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旧唐书 作者:刘昫等 | 书号:10200 时间:2017/3/26 字数:10578 |
上一章 卷一百一十三 下一章 ( → ) | |
○孟简 胡证 崔元略 子铉 铉子沆 元略弟元受 元式 元儒 杜元颖 崔弘礼 李虞仲 王质 卢简辞 兄简能 弟弘正 简求 简能 子知猷简求子嗣 业 汝弼 孟简,字几道,平昌人。天后时同州刺史诜之孙。工诗有名。擢进士第,登宏 辞科,累官至仓部员外郞。户部侍郞王叔文窃政,简为子司,多不附之;叔文恶之 虽甚,亦不至摈斥。寻迁司封郞中。元和四年,超拜谏议大夫,知匭事。简明于內 典。六年,诏与给事中刘伯刍、工部侍郞归登、右补阙萧俛等,同就醴泉佛寺翻译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简最擅其理。 王承宗叛,诏以吐突承璀为招讨使。简抗疏论之,坐语讦,出为常州刺史。八 年,就加金紫光禄大夫。简始到郡,开古孟渎,长四十一里,灌溉沃壤四千余顷, 为廉使举其课绩,是有就加之命。是岁,征拜为给事中。九年,出为越州刺史、兼 御史中丞、浙东观察使。承李逊抑遏士族、恣纵编户之后,及简为政,一皆反之, 而农估多受其弊,当时以为两未可也。十二年,⼊为户部侍郞。十三年,代崔元略 为御史中丞,仍兼户部侍郞。是岁,出为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十四年,敕 于⾕城县置群牧,命曰“临汉监”令简充使。简奏请均州郧乡县镇遏使赵洁充本 县令,台司奏有亏刑典,罚一月俸。是岁,改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十五年,穆 宗即位,贬吉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初,简在襄 ![]() ![]() ![]() 简 ![]() ![]() 胡证,字启中,河东人。⽗瑱,伯⽗玫,登进士第。证,贞元中继登科,咸宁 王浑瑊辟为河中从事。自殿中侍御史拜韶州刺史,以⺟年⾼不可适远,改授太子舍 人。襄 ![]() 元和四年,由侍御史历左司员外郞、长安县令、户部郞中。田弘正以魏博內属, 请除副贰,乃兼御史中丞,充魏博节度副使,仍兼左庶子。⼊迁左谏议大夫。 九年,以 ![]() 长庆元年,太和公主出降回纥,诏以本官检校工部尚书充和亲使。旧制,以使 车出境,有行人私觌之礼,官不能给,召富家子纳赀于使者而命之官。及证将行, 首请厘⾰,俭受省费,以绝鬻官之门。行及漠南,虏骑继至,狼心⽝态,一⽇千状, ![]() ![]() 敬宗即位之初,检校户部尚书,守京兆尹。数月,迁左散骑常侍。宝历初,拜 户部尚书、判度支,上表乞免,愿效籓服。二年,检校兵部尚书、广州刺史,充岭 南节度使。太和二年,以疾上表求还京师。是岁十月卒于岭南,时年七十一,废朝 一⽇,赠左仆 ![]() 广州有海之利,货贝狎至。证善蓄积,务华侈,厚自奉养,童奴数百,于京城 修行里起第,连亘闾巷。岭表奇货,道途不绝,京邑推为富家。证素与贾餗善,及 李训事败,噤军利其财,称证子溵匿餗,乃破其家。一⽇之內,家财并尽。军人执 溵⼊左军,仇士良命斩之以徇。时溵弟湘为太原从事,忽⽩昼见绿⾐人无首,⾎流 被地,⼊于室,湘恶之。翌⽇,溵凶问至,而湘获免。 崔元略,博陵人。祖浑之。⽗儆,贞元中官至尚书左丞。元略举进士,历佐使 府。元和八年,拜殿中侍御史。十二年,迁刑部郞中、知台杂事,擢拜御史中丞。 元和十三年,以李夷简自西川征拜御史大夫,乃命元略留司东台。