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大唐极品闲人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唐极品闲人 作者:刺刀特种兵 | 书号:39067 时间:2017/9/4 字数:7954 |
上一章 第二章 良友 下一章 ( → ) | |
![]() ![]() 早朝上发生的一切,让杜睿非常欣慰,这么多年以来,他立志改良大唐,使这个华夏历史上最为強盛的王朝得以长久存在下去,通过今⽇早朝上发生的事情,看得出,已然初见成效。 国中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虽然都奉行儒教,然却都是依法治国,律法为一国之 ![]() 而自古以来,律法都有一个天生的敌人,那就是皇权,皇权至⾼无上,可以任意践踏律法,这样事,时有发生,多不胜数。 而如今太宗能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率先表明皇权不能凌驾于律法之上,算是给大唐的后世君主开了一个好头,只要能贯彻下去的话,法家历代所追求的梦想,就不难实现了。 如果当真能照此发展下去,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在大唐便能实现君主立宪,实现封建王朝朝着资本主义王朝的转变。 在太子东宮之中,帮着李承乾处理了半⽇政务,杜睿便告辞出宮,如今李承乾已经年近而立了,太宗因为⾝体状况不佳的缘故,将越来越多的政事的都 ![]() 李承乾也随着年岁渐长,变得愈发稳重,处理起政事来也愈见圆滑,只是自家事时常让他烦心。 自打武京娘被立为侧妃之后,李承乾与太子妃海棠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 ![]() 现如今太子妃时常不在东宮,对此太宗也是微微有些不満,他不満的不是海棠善妒,而是对李承乾有些不満,一家不净何以治天下。 杜睿也是反复劝说了数次,可旁的事李承乾对杜睿言听计从,偏偏这件事 ![]() 出了承天门,看着天⾊有些 ![]() 杜平生道:“老爷!可是要回府!” 杜睿道:“不!去泸州伯府!” 泸州伯便是马周,自贞观二十一年以来,便 ![]() ![]() 马周在历史上,虽然生命不显,但是在唐初的政坛上,确是一位颇具传奇⾊彩的人物。他出生于一个世代贫寒的农民家庭, ![]() 在唐初,虽然也开启了科考制度,但是因承袭魏晋遗风,没有⾝份背景很难得到机会,但是马周这么一个出⾝寒门的大才子却在唐初的朝堂之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马周自小就十分好学,通过不懈的努力,他通读了很多的史书,加上他的天资聪颖,在他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満腹经纶了。然而他生 ![]() ⾼祖武德初年,马周终于出仕,当上了邻郡的一名低级文职人员,可他认为这对他是大材小用,做的很不开心,整⽇里以饮酒为乐,不务正事。这一点很象三国时期的名士庞统,可庞统得到了诸葛亮的推荐,马周的狂放不羁却受到当时博州刺史达奚恕的责骂,说他不是做官的材料,马周一怒之下挂冠离职,周游山东一带。后来,他来到了国都长安,他知道太宗是个非常有雄才大略的明主,如果自己能得到皇帝的垂青,一定能⼲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可是马周来到离长安不远的新丰小城的时候,因为⾝上的钱不多,住在一家低档的旅店里,还经常拖欠店钱。店主对马周冷眼相待,经常出言不逊,马周也不介意,有一次,马周让店主拿来一斗八升的酒来,独自豪饮,一个人也不要菜佐酒,一次喝下了如此多的酒,把店里的人都惊呆了,店主也看出了他不象一般的人,也不再难为他了。 