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权力野兽朱元璋3(大结局)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权力野兽朱元璋3(大结局) 作者:张笑天 | 书号:44399 时间:2017/11/24 字数:10202 |
上一章 第二十一章 下一章 ( → ) | |
朱元璋何尝不赞扬太子有情有意?但一国之君是个很奇特的位置,他不能以常人常理来断是非。不要以为文人手无缚![]() 一 金陵城北长江码头还和平时一样拥挤,打鱼的、贩货的,还有官府运军粮官盐的船,挤満了江面。 这天,送宋濂发配四川的一条兵船早就等在这里了。脚步蹒跚的宋濂正一步步走上跳板,不噤回眸看了一眼雾中 ![]() ![]() 他刚上船,突然看见有几骑马从城里方向飞驰而来。 马队到了江边,宋濂才认出,为首的是太子朱标。 朱标跳下马来,给宋濂行了个大礼,说:“我刚刚知道老师的行期,来晚了。” 宋濂又走下跳板,说:“太子何必来送一个发配的罪囚呢?” 朱标说:“师傅若说这样的话,我真无地自容了,过去曹子建说,‘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我是连老师都保护不了啊。”说着潸然泪下。宋濂看出他是真情实感,也很感动。朱标令手下人搬了几个箱子上船,这钱是太子的馈赠。 宋濂说:“有你这份心,就够了,我没⽩教你一回。我此去难于上青天之蜀地,这把老骨头恐怕是要扔在那里了,再也无缘相见了。临别之时,我有一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朱标说:“愿听老师教诲。” 宋濂告诫朱标,⽇后,他总是要当皇帝的。宋濂不希望他像他⽗亲一样,大开杀戒以猛毅镇天下。这次胡 ![]() 朱标说:“我记住老师的话了。” 宋濂说:“殿下快请回吧,万一你⽗皇知道了,又要责难你。我没事的。”他复又登船对押解他的人说:“快开船吧。” 跳板撤去,帆升了起来,船缓缓离岸。 朱标大哭不止,此时他想起了前人的两句诗“君骑长鲸去不返,独留明月照南江”老师的人格就是可照江南的明月呀。 宋濂站在船头不胜唏嘘,一再说:“太子请回。”朱标则追随船行方向在岸上跟随很远,不断地说:“老师保重啊…蜀道艰难啊!”宋濂立于船头,说:“李⽩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人间之道,不比蜀道更难吗?” 朱标听到了他那空旷的笑声,久久在江上回响。 宋濂的发配,给朱标的打击太大了,虽免了他一死,想起蜀道遍布瘴疠的荆棘之路,担心他此去无归路了。 垂头丧气的朱标回到自己宮中,一进门,发现朱元璋坐在那里,吃了一惊:“⽗皇来了?” 朱元璋说他闷,没地方去,到他这儿走走。 朱标惴惴不安地侍立一旁。 朱元璋问他到哪里去了? 朱标支吾地说:“在文楼书房里坐了坐。” 朱元璋苦笑一声:“朕这么可怕吗?连朕的儿子,太子,将来要继大统的人,都不敢跟朕说实话,这让朕心里难过。” 朱标想解释:“⽗皇,儿臣没有…” 朱元璋伸出一只手制止他说下去:“不要再继续说谎了。朕不用问也猜得出,你去给宋濂送行了,是吧?” 朱标没再否认,低下头,他承认⽗皇过于精明了,没有什么事能瞒过他的。 