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阿西莫夫逸闻趣事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短篇文学 > 阿西莫夫逸闻趣事 作者:米歇尔·怀特 | 书号:41614 时间:2017/10/5 字数:12689 |
上一章 第三章 大学与坎贝尔 下一章 ( → ) | |
1935年舂,艾萨克·阿西莫夫还是个脸上长着雀斑、迟迟的少年。他不善言辞,见过他的人大多数都认为他毫无灵气可言,谁也没料到,7年之后他却脫胎换骨,由一名笨拙的少年转变成为一名自信、直率的成年人,并在科幻小说领域里确立了自己的重要地位。 15岁时,艾萨克已发育成 ![]() 艾萨克的面试不是很成功。当时他有些不知所措,给人的印象极为內向,毫无个 ![]() 出乎意料的是,过了几周,他突然得到通知,被塞斯罗学院录取了。他的⽗⺟明⽩塞斯罗学院无法和哥伦比亚学院相比,但也深知种族因素在大学招生中的影响,因此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尽管如此,在整个大学期间,艾萨克却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二流的生学。 在中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艾萨克有了第一台打字机。⽗亲慷慨地花了10美元,买了一台二手货的“安德伍德5号”一开始艾萨克发现,学习打字很难。他不愿意参速加成班学习,也不看指导手册,纯粹是靠自己瞎学,竟用一个手指打字。⽗亲发现后,強烈要求他学习正确的打字方法,当时店对面住着一位名叫玛姬的年轻女子,正在上商业打字课,⽗⺟知道后便请她来教艾萨克。自此,艾萨克开始有所长进,并受益匪浅。 后来,艾萨克回忆说,当时他感趣兴的不是玛姬能教他正确的打字方法,而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能有机会单独跟一位漂亮女孩呆在一起。他学得很快,不久打字速度就走过了玛姬;再过一段时间,竟达到了每分钟打90个单词的速度。 一学会打字,艾萨克便立刻投⼊了创作之中。对于这些早期的尝试,没留下原稿,他自己也回忆不清了,只记得其中有一篇是关于魔术师与小精灵的故事,还带点“托尔基內斯克”的韵味。这些都是在《赫比特》和《指环之王》上正式发表文章之前的尝试而已。 1935年,艾萨克进人塞斯罗学院。学院位于布鲁克林的保罗希尔区,离自家的糖果店有5英里,他得花5分钱搭一段地铁。 艾萨克在大学里没有一个旧时朋友,大部分中学同学都进人了市立大学。整个生学时代,艾萨克都比较喜 ![]() 大学第一年,艾萨克过得不是很好。他发现自己在语言、艺术方面缺少天赋并且也不是个实际意义的科学工作者。解剖课对他来说尤其困难,即便是杀死一只猫(他一直都很喜 ![]() 上二年级时,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立独的塞斯罗学院关了门,同学们都成了“大学肄业生”令艾萨克生气的是,塞斯罗的生学并没有被收人哥伦比亚的其他学院,而是被冠以新头衔分开了,这就意味着尽管他们与正牌的哥伦比亚大学生学完成了同样的学业,有时甚至一起听讲座,但他们仍然是二等公民。这种不平等感,更增強了艾萨克的种族歧视意识。 学校的变化使得上学的路也延长了,坐地铁单程就需一个小时,这使阿酉莫夫与同学们更加疏远了,在校外他也没法与人 ![]() 1936年底,阿西莫夫一家搬到了他们的第四家糖果店附近,糖果店位于温莎街上,靠近希望公园,艾萨克对这家店铺的印象最为深刻。在这个店中,他对科幻小说的 ![]() 这次他们的家没在店铺大楼上,而是安在了街道对面。这是艾萨克那时住过的最好的房子。几年来,阿西莫夫一家的糖果店一直收益颇丰,良好的经济基础使得他们能在更繁华的街区找一套更宽敞的房子住。艾萨克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房间,并获许将科幻杂志留在壁橱里。