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白门柳3:鸡鸣风雨全集最新章节
艾叶小说网
艾叶小说网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竞技小说 历史小说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网游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短篇文学 伦理小说 推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灵异小说 经典名著 言情小说 同人小说 军事小说 重生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校园小说 架空小说 耽美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动漫美女 暮霭凝香 乱穿金庸 爱的幸福 混乱艺校 人间正道 天外邪犽 烺情侠女 卻望红杏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艾叶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白门柳3:鸡鸣风雨  作者:刘斯奋 书号:44495  时间:2017/12/1  字数:15543 
上一章   第十章(1)    下一章 ( → )


  正当余怀等人间关南下的途中,浙东地区的战局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

  事情要追溯到去年十一月,自从鲁王在萧山县的官山脚下筑坛拜将,晋封镇东侯方国安为荆国公,并授予节制各营兵马的全权之后,一时士气大振,朝野上下纷纷摩拳擦掌,建议乘势挥兵渡江,一举攻下杭州。方国安本人更是跃跃试,打算有一番作为。因此到了十二月,当营中来了四个投诚的儒生,表示愿意给他们带路,从杭州城后西湖山中的小路实施偷袭时,方国安就大为高兴,深信不疑,立即率领主力兵出发。谁知,在五云山的白塔岭下中了清军的埋伏,被一举歼灭了三千余人,还有五百多名将士成了俘虏,可谓损失惨重。接着,清朝的浙江总督张存仁抓住战机,乘胜出击,又一举攻下了于潜和昌化二城,杀死了方国安的侄儿、副总兵官方元章和都督张起芬,使鲁王政权再也无法从西侧对杭州构成威胁。经此一战,方国安元气大伤,只得踞守位于钱塘江心的七条沙一线,不敢再采取大的行动。

  南线的战事陷于僵持状态,北东两线却又燃起了战火。首先是节过后,一度溃不成军的长兴伯吴生与总兵官周瑞又在太湖重整旗鼓。接着另一位总兵官茹文略也转战麻湖,最后由于援兵不继,才力尽身死。到了二月中,又有锦衣卫指挥使徐启睿率师渡江,与清兵展开战,在重创敌人后失手被擒,壮烈捐躯。

  当然,这些战斗的规模都不大,原因是方国安在南线惨败的消息传开后,不少明军将领慑于清兵的狡悍善战,一下子又变得畏葸胆怯起来,不敢再轻易出动。张存仁发现了这种情形,干脆不等博洛的援军抵达,便在西岸大肆打造战船,练水军,摆出一副反守为攻,随时都会挥师渡江的架势。于是惶恐不安的空气,便甚一地在明军的营地中弥漫开来…面对这种颓势,为了重振士气,督师张国维征得鲁监国的同意,召集已经晋封为兴国公的王之仁,还有驻守小尾的义兴伯郑遵谦紧急商议,决定出动主力水师大举攻击,务求重创敌军,狠狠地打击一下张存仁的嚣张气焰。为了使将士们明白敌人其实并不可怕,张国维还一面严饬各路兵马坚守阵地,防备敌人突袭;一面则让他们派出代表,齐集西兴渡口观战,亲眼看一看王、郑二人怎样联手破敌。

  现在,来自各路兵马的代表按照总督行辕的秘密知会,已经先后抵达西兴渡口。而鲁王也派出职方主事张岱作为朝廷的代表,前来观战。说起张岱,自从崇祯十五年秋天,因参加乡试前往南京,与复社社友们有过一段颇为快活的交往,还替他们出面,向阮大铖借演新剧《燕子笺》之后,就回到绍兴家中,没再出门。

  不过,眼下他却成了深受鲁监国信赖的一位红人。这不仅由于他家是绍兴城的高门望族,更因为他的已故父亲张汝霖曾在山东担任鲁王府的长史,双方谊深密,所以这一次鲁王在绍兴监国,对他们家就特别垂注和优礼,不惜降贵纡尊,亲临张府饮宴叙旧,还给尚未有功名的张岱封了个正六品官,可谓恩遇隆渥。不过,倒是张岱本人对此并不怎么看重,更没有得意之,待人接物,依旧是那一副无可无不可的派头。去年九月,他甚至一度辞去官职,到剡溪山中去隐居。直到不久前,鲁王委托方国安一再去信敦促,他不得已才又重新回到朝中任职。这一次,因为鲁王也很想了解前线的真实战况和结果,觉得张岱最为忠实可靠,所以便特地派他前来。

  鉴于眼前这一仗事关重大,张国维早在前一天,就把总督行辕临时搬到了钱塘江边的木城中,以便就近指挥。因此各方的代表也被安排在那里一道观战。所谓木城,其实是用木桩、竹子和板块搭成的一座临时军营。不过它比一般军营要讲究和坚牢。临江的一面,矗立着一道用成排的巨型木桩筑成的高墙,顶部也像普通城墙一样,有女墙和走道,可以架设大炮,也可以登高观察敌情。眼下,战斗尚未打响,因此无论是张国维和他的僚属们,还是各方的观战代表,都还没有登上墙头,而是聚集在木城内等候。这种当口,可就使生好动的张岱感到颇为气闷。他眼见中军大帐中,张国维还在一边听取有关改情的各种报告,一边作最后的布置,忙碌得很,就悄悄地退了出来,在木城里东张西望地随意闲走。不过,木城里来往奔忙的人尽管很多,却没有一张脸孔是张岱熟悉的。结果,无聊地兜了一圈之后,他就干脆溜出城外,信步向江边走去。

