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旧唐书 作者:刘昫等 | 书号:10200 时间:2017/3/26 字数:15567 |
上一章 卷三十八 下一章 ( → ) | |
○韦思谦 子承庆 嗣立 陆元方 子象先 苏瑰 子颋 韦思谦,郑州 ![]() ![]() ![]() ![]() ![]() 永淳初,历尚书左丞、御史大夫。时武候将军田仁会与侍御史张仁祎不协而诬 奏之。⾼宗临轩问仁祎,仁祎惶惧,应对失次。思谦历阶而进曰:“臣与仁祎连曹, 颇知事由。仁祎懦而不能自理。若仁会眩惑圣聪,致仁祎非常之罪,即臣亦事君不 尽矣。请专对其状。”辞辩纵横,音旨明暢,⾼宗深纳之。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 未尝行拜礼。或劝之,答曰:“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之?且耳目 之官,固当立独也。”初拜左丞,奏曰:“陛下为官择人,非其人则阙。今不惜美 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振举纲目,朝廷肃然。 则天临朝,转宗正卿,会官名改易,改为司属卿。光宅元年,分置左、右肃政 台,复以思谦为右肃政大夫。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或以为辞,思 谦曰:“家国班列,自有差等,奈何以姑息为事耶?”垂拱初,赐爵博昌县男,迁 凤阁鸾台三品。二年,代苏良嗣为纳言。三年,上表告老请致仕。许之,仍加太中 大夫。永昌元年九月,卒于家,赠幽州都督。二子:承庆、嗣立。 承庆,字延休。少恭谨,事继⺟以孝闻。弱冠举进士,补雍王府参军。府中文 翰,皆出于承庆,辞藻之美,擅于一时。累迁太子司议郞。仪凤四年五月,诏皇太 子贤监国。时太子颇近声⾊,与户奴等款狎,承庆上书谏曰: 臣闻太子者,君之贰,国之本也。所以承宗庙之重,系亿兆之心,万国以贞, 四海属望。殿下以仁孝之德,明睿之姿,岳峙泉渟,金贞⽟裕。天皇升殿下以储副, 寄殿下以监抚, ![]() 夫君无民,无以保其位;人非食,无以全其生。故孔子曰:“百姓⾜,君孰与 不⾜;百姓不⾜,君孰与⾜?”自顷年已来,频有⽔旱,菽粟不能丰稔,黎庶自致 煎穷。今夏亢 ![]() ![]() ![]() 伏承北门之內,造作不常,玩好所营,或有烦费。倡优杂伎,不息于前,鼓吹 繁声,亟闻于外,既喧听览,且黩宮闱。兼之仆隶小人,缘此得亲左右,亦既奉承 颜⾊,能不恃托恩光。作福作威,莫不由此,不加防慎,必有愆非。傥使微累德音, 于后悔之何及?《书》云:“不作无益害有益。”此皆无益之事,固不可耽而悦之。 臣又闻“⾼而不危,所以长守贵;満而不溢,所以长守富。”是知⾼危不可不 慎,満溢不可不持。《易》曰:“君子终⽇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敬慎之谓也。 在于凡庶,参守而行之,犹可以⾼振声华,坐致荣禄。况殿下有少 ![]() ![]() ![]() 又尝为《谕善箴》以献太子。太子善之,赐物甚厚。承庆又以人之用心,多扰 浊浮躁,罕诣冲和之境,乃著《灵台赋》以广其志,辞多不载。 调露初,东宮废,出为乌程令,风化大行。长寿中,累迁凤阁舍人,兼掌天官 选事。承庆属文迅捷,虽军国大事,下笔辄成,未尝起草。寻坐忤大臣旨,出为沂 州刺史。未几,诏复旧职,依前掌天官选事。