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作者:黄仁宇 | 书号:42269 时间:2017/9/29 字数:4046 |
上一章 15、北魏拓跋氏 下一章 ( → ) | |
公元5世纪之末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运动,举措奇特,为中外历史所罕见。他于公元493年决意迁都洛![]() ![]() 从长远历史观点看来:这段史迹只是北魏拓跋民族在国中活动的尾声,公元220年秦汉之“第一帝国”崩溃而隋唐宋之“第二帝国”尚未兴起时,这少数民族对国中的再度统一做了一段基本的工作。而且在微妙的阶段內,又由一位有神秘 ![]() ![]() 汉亡之后369年,国中无法统一。当⽇人口总是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的移动,汉人的多数民族,不能与这自然所主持的力量抗衡。北方的少数民族虽擅长骑兵战术,却无法越渡淮⽔及汉⽔等处的⽔泽地区。并且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也不能作为统中一国的表率。秦汉型的大帝国以官僚机构统治大量小自耕农,但裂分期间汉人的巨家大室和夷狄的酋领都自起炉灶,妨碍府政向全民征兵菗税的职权。加上各民族语言之不同,更造成了统一的障碍。 拓跋氏打破了这种僵局。他们之所以能如此,不是文化程度⾼,而是由于人文条件简单,可以从最基本的事业着手,并能以原始作风来解决问题,所以不期然的做了国中再统一的工具。 拓跋属鲜卑种,他们在公元3世纪在內蒙古移动。在世纪末叶开始在和林格尔附近集结,当时既无文字,更谈不上成文法律,也还没有人私财产。他们在4世纪之初因晋大将军刘琨之邀,参与国中的內战,其部落即进驻山西北部长城以南一百里的地带。他们虽称“控弦上马二十余万”但全部人口看来也不逾百万,甚且远低于此数。 公元4世纪,是“五胡 ![]() ![]() ![]() ![]() ![]() 如果前述被服征的人口曾一度为农奴,则从食货志看来,426年后渐已取得小自耕农⾝分。迄至当⽇“杂营户帅遍于天下,不隶守宰,赋役不周,户口错 ![]() ![]() 拓跋氏何时汉化,不容易找到一个固定的答案。从现存文字看来,他们起先得到汉人的顾问,是从降人及俘虏中提拔,而且仅倚靠他们天文占象的才能。以平城为国都之后,兴建筑,定律令,食社稷,就一步引导另一步。以至置五经博士,设太学,也都不能避免了。其徙各地“守宰豪杰吏民”实京师,势必又要借重他们的管理组织能力。只是北魏(424年才称魏,历史书中称北魏以避与曹 ![]() ![]() 直到424年,才在拓跋焘的称皇帝,他即位不⼊,即颁布了一千多个汉字,并称以前篆隶草楷并行,因之没有标准,这次所颁布的,则“永为楷球”可见得新朝廷不仅注重文物,也开始以多民族的语言文字作统一的工具了。 拓跋焘统一了华北,结束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在多数民族的汉人地区,总是因为世族作崇,不容易被绝对皇权有效的掌握。公元428年,拓跋焘“以天下守令多行非法,精选忠良悉代之”已有针对这问题彻底解决的模样。4年以后又以“范 ![]() ![]() 这件事情发生不久,北魏开始南征,想要以华北的力量,席卷南朝之宋(也就是宋齐梁陈之宋)。征兵时三丁菗一,五丁菗二,富民家财在四十万和僧尼二十万的“四分借一,事息即还”但是拓跋焘的大军,以少数民族的骑兵驱逐汉人的步兵作先锋,仍旧没有善良的补给制度,仍是就地征发。他攻江苏北部各城不下,仍进军长江北岸,最后则临⽔徘徊,仍无可施展,只好北撤。南朝也因这一战疮痍満目,无法追击,因之国全统一还要摆下一个多世纪。 拓跋焘于公元452年初被宦官谋杀,他的太子也死得奚尧,只剩得一位12岁的孙子继位。以鲜卑人之早婚,再加上这几代北魏君主之命短,到471年20年还不到竟有四位皇帝代表祖孙五代。而最后一位也是本文开首即提及的拓跋宏。他的亲生⺟亲及祖⺟都因拓跋家引用汉武帝“立其子杀其⺟”的办法“依旧例薨”这时朝中也只有一位带有汉人⾎统的“文成文明太皇太后”实⾜年龄29岁到30岁之间,历史上简称“文明皇太后”的冯氏了。 《魏书》说她“多智略猜忌,能得大事,生杀赏罚,决人多俄顷”拓跋宏不仅为她抚养教育,而且“迄后之崩”“不知所生”也就是迄至23还不知自己⾝世。所以“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她又制作了几百首歌辞教育他,只是“文多不传”其內容永成历史之迹。《魏书》传中又说及她“行不正”“王睿出⼊卧內,数年便为宰辅”“李冲虽以器受任,亦由见宠帷幄”大凡国中历史上有才⼲的女人,私生活总受非议。上文语意双关,我们无法考证。只是冯氏引用有气魄的汉人文臣,则是事实。王睿还可以算作“恩幸”他在一天老虎脫笼而出,侍卫惊靡的危机中以吏部尚书的⾝分执戟驱虎保驾,后来也与李冲家联姻,可是临死仍上疏“慎刑罚”始终提倡“与其杀不辜,宁赦有罪”的文治办法。李冲则将拓跋权政的政民“周礼化”并将其财政的处理赋予“李悝式”的体制,因之给国中以后几百年的政治制度留下了长远的后果。 这一串“太和诏令”包括484年的百官俸禄,只是这时的赋税,仍是家族包办,也就是“宗主督让,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于是485年诏令天下均田,原则上土地国有,定立了每一家按人口应有田地的标准。486年则立三长“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一 ![]() 这一段措施在当⽇颁布时有冒险 ![]() ![]() ![]() 隋文帝杨坚,自己是胡汉混⾎。先以北周的力量呑并北齐,回头解决北周,更挟动员长江以北的力量,席卷南朝,发展方向也是由西向东,由北至南,以经济人文简单的地区去服征繁荣富有的地区。这也是承继北魏拓跋氏在历史上活动的逻辑。杨坚的军事行动以⽔军为主,这也可以说是受元宏迁都洛 ![]() |
上一章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下一章 ( → ) |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黄仁宇是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