  还在进入木城之前,张岱就发现:西兴渡口一带作为王之仁水师的大本营,那规模和气象确实不比寻常。一眼望去,高耸的桅樯,招展的旗帜,织的缆绳,在初升的太阳下,有如展开了一片茂密的、色彩缤纷的森林。而在“森林”之下,则是猛兽似的昂然排列着的无数战船,其中有九丈多长、一丈多宽的四百料巨型战座船和巡座船,也有体形稍小的各种型号的战船。此外,还有供不同需要使用的船只,像巡沙船、哨船、浮桥船和别的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船。它们都按大船居外、小船居内的方式,在江边联结成一个接一个的阵容严整的水寨。再加上无数爪牙似的森然罗列的镰钩、钩和刀戈矛,和架设在船头的一尊尊铁炮,以及船上忙碌备战的将士,在蜿蜒一二十里的江边上,构成了一道威严肃杀而又生气的风景,显得那样威武,那样雄强,那样神秘!即便是此刻,当张岱再一次走向它时,仍不由自主地被眼前的非凡气势所吸引,以至久久地打量着,从心底里起一股豪迈的、紧张的、悲怆的诗情。“哦,多么好!多么难得!多么与众不同!”他摇着头,心头发软地惊叹说。

  然而不久,他就把目光收回来,并且转过头去。因为他听见,从左边的远处,传来了一阵迅疾的马蹄声——那是两乘人马,正沿着江滩并辔而来。起初,由于距离远,张岱只从一起一伏的乌纱帽和圆领袍,判断出其中一人是个官员。片刻之后,那两乘人马来得近了,于是他又依稀觉得,那官员看上去有点眼。“嗯,那是谁呢?”他疑惑地想,紧盯着愈来愈近的人马,末了,心中蓦然一动,口大叫起来:“哎,太冲!”

  来人果然就是黄宗羲。不过,大约他一心只顾着赶路,并没有听见。直到张岱连叫了两声,他才疑惑地朝这边打量一下,随即用了一个匆忙的动作,使劲把马勒停下来。

  “宗子兄,你怎么在这里?”他一边驾驭着还在打转的马,一边睁大眼睛,惊讶地问。

  “怎么在这里?那么兄又怎么在这里?”张岱笑着大声反问。由于意外地遇到了人,而且还是气味相投的朋友,他不大为高兴。

  “弟是奉命前来观战…”

  “那么,难道只许兄奉命前来观战,就不许弟也奉命来观战么?”

  “啊,原来兄也是…”黄宗羲一边说,一边跳下马来“可是,不是说在木城里观战么?怎么兄…”张岱挥一挥手:“早着哩!还不定何时才开仗。故此弟便出来走走。”

  “那么兄已报过名了?”

  “报过了。还见了张阁老。不过他们眼下忙得很!”

  “可弟还不曾报到呢!”黄宗羲说着,就想转身上马。

  张岱却拦住他:“急什么!还有好些人没到呢!况且里面得很,进去也没人管你。还不如在这儿先歇口气,看看风景——你瞧,王之仁手下的这些战船,这些水寨,确实是强兵劲卒,非寻常可比!”

  黄宗羲瞧了水寨一眼“不成,弟还是先去报到!”说着,转过身去。

  张岱眨眨眼睛,感到有点惋惜。忽然,他心念一转,连忙又说:“可是,方密之近有信来,莫非兄也不想知道么?”

  这一问果然奏效。黄宗羲怔了一下,把已经踩上马镫的脚又放下来,疑惑地问:“兄说什么?方密之有信来?”

  张岱点点头:“这信已来了好些天,其中,还问到兄…”“啊,那么信呢?”

  “弟不知道兄也要来,故此不曾带在身上。”

  “那——密之如今怎样了?他在信中怎么说?”这么追问了之后,看见张岱挨延着,一副言又止的样子,黄宗羲就把缰绳往马背上一抛,回头叫:“黄安,看着马!”然后跟着张岱,一边向前走,一边问:“嗯,密之到底怎么说?”

  他们的共同朋友方以智,是前年八月,因为弘光朝廷要追究他在农民军攻陷北京时的所谓失节行为,而仓皇出逃的。从那以后,他就同朋友们失去联络,变得音讯全无。虽然大家十分挂念他,却苦于不知道他的行踪,连打听的办法也没有。因此,现在忽然听说他有信寄给张岱,黄宗羲自然大感关切,以至连上木城去投名报到也暂时顾不上了。张岱自然很知道这一点,因此,为着让对方多陪自己一会儿,他就故意向堤内走去,直到快要走到斜坡的底下,才站住脚,神秘地说:“嗯,兄知道么?方密之眼下已经到了粤东,正在南海县衙中依人为活呢!”

  黄宗羲错愕了一下:“什么?密之到了粤东?”

  “哎,兄听我说啊!”张岱做了个安抚的手势“密之在信中说,他自前年逃出留都后,先是来到浙南,在天台、雁山中住了一阵,随后转入福建,在太姥山下还遇到了陈百史,得陈百史解囊相助,又从福宁南下,冬天抵达广卅“。

  本想从此隐姓埋名,不料一,在书肆中被一位姓姚的年友撞见认出。那年友正做着南海县令,便把密之接回衙中居住,待他甚是优礼。如今密之算是在那里安顿下来了!”

