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梦幻清江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官场小说 > 梦幻清江 作者:亲水平台 | 书号:9681 时间:2017/3/10 字数:9619 |
上一章 第122章 三月小阳春 下一章 ( → ) | |
清江的舂天说来就来了。亲⽔平台被邀请担任过一段时间的金山文坛文学评手,这是因为爱好,尽义务的,没有享受报酬。受金山文联主席的委托,金山文坛首席版主开设了金山美文专帖,亲⽔平台逐一看了,有几篇他收蔵了,想在适当时候作些点评。 第一篇:古寨舂秋(柏山老农) 从资丘镇出发,泛舟清江,穿过美丽的天池画廊,然后弃船乘车至中溪河,再沿花偏公路上行两公里,一座林木葱茏、状如猫头的小山峰就会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峨峰寨”乡里人平时都误叫为“恶公寨” 峨峰寨三面都是险崖峭壁,只有一条独路可通到山下,然后,沿着陡坡上“之”字型的台阶,拾级而上,便可直达山顶,山顶虽然面积虽然不大,但地势比较平坦,且有清泉汩汩,四季不断。这里,居⾼临下,易守难攻,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未修花偏公路之前,山脚下就是从五峰到⻩柏山的唯一通道,实为⻩柏山南大门的咽喉。清朝嘉庆年间,林之华举⽩莲教起义,安营⻩柏山(亦称⻩柏寨)时,曾在这里设关立寨,驻兵堵“卡”“峨峰寨”即因此而得名。 清朝咸丰年间,离峰寨不远的花屋场出了一个很有文化且家资巨富的覃茂琼公,捐了个“进士”的功名,修起了“进士”府第,虽有顶戴,却不愿出仕为官,甘于隐居林泉。一生中,除了种花养草、植树造林、与雀鸟为伴,便是游山玩⽔,特别是对寺庙情有独钟。年轻时,与“穿洞河”(庙台子)庙里的和尚 ![]() 恰在这时(清光绪年间),四川人哥老会会首李策卿来到这里,与五峰人向策安(字熙廷)相识,秘密联络,发展会众,举“顺清灭洋”的大旗起义,推向策安为元帅,李策卿为军师,由中溪西至巴东,义军所经之地,杀教士,灭教徒,烧教堂,声势浩大。清廷闻风震怒,立即派兵进剿,次年二月,向策安兵败,李策卿便隐姓埋名,以 ![]() ![]() ![]() ![]() ![]() 李策卿精通“易学”擅长“风⽔”之术,在考察周围的庙宇时,发现观包岭上的庙宇周围有七个小山包,便认定是七只地老鼠,长期为害乡里,吃掉花屋场、地鼓坪大量的粮食,造成地里收成不好,致使老百姓贫困。常言道“再狠的老鼠也斗不过猫”于是,李策卿提出,要解决 ![]() 其间,民国初年实行“改良教育”时,庙田和部分庙产收归花屋场小学,住庙的和尚,除了接待香客,收取一定的香火钱以外,就是一年四季以给老百姓送“平安符”的形式化缘,过端 ![]() ![]() 解放以后,庙里的菩萨被毁,庙产全部充公,和尚也另谋生路。由于无人管理,房屋逐渐损坏乃至坍塌。六十年过去了,而今,断墙残壁內外,已是 ![]() ![]() 曾经香烟缭绕的圣地,而今变成了飞禽走兽的天堂。 第二篇:清江边的石板街(山泉) 最后一抹夕 ![]() ![]() ![]() 茅坪街是资丘街上游又一个依赖清江⽔运而繁华的商街,背送货物以谋生计的背夫把农产品从清江两岸崇山峻岭间背送到这里,返趟又将人们生活生产所需的工业品背向山间各处的商业网点。如果说资丘是小汉口,那茅坪就是小资丘。 打点停当,得到⽗亲的准许,我便一头扎进街景,贪婪地欣赏着一切的新奇。被冥冥中什么所召唤,迫不急待地跑向街口,神秘的清江河终于横在我的面前。放眼河流两头,澄碧的静静地流淌着的河⽔就是潭,哗哗地跳跃着翻腾⽩⾊浪花的 ![]() ![]() ![]() ![]() 这样的⽔量不能行船,待到雨天河里涨了⽔,淹没了礁石和河滩之后,船才能到茅坪来。