如神。当时属僚, 叹服不暇。 十年四月,改礼部尚书,领使如故。先是,李巽以程异为江淮院官,异又通泉 货,及播领使,奏之为副。当王师讨吴元济,令异乘传往江淮,赋舆大集,以至贼 平,深有力焉。及皇甫镈用事,恐播大用,乃请以使务命程异领之,播守本官而已。 十三年,检校户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 穆宗即位,皇甫镈贬,播累表求还京师。长庆元年七月,征还,拜刑部尚书, 复领盐铁转运等使。十月,兼中书侍郞、平章事,领使如故。长庆中,內外权臣, 率多假借。播因铜盐擢居辅弼,专以承 ![]() ![]() 敬宗即位,就加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罢盐铁转运使。时中尉王守澄用事, 播自落利权,广求珍异,令腹心吏內结守澄,以为之助。守澄乘闲启奏,言播有才, 上于延英言之。谏议大夫独孤朗、张仲方,起居郞孔敏行、柳公权、宋申锡,补阙 韦仁实、刘敦儒,拾遗李景让、薛廷老等,请开延英面奏播之奷琊, ![]() 时扬州城內官河⽔浅,遇旱即滞漕船。乃奏自城南阊门西七里港开河向东,屈 曲取禅智寺桥通旧官河,开凿稍深,舟航易济;所开长一十九里,其工役料度,不 破省钱,当使方圆自备,而漕运不阻。后政赖之。 文宗即位,就加检校司徒。太和元年五月,自淮南⼊觐,进大小银碗三千四百 枚、绫绢二十万匹。六月,拜尚书左仆 ![]() 播出自单门,以文辞自立;践升华显,郁有能名。而随势沉浮,不存士行;奷 琊进取,君子聇之。然天 ![]() 炎,贞元十五年登进士第,累官至太常博士,早世。子铎、镣。 起,字举之,贞元十四年擢进士第,释褐集贤校理,登制策直言极谏科,授蓝 田尉。宰相李吉甫镇淮南,以监察充掌记书。⼊朝为殿中,迁起居郞、司勋员外郞、 直史馆。元和十四年,以比部郞中知制诰。穆宗即位,拜中书舍人。 长庆元年,迁礼部侍郞。其年,钱徽掌贡士,为朝臣请托,人以为滥。诏起与 同职⽩居易覆试,覆落者多。徽贬官,起遂代徽为礼部侍郞。掌贡二年,得士尤精。 先是,贡举猥滥,势门弟子, ![]() 文宗即位,加集贤学士、判院事。以兄播为仆 ![]() ![]() ![]() ![]() 文宗好文,尤尚古学。郑覃长于经义,起长于博洽,俱引翰林,讲论经史。起 僻于嗜学,虽官位崇重,耽玩无篸;夙夜孜孜,殆忘寝食,书无不览,经目靡遗。 转兵部尚书。以庄恪太子登储, ![]() 邦国之礼,祀为大事;珪璧之议,经有前规。谨按《周礼》:“天地四方,以 苍璧礼天,⻩琮礼地,青珪礼东方,⾚璋礼南方,⽩琥礼西方,黑璜礼北方。”又 云:“四圭有邸以祀天”“两圭有邸以祀地”“圭璧以祀⽇月星辰”凡此九 器,皆祀神之⽟也。又云:“以禋祀祀昊天上帝。”郑玄云:“禋,烟也,为⽟币, 祭讫燔之,而升烟以报 ![]() 从之。为太子广《五运图》及《文场秀句》等献之。三年,以本官充翰林侍讲 学士。庄恪太子薨,诏起为哀册文,辞情婉丽。 四年,迁太子少师,判兵部事,侍讲如故。以其家贫,特诏每月割仙韶院月料 钱三百千添给。起富于文学,而理家无法,俸料⼊门,即为仆妾所有。帝以师友之 恩,特加周给。议者以与伶官分给,可为聇之。 武宗即位,八月,充山陵卤簿使。枢密使刘弘逸、薛季稜惧诛, ![]() ![]() 会昌元年,征拜吏部尚书,判太常卿事。三年,权知礼部贡举。明年,正拜左 仆 ![]() 起前后四典贡部,所选皆当代辞艺之士,有名于时,人皆赏其精鉴徇公也。