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生的定义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生的定义 作者:大江健三郎 | 书号:42245 时间:2017/9/28 字数:8884 |
上一章 第九章 恐怖与希望 下一章 ( → ) | |
法国的历史学家们,以及称之为《年报》杂志派的人们,他们的工作最近以来也集中力量向大众介绍。去年秋天和国美年富力強工作能力正旺的历史学家们生活在同一校园里,他们的工作是写经常教学用的书中一系列文章的第二稿,要求非专业的读者也能看得懂,所以就从卢罗阿·拉杜里的著作开始。前面业已提到,我当时正打算完成《谈⽇本现代的人道主义者渡边一夫》(岩波研究丛书)一书的定稿,关于法国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的民俗,尽管有渡边一夫以其明确的观点写的东西,但是为了使年轻的读者先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能够同渡边写的联系起来,所以,研究室和教室的工作一完我就在宿舍的房间里读那些书。我曾读过拉布雷叙述他们的学派创始者之一鲁西安·费贝尔事迹的书,所以读起来![]() 前面也详细提到,到巴克莱分校前来讲演遍及世界的核状况之下迫在眉睫的核危机的英国历史学家E·P·托姆斯其人,对于问题意识的悲剧 ![]() ![]() ![]() ![]() 该论文曾提到的娜塔莉·戴维斯的工作,这篇文章里也有。最近翻译出版的《颠倒的世界》上,出席巴普库克主持的研讨会的文化人类学家以及跨专门领域的学者们之中,看看戴维斯的工作处于领先地位,就完全重新认识清楚托姆斯、戴维斯等等历史学家们的工作,对于使同时代的所有文化问题活 ![]() 他们和她们,以及早已逝世的林达夫在他一生的最后著作中,不是以对话的形式而是独自书写的形式完成的最后作品《精神史》上,无不对于历史家的定义作了如下的规定,而他们和她们是与此定义完全相符的人。“历史家,如果真的名实相符,除了是他人写的‘历史记述’的受用者之外,他必须是一个经常随机应变,或者使时代、时间逆行,或者横向滑行,有时还要把钟表的时针停下来,自由自在跳跃旋转的人。必须事前就要知道,精神史的⼊门,是強制进行最极端的 ![]() 我正在打算和敬爱的朋友中的学者、艺术家们创办冠以海尔梅斯之名的季刊杂志,希望历史学家们向这个杂志寄稿。我边读渡边一夫的著作,边整理连续讲演的记录,同时也看法国历史学家的工作,这里不妨列举一个颇感具体而且必要的例子如下。渡边一夫的《泰平⽇记》中,从佛朗索瓦一世时代的一个市民的⽇记中引用了如下一段: 1525年10月,巴黎发生了令人吃惊的狂疯事件。即:五六个人骑着驴,戴着绿⾊呢绒头巾,在市內十字街,特别是法院大广场的大理石台前,拿着一张卷轴纸,大喊大叫,念上面各种荒唐话,和演滑稽戏一样,实际上是另有打算。这些人特别喊得凶的是‘国王要死,贤人们隐蔽之,呆子们全出来’,大肆嘲弄揶揄。原因是把监噤在西班牙的国王(佛朗索瓦一世)去世的消息封锁起来不让大家知道的事终于流传开来的结果。…摄政太后要求巴黎市副长官莫兰处罚他们…但是 ![]() 这件事渡边一夫理解为确如⽇记作者的结论,是政治意图的行动。也就是被噤止威示 行游的巴黎市民,表面上是演滑稽戏,实际上是自我显示的政治行动。我对这一结论是赞成的,但是也认为,既然有滑稽表层,自然就有滑稽深层,应该強调两者的活力,所以我对年轻人加上了自己如下的解说: 如果这仅仅是政治 ![]() ![]() 不过,如果1525年10月发生的最⾼法院记书会的记书员的滑稽戏,仅仅是几个人一时冲动的偶发事件,我的话应有的说服力可就大打折扣了。我想找历史的佐证,巴克莱分校的历史学家告诉我要读《年报》杂志派的Y=M·贝尔塞的《节⽇与叛 ![]() 中世纪的胡闹表演,是1400年形成制度的,这个制度规定,各社会团体自己演滑稽戏,自己表演自己,用这滑稽镜子照出自己丑态,而且规定这是一项义务。隶属巴黎最⾼法院的司法记书表演小组,是由年轻的律师、检察官构成的,这是一个这种⾝分的人居然在大街上表演胡闹审判的时代。但是,这个传统到了15世纪被严厉噤止,因此,16、17世纪成了已经是惟有宮廷里年轻贵族们才耍闹的一种游戏。 就这样,民俗传统的滑稽戏表演,突然遭到政治权力的庒噤。然而该权政的危机表现在群众面前的是软弱无力,这也是对权力的一种反馈。