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12930 |
上一章 宋纪八十三 下一章 ( → ) | |
起昭![]()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元祐八年(辽大安九年) 八月,辛酉,太皇太后不豫,帝不视事。 壬戌,遣使按视京东、西、河南、北、淮南诸路⽔灾。 戊辰,赦天下。 吕大防、范纯仁、苏辙、郑雍、韩忠彦、刘奉世⼊崇庆殿后閤,问太皇太后安。太皇太后谕曰:“今病势有加,与公等必不相见,且善辅佐官家。”又曰:“老⾝殁后,必多有戏调官家者,宜勿听之。”乃呼左右赐社饭,曰:“明年社饭,当思老⾝也。” 九月,戊寅,太皇太后⾼氏崩。自垂帘以来,召用名臣,罢废新法苛政,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安。杜绝內降侥幸,裁抑外家私恩,文思院奉上之物,无问世细,终⾝不取其一。人以为女中尧、舜。 己卯,诏以太皇太后园陵为山陵,命吕大防为山陵使。 庚辰,遣使告哀于辽。 戊子,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苏轼出知定州。 冬,十月,丙午,中书舍人吕陶言:“太皇太后保佑圣躬,于今九年,一旦弃四海之养,凡在臣庶,痛心泣⾎。然臣于此时以无可疑为疑,以不必言而言。盖自太皇太后垂帘以来,屏黜凶琊,裁抑侥幸,横恩滥赏,一切⾰去,小人之心,不无怨憾。万一或有奷琊不正之言,上惑圣听,谓太皇太后斥逐旧臣,更改政事,今⽇陛下既亲万几,则某人宜复用,某事宜复行。此乃治 ![]() ![]() 戊申,群臣七上表,请听政。 太皇太后既崩,人怀顾望,莫敢发言。翰林学士范祖禹虑小人乘间为害,上疏曰:“陛下方总揽庶政,延见群臣,此乃家国兴替之本,社稷安危之基,天下治 ![]() ![]() ![]() ![]() 后数⽇,祖禹又言:“先太皇太后以大公至正为心,罢王安石、吕惠卿等新法而行祖宗旧政,故社稷危而复安,人心离而复合。乃至辽主亦与其宰相议曰:‘南朝遵行仁宗政事,可敕燕京留守,使边吏约束,无生事。’陛下观敌国之情如此,则国中人心可知。今陛下亲万机,小人必 ![]() 吕希哲言:“君子小人用心不同,有昔时自以过恶招致公论,坐法沈废者,朝思夜度,唯望乘家国变故、朝廷未宁之时,进为险语以动上心。其说大约不过有三:一谓神宗所立法度,陛下必宜修复;二谓陛下当独揽乾纲,不可委信臣下;三谓向来迁谪者当复收用。三者之言,行将至矣,陛下不可以不察。”吕陶亦以为言,皆不报。 辽阿噜萨古之败于玛古苏也,辽主以耶律托卜嘉代为西北路招讨使。托卜嘉自以尝荐玛古苏,有旧恩,遣人招致之。玛古苏声言约降,托卜嘉遽信之,逆于镇州西南沙碛间,噤士卒无得妄动。已而玛古苏率师骤至,裨将耶律绾、徐盛见其势锐,不及战而走,托卜嘉被害。托卜嘉,仁先之子也。庚戌,赠侍中,谥贞悯。 玛古苏既胜,准布诸部皆应之,冠塌倒岭。 壬子,辽遣使籍诸路。癸丑,命乌库节度使慎嘉努率兵援塌倒岭。 甲寅,辽主驻藕丝淀。 乙卯,命以马三千给乌库部。 丙辰,辽有司奏准布掠西路群牧。 丁巳,辽振西北路贫民。 己未,辽以燕国王延禧生子,肆赦,妃之族属并进级。 壬戌,辽以枢密直学士赵延睦参知政事兼同知南院事。 己巳,辽主命广积贮以备⽔灾。 庚午,复內侍乐士宣等六人。苏辙奏:“陛下方亲政,中外贤士大夫未曾进用一人,而推恩先及于近习,外议深以为非。”后数⽇,复出內批,以刘惟简、梁从政等四人并除⼊內內侍省职。中书舍人吕希纯封还词头,帝曰:“止为噤中阙人,兼有近例。”辙曰:“此事非为无例,盖谓亲政之初,先擢內臣,故众心惊疑。”