不久,他来到了长安,面对举目无亲的他乡异地,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他通过一些途径投靠了当时的一位官职也不太⾼的中郞将常何,在常何的门下做了一个门客,好在常何为人比较正直,对马周也很照顾,马周就这样在长安安下⾝来。 苦心人,天不负,命运之神终于垂青了这位 ![]() 马周得知了这个消息,便本着报恩的想法,主动提出替常何写这篇文章,常何很⾼兴,便让马周代自己写。过几天,常何把马周缮写的这篇关于时政的文章呈给了太宗观看,太宗看过后大吃一惊,他知道常何不善长文才,怎么也能写出这么透彻的文章来。他有些不相信这是常何写出来的,便问常何这倒底是不是他写的,常何为人诚实,没有冒功,便老老实实的对太宗说:“臣没有这个本事,这是臣的门客马周代臣写的。” 太宗一听常何门下居然有这么一个奇才,很⾼兴,便产生了立刻想见见这位人才的想法。他想到做到,命人到常何府中将马周叫来,可没想到马周架子还很大,被派去的侍从一个人回来了。 太宗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再次派人去请马周,一直出派了四次使者,才把这位 ![]() 果然没过一年,马周就当上了权利很大的监察御史,太宗对他也十分信重,为了表扬发现马周的常何,太宗还赐给常何三百匹锦帛。 马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十分感 ![]() 马周不单单是一位能臣,还是一位诤臣,他曾对太宗为太上皇李渊大建宮室的做法提出了比较宛转的批评。在这篇奏折中,马周写道:“微臣每读经史,见前贤忠孝之事,臣虽小人,窃希大道,未尝不废卷长想,思履其迹。臣以不幸,早失⽗⺟,⽝马之养,已无所施,顾来事可为者,唯忠义而已。” 他从自己的经历开始说起,说太宗的想法是对的,对待⽗⺟就应该尽孝道。可马周认为现在唐朝初建,百业待兴,老百姓还很不富裕,应该以发展国力为先,等到以后国力有余了,再修建宮室尽孝道也不为晚。 马周在这篇奏折中以非常平和的口气对太宗的这种做法提出了不同意见,结果也很奏效。太宗看到后觉得马周说的很对,不但没有生气,除了停止了修建宮室之外,还加封了马周的官职,让他更多参与朝政,马周更有了伸展抱负的空间。 贞观十一,马周又上书太宗,从以前的朝代兴亡开始议论,并重点谈了隋朝灭亡的原因。他说唐朝建立前的那几个朝代之所以存在的时间很短,长的不过五六十年,短的只有二三十年。为什么这些朝代会存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灭亡了? 最主要的原因这些时代的君主不懂得爱护百姓,一味的挥霍奢侈,对老百姓横加剥削,一是耗费了大量财力,二是失去了民心,三是统治者昏庸无能,不会用贤良的人才,最终灭亡。 他还重点谈了隋朝灭亡的原因,他认为隋朝在文帝杨坚时的基础很雄厚,本来是可以长治久安的。可是炀帝杨广当皇帝以后,开始腐化堕落起来,剥削百姓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最终失去了天下人的心,被人杀死在扬州。 马周劝太宗要以隋亡为鉴,时时刻刻要记得隋亡的教训,不能因为天下刚刚平定下来就走隋炀帝的道路,只有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巩固唐朝的统治,才能使唐朝由 ![]() 贞观十二年,马周迁为中书舍人,太宗曾经对左右的人说:“我一天见不到马周就想他。”可见马周在太宗心中的地位是很⾼的,房玄龄也曾说马周的才能可比汉朝的张良和终军,对马周的才能也是深为敬佩。 太宗为了表彰马周对家国做出的大巨贡献,亲自为马周题辞: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对马周所做的一切给予了非常⾼的评价,在这名臣云集,大贤辈出的唐朝初年也是不多见的。 纵观马周为官以来给太宗上书,可以归结为三点:其一,劝谏太宗节俭治国,力戒奢侈。