住在里奇伍德街时, ![]() 这个家给艾萨克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阿西莫夫一家在这儿一住就是16年,是他们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25年后,当艾萨克重返旧地时,却发现店铺已成为废墟,房屋也被出租给了别人,不噤悲从中来。 在温莎街,阿西莫夫开始了认真的创作。他很清楚地记得,1937年5月29⽇这一天,他坐在打字机旁认真地写第一篇连贯故事时的情形。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学打字,并为校刊写报道及稚嫰的新闻稿,偶尔也试着写点支离破碎,构思不佳的小故事。这篇作品就是《宇宙之钻》,故事的主人公是个时空旅行者。在这部最早的作品中,阿西莫夫已经知道了运用现代科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合理的想象编织出整个故事。 在1937年的舂天和初夏忙着写这篇作品的同时,艾萨克也意识到得挣点钱为二年级做准备。上个暑假,他靠打工每周赚的15美元,都用在了买书和路费上,所剩无几。为减轻⽗⺟的负担,他到学院的心理系做助手。他的工作是为心理系主任格列⾼里·雷泽伦教授打杂,其中一项是参加一个小组,为教授制作所需的统计表。但阿西莫夫很快就发现,他不是个能与人合作的人,总是自顾自地准备自己的表格,并在教授的指定范围外做自己的研究;当他实际上与系里的其他人进行合作时,又总是为各种小问题与别人发生争执,并明确表示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他无法再在小组中呆下去了,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而教授之所以没让他走人,是因为尽管他无法与别人合作,但确实能⼲出点名堂。 艾萨克发现自己难以与别人合作,这无疑是他从未有过文学代理人的原因。据出版商们称,与他一起准备书稿非常愉快,但那是因为他写书,他们出书,出版商们尊重他的意见,他也尊重他们的付出,他们并非⼲同样的工作或就某一工程紧密地配合。当然,他与弗雷德·波尔短暂的合作是个例外。 为庆祝1938年新年,这一天也碰巧是他18岁的生⽇,他写了一篇⽇记。他终⾝都保持着写⽇记的习惯,尽管有时候热情会有所消退。据他自称,这些早年的⽇记像小报告一样,都很乏味,但还是为探索他心灵深处的情感或动机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从一开始他就决定,自己的⽇记只能记载事实,以便⽇后论定是非,而不是用来记载幻想或对生活的梦想及其他更深的思考。 中学时代,阿西莫夫是个有天分但又爱闹腾的生学,进人大学后仍然如此。尽管他的成绩一直都很好,但许多讲师都开始讨厌他。一年级还没上完,差点就有二门课不让再修。因为他总是在课堂上揷科打泽,拿老师取笑。如果不是因为他的聪明,他早就被赶出去了。 有一件事差点断送了他的大生学涯,令阿西莫夫到老都无法忘记。三年级时,他决定选修英国文学,当时讲授这门课的是才华横溢、口若悬河的莱恩教授。莱,gy教授是个戏剧 ![]() ![]() ![]() 事有凑巧,阿西莫夫最近也刚听到有关“布莱克斯”的消息。“布莱克斯”是当时的一种下流剧院,那一年的头条新闻就是纽约的道德模范长市费尔莱罗·拉加蒂尔下令关闭了城里所有的“布莱克斯”剧院。就在莱恩在教室里踱着方步,以近乎可笑的热情,细致地介绍着他看戏的经过,描绘着演出的精彩场面,声称自己为生学感到惋惜,因为他们今生无缘看到那种场面,感受不到那种无与伦比的演技时,被莱恩夸大其辞的演说搅得很不耐烦的阿西莫夫突然大声地揷嘴道:“是的,我们是看不到了。拉加蒂尔把它们都关闭了,我们怎么能看到呢?” 话刚出口,阿西莫夫就后悔了。教室里先是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无法抑制的大笑。