帝释然曰:“除命且留,俟祔庙取旨可也。” 十一月,范祖禹请追改內侍除命,不报。庚寅,因请对,曰:“熙宁之初,王安石、吕惠卿造立三新法,悉变祖宗之政,多引小人以误国,勋旧之臣屏弃不用,忠正之士想继远引。又用兵开边,结怨外夷,天下愁苦,百姓流徙。赖先帝觉悟,罢逐两人;而所引群小已布満中外,不可复去。蔡确连起大狱,王韶创取熙河,章惇开五溪,沈起扰 ![]() ![]() 时绍述之论已兴,有相章惇之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帝不悦。 丙子,御垂拱殿。 辽枢密使阿苏使人诬奏蕃部掠漠南牧马及居民畜产,招讨使萧托辉不急追捕,罪当死,辽主命免其官。托辉负气,怒则须髯辄张,每有大议,必毅然决之,虽辽主有难⾊,未尝遽已,见权贵无少屈,竟为阿苏所陷,时人惜之。 十二月,乙巳,范纯仁言:“臣多疾早衰,自叨宰执以来,益为职事所困。窃位已将五月,辅政讫无寸长,上负国恩。又况蒙命之始,已招弹击之言。伏望察其至诚,退之以礼。”诏不允。帝语吕大防曰:“纯仁有时望,不宜去,可为朕留之,且趣⼊见。”问:“先朝行青苗法如何?”对曰:“先帝爱民之意本深,但王安石立法过甚, ![]() 初,太皇太后寝疾,召纯仁曰:“公⽗仲淹,在章献垂帘时,唯劝章献尽⺟道,及仁宗亲政,惟劝仁宗尽子道,可谓忠臣,公必能继绍前人。”纯仁泣 ![]() 甲寅,仿《唐六典》修官制。 丁巳,辽遣使来吊祭。 出钱粟十万赈流民。 辽中京留守窦景庸卒,谥肃宪。 是月,苏轼赴定州。时国事将变,轼不得⼊辞。既行,上书言:“臣⽇侍帷幄,方当戍边,顾不得一见而行;况疏远小臣, ![]() 范纯仁之将⼊也,杨畏尝有言,纯仁不知。至是吕大防 ![]() 先是⽔官锐意回河,请曰:“河流浅狭,权堰断,使⽔势⼊孙村口。”论奏以千百数。诏率下河北转运司议,同列多畏恐,不敢正言,或以不知河事为解。转动副使赵偁,独居中持议,不少假借,每沮却之,因上《河议》,其略曰:“自顷有司回河几三年,工费 ![]()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绍圣元年(辽大安十年) 舂,正月,丙申,夏国遣使来贡。 赵偁又上言:“先帝灼见河势,且鉴屡闭屡塞之患,因顺其 ![]() ![]() ![]() ⽔官又请权堰梁村,缕断张包等河门,闭內⻩决口,开 ![]() ![]() ![]() 是月,辽主如舂⽔。 准布别部侵辽,四捷军都监特默死之。 二月,丁未,以户部尚书李清臣为中书侍郞,以兵部尚书邓温伯为尚书右丞。清臣首倡绍述,温伯和之。时进用大臣,皆从中出,侍从、台谏,亦多不由进拟。范纯仁乃言于帝曰:“陛下亲政之初,四方拭目以观,天下治 ![]() 己酉,葬宣仁圣烈皇后于永厚陵。己未,祔神主于太庙。 甲子,诏依章献明肃皇后故事,罢避⾼遵甫讳。 是月,夏国进马,助太皇太后山陵;复遣使再议易地,诏不允。 三月,壬申朔,⽇有食之。 癸酉,以知陈州蔡卞为中书舍人。 乙亥,尚书左仆 ![]() ![]() 乙酉,御集英殿,试进士,策曰:“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可差可募之说纷而役法病,或东或北之论异而河患滋,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夫可则因,否则⾰,惟当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李清臣之词也。 戊子,徙封徐王颢为冀王。 癸巳,诏赈京东、河北流民,贷以⾕麦种,谕使还业,蠲今年租税。 丁酉,赐礼部奏名进士、诸科九百七十五人及第、出⾝。