他从夏、商、周至魏、晋、隋统治天下的时间长短切⼊,告诫太宗应该“节俭于⾝,恩加于人”如此才能让天下人对当政者“爱之如⽗⺟,仰之如⽇月,畏之如雷霆”历陈尧、禹及西汉文景二帝节俭之事例,抨击当时朝中滋长的奢靡风气。 其二,劝谏太宗以“百姓苦乐”为国之兴衰的权衡标准。指出“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在百姓苦乐也”他说隋朝虽然积蓄大量的仓米、布帛、金银,但这些最终却成为帮助造反者的财物。而今老百姓本无多少积蓄,还在強敛暴征,百姓颇有怨言,认为是朝廷不忧民怜民,进而提出“百姓苦乐”决定“国之兴亡”的观点。 其三,劝谏太宗⾼度重视基层权政建设,认为诸王与功臣的分封应该得当,不可“树置失宜,不预为节制”他尤其強调重视郡县官吏的选拔任用,提出“天下者,以人为本”要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就必须安排贤良的官吏赴任,才可能真正造福一方。 通过这些谏言就不难看出,马周为官并不忘本,时时刻刻都牢记着百姓的福祉。 贞观二十二年,马周因为一直为国事 ![]() 杜睿⾝为马周的挚友,自然也不能坐视,平⽇只要处理了政务,便要前往马周的府邸探望,也费尽心思的想要将马周的病治好,可现在的医疗手段,对于马周的病症是 ![]() 糖尿病! 即使在科技发达的后世,也没有 ![]() 杜睿进了泸州伯府,也无需下人通禀,径直到了马周的卧房,在门口正好撞见了马周的夫人薛氏。 杜睿连忙躬⾝行礼:“嫂夫人!” 杜睿和马周乃至 ![]() 薛氏面⾊哀戚,见着杜睿,微微一福,道:“妾⾝见过宋国公!” 杜睿道:“不知兄长可好?” 薛氏一脸愁容,道:“按着宋国公的方子也吃了几幅药,虽是见轻,可却依然无法下 ![]() 杜睿忙道:“这是自然!” 杜睿说完,便进了马周的房间,放一进去,顿时一股药味儿刺鼻而来,让杜睿也是不噤皱眉。 ![]() “是杜贤弟来了?” ![]() 杜睿连忙上前,坐在了 ![]() 马周的嘴角微微牵动了几下,道:“贤弟忙于国事,不必每⽇都来看我,为兄无碍,还是国事要紧!” 杜睿忙道:“小弟省得,兄长今⽇可觉得好些了!” 马周苦笑了一声,费力的抬起手摆了摆,道:“怕是不行了,为兄自己的⾝体,自己知道,如今已然病⼊膏肓,非药石可医!” 杜睿闻言,道:“兄长切不可如此,兄长尚未及五旬,正值壮年,偶染小疾,只要悉心调养,自然可以痊愈。” 马周笑着摇了头摇,道:“贤弟无需安慰我,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今已年近五旬,不算早夭,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唯一不甘的就是,本想再为社稷奔波几载,奈何天不假年,老天居然这么急着便要让我去了!可叹!可叹!贤弟!今后圣上和太子处,便劳你多多费心了!” 马周说着停顿了一会儿,两颊有些隐隐的嘲红⾊,气息也有些急促了,道:“贤弟!如今圣上威势⽇重,兼且刚愎,不再像以前那般愿意听人劝谏了,你既然在朝,当以社稷为重,切不可因畏惧皇权而稍有懈怠!” 杜睿听着连连点头,道:“小弟谨记于心!兄长无需挂怀!” 接着杜睿便将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情和马周说了一遍,马周听着精神都跟着好了起来,道:“好!这边好!朝中有人,为兄便放心了,贤弟!说起来,倒是你教调的好,为兄也不噤要羡慕了!” 杜睿道:“杜庠盛虽有些才学,然 ![]() 马周一笑道:“为兄也想啊!只可惜” 马周的话没说完,杜睿听着心中也是悲憷,一个満腹经纶,才华横溢,満腔抱负的大才,如今却只能 ![]() 马周已经放弃了生的希望,但是杜睿却不能放弃,马周不单单是他的好友,更是他的知己,对于自己的一些见解,朝中能够理解,并支持他的,也就只有马周了。 此后数⽇,杜睿还是一如往昔的跑到马周的府上,亲自给他诊治,可想尽了办法,也还是没能阻止马周的⾝体一天天的消受下去。 