  停了停,看见黄宗羲睁大眼睛,张着嘴巴,听得发呆,张岱又微微一笑,补充说:“密之在信中还说,他的案子已得唐王颁旨昭雪,并且官复原职了哩!”

  “啊,”黄宗羲这才一下子回过神来,忙问:“那么,密之可是打算赴任?”

  张岱摇摇头:“许多人都这等劝他,惟是方密之说,他全无此想——哎,也多亏他不去。要不,如今福建与我们浙东闹成这个样子,将来各为其主,彼此还不知怎样相见呢!”

  他这样说,是因为去年十月,福建唐王的隆武政权派兵科给事中刘中藻携带诏书来到浙东,要求鲁王政权归入他们的统辖之下,结果遭到冷淡的接待,最后更被断然拒绝,致使双方的关系更加恶化。虽然在张国维等大臣的再三劝说下,鲁王于去年十二月勉强派都察院佥都御史柯夏卿、御史曹惟才为使节,带着书信到福建去谈判,得到隆武帝允许浙东保持现有政体不变,以及将来传位给鲁王的许诺,敌对情绪算是有所化解。但是在浙东政权内部,意见分歧仍旧很大。浙、闽双方的关系也仍旧十分冷淡,始终存在着重新恶化的危机。如果方以智当真投奔福建,去为隆武政权效力,说不定真有可能同浙东这边的朋友们反目成仇。

  不过,黄宗羲眼下却显然没有心思探讨这个问题“那么,还有吗?”他问,并且做出转身要走的样子。

  “哦,自然还有!”张岱赶紧说。由于没想到拿出方以智这样的宝贝,也仍旧留不住对方,他不有点着忙,于是随口又说:“嗯,兄以为、兄以为我们同福建闹成这个样子,是应该呢,还是不该?”

  这一问,在张岱而言,无非是胡乱找个话题把对方绊祝但是,黄宗羲的神情却一下子变了,脚步也停了下来。不过,他也没有立即说话,沉思了片刻之后,才抬起头来,紧盯着张岱,反问:“那么,兄以为是应该还是不该?”

  “这个…这个…”由于没有准备,张岱变得支吾起来。

  黄宗羲哼了一声,冷冷地说:“大敌当前,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此中道理,虽愚者亦能省知。何况国事败坏到这种地步,浙、闽两地仍旧不思联手对敌,却为名分争斗不休,到势成水火,彼此像防贼似的防着,你说说看,这到底算什么?”

  “那么…”

  “哎,且听弟说!”黄宗羲急切地挥了一下手,与此同时,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明亮,口气也更加坚定:“当此神州陆沉、社稷丘墟之时,天下万民所瞩望于我浙、闽者,是联袂同仇,尽速把鞑子打回关外去,拯天下于亡丧,解百姓于倒悬。此外万事,俱属其次!如若不然,那么试问,莫非一人之名分,较之天下之兴亡,万民之死活,还更要紧么?啊?还有——我朝三百年基业,之所以败亡至于如此,实在于君权太重,臣责不明;专任武将,轻弃文臣;科举取士,堵贤路;立法为一姓,而不为天下;以学校为养士之所,而不以之为育才之所。此数大端者,俱为取祸之源,亡国之渊薮,而亟须改弦易辙,弃旧图新者。惟是我浙东立朝至于今,不惟不以崇祯、弘光为鉴,反而盲人瞎马,一仍旧例,不作一丝一毫之改革。试问这中兴之业,尚有何望?退一万步而言,纵使侥幸得成,也不过是苟延残,百姓又有何安乐可享?我辈又有何盛世可期?”

  这么咬牙切齿地说出心中的积愤之后,黄宗羲就双手叉着,气哼哼地在江堤下走来走去。他没有看张岱,但是也没有离开的意思,看来当真把上木城去报到的事忘记了。

  张岱却听得目瞪口呆。说实在话,直到刚才为止,他支支吾吾地同黄宗羲敷衍,目的也还只是逗对方说下去,以消磨时光,却没想到,竟然引出对方这么烈的一番议论。他目不转睛地瞅着大放厥词的朋友,渐渐地也被发起心中的思虑。等黄宗羲的话音一落,他就把手中握着的折扇一挥,大声响应说:“说得痛切!故此弟观完此战,回去复命之后,就决意再度散发入山,从此撒手不管了!”

  “啊?”

  “老实告知兄吧!”张岱左右望了一下,发现江堤下空的,只有坡的青草被阳光照得闪闪发亮,却没有一个人影,他就凑到黄宗羲跟前,低声音说:“弟此次被方国安催得急了,不得已出山,记得是正月十一,行到唐园岭下的韩水店,背疽发了,只得住下将息。谁知刚一合眼,就进来一个人。你道是谁?

