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怪味沧桑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怪味沧桑 作者:郝树声 | 书号:39276 时间:2017/9/5 字数:4877 |
上一章 第35章 铁路 下一章 ( → ) | |
第35节铁路 小宝的爹杜凤翔说的当民工修“淮唐小铁路”是寨子里的一部分劳动力在解放以来,参加的第二次大型外出劳务活动。 第一次是在50年代,那个大跃进的时期。家国投资,在淮⽔市搞了一个大型⽔利工程,修了一座⽩沙湾⽔库。那是我们省自从开国以来,组织的最为壮观的工程,要在全省征集民工。在我们寨子里征的劳力并不多,只有十三个,其中十个是年轻人,另外三个是娶过媳妇的汉子。这三个人中,有一个人正是刚刚娶了媳妇的杜凤桐,也就是杜小宝二爷的儿子。其他十个年轻人轻便利索,三个有老婆的人,走的时候,相当⿇烦,女人们在后边哭哭啼啼,好像秦朝的孟姜女送万喜良修长城一样,让当时的大队支部记书刘大爷烦死了,好说歹说,才让这一小队人马上路。 这一帮子人在⽩沙湾⽔库工地,整整⼲了两年,用的工具不过是洋镐、铁锹、扁担、抬筐和石夯,就是用这种肩扛人夯的原始方式,竟然把⽩沙湾⽔库修成了。让寨子里的人伤心的是,老曾家的大儿子因为排哑炮不小心,被炸死了,那里的工程指挥部召开了一次大型的追悼会,并且给家里送来了两千块钱抚恤金,尸体没有运回来,就埋在⽩沙湾⽔库烈士陵园里,至今到了清明节,被当地一些小生学去凭吊。其余十二个人,也都成为建设祖国的功臣。上级为了表彰他们,让他们全部转业到长江边上,一个国营农场当农业工人。这十二个人,农场到⽩沙湾⽔库招工的导领,给他们发了盘 ![]() ![]() 这一批人走了一千八百多里,到了湖北荆州东边百十公里的长江边上,全部傻了眼。原来这是一处一望无际的⽔洼子,长満了芦苇。他们的任务是修江堤,挖一人深的排⽔沟,围垦造田。一群人大失所望,大家纷纷议论,在家里也是⼲庄稼活儿,到这里仍然是⼲农业活儿,而且还没有现成的地块!这上级简直是他妈的骗人的。早知是这样,打死我也不来!可是既然到了这里,离家那么遥远,想回去也回不去了。有的人放声大哭,比死了爹娘还伤心。好在他们的生活很好,有大米、猪⾁,还有渔民们从长江里打出来的新鲜大鱼。吃 ![]() 他们割芦苇,盖茅屋,与在北方 ![]() 他们寄回来的平安信和汇回来的钱,都是辗转迂回,比发出时晚了一个月才送到家里的,实真的书信、实真的金钱,把寨子里的人心搅到了沸腾状态。可是,这批农业工人,很多年没有人回来探家,未婚的男人娶到了以湖北姑娘为主的五湖四海的女人,都在那里成家立业,生了一堆孩子。十多年后,才陆续回来了几个说话已经南方化了的工人,他们的文化⽔平都不⾼,却有着寻 ![]() ![]() 尽管这样,由于这批人比在家有钱花,吃的、穿的都令人羡慕,年轻人都盼着有机会也到外边闯 ![]() 机会终于来了。在七太爷这次突然失踪的前年,家国决定修筑一条从淮⽔市到唐都市的地方小铁路,仍然要征集全省的民工。通知下达到寨子里,一下子有了百十个人报名参加,有的人为了能够去当民工,还给支书刘庆典送了礼。最后定下了三十多个人,小宝的爹爹杜凤翔也在其中。 这一次出征,比上次的设备要好得多,除了铁器工具和箩筐外,区府政还给他们配了两辆平板车,我们那里叫架子车。这种车用的是胶⽪轱辘,现在还比较常见,也可能将来要成为古董。七太爷照例到车子前看了又看,不无遗憾地说:“就这么薄⽪的车子,也能够拉东西?”几个小伙子坐上去,鼓励七太爷拉一拉,七太爷拉了一把,没有费太大的气力,车子就走了好远。七太爷止不住连声赞叹,这东西真的比牛车轻巧多了!方才相信现在的人就是能,用了钢子的车子,真比“膏香油”的牛车轻便。 三十多个人用平板车装了行李,顺着牛车辙子,踏上了征程,心里充満了对修好铁路以后,转业当工人的期盼。 那时候,修筑一条铁路,用的是人海战术。千军万马集中在一个长条形的工地上,车拉人担,犹如蚂蚁行雨。待工程技术人员放线以后,全线开工。是岗就要挖下去,是沟就要填起来,还要打硪子把地砸实。只有河流上的桥梁是从四川来的专业施工队⼲的。他们的设备先进,有发电机、电焊机和重型吊车。队里还有几个漂亮的川妹子,有的在工地当技术员,有的负责做饭。