朱元璋今天很通情达理,说自己不会因这事生气的,反倒为皇儿⾼兴,皇儿有情有意,尊师如⽗,不忘师恩,这是人之常情,谁也不能责怪。 朱标说:“可是…” “朕知道你想说什么。”朱元璋说“朕要杀他,流放他,朕有朕的道理,你有你的道理,这是因为人在不同的位置上。一国之君,是个很奇特的位置,有时是不能以普通人的感情来判断天下是非的,⽇后你坐到朕的位置上就知道轻重、利害和深浅了。” 朱标认为师傅临别时说的话对,杀了几万人,没有好处,有些人本不是胡惟庸死 ![]() 朱元璋说,他说的没错,往外挑鱼刺的时候,总难免把好鱼⾁也带出去。他知道,肯定有冤枉的,矫枉不得不过正,为什么要株连?株连有株连的道理,这样会叫人人害怕,人人会及早告发任何不轨行为,人人不敢结 ![]() 朱标不服,却也无从批驳。 二 朱元璋不相信杀了胡 ![]() ![]() 到了这时候,朱元璋才意识到,马秀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妃子们花前月下不管多么甜美的笑,也总是有巴结、谄媚、恐惧的成分,与患难与共过来的结发夫 ![]() 朱元璋经常出现在马秀英的病榻前,亲自查阅《本草纲目》,看张仲景的医书,与太医们一起商量开方子。 马秀英过意不去,不准他再来,让他去忙社稷大事。朱元璋说马秀英一病,坍了半壁天,他真的没心思了。 朱元璋坐在 ![]() 马秀英没想到这病来得这么凶, ![]() 朱元璋说:“不能急,没听说吗?病来如山倒,病去如菗丝,太医们会有办法的。”他说方才看了他们几个太医合开的方子,又加大了剂量,准能奏效。 果然,比以往有些不同的煎药的气味从坤宁宮外书房飘了过来。 两个太医和两个司药局的人在熬药,郭宁莲和管司药的女史在一旁监视着。 按宮中规矩,给皇上、皇后、太子、妃嫔看病一点不敢马虎,同样的药要同时抓两服,同时煎后,一服是要太医们先尝的。 马秀英从来没跟朱元璋说过,这回她忍不住了,说她想孩子,病中更想,她知道,国事大于家事,她也不敢让秦王、晋王、燕王、吴王和临安公主他们回来,她只求皇上对他们宽容一点。她提起这次太子朱标去西安的使命。 这确实是梗在马秀英心中的一块病。他风闻有御史上过奏折,状告秦王、晋王擅用天子仪仗,⼲预地方政务等事。她听说朱元璋发了火,明明讲好“列爵不临民”的,他们这样违例,朱元璋看得很重,当然他想到的是野心。半个月前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去了西安、太原,就是衔命查实二王有无枉法,这使马秀英想起了当年朱元璋派刘基、宋濂暗查朱文正并最终杀了他的往事,她的病情就更重了。 朱元璋知道她是为两个皇子担忧,就告诉她,太子去西安是替朕看一看山川地势,朕总想迁都,那里是华中腹地,南京历代皇朝都短命,想起来就觉得不吉利。 马秀英苦笑道:“陛下不用瞒我,我已经知道了,秦王和晋王都犯了过失,有御史告他们,陛下派太子是去查访他们。” 朱元璋说:“这是顺便的事,你放心养病,儿孙自有儿孙福,燕王就很好啊,秦王、晋王不会有什么事的。” 马秀英的泪珠滴到枕上,说:“跟从陛下一生,我从没⼲过政,都是尽量帮你做点小事,圆一些场。孩子是我惟一放心不下的,我死后,他们真的有过,打骂都行,给他们留条活路。我知道你是大义灭亲的,杀一个文正,已经够令我心碎的了。”说到这里她哽噎了。 朱元璋心里也很不好受,说:“元璋记住了,记住了。”