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乾隆韵事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乾隆韵事 作者:高阳 | 书号:39774 时间:2017/9/7 字数:11102 |
上一章 6.年羹尧的机会 下一章 ( → ) | |
宜妃的眼光很锐利,只有她一个人看出来,十四阿哥胤祯膺此新命,心里最不舒服的,便是雍亲王胤。 “我就不懂,我哪一点不如第十四的?”他这样对年侧妃说,愤恨之情,溢于言表。 “王爷,”年侧妃悄悄地劝他“何必这么说!万一传到皇上耳朵里,又是件不得了的事!” “我也只是对你说。只要你不说出去,有谁会知道我说过这话?” “我当然不会,就怕隔墙有耳。” “好了,好了,不要说了。”胤有些不耐烦“你明天回家去一趟,问你⽗亲,亮工怎么好久不给我来信?” “亮工”是年侧妃的二哥年羹尧的号——年这个姓是独一无二的。他家祖先本姓严,明朝出了个进士叫严富,发榜时不知怎么错严为年,因而严富将错就错,改名为年富。 这年富后来做到辽东的巡按御史,在关外落了籍。子孙是明朝的武官,万历崇祯年间,明军一再败于清兵,到崇祯末年,一败涂地,大都投降了清兵,被改编⼊旗,称为汉军,年家属于汉军镶⻩旗。虽然年羹尧的⽗亲遐龄,已经官居湖广巡抚,但对亲藩来说,仍是下人。年遐龄⽗子在胤分府时,为皇帝拨过去服役。所以称为“雍亲王门下”因而胤才用那样的口气对年侧妃说话。 “是!”她恭顺地答说“明天我就告诉我爹。” 于是年遐龄片刻写信给他次子,转告胤的意思。年羹尧接到⽗亲的信,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年羹尧是康熙三十九年的翰林,放过四川、广东的主考,不过六七年的工夫,便已升到二品的內阁学士,其时年羹尧刚过三十,真可说是少年得志! 当然,一半是他的才具为皇帝所赏识,一半也由于胤的援引。到了康熙四十八年,亦由于胤的进言,年羹尧才放了四川巡抚。这几年川蔵边境,变 ![]() 及至康熙五十七年策妄阿喇布坦作 ![]() ![]() 这策妄阿喇布坦,是元顺帝之后——明太祖灭元,只能将蒙古人逐至大漠以北。哪知元顺帝有个好子孙,在漠北中兴,蒙古人称统治者为“汗”此人的称号,叫做达延车臣汗。由于这个部落跟明朝的关系很微妙,忽友忽敌,变动不居——大致驯顺则朝贡,不驯则劫掠。而明朝自英宗“土木之变”后,对此部落以安抚为主,因而达延车臣汗的十个儿子中,有四个侵⼊漠南,繁衍到清朝开国,这四个子孙占內蒙四十九旗的大半。 留守漠北的是达延车臣汗的第八子名叫格埒森札,部下有精兵一万多人,分为七旗由他七个儿子分掌。其中老大、老四、老五最能⼲,所部最強。他们的称号是札萨克图汗、土谢图汗、车臣汗,统称“漠北三汗”亦可以叫做“喀尔喀三汗”喀尔喀是达延车臣汗为他的部落所定的名称。 “喀尔喀”在瀚海以北,它的西邻,叫做厄鲁特蒙古,明朝称为瓦喇,共分四部,其中有个部落叫准噶尔,地在西蔵伊犁。康熙二十几年,准噶尔有个酋长噶尔丹,自立为准噶尔汗,一意扩张,先向西攻⼊青海,再向南摧毁回部诸国,而其时正好漠北三汗发生內讧,给了噶尔丹一个很好的趁火打劫的机会。 