我们这一带的民工们,菗空就要溜到大桥工地,去看人家的⾼级施工设备,顺便流着“哈喇子”瞄几眼长得漂亮,说话动听,令人眼馋的川妹子。 那时的唐都市,还没有撤地设市,称作唐都地区。地区是省里的出派机构,所有员官都是省委委派的,不需要换届选举。这条淮唐铁路,在唐都地区的这一段,一位行署副专员出任指挥长,这个指挥长俨然是一个统率千军万马的将军。指挥部设在整个工程的中间部位,只有一辆草绿⾊的吉普车,我们那里的群众叫做“小包车”的,是全线唯一的最⾼档的车辆,当做指挥长的坐骑。指挥长⾝穿一件退了⾊的军大⾐,每天风尘仆仆地穿梭在工地上,让民工们见到了,肃然起敬。 我们⾼楼区和其他三个兄弟行政区的民工们,分到的施工地段,是在赵集东边的一条大岗上。这是一条荒岗,荒岗上开有荒地,开工的时候,还有许多棉花柴没有拔掉,没有摘净的一些⽩⾊棉花朵在寒风下摇摇摆摆。民工们的具体任务,是把大岗挖开,挖到与四川人架的桥梁相平的位置。四个兵民营用抓阄的办法,确定了各自的施工位置。我们⾼楼区的营长手臭,抓到了施工难度最大的中间部位。营长解释说:“小秃长了络腮胡子,亏中有补,上级给我们分的挖方任务最少。”但他实在无法捂着民工们的嘴巴,大家边骂边卖力地⼲了起来。 开始的施工进度很快,六十米长度,三百米宽度的长方条,没有几天就成了一个大池子。民工们有人装筐,有人抬,有人担,在各自分到的地段展开了友谊竞赛,工地上的⾼音喇叭不停地哇哇叫着,放一会儿⾰命歌曲,播送一会儿工地快报,表扬一批积极分子名单和事迹,这都是县里来的那个笔杆子,在工地上窜来窜去炮制出来的。他到一个地方,就问那些穿得最薄,⼲得最 ![]() 工程进展越来越缓慢,缓慢的原因是从⻩沙壤土挖下去,变成老礓瓣儿土,老礓瓣儿土层以下,是一层厚厚的泥状⽩垩土,⽩垩土以下进⼊了⽪沙石层。越往下走,这种⽪沙石的硬度越⾼,逐渐变成了石质地带。民工们开始用铁锤打钢钎子、放炮才能往下挖掘。火药是我们老祖宗自己发明的,一硝二磺三木炭,其实民工们用的已经不是这种土制的炸药,而是上级配发的“梯恩梯”炸药,威力很大。 放炮的时候,是民工们最⾼兴的时候,全线民工撤到全安地带,躺在草坡上打闹菗烟袋,聆听震撼人心的响声。大家早已淡忘了老曾家大小子是当年因为排哑炮炸死的。所幸,工地上配有全安人员,我们那里的工地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专门负责放炮的民工,在全安员用小红旗和司号员的铜号的指挥下,用烟头点燃了导火索后,跑得比兔子还快。当他们一口气跑到人群中的时候,个个大口大口地 ![]() ⼲到见到了透⽔层的时候,一股大⽔冒了上来,我们区的民工们⼲劲大,被指挥长封为“老虎营”同时,工程量毕竟相对小些,两边其他区的进度赶不上我们,我们的工地成了一片汪洋。也没有菗⽔设备,这⽔就越集越多,民工们⼲不成活儿了。营长到工程指挥部大闹,说简直是背工窝工。指挥部立即责令其他区加快工程进度,直到等他们挖出了流⽔的通道,我们区的民工们才继续⼲活。这一段时间內,简直把人急坏了。 大沟越挖越深,人们再用⿇袋顶着筐往上背,已经不现实了,工地上推广一种设备,叫做“爬坡器”这种设备,是在坡顶上,用一铁杠子安一个未装车胎的车圈,把一 ![]() 由于工地上尽是清一⾊的大老爷们,要是发旺哥在,肯定又要说尽是“带把儿”的,大家就显出 ![]() ![]() ![]() 当民工的生活比在家里強多了,吃的是家国专门拨出的供应粮,有⽩面馍随便吃,有⽩面面条随便喝,舂荒时节,在家里是 ![]() ![]() 等一条大沟清出来以后,这就是所有民工⾎汗的成果。大家期盼已久的转业当工人的事情, ![]() ![]() |
上一章 怪味沧桑 下一章 ( → ) |
怪味沧桑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怪味沧桑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怪味沧桑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郝树声是怪味沧桑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