  原来是祁世培!其实他已经死了,是去年六月鞑子召他去杭州投谒时,在绍兴投水死的。这我当时也知道——他一坐下,就问我为何出山?我说辅助鲁监国。

  他却摇摇头,说:”天下至此,已不可为矣!底啪屠芾胱凳侨玫芸刺煜蟆5搅私紫拢豢醇髂戏较虼笮切⌒牵孤淙缬辏冶懒延猩F钍琅嘤炙担骸疤焓绱耍魏文魏危秩拔壹此倩股剑缛舨蝗唬呐略儆斜臼拢詈笠仓挥凶咚翘趼罚∷低辏推ァN姨稚系墓方械煤苄祝腿痪眩胖朗亲隽艘桓雒危∥┦悄墙稚系墓贩鸵谰上旄霾煌R秽牛炙担忠膊还郑俊?张岱绘声绘地说着。黄宗羲却显然没有料到对方竟然还有这么一个不祥的怪梦,而且结论比自己更加悲观和消极,一时间反倒眨巴着眼睛,似乎不知如何回答才是。

  “哎,还有呢!”张岱做了个手势,正要继续说下去,忽然,江堤上传来了黄安焦急的呼喊:“大爷,不好了!要开仗了!要开仗了!”_两个朋友不由得一怔,果然听见,江堤那一边已经响起了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战鼓声。黄宗羲说声“不好!”首先猛地跳起来,向堤上奔去。张岱起初还在发呆,但随即也回过神来,连忙用双手提起官袍的下摆,慌里慌张地跟在后面。

  二

  到了江堤上,果然发现情势大变。刚才还井然有序地连结在江边的一个个水寨,有一部分已经分拆成一组一组的战船群,正由那些四百料、二百五十料和一百料的大中型主战船率领着,扯起风帆,陆续驶离江岸。而在更远的地方,那烟波浩渺的江面上,正卷起阵阵浓烟,传来了轰隆轰隆的爆炸声和隐约可闻的喊杀声。黄宗羲刚才本来已经来到木城门口,却被张岱拦了下来,以致一直未曾正式报到,因此眼下不免心忙意。他顾不上再看,甚至也顾不上黄安正牵着马,在旁边守候着,管自三步并作两步,迅速向木城的门口奔去。

  木城的周围照例架设着成排的鹿角,只留着一条狭窄的通道。当黄宗羲气吁吁地奔近由木栅搭成的辕门时,发现那里站着一群顶盔贯甲、手执刀的士兵。

  看见有人到来,那些士兵就现出警觉的神情,并且举起刀横着一拦,把他拦住了。

  “什么人?要干什么?”一个小校模样的发出询问,怀疑地打量着眼前的不速之客。

  “本官是、是余姚军的,奉、奉命前来观战。有文、文书在此!”黄宗羲上气不接下气地回答,从怀里掏出文书,递了过去。

  谁知,那个小校连接也不接,只摇摇头,说:“上头有令,开战之后,若无许可,便不得再放人出入!”

  黄宗羲一听,不由得急了,大声说:“不是让我来观战么?怎么不许进去?

  不进去怎么观战?”

  那小校面无表情地说:“大老爷要来观战,就该早来才是。到这会儿才来,上头有令,可怪不得小军。”

  这活自然有理。加上黄宗羲本来就自知有错,因此一时问倒被得哑口无言。

  这当儿,只听江面上的战鼓声和喊杀声越发高昂起来。那怒涛似的声响显示着战斗已经进入了紧张烈的当口。这使黄宗羲愈加心急火燎,不由得暗暗埋怨张岱,不该把自己平白耽误了许久。因此,虽然凭着急促的脚步声,知道张岱也来到了身后,但是他却赌气地不回过头来。

  “既是如此,”停了停,黄宗羲只好又要求说“那么可否派人禀报上头,就说下官因他事所阻,来迟了,请他放我进去?”

  那小校摇摇头:“他们都到木城上去了,眼下找不到。”

  看对方毫无通融的余地,黄宗羲不由得了气。他正想转过身去,就听见蓦地响起一声怒吼:“胡说!什么找不到?”接着,张岱一下子挤到前面来。只见一向快活随和的这位公子哥儿倒竖起疏朗的眉毛,圆瞪着的眼睛闪出骇人的光芒,一张小脸憋成深紫,嘴上的两撇小胡子也翘了起来。

  “什么找不到!”他又大叫一声“告诉你们这些狗才!本老爷可是监国爷派来观战的!监国爷,知道么?便是张阁老见了我也要优礼三分!你们敢不让我进去?不让我进去就砍了你们的狗头!”

  说完,他就回头向黄宗羲说声:“我们走!”然后就噔噔噔地朝着那些明晃晃的刀直走过去。

  那几个兵没料到这个官儿发起脾气来会如此厉害,加上又听说是监国爷派来的钦差,一时间倒被吓住了,看见张岱的身体已经直挨过来,只好连忙收回刀,乖乖地让开一条路,放他们进入木城。

  黄宗羲这才松了一口气。急切问,他也来不及再对张岱说什么,只慌忙地沿着木梯,向墙头上赶去。

  木城的墙头上,已经密密麻麻地站了人。其中有张国维和他的幕僚们,也有各路明军的观战代表。他们全都把脸朝着喊杀连天的江面,在凝神观战。张岱刚才虽然在把门的士兵面前大耍威风,但对于迟到的过失想必也是有点心虚胆怯。

