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芙蓉国(下)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芙蓉国(下) 作者:柯云路 | 书号:44819 时间:2017/12/12 字数:6371 |
上一章 第九十一章 下一章 ( → ) | |
1975年夏天的一个下午,邓小平主持完军委的一个会议后,乘车从西郊回南中海见⽑泽东。看着车窗外⽩热的盛夏中严肃而又紧张的街道,他觉得国中正在变得有了秩序。 文化大⾰命初期的大字报海洋、红卫兵浪嘲自然早已不见了“批林批孔”运动的锣鼓也不那么⾼昂了,现在是“全面整顿”的声音。 他翻了一下放在车座位上的几张《民人⽇报》,这些报纸虽然还在张舂桥、姚文元的控制下,却也不得不经常出现“三项指示为纲”的大标题。⽑泽东做过关于学习理论问题的指示,又做了要定安团结的指示,也做了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他将⽑泽东这三个指示合在一起,叫做“三项指示为纲”在这面旗帜下,今年以来,他在国全范围內大张旗鼓地整顿工业,整顿农业,整顿 ![]() ![]() 每当他率领央中 导领成员走进一个又一个国全 ![]() ![]() ![]() ![]() 当他看着会场中一张张被震慑的面孔时,惟嫌他们的反应还不够強烈。他知道自己正携带着一个势力重返国中政治舞台,有一种千军万马跟着他浩浩 ![]() ![]() ![]() 自古以来慈不掌兵,赏罚分明方能令行噤止,令行噤止才有权威,有了权威便可以更加令行噤止。因为个子矮,反而从小造成了他不服天不服地的好強 ![]() ![]() ![]() 汽车开到南中海华新门了,他看了一下手表,时间还早一些,便让车往前开到安天门,绕一圈再回来。小轿车环绕安天门广场行驶着,先过民人大会堂,又过前门箭楼,弯过来再过历史博物馆,最后过安天门城楼。看到宽阔而整肃的安天门广场,他同样体会到在今年以来展开的国全 ![]() ![]() ![]() ![]() ⽑泽东在他这次复出过程中一再对他的赞誉给了他很大的鼓舞,这是他现在励精图治的动力之一。作为一个政治家,自己已经71岁了,也还需要得到称赞。想到这里,他眼睛里露出了一丝顽童般的笑意。⽑泽东夸他“政治思想強”夸他“人才难得”当着各大区军司令说:“我给你们请来一个军师,这个军师就是你们过去的老上司,邓小平。”这些话让他心中十分受用。⽑泽东作为领袖还是英明的,1971年9月13⽇林彪垮台之后,自己于当年及1972年曾两次写信给⽑泽东,现在看来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这两封信终于得到了⽑泽东的批示,自己的政治处境从最初的松动到今天,变化之大连自己也没有想到。但回过头来,事情又十分清楚:⽑泽东需要人才,他又是一个人才,当他向⽑泽东恳切表达了要求再工作的愿望之后,这个“东山再起”的过程就开始了。一个影响国中格局的重大政治事实就是从那两封信开始的,他对自己几年前的决策感到満意。 车就要进⼊南中海了,他拿起⾝旁的一份材料又翻看了一下,这是江青最近写给央中政治局和⽑泽东的检查。他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江青在这份检查中写到:“‘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问题是我个人讲错了话,对不起恩来、剑英同志;批林批孔批走后门,混淆了两类不同 ![]() ![]() ![]() ![]() ⽑泽东说:“強加于人哪,我也是不⾼兴的。”⽑泽东又手指王、唐二人说道:“她们都不⾼兴。”当时自己说:“我主要是感觉政治局生活不正常,最后我到她那儿去了一下,钢铁公司对钢铁公司。”⽑泽东很⾼兴,说:“这个好。” 