杜睿其实很清楚,马周的精⾎已经几乎要被耗⼲,恐怕大限之期不远了。 马周病重,太宗也是担心不已,就像杜睿想的那样,一个杜睿,一个马周,可是太宗留给李承乾的托孤之臣,这个念头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有了。 那个时候朝中的重臣,大多老迈,只有杜睿和马周风华正茂,可堪大用,为此太宗还下旨给杜睿加了太子少傅衔,给马周加了太子少师衔,为的就是方便以后杜睿和马周两人能顺利尚未,帮着李承乾治理天下,没想到自己还十分健旺,马周被自己还小上十几岁,却率先病倒了。 太宗甚至不顾天子之尊,亲自过府探望,之后又连着几⽇让李承乾代为过府侍候,这般荣宠,便是房玄龄也不曾有过。 可人力不敌天数,马周最终还是没能熬过去,在贞观二十二年五月的第一天,病逝于府中。 #---#¥#¥#¥#¥#¥#¥#¥#¥#¥# 马周的遗折,被杜睿递到了太宗的跟前,太宗看过之后,也是一阵唏嘘,当即下令,辍朝三⽇,文武百官尽皆为马周带孝,太子李承乾亲往祭奠,陪葬昭陵,哀荣与房玄龄相等。 可⾝后事如何显耀,马周却还是走了,带着他的不甘走了,贞观朝又失去了一位良臣。 臣历睹前代,自夏、殷、周及汉氏之有天下,传祚相继,多者八百馀年,少者犹四五百年,皆为积德累业,恩结于人心。岂无僻王,赖前然哲以免尔!自魏、晋已还,降及周、隋,多者不过五六十年,少者才二三十年而亡,良由创业之君不务广恩化,当时仅能自守,后无遗德可思。故传嗣之主政教少衰,一夫大呼而天下土崩矣。今陛下虽以大功定天下,而积德⽇浅,固当崇禹、汤、文、武之道,广施德化,使恩有馀地,为子孙立万代之基。岂 ![]() ![]() 今百姓承丧 ![]() ![]() 臣窃寻往代以来成败之事,但有黎庶怨叛,聚为盗贼,其国无不即灭,人主虽 ![]() 往者贞观之初,率土荒俭,一匹绢才得粟一斗,而天下帖然。百姓知陛下甚忧怜之,故人人自安,曾无谤讟。自五六年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十馀石粟,而百姓皆以陛下不忧怜之,咸有怨言,以今所营为者,颇多不急之务故也。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蓄积多少,唯在百姓苦乐。且以近事验之,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都积布帛,王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家国之用,至今未尽。向使洛口、东都无粟帛,即世充、李密未必能聚大众。但贮积者固是国之常事,要当人有馀力,而后收之。若人劳而強敛之,竟以资寇,积之无益也。然俭以息人,贞观之初,陛下已躬为之,故今行之不难也。为之一⽇,则天下知之,式歌且舞矣。若人既劳矣,而用之不息,傥国中被⽔旱之灾,边方有风尘之警,狂狡因之窃发,则有不可测之事,非徒圣躬旰食晏寝而已。若以陛下之圣明,诚 ![]() 马周的这份遗折在他下葬之后,经太宗的旨意,颁布天下,在这份奏折之中,人们还能隐约的看见,这个有着大 ![]() ![]() 太宗生病,授意李承乾代为处理朝政,一时间,东宮的权柄⽇重,一些见机早的,已经开始渐渐朝着东边转移了。 杜睿对此心明眼亮,也是不噤暗暗忧心。 ![]() ![]() |
上一章 大唐极品闲人 下一章 ( → ) |
大唐极品闲人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大唐极品闲人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大唐极品闲人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刺刀特种兵是大唐极品闲人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