寻除京兆少尹, 知府事,仍加金紫。数月,真拜京兆尹。明年,改左散骑常侍。 穆宗即位,命元略使 ![]() ![]() ![]() ![]() 敬宗即位,复为京兆尹,寻兼御史大夫。以误征畿甸经赦免放缗钱万七千贯, 为侍御史萧澈弹劾。有诏刑部郞中赵元亮、大理正元从质、侍御史温造充三司覆理。 元略有中助,止于削兼大夫。初,元略有宰相望,及是事,望益减。 宝历元年,迁户部侍郞。议者以元略版图之拜,出于宣授。时谏官有疏,指言 內常侍崔潭峻方有权宠,元略以诸⽗事之,故虽被弹劾,而遽迁显要。元略亦上章 自辨,且曰:“一昨府县条疏,台司举劾,孤立无 ![]() 宝历二年四月,京兆府以元略前任尹⽇为桥道使,造东渭桥时,被本典郑位、 判官郑复虚长物价,抬估给用,不还人工价直,率敛工匠破用,计赃二万一千七百 九贯。敕云:“元略不能检下,有涉慢官,罚一月俸料。”时刘栖楚自为京兆尹, 有觊觎相位之意。元赂方在次对,又多游裴度门,栖楚恐碍己,以计摧之,乃按举 山陵时钱物以污之。 太和三年,转户部尚书。四年,判度支。五年,检校吏部尚书。出为东都留守、 畿汝等防御使。是岁,又迁滑州刺史、义成军节度使。十二月卒,废朝三⽇,赠尚 书左仆 ![]() 铉,字台硕,登进士第。三辟诸侯府,荆南、西蜀掌记书。会昌初,⼊为左拾 遗,再迁员外郞,知制诰,召⼊翰林,充学士。累迁户部侍郞承旨。会昌末,以本 官同平章事。为同列李德裕所嫉,罢相,为陕虢观察使、检校刑部尚书。 宣宗即位,迁检校兵部尚书、河中尹、博陵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大中三年, 召拜御中大夫,寻加正议大夫、中书侍郞、同平章事。累迁金紫光禄大夫,守左仆 ![]() ![]() 咸通初,移镇襄州。咸通八年,徐州戍将庞勋自桂管擅还,道途剽掠。铉时为 荆南节度,闻徐州军至湖南,尽率州兵,点募丁壮,分扼江、湘要害, ![]() 子沆、汀、潭、沂。 沆,登进士第,官至员外郞,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坐事贬循州司户。乾符初, 复拜舍人,寻迁礼部侍郞,典贡举。选名士十数人,多至卿相。乾符末,本官同平 章事。遇京国盗据,从驾不及而卒。沂后官亦隆显。 元略弟元受、元式、元儒。 元受登进士第,⾼陵尉,直史馆。元和初,于皋谟为河北行营粮料使。元受与 韦岵、薛巽、王湘等皆为皋谟判官,分督供馈。既罢兵,或以皋谟隐没赃罪,除名 赐死。元受从坐,皆逐岭表,竟坎壈不达而卒。子钧、铏、铢相继登进士第,辟诸 侯府。 元式,会昌三年检校左散骑常侍、河中尹、河中晋绛观察使。四年,检校礼部 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六年,⼊为刑部尚书。宣宗朝领度支,以 本官同平章事。 元儒,元和五年登进士第。 元式子锴,仕至京兆尹。 杜元颖,莱公如晦裔孙也。⽗佐,官卑。元颖,贞元末进士登第,再辟使府。 元和中为左拾遗、右补阙,召⼊翰林,充学士。手笔敏速,宪宗称之。吴元济平, 以书诏之勤,赐绯鱼袋。转司勋员外郞,知制诰。穆宗即位,召对思政殿,赐金紫, 超拜中书舍人。其年冬,拜户部侍郞承旨。长庆元年三月,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上 柱国、建安男。元颖自穆宗登极,自补阙至侍郞,不周岁居辅相之地。辞臣速达, 未有如元颖之比也。 三年冬,带平章事出镇蜀州,穆宗御安福门临饯。昭愍即位,童心多僻,务为 奢侈,而元颖求蜀中珍异玩好之具,贡奉相继,以固恩宠。以故箕敛刻削,工作无 虚⽇,军民嗟怨,流闻于朝。