  黄宗羲就更是如此。因此两人不敢再声张,赶快在女墙边上找了个空当,安顿下来。

  也就是到了这时,黄宗羲才完全看清楚江面上的战斗情景。原来,这场水战的规模果然不小,极目望去,只见从南到北的一二十里江面上,东一堆西一群地散落着各种大小战船。骤眼一瞧,它们像是莫名其妙地挤聚在一起,但是仔细辨认,就可以发现其实正进行着烈的搏斗。因为无数带着火头的飞箭正在船与船之间流星急雨般地穿梭着,有些船只已经在着火,滚滚黑烟正从船篷和帆樯间冒涌出来。至于另一些船则分明在互相猛力碰撞着,以致整个船身,连带船帆一道,都在剧烈地左右摇晃。而当船上的将士们发出怒雷似的呐喊,更加奋力地出带火和不带火的利箭,更加狂地挥舞起手中的镰钩、钩和刀时,阳光下就不时进出耀眼的光芒…由于在辕门受阻的心神还未平复,有好一阵子,黄宗羲只是茫然地眺望着,只觉得木城上的风很大,刮得近旁的旗帜呼啦啦地直响。而江面上则纷纷的一片,既闹不明白战斗是怎样开始的,也闹不明白如今进行到怎样的地步?眼前的战况到底是对敌人有利,还是对己方有利?甚至连哪只船是敌军,哪只船是自己人,他都有点闹不清楚。于是,他极力收敛心神,试着去辨认船上的旗帜。渐渐地,他才开始看明白:在那一个个犬牙错般扭结在一起的战团中,有的是自己一方的船正在围攻清军,有的则是自己一方的船在受到敌人的围攻。不过,由于双方正在相持中,而且场面相当混乱,因此一时还分不出明显的胜负。在站到女墙边上来这小半天里,黄宗羲只看见,一只清军的战船在焚烧中迅速下沉,船上的清兵停止了战斗,纷纷跳水逃命。但是没容他们游出多远,就被乘着快船赶过来的明军刀砍刺,尽数结果了性命…“啊,打中了!又打中了!”一声沉闷的轰隆声过后,站在女墙边上观战的人们当中,好几个兴奋的声音蓦地大叫起来。

  黄宗羲连忙寻找着。果然,在正面不远的江面上,一艘着清军旗帜的大型战船,仿佛被狠狠咬了一口似的,剧烈地颤抖着。随后,那张本来傲慢地高挂着的巨大船帆,就连同折断的桅杆一道,慢慢倒挂下来。接着整艘船也因为失去了控制,横着摆在水中,再也动弹不得。与此同时,船上的清兵变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作一团…“快揍它呀!快点冲上去,狠狠地揍它娘呀!”先前那几个声音又一次响起。

  “对,快冲上去!”“杀死他们!这可是机会!”“可别让他们跑了!”更多的声音哄然附和。

  大江中的明军战船,自然未必能听到这种呼喊,不过,却确实立即巧妙地操纵着船帆,凭借风力迅速地赶了过来。他们显然都很有经验,并不立即冲近前去,只是远远地围着,放箭的放箭,投掷火砖和烟球的投掷火砖和烟球,一时间,把清军的那艘船搅得毒烟弥漫,四面火起。结果很快地,船上那些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的清兵,就落得与前面那些同伴一样的下抄…“嗯,看来王之仁的水师还真有点能耐,与去年八月由我们打头阵那一仗相比,他们可是干净利落多了!”远远看着水师的将士们像砍瓜切菜似的围歼敌人,黄宗羲感到既解恨又兴奋。说实在话,刚才他在张岱面前痛责鲁王政权的种种弊端,固然都是这些日子来,他经过反复思考所得出的痛切之论。但是其实他也知道,在大敌当前,图存成为倒一切的目标的情势下,要把那些改革一下子全都付诸实行是不大可能的。但是起码,鲁王政权不该足于偏安浙东一隅,更不该一味偏袒纵容方国安、王之仁这些拥兵自重、各怀私利的武人,使地方民军陷入粮尽饷绝的困境。本来,光靠区区浙东两府,无疑难以养活拥有十万之众的大军,但是只要下决心打出去,把地盘扩展到钱塘江北,乃至更广大的地区,粮饷就会容易筹措得多。然而,鲁王政权建立已经将近一年,方国安、王之仁这些平把牛皮吹得顶响的正规军,却老是把进攻的矛头对准有重兵把守的杭州城,而全不考虑从海宁、海盐这些清军防守薄弱的地段出击,很明显是意在保存实力,根本不打算真正有所作为。在这种情况下,鲁王和张国维仍旧一门心思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确实使黄宗羲感到实在不能理解。刚才,他心急火燎要进来观战,无非是因为使命在身;至于对这场战斗本身,可以说并无多少热情和兴趣。然而,眼前的事实却出乎他的意料,因为看起来,王之仁这支水师不仅训练有素,而且颇有战斗力。“嗯,在利之所在的事情上,王之仁不用说总是同方国安一个鼻孔出气。不过他为人心术还算端正,不像姓方的那样恶。所以…他心神地紧盯着向敌人作最后冲杀的明军战船,机械地、不安地想。

  “啊,又来船了!又来船了!好多的船!”站在旁边的张岱忽然吃惊地叫起来。

  黄宗羲错愕了一下,顺着他的指点望去,果然发现在上二游的方向,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大群战船,少说也有五六十艘,正张着风帆,浩浩地向这边驶来。只是距离尚远,一时却分不出到底是敌人还是自己人。

  不过,站在木城上观战的人们已经紧张地议论起来:“从上游来的——莫非是方荆国的船?”

  “我瞧不像!七条沙那一线也很吃紧,方荆国哪里分得出兵来兼顾下游!”

  “弟听说,前些日子张存仁一直在杭州城郊强拆民房,收取木料,说是要打造战船,闹得飞狗走,民怨沸腾。莫非就是造出了这些船?”

  “不错,这事弟也是听说了。若是如此,那么看来这才是鞑子的主力兵!

  却候到此时方才出动。哎,只怕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呢!”