时考官取进士答策者,多主元祐。及杨畏覆考,乃悉下之,而以主熙、丰者署前列,拔毕渐为第一。自此绍述之论大兴,国是遂变矣。 是⽇,苏辙罢。先是辙上疏曰:“伏见御试策题,历诋近岁行事,有绍复熙宁、元丰之意。臣谓先帝以天纵之才,行大有为之志,其所设施,度越前古,盖有百世不可改者。在位近二十年,而终⾝不受尊号,裁损宗室,恩止袒免,减朝廷无穷之费;出卖坊场,顾募衙前,免民间破家之患;黜罢诸科诵数之学,训练诸将慵惰之兵;置寄禄之官,复六曹之旧;严重禄之法,噤 ![]() ![]() 辙又具札子言:“圣意诚谓先帝旧政有不合改更,自当宣谕臣等,令商量措置。今自宰臣以下,未尝略闻此言,而忽因策问进士,宣露密旨。譬如家人,⽗兄 ![]() 河內尹焞应举,见发策黜元祐之政,乃叹曰:“尚可以⼲禄乎!”不对而出。焞少师事程颐,谓颐曰:“焞不复应进士举矣。”颐曰:“子有⺟在。”焞归,告其⺟陈,⺟曰:“吾知汝以善养,不知汝以禄养。”颐闻之曰:“贤哉⺟也!”于是终⾝不就举。 夏,四月,甲辰,命中书舍人蔡卞同修国史,以国子司业翟思为左司谏,左朝奉郞上官均为左正言,右朝散郞周秩、左朝散郞刘拯并为监察御史。 召淮南转运副使张商英为右正言。商英在外久不召,积憾元祐大臣,攻之不遗馀力,上疏言:“神宗盛德大业,跨绝今古,而司马光、吕公著、刘挚、吕大防,援引朋俦,敢行讥议。凡详定局之见明,中书之勘会,户部之行遣,言官之论列,词臣之诰命,无非指擿决扬,鄙薄嗤笑,翦除陛下羽翼于內,击逐股肱于外,天下之势,岌岌殆矣!今天清⽇明,诛赏未正,乞下噤省检索前后章牍,付臣等看详签揭以上,陛下与大臣斟酌而可否焉。”又指吕大防、梁焘、范祖禹为奷琊,以司马光、文彦博为负国,言吕公著不当谥正献,甚者至以宣仁双吕、武。始,商英在元祐时,作《嘉禾颂》,以文彦博、吕公著比周公,又作文祭司马光,极其称美,至是乃追论其罪。又言:“愿陛下无忘元祐时,章惇无忘汝州时,安焘无忘许昌时,李清臣、曾布无忘河 ![]() ![]() 辽主驻舂州北平淀。 乙巳,三省言役法尚未就绪,帝曰:“止用元丰法而减去宽剩钱,百姓何有不便琊?”范纯仁曰:“四方利害不同,须因民立法,乃可久也。”帝曰:“令户部议之。” 阿里骨遣使来献狮子。 丙午,以旱,诏恤刑。 庚戌,以知江宁府曾布为翰林学士。布自瀛州徙江宁,诏许⼊觐,遂有是命。布言先帝政事,当复施行,且乞改元以顺天意。 以龙图阁直学士蔡京权户部尚书。 台臣共言苏轼行吕惠卿制词,讥讪先帝:壬子,诏轼落职,如英州。 范纯仁上疏曰:“熙宁法度,皆吕惠卿附会王安石建议,不副先帝爱民求治之意。至垂帘时,始用言者,特行贬窜,今已八年矣。言者多当时御史,何故畏避不即纳忠,而今乃有是奏,岂非观望琊?” 辽自准布侵边,诸属国多从之叛。边臣间有斩获,诸部亦有降者。而玛古苏猖獗太甚,辽主乃以耶律额特勒为都统,耶律图多为副都统,耶律图鲁为都监,往讨之。 癸丑,诏改元绍圣。 ⽩虹贯⽇。 以侍讲学士范祖禹为龙图阁直学士、知陕州。先是帝 ![]() 太子少师致仕冯京卒。帝临奠,蔡确之子渭,京婿也,于丧次阑诉⽗冤。甲寅,诏复确右正议大夫。 诏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庭。 以吏部尚书胡宗愈为通议大夫、知定州。 壬戌,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宮章惇为尚书左仆 ![]() ![]() ![]() 范纯仁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府。帝既亲政,言者急论垂帘时事。纯仁数称疾求罢,最后出居慈孝寺,请降诏以噤约言者,帝不从。纯仁连章求罢,许之。