久之,以病免,改授太子谕德。后历 豫、虢等州刺史,颇著声绩,制书褒美。长安初,⼊为司仆少卿,转天官侍郞,兼 修国史。承庆自天授以来,三掌天官选事,铨授平允,海內称之。寻拜凤阁侍郞、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仍依旧兼修国史。神龙初,坐附推张易之弟昌宗失实,配流岭 表。时易之等既伏诛,承庆去巾解带而待罪。时 ![]() ![]() 嗣立,承庆异⺟弟也。⺟王氏,遇承庆甚严,每有杖罚,嗣立必解⾐请代,⺟ 不听,辄私自杖,⺟察知之,渐加恩贷,议者比晋从王祥、王览。少举进士,累补 双流令,政有殊绩,为蜀中之最。三迁莱芜令。会承庆自凤阁舍人以疾去职,则天 召嗣立谓曰:“卿⽗往⽇尝谓朕曰‘臣有两男忠孝,堪事陛下。’自卿兄弟效职, 如卿⽗言。今授卿凤阁舍人,令卿兄弟自相替代。”即⽇迁凤阁舍人。时学校颓废, 刑法滥酷,嗣立上疏谏曰: 臣闻古先哲王立学官,掌教国子以六德、六行、六艺,三教备而人道毕矣。 《礼记》曰:“化人成俗,必由学乎。”学之于人,其用盖博。故立太学以教于国, 设庠序以化于邑,王之诸子、卿大夫士之子及国之俊选皆造焉。八岁⼊小学,十五 ⼊太学。舂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是以教洽而化流, 行成而不悖。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学而成者也。 家国自永淳已来,二十余载,国学废散,胄子衰缺,时轻儒学之官,莫存章句 之选。贵门后进,竞以侥幸升班;寒族常流,复因凌替弛业。试考之际,秀茂罕登, 驱之临人,何以从政?又垂拱之后,文明在辰,盛典鸿休,⽇书月至,因藉际会, ⼊仕尤多。加以谗琊凶 ![]() ![]() 臣闻尧、舜之⽇,画其⾐冠;文、景之时,几致刑措。历兹千载,以为美谈。 臣伏惟陛下睿哲钦明,穷神知化,自轩、昊已降,莫之与京。独有往之论法,或未 尽善,皆由主司奷凶,惑 ![]() 扬、豫之后,刑狱渐兴,用法之伍,务于穷竟,连坐相牵,数年不绝。遂使巨 奷大猾伺隙乘间,內苞豺狼之心,外示鹰鹯之迹, ![]() ![]() ![]() ![]() ![]() 倘陛下弘天地之大德,施雷雨之深仁,归罪于削刻之徒,降恩于枉滥之伍。自 垂拱已来,大辟罪已下,常赦所不原者,罪无轻重,一皆原洗,被以昭苏。伏法之 辈,追还官爵,缘累之徒,普沾恩造。如此则天下知此所陷罪,元非陛下之意,咸 是 ![]() ![]() 寻迁秋官侍郞,三过凤阁侍郞、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长安中,则天尝与宰臣议 及州县官吏,纳言李峤、夏官尚书唐休璟等奏曰:“臣等谬膺大任,不能使兵⾰止 息,仓府殷盈,户口尚有逋逃,官人未免贪浊,使陛下临朝轸叹,屡以为言,夙夜 惭惶,不知启处。伏思当今要务,莫过富国安人。富国安人之方,在择刺史。窃见 朝廷物议,莫不重內官,轻外职,每除授牧伯,皆再三披诉。比来所遣外任,多是 贬累之人,风俗不澄,实由于此。今望于台阁寺监,妙简贤良,分典大州,共康庶 绩。臣等请辍近侍,率先具僚,务在忧国济人,庶当有所补益。”则天曰:“卿等 处鸾台凤阁,谁为此行?”嗣立率先对曰:“臣以庸愚,谬膺奖擢,內掌机密,非 臣所堪。承乏外台,庶当尽节,倘垂采录,臣愿此行。”于是嗣立带本官检校汴州 刺史。 无几,嗣立兄承庆⼊知政事,嗣立转成均祭酒,兼检校魏州刺史。又徙洺州刺 史。寻坐承庆左授饶州长史。岁余,徵为太仆少卿,兼掌吏部选事。