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唐醉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唐醉 作者:唐远 | 书号:48775 时间:2019/8/23 字数:4826 |
上一章 第十章 不胜感激 下一章 ( → ) | |
(感谢黑暗骑师书友的月票!) 不过戴至德和张文瓘在这件事后先后病倒了,而且一病就很严重。到底是年事已⾼,六七十岁的老人了,一向⾝体又不太好,遭受重大打击,心灰意冷之下,病了也是很寻常的事。 病榻中他们再次向朝廷提出辞呈,最终武则天同意了他们的请辞要求,还下诏嘉勉了一番他们在过去这些年为朝廷做出的贡献。一番恩威并施的处罚和嘉勉下来,朝堂上很快就平静了,大臣们对武则天的敬畏程度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度,那些在这次**中得到益处的人,对其越加的敬佩。 也不知道这件事对戴至德和张文瓘打击太大,还是他们原本⾝体就不太好,得病后,他们一直没有好,武则天亲自遣太医过去治疗也不见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病越来越严重,并先后在两个月內去逝。戴至德终年七十一岁,张文瓘去逝时候是七十三岁。 对于戴至德和张文瓘的先后离世,武则天也表示了哀痛,各为他们停朝三⽇,朝廷下诏追赠,追授戴至德为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谥号“恭”追赠张文瓘为幽州都督,谥号为“懿”! 对于戴至德和张文瓘的处置,武则天是同意了陈易所建议的人 ![]() ![]() 从另外方面讲,戴至德和张文瓘愿意挑头做这件事,也可能因为自己年岁已大,时⽇无多,何不趁年将老,快致仕之际做一件名留青史的事,要是事不成,武则天即使重责他们也没太多所谓,在他们的认为中,这样的事应该不会累及儿孙的。 有了倒霉就有人得益,这是不变的真理,不少大臣在这件事中倒了霉,被贬官去爵,但有不少人却因此得益。戴至德去逝后,尚书右仆 ![]() 刘仁轨原本死活不肯出来,但武则天亲自上门去邀请后,最终还是同意了。张文瓘空出的侍中职由⾼知周暂任,但冠了“守”字。。御史大夫张大安晋职为检校中书令,这原来是郝处俊的职务。刘审礼转任御史大夫,其空出的工部尚书由贺兰敏之兼任,前头也加了个检校的字样。 裴炎得以晋为中书侍郞,并被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职的衔,补上李义琰的缺,位列政事堂。可以说这次**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这位与裴行俭出自同一门下,闻喜裴氏的年轻士子。从原本正五品的中书舍人一步跨⼊政事堂宰相的行列,让许多人吃惊,连裴行俭也吃惊和不解。 两位出自同门的裴姓官同位列政事堂,与崔知悌、崔知温兄弟同居六部尚书之职一样让人惊愕,不过与崔氏兄弟相和睦不同,裴行俭和裴炎却在此后间慢慢积怨,最终形同⽔火,当然这是后话! ------ 一件轰轰烈烈的大**最终在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结果而结尾,让许多人感慨的。不过这件事累及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更没有涉及到民间,消息流传出去的也不多。关于皇帝病情的事,原本就是很忌讳的,这些年极人有人敢私下谈论,这次许多人被贬了官,更加不敢私下议论。 员官们不敢多谈论此事,并严令⾝边人噤止讨论这些,这样还有什么人敢多说。 员官们不说,坊间百姓更没办法探听到这类消息,也就传来开了。长安城內秩序依然井然,这件事可以说并没影响到任何百姓的生活,受影响的只是那些受贬的员官和他们的家人。 在盛夏来临之际,所有一切都定安了下来,倭国那方面的战事也已经平息,所有倭军都被我大唐军队歼灭,大海人王子继续当他的倭王,并号令诸部落来降。⾼侃所领的唐军在剿灭了比较正式的倭**队后,大部人马也退回到近江一带驻防。近江城已经重新修葺,城墙也全部修筑完成,规模比当初倭人自己修建可是要宏伟的多,城墙⾼了一半还多,可以作为一个防御之用的工程了。除了近江城驻扎着大量大唐军队外,靠近安东都护府方向的近海岸,原本倭人修建用来防唐军渡海攻击的一些工事 ![]() 除了这些,大唐军队击败了倭**队后,并没有更多的动作,⾼侃下令原地镇守,就地练兵。 倭军主力被击败,倭国都被占,只能说明倭国已经纳⼊多大唐的势力范围,但其国內各势力依然存在。