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灵山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灵山 作者:高行健 | 书号:39188 时间:2017/9/5 字数:4590 |
上一章 第五十七章 下一章 ( → ) | |
我是从北边的房县进⼊神农架的,如今盛传野人出没之地。据清末的《郧![]() 夜间大雨滂沱,到早晨也还小雨不断。公路两边已没有象样的林木,山上只爬満了葛藤和猕猴桃,河里和溪涧都是浑⻩的浊流。我上午十一点到了县城,去林业局招待所想找进林区的便车,碰上正在召开级三⼲部会。我弄不清是哪级三,总归同木材有关。 中午会议上聚餐,听说我是从京北来的作家,负责张罗的一位科长便拉我一起进餐,还安排了下午要出车的一名司机坐在我边上,一味劝酒。 "没有作家不会喝酒的!"这科长长得圆实,人満豪慡。 大碗大碗烫热的米酒很好进口,人人酒 ![]() 开会的人下午继续开会,司机则领我推开一间客房,各人找个铺,倒下一觉睡到了傍晚。 晚餐还有剩菜剩酒,⼲脆再醉。我只得在招待所过夜了。司机来说,山⽔把道路冲坏了,明天能不能出车还很难说。好在休养生息,他也乐得。 晚上,这科长来同我聊天,他想打听首都宴会上都吃些什么?先上什么菜?后上什么菜?说是去过京北故宮看过的人回来说,给慈禧太后做一顿饭得杀掉一百只鸭子,问可是真的?⽑主席老人家南中海里住的地方是否还开放参观?电视里播放的那打补丁的睡⾐我见过没有?我借此也问问他这里的掌故。他说解放前这里没有多少人,伐木的南河有一家,斗河有一家,放到大河里才扎排,全年木材外销量不到一百五十立方米。从这里到神农架,一路上只有三户人家。一直到六0年以前,森林基本上未遭到破坏。之后通了公路,情况就不一样啦,现今每年要上 ![]() ![]() 他见我对古猴趣兴不大,又讲起野人。 "这东西要碰上了,他会抓住你肩膀直摇,弄得你晕头转向,他哈哈大笑,转⾝倒走了。"我觉得他这像是从古书上看来的。"你见到过野人吗?"我问 "还是不见到的好。这东西比人⾼,一般总有两米多,一⾝红⽑,披着长头发,这么说说不要紧,真见到可吓人呢。不过,他轻易不害人,只要你不伤他,还会咿咿呀呀讲话,特别见到女人,咧嘴就笑。" 这都是他听来的,恐怕也讲了几千年了,他讲的又不很新鲜,只好打断他: "你们职工中有没有见到的?我不是说农民或山里老乡,我是说你们林区的⼲部工人中,有见到过的吗?" "怎么没有?松柏镇⾰委会主任,他一起好几个人坐的一辆小吉普,就在公路上叫野人截住,当时全傻了,眼看他一摇一摆走了。都是我们林区的⼲部,我们都认识,都玩得来的。" "⾰命委员会这也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最近有人见到过没有?" "来考查野人的多得是,现在每年好几百,国全各地都有人来,央中科学院的,海上的大学老师,还有队部的政委、去年从港香还来了两个,一个商人,一个是消防队员,我们没让他们进去。" "有见到过野人的?""怎么没有?我说的野人考察队的这政委是个军人,同车还带了两名警卫员。也是下了夜一的大雨,路面冲坏了,第二天又是大雾,就 ![]() "没抓着?" "车灯的能见度只有两三米远,等他们 ![]() ![]() 我摇头摇,表示惋惜。 "新近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野人学会,地区 ![]() "这我倒见过,"我说,"我看过一个展览,恐怕就是这野人学会举办的。也见到过展出的野人脚印的放大的照片,他们还出了一本有关野人的资料,从古书上对野人的记载到国外对雪人和大脚怪的报导,还有好些对目击者的调查报告,"我-一表示认可。"