神龙二年,为 相州刺史。及承庆卒,代为⻩门侍郞,转太府卿,加修文馆学士。景龙三年,转兵 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时中宗崇饰寺观,又滥食封邑者众,国用虚竭。嗣立上 疏谏曰: 臣闻国无九年之储,家无三年之蓄,家非其家,国非其国。故知立国立家,皆 资于储蓄矣。夫⽔旱之灾,关之 ![]() ![]() 臣窃见比者营造寺观,其数极多,皆务取宏博,竞崇环丽。大则费耗百十万, 小则尚用三五万余,略计都用资财,动至千万已上。转运木石,人牛不停,废人功, 害农务,事既非急,时多怨咨。故《书》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 物 ![]() 臣窃见食封之家,其数甚众。昨略问户部,云用六十余万丁,一丁两匹,即是 一百二十万已上。臣顷在太府,知每年庸调绢数,多不过百万,少则七八十万已来, 比诸封家,所⼊全少。倘有虫霜旱涝,曾不半在,家国支供,何以取给?臣闻自封 茅土,裂山河,皆须业著经纶,功申草昧,然后配宗庙之享,承带砺之恩。皇运之 初,功臣共定天下,当时食封才上三二十家,今以寻常特恩,遂至家百已上。家国 租赋,太半私门,私门则资用有余,家国则支计不⾜。有余则或致奢侈,不⾜则坐 致忧危,制国之方,岂谓为得?封户之物,诸家自徵,或是官典,或是奴仆,多挟 势骋威,凌突州县。凡是封户,不胜侵扰,或输物多索裹头,或相知要取中物,百 姓怨叹,远近共知。复有因将货易,转更生衅,徵打纷纷,曾不宁息,贫乏百姓, 何以克堪!若必限丁物送太府,封家但于左蔵请受,不得辄自徵催,则必免侵扰, 人冀苏息。 臣又闻设官分职,量事置吏,此本于理人而务安之也。故《书》曰“在官人, 在安人。官人则哲,安人则惠。能哲而惠,何忧乎 ![]() ![]() ![]() ![]() ![]() 疏奏不纳。 嗣立与韦庶人宗属疏远,中宗特令编⼊属籍,由是顾赏尤重。赏于骊山构营别 业,中宗亲往幸焉,自制诗序,令从官赋诗,赐绢二千匹。因封嗣立为逍遥公,名 其所居为清虚原幽栖⾕。韦氏败,几为 ![]() 嗣立、承庆俱以学行齐名。长寿中,嗣立代承庆为凤阁舍人。长安三年,承庆 代嗣立为天官侍郞,顷之又代嗣立知政事。及承庆卒,嗣立又代为⻩门侍郞,前后 四职相代。又⽗子三人,皆至宰相。有唐已来,莫与为比。嗣立三子:孚、恆、济, 皆知名。孚,累迁至左司员外郞。恆,开元初为砀山令。为政宽惠,人吏爱之。会 车驾东巡,县当供帐,时山东州县皆惧不办,务于鞭扑,恆独不杖罚而事皆济理, 远近称焉。御史中丞宇文融,即恆之姑子也,尝密荐恆有经济之才,请以己之官秩 回授,乃擢拜殿中侍御史。历度支左司等员外、太常少卿、给事中。二十九年,为 陇右道河西黜陟使。恆至河西时,节度使盖嘉运恃托中贵,公为非法,兼伪叙功劳, 恆抗表请劾之,人代其惧。因出为陈留太守,未行而卒,时人甚伤惜之。济,早以 辞翰闻。开元初,调补鄄城令。时有人密奏玄宗:“今岁吏部选叙太滥,县令非材, 全不简择。”及县令谢官⽇,引⼊殿庭,问安人策一道,试者二百余人,独济策第 一,或有不书纸者。擢济为醴泉令,二十余人还旧官,四五十人放归习读,侍郞卢 从愿、李朝隐贬为刺史。济至醴泉,以简易为政,人用称之。三迁为库部员外郞。 二十四年,为尚书户部侍郞。累岁转太原尹。制《先德诗》四章,述祖、⽗之行, 辞致⾼雅。天宝七载,又为河南尹,迁尚书左丞。三代为省辖,⾐冠荣之。济从容 雅度,所莅人推善政,后出为冯翊太守。 陆元方,苏州吴县人。世为著姓。曾祖琛,陈给事中⻩门侍郞。