其 年秋,出为兴元尹,兼同平章事,充山南西道节度使。赴镇⽇,延英辞。帝谓之曰: “卿国之耆老,宰相无內外,朕有阙政,飞表以闻。”宴赐颇厚。在镇二年,以老 疾求代,不许。大中元年,卒于镇,时年八十八。废朝三⽇,赠太尉,谥曰文懿。 文集一百二十卷,《五纬图》十卷,《写宣》十卷。起侍讲时,或僻字疑事,令中 使口宣,即以榜子对,故名曰《写宣》。子⻳嗣。 ⻳,字大年。 ![]() ![]() 大中末,出为宣歙团练观察副使,赐绯。⼊为祠部郞中、史馆修撰。前从崔玙 贰宣歙,及玙镇河中,又奏为副使。⼊为兵部郞中,赐金紫,寻知制诰。 咸通末,以弟铎在中书,不 ![]() ![]() ![]() ![]() 荛苦学,善属文。以季⽗作相,避嫌不就科试。乾符初,崔瑾廉察湖南,崔涓 镇江陵,皆辟为从事。萧遘作相,奏授蓝田尉,直史馆,迁左拾遗、右补阙,中丞 卢涯奏为侍御史。从僖宗幸山南,拜右司员外郞,卒。子权,中兴仕至兵部尚书。 式以门廕,累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亦巧宦。太和中,依倚郑注,谒王守澄, 为中丞归融所劾,出为江陵少尹。大中后,践更省署。咸通初,为浙东观察使。草 贼仇甫据明州叛,来攻会稽,式讨平之。式有威略。三年,徐州银刀军叛,以式为 徐州节度使。式至镇,尽诛银刀等七军,徐方平定。天子嘉之。后累历方任,卒。 铎,字归范。会昌初进士第,两辟使府。大中初,⼊为监察御史。咸通初,由 驾部郞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五年,转礼部侍郞,典贡士两岁,时称得人。七年, 以户部侍郞、判度支,迁礼部尚书。十二年,以本官同平章事。时宰相韦保衡以拔 擢之恩,事铎尤谨,累兼刑部、吏部尚书。僖宗即位,加右仆 ![]() ![]() 铎有经世大志,以安邦为己任,士友推之。乾符二年,河南、江左相继寇盗结 集,內官田令孜素闻铎名,乃复召铎,拜右仆 ![]() ![]() 时兗州节度使李系者,西平王晟之孙,以其家世将才,奏用为都统都押衙,兼 湘南团练使。时⻩巢在岭南,铎悉以精甲付系,令分兵扼岭路。系无将略,微有口 才,军政不理。广明初,贼自岭南寇湖南诸郡,系守城自固,不敢出战。贼编木为 伐,沿湘而下,急攻潭州,陷之。系甲兵五万,皆为贼所杀,投尸于江。铎闻系 败,令部将董汉宏守江陵,自率兵万余会襄 ![]() 其年秋,贼焚剽淮南,⾼骈挫败。及贼陷两京,卢携得罪,天子用郑畋为兵马 都统。明年,畋病归行在,朝议复以铎为侍中、滑州刺史、义成军节度使,充诸道 行营都统。率噤军、山南、东蜀之师三万,营于盩厔东,进屯灵感寺。 明年舂,兗、郓、徐、许、郑、滑、邠、宁、凤翔十镇之师大集关內。时贼已 僭名号;以前渐东观察使崔璆、尚让为宰相,传伪命。天下籓帅,多持两端。既闻 铎传檄四方,诸侯翻然景附。贼之号令,东西不过岐、华,南北止及山、河。而劲 卒骁将,⽇驰突于国门,群贼由是离心。其年秋,贼将硃温降,收同州。十一月, 贼华州戍卒七千来奔。三年二月,沙陀军至,收华州。四月,败贼于良田坡,遂收 京城。封铎晋国公。铎加中书令,以收城诸将,量其功伐⾼下,承制爵赏以闻。是 时国命危若缀旒,天子播越蛮陬,大事去矣。若非郑畋之奋发,铎之忠义,则土运 之隆替,未可知也。 自巢、让之 ![]() ![]() 初,铎出军,兼郑滑节度使,以便供馈。至是,罢铎都统之权,令仗节归籓。 铎以硃全忠于己有恩,倚为籓蔽。