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宫女卷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宫女卷 作者:佚名 | 书号:39878 时间:2017/9/8 字数:6838 |
上一章 马皇后从孤女到母仪天下 下一章 ( → ) | |
明太祖洪武年间的一个元霄灯节之夜,明太祖朱元璋与谋士刘伯温微服私访京城的灯会,在一家大商号门前,彩灯⾼悬,上面贴着很多灯谜,图文并茂,引来无数人围观猜![]() ![]() 当晚回宮后,朱元津急不可待地向他的马皇后提起此事,马皇后讪然一笑,说:“妾乃淮西人氏,且为天⾜,此谜谜底想必就是妾了。”朱元津一听大怒,心想:“小小街民竟敢制谜嘲讽堂堂天后,岂有此理!”于是传旨捕拿制谜者。马皇后见状,大度地劝解道:“佳节吉⽇,与民同乐,又有何妨?何况妾本是天⾜,说又何错?不必小题大作,贻笑大方!”此事方才作罢。 区区一件小事,⾜以见马皇后的仁慈与大度,可为何一个⺟仪天下的皇后,却没依古制裹成“寸金莲”留着一双天然大⾜呢?只因为这个马皇后出⾝微 ![]() ![]() 马皇后的故乡是淮西宿州新丰里,马家原本也是富甲一方的大户,⺟亲郑氏生下她这个独生女儿后不久就病逝了,⽗亲生 ![]() ![]() 郭子兴也是一方义士,受朋友之托自然不敢怠慢,与 ![]() ![]() 郭子兴起兵不久,年方二十五岁的朱元璋投奔到他的旗下,任“十夫长”朱元璋作战十分勇猛,而且颇有智略,数次出战,都立下了大功,深受郭子兴的赏识。一次打了个大胜仗之后,郭子兴设酒宴犒劳众将士,⾼级将领的席位设在郭子兴的帅帐中,朱元璋官职虽低,但因功⾼也被特请在其中。这次盛会,除庆功外,郭子兴夫妇在暗中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趁此机会,在将领中间为马姑娘择一乘龙快婿。 酒宴开始后,郭夫人张氏拉着马姑娘躲在幕帐后暗暗观察。这时帐中的各位将领都酒兴正酣,神彩飞扬,划拳喝令,觥盘 ![]() ![]() 如此以来,由郭子兴夫妇作主,马姑娘的婚姻大事就定了下来,择了一吉⽇,为两位年轻人在军营中举办了热热闹闹的婚礼,从此,在军中刚刚崭露头角的朱元璋与元帅郭子兴以翁婿相称,羡煞了不少英雄豪杰。 朱元璋当初在郭子兴军中屡屡建功获赏时,就曾惹得一些追随郭子兴起兵的亲信人物眼红,现在他又成了元帅的乘龙快婿,更令他们平生妒火,于是总想寻机会拆他的台。 这时国內群雄并起,很多支起义的队伍都渐渐壮大开来,影响较大的有张士诚和陈友谅部;这样,义军作战的形势变得错综复杂了,不但要对付元朝廷,而且还要提防义军之间的呑噬。在这种情形之下,朱元璋对战机、战略产生了一些与郭子兴不同的意见,他生 ![]() ![]() 这一天,郭子兴召集⾼级将领商议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众部将对郭帅的主张唯唯诺诺,连连称是;唯有朱元璋发生了异议,他毫无顾忌地恳谈自己的看法,使郭子兴甚觉反感,令他放弃自己的意见,朱元璋却据理力争,坚决不肯退让,最后翁婿两人竟大声争执起来。郭子兴大感脸上无光,一怒之下下令将朱元璋幽噤起来思过。 本来郭子兴幽噤朱元璋是为了发怈一时之怒,也不曾想致他于死地,毕竟他还是一名得力的⼲将,又是自己的女婿。可郭子兴手下那批别有用心的亲信,却瞒着郭子兴,暗中下令看守人员断绝了朱元璋的饮食供给,把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的朱元璋暗暗推向死亡。 朱元璋的 ![]() 可从马氏嘴中省下来的这点食物,毕竟填不 ![]() ![]() ![]() 张氏当即就对郭子兴说明了情况,并替朱元璋说情。郭子兴听说自己的亲信竟敢背着自己⼲如此勾当,心中大为恼怒,马上下令放出朱元璋并恢复其原职,而把那几个玩弄陰谋的人又关进了别室。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朱元璋投到郭子兴门下还不満三年时间,却因屡立战功,不断地得到提拔荣升,已成为郭子兴的副帅,总管兵符,节制诸将,建立起很⾼的威望。不久,郭子兴病死,朱元璋顺理成章地顶替其位,成了义军元帅,继续抗元兴汉的大业。 第二年,朱元璋率军攻克了重镇集庆,将之改名应天府,自立为吴王,马氏也随之成了吴王妃。当时吴王除对抗元军外,还与自称汉帝的陈友谅互相争夺地盘,战事频繁,无安宁之⽇。马氏王妃为了助丈夫一臂之力,亲自带领将士的 ![]() 朱元璋一鼓作气,率军南征北战,扫平了其他起义军,又回过头攻下了不堪一击的元都,恢复了汉族的天下,统一了国中。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建立明朝,自己成了开国皇帝明太祖。⽔涨般⾼,同时马氏被册立为皇后。 攻下元都京北后,朱元璋的部下搜罗来元宮中大批的珍宝物玩,运到应天府,晋献给明太祖。明太祖想自己从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小子开始,十多年时间就成了富拥天下的皇帝,眼下又拥有如此众多的宝物,自是喜不胜收,忙叫来马皇后一同玩赏。谁知马皇后见了,却不屑一顾地说:“元朝就是因为有了这些而不能保住家国,陛下不是自有宝物,要这些做什么呢?”明太祖闻言一怔,喃喃道:“朕知皇后说的是以贤士为宝物啊!”