伯⽗柬之,以 工书知名,官至太子司议郞。元方举明经,又应八科举,累转监察御史。则天⾰命, 使元方安辑岭外。将涉海,时风涛甚壮,舟人莫敢举帆。元方曰:“我受命无私, 神岂害我?”遽命之济,既而风涛果息。使还称旨,除殿中侍御史。即以其月擢拜 凤阁舍人,仍判侍郞事。俄为来俊臣所陷,则天手敕特赦之。长寿二年,再迁鸾台 侍郞、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延载初,又加凤阁侍郞。证圣初,內史李昭德得罪,以 元方附会昭德,贬绥州刺史。寻复为舂官侍郞,又转天官侍郞、尚书左丞,寻拜鸾 台侍郞、平章事。则天尝问以外事,对曰:“臣备位宰臣,有大事即奏,人间碎务, 不敢以烦圣览。”由是忤旨,责授太子右庶子,罢知政事。寻转文昌左丞,病卒。 元方在官清谨,再为宰相,则天将有迁除,每行以访之,必密封以进,未尝露 其私恩。临终,取前后草奏悉命焚之,且曰:“吾 ![]() 象先,本名景初。少有器量,应制举,拜扬州参军。秩満调选,时吉顼为吏部 侍郞,擢授洛 ![]() 景云二年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初,太平公主将引中书侍郞崔湜 知政事,密以告之,湜固让象先,主不许之,湜因亦请辞。主遽言于睿宗,乃并拜 焉。象先清净寡 ![]() ![]() 其年,出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仍为剑南道按察使。在官务以宽仁为政,司马 韦抱真言曰:“望明公稍行杖罚,以立威名。不然,恐下人怠堕,无所惧也。”象 先曰:“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竟不从抱 真之言。历迁河中尹。六年,废河中府,依旧为蒲州,象先为刺史,仍为河东道按 察使。尝有小人犯罪,但示语而遣之。录事⽩曰:“此例当合与杖。”象先曰: “人情相去不远,此岂不解吾言?若必须行杖,即当自汝为始。”录事惭惧而退。 象先尝谓人曰:“天下本自无事,祗是庸人扰之,始为繁耳。但当静之于源,则亦 何忧不简。”前后为刺史,其政如一,人吏咸怀思之。按察使停,⼊为太子詹事, 历工部尚书。十年冬,知吏部选事,又加刑部尚书,以继⺟忧免官。十三年,起复 同州刺史,寻迁太子少保。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赠尚书左丞相,谥曰文贞。 象先弟景倩,历监察御史。景融,历大理正、荥 ![]() ![]() 元方从叔余庆,陈右军将军珣孙也。少与知名之士陈子昂、宋之问、卢蔵用、 道士司马承祯、道人法成等 ![]() 苏瑰,字昌容,就兆武功人,隋尚书右仆 ![]() ![]() 寻加侍中。封淮 ![]() ![]() ![]() ![]() ![]() ![]() 景龙三年,转尚书右仆 ![]() ![]() ![]() ![]() ![]() 四年,中宗崩,秘不发丧,韦庶人召诸宰相韦安石、韦巨源、萧至忠、宗楚客、 纪处讷、韦温、李峤、韦嗣立、唐休璟、赵彦昭及瑰等十九人⼊噤中会议。初,遗 制遣韦庶人辅少主知政事,授安国相王太尉参谋辅政。中书令宗楚客谓温曰:“今 须请皇太后临朝,宜停相王辅政。且皇太后于相王居嫂叔不通问之地,甚难为仪注, 理全不可。”瑰独正⾊拒之,谓楚客等曰:“遗制是先帝意,安可更改!”楚客及 韦温大怒,遂削相王辅政而宣行焉。是月,韦氏败,相王即帝位,下诏曰:“尚书 右仆 ![]() ![]() ![]() 景云元年,以老疾转太子少傅。