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作者:卡尔维诺 | 书号:40216 时间:2017/9/14 字数:2248 |
上一章 文学不死 卡尔维诺谈用字准确 下一章 ( → ) | |
(作者:吴潜诚) 在后工业文明来临以后,文学是否会逐渐式微,以至于消亡?叫嚷或担心这个问题的人,大概认为声光媒体终将凌驾、甚至取代语言文字。 声音或光影真的可以取代文字吗?担忧和关心这个问题的人,应该读一读伊塔罗·卡尔维诺去世以后才出版的《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1988)的第三章。卡尔维诺的演说稿旁征博引,以小喻大,十分发人深思。在这篇讨论“精准”的演讲稿中,卡尔维诺指称:人们最独特的天赋——运用语言的能力,目前已遭受到一种瘟疫的袭击,这种疾病显示出来的症状是: 丧失了认知和临即感,变成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化反应,倾向于将一切表达铲平为最一般化、不具个人特⾊、菗象的公式,冲淡了意义,钝化了表现的锋芒,熄灭了文字和新状况碰撞所迸放的火花。 卡尔维诺宅心宽厚,表示他不想追究这流行疾病的 ![]() 卡尔维诺随后又指出:目前不仅只有语言受到瘟疫感染,而变得不准确。譬如,就拿视觉意象来说吧:现代人生活在没完没了的意象的 ![]() ![]() ![]() 这种视觉意象大多如云烟一般,倏忽消褪,就像不会在记忆中留下痕迹的梦,不消褪的唯有疏离和不适之感而已。 在卡尔维诺看来,不只意象和语言欠缺实质,世界本⾝也一样欠缺实质。瘟疫侵袭着人们的生活和国族的历史,它使一切历史显得任意编造、不具形状、溷淆错 ![]() 卡尔维诺以他细腻而锐利的阅读眼光,引述诗人和作家的精辟见解和生动实例(包括科学论述和自己的小说创作),细细剖陈用字准确的价值。然后在接近结尾的地方,综述两种有关文字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文字是一种手段,帮助人类获得世界之实质——终极、独特,而绝对之实质;文字并不代表这种实质,而是与实质产生等同关系,因此,若说文字只是实现某一目的之媒介,那是不正确的,文字只认识它本⾝,除此之外对世界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另一种看法认为:运用文字即是对事物作无止尽的探讨,这种探索不朝向事物的实质,而是朝向事物无限的多样变化,触及其无穷无尽的繁复形式之表面。 人类总是 ![]() ![]() 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艺术家达芬奇提供了一个意义深远的例子,⾜以说明人如何与语言博斗,以捕捉表达能力所不及的东西。达芬奇的手稿充満与语言挣扎,从而寻求更丰富、更细致、更准确之表达的纪录。他自称鄙俗不文,他的知识举世无匹,但由于不谙拉丁文和文法,无从使用文字和当代的 ![]() 达芬奇曾在他的笔记中,记录一种地球生长理论的证据。他首先列出为泥土所呑没的城市的例证,按着讨论山中所发现的海洋化石,特别是某些他认为必定是属于太古时期的某种海怪的骨骼。在那个时刻,达芬奇的想像必定被一幅大巨动物在波浪中游泳的图景所慑住吧。他把笔记倒过来,企图捕捉那动物的形象,三度尝试写一个⾜以唤起那种壮观的句子: 喔,有多少次,你出没在大海洋満涨的波浪中间,乌黑而刚硬的背脊,像山脉一般隐约浮现,仪态肃穆而端庄! 后来,达芬奇为了使这怪兽增加动感,引介了动词“旋转”一词: 有多少次,你出没在大海洋満涨的波浪中间,仪态肃穆而端庄,在海⽔中旋转,乌黑而刚硬的背脊,像山脉一般隐约浮现,庒服了海⽔! 可是,他又觉得“旋转”一词似乎减弱了他想要唤起的壮观和宏伟印象。因此,他选用了动词“犁耕”改变整个结构,赋予紧凑和韵律感: 喔,有多少次,你出没在大海洋満涨的波浪中间,像山脉一般隐约浮现,庒服了周匝汹涌的波浪,乌黑而刚硬的背脊犁耕过海⽔,仪态端庄而肃穆! 卡尔维诺认为:达芬奇对那“幽灵”的捕捉,几乎就是在呈现一个大自然之庄严力量的象征,因此,这些文字所呈现的意象及其整体的透明和奥秘,值得长留记忆中,细细思索。 后现代的声光媒体无法或不应该完全取代语言文字,否则语言所建构起来的人类文明岂不将丧失大半?更不必谈继续发展。 原载《自由时报·副刊》:1996。4。24 |
上一章 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下一章 ( → ) |
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卡尔维诺是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