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放宽历史的视界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放宽历史的视界 作者:黄仁宇 | 书号:42273 时间:2017/9/29 字数:6654 |
上一章 从《三言》看晚明商人(3) 下一章 ( → ) | |
二、客商及其生活 客商为经常旅行之商人,以别于坐商。此种商人为明代商业之中坚分子,虽其资本可大可小,而其小者与走贩无甚差别。前述之李秀卿、⻩老实、杨八老、蒋兴哥、慎郞、桂富五均为客商。 一般客商,均有其经商路线,又多祖孙相传,因各地方言、风俗、物产情形不同,客商又多与当地牙商 ![]() 客商之不可或缺者,因明代商业,无通邮便利,又无大规模贷借之习惯,往各地采购物产之商人,须亲携现款,下榻于牙商之客舍中,临时由牙商向出产者征购其商货。《徐老仆义愤成家》称:“元来采漆之处,原有个牙行,阿寄就行家住下。那贩漆的客人,却也甚多,都是挨次儿打发。阿寄想道:若慢慢的挨去,可不担阁了⽇子,又费去盘 ![]() 此种情形与其他文件记载相合,如陈继儒之《布税议》称明末苏州松江棉布发卖情形有如:“凡数千里外,装重赀而来贩布者,曰标商,领各商之赀收布者曰庄户。乡人转售于庄,庄转售于标”《山西商人の研究》,页192…其重点为“装重赀”及“领各商之赀收布”仍系银货当时 ![]() 即使绸匹,在16世纪使盛泽镇享盛名,其 ![]() ![]() ![]() ![]() 客商旅行每次都在半年以上。《乔彦杰一妾破家》(《通》)叙宋朝事,称杭州乔俊“有三五万贯资本,专一在长安崇德收丝,往东京发卖,贩枣子、胡桃、杂货回家来卖,一年有半年不在家。”《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內另一客商陈大郞,徽州人氏“凑了二三千金本钱,来走襄 ![]() ![]() 客商货品出售时,经常亦无批发商承购。《陈御史巧勘金钗钿》(《明》)故事中,叙“一个卖布的客人…口內打江西乡谈,说是南昌府人,在此贩布买卖,闻得家中老子⾝故,星夜要赶回。存下几百匹布,不曾发脫,急切要投个主儿,情愿让些价钱。众人中有要买一匹的,有要两匹三匹的,客人都不肯,道:‘恁地零星卖时,再几时还不得动⾝。哪个财主家一总脫去,便多让他些也罢。’”其所叙地方为江西赣州府石城县,甚通⽔路,客商所存布四百余匹,装置船中,值银二百两,急时虽减价低于本钱,亦难觅得买主。如此城內有批发商承购,则故事不合情理。 买卖时赊欠,通常非客商之预筹,大概多因临时货物不能全部卖为现金。前述老仆阿寄所贩漆,值银仅十二两“遂雇船至苏州,正遇缺漆之时,见他的货到,犹如宝贝一般,不勾三⽇,卖个⼲净,一⾊都是现银,并无一毫赊账。”阿寄来自浙江淳安,苏州乃其新到之处,文中暗示,虽在此情形之下,通常赊欠为无可避免。又苏州在16世纪为国中重要商业中心,油漆又为工业重要原料,其供应仍有赖此小贩式之客商不时凑应,殊堪注重。此故事叙明代事,其地点乃《三言》作者冯梦龙之故乡,如有大资本漆商经常囤集此物料,市场供应无缺,则作者无法自解。尤有甚者,此故事往下更称:“元来贩漆的都道杭州路近价 ![]() 客商所赊欠之账,称为“客账”因非预有筹划之信用贷借,而系临时付款人资金缺乏所致,是以其账目亦须挨户索讨,尤不能转划于信用款贷之店商,有如现代之行银。索讨欠账,则经常旷⽇持久,有⽗子相承者。《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解释蒋赴广东远行之动机为:“想起⽗亲存⽇广东理生,如今担阁三年有余了,那边还放下许多客账,不曾取得。”《吕大郞还金完骨⾁》(《通》)主角吕⽟为一大本钱布商往山西发货“遇着连岁荒歉,讨赊账不起,不得脫⾝”以后吕⽟因嫖 ![]() 《三言》中所述客商,通常搭雇內河船只载货,自备船只者不可多睹。《蔡瑞虹忍辱报仇》(《恒》)叙明代事。內有卞福者“汉 ![]() ![]() 客商有专包一船载运其货物者,例如《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中御史所化装之客商。亦有多数客商积资合雇一船者,例如《杨谦之客舫遇侠僧》(《明》)之三四十人共搭一船。后者在明代似为常态。明末户部尚书倪元璐呈崇祯帝之奏疏称,客商之一税单,常包括应税货物二三千余件,为客商数十人所共有此奏疏载《倪文贞公全集》,亦载于《续文献通考》(《万有文库》本),页2938。本人节译英文载于WilliamTheodoredeBary(ed。),SelfandSocietyinMingThought(NewYork,1970)。