喀尔喀的內讧是,土谢图汗攻札萨克图汗,杀汗夺妄纠纷闹得很大。皇帝特为遣派使者,陪着西蔵⻩教的达剌喇嘛到喀尔喀去调解,就在这时候噶尔丹亦派人到了喀尔喀。 此人是受命来制造纠纷的,手段很绝,抱着牺牲的决心, ![]() 这是一个外国人的“一言兴邦”此人是个天主教士,叫汤若望,是德国人。早在前明万历末年,即已来华传教。清兵⼊关,孝庄太后不知以何因缘,信了天主教,她的“教⽗”就是汤若望。孝庄太后对他言听计从,他对孝庄太后亦是忠心耿耿,知无不言。此时提醒孝庄太后说:“三阿哥出过天花,二阿哥还没有出过。” 出过天花,不会再出,像大行皇帝那样的悲剧,不致重演,所以孝庄太后毫不考虑地选中了皇三子玄烨。皇二子福全,则在康熙六年后被封为裕亲王。皇帝天 ![]() 一弟是行五的恭亲王常宁,被授为安北大将军。又以皇长子胤为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的副手;简亲王雅布、信郡王鄂礼为安北大将军恭亲王的副手。这番声势,已⾜以远震塞外了。 其时噶尔丹已侵⼊察哈尔东南,与热河接壤的乌珠穆沁部,下一目标自然是科尔沁各旗,所以皇帝命左翼裕亲王出古北口,右翼恭亲王出喜峰口,另调盛京、吉林驻军及科尔沁的蒙古兵助战。出师之⽇,皇帝御太和殿亲赐裕亲王抚远大将军敕印,遥至东直门,仪节异常隆重。 谁知出师不利,前锋遇挫。噶尔丹领兵渡过辽河支流的西喇木伦河,直 ![]() 福全此时驻军乌兰布通三十里外,两军隔河对阵。噶尔丹的布阵,空前绝后,他用上万的骆驼,缚住四⾜,卧在地上,驼峰上加木箱,蒙上浇 ![]() 无奈噶尔丹的火铳,不及清军的大炮。从中午轰起,声震天地,⽇月无光,直到⻩昏,噶尔丹的驼城,断成两截。于是福全下令渡河攻击,骑兵步兵,踊跃争先;噶尔丹大败,幸得时已⼊夜,八月初一没有月亮,才能遁走。 到得第二天,噶尔丹一面请一个西蔵喇嘛到军前请和;一面拔营向北,到得西喇木伦河,无船可渡,砍下大树,浮于⽔面,载浮载沉地到得北岸,连夜狂奔,所过之处尽皆“烧荒”连天⻩草,化为灰烬,一场火烧了几百里! 这时,出塞的皇帝,已因病回銮,军前大计,决于福全。他因为他的副手,也是他的胞侄胤,在军中作威作福,胡作主张,处处掣肘。 这个仗打下去是很危险的,所以接纳了噶尔丹求和的请求,命由归绥出兵,负有阻断噶尔丹归路重任的康亲王杰京,不必拦截,以致噶尔丹竟得逃回科布多,但数万精兵已剩下十分之一了。 其时福全已飞奏到京,解释他未能追击噶尔丹的原因,说盛京及科尔沁的援兵来到,噶尔丹则据险以守,所以利用喇嘛济隆,罗縻噶尔丹,等诸军会师,合力再击。 于是皇帝在乾清门召集王公大臣会议,这有个专名叫做“御门”凡有大政事必定举行。太御前会议中,皇帝将福全的奏折发 ![]() 福全当然要找济隆说话。结果特遣侍卫,由济隆带着去问罪。噶尔丹在佛前设誓悔罪,另外备了奏章与誓书到军前正式乞降。 奏报到京,皇帝准如所请。不过,降旨告诫:噶尔丹狡诈百出,我一撤兵,他一定会背盟,所以仍应戒备。而福全却以军粮将尽,意料噶尔丹已经出边远遁,不妨撤兵回京。 这一下又大失皇帝的本意,虽准他撤兵,却以“擅率大军內徙”的罪名,等他回京之后,还要议罪。