初,全忠辞礼恭顺,既而全忠军旅稍集,其意渐 倨。铎知不可依,表求还朝。 其年冬,僖宗自蜀将还,乃以铎为沧景节度使。时杨全玫在沧州,闻铎之来, 诉于魏州乐彦贞。铎受命赴镇,至魏州旬⽇,彦贞 ![]() ![]() ![]() 铎弟镣,累官至汝州刺史。王仙芝陷郡城,被害。 李绛,字深之,赵郡赞皇人也。曾祖贞简。祖刚,官终宰邑。⽗元善,襄州录 事参军。绛举进士,登宏辞科,授秘书省校书郞。秩満,补渭南尉。贞元末,拜监 察御史。元和二年,以本官充翰林学士。未几,改尚书主客员外郞。逾年,转司勋 员外郞。五年,迁本司郞中、知制诰。皆不离內职,孜孜以匡谏为己任。 宪宗即位,叛臣李锜阻兵于浙右。锜既诛,朝廷将辇其所没家财。绛上言曰: “李锜凶狡叛戾,僭侈诛求,刻剥六州之人,积成一道之苦。圣恩本以叛 ![]() ![]() 时中官吐突承璀自籓邸承恩宠,为神策护军中尉,乃于安国佛寺建立《圣政碑》, 大兴功作,仍请翰林为其文。绛上言曰: 陛下布惟新之政,刬积习之弊,四海延颈,⽇望德音。今忽立《圣政碑》,示 天下以不广。《易》称: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月合明。执契垂拱,励精求理, 岂可以文字而尽圣德,碑表而赞皇猷?若可叙述,是有分限,亏损盛德,岂谓敷扬 至道哉?故自尧、舜、禹、汤、文、武,并无建碑之事。至秦始皇荒逸之君,烦酷 之政,然后有罘、峄之碑,扬诛伐之功,纪巡幸之迹,适⾜为百王所笑,万代所讥。 至今称为失道亡国之主,岂可拟议于此!陛下嗣⾼祖、太宗之业,举贞观、开元之 政,思理不遑食,从谏如顺流;固可与尧、舜、禹、汤、文、武方驾而行,又安得 追秦皇暴 ![]() 宪宗深然之,其碑遂止。 绛后因浴堂北廊奏对,极论中官纵恣、方镇进献之事。宪宗怒,厉声曰:“卿 所论奏,何太过耶?”绛前论不已,曰:“臣所谏论,于臣无利,是家国之利。陛 下不以臣愚,使处腹心之地,岂可见事亏圣德,致损清时,而惜⾝不言?仰屋窃叹, 是臣负陛下也。若不顾患祸,尽诚奏论,旁忤幸臣,上犯圣旨,以此获罪,是陛下 负臣也。且臣与中官,素不相识,又无嫌隙,只是威福太盛,上损圣朝,臣所以不 敢不论耳。使臣缄默,非社稷之福也。”宪宗见其诚切,改容慰喻之曰:“卿尽节 于朕,人所难言者,卿悉言之,使朕闻所不闻,真忠正诚节之臣也。他⽇南面,亦 须如此。”绛拜恩而退。遽宣宰臣,令与改官,乃授中书舍人,依前翰林学士。翌 ⽇,面赐金紫,帝亲为绛择良笏赐之。 前后朝臣裴武、柳公绰、⽩居易等,或为奷人所排陷,特加贬黜;绛每以密疏 申论,皆获宽宥。及镇州节度使王士真死,朝廷将用兵讨除,绛深陈以为未可。绛 既尽心匡益,帝每有询访,多协事机。六年,犹以中人之故,罢学士,守户产侍郞, 判本司事。尝因次对,宪宗曰:“户部比有进献,至卿独无,何也?”绛曰:“将 户部钱献⼊內蔵,是用物以结私恩。”上耸然,益嘉其直。吐突承璀恩宠莫二,是 岁,将用绛为宰相;前一⽇,出承璀为淮南监军。翌⽇,降制,以绛为中书侍郞、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列李吉甫便僻,善逢 ![]() ![]() 上尝谓绛曰:“卜筮之事,习者罕精,或中或否。近⽇风俗。,尤更崇尚,何 也?”对曰:“臣闻古先哲王畏天命,示不敢专,邦有大事可疑者,故先谋于卿士 庶人,次决于卜筮,俱协则行之。末俗浮伪,幸以徼福。正行虑危,琊谋觊安,迟 疑昏惑,谓小数能决之。