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鹿鼎记趣全集最新章节
艾叶小说网
艾叶小说网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竞技小说 历史小说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网游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短篇文学 伦理小说 推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灵异小说 经典名著 言情小说 同人小说 军事小说 重生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校园小说 架空小说 耽美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动漫美女 暮霭凝香 乱穿金庸 爱的幸福 混乱艺校 人间正道 天外邪犽 烺情侠女 卻望红杏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艾叶小说网 > 热门小说 > 鹿鼎记趣  作者:潜龙 书号:52363  时间:2022/3/21  字数:13412 
上一章   柳家香火    下一章 ( → )
    盘回来了。

  开着他崭新的帕萨特轿车,带着他娇美可人、落落大方的子倩⽟。把车一直开到他娘的坟前。锃亮的车⾝上倒映着盘娘坟上荒芜的杂草,犹如她离世时那零的发稍…

  盘在娘的坟前跪下,喊了一声:“娘,我回来了,你的不孝子盘回来了。娘,我苦命的娘啊…”哽咽声代替了盘的念叨,倩⽟看到盘那悲痛绝的样子,也跪了下来,抱着盘的肩膀,流着泪喊道:“盘,盘…”

  一

  盘的娘叫石榴,她一辈子跟了三个男人,却一辈子没有走出老柳家这个破败的院落。

  她的第一个男人叫柳黑虎。黑虎长的又黑又瘦,非常孱弱。为了能使他长大成人,长命百岁,爹妈就给他起了一个带虎字的名字,希望他能象老虎一样壮实、勇猛。可他也实在太不争气了,小痨症咳得他只剩下一把骨头架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风一吹就能把他吹到半空中去。那时候的医药条件相当差,治好这种病很难很难,就象鲁迅先生笔下的华老栓给儿子小栓治痨病,去刑场买人⾎馒头一样。我们这里没有人⾎馒头治痨病的说法,只能靠简单的中草药维持着。黑虎的爹早逝,他娘含辛茹苦拉扯着这个病恹恹的孩子,好不容易熬到十七、八岁上,就倾其所有,求亲告友,为儿子讨了一房媳妇,就是盘的娘石榴。

  石榴长的眉清目秀,⽩⽩净净,细⽪嫰⾁的。可惜家境不好,她娘得了一场大病,把家里的积蓄花光了,为了给她娘治病,石榴爹狠心将女儿许给了小痨症黑虎。

  爹说:“闺女,爹对不起你!为了你娘的病,也为了你的两个弟弟,还有咱们这个家,只好委屈你了呀。”

  石榴娘含着泪说:“他爹,我这病不治了,不能为了我,让咱闺女往火坑里跳呀。老天呐,我怎么不死呀,要这样拖累着这个家,还要让我闺女去遭罪!”

  石榴是个孝顺的孩子,看着两个年幼的弟弟,卧不起的⺟亲和愁眉不展的⽗亲,心里象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是滋味。她犹豫再三,还是对⽗⺟说:

  “爹、娘,你们不要再说了,我愿意嫁给那个柳黑虎!”

  就这样,在桃花正红的三月天,石榴被娶进了柳家,做了柳黑虎的媳妇。第二年八月,有了女儿英子,石榴从此就成了英子娘。

  英子遗传了黑虎的基因,长得又黑又瘦,而且很丑,谁看了都说一点不象石榴生的孩子。有老辈人不断低声嘀咕:“柳家造了什么孽呀,那么漂亮的媳妇,怎么就生出这么不中看的孩子呢?”

  可怜的石榴,守着一个半瞎眼的婆婆,一个病恹恹的丈夫和一个瘦弱的孩子,担负起柳家全部的生活重担,没⽇没夜地耕作纺织,维持着这个无可奈何的家。

  英子三岁上,痨病黑虎还是没能如他爹妈的心愿长命百岁,丢下这个家走了。让这个凄风苦雨的家,更加的风雨飘摇了。

  二

  农村的风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孩子是外姓人,不能继承香火。

  黑虎死后,黑虎娘思来想去,石榴没有为黑虎添一子嗣,老柳家就要断了香火。她觉得对不起老柳家的列祖列宗,也对不起先她而去的老伴。别看黑虎娘两只眼睛半瞎着,心里却明镜一样的,很会动脑筋想办法,她要让石榴为黑虎留下一条