及至福全到京,皇帝不准他进城,留在朝 ![]() ![]() 这时的皇帝实在很为难,自三藩之 ![]() ![]() 更有一件为难之事是,如果追究福全的责任,必然要拖出胤来。事实上福全所以不敢深⼊穷追,就为的有胤在,怕他 ![]() ![]() 皇帝自然有舐犊之情,但保全儿子,还得令人心服。想来想去,想得一条苦⾁计,在御门时,疾言厉⾊地告诫胤:“裕亲王是你的伯⽗,如果你的口供跟裕亲王有异同,我一定先拿你正法!” 这话的意思谁都听得出来,是不准胤在口供中攻击裕亲王福全,抑子尊兄,情意挚厚。福全本想将胤在军中的种种过失,尽量抖露,听得皇帝这么说法,感动得痛哭流涕。 “皇上这么维护我,我还有什么话说?”福全将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上,不提胤一个字。 于是王公大臣会议,奏请削裕亲王的爵,皇帝以击败噶尔丹立功,降旨从轻处分,罢议后,罚俸三年,撤减护卫。 噶尔丹在乌兰布通一役中,倒霉是倒霉!损兵折将以外,还落得个 ![]() 当然,这是他自取之咎,噶尔丹之能成为准噶尔汗,是兄终弟及,继承了胞兄僧格的大位。僧格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策妄阿喇布坦,一个叫索诺木喇布坦。策妄阿喇布坦所聘的 ![]() ![]() 于是,策妄阿喇布坦领兵二千,趁夜逃走。既有夺 ![]() 叔侄的仇怨愈结愈深,恰好给了皇帝一个机会——皇帝英明过人,料定噶尔丹决不会就此洗心⾰面,安居在喀尔喀这片广大但寒苦的地区,所以在康熙三十年一面亲自出塞,调解土谢图汗与札萨克图汗的纠纷,并安抚內蒙四十九旗。一面派傅读生学达虎出嘉峪关到吐鲁番,颁赏策妄阿喇布坦。收服了他,即可以侦察到喀尔喀那面的情况,又可以牵制噶尔丹,给他留下一个后顾之忧,使他不敢蠢动。 但噶尔丹急于想打破困境,而手段不⾼。在康熙三十一年,竟在哈密杀了朝廷第二次派往吐鲁番的专使马迪。同时一再上书,要求将喀尔喀的七旗,遣回故土。皇帝当然不会准许,只是敷衍着。 噶尔丹忍不住了。勾结了第五世赖达喇嘛的一个行政官桑结,在內蒙四十九旗中,策动叛变。皇帝得到內蒙的密报,将计就计,命四十九旗伪意允许噶尔丹,当他內犯时作內应。噶尔丹信以为真,到了康熙三十四年,居然又兴兵了。 于是第二年正月,皇帝第二次下诏亲征。这次没有派大将军,亲率八旗劲旅出独石口,居中路;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东三省兵出东路,阻他的攻势;以归化城将军费扬古,甘肃提督张思克率陕甘两省兵由宁夏出西路,截他的归途。 这时朝廷的武力又非昔比,因为乌兰布通一役,证明大炮确为制胜的利器,所以在四年前便专立一个火器营,拥有好几尊大炮。噶尔丹最畏忌的便是这个营。得到亲征的警报,惟有向“罗刹”乞援,而俄国刚与国中订立尼布楚条约,定界保和,自然不便援助国中要讨伐的叛逆。这一来噶尔丹便只有硬拼了。 三月间出了独石口,由于沙碛松软,无法用大车拉炮,只好留在后方,只好用马与骆驼载着小型的子⺟炮随行。四月间,快 ![]() ![]() 勉強走到一条土拉河边,距离库伦还有五六百里的途程,费扬古迫不得已,上奏请求暂缓进军。