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乔家大院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乔家大院 作者:朱秀海 | 书号:42335 时间:2017/10/3 字数:12894 |
上一章 第三十九章 下一章 ( → ) | |
致庸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他仍然没有料到,这一仗竟然如此凶险。左宗棠的大军出肃州抵哈密,然后左中右三路大军并进,向阿古柏的匪军展开了大规模攻击。但匪军依仗地理![]() ![]() ![]() 致庸等人对于左大帅的战役计划毫无所知,仍然按照大帅的命令,指挥辎重大队向预定的位置前进。阿古柏果然上当,于一天深夜出动主力,向致庸带领的辎重大队发起了嘲⽔般的攻击。在这次决定疆新命运的战役中,致庸率铁信石、长栓等人浴⾎苦战,并机智地派⾼瑞冲出重围,向左大帅报告了消息。我大军立即从四面合围而来,将阿古柏匪军团团围住,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在这场敌围我、我又围敌的混战中,靠铁信石死力相助,致庸才保住了一条 ![]() ![]() 旌旗飘扬,凯歌振天。第二年的舂天,致庸将景岱和他带去的掌柜和伙计留下,自己率领大车队、骆驼队浩浩 ![]() ![]() ![]() 出发时致庸两鬓斑⽩,回来时已是満头⽩发。战争锤炼出了另一个乔致庸,他目光內敛,沉着冷静且从容。但某些特定的瞬间,他眼神中蕴含的那一种坚定纯粹、刚直不阿,能让所有和他相见的人內心深深地吃惊与震撼。 是的,九死一生之后,乔致庸已经不惧怕任何人、任何事了。他的一生已实现了太多的抱负,除了东到极边这件事没有做到,他已经走遍了国中的南北西三个方向,在这些地方实现了他货通天下的誓言。惟一的遗憾是他还没能让汇通天下的理想变成现实,不过他不担心这个,即使没有他,也有潘为严大掌柜替他做这件事情。他还知道,只要朝廷不开放官银汇兑,大批银子进不了票号,汇通天下的目标就会一直难以实现。现在他和潘大掌柜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等待时机。 潘为严当初的分析果然没错,浑⾝伤痕累累的致庸在凯旋归来的当月,就收到了一封来自京城的信。致庸打开看后,愤怒的红嘲立即涌上了他的脸。他一言不发,将信 ![]() 曹掌柜接过信来,迅速看了几眼,马上大变了颜⾊,怒道:“朝廷怎么会这样!”⾼瑞赶过来,问:“怎么了?”曹掌柜气得満脸通红道:“潘大掌柜在信上说,左大人给太后老佛爷上了折子,请求朝廷尽快归还乔家为此次西征筹措的二百五十万两粮草银子。没料到太后见了折子,竟对庆亲王说,反正乔家富可敌国,不缺这二百多万两银子,张之洞张大人就要到山西来当巡抚,让张大人给东家写个匾,在门前一挂,就算朝廷和乔家的账两清了!” ⾼瑞飞快地看了那信,大怒,拍桌子道:“什么太后老佛爷,堂堂一国之主,怎么能这样!以后再用兵,哪一个山西商家还敢再替朝廷筹措粮草?!”致庸漠然地坐着,一言不发,心中却暗暗拿定了一个主意。 2 谁都没有想到,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的二爷乔致庸竟会用这么一种异常 ![]() 一个月以后,在左宗棠连续三次上奏章无果的情况下,致庸终于走出了早就打算好的那一步,他头顶状纸跪在京城端门外,对来来往往的员官和百姓大声喊道:“言而无信,不知其可,还我的银子呀,我为平定疆新垫付出来的银子呀!” 