  “先别着慌,瞧清楚到底是谁家的船再说…”听着这些议论,黄宗羲的心情不由得再度紧张起来。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批乌云似的猛扑过来的战船,同时,听见江面上蓦地响起一阵鼓噪。他转眼一望,发现原来扭作一团、正在苦苦厮杀的那些战船,不知为什么中断了恶斗,接二连三地分散开来。那些清军的战船,不管是正在围攻明军的,还是被明军的战船围攻的,都纷纷退出战团,向新出现的那批战船靠拢。而在这一合一分之间,那批新出现的战船已经冲进了战场,接着,无数利箭就像飞舞的蝗虫一般,向着明军的战船倾泻过去,其中,还夹杂着隆隆的炮火,滚滚的毒烟…“啊,果然是鞑子的战船!”黄宗羲吃惊地想。现在,可以看得更清楚:不仅那些船的桅杆上分明地飘扬着清军的旗帜,而且一艘艘船的船身上,都刷着闪亮的桐油和彩漆,显见是才下水不久的新战船。

  “嗯,我们、我们能打得过他们么?”张岱忧心忡忡的声音从旁边响起。

  黄宗羲没有吱声。说实在话,虽然他对鲁王政权的现状十分不,对整个战局也颇为悲观,但是如果说到任凭局面就这样垮下去,又是他所不愿意的。事实上,他也很清楚,近由于方国安在南线的惨败,浙东的整个军心都受到很大的打击,要是这一仗再次失利,士气很可能就会从此一蹶不振。那么鲁王政权今后的命运如何,就实在很难预料了。本来,一家一姓的存亡并没有什么,但是如果由此导致来自关外那个“虎狼”之族、“犬羊”之姓来统治中国,却是他更加无法接受的。因此眼下,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正在迅速展开的新战斗,看着在敌人生力军的凶猛进攻下,明军的水师显得手忙脚,穷于招架,心中噗通噗通地跳得厉害,手心里也紧张得捏出一把汗来。“哎,一定要顶住!无论如何也要顶住!

  不能垮下来!一定不能垮下来!”他在心中大声呼喊,同时听见周围的那些观战者也在发出阵阵惊呼和狂叫。

  然而,没有用。看来由清一的新战船组成的这支清军的生力军确实厉害。

  在短暂的相持中,明军的那些战船根本无法靠近对手,更阻挡不住对手的进攻,相反还不断地中箭起火,或者被对方撞沉。幸亏明军的那些船没有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地同敌人用弓箭对,因此并没有受到火势的牵连,而且被撞沉的也就是那么一两只小船。不过尽管如此,那强弱之势也变得很明显。又相持了一阵,只见明军的战船终于抵敌不住,纷纷掉转船头,向下游逃去…“糟糕!人家是新船,我们可是些旧船,怎么跑得过人家!”张岱在旁边又一次惊叫起来。可是,黄宗羲已经没有心思答腔了。他只觉得心中的某个东西一下子破裂开来,浑身也顿时变得松软无力。他绝望而又痛苦地闭上眼睛,转过身,在女墙边上一下子蹲了下去。不过,也许是由于江面上的惨败是那样地令人揪心,木城上的绝大多数人,包括张岱都仍然被强烈地吸引着,以至谁都没有发现黄宗羲的举动,因此也没有人来过问他。

  这样过了好一阵,张岱忽然“太冲!太冲”地叫起来,随即又弯凑近他,吃惊地问:“咦,太冲,你怎么了?”大约看见黄宗羲摇摇头,他就兴奋地催促说:“哎,起来,快起来!好戏!有好戏看了!”

  黄宗羲起初还沉浸在绝望的思绪里,对于朋友的大喊大叫颇为厌烦。然而,他的心中蓦地一动:“什么?有好戏看?”于是连忙一耸身站起来,睁大眼睛向江面上望去,顿时,被眼前意想不到的奇迹吓了一跳,不由得呆住了。

  原来,就在这小半天工夫,江面上竟然又出现了大批战船——那一望而知是明军的战船。它们仿佛从天而降似的,出现在清军那批新战船的背后。而原先向下游败退的那些明军战船,似乎也回转身来,重新截住清军的战船,展开厮杀。

  从最新出现的那批明军战船的情形来看,这些船的两旁,显然全都蒙着厚厚的牛皮,那样子就像一个个大口袋。黄宗羲知道,这种装备,能够有效地抵御火器的攻击,但是对自身发火器也有妨碍。事实上,这批战船看来也并不准备凭借火器进攻,只见它们一艘艘扯了帆,正乘着强劲的东南风,向敌船直冲过去。而那批敌船,本来是正在追击败退的明军战船的,这会儿大约没有料到那些手下败将还会回身再战,已经停顿下来,并且显得有点不知所措。就趁着这一犹豫的工夫,从后面跟进的这批蒙着牛皮的明军战船,已经有如迅雷闪电一般猛扑过去,转眼之间就到敌船跟前!

  接下来的战斗,可就确实干脆利落。只见明军的生力战船凭借船身的巨大和风力的强劲,开始在敌船堆中横冲直撞。它们一艘艘都有牛皮保护,敌人的火器根本攻不到它们身上。相反,它们却把敌船撞沉了一艘又一艘。一时间,江面上漂了翻侧的船体,散了架的船帆,以及落水的清兵…看见这种情形,观战的人们不由得热烈地欢呼起来。黄宗羲更是大大松了一口气,并且隐约感到,一种新的心情和想法正在膈间生长起来。他回头看看张岱,发现老朋友也在转头看他,眼睛里分明闪烁着揶揄的意味。这意味使黄宗羲想起了刚才那一下失态,于是不由得脸红了。

  “哼,鞑子以为新船可恃,其实新船未经江水泡发,最易散架进水,哪里比得上旧船撞!”尴尬中,旁边传来了这么一句。

  这倒提醒了他,于是连忙接过话茬儿,搭讪地问:“哎,宗子兄,你说,新船果然不比旧船撞么?”