他的眼角也溢出泪来。 这时郭宁莲引着太医和后宮女史范孺人进来了。他们捧药壶的,捧罐的,捧碗的,在 ![]() 郭宁莲点点头,顾太医令亲自舀出两份药汤,盛到两只碗中,一碗递到范孺人手中,另一碗给了司药局的人,二人当众一口喝下去,然后退到后面站着。 马秀英很过意不去,她一再表示,以后再这样繁琐,就不吃药了。大家都是好心,谁会害她呢?连太医也不信了? 郭宁莲兜了老底,⿇奉工不是太医吗?刘伯温一世精明,不是叫他下毒害了吗?这一说,别人无所谓,几个御医大有无地自容之感,为首的太医令连忙躬⾝答:“是,太医里也有利 ![]() 稍顷,太医令宣称药力已到,没事,可以给皇后服用了。 几个宮女扶马秀英起来,郭宁莲亲自喂药。但马皇后执意不肯服药,眼闭着,嘴也不肯张开,朱元璋百般哄劝也不行,大家不知她为什么不服药,是对自己的病没信心了吗? 朱元璋焦急,便拿太医们发琊火,骂他们都是没用的庸医!怎么皇后吃了你们的药,不见轻反倒重了? 太医令道:“是,陛下,我们医术浅薄。” 因见马秀英眉头紧皱,朱元璋把太医们轰到外间,话说得更难听了,他是一言九鼎的,下一剂药再不见好转,叫他们也不必来了,谁也没脸在太医院呆了,都回家抱孩子去吧。 皇后都听见了,显得很焦急,手向外指着,又说不出话来, ![]() 三 朱标从西安一回来,先去看了⺟亲的病,想不到她瘦得快脫相了,在马秀英跟前又不敢哭,只说些宽慰的话,他明⽩最能让马秀英开怀的是秦王、晋王什么事没有。他真的这样暗示了,并且把秦王、晋王带给⺟亲的土特产摆了一 ![]() 朱标从坤宁宮出来才奔奉先殿来。 朱元璋正用心地写着什么,朱标进来了,朱元璋发现儿子脸⾊苍⽩,人也显得疲倦。 朱元璋放下笔,问他去看了皇后娘了没有? 朱标含泪说:“我去西安这才一个多月,怎么病成这个样子了?” 朱元璋又忍不住骂了起来,太医院,从太医令到太医,一帮混饭吃的庸医,他亮出刚写的一张纸,是他亲自写赏格,颁布天下,有能治好皇后病的良医,封他为侯爵。 朱标说:“⽗皇对娘的一片真情,儿臣很感动,但这样张贴布告,怕是倒会加重了娘的病势,她不会愿意这样招摇的。况且,已经没用了。” “什么没用了?”朱元璋问。 朱标说:“娘告诉我,从昨天起,她就拒不服药了。” “这不行,”朱元璋说“朕还在求良医良方啊,不能失去信心啊。” “不是这个原因。”朱标说“听说⽗亲已把三个太医下了大牢?” 朱元璋道:“治不好病,养他们⽩吃饭吗?” 朱标告诉他,娘说,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她所以不再服药,是不想再连累医生。人家都是好心,可治不好便坐牢,这不成了娘的罪过了吗?她索 ![]() 朱标的哀情陈词使朱元璋深受感动,唏嘘地说:“你娘一辈子都这样,都病到这地步了,还在替别人着想。”他叹了一声,说:“你去告诉你娘,朕立刻放了那几个御医,叫她该吃药吃药。” 朱标答应了一声。 朱元璋叫他坐下,说:“你一回来就忙着先去伺候皇后的病,西安到底怎么样?各诸侯国都比南京好吗?” 朱标拿出一幅地图,说:“这是陕西一带地图,儿臣以为,那里才是龙兴之地。” 朱元璋看着地图频频点头,西安位于关中平原央中,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称,他问太子,你去看了,觉得好吗? 