东师未至,西师疲惫,而中路孤军深⼊,却如自投罗网;因此随扈的老臣,文华殿大学士伊桑河进大帐力谏,请皇帝回銮。 皇帝疾言厉⾊地拒绝,他说:“我祭告天地宗庙出征,不见敌而回师,何颜以对天下?而且大军一退,噶尔丹就可以尽全力对付西路;西路军怎么挡得住?” 不但口头拒绝,而且有果敢的行军。皇帝下令直指克鲁伦河。这条河自东向西,极其宽阔,是蒙古境內第一条大河。噶尔丹就扎营在北岸,所以御驾一到,便是正面相敌决生死的时候了。 在视察过前线之后,皇帝召集御前会议,商量进取方略。文臣武将,各抒所见,归纳起来共有三个办法:一个是等西路师到,并力进攻;一个出其不意,派精锐突袭;一个是遣使告诉噶尔丹,御驾亲征,敌人为先声所夺,必致惊疑动摇,然后挥大军进击,则事半而功倍。 皇帝深知噶尔丹一听说亲征,便有畏惧之心;如果让他亲眼看到御驾,必然更为恐慌。而且出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亦更威风,所以决定接纳最后一策。 于是遣派使者,由一名俘虏带着渡过克鲁伦河去通知。噶尔丹不信,亲自登上一座⾼山,遥望南岸,但见⻩龙火纛, ![]() 第二天一早,斥堠来报,北岸空空,半个营帐都找不到了。这倒使得皇帝深感意外,本以为他会拒河而守,谁知望风披靡,是这等无用。 因此,皇帝留一部分兵军搜索断河,自己亲率前锋渡河追击大军,千乘万骑,自然不及噶尔丹的轻骑来得快。追了三天,看看追不上了,皇帝方始回军。其时为五月十二⽇。 第二天,费扬古的西路军,到了库伦以东的昭木多。原来西路士兵听说皇帝已冒险进军,大为感奋,重贾余勇,行道疾进。得以及时赶到昭木多。 其地又名东库伦,昭木多是蒙古话,意思是多树林的所在。有树林就有⽔草,自是一片乐土。但有⽔草,不一定有粮食,这是西路军最大的危机。 早在刚过翁金河时,西路军便有粮食不⾜的情况。从来“人马未动,粮草先行”尤其是出塞远征,屯粮更为首要之图。这一次亲征,准备了有两三年,皇帝早派大员,陆续出塞,理办粮台;无奈西路情况特殊,自噶尔丹烧荒以后,往往数百里不见寸草,有粮亦无从屯起,只能随军携带;现在遇到这样的窘况,惟有采取减粮兼程之计,吃得少,走得多,体力加倍消耗。所以虽到了昭木多这一片乐土,士气依旧昂扬,但战力则已大大地低落,如果遇到強敌,心有余而力不⾜,仍旧会落得全军尽没的悲惨结果。 “怎么办?”费扬古不断地自问。 当然是求援。费扬古从到了昭木多,便分途出派得力人马,想与中路的皇帝取得联络。而沙漠无际,渺无人烟,虽不是大海捞针,但行踪只要一错过,就无从补救,所以出派去联络的人马,固然着急,而守在昭木多的费扬古,更是忧心忡忡,度⽇如年。 幸好皇帝已经想到,西路必然缺粮。断然降旨,尽量缩减口粮,并只留最低的存粮,其余全数供给西路。 因此,费扬古在侦察联络人员全无消息报来,而突然发现大批骆驼载粮而来,真有喜从天降之感。士兵们自是 ![]() 其时噶尔丹在昭木多西北二十里的特勒克济地方——他为皇帝的威风所慑,率部下自克鲁伦河北岸拔营而逃,马不停蹄五昼夜之久,到了东库伦以北的拖诺山,本想重新布署 ![]() 于是费扬古与奉旨运粮前来的、皇帝面前第一号宠臣的明珠商议,认为官兵久饥,体力未充,而且战马损失了一半,士兵大多徒步,在行动上不能快速,就无法展开突袭。