下行船随流⽔漂行,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松。上行船就艰难了,智慧的人们摸索出了借助江风的力量,船上便扯起大大的风帆。远远近近的、大大小小的风帆装点着江面,成为清江一景。遇到 ![]() 天⾊暗去,房舍里纷纷点亮了油灯,清江的⽔凉气渐渐地驱退了石板街的炙热,背夫的打拄钉在石板街上响成一片,小商铺纷纷关门打烊,店铺板 ![]() 东街很热闹,有阵阵香气袭来,我循着酒香或油香,走进了“单位街”这里全是一些好“单位”“粮食”、“食品”、“供销”等,原来背夫背的粮食、牲畜、农副产品,从船上搬运下来的商品,都是在这里中转的。“食品”开的一家榨油厂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向西走是顺着清江边的一条独行街,街的尽头被山崖断切得很利落,石板街面也向下折成了光滑的石级。崖下散落着几栋民房,路边和屋前点缀几株柚桔树。屋前或树下,一些老者悠闲地纳着凉,谈论人间百态,叹息社会变迁。有人说到自己年轻时放排的经历,声音就大起来,说书似的演义木排飙滩时出生⼊死的种种险象,有人用自己的经历为其圆场,有人摇着巴扇不屑这些听了几十的故事,拿眼看着红⾊的火星在别人烟斗里闪动。一位老太婆旁若无人地注视着清江的夜影,若有所思地摸索出一块什么东西塞进嘴里偷偷地咀嚼,她是在怀念亡于清江⽔上的丈夫?是在想念从清江上远行的儿女?是在思念从清江⽔上来去的情人?她的一部生活史蔵匿于她深深的心底,她不想说出来,清江自然也会为她保守秘密。想到这层,她不再嫉恨清江夺夫之仇,倒觉得清江才是她一生不离不弃的可靠朋友。 困极了,我很快便⼊睡,可一觉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亲不让我半夜里上街 ![]() ![]() ![]() ![]() ![]() ![]() ![]() 一觉醒来,不觉已过三十年。时过境迁,但难忘的生活经历仿佛就是昨天。 第三篇:古硝洞探奇(周碧麟) 早听说柿贝有一个硝洞,极其幽深,极其神秘,可一直无缘探访。在柿贝教书的时候,机会来了,有一个生学的家正好离硝洞不远。我向他说了我的愿望,他欣然答应带我前往。 硝是古时候制造黑火药的主要原料。硝洞是硝的产地和加工场所。山洞里遍是硝土,用土法熬制,就成了火硝,其制作工艺不得而知。在鄂西山区,许多山洞都有古人土法熬硝的遗迹。对洞⽳探索和洞⽳资源的利用,也是土家先祖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世界最为可贵的一个方面。 传说古硝洞极其幽深,有人走了七天七夜,也没有走到尽头。说这洞一直通巴东去了,证据是有人带一只狗进去没出来,后来有人在巴东见到了。我想这话就是在糊弄没脑子的人,长 ![]() ![]() 虽说没有人走到过尽头,但古往今来进洞探险寻宝猎奇揽胜的人也还不少。除了制硝,解放前,物资匮乏,没有石膏的时候,有人从里面挖出过一种叫猴儿膏的东西,可以替代石膏打⾖腐。里面还有成千上万的岩燕子,年复一年,就产生了堆积如山的燕子粪。农业学大寨的时候,生产队派人进去掏过燕子粪做肥料。之后,又有人在洞里发现了⾼岭土矿(是不是叫猴儿膏的东西?),并作为科考项目考察过。至于还有什么宝蔵,那还要待后人去发现。 我没有探宝的趣兴,只是觉得好玩。生学的爷爷主动提出来为我们带路,他说闹集体时掏燕子粪进去过多次,路 ![]() 吃过早饭,我们就跃跃 ![]() 准备就绪,我们一路⾼歌出发了。有我,生学阿西,老爷爷,还有村里两个小青年。洞在上天河坪村去路边的山崖上,一会儿就到了。洞口并不大,人把多⾼,周围长満了野草树木,差不多把洞口遮没了,其貌不扬,让人看不出有什么神秘。不像有的山洞,外面极其夸张,走上百十来步就穷途末路了。 