哭笑不得的莱恩试图让生学们安静下来,但毫无效果。这时,下课的铃声响了,莱恩飞快地离开了教室,同学们也鱼贯而出,边走还边拿阿西莫夫的话开玩笑。阿西莫夫躲过了批评,但他没走,在教室里和西尼·科恩商量着被学校开除后的工作问题。 幸运的是,莱恩教授似乎并没有把阿西莫夫的话放在心上。第二周上课时,他向阿西莫夫眨了眨眼,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事情就这么结束了。这门课修完后,阿西莫夫取得了很⾼的分数,莱恩教授还专门提出了表扬。 阿西莫夫善于对事物做出快速、机智的评论,而且往往带有天然的分析倾向。他的这一天赋,为他在生活的另一领域起到了极其有益的帮助。上大学时,阿西莫夫就开始向科幻小说杂志投稿,对每期的故事进行评论,并按故事要素标准打分。这一举动所引起的反响起出了他自己的预料。首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惊奇》杂志上,艾萨克 ![]() ![]() 回首往事,阿西莫夫觉得这件看似无⾜轻重的小事,实际上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正是这件事促使他走上了创作科幻故事的道路。当时他心目中的英雄,就是那些在每期《惊奇》与《惊诧》上发表文章的作者。当某期杂志未能按时收到时,他发现自己对这些杂志的依赖已经很深:如果没有这些杂志,唯一的弥补方式只能是自己动手写故事了。 对斯特瑞特与史密斯出版社的拜访,还使阿西莫夫意识到杂志上的那些作家并非⾼不可攀。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就走进了出版社,走进了那个收集故事,并对它们进行甄选、发表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作为一名作家而迈人那个世界呢?这时,他想到了《宇宙之钻》。这部作品尚未完成,还躺在家中的菗屉里。几分钟內,他乘地铁由出版社返回到家中,将自己第一次认真创作的作品拿在手中。看到稿纸已略微有点卷角,他当时便下定决心,要改写这部作品,并将他投给《惊奇》杂志。 阿西莫夫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他的《宇宙之钻》及写小说的想法。在对故事做了満意的修改以后,他还得决定怎样才能以最好的方式将它投递到《惊奇》杂志社。他去和⽗亲商量,⽗亲建议他亲自把稿子 ![]() 阿西莫夫与坎贝尔初次见面是在1938年6月21⽇。当时,阿西莫夫还是个年仅18岁的大生学,而坎贝尔比他年长10岁,已是位功成名就、经验丰富的杂志编辑。坎贝尔收下了阿西莫夫的稿子,说一定看,几天后就能还给他,同时做出答复。对于坐在大编辑对面的阿西莫夫而言,坎贝尔同意见他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自然,坎贝尔没有发表《宇宙之钻》,而是如约在两⽇內将稿件还给了阿西莫夫。他的批评不带任何感情⾊彩,从文章的开头到人物 ![]() 阿西莫夫很快便开始投⼊了新的创作。这次退稿令他受益匪浅,并由此与坎贝尔建立了联系。他认为自己已经弄清楚了一篇“惊奇”故事应有的文体与要素,于是便开始写一篇6000字的新篇《偷乘者》。 《偷乘者》讲述的是一些人前往木星的一颗卫星加里斯托,结果发现这个星球上住着一群对磁场有反应的奇怪动物。 与此同时,阿西莫夫每月继续在《惊奇》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甚至还收到了一些作家的回信。这些作家定期在杂志上发表作品,有的对他的评论提出了疑问,有的则感谢他的指正。阿西莫大无意之中展开了自己的联网活动。正是这些信件,促使他在6月的一个下午首次进⼊了坎贝尔的办公室,与众多的作家、读者建立了联系;而正是这些作家和读者,引发了科幻小说的⾰命,使得《惊奇》与《惊诧》这两份杂志能正常运作。 阿西莫夫又开始了孜孜不倦地创作,直到6个月后的1939年1月1⽇,坎贝尔终于看中了他的一篇作品《艾德·阿斯特拉》,将它登在了《惊奇》上。