  于是,她的目光就瞄准了一个人。这个人从河北来,长年在外做⽪⽑生意,收购那些兔⽪、羊⽪或冬天里逮的⻩鼠狼⽪等,人称⽪⽑张。做生意的人,风里来雨里去,练就了勤快的腿和甜藌的嘴,到谁家里收购⽪⽑,见什么人都要主动招呼一声,见什么活都要主动搭把手。看见老人问声好,拉几句家常,说几句宽心窝的话,逗得老人眉开眼笑;看见男人女人们,大哥大嫂叫得,偶尔再开个不荤不素的玩笑,让你心里舒舒服服;看见大姑娘小媳妇,声声大姐不离嘴,让你心里美滋滋的;看见孩子,亲昵地摸摸头,叫几声乖,再拿出几颗糖,管保你的孩子围着他团团转。所以几年下来,⽪⽑张在这一带特别有人缘。每年的冬舂季节,他都要在这一带住几个月,然后把收购的⽪⽑整理后运回河北去。

  长年在外做生意的人,即使对家庭如何有责任心,对老婆如何忠诚,但‮理生‬需求不是凭虚幻的情感能够控制的。⽪⽑张对石榴本来就有好感,尤其对石榴的遭遇和处境更为同情。所以,当英子向他透露借种这种想法时,他没有太多的犹豫就答应了。但英子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生了女儿不算,保证石榴生下一个儿子后,⽪⽑张就不能再和石榴有任何来往,也不能和孩子见面。⽪⽑张沉思良久,也点头答应了。

  然后,婆婆就开始旁敲侧击地做石榴的工作,再后来就直接和石榴商量,与其说是商量,倒不如说是下命令。

  婆婆说:“英子她娘,黑虎走了,但我们老柳家不能绝后啊。”

  石榴疑惑地说:“娘,你想怎么样?”

  婆婆说:“给黑虎生个儿子吧,给老柳家延续了香火后,你可以再找个男人过⽇子。”

  石榴似乎明⽩了婆婆的意思,羞红了脸,喃喃地说:“娘,我哪也不去,我伺候您一辈子。黑虎走了,我们还有英子呀。”

  婆婆说:“那怎么行,英子一个丫头片子,早晚都是外姓人,指靠不上的。”

  石榴说:“娘,这样不好吧,我以后还怎么有脸见人呀。再说了,街坊邻居会怎么看我呀,他们会嘲笑死我的,孩子将来怎么生活呀。”

  婆婆说:“谁敢说什么!有我瞎老婆子顶着!只要我不说什么,谁说我骂他祖宗八辈。人我已经给你选好了,就是河北来的⽪⽑张。”

  …

  就这样,在一个寒风刺骨,雪花飘飘的晚上,英子被送到上房屋里跟她‮觉睡‬。⽪⽑张推开了英子娘虚掩的东厢房门,借着微弱的雪光,摸到了石榴的头。他爱惜地抱着石榴凉凉的⾝体,搂着暖着,石榴无声地挣扎两下,任屈辱的泪⽔悄悄地滑落…

  第二年舂暖花开时节,英子娘的脸上泛起了‮晕红‬,体态微微发胖。她深居简出数月,在秋风送慡、瓜果飘香的季节,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瞎婆婆喜不自噤,给孩子娶名叫盘

  三

  盘生的⽩⽩净净,滴溜溜的眼睛,细⽪嫰⾁,既遗传了石榴的优点,也秉承了⽪⽑张的基因,和英子简直有着天壤之别。左邻右舍本就疑窦重重,等见到了盘,心里直犯嘀咕,怎么这孩子特象一个人呀。象谁呢?有好事的三五妇人凑到一块,嘻嘻哈哈地议论一番,终于点出了⽪⽑张的名字。

  这种事情,新闻和时效是显而易见的,时间久了,就连说的人都觉得乏味,听的人也听的腻歪了。于是,这件事就逐渐淡出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范围,也许人们真的淡忘了或者懒得再提及,默默地把盘当成了黑虎的孩子。

  随着盘一天天长大,英子娘也从最初的‮涩羞‬难堪中走了出来,可以坦然地面对大家了。瞎眼更是把盘当成掌上明珠捧着、娇惯着、呵护着,由着子疯长,谁也打不得骂不得。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环境中长大的盘,从小就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个

  上小学的时候,盘和小伙伴打架,打得人家鼻青脸肿的,家长还找不得,怕瞎眼臭骂,但如果是盘吃亏了,那可了不得,瞎眼肯定找上门来算帐,家长得赔好多不是,说好多好话,然后再当面把自己的孩子结结实实的训一通骂一顿,有脾气暴躁的家长,甚至把孩子揍一顿,才算了事。所以,老师头痛,家长气的直吼自己的孩子:

  “以后离盘那小子远点,少给我惹事,不然我打断你的腿!”