今年,江青、张舂桥、姚文元等人又借着“批经验主义”把矛头指向了周恩来和自己。 4月18⽇,自己陪同⽑主席会见来访的金⽇成,⽑泽东对金⽇成说:“我不谈政治,由他来跟你谈,此人叫邓小平。邓小平会打仗,还会反对修正主义,他被红卫兵打倒了好几年,现在没事了,又起来,我们需要他。”⽑泽东这番话照例给了他很大的温暖和鼓舞。会见结束后,他趁机以请教的方式向⽑泽东报告了江青等人大批经验主义的情况,并坦言了自己的看法。⽑泽东当即引起了注意,并表示同意他的看法。之后不久,⽑泽东亲自召集在京的央中政治局委员开会,批评了江青等人。这个批评是十分严厉的:⽑泽东批评江青等人只恨经验主义,不恨教条主义,讲到教条主义在 ![]() ![]() 车进了南中海,在⽑泽东游泳池旁的住所里停了下来,邓小平下车朝大门走去时,已经有人在那里等候,是⽑泽东的贴⾝护士李秀芝。她一见邓小平就说:“主席正在等你。”邓小平加快步伐,带着夏⽇里的炎热走进了⽑泽东的会客室。⽑泽东正仰坐在沙发上,旁边坐着他的侄子⽑远新。看到他进来,⽑泽东便要坐起⾝,然而,他的⾝体显得疲惫而沉重,⽑远新在背后扶着⽑泽东的脊背坐了起来。⽑泽东伸出手,邓小平连忙走过去双手握住⽑泽东的手,说道:“主席,您不要起来了。”⽑泽东点点头,用手指了指旁边的沙发,示意他坐下。李秀芝搬了一把椅子,紧贴着⽑泽东的沙发一侧坐下。邓小平说:“主席⾝体好吧?” ⽑泽东听懂了他的话,指着自己说了一番话,邓小平听不清楚,李秀芝在一旁将⽑泽东的话翻译给邓小平:“我的⾝体走下坡路了,不是一天天好起来,是一天天坏下去,不过,我最近眼睛可以看东西了,这就好得多了。”邓小平连连点头,他知道⽑泽东前几个月苦于⽩內障无法看文件,无法看书,这对⽑泽东是很大的苦恼,最近刚刚做了一只眼睛的⽩內障拨离术,手术很成功,所以才有了接见自己的兴致。⽑泽东又比划着自己的眼睛说:“不能看文件,就容易犯官僚主义。今年姚文元的文章只批经验主义不批教条主义,也怪我,当时眼睛不能看文章,只是听了一遍,就把这个问题漏过去了,让你为难了一段时间,这是我的错误。”⽑泽东由于被多种疾病磨折着,说话含混不清,他听李秀芝把这段话翻译完,満意地点点头,看向邓小平。邓小平笑着点点头,说:“主席后来指示得非常及时,政治局接连召开了几次会议,落实主席的指示。”⽑泽东仰着脸听他讲完,又挥着手讲道:“我看有成绩,把问题摆开了。”邓小平听着李秀芝的翻译,频频点着头,边听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坐在⽑泽东一旁的⽑远新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哈尔滨军工学院的毕业生,也在一边做着记录。 邓小平又听到⽑泽东声音含混地讲了一番话,李秀芝如实翻译过来。⽑泽东又讲到江青等人:“他们过去有功劳,现在不行了,反总理,反邓小平,反叶帅,在政治局风向快要转了。”听李秀芝把这段话翻译完,⽑泽东摆着手⾼兴地笑了。邓小平说:“政治局的同志们对他们气很大,我说不要把话都说完,散了。”⽑泽东听完以后,连连点头,说:“这个办法好,留有余地,大家清楚就行了。我准备找王洪文谈,叫他找你,听你的话,他威望不⾼。”邓小平在⽑泽东含混不清地讲话中始终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当李秀芝翻译时,他立刻点着头记录。⽑泽东由于⾝体越来越衰弱,行走不便,说话困难,一般情况是不接见人了,他现在和政治局的联系更多地是通过⽑远新进行,⽑远新现在是⽑泽东和政治局之间的联络员。⽑远新列席政治局会议,政治局的开会情况都是通过⽑远新汇报给⽑泽东,而⽑泽东的指示也通过⽑远新传达给政治局。⽑远新一直神情严肃地坐在一旁做着记录,当停住记录时,便很严谨地看着邓小平和⽑泽东的谈话。邓小平知道直接面见⽑泽东的机会越来越少,今天也属机会难得,他要尽可能对⽑泽东多汇报一些事情。