结果也并不出乎致庸的意料,跪了三天后的他再次被打⼊了天牢。在狱中他依旧嘶哑着嗓子喊道:“言而无信,不知其可,还我的银子呀,我为平定疆新垫付出来的银子呀…”典狱官没奈何地对着刑部大人王显道:“大人,怎么对付这个人?”王显也无可奈何,只得道:“此人一时也动不得,好好看住他,先饿他两天,看他还要不要自个儿的银子!” 典狱官一边把王显往外送,一边感慨道:“王大人,真是旷古未闻的事情,区区一介山西商民,竟然到京城里向朝廷要银子,不让此人受点⽪⾁之苦,他就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王显哼了一声:“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上头说了先关着,怎么处置此人,得听太后老佛爷的懿旨!”致庸嘶哑的声音远远传来,典狱官回头看一眼,赔笑道:“大人,小人也是山西人,和这乔致庸是同乡,从小就听说乔家祖祖辈辈都糊涂,还得了一个外号叫‘糊涂海’,不过那也只是耳闻,今天这一位,可让我开眼了,这个乔致庸,竟然比他家里所有人更糊涂得出奇!他是怎么想出来的,竟然能头顶状纸,跪到端门外喊冤三⽇,跟太后老佛爷要银子,这不是当着天下人给老佛爷难堪嘛!”那王显也不说话,带人离去。深牢中致庸的喊声仍在嘶哑着继续:“言而无信,不知其可,还我的银子呀…” 庆亲王府內,李莲英大大咧咧地坐着,呷着茶,尖声道:“为了这么一个小小的乔致庸,张之洞上了折子,左宗棠也上了折子,就连已经远贬的胡叔纯,也敢上折子保他,帮他找太后要银子,还有一些个朝廷员官也不断帮他说好话…乔致庸一介匹夫,居然敢这么放着胆子跟太后闹,他真以为太后杀不了他吗?” 庆亲王赶紧道:“李公公息怒,乔家除了财力,多年与朝廷员官结 ![]() 庆亲王赔笑道:“太后老佛爷当然可以杀这么个小小的商民,但天下人此后会说,太后是为了不还乔致庸的粮草银子,才杀了他灭口。太后可以堵住京城満朝文武的嘴,却堵不住天下人的嘴。所以李公公一定要劝太后三思…”李莲英看他一眼:“太后刚才跟我说了,一定要杀他,太后才不管什么天下人呢!” 庆亲王想了想,小心道:“公公,据我看来,乔致庸这回进了天牢,就没打算再活着出去,他现在想的,就是让太后一怒之下把他杀了,让天下人都指责朝廷没有信用!”李莲英一惊。庆亲王继续道:“乔致庸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就是再糊涂,也不至于糊涂到不懂得以卵击石的道理!可他还是头顶着状纸在端门那跪了三天,公公你想想,他不是明摆着找死来了吗?” 李莲英一拍腿大点点头道:“有点道理,我有点琢磨过来了。”庆亲王笑道:“公公自然是聪明人,所以你说堂堂朝廷跟一个草民斗什么气呀。”李莲英斜睨着眼睛,笑看着他道:“庆亲王,太后当然也可以不杀乔致庸,可太后也没有银子给他呀,这事怎么收场,你不是平时办法 ![]() 庆亲王道:“事情难办就在这里。乔致庸不怕太后盛怒之下,一刀将他杀了,还来要银子,那就是说,他是铁了心想要回这笔银子。朝廷不给银子,他是不会罢手的。可太后是不会给他银子的,所以思来想去,若太后实在不想还银子,那只有杀了他!” 李莲英哼了一声,有点不耐烦了:“王爷,你也够绕的,一会儿说太后不该杀他,一会儿又说只能杀了。罢了罢了,你就看着乔致庸这么为难太后?他这哪里是要银子啊?他简直是拿着太后的脸不当脸,是在天下万民面前要太后的好看!