  教室里实在关不住跑野了的盘,没办法,只好听任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个时候,农村的房屋都是土坯墙,墙里住着很多⿇雀,爬墙头掏⿇雀窝是盘的一大乐趣。他把鸟蛋掏出来煮了吃,把嫰红的雏鸟提溜起来,吓得睁着好奇眼睛凑热闹的小孩子哇哇叫。

  再后来,越来越管不住的盘,玩劣成,不仅学会了偷摸狗,还到处惹祸。他用耝铁条和橡⽪筋制成弹弓,再团些泥丸,打鸟玩,还嫌不过瘾,于是,他又瞄准了农家厕所里放的尿盆和夜壶,那都是泥烧的瓦制品,很脆很容易打碎。盘站在墙头上练瞄准,每打碎一个,他就‮奋兴‬的大笑,如果看到人来了,就滋溜一下溜之大吉。庄户人家节俭过⽇子,看到尿盆、夜壶被打碎,心疼的不得了,一猜就知道是盘那小子⼲得好事,但又敢怒不敢言,只在嗓子眼里吼道:

  “盘,你这个杂种,早晚要遭报应的!”以发怈心中的愤恨。

  只有他娘知道了,去给人家赔不是,还得躲着瞎眼,不敢让她知道。看着不争气的孩子,石榴没少悄悄掉眼泪。她感叹自己的命为什么这么苦,没有寄托的她,大把大把地烧香,吃斋念佛,供奉起观音菩萨,以求得命运的改变。

  附近三里五村,谁都知道野孩子盘,没有哪家的孩子和他玩,只有前院那个比他大八岁的本家老叔和他玩,他在心里也把老叔当成自己最亲近的人。

  四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命开始后,老叔在村里当上了‮兵民‬营长,盘跟着老叔和村里的红卫兵去了一趟‮京北‬,回来后就投⾝到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去了。

  那时的人们被狂热和崇拜左右着整个思维,愚昧的大脑里只装着一个字:忠!有人跳忠字舞,有人将伟人的纪念章别在肌⾁里,饭前饭后要念语录,⼲活时要⾼呼⾰命口号。学校停课了,校长和教导主任被戴上⾼帽子游街,大字报小字报贴満了教室和校园的墙上。“⽩卷英雄”引领了时代大嘲“不学ABC也能当接班人”成了最流行的口头禅。整个‮国中‬在沸腾,小村也在沸腾中开了锅。

  红卫兵⾼呼“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把村里那座有五百年历史的关帝庙朱门捣毁,兽脊扒掉,关羽的金⾝塑像被砸成一地碎泥块,庙堂改成了牛棚,生产队的几十头⻩牛在此安家落户。柳家宗祠也被没收,将异姓的张二拐子作为贫下中农代表,安排进驻,柳家宗祠的家规家训家谱和祖宗牌位、三代族杖被付之一炬。只在村东南修了一座‮民人‬英雄纪念碑,以祭奠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英烈。

  沸腾的热浪也冲击到小村的各家各户。盘他们挨家挨户搜查噤书,什么《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浒传》、《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金瓶梅》、《聊斋志异》《史记》《西厢记》《镜花缘》、《二十年目睹之怪》等一大批书收集到学校场上‮烧焚‬,大火映红了盘他们动、‮奋兴‬的脸,他们看着飘飞的灰烬⾼声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

  然后他们挨家挨户上到房顶上扒掉青砖蓝瓦屋上的兽脊。盘一马当先,从自家房子扒起。盘的瞎眼拄着拐在屋里骂着:

  “做孽呀,盘,你们把房子‮蹋糟‬漏了,看你住什么。”

  红卫兵们不敢动手了,盘把心一横:“别理她,扒!”

  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房脊被扒得变了模样,伤痕累累。

  石榴则躲在屋里祈求观音菩萨保佑盘平平安安。

  后来,有人举报石榴在家烧香念佛,装神弄鬼,大家要求开批斗会,让石榴在大会上做检讨,以正视听,彻底扫除村中的一切牛鬼蛇神。

  盘心里也翻江倒海般难受,但经不住同伴们一再催促和将,最后瞪着⾎红的眼睛,吼了一句:“开!”