因此,决定采用反客为主,以逸待劳的方略。 于是选中昭木多以南三十里的地方扎营。这里有座小山,三面皆河——土拉河过库伦向东,折而往北,分歧为二,一在东,一在西,中间就是西路军扎营之处。 照兵法看,这是个绝地,因为出路只有北面一处。如果对方以重兵扼守封锁北面,官军就会被活活困死。但费扬古另有打算——他知道噶尔丹的处境,必须速战速决,所以本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故意自踏险地, ![]() 及至部署停当,出派四百名前锋去 ![]() ![]() ![]() 那孙思克是前明王化贞部下叛将孙得功的儿子,骁勇善战,亲冒矢石督阵,绿营只要一前进,后面立刻布设拒马,表示有进无退,有死无生。而就在这鏖战的当儿,费扬古有了发现。 他发现敌后的人马不动,前锋打得如此 ![]() 据⾼向北的绿营兵,一看伏兵发动,阻截敌人的退路,知道收功在即,更为奋发, ![]() 天明收兵,清查场战,斩首三千,生擒数百人,投降的亦有两千多;骆驼、马、牛、羊、帐篷、军械俘获的,不计其数。还获得了一具 ![]() 于是皇帝命费扬古清理场战,亲自撰文记载这一次战役,立碑铭功,然后回驾至归化城,慰劳西路凯旋之师,杀羊宰牛,加上关內运来的大批美酒,大享士兵。俘虏中有个噶尔丹帐下的老乐工,能通汉语,当筵奏技,吹笳献歌,唱的是:“雪花如⾎扑战袍,夺取⻩河为马槽,灭我各王兮虏我使歌,我 ![]() 大驾在六月间奏凯还京,九月间复又出塞。其时青海回部纷纷输诚,表示愿意与策妄阿喇布坦合力擒获噶尔丹献于朝廷。而噶尔丹走投无路,亦只好派遣使者关适年二度出塞向驻跸归化城的皇帝投降。 这个使者名叫格垒沽英,皇帝告诉他说:“你回去告诉噶尔丹,叫他亲⾝来投降。否则,我一定要亲自去问他的罪!我在这里行围等你,限你七十天內来回报,过此限期,我就要进兵了。” 格垒沽英自然奉命惟谨。不道有个內务府管御用米粮的包⾐,名叫达都虎,贸贸然面奏:“御用米粮快将吃完。”意思是不如早⽇回驾为宜。 皇帝大怒,因为格垒沽英尚未遣回,听得这话,回报噶尔丹,就可能不把七十天的限期当回事。所以当众宣谕:达都虎摇惑军心,依法处斩。同时表示:“如果粮米将尽,随处可取,何虑之有?真个缺粮,哪怕嚼雪,也要穷追,断断不会回师!”接着又命修筑一条通往迈达的跸路,因为那里有座很灵异的庙,皇帝要亲自去拈香。 事实上,达都虎的话也没有错,缺粮的情况,确已相当严重。时已十一月,天寒地冻,从关內赶运接济,亦很困难。所以全军将士,对皇帝的意向,都有莫测⾼深之感。 其实皇帝这番做作,完全是表现给格垒沽英看的。等将他遣走之后,复命人跟踪,等确定格垒沽英不会再潜回窥探动静时,随即下令班师。 尽管这样费尽心机,而噶尔丹倔強到底,始终并无投降的诚意。七十天限期一过,皇帝在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复又下诏亲征。 这一次不出独石口,而是渡⻩河到宁夏,循河西向北走。这时噶尔丹的部下,已派了他的儿子,献于行帐。从俘虏口中得知,噶尔丹处于掘草为食的困境。想西归伊犁,为胞侄所不容。