而愚夫愚妇,假时⽇鬼神者, ![]() ![]() 他⽇延英,上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致理,天宝兆 ![]() ![]() 臣闻理生于危心, ![]() ![]() ![]() ![]() ![]() ![]() 上又曰:“凡人行事,常患不通于理,已然之失,追悔诚难。古人处此,复有 道否?”绛对曰:“行事过差,圣哲皆所不免,故天子致诤臣以匡其失。故主心理 于中,臣论正于外,制理于未 ![]() ![]() 其秋,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其子怀谏幼弱,军中立其大将田兴,使主军事, 兴卒以六州之地归命。其经始营创,皆绛之谋也。 时教坊忽称密旨,取良家士女及⾐冠别第 ![]() ![]() 八年,封⾼邑县男。绛以⾜疾,拜章求免。九年,罢知政事,授礼部尚书。十 年,检校户部尚书,出为华州刺史。未几,⼊为兵部尚书。丁⺟忧。十四年,检校 吏部尚书,出为河中观察使。河中旧为节制,皇甫镈恶绛,只以观察命之。十五年, 镈得罪,绛复为兵部尚书。 穆宗即位,改御史大夫。穆宗亟于畋行游幸,绛于延英切谏,帝不能用。绛以 疾辞,复为兵部尚书。长庆元年,转吏部尚书。是岁,加检校尚书右仆 ![]() 宝历初,⼊为尚书左仆 ![]() 绛以直道进退,闻望倾于一时。然刚肠嫉恶,贤不肖太分,以此为非正之徒所 忌。又尝与御史中丞王播相遇于道,播不为之避;绛奏论事体,敕命两省详议,咸 以绛论奏是。李逢吉佑播恶绛,乃罢绛仆 ![]() 文宗即位,征为太常卿。二年,检校司空,出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三 年冬,南蛮寇西蜀,诏征赴援。绛于本道募兵千人赴蜀;及中路,蛮军已退,所募 皆还。兴元兵额素定,募卒悉令罢归。四年二月十⽇,绛晨兴视事,召募卒,以诏 旨喻而遣之,仍给以廪麦,皆怏怏而退。监军使杨叔元贪财怙宠,怨绛不奉己,乃 因募卒赏薄,众辞之际,以言 ![]() ![]() ![]() ![]() ![]() 绛初登陴,左右请绛缒城,可以避免,绛不从。乃并从事赵存约、薛齐俱死焉。 文宗闻奏震悼,下制曰:“朝有正人,时称令德,⼊参庙算,出总师⼲。方当 宠任之臣,横罹不幸之酷。殄瘁兴叹,搢绅所同。故山南西道节度、管內观察处置 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兴元尹、御史大夫、上柱国、赵郡开国公、食 邑二千户李绛,神授聪明,天赋清直。抱仁义以希前哲,立标准以程后来。抑扬时 情,坐致台辅。佐我烈祖,格于皇天。仗钺宣风,联居乐土。乘轩鸣⽟,尝极清班。 先声而物议皆归,不约而群情自许。汉中名部,俾遂便安。而变起不图,祸生无兆。 歼良之恸,闻讣增伤。是极哀荣,用优典礼。三公正秩,品数甚崇,式表异恩,以 摅沉痛。可赠司徒。仍令所司择⽇备礼册命。”赙布帛三千段、米粟二百硕。子璋、 顼。 璋,登进士第。卢钧镇太原,辟为从事。大中末,⼊朝为监察,转侍御史。出 刺两郡,终宣歙观察使。子德林。 杨于陵,字达夫,弘农人。汉太尉震之第五子奉之后。曾祖珪,为辰州掾曹。 祖冠俗,奉先尉。⽗太清,宋州单⽗尉。于陵,天宝末家寄河朔。禄山 ![]() ![]() ![]() ![]() 韩滉自江南⼊朝,总将相财赋之任,颇承顾遇,权倾中外。于陵自江西府罢, 以妇翁权幸方炽,不 ![]() 元和初,以考策,升直言极谏牛僧孺等,为执政所怒,出为岭南节度使。