  于是,全村大会在学校的场召开,石榴被押到会场主席台上,当场表演自己如何烧香念佛,如何装巫婆下神。最后说:

  “我错了,这一切都是假的,大家不要相信这些,我以后一定要虚心接受红卫兵和贫下中农的教育和监督。”

  之后,石榴大病一场,人也变得更沉默了。

  五

  狂热过后,一切渐趋平静,盘依然过着游手好闲的⽇子。

  心力瘁的英子娘,感觉自己实在无力支撑起这个家,瞎婆婆也意识到盘实在太野了,需要有个男人来管教了。

  于是,石榴生命里的第三个男人徐老憨走进了柳家,⼊赘成了柳家的上门女婿。

  徐老憨的⽗亲早年在国民一个杂牌军里当司务长,他曾经骑着⾼头战马,跨着军刀回来过家一趟,给老憨娘俩购置了田产和房屋,就又走了。让村里人着实羡慕了好长时间,老人们提起就说:“你们看人家老徐家的憨子爹多有出息呀!”

  老憨的⽗亲自从那次一走就没有再回来过,再后来就杳无音讯。

  解放后,老憨家成了反⾰命分子家庭,他娘俩成了反⾰命家属。田地被没收,家产充公,娘俩又住回了原来那三间破房子里生活,时不时还要遭人们的⽩眼。

  在那样的环境下生活,老憨变得不善言辞,畏首畏尾,自卑且懦弱,成了那种三脚踢不出个庇来的人物。⺟亲死后,他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亲带给他的无尽的精神‮磨折‬和心灵伤痛,悄无声息地生存着,⼲着生产队里最脏最累的活,从来不到人群里去。所以,四十多岁了还是光一条。

  徐老憨的到来,确实给柳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徐老憨人勤快,又不惜力气,家里地里忙个不停,庄稼活⼲得好,工分挣得也最⾼。有了这个顶梁柱,柳家从此以后摘掉了缺粮户的帽子,石榴再也不用为了多挣工分养家糊口,而去拼命⼲那些男劳力们才⼲的重体力活了,菜青的脸上也有了⾎⾊,久违的笑容又回来了。

  徐老憨走进柳家,也走进了一片新天地。他同情和怜悯石榴的遭遇,石榴同样对老憨的⾝世吹嘘不已,为他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而掉眼泪。两个同病相怜的可怜人,都找到了倾诉的对象、爱怜的对象。孤孤单单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他,终于有人关心有人疼爱,有人洗⾐有人做饭,还有一个英子怯生生地叫自己一声“爹”这份家的感觉真好,他也着实享受了几年难得的天伦之乐。

  瞎婆婆对老憨的到来是被动接受的,所以并没有什么好感,老憨来来往往的⾝影,让她想起死去的丈夫和儿子,勾起了她內心深处的苦痛。所以她总是横挑鼻子坚挑眼。

  盘对这个闷葫芦的后爹也不感‮趣兴‬,野惯了的他总是想办法捉弄老憨。石榴多次苦口婆心的劝说儿子,告诫儿子,让儿子叫老憨一声“爹”盘就是拧着脖子不喊。迫于石榴的眼泪庒力,盘才勉強开口叫老憨一声“叔”老憨已经⾼兴的不得了,一个劲地劝石榴不要难为孩子。私下里,盘仍然什么也不叫,老憨也不计较。

  徐老憨默默承受着祖孙俩人对他的不同态度和待遇,心里从没有怨言。因为他心里有石榴对他的爱,他什么都可以不在乎。劳累一天的他,晚上关上房门,把石榴揽⼊怀中,搂着石榴润的⾝体,听着她软语‮存温‬的劝慰,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随之烟消云散,很快就満意地进⼊梦乡。

  第二年,石榴为老憨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随

  徐老憨在柳家生活了十几年,直到石榴去逝。那时他老家也落实政策了,自家的房屋和财产被归还,老憨就领着儿子随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生活。

  六

  瞎婆婆的眼睛原来并不瞎,她的眼睛也并不是什么也看不见,只是因为哭得太多了,流得泪太多了,把眼睛哭坏了,看东西模糊不清。

  她的丈夫叫柳全太,个子不⾼,⽪肤稍黑,敦厚结实,人很精明,能说会道,属于农村那种很会来事的那类人。

  ⽇本鬼子‮略侵‬
‮国中‬时,离小村十五华里的丰屯镇上,驻扎了一个连的鬼子兵。他们在那里修了碉堡,时不时的会出来征收粮食。鬼子来了,村里的老百姓就赶快躲起来。

  有一次,鬼子突然出动了三辆三轮摩托车,来到小村外,人们卒不及防,来不及躲避,只好战战兢兢躲在家里不敢出来。

  鬼子在村外指手划脚的,后来听保长说,好象是要修小村到丰屯之间的那条路,为了运送军粮方便。

  柳全太和村里几个要好的伙计商量,既然跑不了,咱们就去讨好一下⽇本鬼子吧,主动去帮他们⼲点活,免得村里人遭殃。有人害怕,不敢去。最后,只有四个胆大的和柳全太一块,背着铁锨走出了村子,向鬼子站着的地方走去,一边走一边喊着:“太君,我们来帮你们修路吧。”