在此之前阿西莫夫共计拜访坎贝尔7次,收到退稿9次。 1939年初,是阿西莫夫写作生涯中一个硕果累累的时期。在坎贝尔将他介绍给《惊奇》的读者之前,他已卖出了一部作品《被放逐的背心》。他的这篇最早的作品,曾被坎贝尔拒收,但《惊诧》杂志在1938年10月21⽇收下了它,并将它刊登在1939年1月的《惊诧》上。今天,它已成为阿西莫夫最著名的一篇故事。1939年2月,阿西莫夫与小杂志《科学故事》达成了第三笔买卖。《科学故事》与《奇异故事》是姐妹杂志,至此他算是真正⼊了行。 坎贝尔收下《艾德·阿斯特拉》,并不是受了阿西莫夫在《惊诧》获得成功的影响。他是看中了这篇故事本⾝的优点才接受的。《被放逐的背心》受到了《惊诧》杂志读者的热烈 ![]() ![]() ![]() 阿西莫夫自然从自己的第一笔 ![]() 科幻流行杂志的书 ![]() 波尔作为评论家比做代理更合适。阿西莫夫一直铭记着自己在事业上遇到困难时波尔给予的帮助与鼓励。那时的阿西莫夫刚人行,还很稚嫰,他常常答应写心中没数的东西,结果只能自食其果。 这次短暂的合作使波尔与阿西莫夫成了了好朋友,但两人均认为,他们还是保持私 ![]() 取得这些早期的成功后,阿西莫夫正式成为一名流行杂志作家,他忙碌了起来。除1942年中某一短暂时期因家务与战争的影响他曾暂时搁笔外,他几乎每月都在科幻小说杂志上发表作品。这时的阿西莫夫还只是个大生学,一边得争取学位,一边为家里分忧解难,同时还得为实现自己的写作梦而努力。 30年代末40年代初,新兴的科幻小说俱乐部犹如雨后舂笋,遍布国美各地,其中以纽约尤甚,因为主要的几份科幻杂志都是在这里出版。通过写作及参加一些科幻小说俱乐部,阿西莫夫终于 ![]() 阿西莫夫参加的第一家俱乐部是“大纽约科幻小说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名字毫无特⾊,会员主要是来自纽约5个区的一群少年流行科幻小说 ![]() 聚会时,会员们探讨各种杂志上刊登的科幻小说,朗读自己的作品,或就某篇故事的一个小细节给杂志写信,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攻击别的俱乐部。孤僻的阿西莫夫被这种少年的狂热深深昅引了。完成大学功课,做完店里的活,傍晚时分穿过纽约,对他来说简直就像是冒险。尽管他已満18岁,但晚上很少出门,参加俱乐部给他单调的生活增添了新花样。 当时的科幻小说俱乐部寿命都不长,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员们常常因对科幻小说的持的一些小分歧发生争吵,这些争吵往往升级为两败俱伤的混战,最终导致俱乐部的解体。然后,经过合并、重组,成立了新的、同样短命的俱乐部,而会员与原来的那班人并没什么区别。 阿西莫夫是个不善与人合作的人,但在两派相争的斗争中,他却令人诧异地扮演了中间人的角⾊,出现裂分后,他总是两边讨好。阿西莫夫并未将俱乐部內不同阵营间的小打小闹当回事,也无意在这个拥挤的科幻小说 ![]() 阿西莫夫年轻时期,科幻小说俱乐部的成员几乎都是男 ![]() ![]() ![]() ![]() ![]() 艾萨克的少年时代几乎没 ![]() ![]() 与艾琳刚开始约会,就发生了一件事,几乎断送了他们刚起步的关系。1940年,艾萨克带艾琳去参观世界博览会。艾萨克觉得,经过6个月的接触,他们的关系应由纯精神阶段跃进到实质 ![]() 和艾琳的关系很快就结束了,他又恢复了旧⽇的生活——与男友们来往、上学、帮⽗亲料理糖果店并继续他的科幻小说写作(这是最重要的)。几个月后,他又遇到了一位年轻女士杰特鲁德。 1942年初,艾萨克通过一位朋友吉·哥尔德伯格认识了杰特鲁德。艾萨克在“未来者”俱乐部呆了一段时间后,转到了布鲁克林作家俱乐部,在那儿结识了吉·哥尔德伯格。吉的女友丽想让自己的一位朋友见见吉,评判一下他作为托付终⾝的对象是否合适。显然,如果能组成两对是最好不过了,于是吉找到了艾萨克。 他们花了几周时间才最后定下约会的时间和地点,四个人终于见了面。