会监 军使许遂振悍戾贪恣,⼲挠军政。于陵奉公洁己,遂振无能奈何,乃以飞语上闻。 宪宗惊惑,赖宰相裴垍为于陵申理,宪宗感悟。 五年,⼊为吏部侍郞。遂振终自得罪。 于陵为吏部,凡四周岁,监察奷吏,调补平允,当时称之。初,吏部试判,别 差考判官三人校能否,元和初罢之。 七年,吏部尚书郑余庆以疾请告,乃复置考判官,以兵部员外郞韦顗、屯田员 外张仲素、太学博士陆亘等为之。于陵自东都来,言曰:“本司考判,自当公心。 非次置官,不知曹內公事。考官只论判之能否,不计阙员;本司只计员阙几何,定 其留放。置官不便。”宰执以已置顗等,只令考科目选人,其余常调,委本司自考。 于陵又以甲历年深朽断,吏缘为奷,奏换大历七年至贞元二十年甲库历,令本司郞 官监换。 九年,妖人杨叔⾼自广州来⼲于陵,请为己辅,于陵执奏杀之。改兵部侍郞、 判度支。时淮西用兵,于陵用所亲为唐邓供军使,节度使⾼霞寓以供军有阙,移牒 度支,于陵不为之易,其阙如旧。霞寓军屡有摧败,诏书督责之;乃奏以度支馈运 不继。宪宗怒, 十一年,贬于陵为桂 ![]() 穆宗即位,迁户部尚书。长庆初,拜太常卿,充东都留守,年⾼,拜章辞位。 宝历二年,授检校右仆 ![]() ![]() 于陵器度弘雅,进止有常。居朝三十余年,践更中外,始终不失其正。居官奉 职,亦善 ![]() 子四人:景复、嗣复、绍复、师复。 嗣复自有传。景复位终同州刺史。绍复进士擢第,弘辞登科,位终中书舍人。 师复位终大理卿。 大中后,杨氏诸子登进士第者十人:嗣复子授、技、拭、捴;绍复子擢、拯、 据、揆;师复子拙、振等。擢终给事中。拯司封员外郞。据右补阙。揆左谏议大夫。 拙左庶子。振左拾遗。 史臣曰:王氏二英,播、起位崇将相,善始令终。而炎薄祐短龄,美钟于铎, 而能骧首矫翼,凌厉亨衢,仗钺秉衡,扶持衰运。天胡罚善,遇盗而殂,悲哉!李 赵公颉颃噤林,訏谟相府,嘉言启沃,不以⾝为。糜躯将坛,没有余裕。杨仆 ![]() 赞曰:王氏儒宗,一门三相。赵公排摈,言犹鲠亮。⼲将虽折,不改其刚。杨 君之德,《韶》、《夏》洋洋。 部分译文 王播字明易攵。曾祖王。。,嘉州司马。祖⽗王升,咸 ![]() 顺宗即位,授王播驾部郞中,改任长安令。这一年中,调任工部郞中,知台府杂务,他敢于调查举报上司,受到人们的称赞。调任考功郞中,出任虢州刺史。李巽代理盐铁使,奏请王播为盐铁副使、兵部郞中。 元和五年(810),替代李夷简为御史中丞。他努力振兴朝纲,使各项政务得以施行。十月,替代许孟容为京兆尹。此时噤军诸镇遍布京畿地区,军人出⼊,皆携弓佩剑,往往生发盗案,难以擒捉奷人。因而王播奏请京畿內军镇将卒,出⼊不得携带武器,诸王、驸马及权豪之家,不得在京畿內验试鹰⽝及狩猎器械。诏命允从,从此奷盗止息。元和六年(811)三月,调任刑部侍郞,充当诸道盐铁转运使。 王播长于属吏事务,即使案牍烦杂难阅,亦能剖析如流。黠吏妄图诋毁欺瞒,无不被他揭穿而败露。当时天下多事,大理寺议罪,条目繁杂。王播将前后格条全部集中,置于座右备查,凡详审裁决,疾速如神。当时一班属吏幕僚,无不叹服至极。 元和十年(815)四月,改任礼部尚书,代理使务如前。这之先,李巽让程异做江淮院官,程异又通晓钱财货币之事,及至王播代理使务,奏请程异为副使。当王师讨伐吴元济时,令程异乘驿车往江淮,征集了大批军用物资,为平定叛 ![]() 穆宗即位,皇甫钅甫寸被贬斥,王播屡次上表请求调回京师。长庆元年(821)七月,召还,拜刑部尚书,再度兼任盐铁转运使等职。