陛辞⽇,命坐,赐茶,慰劳甚渥。帝曰:“卿耆德硕望,朝廷所倚赖,今虽在外,凡时政有可裨益者,但⼊文字言之,无事形迹。”纯仁顿首受命。 命曾布修《神宗正史》。 丙寅,罢五路经律通礼科。 丁卯,诏诸路使:“免役法依元丰八年见行条约施行。” 邓温伯言:“旧名润甫,昨避⾼陈王讳,今请复旧名。”从之。 戊辰,同修国史蔡卞上疏言:“先帝盛德大业,卓然出千古之上,而《实录》所纪,类多疑似不 ![]() ![]() 己巳,辽除⽟田、密云流民租赋一年。 是月,知汝州苏辙,降授左朝议大夫,徙知袁州。责词略曰:“垂帘之初,老奷擅国,置在言路,使诋先朝,反以君⽗为仇,无复臣子之义。”中书舍人林希所草。老奷,盖 ![]() 闰月,壬申,以陆师闵等二十三人为诸路提举常平官。 癸酉,罢十科举士法,从井亮采言也。 翟思言:“先帝正史,将以传示万世。访闻秉笔之臣,多刊落事迹,变 ![]() 甲申,以观文殿学士安焘为门下侍郞。 以礼部侍郞孔武仲为宝文阁待制、知宣州。 乙酉,以工部尚书李之纯为宝文阁待制、知单州,御史刘拯言其为中丞时阿附苏轼故也。 丙戌,虞策请复置天下义仓,每苗税一石,出米五升,自来年为始,专充赈济;从之。 贬通判杭州秦观监处州茶盐酒税,以刘拯言其影附苏轼、增损《实录》也。 丁亥,诏神宗随龙人赵世长等迁秩赐赉有差。 戊子,诏:“在京诸司所受传宣中批,并候朝廷覆奏以行。” 癸巳,命知苏州吕惠卿改知江宁府。 乙未,章惇⼊见,遂就职,命提举修《神宗实录》、《国史》。 戊戌,诏改隆祐宮曰慈德宮,前殿曰慈德,中曰仁明,后曰寿昌。 以⻩履为御史中丞。元丰末,履尝为中丞,与蔡确、章惇、邢恕相 ![]() 帝之初即位也,程颢知扶沟县,以檄至河南府,留守韩宗师问:“朝事如何?”颢曰:“司马君实、吕晦叔作相矣。”又问:“果作相,当如何?”曰:“当与元丰大臣同。若先分 ![]() 庚子,辽赐西北路贫民钱。 五月,壬寅,罢修官制局。 甲辰,罢进士习试诗赋,专治二经。 辽主驻⾚勒岭。 己酉,诏以王安石《⽇录》参定《神宗实录》、《正史》。 初,安石将死,悔其所作,命从子防焚之,防诡以它书代。至是蔡卞即防家取以上之,因芟落事实,文饰奷伪,尽改元祐所修。 辛亥,刘奉世罢。 奉世为人,简重有法度,常云:“家世唯知事君,內省不愧作士大夫公论而已。得丧,常理也。譬如寒暑加人,虽善摄生者不能无病,正须安以处之。”时以章惇用事,力乞外。乃罢为真定府路安抚使,兼知成德军。 癸丑,诏:“中外学官,非制科、进士、上舍生⼊官者,并罢。” 编类元祐群臣章疏及更改事条。 甲寅,殿中侍御史郭知章言:“先帝辟地进壤,扼西戎之咽喉,如安疆、葭芦、浮图、米脂,据⾼临下,宅险遏冲。元祐初,用事之臣委四寨而弃之,外示以弱,实生戎心。乞检阅议臣所进章疏,列其名氏,显行黜责。”惇等因开列初议弃地者自司马光、文彦博而下凡十一人。惇奏曰:“弃地之议,司马光、文彦博主之于內,赵昪、范纯粹成之于外,故众论莫能夺。若孙觉、王存辈,皆闇不晓事,妄议边计者。至于赵昪、范纯粹,明知其便,而首尾异同以傅会大臣,可谓挟奷罔上。夫妄议者犹可恕,挟奷者不可不深治。”帝以为然。 右正言张商英言:“先帝谓天地合祭非古。”诏礼部、太常详议以闻。 以右正言上官均为工部员外郞。章惇方 ![]() 戊午,辽有司言:“德勒诸部侵边,统军使出战不利,招讨使以兵击破之。敦睦宮太师耶律安努及其子殁于阵。” 己未,以礼部侍郞杨畏为吏部侍郞。 初,吕大防既超迁畏,畏知章惇心复用,时惇居苏州,有张扩者,惇 ![]() ![]() ![]() 乙丑,尚书左丞邓润甫卒。润甫首陈绍述,遂登府政。章惇议重谪吕大防、刘挚,润甫不以为然,曰:“俟见上,当力争。”无何,暴卒。 丁卯,嗣濮王宗晖卒。 是月,⾼丽国王运殂,遣使告于辽,辽遣萧遵列等赙赠。 