惟一的出路是,南窜西蔵,投奔赖达喇嘛,可是官军扼守甚严,这也成了妄想。 皇帝已经胜算在握,而噶尔丹宁死不降。四月间到了绥远五原县西北的狼居胥山,费扬古奏报:“准噶尔族人来告,闰三月十九,噶尔丹在阿密阿穆塔台地方,饮毒药自尽。他的尸首、他的女儿钟齐海,尚有三百户人口,已经运到。” 于是漠北三汗复回故土,而准噶尔则归策妄阿喇布坦掌握。皇帝也知道他野心未驯,这几年重用他⽗亲与旧臣七人,招纳流亡,辟疆开土,志不在小,如今乘胜进兵,解散他的部下,改设郡县,并非难事,只是伊犁一带,数千里地广人稀,为收一个小部落,要动用多少人马运粮运械,太不上算。所以划定阿尔泰山以西至伊犁这片土地,为策妄阿喇布坦的游牧之地。 二十年的工夫,策妄阿喇布坦走了他叔噶尔丹的老路,休养生息,⽇渐強盛,于是先则 ![]() 策妄阿喇布坦垂涎西蔵已久,尤其是拉萨——西蔵共分四部:康、前蔵、后蔵、阿里。康是早就改土归流,称为西蔵;前蔵在西蔵的东部,后蔵居央中,西面就是阿里。拉萨不但是前蔵的首邑,也是整个西蔵最好的一处地方。 拉萨号称“极乐世界”没有到过世界最⾼的这块土地上的人,谁也不能相信,有这样一处不亚江南的胜地——四山环措,一⽔中流,蔵风骤气,温暖宜人。放眼望去,満目青葱,一片良田。到得舂夏之 ![]() 拉萨是赖达喇嘛坐 ![]() ![]() 在这座金碧辉煌、富丽非凡的布达拉宮,住着两万喇嘛,但都隐隐听命于拉萨汗。他在年轻时是个英雄,无奈岁月不饶人,如今老了,雄心壮志都消磨在酒杯中,已去死不远,因而才启发了策妄阿喇布坦的觊觎之心。 他手下有个得力的族人名为大策零敦多布,在康熙五十五年受命领精兵六千,徒部经天山之南,绕过大戈壁,经出美⽟的和阗,迤逦往东,昼伏夜行地走了一年多的工夫,才到达西蔵边界。 接着翻过昆仑山,往东南方向走。以腾格里海为目标——西蔵群山错综,湖泊星罗棋布,不可胜数,最有名的,便是腾格里海。 这座大湖长达百里有余,宽只有四十里,⽔⾊清黑,与苍穹相似,因而名为腾格里,亦名纳木错。前者是蒙古话,后者方是地道的蔵语,但意思一样,都是指天,腾格里海用汉语译意,便是“天池” 这天池为西蔵人视作灵异之地。地在拉萨西北不远,朝拜过布达拉宮以后,往往顺道来到天池,望⽔膜拜,祈求冥福。 大策零敦多布,与他的部下,即是由天池突⼊拉萨,杀掉拉萨汗,俘虏他的家族,搜刮各大寺庙的镇山之宝,送到伊犁。赖达与班禅亦都被拘噤了。 警报到京,召集廷议。群臣多主张明年进兵。但谈到进兵的方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以致久久不能定议。 其时皇帝已成竹在 ![]() 他说:“我亲自综理军务多年,经历甚多,而且也亲领大军出塞定边。如今大家说,明年应当进兵,但又怕路远,粮米难运,这个见解不能算错。但大兵进剿,策妄阿拉布坦势不能挡,必定逃避。那时驻兵围剿,势必牵延⽇久。粮秣供应,不能不预为筹划。所以明年不必进兵。” 然则明年做什么呢?皇帝指示,仅明年这一年加意耕种,储备粮食。同时准备器械马匹,务求整齐。等一切停当后,后年再行进京。至于调盛京、宁古塔的兵丁,不妨照旧调发,只是在京城里的劲旅,不妨到后年出动。 不过西蔵乞援,不能不理,大规模的讨伐虽尚有待,必要的支援仍旧照行。