倭国如今的国土与后世时候的⽇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倭国现在的势力范围只是三个岛上,这片群岛上还有什么虾夷之类的陈易后世时候没听到过的小国存在,而传统上被称为“倭国”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几大势力分封统治的,倭国內有很多部落,在大唐军队进⼊之前,各部落间还会时常起争斗的,中大兄当初就是刺杀了势力很大的苏我氏部的头领苏我⼊鹿而最终取得权势的,苏我氏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势力,在苏我⼊鹿被刺杀后,势力迅速被削弱,而此同时,其他几大势力也趁机夸大影响,各势力间不可能没有争斗,只是因为中大兄的威望而使的各势力间的争斗没有那么明面化,但如今倭国被我大唐军队攻⼊,中大兄被俘,各大被暂时庒服的势力马上就活跃了起来,他们期望得到唐军的支持,期望能获取更大的势力范围,开始了相互的争斗。 这也是大唐最乐意看到的局面,对所有势力之间的争斗都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即使到后面各大势力争斗表面化,甚至武力相向之际,也没采取⼲涉的政策,任倭人相互争斗,甚至还暗中浇点油,添点火,让倭地上越来越热闹。 倭国內有数百万人,青壮人数至少占到五到六分之一,要占领其地,并尽量减少反抗,就要大量消耗青壮人士,消耗的最好手段就是杀屠。但在现在情况下当然是不行,在倭人没有大规模起来反抗之际这样做,实是得不偿失,那就让他们自己內斗吧,让他们相互间的杀戮大量消耗青壮人士吧! 倭国的事暂时不要理会太大,只要静观其变,最后得渔翁之利就行了。 当然,在与倭军主力的战斗中被俘的近十万倭人,则是再没机会留在倭地上,他们将会押送回內地,为大唐的基础建设添砖加瓦。 ------ 这一个夏天,武则天依然没有去外地避暑,在天气炎热后,与病榻上的李治一道,搬到清凉殿居住了。不过李治的病情并未有很大的气⾊,没能在天热之际起⾝理事,但情况比年初时候好了很多,武则天将此情况归罪为当⽇诸多大臣的探望,让皇帝的心情 ![]() 幸好随后武则天并没有什么指责给他,只是让他好生在东宮读书,多听东宮那些属官的教导。 李显再次变成一个听话的乖宝宝,几乎没什么出宮,整天呆在东宮內,读书写字,接受太子太师、太子少师等一众东宮属官的教诲。作为东宮属官之一,陈易也偶尔过去给李显讲一些课,不过他大多时候是跟着被委以为太子少师的裴行俭去的。他是怕单独去被李显拉着诉苦或者什么。 不过去东宮次数不少,一些时候还是被武则天強令着去的,不可能每次都跟在裴行俭庇股后面,当个打酱油的人物,这不,在这个炎热夏天中的某一个上午,他就奉武则天的令,带着武则天所写的一副教导李显的字贴,过去给李显讲课了。 这段时间李显虽然表现的像个乖宝宝,但武则天依然不太放心,时常给予训诫,让陈易带过去的就是她亲自书写的一篇《孝子传》,让李显好好学习。武则天让他好好学看《孝子论》,李显再傻,也能明⽩自己⺟亲的意思。何况他一点都不傻,聪明着呢,可以用一点即透来形容,更不要说他⾝边还有一位聪明过人的“贤內助”韦氏。在陈易送来这《孝子论》后,竟然表现的感 ![]() 他也越加坚信了李显是个 ![]() 这次陈易给李显讲了一些杂学的课,看看中午将近,陈易准备告辞离去,哪知道李显死活不同意,一定要拉着他在东宮中用膳。后来韦氏也出来相劝,并说李显自上次事后,受了惊怕,希望陈易能好好劝慰一下,让李显少些担心。在夫 ![]() 人唐虽然喜 ![]() 面对着一桌子的残羹剩菜,陈易头摇苦笑,李显的表现他当然要和武则天说,只是他真的不知道,这是李显的演戏还是什么。正想离去,刚走两步,却被扶着李显进去后又出来的韦氏唤住了。 “陈大监,太子不胜酒力,酒后胡言,让你见笑了!”因为扶李显使了点力气的韦氏 ![]() “无妨!”陈易大度地笑笑“那请太子妃进去服侍一下太子吧,臣先告退了!” 夏天时候,韦氏⾝上穿的也很轻薄,站的近,居⾼临下地看, ![]() ![]() ![]() 上次私下聊天时候,韦氏表现的那样,让陈易记忆犹新,虽然料定这位太子妃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但被人看到两人私下相处总不好的。 但就在陈易想走时候,却被韦氏唤住了:“陈大监请慢走,妾⾝还有几句话要说!” “太子妃有什么话请尽管吩咐吧!” “多谢上次陈大监在皇后娘娘面前的美言,让太子少受了些斥责,也多谢陈大监的提醒,妾⾝不胜感 ![]() ![]() “太子妃言重了,臣位卑官轻,没能力做到太子妃所说的这些,只不过时常奉皇后的令,胡 ![]() “陈大监谦虚了,妾⾝知道你一定能帮我们这个忙的!”韦氏咬着嘴 ![]() ![]() “这个…嗯,太子妃,臣还有事,先走了!” |
上一章 唐醉 下一章 ( → ) |
唐醉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唐醉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唐醉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唐远是唐醉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