是岁十一月薨,赠司空、荆州大都督,谥曰文 贞。瑰临终遗令薄葬,及祖载之⽇,官给仪仗外,唯有布车一乘,论者称焉。开元 二年,下诏曰:“畴庸赏善,百王攸先;追还饰终,千载同德,故尚书左丞相、太 子少傅、赠司空、荆州大都督、许国文贞公,瑰履正体道,外方內直,悉心奉上, 卑⾝率礼。协赞帷幄,三朝有盐梅之任;燮谐台衮,九命为社稷之臣。先朝晏驾, 衅起宮掖,国擅称制之奷,人怀缀旒之惧。凶威孔炽,宗祀几倾。顾命遗恩,太皇 辅政,逆臣刊削,韦氏临朝。遂能首发昌言,侃然正⾊,列诸视听,暴于朝野。松 槚已远,风烈犹存,纟面怀诚节,良深耿叹。可赐实封一百户。”四年,诏与徐国 公刘幽求配享睿宗庙庭。十七年,加赠司徒。 瑰子颋,少有俊才,一览千言。弱冠举进士,授乌程尉,累迁左台监察御史。 长安中,诏颋按覆来俊臣等旧狱,颋皆申明其枉,由此雪冤者甚众。 神龙中,累迁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俄拜中书舍人。寻而颋⽗同中书门下三 品,⽗子同掌枢密,时以为荣。机事填委,文诰皆出颋手。中书令李峤叹曰:“舍 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俄迁太常少卿。景云中,瑰薨,诏颋起复为工部侍郞, 加银青光禄大夫。颋抗表固辞,辞理恳切,诏许其终制。服阕就职,袭⽗爵许国公。 玄宗谓宰臣曰:“有从工部侍郞得中书侍郞否?”对曰:“任贤用能,非臣等所及。” 玄宗曰:“苏颋可中书侍郞,仍供政事食。”明⽇,加知制诰。有政事食,自颋始 也。颋⼊谢,玄宗曰:“常 ![]() ![]() 开元四年,迁紫微侍郞、同紫微⻩门平章事,与侍中宋璟同知政事。璟刚正, 多所裁断,颋皆顺从其美;若上前承旨、敷奏及应对,则颋为之助,相得甚悦。璟 尝谓人曰:“吾与苏家⽗子,前后同时为宰相。仆 ![]() 十三年,从驾东封,玄宗令颋撰朝觐碑文。俄又知吏部选事。颋 ![]() ![]() 诜,历授右司郞中、给事中、徐州刺史。先是,拜给事中时,颋为中书侍郞, 上表让诜所授。玄宗曰:“古来有內举不避亲乎?”颋曰:“晋祁奚是也。”玄宗 曰:“若然,则朕用苏诜,何得屡言?近⽇卿⽗子犹同在中书,兄弟有何不得?卿 言非至公也。”冰,为虞部郞中。乂,为职方郞中。 ⼲,瑰从⽗兄也。⽗勖,武德中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贞观中,尚南康公主, 拜驸马都尉,累选魏王泰府司马。勖既博学有美名,甚为泰所重。因劝泰请开文学 馆,引才名之士,撰《括地志》。后历吏部郞、太子左庶子,卒。⼲少以明经累授 徐王府记室参军。徐王好畋猎,⼲每谏止之。垂拱中,历迁魏州刺史。时河北饥馑, 旧吏苛酷,百姓多有逃散。⼲乃督察奷吏,务劝农桑,由是逃散者皆来复业,称为 良牧。召拜右羽林将军,寻迁冬官尚书。酷吏来俊臣素忌嫉之,遂诬奏⼲在魏州与 琅琊王冲私书往复,因系狱鞫讯,⼲发愤而卒。 瑰四代孙翔,文宗太和四年,释褐文学参军。 史臣曰:韦思谦始以州县,奋于烟霄,持纲不避于权豪,报国能忘于 ![]() ![]() 赞曰:善人君子,怀忠秉正。尽富文章,咸推谏诤。岂愧明廷,无惭重柄。子 子孙孙,演承余庆。 部分译文 韦思谦,郑州 ![]() ![]() ![]() ![]() ![]() 左肃机皇甫公义检校沛王府长史时,引荐韦思谦任同府仓曹,对韦思谦说“:阁下不是池中之物,委屈你做数旬之客。”后迁任右司郞中。 永淳元年(682),韦思谦历任尚书左丞、御史大夫。当时武侯将军田仁会与侍御史张仁。。