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苏东坡传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 书号:42350 时间:2017/10/5 字数:9406 |
上一章 第二十五章 嶺南流放 下一章 ( → ) | |
哲宗紹聖元年(一0九四)四月,章停為相,他首先向蘇東坡開刀。蘇東坡是貶謫到廣東⾼山大疫嶺以南的第一個人。他被罷黜,剝奪了官階,調充英州太守。他並非不知道會有這類情形,不過不知道第二次害迫會嚴重到什麼程度。皇太后去世后,在往定州就職前,他正式辭行時,皇帝未允謁見,他就覺得危險即將到來了。他曾先后教過那個年輕皇帝八年之久,對他很了解。一年以前,他曾在一道表章裏向小皇帝說得很露骨,倘若他不納臣子的忠言,蘇東坡宁願做"醫蔔執技之流,簿書奔走之吏",也不願在朝中擔任侍讀之職。 可是來⽇如何,他並不真知道。左降英州太守並沒有什麼特別苦吃。章停也算他的故 ![]() 若譏朕過失亦何所不容,乃代子言低誣聖考。乖⽗子之恩,絕君臣之義,在于行路猶不戴天,顧視士民,複何面目?汝斌文⾜以惑眾,辯⾜以飾非,然而自絕于君親,又將誰態? 蘇東坡現在要跋涉一千五百里,自中國的北部到中國的南部。他覺得他一生只是一站一站的往前走,而現在只是在他人生旅途中的另一步,這旅程是他狐狐落地時已由神靈決定,不過到現在他才充分明⽩罷了。在他五十七歲時,他已經飽曆命運的榮枯盛衰,現在命運的轉變,在他也不以為奇了。命中註定他最后要完全與政治斷絕關係,要符合他的宿願,使他去度求之已久的常人生活。他現在向前行進,無憂無懼,心中一片安溫宁靜。在過去的⽇子裏,不管遇到何等問題,何等情形,他都以真誠勇敢之態度相向;他願把一切付諸天命。 蘇東坡以第一個犧牲者的⾝份,橫越中國南部巍峨雄偉的山脈,受難之中卻有一分卓然不群的優越感,他與家人啟程南下。他弟弟子由已然在汝州上任,離國都很近,蘇東坡先去看他,在金錢上弄得些接濟。蘇東坡對理財一事,並不見長。雖然在皇太后攝政九年期間,他走過一段好運,但時常各地調動,俸祿隨即花光。另一方面,他弟弟子由宦途較為平穩,直升至宰相之位。蘇東坡前去時,子由只能給他七千緡,供他家人在宜興安居之用。他從子由處回來,發現又官降一等,但到南雄的派令並未改變。他給皇帝上了一道使人讀之惻然的表章,請求允許乘船南下,做為對老師的一點兒恩寵。他怕陸行一千五百里,會⾝染重病而死于道側。所請得蒙恩准,他送全家,包括三個兒媳婦到宜興的蘇家。大家淚眼相望,蘇東坡決定只帶朝雲和兩個小兒子同行。 他們到了南京對岸的儀真,已經是六月天氣,害迫元佑儒臣的行動正在雷厲風行,名公巨卿之遭流放者,已有三十餘人。蘇東坡現在是第三次降官。他已經不夠太守的資格,而是改派到廣州漁東七十裏的惠州充任建昌軍司馬。情況已完全不同,他決定讓次子回宜興農莊去,自己只攜二十二歲的兒子蘇過、朝雲、另外兩個老女僕前往。他的門人張來,這時是靖州太守,派遣了兩個老兵一路伺候他。 但是沿途穿過美麗的鄉野,經過⾼山深⾕,看動人心神的急流⾼山,蘇東坡都充分觀賞。他坐的是一隻官船,在九江以南邵陽湖停泊時,出乎他意料,第四道命令又來到,又把他貶低官階。運輸官聽到這條命令,派一隊兵來要將船收回。兵來到時正是半夜。蘇東坡與軍官商妥,許他在船上住到次⽇中午。這時離通往南昌的湖上碼頭還有十二裏。他若運氣好,明天午前能到南昌,就全安無事;若遇逆風,他和全家以及行李就只好被拋下船來。他到龍王廟去禱告,因為龍王是主管⽔上全安的。他向龍王陳明他如今⾝陷困難,他說明天早晨若到不了目的地,便須露宿野外了。他剛一禱告完畢,一陣強風吹來,船帆漲滿,船向前行走極快,還不到吃早飯時間,船就到達了。后來,在他回程時,他寫了一篇祭文,向龍王道謝。 在九月,他跨越有名的大疫嶺,大疫嶺在中國古代為赴廣州的旅客必經之地。