吉曾向两位女士介绍说,艾萨克是位留着胡子的化学家,还是个俄罗斯人。一年前艾萨克确实留了胡子,但1942年初他已将胡子剃掉了。说他是个俄罗斯人,他对俄语一窍不通,而且他当时还只是个正与化学课较劲的生学,但无论如何,第一次约会很顺利。 从艾萨克自己对这段往事的回忆来看,他显然更在乎这次约会给他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对是否与杰特鲁德保持联系并不是很在意。 当时的艾萨克还是个愣头青,不知如何穿⾐打扮,对时尚毫无趣兴,更不知如何有利地把握社 ![]() ![]() 即使在笨拙的青年时代,艾萨克也是个讨人喜 ![]() ![]() ![]() ![]() 对这一变化所能做出的最好解释,就是自1942年起,艾萨克从感情上和智力上都立独了。另外,他适应了大生学活,并在学业上小有成绩。和杰特鲁德在一起的感觉不错,他没费什么劲就给对方留下了好印象。最重要的是,他写了几篇成功的故事。他向自己及科幻小说界证明了他能写出商业 ![]() ![]() ![]() ![]() ![]() ![]() ![]() ![]() 可笑的是,促成艾萨克这一转变的竟是杰特鲁德。在他颇具成就的学业及早年流露出创作才华的基础上,杰特鲁德推了他一把,使他加⼊了成年人的行列。 杰特鲁德生于1917年,几乎比艾萨克大出3岁。她以前一直住在加拿大,19岁时,全家搬到了纽约。她的生活比艾萨克要精彩得多,也 ![]() 艾萨克初遇杰特鲁德时还是个童男子, ![]() 三年的大学时光对艾萨克来说是个不间断的奋斗过程。这段时间內有三件事情对他来说意义重大。首先,他的科幻短篇小说写作不断取得进步。他收到了很多退稿,但从不气馁,经过不停的努力,终于将故事卖了出去。他不断从坎贝尔那里,从他的朋友们、科幻小说 ![]() ![]() 艾萨克关心的第二件大事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从一开始就关注着这场战争。尽管他对宗教一无所知,但他确实把自己看成是全球犹太人团体中的一员。他认为希特勒对欧洲犹太人的害迫就是对他的害迫。他有一种受挫感,但又无能为力。 1941年,德军两线作战。战争进人了对峙阶段。俄罗斯的冬天及苏联红军阻拦了希特勒的东进,但在西线,英国和德国的庞大军队在远东和洲非均陷⼊了僵局。 1941年12月7⽇,星期天,⽇军轰炸珍珠港,国美正式参战。阿西莫夫非常奋兴。他意识到,战争是一种狂疯的行动,数百万人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生命与家园,大国也因参站而被拖垮,但他同时也意识到,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挫败希特勒。他相信国美是站在正义一边的,并且坚信盟国必胜,这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第三个问题,也是他青年时代最沉重的包袱,那就是他的学业。1939年9月,他达到了学业标准,进⼊了研究生院。他仍是哥伦比亚的生学,但依旧⼊不了一等公民的行列,问题的 ![]() 当时任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主任、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尤雷教授,就很不喜 ![]() ![]() 1939年,在学院的研究生选拔会上,尤雷煞费苦心,企图让阿西莫夫落选,但他失败了。但是,令阿西莫夫生气的是,尤雷的一项提议获得了通过。他提出先让阿西莫夫试读一年,如届时能按要求取得学分,才可转为正式的研究生,否则就退学。 当时,欧洲的战事不断升级并到了紧要关头,而在这整整一年中,阿西莫夫收敛了写作的热情,全⾝心地投人到了学业中,最后终于排除了障碍。他晚上学习到深夜,早上还得早起帮店里⼲活;他在地铁往返途中看书,并与一切朋友失去了联系。1940年底,他以优异的成绩正式成为哥伦比亚的研究生。 医学院是阿西莫夫所面临的下一个难题。