六月,知永兴军吕大防降授右正议大夫、知随州,知青州刘挚落职,降授左朝议大夫、知⻩州,知汝州苏辙降授左朝议大夫、知袁州,以台谏 ![]() 来之邵等言知英州苏轼诋斥先朝,甲戌,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壬午,封⾼密郡王宗晟为嗣濮王。 癸未,以翰林学士承旨曾布同知枢密院事。 甲申,礼部言太学博士詹文奏乞除去王安石《字说》之噤,从之。 乙酉,诏知郓州梁焘改知鄂州,知成德军刘安世改知南安军,管句西京崇福宮吴安诗监光州盐酒税,知虢州韩川改知坊州,权知应天府孙升改知房州,并落职降官;从左司谏翟思言也。 乙酉中书舍人林希言:“吏部侍郞、新除庐州王钦臣,傅会吕大防以致进用,岂可以侍从职名,寄之方面!所有制词,未敢撰进。”诏钦臣除集贤殿修撰、知和州。 诏崇政殿说书吕希哲守本官、知怀州,以刘拯言公著⽗子世济奷琊故也。 丙戌,诏蔡确追复观文殿学士,赠特进。 戊子,诏翰林学士兼侍讲蔡卞充国史院修撰兼知院事。 辛卯,三省以监察御史周秩所上二章进呈。读至“向者有御批, ![]() ![]() ![]() ![]() 己亥,辽噤边民与蕃部为婚。 秋,七月,庚子朔,辽主猎于⾚山。 丙辰,张商英言吕希纯于元祐中尝缴驳词头不当及附会吕大防、苏辙事,帝曰:“去冬以宮中缺人使令,因召旧人十数辈,此何系外廷利害,而范祖禹、丰稷、文及甫并有章疏,陈古今祸福以动朕听,希纯等又缴奏争之,何乃尔也!”安焘对曰:“闻文及甫辈上书,亦为人所使。”帝曰:“必苏辙也。”会中书舍人林希言吕希纯尝草宣仁皇后族人迁官诰,有曰“昔我祖妣正位宸极”其言失当,及变 ![]() 丁巳,三省言:“范纯仁、韩维朋附司马光,毁讪先帝,变 ![]() 初,章惇请谪纯仁,帝曰:“纯仁持议公平,非 ![]() ![]() 是⽇,追夺司马光、吕公著等赠谥,贬吕大防、刘挚、苏辙等官,诏谕天下。 元丰末,神宗尝谓辅臣曰:“明年建储,当以司马光、吕公著为师保。”及公著卒,吕大防奉敕撰《神道碑》,首载神宗语,帝又亲题其额。及章惇、蔡卞 ![]() ![]() 苏颂方执政时,见帝年幼,诸臣太纷更,常曰:“君长,谁任其咎琊?”每大臣奏事,但取决于宣仁,帝有言,或无对者。惟颂奏宣仁,必再禀帝,有宣谕,必告诸臣以听圣语。及言者劾颂,帝曰:“颂知君臣之义,无轻议也。”又曰:“梁焘每起中正之论,其开陈排击,尽出公议,朕皆记之。”由是颂获免,而焘与外祠。 初,李清臣冀为相,首倡绍述之说,以计去苏辙、范纯仁、亟复青苗、免役法。及章惇相,心甚不悦,复与为异。惇贬司马光等,又籍文彦博以下三十人,将悉窜岭表。清臣进曰:“更先帝法度,不能无过,然皆累朝元老,若从惇言,必大骇物听。”帝然之。戊午,诏曰:“司马光、吕公著、吕大防、刘挚等,各以等第行遣责降讫。至于 ![]() ![]() 来之邵、刘拯等乞复免役钱法。 是月,准布诸部侵辽之塌倒岭,尽掠西路群牧马去,东北路统军使耶律实埒以兵追及,尽获所掠而还。 辽太子洗马刘辉上书言:“西边诸蕃为患,士卒远戍,国中之民疲于飞挽,非长久之策。为今之务,莫若城于盐泺,实以汉户,使耕田聚粮,以为西北之费。”言虽不行,识者韪之。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续资治通鉴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续资治通鉴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毕沅是续资治通鉴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