明⽩这个过程,我以为就能够更清楚地理解佛朗索瓦一世时代一个市民的⽇记,以及渡边一夫解释的意义。 也是这本书上,贝尔塞详细论述了从节⽇祭祀移向叛 ![]() ![]() ![]() 我以为自己对于文学,和同龄的历史家贝尔塞对节⽇祭祀一样,一直未停止过思考。我认为,文学,一定以某种形式的恐怖和希望反映该时代的精神,或者说必须反映。我必须明确地说,也许有人说,这并不是一想就能理解含义的定义,但是我自己把过去许许多多的联系在一起,受同样表现的贝尔塞简明的表现所启示,才能发表这样的见解。我开始表明节⽇祭祀与文学有相似之处的见解,是借助于历史家安利·鲁菲普尔的巴黎公社研究,至于对两者的综合,在我眼前架起联结两者的桥梁者却是前面提到的巴普康克等人,以及构筑世界范围具有同时 ![]() ![]() 我确确实实受到贝尔塞启发的是他那简明的定义和简明语言的组合:恐怖或希望。我曾经对《危险与希望——国美的科学家运动》这本书有极其深刻的印象,因为这本书符合1945到1947年这个重要分歧点的年代,详细谈了原子力给人类带来的危机,而作为能源它又给人类带来了希望。这本书的标题是奥本海默博士1945年11月于洛斯阿拉莫斯谈原子力时说的话。他说:“不是只有大巨的危险,而且也有大巨的希望…如果今后能够谋求和平,那么,就存在为此而开始使必要的变⾰得以实现的希望。”此书著者A·K·史密斯是一女历史家,她的丈夫是曼哈顿计划①的参加者。从那以后,危险和希望这个词就刻在我的脑子里。可是我在上大学的时候,说起来实在滑稽,那时我是一个存在主义者,一说起希望,必提绝望这个词和它对称,所谓言语对称结构的所有者一般。(紫竹书房出版)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美制造原弹子的计划的代号——译注。 由此我思考了贝尔塞对于节⽇祭祀所下的简明定义,它的方法,恐怖与希望的对置,如此等等的深义。这时,与此相应的事自然也就浮上心头。最近我不再担任为发给新作家文学奖而设的评选委员会的委员了。那时我就想今后要写写小说,但是现在写作而且发表作品的青年人给我寄来很多信,从邮戳上看就知道是寄自国全各地的。寄信人表示自己从您担任文学奖评委的评选方法以及所作的评语中得到关心。由此可见,您给新进作家的信表现您的诚实。据说您今后不再参与新进作家的文学奖评选活动了,是对担负下一代的作家们不感趣兴了么?您如果依旧关心,您现在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呢? 把许多信的內容综合起来并加以概括,所问的內容大致如以上所说。对于这些信我是打算回答的,而且如果说到给年轻作家的信,我就想到应该学习贝尔塞,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话。文学,一定以某种形式的恐怖和希望反映该时代的精神,或者说必须反映。按照这个方向,希望大家努力奋斗,而且完成语言活泼,语言和形象活 ![]() 我们共有的时代精神即恐怖和希望。如果有人问:我们的时代精神的特 ![]() 打开当年9月21⽇的晨刊报纸,看到这样一条消息:海上自卫队的p3c对潜哨戒机,于隐岐岛西北的海上发现苏联的GⅡ级弹道导弹潜⽔舰一艘,浮上⽔面冒着⽩烟。我的反应是:一个大巨的恐怖实体确确实实地摆在我们的眼前,恐怖的 ![]() ![]() GⅡ级是普通动力推动的潜⽔舰,⽔中排⽔量3000吨。司令塔內装有 ![]() ![]() ![]() 对于我所担心的问题,专家没提到,所以也许是外行人的杞忧,不过,核导弹从苏联潜⽔舰上发 ![]() 事故之后的第3天,这天最后的电视新闻节目说,苏联的逆火式轰炸机20架南下⽇本海,我听了这个报道之后,尽管已是深夜,仍旧回到书桌前,重新读了华盛顿研究机关的“军备竞赛与核武器研究计划”的负责人W·M·亚钦去年秋季发表的那篇论文。“国美国防部综合评价局,进⼊1984年之后,为了帮助太平洋军司令部,预定向它推荐‘为了掌握⾼⽔平的国中、苏联、朝鲜半岛、⽇本(包括国美在內)复杂的军事形势而作的关于东亚的评价’。这个评价里有‘苏联远东的脆弱 ![]() ![]() ![]() ![]() ![]() 我们仅仅从最近的报纸、电视报道所接触的情况来看,就已经确实认定亚钦一年之前展望的亚洲形势毫未改变,然而还必须強制我们把这大规模的可怕的事故因素看成当今的头等好事。 在大巨的恐怖面前,有正气的人应该怎样行动?大概不外乎创造希望的 ![]() 那还是我儿童时代住在位于森林中一个峡⾕里的村庄时候的故事,现在回想起来,可以说我体验了节⽇祭祀和文学的本质。