太后说了,她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银子,实在 ![]() 庆亲王赶紧道:“我当然明⽩太后不想给乔致庸银子,可不给银子又不好下台;杀了他不但是千秋万代的骂名,只怕目前就会群情汹汹。不过这事说难办也难办,说好办也好办,我们只需找~个能治得了乔致庸的人,让他自个儿乖乖地把台阶下了即可。” 李莲英挠挠脑袋:“我都被弄懵了,一时半会儿到哪去找这么个合适的人?”庆亲王笑道:“本王这里正好有一个人。此人名叫孙茂才,为官之前,曾在乔家做过师爷,后来他不知怎么与乔家闹翻,做过两广总督哈芬哈大人很长一段时间的幕僚,此人颇有才⼲,也善钻营,我看就由他来办,他 ![]() 李莲英打一个哈欠:“既然这样,就由王爷做主好了,只要不让老佛爷烦心,不让她出银子,怎么都行!”庆亲王点头:“只是还要烦劳公公启奏老佛爷,让军机处代皇上拟旨,把这个孙茂才弄来京里任刑部郞中,主管乔致庸一案!” 李莲英起⾝告辞,想了想又有点不放心道:“哎,你说,这个孙茂才曾经和乔家闹翻,他会不会趁机对乔致庸来个公报私仇,置他于死地,把事情闹得更大?”庆亲王大笑起来:“他若是那样,朝廷是有王法的,他治死了乔致庸,他的好⽇子也就过到头了,与我们有何⼲系!公公,找一个这样的人来做事,无论如何我们都会有退路的。” 李莲英回过神来:“妙,兵法上有这一计,叫做借刀杀人!那孙茂才处理得好当然不错,万一弄砸了,那时朝廷上下,包括民间,就不会有太多议论了!”庆亲王点头笑着,恭敬地将李莲英送了出去。 3 茂才毕竟是茂才,太后为什么要点他到京城来主审致庸的案子,他心里十分明⽩,他尤其明⽩自己有可能在替太后杀了致庸之后再被太后杀掉,以搪塞朝廷和民间的非议。但茂才不会让太后这么做,第一,他要把自己的小命保住,为此他发觉不能杀掉致庸,虽然太后希望他这么做;第二,他也不能轻易放过致庸和乔家。多年以来,虽然远离乔家,但他一直没有忘记通过各种渠道打探乔家的生意状况,他深信民间的一句谚语: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的一生是从被致庸令人从乔家大院大门里扔出来为转折点的,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他给自己定下了人生的最大目标:等待时机,以自己能够使用的最 ![]() 想虽然这么想,但是到底怎么做,茂才进京时却没有什么成形的主意。他没有想到,这件事在第二天的下午,一个久在刑部衙门、不显山不露⽔的下等属吏就帮他想出了主意。这个主意是:试图自己或派人说服乔致庸自己下台阶,不再向朝廷要银子,以此保住乔致庸的命也保住自己的命,那在乔致庸是不可能的;同样,试图说服太后老佛爷不杀乔致庸,将二百五十万两银子如数付给他,从而平息这场轰动朝野的官司,那在太后也是不可能的。但即使如此,这位喝多了酒的老吏也还是帮茂才找到了活命之路。“老爷,这其实也好办。只要乔致庸不死,您就不会死。”那老吏道。“可是他不死,我怎么了结这个案子呢?”“这更好办了,”那老吏道:“我的大人,难道真要乔致庸服了软,大人才知道怎样回太后的话吗?”茂才愣了半晌,一拍脑门道:“明⽩了!哎呀我怎么这么笨!你的意思是说,不管乔致庸服软不服软,太后要的都是一样的回话。天哪,这案子还没审,已经结了!”那老吏也⾼兴道:“大人真是聪明,将来必定还会官升级三!” 茂才跟着就得意起来,到京后的烦闷一扫而光。“这么说案子就好办了。只要本官对太后回了话,说乔致庸服了软,认了罪,不要那二百五十万两银子了,太后也就再没了话说。