马皇后见皇夫醒悟,忙拜贺道:“陛下有此宝物可得天下,臣妾恭贺陛下!妾与陛下起于贫 ![]() ![]() 马皇后不但劝皇夫以贤德治国,自己也以贤德勤治后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倡导后宮嫔妃节俭仁慈的风尚。马皇后喜读古代史书,也常用古训来教导别人,她认为宋代多贤后,因此命女史官摘录她们的言行家法,用来传示后宮众嫔妃,有人感慨道:“宋代的皇后也太过于仁厚了!”马皇后正⾊道:“过于仁厚,不比刻薄好么?”众人无话可说。 明太祖的⾐履饮食,马皇后都亲自料理省视,而她自己则布⾐淡食,极其俭朴,⾐服穿破了也舍不得丢弃,常要补好再穿,虽然位居极贵,但她决不忘记贫 ![]() ![]() ![]() 马皇后深知忠臣贤士对朝廷的重要 ![]() ![]() ![]() 一次,明太祖巡视太学回官后,马皇后关切地问:“太学有多少生徒?”太祖说有数千。马皇后又问道:“人才可谓众多,可他们有朝延供给食用,而他们的 ![]() 马皇后不但有贤德,而且有才能,她广读经史,学问渊博,太祖所有的札记,都由她亲自执笔记下。每当太祖有所感慨和言论,她都仔细地记录下来,无论事态如何复杂,均能排布得条理分明,毫无疏漏之处。 明太祖为了报答马皇后的美德与佐治之功,数次提议赐予皇后族人以⾼官厚禄,马皇后总是坚决谢绝,她说:“外戚⼲政,易 ![]() 鉴于汉、唐两代的祸 ![]() ![]() 明太祖朱元璋起于贫 ![]() 宋谦是元末明初的著明文人学士,明开代国时的许多典章制度、礼乐刑政文典都是出自他的手笔,被明太祖尊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他曾经辅佐明太祖十九年,于洪武十年,也就是他六十八岁时告者还乡,回到青萝山中隐居。 三年以后,朝中大臣胡惟庸因图谋不轨被诛,宋谦的孙子宋慎因与胡惟庸关系密切而受株连被杀,宋谦因曾经教授胡惟庸经书也遭到明太祖的怀疑,七十二岁⾼龄的他被逮捕押到京城,命在旦夕。马皇后闻讯后,向太祖进言道:“宋先生曾经讲学宮中,一字为师,终⾝不移。民家为子延师,尚以礼全终始,何况天子呢?况且他隐居青萝山中,还能有什么施展?”太祖自负地说:“这个你不知道,此老儿不甘寂寞,虽隐居青萝山,但四方前去求教者络绎不绝,受业者遍及天下,倘有异志,如何得了!”他拒绝了马皇后的说情,马皇后沉默不语。 第二天,马皇后侍奉太祖午膳,摆出的全是素食,不见酒⾁,太祖问是何故,马皇后垂泪答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啊!”明太祖不由得侧然心动,于是赦令宋廉不死,而流放茂州。 马皇后的仁慈不但保护了重臣,同时也荫及了平民百姓。吴兴有一巨富叫沈万三,据说他家有一个奇妙的“聚宝盆”能呼金唤银,因而家中金银堆积如山,沈万三 ![]() ![]() 明太祖正想找借口惩治一下沈万三的时候,好大喜功的沈万三又申请犒劳皇家军队,明太祖闻言大怒,叱道:“何等匹夫,意想犒赏天子之军,居心不正,实为 ![]() 马皇后却认为,虽然沈万三 ![]() 据说浦江有一个郑谦,家族和睦,十代同堂,名传道还,当地人都称他家是“义门”郡守也表彰他们家族的融洽和乐,赐予一块“天下第一家”的匾额。明祖听说此事后,颇感趣兴,特意把郑谦召到京城相见,问他家中人口共有多少,郑谦回答说:“一千有余。”明太祖赞叹说:“一千多人同居共食,同心合力,世所罕有,确实是天下第一家啊!”于是赐给了他丰厚的礼品让他回去。 马皇后在屏后听了他们的对话,心有不安,连忙传话给明太祖:“陛下当初一人举事,尚得天下;郑谦家千余人,倘若举事,不是太容易了吗!”明太祖不免为之一惊,急命中官再召郑谦,问他道:“你治理家族,也有什么方法可循么?”郑谦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是不听 ![]() ![]() ![]() 洪武十五年八月,历尽磨难,也殚尽心力的马皇后染上了重病,试治无效后,她坚持不肯再服药,明太祖苦苦劝求,她则说:“生死有命,我病已不治,服药何用!”躺在病榻上,她念念不忘地反复叮嘱皇夫:“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宜贤,臣民得所!”然后,又把诸位王子公主叫到⾝边来,嘱咐说:“生长富贵之中,当知蚕桑耕作之不易,当为天地惜物,且为生民惜福!”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然不忘以她的贤德影响着她的丈夫和子女,为着家国躁心不已。不久,马皇后愤然长逝,享年五十一岁,匆匆走完了她从孤女到⺟仪天下的沧桑一生。 明太祖失去了同甘共苦的结发 ![]() 我后圣慈,化行家邦; 抚我育我,怀德难忘。 怀德难忘,于万斯年; 毖彼泉下,悠悠苍天。 |
上一章 宫女卷 下一章 ( → ) |
宫女卷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宫女卷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宫女卷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佚名是宫女卷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