有一段时间,他不仅对上医学院不抱一点希望,甚至坚决反对这个决定。不巧的是,⽗⺟一心想让儿子成为医生。在他们看来,哲学博士的学位毫无价值。阿西莫夫对此不以为然。 那时,他已对纯科学产生了浓厚的趣兴,尤其是化学。他在大学里学习困难,不是因为没掌握学习技巧或对学习缺乏趣兴,而是因为生活中的其他庒力。他也不喜 ![]() 事如人愿,他果真不用再为上医学院苦苦争辩,也不用再做任何决定了,因为没有一所医学院愿意录取他。阿西莫夫松了一口气,开始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 ⽗亲朱达自然很沮丧,认为这是儿子学业上的失败。阿西莫夫费了很大的劲说服⽗亲,让他相信事情并非那么糟——他说这没准是件好事,况且今后的⽇子还长着呢。 艾萨克决定去哥伦比亚,取得化学硕士学位。这样他就有资格从事研究,进而取得博士学位。1940年,他通过了研究生的试考。1942年初,在认识杰特鲁德前,他取得了哥伦比亚的硕士学位。在此期间,他过了一段相对轻松的⽇子。硕士学位试考并非容易之事,所以他仍得努力,到时他将全力以赴。他知道,只要自己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并多看些书,保持对化学的趣兴,就一定能通过试考。 正是在这一时期,他満怀着新的趣兴与热情,又开始了科幻作品的创作。他恢复了与坎贝尔及当地科幻小说俱乐部朋友们的联系,并在写作上取得了大巨的进步。从1940年到1942年,他陆续发表了最早的机器人故事、经典短篇小说《夜幕》以及后来被收人《基地三部曲》的一些早期作品。 阿西莫夫的决定——稍稍放松点学业,专心从事写作——被证明是明智之举。与1940年的研究生人学试考相比,硕士资格试考没费什么周折就通过了。1942年2月2⽇,他顺利取得了硕士学位,并马上开始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课程。 1942年初对阿西莫夫而言是段快乐的时光。他获得了硕士学位,行银里存了1000多美元,还发表了许多作品。尽管欧洲战事绵延不绝,自己前途未卜,但他还是很乐观。1942年4月,他鼓起勇气向杰特鲁德求婚,那时他们刚认识没几个月,可能他是有点 ![]() 杰特鲁德拒绝了他,并曾试图结束他们的关系。她甚至告诉艾萨克,她不爱他。尽管她说这话时一本正经,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有一段时间,他不再提这事,但不到一个月,在劝说杰特鲁德与他继续保持一般的朋友关系后不久,他又发动了进攻。那天,他与杰特鲁德在哈德逊河边漫步了数小时。两人边走边谈,最终他说服了杰特鲁德,接受了他的求婚。 阿西莫夫的生活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戏剧 ![]() ![]() 就他的事业而言,20世纪40年代早期是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创作最具成果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开始确立自己作为国美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家之一的地位;他是坎贝尔的少数几个宠儿中的一个,同时,他也是科幻小说“⻩金时代”的一盏引路明灯。 |
上一章 阿西莫夫逸闻趣事 下一章 ( → ) |
阿西莫夫逸闻趣事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阿西莫夫逸闻趣事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阿西莫夫逸闻趣事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米歇尔·怀特是阿西莫夫逸闻趣事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