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 作者:余耀华 | 书号:44630 时间:2017/12/6 字数:8801 |
上一章 五 赵普是个高人 下一章 ( → ) | |
1、御案上摆了两份文书 建隆四年(963年)元旦,赵匡胤决定改年号为乾德,即这一年改称乾德元年。朝廷改年号,文武百官自然要祝贺一番,赵匡胤也借此机会赐宴文武百官,慰劳一下大臣们。整个汴梁城沉浸在一片 ![]() 周保权是周行逢的儿子。周行逢在周世宗时,因平定湖南有功,受封为朗州大都督,兼武平军节度使,管辖湖南全境。 赵匡胤做了皇帝后,为了稳定局势,加封他为中书令,继续担任武平军节度使。赵匡胤初定中原,忙于稳定皇位,没有精力过问朗州之事,只要他不兴风作浪对抗朝廷就万事大吉了,故湖南的一切制度仍然沿袭旧制,没有強求他们按赵宋的规矩实行,赵匡胤也不曾过问。 到了建隆三年,周行逢病了,且到了病⼊膏肓的地步。临终之前,他把老部下都叫到病榻前,安排⾝后事,他对众将说,他儿子周保权年纪太小,只有十一岁,他死之后,请大家扶持、保护他的儿子。他说平时待大家不薄,想必不会生异心,唯衡州刺史张文表 ![]() ![]() 周行逢死后,众将遵循周行逢的遗命,扶持年仅十一岁的周保权做了节度使。 周行逢去世的讣告传到衡州,张文表果然不服气。他认为,他同周行逢一同出道,周行逢本事比他大,他服气,周行逢活着的时候,他可以勉強服从。现在周行逢死了,却将节度使让给一个啂臭未⼲的小孩子,要他向一个小孩子北面称臣,实在是没有道理。心里不服气,行动上当然要表现出来,他立即做手整顿军队,厉兵秣马,伺机作 ![]() 恰好周保权派兵去永州换防,换防的队部从衡 ![]() 奔丧的队伍来到潭州城下,守城兵士禀报潭州行军司马廖简,说这支队伍很奇怪,不像是奔丧,并且有人发现,张文表好像也在里面,恐怕有诈。 廖简本来就很看不起张文表, ![]() 张文表率兵进了潭州城后,气势汹汹冲进留守府,廖简发现不对劲,急忙伸手拔剑,可是,他已喝得醉醺醺的,双手连举剑的力气也没有,剑还没有子套来,张文表就冲上前去,一刀砍下了他的头颅。廖简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到阎王爷那里报到去了。 张文表攻占了潭州,取了廖简的印信,取代廖简的职位,自称是代理留后。 张文表攻陷潭州的消息传到朗州,周保权大惊失⾊,急忙命杨师?率兵去抗击张文表,并告诉他,这是先⽗临终时的遗命。接着修了两封国书,一封送往荆南,请求派兵支援,一封送往汴梁,向朝廷求援。 荆南同湖南毗邻,荆南节度使⾼继冲担心张文表乘机攻打荆南,于是也向朝廷发来告急文书,请朝廷派兵剿灭张文表。 赵匡胤接到朗州、荆南两处的奏章,心里一阵狂喜。这又是为何呢?原来,赵匡胤自解除了武将们的兵权、消除了皇位的潜在威胁之后,便将统一国全的问题便提上了议事⽇程。 唐末五代以后,藩镇林立,南北裂分,国全割据的权政多,北边有北汉雄踞太原,契丹族建立的辽权政也对中原虎视眈眈。南方几股割据势力如荆南、朗州、南汉、南唐、西蜀等,虽然对赵宋朝廷表示臣服,却是那种附庸属国的形式,土地并没有真正归⼊赵宋的版图。赵匡胤费尽心力地从柴氏儿孤寡⺟手中弄来的江山,也就是中原地区那么一小块,整个大国中,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赵匡胤心中正在算计,用什么办法扩大赵宋的疆域。他看着御案上的两份奏折,犹如看到从⽔里冒出的两个葫芦,既然葫芦自动冒出来,那就捞起来,放进自家的厨房里,岂不是一件美事? 