朱标说,秦岭的太⽩山有武功太⽩去天三百之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这一段秦岭孤峰 ![]() 朱元璋虽没去过西安,也听过有八⽔绕长安之说。 朱标告诉朱元璋,那八⽔是泾、渭、濡、?、沣、?、?、涝各河,这八条河正好把西安城围了起来。从周朝的丰京、镐京,到秦国的咸 ![]() 朱元璋说:“好,好,⽇后朕要亲自去看看。都城放在金陵,朕总不如意。对了,叫你查访秦王、晋王的事,查明⽩了吗?” “明⽩了。”朱标说,秦王宮造得是豪华了些,但绝没有私自僭用皇帝仪仗、卤簿和⼲预地方之事。至于晋王出猎扰民,御史也是夸大其辞,踩坏点麦田是真的,赔偿了就是了,而御史奏报围猎时误伤人命事并没有。 朱元璋不相信地望着他,说:“朕糊涂,怎么把查办亲弟弟的案件大事 ![]() 朱标说:“儿臣也不能把羊说成骆驼呀。” 朱元璋说:“去吧,去告诉你皇后娘吧,听见两个宝贝儿子没事,她的病能减轻一半。” 朱标望着朱元璋,忽然由衷地说:“⽗皇若永远这个样子,那有多好啊。” 朱元璋说:“那朕就成了麦垛下头哄孙子讲闲话的慈面老太婆了。快走吧,省得朕一会儿又反悔。” 朱标听⽗皇已无意深究秦、晋二王,心里很⾼兴。想马上去告诉皇后,已经走了出去,复又回来,说:“方才四川巡抚派人来报信,宋师傅没有等到茂州发配地点,就病死在半路上了。”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说:“朕原本想过上一年半年就赦免他,召他回京呢。看来,这老夫子到了 ![]() 朱标很惊奇地望着朱元璋,说:“⽗皇心软了?” “不是心软。”朱元璋说,不要以为文人手无缚 ![]() 朱标反问:“不是因为他儿子牵涉到了胡案吗?” 朱元璋摇头摇,其实另有原因。是他宋濂,把楚方⽟的那本书《珍珠翡翠⽩⽟汤文存》刊刻传世的。他在世人面前败坏了朱元璋的名声。这本书,至今也没收缴⼲净。但朱元璋永远也不会把这原因告诉太子。 朱标望着朱元璋,一时不知他在想什么。 四 马秀英已在弥留之际,不但朱元璋、郭宁莲和太子朱标在,秦王朱、晋王朱、燕王朱棣、吴王朱礐、临安公主等一大批亲眷也从封地赶回来,围在病榻旁,朱元璋一直拉着马秀英的手。 马秀英反倒劝亲人们不要为她伤悲,她气息微弱地安慰大家,死生是命,非人力所能強求的。 朱元璋说:“你看,你的儿女们,太子、秦王、晋王、燕王、吴王、临安公主都赶回来了,他们都很好,你该放心了吧?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马秀英环顾她的儿女们,说:“好好的,互相照应着点,听你们⽗皇的,听太子的。你⽗亲严厉,不是不近人情,他是恨铁不成钢啊。” 太子和弟弟妹妹们含泪答应着。 马秀英依依不舍地说,一旦她不在时,最怕的是儿女们忘了骨⾁之情,为了争权而自相残杀,历史上的⾎腥味千万别带到咱家来。有时候皇家倒不如小人家和和美美,缺⾐少穿却心里踏实。她那殷切的目光望着她的孩子们,叫人感动、感伤。 太子为首,皇子、公主们全都哭着答应,跪下磕头。 马秀英又转向朱元璋,希望他慎终如始,使子孙皆贤,臣民得所。她死后,没人能越过宁莲去,让她掌后宮,立她为后。 说罢,渐渐合上眼睛,朱元璋哭着叫:“皇后!”孩子们也一片叫声:“娘…” 马秀英再也不能看一眼她眷恋的亲人了。 朱元璋満面流泪地说:“朕什么都能遵从皇后所嘱,惟她走后,不忍心再立后。”