這道關隘是一條遙遠危險的旅途,通過之后,便到了另一個境界,多少旅客往往是有去無回的。一條鋪石頭的路,在關隘兩側各有三四百碼長,道旁有濃蔭茂密的樹,為旅客遮蔽太陽,供旅客歇息。行人到此,不由唱然興歎,多在岩石上題詩寄慨。立在此處山峰上,頭上雲天,不過颶尺,蘇東坡覺得自己猶如夢遊,不復知自己⾁體之軀在何處所了。從那樣⾼處,他能看到人的渺小,行為的卑鄙,山上的清風把他 ![]() 在南雄和廣州之間,他碰見道士老友吳復古。從此之后,在蘇東坡流放期間,他一直與吳復古 ![]() ![]() 哲宗紹聖元年(一0九四)十月二⽇,是歐洲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前兩年,蘇東坡到了惠州。好多事對他都顯得新奇,可是又似乎 ![]() 這裏就是中國的南方,和他以前所想像的不一樣,處處是濃綠的草木和亞熱帶的⽔果,的確是"嶺南萬戶皆舂⾊"。當地百姓看見蘇東坡這位詩人,都覺得驚訝,不知他為何故被貶謫到他們這個地區來。蘇東坡想到蘇武,蘇武被匈奴單于流放到漠北,從沒料到在暮年還能回到中國;他又想到管宁流放到遼東,竟願居住在那裏終⾝不去。惠州很美,當地居民也對他很好。等后來他遷到對岸的嘉佑寺之后,他說不久"雞⽝識東坡"了。 在對岸松風閣裏他寫了一封短箋,把他對人生的態度表現得最好。搬到嘉站寺之后,他常在山頂的松風閣裏留連不去。一天,他正回家時,看見松風閣⾼⾼超出樹頂之上,他的兩條老年的腿感覺到疲倦。他忽然想:"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由是心若掛鈎之魚,忽得解脫。人若悟此,當恁麼時也不妨歇歇。" 如今他又恢復到"依然故我"了。在廣州之時,他買了些上好的檀香,現在喜歡閉門靜坐,細聞此香味,思想往⽇過錯。有時窗外涼風徐來,他下午酣睡,等屋頂一個烏鴉把他喚醒,忽然覺得自己已然無官一⾝輕。看見寬闊的河面反光,映⼊書齋,他心想,這與明月在天一樣好。他不懂為什麼有人以為天空有雲、有月光會更美。他以為天空無雲,正如一塵不染的良心。 他給朋友寫信說:來此半年,已服⽔土,一心無掛慮,因為已經樂天知命。黃州老朋友陳糙寫信說想來探望,由漢口到惠州有一千里之遙。蘇東坡給他回信說; 到惠將半年,風土食物不惡,吏民相待甚厚。孔子雲"雖蠻多百之邦行矣";豈欺我哉!自失官后,便覺三山矽步,雲漢路尺,此未易遺言也。所以云云者, ![]() 他外在的生活絕不寂寞。可以意料得到,所有鄰近地區的官員都利用此一難得的機會來與這位傑出的詩人相結 ![]() ![]() 用這種方法,蘇東坡不斷與家庭保持聯絡。道教奇人吳復古和他同住數月,隨后兩年,在惠州和子由官職所在的⾼安,時常往返。另一個蘇東坡的同鄉道士陸惟謙,不辭兩千里之遙,特意來看他。蘇東坡發現了一種極不尋常的酒——"桂酒",他說桂酒不啻是仙露。他給陸維謙寫信開玩笑說桂酒一端即⾜以抵他迢迢千里跋涉之勞,而陸維謙果然來了。 每過幾天,太守詹范就派他的廚子帶著菜到蘇東坡家來做。過幾天,蘇東坡就到城西湖邊朋友家喝幾杯。那片湖位于山麓,旁邊有一個大佛塔,兩個廟。有時他去釣魚,一直坐在岸邊一個大巨的卵石上。一天,他釣到一條大鰻魚,他帶著鰻魚和酒到太守家去,在那裏吃飯。蘇東坡常去遊⽩⽔山,有時他帶著一個兒子,有時和本地太守或新來到城中的朋友一起。 他給弟弟子由的信,其中有幾封讀之可喜。在一封信裏他談到他臨時發明的烤羊脊。 惠州市肆寥落,然⽇殺一羊。不敢與在官者爭買,時囑屠者,買其脊骨。骨間亦有微⾁,煮 ![]() 到了惠州,蘇東坡最大的發現,是此地無酒類的官方專賣,每家各有家釀。由此時起,他開始品嘗桂酒,這時他仿佛在遙遠的地方遇到了知己。在給朋友的好多信裏,他讚美此酒的異香。此種酒微微帶甜而不上頭,能益氣補神,使人容顏煥發。