2、假虞伐虢 赵匡胤作为一代圣君,心⾼志远,深谋远虑,早在一年前,他就曾派卢怀忠为使臣,出使荆南,查探江陵的虚实。卢怀忠回来之后告诉他,荆南⾼继冲兵马虽然齐整,但人数不⾜三万,尽管那里是鱼米之乡,由于⾼继冲不恤民情,横征暴敛,百姓的⽇子过得很苦,对⾼继冲的权政并不怎么感冒。加之江陵南近长沙,东临建康,西迫巴蜀,北奉朝廷,四面受敌,易攻难守,要攻取荆南,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从那时候起,他就在算计着如何吃掉荆南这块肥⾁。如今,朗州和荆南的求援信先后到达,这是天赐良机,使他有了出兵的借口,如此好事,他怎能不欣喜若狂呢? 赵匡胤收复告急文书后,很慡快地答复武平使者,说朝廷即将派兵,帮助周保权平定叛 ![]() 朝臣们没有弄懂皇上的意思,大眼瞪小眼地看着他,唯赵普面带笑容地站列班中,似乎已知个中奥秘。 赵匡胤微笑着说:“江陵南临长江,东距建康,西迫巴蜀,北近汴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当年借荆州不还,就是不愿意放弃这个地方。现在湖南、江陵四分五裂,发生內 ![]() “假虞伐虢!”赵普脫口而出道“先秦晋献公所用之策,陛下真是神机妙算,鬼神莫测。” 赵匡胤见赵普道出了自己的计谋,哈哈大笑起来。 赵匡胤连续下达命令:命慕容延钊为元帅,李处耘为监军,率兵南下,借道江陵,讨伐张文表。乘借道之机,顺带拿下江陵。慕容延钊、李处耘领旨而去。再发一道圣旨,命荆南⾼继冲发⽔军过长江,赶赴潭州讨伐张文表。 荆南节度使⾼继冲遵旨,派遣三千⽔军,命将校李景威率领,发兵潭州。 慕容延钊、李处耘的队部到达襄 ![]() ![]() ⾼继冲听丁德裕来说借道之事,连忙召集僚属开会,商量宋军借道之事。 部将孙光宪建议说,国中自周世宗时起,就有一统天下的志向。如今的宋主声势更大,他的军队比周世宗时还要強大。江陵乃一隅之地,地狭民贫, ![]() ⾼继冲听后犹豫不决,同他的叔⽗⾼保寅商量。⾼保寅建议先探看宋军的虚实,然后再作决定。于是,⾼继冲准备数十头肥牛、百瓮美酒,派⾼保寅亲自送往荆门宋营中,犒劳宋军将士。 宋军监军李处耘热情接待了⾼保寅。⾼保寅见招待热情,非常⾼兴。第二天,主帅慕容延钊又亲自设宴款待,彼此之间,推杯换盏,气氛相当融洽。 ⾼保寅见宋军主帅招待热情,并无呑并江陵之意,派人飞骑赶回江陵安慰⾼继冲,叫他不要担心,说宋军并没有呑并江陵之意。 ⾼保寅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正当他与慕容延钊推杯换盏之时,李处耘已经率领一支精锐队部连夜赶往江陵。 江陵城中,⾼继冲接到⾼保寅传回来的信息,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谁知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探子来报,说宋军已经到了江陵。⾼继冲顿时脸⾊大变。他不明⽩宋军为何突然到了江陵,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尽管如此,他还是带人出北门去 ![]() ![]() 李处耘将⾼继冲 ![]() 就在李、⾼两人在营中闲聊的时候,慕容延钊率领一队人马已经进了江陵城,等到⾼继冲返回江陵,江陵城四门的城楼上已经揷上了宋军的旗帜,慕容延钊兵不⾎刃占领了江陵。 ⾼继冲见大势已去,知道再反抗也没有用,极不情愿地捧出官印,取出荆南全境钱赋图册,拱手敬献给宋军主帅慕容延钊。 慕容延钊派人骑快马驰报汴梁。 赵匡胤得知慕容延钊顺利收复荆南,当然很⾼兴。立即安排王仁赡为荆南都巡检使,急赴江陵传达圣旨,赏⾼继冲朝服、⽟带,仍然做荆南节度使;孙光宪劝说⾼继冲归宋有功,任命为⻩州刺史。 慕容延钊、李处耘以假虞伐虢之计突袭江陵,将荆南三十六州县的版图收归赵宋。 3、李处耘人⾁劳军 慕容延钊、李处耘收复荆南以后,率领宋军渡过长江,继续向湖南潭州进发。 湖南这个时候的情况,却发生了戏剧 ![]() ![]() ![]() 周保权请朝廷派兵平定张文表之 ![]() ![]() ![]() 武平节度使周保权还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军国大事,都是他⽗亲昔⽇的部下替他拿主意。张文表起兵造反,周保权自知不敌,才上奏朝廷,请求派兵支援。现在,內 ![]() 请神容易,送神难。周保权很是为难,召集手下幕僚、将佐商量如何应对这件事。 牙将张从富主张,乘目前军威正盛,奋力与宋军决一胜负。他认为,朗州城池坚固,即使打不赢,也可以固守,宋军远道而来,粮草不⾜,一定不能坚持多久,到时候,自然就退去了。 张从富自不量力,竟和赵宋的雄师相比,真是不知天⾼地厚。 可叹朗州的这些人,没有一个有头脑,竟然都同意了张从富的意见,决定厉兵秣马,同宋军大战一场。 慕容延钊先礼后兵,先派丁德裕到朗州,劝周保权献土投诚。丁德裕带着百余人来到朗州城下,大声喊话,说他是朝廷阁门使丁德裕,前来传达皇上的圣旨,叫守城兵士开门。 张从富站在城楼上冷笑地说:“传什么圣旨,是打朗州的主意吧?你回去告诉宋天子,朗州封土,是世袭的,张文表已经消灭了,不需要宋兵⼊境。我们还是各守疆界,不要伤了和气。” 丁德裕大声呵斥道:“你敢反抗王师吗?” 张从富讥笑说:“朗州不比江陵,不要小看了我们。如果強行攻城的话,我们也不怕。再不识相,可要 ![]() 丁德裕见进不了城,只得退回潭州。慕容延钊连忙将湖南的情况报告给朝廷。 赵匡胤接到前方军报,得知前军已顺利拿下了潭州,正在⾼兴之时,突然又接到周保权抗拒王师的报告,立即派人到朗州责问周保权。 赵匡胤在诏书中冠冕堂皇地责问周保权,是你请求朝廷发兵救援,所以朝廷才发兵来拯救你们。如今,贼人已经消灭了,你们竟然以怨报德,抗拒王师,究竟是什么意思? 表面看来,赵匡胤说得似乎是理直气壮,仔细一想,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按照赵匡胤的思维方式是:你请我帮你平叛,现在叛 ![]() 张从富站在城楼上,仍然将赵宋使臣拒之城外,将使臣宣读的诏书当做耳边风。看来,他是下定决心要与朝廷作对了。 为了防止宋军攻城,张从富下令拆除境內所有的桥梁;戳沉所有的船只;在大道上堆満了树木和 ![]() 慕容延钊和李处耘商量,决定分兵两路进攻朗州。 李处耘这一路先到澧江,遥见江对岸旌旗招展,军帐林立,知道朗州已有准备。便命令兵士伐木扎筏,作准备过江的架势,暗地里却分兵从上游潜渡过江。 张从富命令众将士严密注意江对岸宋军的动静,不料突然从后山杀出一支宋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宋军冲得七零八落。对岸的李处耘见偷渡过去的宋军已经得手,连忙指挥众将士乘筏強渡过江,与先过江的宋军会合。 张从富见宋军势大,抵挡不住,败回朗州去了。 宋军大获全胜,缴获了大批军械物资和粮草。李处耘在俘虏中挑出几个长得肥壮的,命人杀了,割下他们⾝上的⾁,煮成⾁粥,同大家一起分吃。