我的差事也就 ![]() 室內只剩下茂才一个人的时候,茂才捻须,冷笑自语:“太后,庆王爷,你们也够 ![]() 第二天,知道了消息的曹掌柜、潘为严、马荀、⾼瑞就一起来到了茂才的官衙,在他面前长跪不起。曹掌柜道:“虽然当初东家对孙大人多有不敬,但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们大家还求大人看在过去有过的 ![]() 众人听出了话外之音,相互对视。潘为严道:“孙大人,听说东家进了天牢,乔家大太太立马就赶来了,她也知道大人在朝廷里办事多有不易,曾经说过只要大人能救东家一命,乔家倾家 ![]() ![]() ![]() 众人走出茂才官衙,⾼瑞放声大哭。曹掌柜和马荀也跟着落泪。⾼瑞哭道:“东家这回死定了!”马荀也哭,恨道:“孙茂才这个八王蛋,他还是个人吗?!曹掌柜,潘大掌柜,我马上回包头,雇一个顶尖的蒙古武师,进京杀了这个坏种!他不让东家活,我们也不让他活!”潘为严比他们冷静,道:“各位都别哭!就是杀了孙茂才,东家也还是要死。有句话不知道大家忘了没有,叫做天无绝人之路!咱们回去,把事情禀告大太太,让她拿个主意!” 大德通票号的內室里,曹氏久久地坐着,几位大掌柜在门外恭立。刚才是大家公推曹掌柜向曹氏说了去见茂才的经过,以及茂才的回话。自那以后,曹氏就一直这样坐着,她已经坐了漫长的三个时辰了。 曹掌柜和潘为严、⾼瑞、马荀站在门外,不敢离去。曹掌柜这会儿已经后悔了,说出那些话时他还没有多想什么,一经说完就马上意识到,茂才的话已将致庸的生死和曹氏嫁与不嫁联系在了一起!他担心曹氏听了茂才那些话会一时想不开,没救出致庸,自己先寻了短见。他们都知道,曹氏是个极为刚烈的女人! 天已过午。曹氏慢慢站立起来,对门外众人道:“曹掌柜,潘大掌柜,马大掌柜,⾼瑞,我嫁!”众人一起奔进门去,大骇:“大太太…”曹氏流泪道:“诸位爷,想我曹氏,无德无行,自嫁到乔家,先是丈夫中年天亡,接着一子又死,当初又是因为我,让致庸与孙茂才结了不共戴天之仇,为二弟引来了今天的杀⾝之祸,给乔家引来了灭顶之灾…自从…自从让孙茂才这个天杀的摸过手,我的品行已亏…乔家祖训,不准休 ![]() ⾼瑞哭起来:“大太太,您不能…”曹氏冷冷一笑道:“我不能?到了这种时候,曹氏还有什么不能?乔家已经败了,我将带走全部家产,嫁给孙茂才。曹氏自小生在巨商之家,十几岁时我曹家败了,嫁⼊乔家,现在乔家又败了,我快六十岁的人,还有人娶我,做堂堂五品官的正 ![]() 仍然没有人动。所有人都望着⽩发飘飘的曹掌柜。曹掌柜深深地看着曹氏,久久地望着她,突然跪下来,悲怆道:“太太,我替东家谢您!曹某给您跪下了!”说话间众人一起跪下,哭道:“谢太太!” 曹氏的眼泪滚落下来。 当天下午曹掌柜和潘为严就到了茂才官衙,给了他曹氏的回话。茂才开始不相信:“真的?曹氏亲口答应带着乔家全部家产嫁给我?”曹掌柜道:“对,我们家大太太亲口对我们说的,为了救东家,她愿意带着全部家产嫁到孙大人府上来。但是…”茂才道:“我就知道不会没有条件,说吧,怎么做这笔生意?”潘为严道:“大人,大太太说,她嫁人大人府上之⽇,就是我们东家平安出狱之时。不见到东家出狱,她不发嫁。”茂才想了想道:“这个本官早就想到了,她不这么想倒不对头了。哎,不过有件事我要个证据,曹氏怎么能保证她会带着乔家的全部家产嫁过来?”潘为严道:“这个我们也为大人想到了,大人,这里有大太太自己具结的一纸婚书,上面写明她⾝为乔家的长门长媳,在没有将家产当着族人的面转移给二弟乔致庸之前,仍是乔家全部家产的实际所有人,到了那时,她将带着这些家产出嫁!”