后来接受了鲁菲普鲁和贝尔塞以及山口昌男指引的新思考方法,才感到这个体验直接地和有意义的⾎脉联接在一起了。 与其说夏天的节祀,倒不如直接了当地说跳盂兰盆舞更正确,本来是先举行祭祀,从傍晚开始跳盂兰盆舞,这是定不可移的。直到现在我们村乃至⽇本国全都是用灌的领唱唱片领舞。战败的第二年,战后办的盂兰盆舞是在小学校院子里搭上指挥台,指挥者边打大鼓边唱“民谣”以农业为本职的演者领舞。本来以扩音机播放的唱片为主流,但唱“民谣”①的演唱者看看站在舞蹈者圈外的那些上年纪的人,发现他们的反应冷淡。 ①原文为“口说”意为即兴演唱。译成“民谣”因为它的词虽是自编然而用的曲子却全是民谣的旧曲——译注。 然而我这看热闹的孩子却被“民谣”昅引住了。那演唱者从指挥台下来显得心情不痛快,我大概是没有勇气直接问他所唱的內容,便问我的祖⺟和她⾝旁的老人们。据说,战前一位小学教员直接采访演唱者们,把唱词用蜡版印成小册子,他借来看了,演唱的就是本子上印的。据说它的名称以其暴动的领头人为名,就叫“蚕福”它是我们当地的一个无法无天的人导领的一次农民暴动的故事。我听后记下来的几段盂兰盆曲全是那上面的。战败之后不久,在主民主义的改⾰氛围之中,把暴动过程编成了“蚕福”当作盂兰盆舞的伴歌,我像受到冲击一般,印象极深。 我作为一名作家,一如我过去的工作所示,这番经历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细想起来,我是从这次盂兰盆舞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 ![]() 暴动者对“蚕福”的恐怖,随后是对他的 ![]() ![]() ![]() ![]() ![]() ![]() 恕我冒昧,对于年轻的作家们,或者今后想当作家的青年们,我一直想说:“在你作为一名作家的生涯中,把我以上所说的“蚕福”暴动的“民谣”具有的意义,这回作为你的课题思考思考。最近以来我常常看到,新进作家们自己既没有战争体验,也没有战后混 ![]() 前面我引用了亚钦的论文中长长的一大段,对于可能是一触即发临战形势下的亚洲海域,特别是⽇本海、冲绳和本土海港的状况,每天都有报道,如果对于这些报道不屑一顾,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承认,⽇本和⽇本人在20世纪就被推到最危险的局面。我们不能脫离社会现实,我们还不是自甘处于我是无 ![]() 新进的年轻作家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感受以及语言感觉,与过去的作家相比,显示出卓越的⽔平。他们如果很好地抓住时代,创造出独自的文学,那就明显地超过我们旧时代的文学。同现在的恐怖对抗又怎样生存下去?同这种恐怖相比,能创造出多么大的、多么有保证的希望的 ![]() ![]() 我对于年轻的作家们的希望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今天的核状况之下,⽇本和⽇本人被 ![]() 确实有可以示之于众的这类文学表现的例子。“冲绳·通过文学反核反战思考之会”出版的《从岛的空间——1984·冲绳·反核反战文学名作选集》中有一篇诗,标题为“回帐篷村——难民收容所时期”作者牧港笃三是冲绳市的市民,冲绳之战他曾在该地,有此经历,战后在被占领下的冲绳立即把他记录出版的报界人士。他也是把美军政之下冲绳人的心态,以及冲绳人与本土的⽇本人、国美人之间微妙的 ![]() 黎马嫰的巴勒斯坦难民帐篷/那照片是报纸上看到的/仿佛半是辛酸半是⾼兴/但是飘动的是悲哀气氛//帐篷之形万国一致/正中竖一 ![]() ![]() ![]() 舒缓有致的散文调子——由于那切割式的韵律,表现了冲绳语的声调,和超现实主义心象一起成为诗人的个 ![]() |
上一章 生的定义 下一章 ( → ) |
生的定义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生的定义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生的定义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大江健三郎是生的定义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