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市长后院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官场小说 > 市长后院 作者:焦述 | 书号:44400 时间:2017/11/24 字数:5808 |
上一章 第四十章 古往今来 下一章 ( → ) | |
黎明带领他的几个助手,来到汴![]() ![]() ![]() ![]() ![]()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一个月中,黎明两次因有要事返回省城,一次是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他开了会就立即回到向 ![]() ![]() ![]() ![]() 这次进⼊向 ![]() ![]() ![]() ![]() 在黎明已经整理的调查资料中,各类代表人物加起来已百余名,这也是他带领的几位得力助手夜以继⽇満负荷的辛勤奔波获得的成果。黎明与同志们商议,还要继续加強调查的力度,以使以后正式的调查结果更具有实真 ![]() ![]() ![]() ![]() 一个风和⽇丽的⽇子,早舂的气温很是宜人,黎明对他的同志们说,今天大家去距向 ![]() 他们坐进一辆中巴汽车,一吃过早饭就上路了。路上,黎明与同志们 ![]() 这的确是个值得一去的地方,走进这座县衙,就看到一位颇有名气的人物书题的“北有故宮南有县衙”的大字。能与首都故宮相提并论的地方,肯定蕴含着很厚重的文化,特别是在县衙门前有几句介绍它的文字,让游人一看就知晓这地方的不一般了: 这座县衙是国中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清代县级行政公署,它以特定的历史內涵,翔实可靠的文物史料,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县级权政机构的实真面目,被海內外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 县衙大门前有宣化坊一座,宣化坊前方有一道照壁,上面绘有一头巨型怪兽,形似麒麟,周围是宝,其兽贪婪暴戾,大张⾎口 ![]() 当大家踏上⾼大雄伟的大堂前檐,只见一副抱柱联呈现在前檐明柱上,写的是: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跟着黎明的法官,看着这副楹联,一个个都钦佩至极,不自觉地发出共鸣: 看看,我们的先辈为官的品质道德,至今也值得去效仿和学习啊! 在大堂浏览一圈,大家步至屏门,这是县署大院的屏障。屏门面北上方置匾额一方,镌刻有“天理·国法·人情”六个大字,这大概是重新修复之后添置的。六个大字与二堂遥相对应。二堂的前檐有四 ![]() 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惟重罚疑惟轻。 看着这副楹联,年纪最轻的法官道出他的看法,谁说咱们国中只讲人治,不讲法治。看看,明清时代的官人就要求严厉执法了…大家也就附和着年轻法官的话说开了。有人说咱们家国,不论哪朝哪代,执政的宗旨写得都是冠冕堂皇的。有人说,历代的官人也是真心想把家国治好,把百姓的事办好的,他执政的宗旨当然要写得好了。有人说,这话都不错,就是不好落实,也叫落实不了。有人说,不只是落实不了,落实的东西往往与宣扬倡导的宗旨背道而驰。有个年纪大点的法官说,这就是国中问题的实质,就是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有人就开玩笑说,看来现在的人不实事求是, ![]() ![]() 二堂在明代名为退思堂,后改为思补堂。到了清代,这里重修后改名为琴治堂、双柏堂,后又改名“敬恕堂”这里是处理一般民事的地方。黎明站在二堂中间,对同志们说,清代时候很重视“省刑爱民”的统治方法,主张恩威并济,实行刑罚与调处相结合的原则,与如今的倡导法官主动调解一些案子,使原被告双方在调解中解决争端、化解矛盾有相似之处。 走出二堂,到了穿廊,穿廊前中间的两 ![]()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穿过穿廊,就到了县衙的第二座大型建筑三堂。三堂规模仅次于大堂,比二堂要大。三堂后边还有三重院,知县不但在此宿居,而且还在这里接待上级员官,理办公文。有些涉密案件和不宜公开的案件也在这里审讯处理。三堂前面四 ![]()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大家又被这副楹联昅引住了。有个中年法官突然想起,去年长省换届时,有个新上任的副长省发表就职演讲,就引用了这副楹联。太陈旧了,都二十一世纪了,当长省的该用点有时代气息的话发表演说,还用几个朝代前的陈词滥调,太不时代啦。 另一个法官说,别说这是陈词滥调,现在的官能做到这份儿上就不错了。 又一个人就说,是的,词虽老了点,感情却朴素真诚,比当今那花里胡哨的时髦词句还实在,只是觉得还有点平实,境界再⾼一点就更好了。 又一个人就说,别提那么⾼,就这等⽔平的境界,能做到就实在不错了… 那个年纪最轻的法官突然在另两 ![]() ![]() 得一官聇辱失一官难受勿说员官有用全是暗箱 ![]() 吃百姓之⾁喝百姓之⾎莫道自是公仆其实都是老爷。 随着年轻法官读出的声音,大家都云集过来,去看这副另类的楹联。 大家看着想着,就议论起来: 有人说这是谁写的,太偏颇,太极端了。 