皇帝命湖广总督额伦特,署理西安将军;再调四川、陕西的一部分队部,由额伦特带领相机进援。但额伦特只是驻兵青海的西宁,防敌南下,因而策妄阿喇布坦仍旧得以 ![]() 于是康熙七十七年二月,皇帝决定出兵,但并非出尽了全力,只出派两路人马,一路由吏部尚书富宁安率领;一路由领侍卫內大臣博尔丹率领;同时命额伦特自西宁出青海支援西蔵。 这三路兵自蒙古、甘肃、青海分道西征,到得金沙江上游的木鲁乌苏河,已经接近敌人了。渡河之后,且战且进,对方却且战且退,而实为 ![]() 消息传到京师,所有大臣无不吃惊,召集廷议时,一反以前的论调,不主进兵。皇帝却大不以为然。 他说:“西蔵是青海、云南、四川的屏障,准噶尔部雄视西北,世世成为边患,如果再据有西蔵,如虎添翼,不但西面永无宁⽇,且必有內犯而大动⼲戈之峙!” 于是皇十四子胤祯被封为抚远大将军,视师青海,克⽇出兵。四川巡抚年羹尧升格为四川总督,仍兼管巡抚事务,作为大将军的主要助手。 发兵之前,皇帝又宣谕:“往年用兵三藩,用兵外蒙,都有不主进兵的亲贵大臣,说得有道理,我无不嘉纳。这一次,我认定非出兵不可,喀尔喀及青海,都已归服。如今策妄阿喇布坦霸占西蔵,毁他们的寺庙,欺侮番僧,青海为宗喀巴降生之地,理应奋起讨伐,哪知竟无实心效力的人,实在可叹!我想,人家能够绕过沙漠,受尽千辛万苦,步行一年,到了西蔵,难道我们的兵就不能到?如今満汉大臣都说不必进兵,贼无忌惮,煽动沿边部落作 ![]() 于是分三起发兵,胤祯是第三起,驻扎青海西宁,传谕各部的“台吉”会议进兵西蔵,并送第六世喇嘛⼊蔵,皆无异议。 第六世喇嘛有真伪两位。原来第五世赖达时,大权旁落,以致圆寂之后,朝廷竟不知道,由奷人假赖达名号执掌权政。十五年之后,朝廷诘问,才随便找了个人充数。 这个伪赖达在康熙四十五年,由拉萨汗献送京师,死在途中。于是拉萨汗又立了一个名叫阿旺伊什嘉穆错的人为赖达,仍称第六世,这假中之假的赖达,在策零敦多布奇袭拉萨时,被幽噤于札克布里庙。 其时在西康里塘地方,有个人叫诺木达尔札,生个儿子叫罗卜蔵噶勒蔵嘉穆错,灵慧非凡,康蔵青海各部落都相信他是真的赖达转世,敬礼不绝。拉萨汗自然容不下这个“神童”决定杀掉他,亏得有人报信,诺木达尔札背负襁褓中的儿子,星夜逃走。于是青海各部落,上奏朝廷,争论其事。拉萨汗则拉出在后蔵的班禅为他作证,说他所立的是真赖达,而且清朝廷颁给全册金印。皇帝为了安抚起见,准如所请。 青海各部落,当然不服,纷纷攻击拉萨汗。皇帝已知真相,特命将此“神童”移居西宁宗喀巴出世的⻩教祖寺,由他的⽗亲养护,如今顺应民意,送罗卜蔵喀噶蔵嘉穆错回西蔵,正式“坐 ![]() |
上一章 乾隆韵事 下一章 ( → ) |
乾隆韵事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乾隆韵事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乾隆韵事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高阳是乾隆韵事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