  三

  钱塘江上的这一场水战,以清军的空前惨败而告终。王、郑联军不仅彻底摧毁了张存仁煞费苦心打造的新战船,而且几天之后,郑遵谦派人打扫战场时,光是从江中打捞起来的清兵铁甲,就多达八百余具。消息传开,鲁王政权顿时军心大振,惶恐不安的气氛为之一扫而空。不仅如此,一些人更劲头十足地提出:应该趁此机会,挥兵大举渡江,向西进取,能够迅速收复杭州最好,即使一时收复不了,也要打破目前株守自困的局面,设法把地盘拓展到江北,乃至更广大的地区去。

  这样一种主张,在大捷的消息传开之初,还只是作为兴奋情绪的宣,在人们当中信口传。后来,随着一些有身份的大臣加入议论,事情就变得认真起来。

  有一阵子,甚至传说鲁监国已经下令张国维召集群臣会议。于是,准备横下一条心,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说法,便在朝野上下不胫而走,沸沸扬扬地传播开来。

  面对这种情势,感到最兴奋的莫过于由本地民兵组成的那几家义军。因为在此之前,正如黄宗羲所耿耿于怀的那样,为着摆粮饷无着的困境,他们一直强烈地渴望打过江北去,只是苦于自身兵力单薄,无法单独采取行动。其间也曾不止一次向鲁监国提出建议,但全都石沉大海,没有下文。大家迫不得已,只好继续苦撑苦抵地熬着,不过景况可就越来越惨淡可怜。到如今,别的不说,光是各营的兵力,最多的也就勉强维持着一二百号人马,少的已经只剩下几十人。结果,像孙嘉绩、熊汝霖、于颖、章正宸这些堂堂“督师”各人手下所能指挥调动的,充其量也只有区区一千几百残兵剩卒,可以说已经到了溃不成军的地步。因此忽然听说,朝廷终于决定出师西征,大家那一份意外和惊喜,就确实可想而知。尽管朝廷的命令尚未正式下达,他们已经纷纷奔走相告,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自行准备起来。

  各家义军的情形是如此,惟独驻守在龙王堂的余姚义军却例外。这倒不是它的将士们不起劲,恰恰相反,他们也同各家义军一样,恨不得即时起兵,打过江北去。可是到了主帅孙嘉绩那里,却认为前不久,方国安在南线才遭到惨败,元气尚未恢复,现在仅凭东线的一场胜仗,就决定倾师而出,未免过于冒险,并无成功的把握;还是应当趁清军经此重挫,短时间内不敢再轻举妄动的机会,加紧练士卒,整治军械,扩充兵马。待夏粮打下来之后,再行计议不迟。既然一军之主的想法是这样,各营自然也就变得像无头之蛇,行动不起来。

  对此,余姚军的将领们自然颇为着急。其中,又数黄宗羲最为懊恼。因为说实在话,近半年来,他对于鲁王政权的种种决策和措施,的确越来越感到失望,甚至对于它能否维持下去,也颇为怀疑;不过,眼下这种想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王、郑联军大破清兵的辉煌战绩,使他再一次确信:清军并不是如人们所渲染夸张的那样强大,不可战胜。起码就水战来看,惯于扬帆行舟的南方军民,就明显比他们胜出一头。更为重要的是,他还亲眼看到了:鲁王的军队其实具备打大仗、打胜仗的实力,只要朝廷痛下决心,就完全有可能改变目前困守一隅的局面,把地盘拓展到浙东以外的更大地方去。因此连来,黄宗羲也像许多人那样,雄心地参与乘胜西进的议论,并且成为这种主张的热烈鼓吹者。现在,眼看各家民军已经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准备,惟独余姚军却由于孙嘉绩反对,始终处于偃旗息鼓的状态,黄宗羲可就确实感到难以忍耐了。

  说到孙嘉绩,也许是为人处世的宗旨和方式不同,近半年来,黄宗羲觉得与这位顶头上司越来越难以相处,彼此的见解主张也往往大相径庭。别的不说,就拿去年八月那一次,方国安、王之仁等人吵吵嚷嚷要求分地分饷,身为义军督师的孙嘉绩,却不凭借元老重臣的身份,在朝廷之上拼死力争,结果到自己粮饷断绝,士卒散荆这件事,就令黄宗羲极其不。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人聚会,他都没少加非议。这种情形,孙嘉绩想必也有所听闻,因此对黄宗羲就渐渐疏远了,有许多事也不再同他商量。虽然平见了面,彼此也还客客气气,可是除了公事之外,就没有更多的话可谈。黄宗羲自然感觉到这一点,但是出于一种强硬的心理,他却不打算主动去消除彼此的隔阂。“反正这事错不在我。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好了!”他不止一次冷冷地想。然而,到了如今这个节骨眼上,事情却明摆着:如果还让孙嘉绩一意孤行地拖下去,一旦出师的命令下达,余姚军就会因为准备不及而闹得手忙脚,如果仓猝投入战斗,还会吃大亏。因此,焦急与无奈之余,黄宗羲就终于觉得,必须当面向对方切地争谏一次了。