进洞口几十步,洞豁然开朗起来,而且有了许多岔洞,像进了人家客厅似的,几室一厅,一道道门,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哪个进卧室哪个进厨房,问题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老爷爷犹豫起来,拿不准究竟应该从哪个洞进去。看他不太自信的样子,我就多了个心眼,地上是软绵绵的沙土,我就在沙土地上画了个大大的“周”字。古往今来,进过洞的人还真不少,因为怕 ![]() ![]() ![]() ![]() 洞里虽没有丛生的荆棘,可实在算不得路,⾼⾼下下,坑坑洼洼,不时有大石头挡路,百步九折,绕来绕去,像进了 ![]() ![]() ![]() ![]() ![]() 走过一段,我们都有些疲劳。洞越深,我们心情也越紧张。一路上,除了不停地相互关照,再就是眼直直地盯着路,默默地走。我们究竟要到达一个什么地方,那地方什么样子,除了老爷爷,我们无从知道。沿途一片昏暗,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欣赏沿途的风景,只能用已耗费的时间大致估摸着我们走过的行程。 走着走着,又进⼊了一个大厅。厅是真大,空旷无比,微弱的光亮照不到边际。空中有像燕子样的东西翻飞着,发出喳喳的声响掠过我们的火把,更增添了大厅的静寂和神秘。这是我们在洞中见到的唯一有生命的东西,感到很好奇。我们不知道这黑暗中的精灵究竟是什么,老人说,是檐老鼠。我知道那是正名叫蝙蝠的东西。这东西真是神奇,在那幽深黑暗的洞中,它是怎样来辨别方向,又是靠什么来生存的呢?我们不是动物学家,无从知道,此时也没有趣兴知道。大厅地上仍是河滩一样的细沙土。很多洞⽳中都有暗河,我想很久以前这洞中也应该是有⽔的。再看沙土地上好像有人活动过的痕迹,有大石头垒起来的灶一样的设施,里面有一些余烬,还有似人工开挖的小土坑,我们猜想这就是古人熬硝的地方了。不过谁也没亲见过,难说就真是。遥想当年,古人为了生存发展,是在一种什么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求索和抗争。凭吊遗迹,缅怀先辈,心中油然生出一种景仰和敬畏。 在大厅里盘桓了一会儿,我们还想继续前行,可现实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退而却步。因为进来的时间已经不短,肚中隐隐有些饿了,再说电筒光也暗淡了许多,油也怕是不多了。最没信心的是,大厅又有了许多岔洞,不知道这些洞又会通向何方,这时才感到传说是很有些道理的。老爷爷吃不准,我们就更没有勇气再贸然瞎闯,谁也不知道那未知世界会遇到什么风险。权衡再三,我们决定原路返回。 本以为此次探险会一路顺风,没想到返回的路上还是遇到了⿇烦。我们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在岔洞纷呈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如何选择,我们 ![]() 大家一时紧张起来,我们决定分头寻找。我和阿西进了一个岔洞。没走多远,才发现是个⽔洞,很远就能听到泉⽔的滴哒声。走近一看,淙淙细流从石 ![]() ![]() 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我们没有很多赏景的兴致,因为还有大巨的潜在危机在等待我们。为全安起见,我们不敢继续前行,也不敢过多流连,决计迅速返回。 人生总有柳暗花明的时候,常常是在绝处逢生。就在回程的途中,我发现了沙地上那个大大的“周”字,那时我奋兴得惊叫起来,声音在山洞中久久回 ![]() ![]() ![]() ![]() 当我们回到人间的时候,已是月上东山,万家灯火,一看手表,进洞已有七个多小时了。火把只有余烬,电筒也只是一点点火星。我们庆幸没有过长时间的流连,也没有执意贸然前行,否则今天就有可能再蹈前人覆辙,留下又一个传说。