亦即內河商船一船搭载之状态,此与各税关报告之情形亦吻合可见《北新关志》,节载于顾炎武之《天下郡国利病书》及清代之《淮安三关统志》… 明清时代之商业书籍,亦着重于行旅,內中若⼲款目,为客商雇船搭船之箴言,如《士商要览》称“搭船行李潇然,定是不良之辈”《山西商人の研究》,页309。“潇”字似误笔…即系警告客商,注意同船搭船之人。 《三言》又称:“原来坐船有个规矩,但是顺便回家,不论客货私货,都装载得満満的,却去揽一位官人乘坐,借其名号,免他一路税程,不要那官人船钱,反出几十两银子,送他为孝顺之礼,谓之坐舱钱。”此段出于《苏知县罗衫再合》。其叙述亦与晚明情形相符。17世纪御史祁彪佳由漕河南行,有商船三艘,载枣货与之并行,管理临清商税之主事何任⽩,即令其所有同行者一切商税均免。祁虽未称其接收坐舱钱与否,但因仕宦名势免税一节,似属司空见惯。祁不但不加隐讳,并将其详情,于其⽇记中叙述《祁忠愍公⽇记》(绍兴,1936年版),又周之龙《漕河一》,亦有类似之记载… 旅途遇盗,为明代客商常有之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內陈大郞所雇民船,在枣 ![]() ![]() 商人在外,通常无法与家人通讯,亦不知目的市场及情形。蒋兴哥去广东一年有半,未曾有书邮到家,其 ![]() ![]() ![]() 此一封书信,付费银五钱,始能转递,而仍非普通一般人可经常央便者,因文內称,此传递公文之承差,系牙商吕公旧识,又湖广襄 ![]() ![]() 如缺乏此种机缘时,客商只有托其他客商带信。陈大郞对蒋兴哥云:“兄长此去,小弟有封书信,奉烦一寄,明⽇侵早送至贵寓。”客籍商人有在他乡开典当铺者,仍与原籍乡里时有往返,有时其差使亦替人私转信。陈大郞在枣 ![]() 商业通讯不正规,为各地物价不正规之一大主因。前述阿寄贩漆于苏州,正遇苏州缺漆之⽇,因此其利润“除去盘 ![]() ![]() ![]() ![]() 然《三言》故事中,除《桂员外途穷忏悔》外,无直接记载营业亏本者。一般所叙,除描写旅途不安,客账难收,生活不定外,商人之经济报酬,仍常丰裕。此甚可能为当⽇常态。明代末年,一般利息均在月利百分之二以上《国中货币史》,页474。寺田隆信之估计为年利百分之三十,详《山西商人の研究》,页323…客商之经营,当必以超过此额或至低保持此收⼊为目的。如本利之间距离有限,则无人经营。又客商非亲⾝往返不能成 ![]() 客商既在本籍及经商之地均有接触,则其经商多以两端物资互相周转。如阿寄之以银换漆,以漆换米,又以米换银。《吕大郞还金完骨⾁》中之吕⽟,原籍常州,仍往附近嘉定太仓收买棉花、布匹,贩运山西,回时又“收些耝细绒褐,转来发卖。”因其旅途 ![]() 然物资周转,不能随时遍地皆然。长江三角洲地区,物产富饶,常为通商时银货⼊超之区。即该地区,税收较各处为多,民间⽩银既以付税方式缴府政而转运于华北,则必赖以当地土产昅收华北之⽩银,方可在长期中保持平衡Taxation and Governmental Finance,p80。是以商人经常携带现银往该地区采购物资。清初叶梦珠云:“吾邑(海上)地产木棉”所织标布“富商巨贾 ![]() ![]() ![]() ![]() 即使资金超过“ ![]() ![]() ![]() 明代剩余资金,因无信用存款之机构,除经商及⾼利贷之外,只有埋蔵地下。施润泽两次掘地得银,每次均在一千两以上。《杜子舂三⼊长安》(《恒》)叙隋代事,但其中所说“他祖上埋下的银子,想被他掘着了”可视为明朝社会常态。《膝大尹鬼断家私》內,倪太守竟埋金一千两,银一万两。虽其数量可能为小说作家之渲染,然蔵银地下,则为富家习惯,其他资料,亦称如是《国中货币史》,页480;周玄《泾林续纪》(涵芬楼本),页5。,情节确凿,为国中商业资本不能发达之又一因。 《三言》中所叙之客商,无一人携眷经商。生活裕如之客商,则在客处娶妾。《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之薛婆称:“大凡走江湖的人,把客当家,把家当客”即指此种趋向。《杨八老越国奇逢》中有诗一首,开句云:“人生最苦为行商,抛 ![]() |
上一章 放宽历史的视界 下一章 ( → ) |
放宽历史的视界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放宽历史的视界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放宽历史的视界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黄仁宇是放宽历史的视界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