茂才看了看婚书,放了心,道:“好。真没想到这个女人,这回办事如此⼲脆利落。行,婚书我收下了,既是这样,我也没什么说的了,咱们的生意成 ![]() 曹掌柜颤声问:“那…大人什么时候娶亲?”茂才道:“曹掌柜,你怎么也学会给我弯弯绕了?你是想问,乔致庸什么时候能活着走出天牢。我告诉你,我这就去见庆王爷,帮你们活动乔致庸出狱的事。只要太后那边一点头,我就要办喜事,你们也就能到天牢门口接你们东家了!”曹掌柜和潘为严相视一眼,拱手道:“孙大人,咱们一言为定,我们告退!” 当晚,庆亲王府內,茂才俯伏在地,正向前者禀报:“王爷,经微臣一番开导,乔致庸幡然悔悟,痛哭流涕,决心撤回状子,痛改前非。”庆亲王看一眼李莲英:“李公公,你觉得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李莲英问茂才:“银子呢?他还要吗?”茂才赶紧道:“回公公,乔致庸说,他那二百五十万两银子,实是乔家倾家 ![]() 庆亲王果然去了坤宁宮,一个人在宮门外恭候良久,才见李莲英托着一套官服走出来。庆亲王道:“李莲英,你让本王等了这么久,太后老佛爷怎么说的?”李莲英道:“王爷,太后老佛爷说,乔致庸的事,听凭王爷发落,不过眼下还不能就这么把乔致庸放回家,这样放回家,天下人还是会说朝廷欠着乔家的银子!”庆亲王一惊:“那…太后的意思是?”李莲英道:“太后说,念乔致庸一片忠诚之心,愿用此次这二百五十万两军费银捐一个官,皇上答应了,因此让吏部特授他一个同山西省布政司布政使的职衔,虽不是实职,可也是个从二品。这套官服,让王爷派人 ![]() ![]() 这套官服当夜就送到了乔家大德通票号,由曹掌柜躬⾝呈 ![]() 4 这天深夜,曹氏的突然到来让致庸有点吃惊,却没有多想什么。曹氏一进囚室就強作 ![]() 这顿饭吃了太长的时间。在致庸心中,曹氏今⽇来给他送饭,大约是听到了朝廷的消息,他的死期快要到了;而在曹氏心中,这是她最后一次看着致庸吃饭。从小到大,她多少次这样看着他吃饭,他就像她的一个孩子一样。在明天午时三刻走出那一步之前,她能带给致庸的就是这一顿饭了!而且,蔵在她心中的那个秘密和负担,她也只有今晚的机会说出来了! 收拾碗筷的时候,曹氏突然道:“兄弟,有一个秘密,在嫂子心中蔵了二十五年,今天要说出来了。兄弟,你大哥临终时,留下的遗言并不是让你接管家事,弃儒从商,他说的是不管乔家出了什么事,都要让你考下去,让你走学而优则仕之路。你大哥知道兄弟你聪慧灵透,天赋过人,走科举之路一定大有作为。嫂子是听了曹掌柜的话,为了救乔家,才对二弟撒了谎,让你走了一条经商之路!二弟,是嫂子害了你!” 这却是致庸从没有想到的,一时间他震惊地望着她:“嫂子,原来…原来我二十五年做商人,竟是一场错误!”曹氏点头:“兄弟,事到如今,为嫂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你要是恨为嫂,你就恨好了。为嫂的过错,只能下辈子补偿给二弟了!”致庸想了想,慨然道:“嫂子千万别说这种话!致庸能长大成人,全靠大嫂。大嫂虽然改了大哥的遗言,可大嫂也给了致庸机会,让我北上大漠,南到海,西到极边之地,将生意几乎做遍了整个国中,也正因为如此,致庸也才会当此 ![]() 令致庸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午时二刻,刑部来了一纸文书,将他从天牢里释放出去;长栓和⾼瑞赶来,也不说话,急将他塞进一辆马车,就朝城外飞驰而去。