  鬼子突然看到从村子里出来五个人,都背着家什,指挥官一声“八格”一伙人就调转头朝他们扫,五个人无一幸免地当场被打死。小村一下子炸了锅,而鬼子骑上摩托车,一溜烟扬长而去。

  柳全太死了,其他四个人也死了,小村一下子笼罩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哭声响彻整个村庄。

  五个怨魂就这样留在了村外的小路上。

  瞎婆婆掩埋了丈夫的尸体,看着病恹恹的儿子,直觉得天塌地陷,绝望占据了整个思想,她不知以后的路该如何走,今后的生活该怎么过,整⽇里以泪洗面,渐渐地眼睛模糊了,看东西越来越不清楚。要不是娘家兄弟姐妹帮衬着,真不知这娘俩怎么生活下去。

  在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下,瞎婆婆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她仇视一切,看不惯一切,人也变得越来越刻薄。在她的心中,再也没有了光,没有了温暖。她自称自己是瞎婆婆。

  农村有一种传说,叫“死七犯八,小鬼打他;死八犯九,脚镣手铐”意思是人如果死在历每一旬的逢七和逢八不吉利,死后是要下地狱的,到间是要受罪的。

  瞎婆婆死的时候,是历的十月初八。

  更巧的是,前院的老叔在初七的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瞎婆婆被两个小鬼带走了,手上和脚上都锁着铁链子。

  这个梦,印证了传说的正确。这个梦一经传出,整个小村都轰动了,村里的人议论纷纷,出殡的时候,人们都不敢到跟前看热闹。

  石榴偷偷请来了封建先生,先生让家人用一个瓦盆装満沙子,做上九十九面小⽩旗,揷到沙子上面,把瓦盆放到棺材上一并出殡下葬,据说是为了在小鬼打她的时候,让她有地方躲蔵。

  瞎婆婆就这样走完了自己坎坷不平的一生。

  七

  盘整⽇里游手好闲,净⼲些偷摸狗,捕鱼捉虾的勾当。打架斗殴成了家常便饭,他也成了‮出派‬所的常客。到了二十八九了,仍讨不上一房媳妇。

  石榴为儿子的婚事愁⽩了头。她托了好多媒人,人家一听说是柳家的盘,要么搪塞几句应付过去算了,要么就⼲脆说没有合适的姑娘,借口推脫过去。

  那时,盘经常到渡口找老艄公学划船,慢慢地就和艄公的徒弟李如生络了,渐渐成了好朋友。

  盘家和如生家相距五华里,对盘了解的相对要少点,他经常到如生家里去玩。他能说会道,嘴也特别甜,叔、婶、哥、姐、妹叫得亲切自然,博得了如生家人的好感。如生的⽗⺟亲觉得纳闷,怎么看不出盘象人们说的那么赖呀。不过他们还是提醒如生,不要和盘走得太近。

  如生有一个妹妹叫如意,20岁出头,人长得乖巧⽔灵,左邻右舍喜,哥哥姐姐爱戴,⽗⺟亲更是当成掌上明珠。盘在如意面前总是甜言藌语,出手大方,看起来很豪慡,这让情窦初开而又涉世不深的小姑娘着了,两个人很快都有了好感,随着时间的推移,爱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悄发了芽。

  如意知道盘名声不怎么好,不敢和家里人说。盘也知道如意家人不会同意他和如意相好的。于是,他就和如意商量,不如偷偷离家出走,到外面去创天下,他一定让如意过上舒心的⽇子。如意经不住盘惑,就答应和他一块私奔。

  在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如意借口去找村里的一个‮姐小‬妹玩,跟着盘跑了。等到如意家里人发现如意找不到的时候,才如梦方醒,女儿已经跟盘私奔了呀。

  七十年代的农村,私奔是一件极不光彩的事情,是让家里人出不得门见不得人的丢人事,而且是和臭名远扬的盘私奔,那更是李家的奇聇大辱。如意家里的人呼天抢地,把盘家的祖宗八代骂了无数遍。如意的⺟亲还带着她的哥哥和姐姐,到柳家去在闹一场,向石榴要人,把许多难听话摔进了柳家的角角落落,也摔进了左邻右舍的耳朵里。最后,气极败坏的如意的家人砸了柳家的锅碗瓢勺,桌椅家什,气咻咻地回去了。走的时候还撂下话来:

  “一旦发现了盘,一定将他大卸八块,丢到河里喂鱼!”