在一首詩裏蘇東坡盛誇此酒,如果此種酒能開懷暢飲,會感到渾⾝輕靈飄逸,可飛行空中而不沉,步行⽔面而不溺。他打聽到桂酒的釀造法,刻在石頭上,蔵在羅浮鐵橋之下,所以只有尋神求仙的人才能尋到。 蘇東坡寫了至少有五六篇酒賦。最有趣的是《東皋子傳后記》。東部某太守以酒相贈。他剛剛讀完漢代以酒量之大出名的《東皋子傳》。在他謝太守贈酒的信裏,他寫了又啟,敍述他飲酒的習慣,偶爾添寫了兩條人生至樂,不⾼明的作家必然會增加到四五條,或寫個沒完了。 予飲酒終⽇,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然喜人飲酒,見客舉杯徐引,則予 ![]() 常以謂人之至樂,莫若⾝無病而心無憂,我則無是二者。然人之有是者接于予前,則予安得全其樂乎?故所至常蓄善樂,有求則與之。而尤善釀酒以飲客。或⽇:"子無病而多蓄樂,不飲而多釀酒,勞己以為人,何也?"予笑⽇:"病者得樂,吾為之體輕;飲者團于酒,吾為之酣適。蓋專以自為也。" 東皋子待詔門下省,⽇給酒三升。其弟靜問⽇:"待詔樂乎?"⽇:"待詔何所樂?但美醞三升殊可戀耳。"今嶺南法不噤酒,子既得自釀,月用米一斛,得酒六鬥。而南雄、廣、惠、循、梅五太守間複以酒遷予。略計其所獲,殆過于東皋子矣。然東皋子自謂五鬥先生,則⽇給三鬥,救口不暇,安能及客乎?若予者乃⽇有二升五合,⼊野人道士腹中矣。東皋子與仲長子光游,好養 ![]() 蘇東坡寫過一篇"酒頌"。即便不解杯中趣的人,讀了他描寫陶然微醉的快樂,也會為之神往的。 濁酵有妙理賦: 酒勿嫌濁,人當取醇。失憂心于昨夢,信妙理之疑神…伊人之生,以酒為命。常因既醉之適,方識此心之正。稻米無知,豈解窮理?翰英有毒,安能發 ![]() 蘇東坡不但是酒的鑒賞家和試驗者,他還自己造酒喝。他在定州短短一段時期,他曾試做橘子酒和松灑,松酒甜而微苦。在他寫的"松酒賦"裏,他曾提到松脂的蒸餾法,但是如何制酒卻未明言。在惠州他造了桂酒,而且生平第一次品嘗中國南方的特產"酒子"。酒子是在米酒還未曾充分發酵時取出來的,所以其中酒精成分甚少,實際上有些像稍帶酸味的啤酒。有一次,在一首詩前的小序中他說他一面濾酒,一面喝個不停,直到醉得不省人事。在給朋友的一封信裏,他說了"真一酒"的做法。這種酒是⽩麵粉、糯米、清例的泉⽔這神聖的三一體之精華,做成之后,酒⾊如⽟。上等麵粉展釀粉, ![]() ![]() ![]() 說公道話,蘇東坡在做酒方面,只是個外行中的內行,而不是個真正內行。做酒只是他的業餘嗜好而已。在他去世之后,過和邁兩個兒子常被人問到他⽗親做各種酒的方法,尤其是在蘇東坡詩和書信中常提到的桂酒。兩個兒子都大笑。二子過說:"先⽗只是喜歡試驗罷了,他只試過一兩次。桂酒嘗來猶如屠蘇酒。"蘇東坡大概是太 ![]() 在哲宗紹聖三年(一0九五)四月十九⽇,他的堂妹去世。真是不幸,她的名字始終未能傳下來,蘇東坡只是稱她"堂妹",或"小二娘"。她丈夫寫給蘇東坡的信報告這個噩耗,竟走了三個月。蘇東坡對堂妹的鍾愛並未少減,這一點在幾年前他寫信給一個親戚,可以證明,因為那封信裏他說一次旅行時未能到常州去看她,始終引以為憾。在最后一年,她與丈夫顯然是遷到蘇東坡為官的定州去居住。她丈夫柳仲遠,是一個方正的貧儒,並未考中科舉,但甚喜收蔵字畫。蘇東坡在京都時,他曾去拜望蘇東坡,蘇東坡曾以書畫相贈。蘇東坡在給程之才的信裏,提到堂妹的死訊,說自己"情懷割裂",在給堂妹的兒子的信裏,也說"此心如割"。用這類說法表示傷懷,在中文裏雖非什麼特殊,但所表示的仍是很深的傷懷。 他為堂妹寫的祭文,顯然是得到噩耗之后寫的,這篇祭文頗有真誠感觸,顯示出一往情深之致。文中說,他祖⽗所有的孫子,只有四個尚在。那四個是東坡、子由、子安(他伯⽗之子,在家鄉為弟兄們照料祖瑩),另一個便是這位堂妹。說她"慈孝溫文,事姑如⺟,敬夫如賓"。隨后談到人私的感受。