太和三年,南诏蛮攻陷戎、巂等州,径犯成都。兵及 城下,一无备拟,方率左右固牙城而已。蛮兵大掠蜀城⽟帛、子女、工巧之具而去。 是时,蛮三道而来,东道攻梓州,郭钊御之而退。时元颖几陷,赖郭钊击败其众, 方还。蛮驱蜀人至大渡河,谓之曰;“此南吾境,放尔哭别乡国。”数万士女,一 时恸哭,风⽇为之惨凄。哭已,赴⽔而死者千余。怨毒之声,累年不息。蛮首领泬 颠遣人上表曰:“蛮军比修职贡,遽敢侵边?但杜元颖不恤三军,令⼊蛮疆作贼; 移文报彼,都不见信。故蜀部军人,继为乡导,盖蜀人怨苦之深,祈我此行,诛 ![]() 元颖弟元绛,位终太子宾客。绛子审权,位至宰相,自有传。 崔弘礼,字从周,博陵人。北齐怀远之七伐孙。祖育,常州江 ![]() 元和中,吕元膺为东都留守,以弘礼为从事。时淮西吴少 ![]() ![]() ![]() ![]() 文宗即位,就加检校左仆 ![]() 弘礼少时,专以倜傥意气自任;通涉兵书,留心军旋之要,用此累更选用,历 践籓镇。所居无可尚之绩,虽缮完有素,然善治生蓄积,物议少之。 李虞仲,字见之,赵郡人。祖震,大理丞。⽗端,登进士第,工诗。大历中, 与韩翃、钱起、卢纶等文咏唱和,驰名都下,号“大历十才子”时郭尚⽗少子暧 尚代宗女升平公主,贤明有才思,尤喜诗人,而端等十人,多在暧之门下。每宴集 赋诗,公主坐视帘中,诗之美者,赏百缣。暧因拜官,会十子曰:“诗先成者赏。” 时端先献,警句云:“薰香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郞不解愁。”主即以百缣赏之。钱 起曰:“李校书诚有才,此篇宿构也。愿赋一韵正之,请以起姓为韵。”端即襞笺 而献曰:“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教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 暧曰:“此愈工也。”起等始服。端自校书郞移疾江南,授杭州司马而卒。 虞仲亦工诗。元和初,登进士第,又以制策登科,授弘文校书。从事荆南,⼊ 为太常博士,迁兵部员外、司勋郞中。宝历中,考制策甚精,转兵部郞中,知制诰, 拜中书舍人。太和四年,出为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拜左散骑常侍,兼秘书监。 八年,转尚书右丞。九年,为兵部侍郞,寻改吏部。开成元年四月卒,时年六十五。 虞仲简淡寡 ![]() ![]() 王质,字华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号文中子。通生福 祚,终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进士第,制策登科,位终宝鼎令。勉生怡,终渝州 司户。怡生潜,扬州天长丞。质则潜之第五子。少负志 ![]() 太和中,王守澄构陷宰相宋申锡。文宗怒, ![]() ![]() 质清廉方雅,为政有声。虽权臣待之厚,而行己有素,不涉朋比之议。在宣城 辟崔珦、刘濩、裴夷直、赵丱为从事,皆一代名流。视其所与,人士重之。子曰庆 存。 卢简辞,字子策,范 ![]() ![]() ![]() ![]() ![]() 初,大历中,诗人李端、钱起、韩翃辈能为五言诗;而辞情捷丽,纶作尤工。 至贞元末,钱、李诸公凋落,纶尝为《怀旧诗》五十韵,叙其事曰:“吾与吉侍郞 中孚、司空郞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耿拾遗湋、李校书端,风尘追游,向三 十载。