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飞龙全传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飞龙全传 作者:吴璿 | 书号:38607 时间:2017/8/16 字数:6490 |
上一章 第五十八回 韩令坤擒剐孟俊 李重进结好永德 下一章 ( → ) | |
第五十八回韩令坤擒剐孟俊李重进结好永德 诗曰: 将军胆气豪,竭力守城濠。 戎服领忠告,励卒尽勤劳。 岂知势⽇促,无奈国已摇。 君虽重推毂,天实厌南郊。 留此凛然体,休戚孰堪挠。 话说周世宗不允和议,率督大军来取寿舂。当时兵至城下,旨令攻城,城上矢石如雨点打来。部将张琼见了,慌请世宗退避,不防城上一箭 ![]() 万骑南来杀气⾼,临危于此显英豪。 镞深莫出心雄烈,为顾君王岂惮劳。 却说锺、李二人回见唐主,奏知:“世宗不允和议,推其意,只为主公不肯称臣之故耳。为今之计,主公还须奉表称臣,以安民庶。”唐主从其言,差司空孙晟、礼部尚书王崇质奉表称臣于世宗,愿岁岁朝周,年年进贡。二臣领旨出朝,至周营见了世宗,俱说唐主愿奉圣朝之命。世宗道:“此举朕本要准,只为刘仁赡据守泰州,屡抗天命,彼今若肯来降,方允尔议。”随差中使同孙晟等到泰州城下,诏示仁赡归款。仁赡上城,见了孙、王二臣,即戎服拜于城上。孙晟谓仁赡道:“公受国恩,不可投降。”仁赡谢其教,因严兵以守之。中使报知世宗,世宗大怒,召孙晟 ![]() 展归告唐主,且言世宗本意,只 ![]() ![]() 诸郡来献,大兵立罢;但去帝号,何慡岁寒?倘坚事大之心,终无 ![]() 唐主得诏,复上表称臣谢罪。李德明称世宗威德,及甲兵精強,力劝唐主割江北之地,献与世宗,以图和好。唐主犹豫未决。有枢密使陈觉、副使李微,二人素与孙晟、李德明有隙,因谮于唐主道:“李德明劝主割地,孙晟卖国求荣,二人此行,必受周主之爵,故不忠于朝耳。”唐主大怒道:“二竖子何敢欺诳孤耶?”喝令将孙晟、李德明推出斩之。孙晟临刑叹道:“臣死不⾜惜,惟受先帝之恩,不忍金陵一旦为周兵所屠。”言罢行刑。有诗叹之: 奉命宣行志亦勤,谤言预⼊竟难分。 请看守土归中朝,惟有东门三尺坟。 唐主既斩孙、李二臣,即拜弟齐王李景达为兵马大元帅,陈觉为监军使,领兵五万,以拒周师。先着大将陆孟俊领兵一万救泰州。旨下,陆孟俊来至泰州,与刘仁赡合兵固守,声势甚大。周兵遁去。孟俊 ![]() ![]() 世宗复自督兵,来攻泰州。刘仁赡守具甚严,周兵连攻数⽇不下。因遇秋雨连旬,营中⽔深数尺,又是粮草不继,军心惶惶。世宗与近臣商议, ![]() ![]() 时陆孟俊进言道:“公今坚守此城,吾自领所部兵去取扬州。”仁赡道:“不可。扬州韩令坤骁勇之将,非他人所比;兼之赵匡胤屯兵合六以为援,声势相依,胜负莫卜。不如共守此城,候齐王兵到,然后计议而行,方为上策。”陆孟俊大怒道:“若如此迁延时⽇,畏惧不进,何⽇克服故土也?”遂不听仁赡之言,自领部兵,望扬州而来,离城五里安营。 韩令坤听报唐兵来到,即忙整兵出 ![]() ![]() ![]() 南兵遥对北兵营,満⾕连山遍哭声。 兵刃相 ![]() 当下二将战到三十余合,孟俊招架不住,回马望本阵而走。令坤催动后军追杀。孟俊正走之间,忽听得山后一声炮响,冲出一员大将,乃是元帅赵匡胤,知得扬州 ![]() 令坤亦收兵⼊城。左右绑进陆孟俊,令坤令置于陷车,解赴世宗处发落。正 ![]() ![]() 恃勇无谋可叹嗟,一时俘获倒残戈。 军前说话先招衅,立使临刑受苦多。 令坤既剐孟俊,军威大振。消息传⼊齐王李景达军中,大惊不止,乃与部下商议进兵。教练吴用进言道:“韩令坤雄据扬州,赵匡胤兵屯合六,势相依援。今大王之兵当从要路而进,先攻合六,则扬州指⽇下矣。”齐王从其言,下令兵马渡长江,竟趋合六。匡胤闻此消息,即领兵马,离合六二十里设立重栅坚守,按兵不动。过了数⽇,齐王兵已到于平川之地,摆开阵势。匡胤亦领军来与齐王对阵。牙将⾼琼拍马向前道:“汝唐兵屡败于我,何不早降,以救生灵之苦?”齐王道:“汝等周兵,不知进退,妄恃強横,侵我封疆,今⽇好好退去,可保无伤;不然,叫汝等死无葬⾝之地。”⾼琼大怒,纵马摇 ![]() ![]() 匡胤大胜,收军回营,诸将各各献功。匡胤差人至世宗处报捷。世宗大喜,下令旨,驾幸扬州。窦仪奏道:“今兵疲粮少,南唐屡败于吾,彼之用兵已无成矣。陛下宜回驾大梁,命大将屯兵于紧要之处,以为进取之计,不出数月,彼之君臣必来纳款也。”世宗准奏,即⽇下旨,车驾回京。赖李重进攻围泰州,张永德屯兵滁州,韩令坤坐镇扬州,⾼琼屯守合六。