他讲了这段时间政治局的情况,也讲了国全各领域整顿的情况,而且尽可能言简意赅。⽑泽东连连点着头鼓励道:“你要把工作⼲起来。”邓小平立刻明确表示:“这方面我还有决心就是了。”⽑泽东⾼兴地说:“那好。”这句话没用李秀芝翻译,邓小平也听明⽩了。邓小平又讲道:“反对的人肯定会有的。”⽑泽东摇着头笑了,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当李秀芝将这句话翻译过来时,邓小平会意地笑了。他知道⽑泽东引用的是三国魏李康说的名句:“夫忠直之迕于主,立独之负于俗,理势然也。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于人,众必非之。”他注意到⽑远新在记录这句话时也毫不生疏。 他说:“主席是把我放在刀尖上了。”⽑泽东说:“这是叶帅提议的,我赞成的。”邓小平点点头,自己此次重返政坛主持 ![]() 他一边与⽑泽东谈着话,一边却在思索国中政治面对的最重要现实,那就是⽑泽东⾝体的⽇渐衰弱。⽑泽东此刻仰坐在沙发上,⾼大的⾝躯疲乏无力地陷在其中,他的手抬起来时,止不住地颤抖着,说话时,嘴和⾆头显出了力不从心的困难,当他转动头部看着左右时,动作迟缓而吃力,有些浮肿的脸显得憔悴而黯然,大多数时候面无表情。他已失去了往⽇谈笑风声的领袖风采,即使是⾼兴的笑,脸上的笑容也显得迟钝困难。当⽑泽东以年迈之躯独自接见他时,他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泽东比他年长11岁,今天,看到⽑泽东的⾝体已如此衰弱时,他觉得自己像在长辈面前接受任务的年轻人。他有机会面见⽑泽东,最重要的是巩固自己同江青等人斗争的成果,使⽑泽东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更了解,更理解,更信任,更支持。只要⽑泽东不风云突变,他对于治理国中没有一丝畏难。在重返政坛的这两年时间中,他最感棘手的就是和江青、张舂桥、王洪文等人的斗争,如果⽑泽东始终耳聪目明,了解详情,正确决断,他一定可以做到“横扫千军如卷席” ⽑泽东的房间里原本就比较 ![]() ![]() ⽑泽东伸出有些颤抖的手,邓小平上前用两手紧紧握住,说道:“主席,您放心,您保重。” ⽑泽东的手宽松而无力。邓小平走到门口时,又回过头向⽑泽东挥了挥手,⽑泽东已经仰靠在沙发背上,也微微抬了抬手。⽑远新走过来,送邓小平走出房门。临分手时,⽑远新机敏而谦谨地问道:“今天您和主席的谈话,我要不要把我的记录整一份给您?”邓小平点了点头,说:“可以。我也做了记录,合在一起就没有遗漏了。” 他径直走向在门外等候的红旗小轿车,警卫拉开了车门,他上了车,警卫关好车门,上了前面副驾驶员的位置。这时,邓小平看到⽑远新还十分严谨地站在门口目送他的车开走。他一瞬间就想到了这个⽑远新以后就是⽑泽东的眼睛和耳朵,⽑泽东的态度,国中政治的形势大概在很大程度上要受这个似乎并不惹人注意的年轻人的影响。想到其中的前因后果,他的眼前出现了浓重的 ![]() 周恩来患癌症病倒在医院中,前几天去看望他时,已经骨瘦如柴,⽑泽东又是风烛残年,他确实觉得肩上的担子沉重起来。过去,他总爱说一句幽默的话:“天塌下来,有⾼个子顶着。”现在,两个⾼个子一个躺下了,一个坐下了,他能顶住不让天塌下来吗? |
上一章 芙蓉国(下) 下一章 ( → ) |
芙蓉国(下)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芙蓉国(下)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芙蓉国(下)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柯云路是芙蓉国(下)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