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几,俱沉下泉。伤悼之际,常暢博士追感前事, 赋诗五十韵见寄。辄有所酬,以申悲旧,兼寄夏侯审侍御。”其历言诸子云:“侍 郞文章宗,杰出淮楚灵。掌赋若吹籁,司言如建瓴。郞中善庆余,雅韵与琴清。郁 郁松带雪,萧萧鸿⼊冥。员外贞贵儒,弱冠被华缨。月香飘桂实,啂溜沥琼英。补 阙思冲融,巾拂艺亦精。彩蝶戏方圃,瑞云滋翠屏。拾遗兴难侔,逸调旷无程。九 醖贮弥洁,三花寒转馨。校书才智雄,举世一娉婷。赌墅鬼神变,属辞鸾凤惊。差 肩曳长裾,总辔奉和铃。共赋瑶台雪,同观金⾕笙。倚天方比剑,沉⽔忽如瓶。君 持⽟盘珠,写我怀袖盈。读罢涕 ![]() 简辞,元和六年登第,三辟诸侯府。长庆末,⼊朝为监察,转侍御史。文雅之 余,尤精法律,历朝簿籍,靡不经怀。宝历中,故京兆尹黎⼲男煟诣台治⽗叶县旧 业,台司莫知本末。简辞曰:“⼲坐鱼朝恩 ![]() ![]() 简能,字子拙,登第后再辟籓府,⼊为监察御史。太和九年,由驾部员外检校 司封郞中,充凤翔节度判官。时郑注得幸,李训与之谋诛宦官,俾注镇凤翔,仍妙 选当时才俊以为宾佐。简能与萧俛弟杰、钱起子可复,皆为训所选,从注。及训败, 注诛。简能、萧杰等四人皆为监军使所害。 简辞弟弘正、简求。 弘正,字子強,元和末登进士第,累辟使府掌记书。⼊朝为监察御史、侍御史。 太和中,华州刺史宇文鼎、户部员外卢允中坐赃,弘正按之。文宗怒,将杀鼎,弘 正奏曰:“鼎历持纲宪,绳纠之官,今为近辅刺史,以赃污闻,死固常典。但取受 之首,罪在允中,监司之责,鼎当连坐。”文宗释之,鼎方减等。三迁兵部郞中、 给事中。 会昌末,王师讨刘稹。时诏河北三帅收山东州郡。俄而何弘敬、王元逵得邢、 洺、磁三郡。宰臣奏议曰:“山东三郡,以贼稹未诛,宜且立留后。如弘敬、元逵 有所陈请,则朝廷难以依违。”上曰:“然,谁可任者?”李德裕曰:“给事中卢 弘正尝为昭义判官, ![]() 大中初,转户部侍郞,充盐铁转运使。前是,安邑、解县两池盐法积弊,课⼊ 不充。弘正令判官司空舆至池务检察,特立新法,仍奏舆为两池使。三年,课⼊加 倍,其法至今赖之。检校户部尚书,出为徐州刺史、武宁军节度使、徐泗濠观察等 使。徐方自智兴之后,军士骄怠,有银刀都,尤劳姑息,前后屡逐主帅。弘正在镇 期年,皆去其首恶,喻之忠义。讫于受代,军旋无譁。镇徐四年,迁检校兵部尚书、 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宋亳颍观察等使,卒于镇。 简求,字子臧,长庆元年登进士第,释褐江西王仲舒从事。又从元稹为浙东、 江夏二府掌记书。裴度镇襄 ![]() 时简辞镇汉南,弘正为侍郞,领使务,昆仲皆居显列,时人荣之。既而宰执不 协,弘正出镇,罢简求为左庶子分司。数年,出为寿州刺史。九年, ![]() ![]() 简求辞翰纵横,长于应变,所历四镇,皆控边陲。属杂虏寇边,因之移授,所 至抚御,边鄙晏然。太原军素管退浑、契苾、沙陁三部落,或抚纳不至,多为边患。 前政或要之诅盟,质之弟子,然为盗不息。简求开怀抚待,接以恩信,所质弟子, 一切遣之。故五部之人,欣然听命。咸通初,以疾辞,表章沥恳。制以太子太师致 仕,还于东都。都城有园林别墅,岁时行乐,弟子侍侧,公卿在席,诗酒赏咏,竟 ⽇忘归,如是者累年。五年十月卒,时年七十六。赠尚书左仆 ![]() 简能子知猷。知猷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正字。宰臣萧鄴镇江陵、成都,辟为 两府记室。⼊拜左拾遗,改右补阙、史馆修撰,转员外郞。出为饶州刺史。