其余文武员官,随驾班师。诏旨既下,请将各领部兵分遗。次⽇,车驾离店境,一声炮响,大小三军径往汴梁进发。有诗为证: 得胜班师已献俘,将军预有建功谟。 兵回无阻相 ![]() 大兵分作三队而回。不想世宗是夜⾝体发热,遍⾝疼痛,急宣太医官看脉,送药调治。过了两⽇,只见周⾝发出棋子般的天泡疮来,痛苦难挨,声昑呼唤。匡胤等众将寸步不离,左右服侍。世宗道:“朕心意烦闷,蒸热发渴,有甚清洁凉⽔,取来与朕解渴。”匡胤遂分付众人,四下去寻清洁凉⽔。众臣领命,各各提壶执罐,分头去寻。 匡胤自己也带了银壶,上马取路而寻。当时约跑了五六里路,到一山脚边,渐闻⽔声潺潺,急下马往前看时,乃是一带山溪,恁的清澈,十分洁净,心中大喜。正 ![]() ![]() ![]() 匡胤顶礼拜谢,抬起头来,不见了三个和尚,心甚惊讶。慌忙将银壶舀取溪⽔,上马飞行,回至营中,问众臣道:“汝等取⽔,圣上可曾饮么?”众臣道:“饮虽饮了,只是疼痛不止,此时觉得昏 ![]() 大军在路,自是无词。驾至汴京,早有在朝文武 ![]() ![]() 再说各家功臣尽都回家 ![]() ![]() 且说世宗一⽇升殿,受百官朝贺毕,宣南宋王赵匡胤上殿,慰之道:“朕自亲征南唐,虽未得平伏,然屡战得捷、皆赖御弟之力,其功莫大,朕当酬之。”匡胤奏道:“此皆陛下钧天之福,与诸将效命所致耳,臣区区之力,何敢任功?”世宗道:“御弟勿谦。南宋王乃闲职,不可久居,今加授为定国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其余从征诸将,各有封赏。⾼怀亮没于王事,封赠忠勇侯;其下军士,尽行给赏。当时匡胤谢恩已毕,因荐赵普有大用之才,宜当重任。世宗即封普为节度副使。是⽇,君臣朝散。 数⽇后,有张永德表奏李重进停留怠缓,不肯进兵,实有反叛之心。奏上,世宗对众臣道:“知臣英若君。李重进忠勤其职,焉有反心?此特永德之捕风捉影耳。朕若下诏慰谕,反启其疑,莫若故为不知,徐观进取何如耳。”众臣道:“主上之论甚善。”世宗即匿其事不问。 却说李重进军中已知永德表奏之事,重进乃单骑至永德营中。军士报知永德,永德问道:“他带多少人来?”左右道:“只单骑耳,别无随从。”永德遂乃出 ![]() ![]() 单马趋营智识⾼,一时论说怨顿消。 心 ![]() ![]() 此时南唐主探听张、李二将 ![]() 将之有权无权,只在时势。今闻⾜下受周主之命,屯兵泰州城下,以绝南唐饷运,城孤势殆,果幸计也。然吾守将刘仁赡,有匹夫不守之志,且城中府库充⾜,婴城以守,虽来百万之师,未易窥也。近闻张永德心怀私怨,致书于朝,言⾜下停兵不进,似有陰谋。朝廷闻之,宁不疑乎?一朝兵权削去,放居散地,诚匹夫之不若矣。何如拥兵自守,为子孙之计之美也?不然,若肯倾心投款,孤当以重镇封⾜下,决不相负。 重进看罢书, ![]() ![]() 只说世宗一⽇召华山处士陈抟进朝, ![]() ![]() ![]() 十年踪迹事,富贵梦中看。 紫阙谁人管?陈桥帝子安。 是⽇所遗之诗,近臣抄录,奏知世宗。世宗看其诗句,幽深玄远,不能参解,遍示群臣,莫晓其意。世宗命蔵之金匮,俟后参验。下旨设宴崇元殿,君臣 ![]() 时赵匡胤回府,不料赵弘殷中风,叫唤不应。匡胤急请太医看视,太医道:“此乃中风不语急症,下药恐不应验,奈何?”匡胤道:“与其坐视,宁可服而勿效。汝但对症下药,决不罪汝。”太医依命,遂用牛⻩、郁金等药煎剂灌下,终于不省人事,病势转迫。一面令人觅取妙方。守到五更,赵弘殷命限告终,渐渐气绝。匡胤等合家大小,痛哭不已,⼊殓诸事,不必细表。次⽇,报奏丁忧于世宗,又讣告在朝文武,开丧设祭,礼忏诵经,照俗行事。世宗命右相王朴代为主祭,众王侯陪丧。至五七出殡安葬,诸事已毕,匡胤在家守制。按下不提。 却说郑恩自从班师回来,与陶妃久别,彼此羡慕,鱼⽔之 ![]() ![]() 人生贪甚名和利?乐事何如⾊与醪。 毕竟太医说出甚么病症来,且看下回分解。 |
上一章 飞龙全传 下一章 ( → ) |
飞龙全传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飞龙全传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飞龙全传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吴璿是飞龙全传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