  “哼,这可是公事,关乎义军的生死,抗清的大业!我向他去说,是为了尽忠尽责,又不是认错乞怜,何必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这么拿定主意,他就不理会营帐外已经暮色四合,天眼看就要黑下来,仍旧立即带上黄安,匆匆离开自己日常驻守的世忠营,向孙嘉绩的大营赶去。

  正当初夏时节,按照往年的规律,梅雨天气应当已经来临,不过,也许季节推迟了的缘故,加上钱塘江口这一带,雨量向来偏少,所以连来依旧天气晴朗。

  虽然如此,从天空中锦缎一般排布着,尚未褪尽最后一抹余晖的火烧云来看,却难保明天不会有雨。“嗯,要是下起长命雨来,这练士卒,整治军械,只怕还会生出许多麻烦耽搁!”这么一想,黄宗羲心中的焦虑,不由得又增添了几分,两条腿也迈动得更快了。

  大营离世忠营虽然不算太远,但也有五里多路。当主仆二人赶到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那错杂地散布在一片坡地上盼窝棚,也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而从窝棚的背后,从隐现着一些模糊影子的幽秘空茫的远处,传来了江拍岸的低沉声响。在向辕门上的守兵出示了号牌,并说明来意之后,黄宗羲便按照规矩,站在原地,等候通传。

  “嗯,不知道他可肯接见我?又不知他听了我的申说之后,可会听从?要是他连见也不肯见的话,那么我也不再在他麾下干,明干脆去投郑遵谦,或者章正宸去!当然,这样做就等于谊断绝,但不如此又怎么办?除非…”他心神不定地想着,同时,感到一种为人下属的屈辱。为了摆困扰,他开始没有目的地走来走去,并且有意不看近旁的黑暗中,正忽闪着眼睛注视着他的黄安…“黄大人,督师大人有请!”一个洪亮的嗓门响起。

  黄宗羲的心蓦地一紧,当昕清是怎么一回事时,才又松弛下来“唔,他既肯见我,那么…”于是连忙点点头,快步向营里走去。

  孙嘉绩正在中军大帐里等候着他。

  已经官至兵部右侍郎兼副都御史的这位首义元勋,去年闰六月,在余姚杀官起事时,那种沉着冷静、意态从容的风度曾经令黄宗羲大为倾倒。然而,不知什么缘故,一年工夫不到,他就整个儿变了,不止变得又黑又瘦,而且脾气也越来越急躁乖戾。才只四十岁出头的年纪,两鬓已经冒出一片白发,连背也变得微微弓着,直不起来。以往,黄宗羲总以为是事务繁杂,过于劳碌所致。但是眼下,当他照例向对方行过参见之礼,重新抬起头来,却发现孙嘉绩那深陷的眼窝和瘦削的双颊,在跳跃的烛影里显得那样衰颓、异样,以致他突然想到:对方说不定正患着病,这些日子,其实是硬撑着主持军务的…正是这种猜疑,使他的心蓦地一动,不由得呆住了。

  “嗯,不知黄大人此来,有何见教?”孙嘉绩的声音从正当中那张虎皮椅上传来。口气是淡淡的。

  黄宗羲眨眨眼睛,醒悟过来。他冲动了一下,打算把事先准备好的一番烈的言辞和盘端出。但是,当目光再一次落在对方那张瘦得落了,形的脸上时,他不又犹豫了,急切问垂下眼睛,不知如何开口才合适。

  “说嘛,说嘛,既然有话想说,就统统说出来好了!,‘孙嘉绩催促说,分明在冷笑。

  “这个…自然…是的…”黄宗羲支支吾吾地说,同时感到有点狼狈。

  虽然他并不希望如此。

  “哼,怎么不敢说了?”孙嘉绩那双深陷的眸子闪出鄙夷的光“好,那就让我替你说了吧——不错,我孙某人不该答应方国安、王之仁他们分地分饷,把自己得连叫化子都不如!不该一味退让,把国柄拱手让给这些武人!更不该反对出师西征,断绝了义军的就食之路!你想说的无非就是这些吧,还有什么?”

  停了停,大约看见黄宗羲低着头不吱声,分明表示默认,孙嘉绩就“呼啦”一下站起来,神情激动地说:“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的对头,可是久经征战的鞑子兵!要同他们开仗,光靠我们这些临时凑合的义兵,济得了事吗?浙东就是这巴掌大一片地方,两府粮饷加起来也就是那么五六十万,又怎样喂得十万大兵?既不能把大伙捆做一堆儿半死不活地拖着,就只有先把正兵喂再说。

  不管怎么样,打大仗、打硬仗还得靠他们!这话我也不是今才说的,可你们就是不服气!有什么不服气的?前些天我特地让你去西兴观战,就是让你亲眼看一看。你都看见了吧?既然如此,你们还要…”孙嘉绩本来还要说下去,可是,他的身体显然十分虚弱,这片刻的激动已经累得他支持不住,于是只做了个手势,就坐回虎皮椅上,一个劲儿地气。
上一章   白门柳3:鸡鸣风雨   下一章 ( → )
白门柳3:鸡鸣风雨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白门柳3:鸡鸣风雨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白门柳3:鸡鸣风雨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刘斯奋是白门柳3:鸡鸣风雨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