不协调而诬告张仁。。,⾼宗亲自问张仁。。,仁。。惶惧,应对语无伦次。韦思谦历阶而进言:“臣与仁。。同事,颇知事由,仁。。怯懦而不能自己申辩,如果田仁会 ![]() 武则天临朝,韦思谦调任宗正卿,当官名更改,改为司属卿。光宅元年(684),分别设置左、右肃政台,又以韦思谦为肃政大夫。大夫从前与御史分庭抗礼,韦思谦独坐受其拜,有人议论,韦思谦说“:家国官吏列秩,自有等差,怎么能姑息为事呢?”垂拱初年(685),赐韦思谦博昌县男,升任凤阁鸾台三品。垂拱二年(686),他代苏良嗣为纳言。三年,他上表告老还乡,准允,又加封太中大夫。永昌元年(689),卒于家中,追赠幽州都督。 陆元方,苏州吴县人。世为名门大姓。曾祖陆琛,在陈朝曾任给事⻩门侍郞。伯⽗陆柬之,以善于书法知名,官至太子司议郞。陆元方中明经举,又应八科举,皆中。调任监察御史。武则天⾰唐旧制,派陆元方为使者安抚岭外。将要渡海。当时风狂浪大,舟人中没有人敢扬帆出海。陆元方说:“我受命无私,神难道会害我吗?”就命令船夫渡海,不久果然风平浪静。完成使命归来很称武则天的心意,任命他为殿中御史,并在同一月拜风阁舍人,仍兼侍郞之职。不久,他被来俊臣所陷害,武则天手敕特赦他。长寿二年(693),升迁鸾台侍郞、并代理宰相。延载初年(694),又加任凤阁侍郞。证圣初年(695),內史李昭德得罪,因陆元方附和李昭德,被贬为绥州刺史。不久,又为舂官侍郞,又调任天官侍郞、尚书左丞,不久拜鸾台侍郞,代理宰相,武则天曾问他外事,他回答道:“臣任宰相,有大事立即上奏;至于人间碎务,臣不敢把这些小事烦扰圣览。”因此违忤了旨意,被迁任太子右庶子,免去宰相之职。不久转任文昌右丞,因病去世。 陆元方任官清廉,两次任宰相,武则天凡要有升迁任免之事,总是先向陆元方咨询,陆元方必把自己的意见密封上奏,从未向人流露过武则天对他信托。他临死前,取出自己上奏的草稿全部焚毁,并且说:“我对人所积的 ![]() 苏瑰,字昌容,京都武功人。他是隋尚书右仆 ![]() ![]() 不久又加任侍中,封淮 ![]() ![]() ![]() ![]() ![]() ![]() ![]() 景龙三年(709),苏瑰调任尚书右仆 ![]() ![]() ![]() ![]() ![]() ![]() ![]() 景龙四年(710),中宗死了,秘不发丧,韦庶人召诸宰相及苏瑰等十九人⼊宮中商议。开始,中宗遗书要韦庶人辅助少主管理政事,授安国相王太尉,来参谋辅政。中书令宗楚客对韦温说“:现在必须请皇太后临朝,应当停止相王辅政,况且皇太后与相王是叔嫂关系不便通问,很难为礼节,按理这样是完全不行的。”苏瑰独正⾊反对这一意见,对宗楚客等说“:遗诏是先帝的意思,哪里可以更改!”宗楚客及韦温大怒,于是削去相王辅政而坚持这样做,同一月,韦庶人失败,相王即帝位,下诏:“尚书右仆 ![]() ![]() ![]() ![]() 景云元年(710),以年老多病转任太子少傅。这年十一月去世,赠司空、荆州大都督,谥号文贞。苏瑰临终遗嘱薄葬,到将葬的那一天,除了为应有的仪仗外,只有布车一乘,受到人们的称扬。开元二年(714),下诏:称扬苏瑰的诚节,又赐封一百户。 |
上一章 旧唐书 下一章 ( → ) |
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旧唐书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刘昫等是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