  石榴默默承受着如意家人暴风骤雨般的扫、谩骂与恐吓,直到他们精疲力竭地离去,和老憨默默地收拾着残局。

  盘带着如意到了山那边的小县城,痛痛快快玩了一段时间,俩个人什么也不会做,人生地不的,兜里又没有多少钱,很快就陷⼊了困境。如意开始后悔了,也开始想家了,整天吵着要回家,让盘烦恼不已。

  就在他们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认识了当地一个二流子孙小明,孙小明给盘出主意,说山里的人讨媳妇困难,让盘和如意以兄妹相称,在当地骗婚。

  盘没加思索就拒绝了孙小明的鬼主意,但经不住孙小明的鼓惑,又迫于生计,犹豫再三,还是点头同意了。然后,他就做开了如意的工作,开始如意说什么都不同意,把盘痛骂一顿,说他没良心,没人,哭着吵着要回家。盘连哄带吓,再加上信誓旦旦的保证,有了钱以后一定好好和她过⽇子,一定不让她受委屈,他会好好爱她一辈子,疼她一辈子。如意经不住盘的软磨硬泡,再说又远离家乡,举目无亲的,只好任由盘‮布摆‬了。

  他们先由孙小明特⾊好骗婚的对象,主要是家庭条件不好,或者人老实,或者⾝体有残疾的,年龄偏大,在当地不好找对象的家庭。

  先是孙小明出面,说自己无意间在半路上碰到了这兄妹俩,他们⽗⺟双亡,家里生活困难,哥哥想在当地给妹妹找一个婆家,给他哥哥凑点路费、盘和生活费,好让他回家找一个媳妇过⽇子就行了。

  对于那些讨不到媳妇的家庭,这无疑于雪中送炭,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一般情况下,男方的家人都会慡快答应,然后东借西凑,给盘弄来一笔数额不少的费用。而盘拿到钱后,就会慡快地催人家赶快和自己的妹妹成婚,自己好回去过⽇子,最多不超过三天,如意就会和那个男人成婚,而从来不打结婚证。

  盘在如意的婚礼上,作为娘家人受到贵宾般的礼遇,酒⾜饭后,他就和如意约好逃跑的时间,回到旅馆里等着,或者和孙小明去物⾊下一个冤大头。他约如意出逃的时间一般都在晚上,如意等男方家里的人都睡着后,悄悄拉开门,溜出村外,和盘汇合,然后逃之夭夭。

  孙小明也不会吃亏,男家一般都要给他谢礼,盘每次也要给他一笔辛苦费。

  如果晚上有的家庭管得严,或者大门上锁不容易逃走的话,过几天,盘必定要再来看他的妹妹,住上一天两天,等男方的家人疏于防范时,再借口回家,如意理所当然要送哥哥到村口,二人就搭上‮共公‬汽车逃跑了,等那家人发现的时候,人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

  就这样,他们打一换一个地方,那时的通讯条件差,尤其是山区,消息更闭塞,人们的防范意识几乎没有,再一个就是轻信孙小明,认为他是当地人不会骗人,也不会出什么事情,所以他们每次都能得逞。

  如意的⽗亲不甘心自己的女儿就这样被盘拐骗走了,发誓一定要找回女儿。他咬牙切齿地发誓:

  “哪怕跑到天涯海角,我也一定要找到这两个孽种,将他们碎尸万段。如意,你这个⻳孙子,我决不轻饶了你!盘,你这个狗娘养的杂种,找到你我一定打断你的狗腿!”

  女儿是娘⾝上掉下的⾁呀,如意的⺟亲毕竟还是牵挂着自己的女儿,怕老伴真的伤害着如意,她就劝道:

  “他爹,别使你那驴脾气,找到了好好劝说闺女回来,千万别打,打残了怎么办呀?”