我还见到一张地方报纸上登了一只砍下的野人脚掌的照片。" "什么样的?"他弯 ![]() "像一只风⼲了的熊掌。" "那不对,"他摇头摇,"熊掌是熊掌,野人脚掌比熊掌要长,同人的脚板差不多。我为什么先头对你讲那古猴人的牙齿呢?照我看,这野人就是还没有进化成人的猿人!你说呢?" "那也没准,"我说,打了个哈欠,都是那米酒的缘故。 他松下劲来,也打了个哈欠,会议上整天忙碌聚餐够他累的了。 第二天他们还继续开会。司机来说路没修好,我也得再歇一天。我又找到这位科长,说: "你们开会都很忙,免得打扰。有没有哪位退休的⼲部了解这县城历史?我好同他聊聊去。"他想起了一个劳改释放回来的前国民 ![]() 我在一条 ![]() ![]() 这是个目光敏锐的瘦老头,请我在他堂屋里坐下,不停咳嗽,一会让茶,一会请我吃瓜子,看得出他満腹疑虑,不明⽩我的底细。 我说我想写一部历史小说,同现今毫无关系,特来拜访请教。他这才释然,不咳嗽了,手也不动这动那,点起一支烟, ![]() ![]() "这里西周属赴彭国,舂秋时属放楚国;到了战国时代,成为秦楚必争之地。战祸一起,杀人如⿇,历史尽管久远,却一直地广人稀、満人⼊关后,全县三千多人丁,杀得只剩下十分之一。再说,元代红巾军起事以来,这里土匪就不断。 我弄不清他是否把红巾军也算做土匪。 "明末李自成,一直到清康熙二年,他的势力才被消灭。嘉庆元年,这里全是⽩莲教。张献忠和捻军也攻占过。再有是太平军,到了民国时期,官匪、土匪、兵匪,都很多。 "那么这里一直是土匪窝?"我问。 他笑了一笑,也不作答。"一到太平年景,这里外迁来的,土生土长的,人丁又兴旺起来,也还繁荣。史记书载,周平王曾在这里采风,也就是说公元前七百多年前,这里民歌就很盛行。"那就太老古了,"我说,"能不能请你讲讲你亲自经历过的事情?比方说,民国年间,这官匪、土匪、兵匪怎么个闹法?" "官匪,我可举一例,一个师两千来人哗变,好 ![]() ![]() ![]() "那太平盛世呢?你是否见过?"我问。 "太平盛世…"他想了想,点了点头,"也有,那年是赶三月三的庙会,这县城里有九个戏台,全画梁雕栋,十几个戏班子,⽩天、夜里连轴转。辛亥⾰命之后,民国五年,这县城里的学堂也男女同校,还开过盛大的运动会,女子运动员穿短 ![]() ![]() ![]() "这帮会中人可有什么暗号,彼此沟通?"我来了趣兴。 "青帮是在家姓李,外出 ![]() "你是否也⼊过帮派,"我小心翼翼问。 他微微一笑,呷了口茶。 "那年月要没点关系,代县长也不会做的。"他又摇了头摇,"都是以前的事啦。" "你是不是认为文⾰的派别也有点这样!" "那是⾰命同志之间,不好类比。"他断然驳回。 一时冷场无话。他站起来,又开始张罗我吃瓜子喝茶,一边说: "府政待我不错,要不关在牢里,我这罪人碰上那群众运动,也不一定活得到今天。" "太平盛世不可多得呀,"我说。 "现今就是!这不都国泰民安?"他谨慎探问我。 "有饭吃,还可以喝酒。" "那还图什么呢?"他问。 "可不,"我应答道。 "容我读书才是福,见人多事始知闲,"他望着天并说。天上又下起细雨来了。 |
上一章 灵山 下一章 ( → ) |
灵山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灵山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灵山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高行健是灵山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