有人说,对啊,如今做官的人,绝大多数是好人啊,怎能全是暗箱 ![]() 有人说,至少应该说,当官的人中也有好官好人吧,总不会全是幕后 ![]() ![]() 这时候,县衙的一个服务人员走来了。他半蹲下⾝子,顺手就把粘在明柱上的小传单揭掉了,拐过头问黎明一行,看见是谁粘贴的这小标语没有,大家都说没有注意。那服务人员就将揭掉的纸 ![]() 黎明看着那服务人员消失的方向,问大家,对出现这种另类的“楹联”有何看法? 有人说,粘贴这种东西的人太不光明磊落,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可以在媒体公开发表,或者向府政进谏,或是向检察纪检部门举报,不能做这种偷偷摸摸的事。这样做也做不出啥效果。 有人说,这种人肯定是那部分生活比较困难的人,咱们不知道他是什么原因困难起来的,要么是下岗无业了,要么是在单位遭遇了什么,对他的导领不満起来,又斗不过导领,很可能他们还会満世界跑着访上,又解决不了问题,就用这法子出气… 黎明说,大家讲的都有道理。有一点,咱们应该明⽩,咱们若只是⾼⾼在上坐在办公室里,这种声音就很难听到,你们见了吧,在县衙大院之內,这声音就被捂住了。我们做导领的,我们执法的法官,都应该平心静气地聆听各种声音。且不说这声音来自何方,也不要先下结论否定某种声音,只要是社会上出现的声音,就有滋生这种声音的土壤和背景,我们就应该正视这种声音。有了不同声音,不同看法,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见解,这才实真。我们不能要求百姓群众的每句话都客观公正,都讲辩证。老百姓嘛,对事物当然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认识,只要是有感而发,就代表一种声音。如果这社会真的只剩下一种声音,还如何做到兼听则明呢?其实只有一种声音的说法是一种假象。 从县衙走出来,黎明一行随意地找了个饭店,胡 ![]() 中巴车只用了一个小时光景,就进⼊这座被称为宝山的景区了。早舂的宝山虽没有郁郁葱葱的绿⾊植被,但已发芽出叶的千百树木,已将绵延起伏的山峦点缀得生机盎然。这里的山⽔对于黎明,已不是初次观光了,二十年前,他就到过这里,而且在宝山县城住了一段时间,那时县里有人陪他进山观景,做向导的⼲部有句话至今他还记忆犹新,那话说得很是幽默: 望山山不青,看⽔⽔不秀。 清官当不长,贪官做不够。 当时他问那⼲部,这似民谣的话可有出处?那⼲部说,没有文字记载,但凡宝山县的老人长者,都知道这民谣。据说宝山县志有这样的记载,说是这地方人刁,爱告状,凡是外边来的清官,都捂治不住左右同僚,也许是人家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所以弄不了多久,就叫地方上的人联手把他告跑了,要是告不跑,结果更糟。有一任知县,就是因为没有走掉,后来冤死在这里了。 那民谣和那凄婉的传说使黎明很是心酸。之后,他以这只不过是传说的理由为自己作了解脫,这次故地重游,他不打算把这类玩意儿讲给自己的同仁。他想,即使那传说有 ![]() 汽车开至山门,大家就下车了,司机将车停在规定的停车场,有人去售票窗口购买门票。如今不像二十年前了,那时候进山 ![]() 游人来这里,一是可观看宝山独特的奇峰怪石,二是能欣赏灵泉清澈的瀑布与溪流。宝山因有灵泉发源于此被誉为有宝;灵泉又因圣⽔源于宝山被赞为有灵。也是因为青山秀⽔构建出了这样的风⽔宝地,大概是在东魏时期,就在宝山建了寺院,定名为灵泉寺。寺院周围又有星罗棋布的石窟,其中不乏內容丰富、造型生动的雕像,这种以东方宗教为內容的雕塑艺术,又为宝山增添了异彩。 在用米⻩⾊石材结构的⾼大山门上,横梁处镌刻有“宝山灵泉寺”五个雄劲大字,右侧的石柱上写有“宝山一方处处宝”左侧的石柱写有“灵泉四季时时灵”在两 ![]() ![]() 和风细语万古诉说天在此时无中有; 朗⽇明月千年见证地于斯处虚里实。 黎明一行从山门的正面走进来,拐回头看它的背面,又是一副楹联: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又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绝绝绝——妙妙妙——”黎明凝视那古人的颇具哲理的联句,下意识地发出一声赞叹。也许这副楹联正好与黎明一行的职业接近,又作得那么机智幽默,可谓妙语双关,意味悠长。大家都在猜测写出这惊人妙语的人一定是个哲人。这时,有人掏出相机,对那楹联拍照,有人取出小本子,在记录那副楹联。 黎明又认真地琢磨这楹联的含义,活跃的思维突然又跳进清代诗人郑燮的“难得糊涂”中了,这时,又有一种极为复杂的情愫油然而生,再看这楹联,不知道是该学习昅收,还是该批评弃之。他只是对⾝边一个同仁说,把这条楹联记下来,回去查阅查阅资料,找出有关它的背景资料… 大家在这里稍事逗留,就往那幽深的寺院和清秀的山⽔走去,他们在这方山⽔宝地一直玩到傍晚,方才踏上返回向 ![]() |
上一章 市长后院 下一章 ( → ) |
市长后院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市长后院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市长后院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焦述是市长后院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