他转向郭宁莲,说:“朕多有对不起你处,从今天起,你掌管六宮,不立为后,你不会生气吧?” 郭宁莲说:“我和皇后比亲姐妹还亲,皇上不是多余这么问吗?” 自从胡惟庸案发,加上不久后马皇后去世,朱元璋的头发刷一下全⽩了,他明显地衰老了。 时光流逝,岁月更迭,转眼间朱元璋已经六十三岁,虽然精神依然不减当年,毕竟时光不饶人,有些老态了,动作明显迟慢了。他仍不改老习惯,仍不断地在屏风上更替纸条。 纸条都贴在屏风的背面,在殿前侍君的刑部尚书开济和翰林学士刘三吾不知他又在关注什么,他们目光不敢直视屏风。 朱元璋刚刚得到北边捷报,蓝⽟进兵百眼井,又至捕鱼儿海,阵斩元太尉蛮子,大获全胜,俘获元皇子地保奴以下男女七万,马牛羊十五万,朱元璋再次把蓝⽟比作汉代的名将卫青、霍去病,朱元璋一⾼兴,决定放他半年假,让他回京,为他庆功。朱元璋在龙笺上顺手写了“凉国公”三个字,是题的御匾。 刘三吾好不奇怪,前几天不是当着百官加封的吗?本来是梁国公,怎么一下子变成冰凉的凉了?是朱元璋笔下误吗? 朱元璋岂能有这样的疏漏?他是有意改梁为凉的。别看朱元璋不得不表彰蓝⽟的军功,骨子里却厌恶他。 朱元璋说:“你这人,真和诨号一致,坦坦翁,果然坦 ![]() 刘三吾倒敢直谏,既要赏赐功臣,又令人沮丧,应为皇上所不取。 朱元璋不爱听,说:“过去了,不提了,说那件案子吧。” 开济奏报,四川抓了一伙贩运私盐私茶的,后台叫丁斌。 刘三吾站了起来:“皇上,没我的事,我告辞了。” 朱元璋说:“不背着你,听听何妨?” 刘三吾说:“臣力薄,耳朵里也装不了那么多事。等皇上让我当刑部大堂时再听。”朱元璋一笑,也不強留。 朱元璋并没意识到坦坦翁也不永远坦 ![]() ![]() ![]() 开济已经查明,丁斌是李善长的外甥,从前在胡惟庸手下,是红得发紫的人,负责联络李存义、陈宁,都是他出面。在胡 ![]() 朱元璋心里未免生气,李善长从来没说过丁斌的事呀。 “我正要说这事呢。”开济说,李善长若 ![]() 朱元璋暗想,真应了胡惟庸那句话:鱼过千层网,网网有漏鱼。他谕令开济,这事一定要审个⽔落石出。李善长辜负圣恩,上次朕看他面子,饶他弟弟不死,他坐在朱元璋面前耷拉着眼⽪,竟连个谢字都没有。朱元璋旧恨又勾起来了。 开济又奏,走私茶盐过境事,款额很大,这事牵涉到了驸马欧 ![]() 朱元璋一惊,问:“重吗?” 开济点点头,说很重,横征暴敛,在四川越境贸易,不法收⼊额很大,有民愤。 朱元璋问安庆公主参与了没有? 开济道:“这还不清楚。” 朱元璋说:“欧 ![]() 开济又点了点头,说:“有皇上这句话,臣就好办了。” 五 喜峰关外,蓝⽟统帅大军浩浩 ![]() ![]() 中间夹杂着很多缴获的军马、粮草战俘,还有装在车中的美女。 蓝⽟踌躇満志,骑马走在队伍中间,马二已经做了贴⾝护卫小头目了。他对蓝⽟说:“凉国公这次回去,皇上不得封你王啊?普天之下,数你功大。” 蓝⽟说:“功大?皇上只封了我一个太傅,却把太师给了别人,我凭什么不能封太师?” “太傅也不低了。”马二说“不管怎么说,皇上还是说你功劳最大,不是说你去灾去病了吗?” “傻小子!”蓝⽟说“什么去灾去病,是卫青、霍去病,是人名,是汉朝两个最能打仗的将领。” 马二说:“管它有病没病,你的功劳谁也不能比。” 蓝⽟说:“功大你以为是好事呀!功⾼盖主,是大忌。你看,封我个公,却用凉⽔的凉,叫我从头凉到脚跟,心更凉,名副其实的凉国公。” 