其余的俘虏,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肝胆俱裂,很多人都吓得尿了 ![]() 吃完了人⾁粥,李处耘又选几名健壮俘虏,在他们的脸上刺上字,然后放回朗州。这些兵士逃回朗州城,报告宋军好吃人⾁这件事。城中顿时一片恐慌,纷纷逃跑。 想那朗州军,此前也曾将张文表的⾁割下来吃了,现在轮到别人吃他们的⾁,却也害怕起来。一报还一报,岂不是天理报应? 李处耘兵抵朗州城下时,城內更是一片惊慌。张从富自知敌不过宋军,逃到西山去了。别将汪端护着周保权及周氏一门,躲避到江南岸的寺庙中。 李处耘并没有费多大的工夫就攻占了朗州城。待慕容延钊的兵马一到,一同出城搜索逃敌。寻找到西山,正碰上张从富,有人指证,这就是朗州抗拒宋军的罪魁祸首。宋军一拥而上,将张从富 ![]() ![]() 周保权被押解到汴梁,赵匡胤命人替他松绑。周保权还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见了皇上,吓得腿直打战,连话都说不清楚。 赵匡胤见了,顿生怜悯之心。下旨赦免其罪,特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并赐给一座旧邸院,令他与家人同住。 4、张琼冤案 平定荆南和湖南以后,赵匡胤考虑到队部远征数月,将士们都很疲惫,便安排队部暂时休整,没有安排军事行动。 队部打仗的时候,大家都很忙,⿇烦事情也就少了。休息了,闲来无事,一些 ![]() 其实,两人都是泛泛而谈, ![]() ![]() ![]() 张琼是个直 ![]() 赵匡胤见张琼如此放肆,喝令他自己掌嘴。 石汉卿站在一旁,见皇上发话,要张琼自己掌嘴,便走过去,举起手中铁 ![]() ![]() 赵匡胤坐在一旁,并没有制止这种耝劣行为,不制止,就等于是放纵。 石汉卿见皇上没有制止,命人将张琼拖出来,关进了大牢。 张琼在牢中苏醒过来,疼痛难忍,自觉伤势沉重,在牢中大哭大叫,说自己在攻打寿舂一战中,⾝中数箭,当⽇如果死在场战上还落得一世英名,今天受小人陷害,不明不⽩地死在牢中,死得冤枉,并大骂石汉卿不得好死。 张琼痛痛快快地哭过一回后,解下⾝上的 ![]() ![]() ![]() 赵匡胤听说张琼撞死在狱中,命人抄了他的家,结果发现,张琼家里一贫如洗,这才知道自己听了谗言,颇觉后悔,命令有关部门,厚恤张琼的家人,对于陷害张琼的元凶石汉卿,也没有做什么处理。 5、赵普是个⾼人 乾德二年(964年),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同时罢相。赵普提拔为同平章事。 宋朝的官制沿用的是唐朝的制度,同平章事是宰相的代名。 赵匡胤还想安排一个副相,不知道用什么名称,因为没有叫副同平章事的,于是,他就询问翰林承旨陶⾕该用一个什么名称。 陶⾕说,唐朝在唐太宗的时候,皇帝召开会议,研究朝政大事,只有宰相级别的员官才能参加,不够级别不能参加会议。为了使有才能、有能力但不够宰相级别的人能够参加朝廷中枢机构、宰相政事堂会议,李世民异想天开,设立了参知政事这么一个官衔,使不够宰相级别的员官,在本官后面,加一个参知政事的官衔,有了这个官衔,就可以参加皇帝召开的研究家国大事的会议。参知政事,履行宰相职责,相当于副宰相。 赵匡胤觉得这个办法好,便任命枢密直学士薛居正、兵部侍郞吕庆余为参知政事,协助宰相办事,工资待遇为宰相的一半。 赵普有能力,但也很独裁,任何事情,除了皇上以外,只能由他说了算。 