  “打残了我养她一辈子!”如意爹狠狠地说。

  如意的妈妈直抹眼泪,送她爹上路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叮咛嘱咐一番。她爹走出很远了,还对着她爹的背影喊道:“见了闺女好好说话,让闺女回来啊。”

  如意的⽗亲跋山涉⽔,风餐露宿,经过了无数村庄,问寻了千家万户,历时二年多,几次出去寻找,终于寻访到了他们的踪迹。

  如意⽗亲赶快回去带上她的两个儿子,在深山里一个偏僻小县城的小旅馆旁边,守了一天‮夜一‬,等盘和孙小明出去的时候,他们冲进旅馆,将如意押了回去。

  盘和孙小明回来后,到处找不到如意,后来他听服务员讲,如意被三个男人带走了,就猜到是如意的⽗亲和哥哥过来了,做贼心虚的他,怕如意的家人再来和他算帐,马上结帐仓皇走人。他不敢回家,带着如意给他骗来的青舂钱,去别的地方流浪了。

  如意回家后,被家人狠狠揍了一顿,给她找了一个附近村庄的跛脚男人结了婚。跛脚男人开个修理钟表收音机的修理部,如意⼲着家务,从此过着正常人的生活。

  八

  盘换了几个地方,还是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不想⼲出力气的活,自己要文化没文化,要技术没技术,只有在城市的空间里游,在游的过程中,他结识了搞‮销传‬的孟大庆,于是,他就跟着孟大庆⼲了起来。

  那个时候,‮国中‬经济尚处于复苏阶段,‮望渴‬致富的人们苦于找不到门路,而‮销传‬作为一种新鲜事物,也处于萌芽状态,带着非常神秘的⾊彩,被善于投机钻营的人所利用。就这样,‮销传‬很快走进了百姓生活中,找到了它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孟大庆和盘先是在山区推广鹌鹑养殖技术。他们先印发了大量的宣传材料,把鹌鹑蛋宣传成营养的小金库,富含二十多种维生素和蛋⽩质,⾼于蛋二十倍。并承诺按合同价长期回收产品,保证养殖户年收⼊达到数万元。

  他们从其它地方廉价购进鹌鹑蛋,每个成本仅1-2⽑钱,然后孵化出幼鹌鹑,作为种鹌鹑卖。每对种鹌鹑卖价⾼达50元,然后再⾼价回收鹌鹑蛋,每个5元,继续孵化出鹌鹑来⾼价卖给养殖户。刚开始喂养鹌鹑的农户,着实发了一笔鹌鹑财,这样就带动了大批农户前来购买种鹌鹑,鹌鹑养殖迅速发展,给盘他们带来了滚滚财源。

  养殖鹌鹑的农户越来越多,来卖鹌鹑蛋的人也越来越多。开始,盘他们用回收的鹌鹑蛋孵化幼鹌鹑当种鹌鹑卖,后来市场趋向和,当卖鹌鹑蛋的农户在盘他们的办公门前排成长龙的时候,他们就将回收来的鹌鹑蛋偷偷拉到深山里,往山沟里一倒,卷款潜逃了。任农户们在他们办公室门前聚集等待,后来才发现情况不对,当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许多人哭天抢地,怨声载道,有些人把家里的全部积蓄投了进去,还有的人是借钱或‮款贷‬投进去的,甚至到了倾家产的地步。

  盘他们卷款逃走后,到其它地方如法炮制,他们印制了大量的小广告,并附上某某农科院专家的名字和介绍,让他们的骗局更具可信度。他们先后搞过海狸鼠养殖、獭兔养殖、药材种植等‮销传‬活动,让更多的农户上当受骗子。

  社会上其它人也很快卷⼊‮销传‬热浪里,‮销传‬遍及‮国全‬上下,从城市到农村,‮销传‬成为最时髦的经营活动,让更多‮望渴‬致富的人掉进骗局。

  后来,‮家国‬取缔非法‮销传‬活动和组织,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违法纪人员,‮销传‬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繁衍的市场,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孟大庆被依法抓捕,盘则逃掉了,给‮安公‬部门留下了案底。

  盘在骗了一个药厂20万元药品款后,悄悄地潜回了老家。

  这个时候,柳家已是人去屋空,破败不堪。瞎婆婆早已做古,石榴也死了,老憨领着随走了,英子早已嫁了人。柳家老宅在风雨中默默地等着盘的归来。

  盘回来的第二天晚上,就被药厂的人跟踪追了过来。他们找到了一个在当地打工的老乡,骗开了盘的家门,盘从睡梦中糊糊被叫醒,穿着头和背心,打‮房开‬门一看,四五个人站在门口,一下子就清醒了,没等他关门,这几个人拉住他就往外走,盘扒着门框叫了起来:

  “⼲什么?你们要⼲什么?我不认识你们呀。”

  几个人恶狠狠地说:“跟我们走吧,少装蒜了,我们来要你的命,让你知道我们的钱不是好骗的。”

  盘立马软了下来:“弟兄们,有事好商量,好商量。”

  “谁跟你是弟兄,少废话,跟我们走!”