十月,兼中书侍郞、平章事,代理使务如故。长庆年间,內外权臣大都彼此借助。王播因主管铜盐之事擢居宰辅之位,专侍奉承 ![]() ![]() ![]() ![]() 敬宗即位,便加授王播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免去盐铁转运使职务。当时护军中尉王守澄当权,王播权力旁落,于是广求珍异之物,命属吏中心腹秘密结 ![]() ![]() 当时扬州城內官河⽔浅,遇旱则漕运之船滞阻难行,王播便奏请自城南阊门西边七里港开河向东,弯曲取道禅智寺桥通向旧官河,开凿稍深,航路易于畅通,所开河道长一十九里,其工役用料开支,不破费朝廷省署之钱,当由各地自筹,这样漕运便不再滞阻。后任员官亦仰赖王播此举之利。 文宗即位,加授检校司徒。大和元年(827)五月,王播自淮南⼊朝晋见,进奉大小银碗三千四百枚、绫绢二十万匹。六月,拜尚书左仆 ![]() 王播出⾝寒门,以文辞⼊仕,荣登华贵之位,颇富才名。但随势沉浮,不保持士人节 ![]() 王播之子王式,弟王炎、王起。王炎,贞元十五年(799)登进士第,屡次升官至太常博士,早逝。其子铎、镣。 李绛字深之,赵郡赞皇人。曾祖李贞简。祖⽗李刚,官至县令。⽗李元善,任襄州录事参军。李绛应举进士,登博学宏辞科,授秘书省校书郞。任満,补渭南县尉。贞元末,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807),以本官充任翰林学士。不久,改授尚书主客员外郞。一年后,调任司勋员外郞。五年(810),升本司郞中、知制诰。均未离朝任职,勤勉不息以匡救劝谏为己任。 宪宗即位时,叛臣李钅奇聚兵于浙右。李钅奇被诛后,朝廷将发车运取其被没收的家财,李绛上言道:“李钅奇凶顽狡诈背叛朝廷,僭越放纵勒索百姓,剥夺六州之人,积成一道之苦。圣恩本因其叛 ![]() ![]() ![]() 此时中官吐突承璀得恩宠。自藩王府擢升神策护军中尉,即于安国佛寺建立《圣政碑》,大兴歌功颂德之事,并请翰林撰写碑文。李绛上言道: “陛下推行新政,铲除旧法之弊,四海引颈,⽇⽇翘望德音。今忽立《圣政碑》,是示意天下人不能安心。《易》称:品行⾼尚之人与天地合德,与⽇月齐明。受命理政,当励精图治,岂能以一篇文字终止圣上之恩德,以一方碑表替代君王之谋略?若可叙述,则需恰当,如果损害陛下盛德,还谈得上弘扬济世之大道吗?故自尧、舜、禹、汤、文、武,并无建碑之事。到了秦始皇这个荒暴放纵之君,施行混 ![]() ![]() ![]() 宪宗认为所言极是,立碑之事便作罢。 后来李绛因在浴堂北廊奏对,极力抨击中官放纵恣肆、方镇奉 ![]() 前后朝臣裴武、柳公绰、⽩居易等,往往被奷人排斥陷害,朝廷特意加以贬黜。李绛每每以秘密奏疏为之辩诉,皆获宽赦。及至镇州节度使王士真死,朝廷将发兵扫除余 ![]() ![]() ![]() 皇上曾对李绛说:“卜筮之事,研习者极少能精通,有时应验,有时不中。近来风气,更加崇尚,是何原故?”李绛答道:“臣闻古代圣王畏惧天命,理事不敢专断,因此家国有大事难以决断者,先同卿士庶人商议,其次依靠卜筮判断,两者一致便施行。陋俗虚浮,侥幸求福。正直之行为无人赞同,琊恶之计谋畅通无阻,人们迟疑昏惑,以为小小伎俩便能决事。而愚夫愚妇借口选吉⽇敬鬼神,一味贪利 ![]() 一⽇在延英殿,皇上道:“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大治,天宝始 ![]() ![]() “臣闻治生于思危之心, ![]() ![]() ![]() ![]() ![]() ![]() ![]() ![]() 皇上又说:“人们行事,常担忧不通事理,已然失误,追悔莫及。