赵匡胤是个很勤政的皇帝,他很信任赵普,朝廷的大小事情都要和赵普商量,有时一件事情没有决定,常在晚上亲自到赵普的家中商量。所以,赵普退朝回家之后,不敢脫去朝服,以免皇上突然来了,再去换朝服拜见太⿇烦。 这一天,天上下着鹅⽑大雪,地上积雪一尺多厚,汴梁⽩茫茫一片,街上行人断绝,到处一片寂静。赵普退朝回家,吃过晚饭之后,看到天上大雪下个不停,估计皇上今晚不会来,想脫去朝服,但又有些犹豫不决。 下人说,今天天气这样冷,就是一般的百姓也不愿出门,都躲在家里烤火。皇上贵为天子,怎么会在这样寒冷的天气出来呢? 赵普觉得有理,便脫去朝服,退⼊內室,同家人一起烤火闲聊。突然,门外传来叩门声,正在疑惑之际,门人慌慌慌张张地跑来报告,说圣上驾到! 赵普来不及穿朝服,一⾝便装,匆匆忙忙赶出来,见赵匡胤站在风雪之中,披风上沾満了雪,慌忙将皇上拜 ![]() 赵匡胤哈哈大笑地说:“今夜大雪,怪不得你,何必请罪?” 赵普 ![]() “无妨!无妨!朕的⾝体硬朗得很。”赵匡胤微笑着问道“朕约光义一起来的,他还没有到吗?” 话刚说完,赵光义在门人的带领下已经进来了,他见赵匡胤早到了,连忙上前拜奏道:“臣迟到了,请皇兄恕罪!” 赵匡胤伸手扶起赵光义,然后对赵普说,之所以大雪夜造访,是有些事情心里不踏实,特地约光义过来商量一下。 赵普立即命人在客厅內摆好垫子,将炉火拨旺,端上羊⾁、美酒,并叫来 ![]() 林氏上堂,先拜见皇上,后谒见赵光义。 赵匡胤对林氏道:“贤嫂,今天可要⿇烦你了!” 林氏见皇上称她嫂子,有些受宠若惊。赵普连忙代 ![]() 不一会儿,⾁烤 ![]() 赵匡胤叉起一块⾁,正 ![]() “皇上请讲!”赵普放下手中的酒杯说。 赵匡胤说:“朕的皇位虽然稳固了,但国內还有几块版图为他人所有,列国环绕,仍对我中原国土虎视眈眈,朕每每想到这些,就食不甘味、寝不得安。” 赵普叉一块⾁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两眼注视着赵匡胤,等待他继续说下去。赵匡胤见赵普没有答话,试探地说:“外敌之中,以北汉最为強悍,朕 ![]() “那可不行。”赵普脫口而出“太原西北边便是契丹,北汉虽然与我为敌,却是赵宋的屏障,挡住了西、北两面。如果我军攻下太原,国土直接与契丹接壤。契丹比北汉更是強悍,此时他国未平,却要直接面对如此劲敌,实在不是万全之策。” “你的意见如何?”赵匡胤询问道。 “以臣之见,不如先易后难,先南后北,待削平南方诸国之后,再挥得胜之师转攻太原,太原乃弹丸之地,取之易如反掌。请陛下明察。”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赵匡胤哈哈大笑道“朕刚才之言,是想试试你罢了。既然我们君臣想到一块儿去了,朕也就放心了。要削平他国,你认为应先从何处下手?” 赵光义揷嘴道:“以我之见,不如先取西蜀。” 赵匡胤两眼注视着赵普。 “臣的想法也是先取西蜀。”赵普分析道“西蜀乃天府之国,国富民殷,如果攻克了西蜀,天府之国的财富将为我所用。” 赵匡胤也同意先伐西蜀。于是,君臣三人,就如何征伐西蜀的问题讨论了两个时辰方休。 深夜,赵匡胤兄弟起⾝告辞,赵普将他们送出门外而别。 |
上一章 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 下一章 ( → ) |
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余耀华是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