  几个人拖着盘就向村外停车的地方走去,盘一看形势不妙,大喊:“救命啊!救命啊!…”

  前院老叔被盘的呼救声惊醒,急忙穿⾐起,和同样被惊醒起来看情况的邻居们一道,追了出来,边追边喊,那几个人一看情况不好,丢下盘坐车跑了。

  盘被拖出了近500米,背心被拖成了碎片,脊梁被拖出了道道⾎痕,人也被吓得晕了过去,老叔和邻居把他抬回了家。

  经过这次风波,在老叔语重心长的开导劝说下,盘终于下决心投案自首,洗心⾰面,重新作人。

  第二天,老叔陪着盘走进了‮安公‬局的大门。

  盘因诈骗罪被批捕,又因其有自首情节,且已退还了所骗钱物,被从轻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九

  盘在监狱里深思了很久,一直不吃不喝,也不愿开口说话。

  经历这次的风险,为他的灵魂实实在在地敲响了一次警钟,他在默默回味着过去,回忆着自己近四十年来的生活,感叹伤心之余,更多的是追悔和对自己的痛恨。

  在监狱管教的耐心说服教育和开导下,他才渐渐地从‮大巨‬的精神庒力与‮磨折‬中走了出来。之后,他积极改造,热心助人,并认真参加技能学习与培训,两次获得减刑,从而得以提前出狱。

  出狱那天,老叔来看他,叔侄相见,默默无语。老叔最后打破僵局,轻声说:

  “回家吧,一切从头开始,还来得及,你娘你在地下看着你呢,她们的坟前需要你去给她们烧纸培土呢,她们不在的时候你都没来得及为她们送行,现在去和她们说说话吧。”

  盘眼眶润了,泪⽔在眼眶里打了几个圈,他扭过头去平静一下自己的情绪,把眼泪強忍了回去。

  “老叔,我没脸回家见⽗老乡亲,更没脸去见我娘。我想到外面去闯一闯,你放心,这次我一定遵纪守法,不混出个人模狗样来,我就不再进咱老柳家的大门,我愧对柳家的列祖列宗啊。”

  老叔没说什么,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钱递给了他。

  盘说:“老叔,我走了,我娘和我的坟⿇烦你老多照护,我会尽快回来的。”

  老叔点头,叔侄握别。

  怀揣着老叔给的200元钱,盘来到省城,在一家建筑工地找了一份工作。

  他从最初的小工做起,凭着他的聪明和八面玲珑的本事,以及以前闯江湖积累的经验,很快和老板成了好朋友,铁哥们。一路从材料员、工长和部门经理,做到了总经理助理。把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

  那时,‮国中‬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城市面貌⽇新月异的变化,而城市发展的标志在城市规模,城市规模的核心在城市建设,于是,办公楼写字楼拨地而起,城市森林林立,住宅小区如雨后舂笋,茁壮成长,建筑业成了经济发展初期的朝产业。

  盘和他的老板瞄准房地产开发项目,率先进⼊房地产开发市场,挣得个盆満钵満。

  膨的经济带来的是房地产热的持续升温,強劲势头经久不衰。

  盘瞅准这个机会,成立了自己的鹏飞房地产开发公司。

  创业之初,招兵买马之时,盘就把目光投向知识与技术型人才。他要充分利用手下人的聪明才智,弥补自己在商场上拼杀时的先天不⾜和营养不良。

  大‮生学‬倩⽟和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就这样走进了他的公司。

  商场上长期的摸爬滚打,默契配合,倩⽟走进了盘的內心,渐渐地也走进了他的生活。

  一切都在顺其自然地发展着,业务、业绩、感情…

  当一切都瓜蒂落的时候,他们牵手走上了婚姻的红地毯。

  于是,才有了开头盘在⺟亲坟前祭拜的场面。

  尾声

  两年后,盘带着倩⽟和他们呀呀学语的儿子小健,再次来到⺟亲和的坟前,告慰⺟亲和的在天之灵,柳家香火有了继承人,不孝的盘让她们了一辈子的心,受了一辈子的累,盘永远不会忘她们的养育之恩。

  盘又找到老叔和英子俩口,给他们20万元,让他们招呼把柳家老宅翻盖成二层小楼。

  之后,盘又给村里捐款30万元,修路和修建学校。他自己称,自己这是在赎罪,赎自己以前所欠的全村⽗老乡亲的罪。

  现在,⽔泥路早已修通,‮生学‬已坐进窗明几净的教室,柳家老院的两层小楼也成了村里的一种风景,那种气派把过去的颓废破败一扫而光。
上一章   鹿鼎记趣   下一章 ( → )
鹿鼎记趣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鹿鼎记趣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鹿鼎记趣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潜龙是鹿鼎记趣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