马二很替蓝⽟抱不平,这皇上也真是,封人家个热国公,也比凉国公叫人心里舒服啊。蓝⽟说他是故意的,朱元璋一刻也没忘了郭惠的事。 马二为他担心,劝他别奉旨回京,万一设了圈套要杀他呢?不如在外面领兵,谁也奈何他不得。 蓝⽟却很自信,他认为朱元璋想把他跟胡惟庸一样 ![]() 二人又说起了这次征战俘获的美人儿,蓝⽟早听说元朝太子妃别有一番风 ![]() 马二说:“你这回把元朝太子妃献给皇上,他就该封你热国公了!元太子妃可真美。” “你看中了?”蓝⽟逗他说“你若有那东西,我就把她赏给你,可惜你是个骡子!”说罢狂笑起来。 马二忍着肚子里的不快,说:“蓝将军,你可别忘了给惠妃娘娘报仇啊!这世上对你最好的就是惠妃娘娘了,直到临死还在叨念你。” 蓝⽟脸上起了 ![]() 马二说:“不饶你,能放心让你带三十万大军?万一你带兵反了,打回南京,那还了得?你和惠妃娘娘的事,他是哑巴吃⻩连,有苦说不出。他弄死了惠娘娘,却说她是杀自,为什么?他是不想把你牵进去。” 蓝⽟说:“你以为他那是对我好啊?” 马二说:“不对你好早调你回京取你人头了。” 蓝⽟说:“他是怕自己背个当乌⻳戴绿头巾的名声。他能容我,我也乐得装聋作哑。” 马二说:“那你不给惠妃娘娘报仇了?” “这得看机会。”蓝⽟说,回京后,马二必须蔵起来,少露面,他是叫人活埋了的人。蓝⽟怕他为自己惹祸。 说话间已见地平线上有隐隐的灯火闪烁,蓝⽟知道已经到了喜峰关了,他叫人传下令去,加快行进速度,进了喜峰关马上安营扎寨休息,元朝大本营已叫蓝⽟ ![]() 夜沉沉,关门紧闭,城楼上漆黑,惟一的写有“喜峰关”的灯笼在风中摇晃。两个守关的士兵在城楼上走来走去。 远远的见灯笼火把,人喊马嘶,二人向远处张望。一个说:“会不会是元军余孽又来犯关?” 另一个把关士兵吃不准,叫他守在这,自己去报告。 这时蓝⽟已经驱大兵来到关下。 巡关的头目上了城楼。蓝⽟手下的将领骤马上前,说:“守关的睡死了吗?征虏大将军凉国公班师回京,还不快快开关!” 巡关头目举着灯向关外照照,只见一片黑庒庒人头,看不清人的面孔,便说:“对不起,我们什么也看不清,万一是冒充的,吃罪不起,还是等天亮再过关吧。” 这一说,关外的士兵立刻不満地嚷嚷起来。有人说:“好大的胆,敢挡蓝大将军!”有人说:“我们为国征战,让我们睡野地!” 蓝⽟一扯马缰绳,战马原地竖蹄狂嘶,蓝⽟说:“不管它,挡我马蹄者,让它在马蹄下踏为⾁泥!冲关!” 这一声号令,等于是决了愤怒的大堤。 前锋队部呐喊着一拥而上,被击撞的城门吱吱嘎嘎叫了几声,轰然坍塌,在蓝⽟哈哈笑声中,军队蜂拥⼊关,而且抓住守关士兵一顿毒打,大部分守关战士吓得四处逃散。 |
上一章 权力野兽朱元璋3(大结局) 下一章 ( → ) |
权力野兽朱元璋3(大结局)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权力野兽朱元璋3(大结局)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权力野兽朱元璋3(大结局)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张笑天是权力野兽朱元璋3(大结局)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