古人遇到这种情况,还有什么办法吗?”李绛答道:“行事出现差错,圣哲在所难免,故天子诏纳诤臣以匡救己之失误。因此圣心决策于內,臣论扶正于外,创建治世于未 ![]() ![]() 那年秋天,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其子田怀谏年幼力弱,军中立其大将田兴,让他主持军事,田兴最终以六州之地归顺朝廷。此事经营策划,皆出于李绛之计谋。 当时教坊忽然宣称朝廷有密旨,征选良家子女及贵族官吏家中的艺 ![]() ![]() ![]() ![]() 元和八年(813),封⾼邑县男。李绛因⾜疾上章请求免职。九年(814),免除知政事,授礼部尚书。十年(815),检校户部尚书,出任华州刺史,不久,⼊朝为兵部尚书。逢⺟丧。元和十四年(819),检校吏部尚书,出任河中观察使。旧制,河中设节度使,皇甫钅甫寸厌恶李绛,只任命他为观察使。十五年(820),皇甫钅甫寸获罪,李绛重任兵部尚书。 穆宗即位,李绛改任御史大夫。穆宗沉湎于游猎巡幸,李绛在延英殿极力劝谏,皇上不能听纳。李绛借病辞职,重任兵部尚书。长庆元年(821),转任吏部尚书。当年,加授检校尚书右仆 ![]() 宝历初,⼊朝任尚书右仆 ![]() 李绛进退仕途均奉行正道,一时名望颇大。然而心肠刚直嫉恶如仇,对待贤者与不肖之人态度判然有别,因此被琊恶之辈所忌恨。有次曾与御史中丞王播相遇道中,王播未避让他。李绛上奏论说事理,诏命门下中书两省详议,均认为李绛论奏正确。李逢吉庇护王播而厌恶李绛,便罢免李绛仆 ![]() 文宗即位,诏李绛为太常卿。大和二年(828),检校司空,出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三年(829)冬,南蛮进犯西蜀,李绛奉诏赴西蜀救援。李绛在本道招募兵卒千人赴蜀,行至中途,蛮军已退,所募兵卒皆返回。兴元兵额素来有规定,招募之兵卒得全部退伍回家。那是大和四年(830)二月十⽇,李绛晨起理事,召集募卒,说 ![]() ![]() ![]() ![]() ![]() ![]() 文宗闻奏震惊悲痛,降下制书道:“朝中有此正人,人们赞其美德,⼊能制定谋略,出则统领将士。正当重任之臣,横遭不测之祸。以⾝殉职令人叹惋,朝廷上下此心皆同。故山南西道节度使、管內观察使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兴元尹、御史大夫、上柱国、赵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李绛,神赋聪慧明智,天授清正刚直, ![]() ![]() 李璋,登进士第。卢钧镇守太原,召他为从事。大中末,⼊朝为监察,转侍御史。出任两郡刺史,最终任宣歙观察使。其子名德林。 |
上一章 旧唐书 下一章 ( → ) |
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旧唐书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刘昫等是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