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说:“⼊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信然!回想起来,其实我们并没走进多远,人们所说的洞中宝物和奇观,我们一样也没有见到。而硝洞究竟有多深多大,更无法知晓,我们或许只走了山洞一角,这正好印证了人们的传说,硝洞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神秘。这次洞⽳探险,增加了我生活的阅历,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多彩。了却了一个心愿,心中又平生出一个更大的心愿,若有机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作伴,不论有多少未知的危险,我都还想去再试一把。 还有20多篇散文和50余首诗歌、散文诗,亲⽔平台都认真看了,做了笔记,他想有一天把他的读文笔记和读书笔记整理一下,汇集成册。 散文随笔:我心永恒 ――读《推磨谣》与周碧麟先生对话 舂节上班后的第一天,周碧麟先生给我电话,告知他的《推磨谣》在作家出版社顺利出版,赠送我一本,并让我写篇评论文章。 我认真地看过温新阶的序《人生的回望》,书的內容大都在清江文坛看过,便读他自己的跋,记住了这样一句话:“收蔵人生就是收蔵幸福,收蔵智慧。在风和⽇丽的⽇子把自己的收蔵拿出来晾晒,也是很惬意的事情。”看了这句话,脑子里便映现出一个题目,风和⽇丽好读书,风和⽇丽读好书。 碧麟君是资丘人,年长我10岁。初识他却是1985年的宜昌教育学院,那时我20岁出头,大学毕业后在宜昌教院任教。 ![]() ![]() 散文之谓散文,形神兼备,形散而神不散。散文从內在特质到外在形式应含蓄蕴藉,隽永绵远,言辞质朴去伪存真,如清⽔芙蓉,又似空灵仙子。碧麟君上有年龄已至重暮的后娘,下有学有所成、成家立业的双双儿女,还有一位不曾谋面的从事医学的夫人。他当是平稳过渡,安享晚年,含饴弄孙的时光了。就《推磨谣》这本散文集而言,散文当有的优点周先生都做到了。缺点也有,一是立意不够深远,二是意境不够空灵,三是情感的抒发,字句和文章的锤炼有待在今后的创作中继续磨练,更重要的是将沉淀过的岁月理 ![]() 我很欣赏温新阶的序《人生的回望》,开头便是这样有昅引力,让人爱读。温先生的人生的回望,已经点明了《推磨谣》全书的立意和框架,是这部作品集的精髓。无论是哪位诗人说过,这也无须考证或 ![]() 说得多好!在《我心永恒》的旋律中,我就从碧麟先生的笔下,看到我的启蒙老师,小生学活琐忆,我和杨发兴老师的师生情,长忆清江,回望低坪…在《我心永恒》的旋律中,我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捧读,至爱亲情,百态人生,清江风情,生活感悟,山寨故事。最后,我想起了人生的回望,想到珍蔵昨天,想着珍蔵昨天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走向明天。 作为周碧麟先生20多年前读本科函授时的班主任老师,我不知道这篇文章能不能 ![]() |
上一章 梦幻清江 下一章 ( → ) |
梦幻清江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梦幻清江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梦幻清江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亲水平台是梦幻清江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