他盼她的兩個兒子能長大成人,能夠光耀門媚。祭文上說:"一秀不實,何辜于神,謂當百年,觀此勝振。雲何俯仰,一螫再呻。救藥靡及,庵為空雲。萬里海涯,百⽇計聞。柑棺何在,夢淚儒茵。長號北風,寓此一搏。" 一年之后,她丈夫也去世,靈樞南運至靖江附近的老家安葬。 蘇東坡到惠州不久,得到一個消息,頗使他心中焦慮。在過去四十二年中,自從他姐姐去世,他⽗親公開指責他內兄家之后,他和弟弟子由就一直沒和內兄程之才通信或 ![]() ![]() ![]() 有程之才在,並且憑藉他的友情,蘇東坡得以對地方頗有建樹。雖然蘇東坡已無權副署好多公文,可是他卻充分利用他對程之才的影響力。他對朝廷⾼層政治固然是已告斷絕,可是對鄰人和當地百姓的福利,他還是視為己任。倘若有什麼事非法越理,他若能運用勢力予以糾正,他不會坐視不顧。紹聖三年正月元旦,博羅大火,使蘇東坡大為震驚。全城付之一炬。地方官對無家可歸的百姓都有救濟,臨時搭有篷帳供災民居住,並嚴防搶劫。官家衙署完全焚毀,全需重建。蘇東坡恐怕那些官衙的積弊惡習又要發生。他怕官方在重建此一城鎮時,又要乘機剝削民人,而地方府政會徵用物資民工。他建議程之才令當地府政在市場公開購買,噤止徵集民間物資,徵用民工。他指出來,否則"害民又甚于火災"。 他站在惠州街上,看到使他十分痛心的事。看見農夫滿車裝著穀子去向當地府政繳納捐稅。因為豐收,穀價下跌,府政拒絕收取穀子。這正是蘇東坡要管的事。他一探詢,才知道府政要的是現款,因為穀價太低。農民必須在低價市場將穀子賣出,才能得到現款,可是農民須要繳納的捐稅現款卻按糧價⾼時計算。結果,農民欠一個糧稅,卻得賣兩鬥穀子才夠繳納。蘇東坡給程之才寫了一封長信,內容雄辯滔滔,言詞峻切,就仿佛以前上皇太后的表章一樣,這樣把此衙署積弊揭發無遺,指為向農民純然勒索。他請程之才和當地的稅吏和運輸官舉行一次會議,並建議當地府政當依穀物市價向農民徵稅。數月之后,他聽說那三位官員已經決定向朝廷聯合呈請,他十分⾼興。 他現在開始關心惠州城的諸種改善⾰新事宜。他還是一秉過去喜愛建設的天 ![]() 他常對做些小事感到興趣。一件新奇的東西,在幾年之前很使他著 ![]() ![]() ![]() 蘇東坡既已失去權力地位,又為當政者所不喜,壯年時致君于堯舜與改變帝國之命運等雄心壯志,已不復當年氣概。如今只是惠州一國民而已,他的事也就是鄰居翟秀才和林太太的事,這位林太太是釀酒的,總是賒給他酒喝。他的朋友是道士吳復古、陸惟謙,和羅浮的僧人。他在學者、太守、縣令之中,也有不少朋友。 他雖然不能做官,他還可以做個熱心公益的國民。廣州為廣東之省會,近在颶尺,太守王古也是他的朋友。蘇東坡因為知道廣州有瘟疫流行,就寫信給王古,提議籌備一筆基金,做創立公家醫院之用,就和以前他在杭州所力的一樣。廣州人和杭州人一樣,也是以飲⽔問題為苦,疾病易于流行也與此有關。他認識一個道士,那個道士有一套引山泉⼊廣州城的完整計畫。廣州城內有一口好井,只能供官家用。不過,廣州城七裏之外,在一個比廣州尚能新居多的地方,有了良好的泉⽔。蘇東坡把那個道士的引⽔計畫向王古提出,並且建議建設⽔管引泉⽔進城。⽔管可用大竹管做,此種大竹子在廣東東部生產甚多。在山泉所在地須要建一石頭⽔庫,用五 ![]() ![]() |
上一章 苏东坡传 下一章 ( → ) |
苏东坡传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苏东坡传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苏东坡传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林语堂是苏东坡传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