⼊拜兵 部郞中,赐绯鱼,改吏部郞中、太常少卿。出为商州刺史。征拜给事中,转中书舍 人。僖宗幸山南,襄王伪署,乃避地金州。驾还,征拜工部侍郞,转户部,判史馆, 迁尚书右丞、兵部侍郞。历太常卿,工部、户部尚书,复领太常卿。昭宗在华下, 加检校右仆 ![]() 简辞无子,以简求子贻殷、玄禧⼊继。贻殷终光禄少卿。玄禧登进士第,终国 子博士。 弘正子虔灌,有俊才,进士登第。所著文笔,为时所称。位终秘书监。 简求十子,而嗣业、汝弼最知名。 嗣业进士登第,累辟使府。广明初,以长安尉直昭文馆、左拾遗、右补阙。王 铎征兵收两京,辟为都统判官、检校礼部郞中,卒。 汝弼登进士第,累迁至祠部员外郞、知制诰,从昭宗迁洛。属柳璨 ![]() ![]() 卢氏两世贵盛,六卿方镇相继,而未有居辅相者。至中兴,嗣业子文纪,仕至 尚书中书侍郞、平章事。 史臣曰:孟襄 ![]() 赞曰:君子喻义,小人近利。孟谴胡亡,家财扫地。声势相倾,崔、杜丑名。 端纶诸子,奕叶光荣。 部分译文 崔元略,博陵人。祖⽗崔浑之。⽗崔儆,贞元间官至尚书左丞。崔元略应举进士,历任使府佐吏。元和八年(813),拜殿中侍御史。十二年(817),调任刑部郞中、知台杂事,又擢升拜御史中丞。元和十三年(818),因李夷简自西川应召拜御史大夫,于是命崔元略留在门下省任职。不久授京兆府少尹、知府事,依例赐紫服金鱼袋。数月后,正式拜京兆尹。次年,改任左散骑常侍。 穆宗即位,命崔元略出使 ![]() ![]() ![]() ![]() 敬宗即位,崔元略再度任京兆尹,不久兼御史大夫。因误征京师地区已经赦免的放缗钱一万七千贯,被侍御史萧澈弹劾。诏令刑部郞中赵元亮、大理正元从质、侍御史温造充任三司复查。崔元略因有人背后相助,只被削职兼大夫。先前,崔元略有做宰相的希望,及至这事发生,希望便很小了。宝历元年(825),调任户部侍郞。舆论认为崔元略领掌管户口疆域之重任,出于朝廷宣旨授职。此时谏官有奏疏,指名陈说內常侍崔潭峻正当权宠,崔元略像对待叔伯一样侍奉他,所以虽遭弹劾,而能很快升迁要职。崔元略亦上章自辩,且说:“⽇前府县分条奏疏,谏官举报弹劾,臣孤立无援,毁谤更烈,没想到诏令出圣主慈心,恩泽降于意料之外。臣处尚书省重位,列左户清贵官职,岂是臣平庸无知,自己敢于揽此职任。天子慈心所择,虽然臣因沐殊恩而惊惶;众口指责为臣,乃至妄生仗恃人缘之说法。”诏令答复道:“朕所命职官,岂非秉公挑选?卿能称职,何惧人言!”然而崔元略终究不能逃脫⽗事崔潭峻之丑名。宝历二年(826)四月,京兆府因崔元略先前为尹之⽇充当桥道使,造东渭桥时,被本府典吏郑位、判官郑复虚报物价,抬价供给用料,不偿付佣工力资,任意克扣工匠费用,计获赃款二万一千七百零九贯。敕书说:“崔元略不能约束下级,属于怠职,罚一月俸禄及料钱。”当时刘栖楚自任京兆尹以来,有凯觎相位之心。崔元略正处于他的对手之位,又经常出⼊裴度宅第。刘栖楚担心他妨碍自己,立意用计搞垮他,于是趁审察修建皇陵时所费钱物之机诬陷他。 大和三年(829),调任户部尚书。四年(830),判度支。五年(831),检校吏部尚书。出任东都留守、京畿汝州等处防御使。这年,又调任滑州刺史、义成军节度使。十二月去世,停朝三⽇,追赠尚书左仆 ![]() 崔元略之子名铉。 |
上一章 旧唐书 下一章 ( → ) |
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旧唐书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刘昫等是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