午时三刻,曹氏一⾝嫁⾐,坐进花轿,被抬进茂才的官衙。离开大德通票号前,她从袖口中拿出一封信, ![]() ![]() ![]() 孙家洞房內,曹氏一动不动地坐着。鼓乐声中,茂才醉醺醺地走进来,用秤杆帮曹氏挑去盖头,哈哈大笑。曹氏亦对他冷笑。茂才道:“大太太,久违了。当⽇在乔家一别,茂才对太太你可是一⽇不见,如隔三秋啊。我本以为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你了呢,没想到山不转⽔转,石不转磨转,你当年太⾕大商家曹家的千金姐小,祁县大商家乔家的大太太,竟然转到我的 ![]() ![]() 茂才有点发愣:“什么什么?你说清楚点儿?你骗了我?你骗了我什么?你快说!莫非你…”曹氏含泪道:“孙茂才,想当初你一个比叫花子好不了多少的东西,来到我们家,致庸好心收留了你,我看你可怜,让人帮你 ![]() 茂才的酒完全醒了,叫:“哎,哎,先别扯这么远,你说你骗了我,你怎么骗了我,难道你没有带来你的嫁妆,我的意思是,乔家的全部家产?”曹氏拿出一张文书,冷笑一声道:“孙茂才,你看看,这是什么东西?”茂才接过来一看,大惊:“什么,这是你的休书,你把自个儿从乔家休出来了?”曹氏狂疯地大笑:“孙茂才,你现在后悔了吧?你以为你娶了曹氏,就得到了你一辈子做梦都想要的一切,可是没想到,你今天娶到的只是曹氏一个人,什么嫁妆,什么乔家的产业,你都没有得到!” 茂才大怒:“你你你…我和乔家有婚书的,你休想凭这一纸休书,就让我落了个空!我孙茂才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你拿这一张纸,骗不了我!”他三下两下撕碎了那张休书。曹氏笑道:“你撕吧,休书一式两份,另一份我已经 ![]() 孙茂才不知是计,走近来:“你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给我看?”曹氏待他到近前,一把揪住他前 ![]() 大德通票号內,乔家众人很快就知道了消息。⽟菡和雪瑛哭道:“大嫂没有儿女,她为乔家而死,我们这些人就是她的儿女,我们去孙家,为她披⿇戴孝!”曹掌柜哭道:“是我这个糊涂的老头子把大太太送上轿的,我就是不能让她再活过来,难道我就不能为她充当一回孝子吗?”众人齐道:“走,咱们去孙茂才那儿要人去!” 庆亲王府上,庆亲王本人也很快听到了消息。他等了好大一阵儿,才见李莲英小跑着来到,嚷着:“奴才李莲英,给王爷请安!”庆亲王道:“李大总管,你可来了,你说这事,该怎么办?”李莲英笑道:“王爷,这事有什么不好办的?现在満朝文武都说这个孙茂才该杀,咱们以他贪赃枉法 ![]() ![]() 李莲英道:“太后乃一国之太后,当然要顺从民意,这个孙茂才实在可恶,不能继续留在朝廷里做官,就是不杀他,也不能让他活得好,问他一个罪名,找一个边境苦寒之地,终⾝发配,不得回原籍,这样,也能大快人心吧!”庆亲王笑道:“太后圣明,就这样办!” |
上一章 乔家大院 下一章 ( → ) |
乔家大院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乔家大院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乔家大院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朱秀海是乔家大院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