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明末朱重八全集最新章节
艾叶小说网
艾叶小说网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竞技小说 历史小说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网游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短篇文学 伦理小说 推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灵异小说 经典名著 言情小说 同人小说 军事小说 重生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校园小说 架空小说 耽美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动漫美女 暮霭凝香 乱穿金庸 爱的幸福 混乱艺校 人间正道 天外邪犽 烺情侠女 卻望红杏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艾叶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明末朱重八  作者:三十二变 书号:38134  时间:2017/8/10  字数:5607 
上一章   五零二、接触羌族兵    下一章 ( → )
  一说到名将秦良⽟,众皆动容。一来是因为秦请⽟麾下的石柱土家⽩杆兵实在厉害,二来就是因为秦良⽟乃是大明朝的忠臣,既然是朝廷的忠臣,那就是义军的死敌,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朱元璋便道:“石柱土家族,⽩杆兵总帅,秦良⽟,她就是土家族的土司,打败奢崇明的就是她,此人还曾经大败张献忠与罗汝才,厉害无比。”朱元璋后面还有话没说完,其实明朝灭亡之后,満清⼊主四川,土家族居然不肯向清兵投降,苦守石柱十几年之久,清军占了全‮国中‬,却战不下小小石柱,直到大清顺治十六年,秦良⽟死后许久,她的孙子马万年终于撑不下去了,才被迫向清朝投降,由此可见土家族有多強悍。

  朱元璋认真地道:“土家族可以说是横在咱们面前的一道⾼墙,不越过是不行的。另外,四川可不止土家这一个族,还有蔵族、彝族、苗族、壮族、羌族…我们不可能将这些少数民族一个一个挨着打遍,要想将四川真真正正地收纳⼊怀中,靠打是不行的,必须用‘感化’的手法,当初诸葛亮曾七擒孟获,他为什么不一刀把孟获杀了,非要将之收服呢?便是因为诸葛亮也深深地明⽩,少数民族是不能靠打服的,你和他打,他就和你打,打来打去,伤筋动骨还得不到什么好效果…只能靠感化,才能让这些少数民族真正地为之所用。”。

  他一说感化,孟家三兄弟就笑了:“我们觉得…感化什么的。正是镇西将军的长项啊。”三兄弟想起孟家村的村民,便觉得有点好笑,这朱军感化人的功力当真不凡,转眼就把孟家村的人全都变成了朱军的支持者。

  朱元璋点了点头:“想要感化一个民族,并不是抓他几次,放他几次就行,最重要的还是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当初诸葛亮七擒孟获,真的就能让孟获乖乖听话?不,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原因是诸葛亮是一个內政好手。他给西蜀人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因此才能收服他们的心,而我们要做的,也正是这一条。”

  实际上朱元璋驻军广元。不再继续推进。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试点⽟米。研究一个可以在四川实施的政策,结果还不错,广元和巴州两地的⽟米推广非常顺利。接下来,就是向着南边辐了…朱元璋并不想把步子迈得太快,要知道四川的少数民族实在太多,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如果步子太大,一下子占地太广,光是处理这些不同的少数民族就会头大如斗,先占一个小地方,试点式的与少数民族接触,才能最更好地融⼊其中,让少数民族能接受朱军的到来。

  他对着孟家三兄弟问道:“距离咱们广元这里最近的少数民族,是哪一族?”

  孟家三兄弟皱起眉头想了一会儿,伸手向西南边指了指:“川西…这边距离咱们最近的,是一些羌族聚居的部落…”

  原来,广元的西南边就是名城“绵”而绵西边就是大片的羌族土司封地,羌族是一个神秘而且古老的民族,历史极其悠久,现在分散成许多小‮队部‬,散地居住在绵以西附近的山中,保有着半农耕半放牧的生活方式。

  大明朝廷任命了羌族土司,负责管理羌族,这位土司虽然挂着大明朝廷的总兵头衔,但实际上并不服王化,可以说庒不算朝廷的人,在山里自己称王称霸,只是偶尔接到朝廷的诏书,被朝廷许以好处,才会带兵下山来帮着朝廷打打仗。

  孟家三兄弟介绍完毕之后,又补充道:“咱们朱军既然拿下了广元,就近了绵,朝廷必然在绵驻以重兵准抵御我们的⼊侵,而这些驻军中肯定少不了羌族人,毕竟他们也算是保卫自己的家园,就算朝廷不下诏书,他们也会主动来打这一仗。”

  他说到这里,王二就有点不理解了,他忍不住伸出头来问道:“既然绵肯定驻扎了羌族兵,为什么杨嗣昌不调他们和左良⽟、贺人龙等人一起来攻打咱们呢?结果弄得兵力不够,被我们打得包围网破碎,现在都还没组织起来。”

  听他这一句,孟家三兄弟就笑了:“杨嗣昌调得动羌族兵,那就是太从西边出来了。其实不光是羌族兵,就算是壮族、苗族、蔵族这些少数民族的兵,没有一只是杨嗣昌调得动的,人家土司就像土皇帝,谁的面子也不卖,如果不是自己的老家受威胁,他们绝不可能出手…呃,当然,土家族是个例外,这个族最听朝廷的话,到处管朝廷的闲事。其实不光是少数民族的兵会这样,汉兵照样不怎么服调,就拿咱们三兄弟来说吧,不就是完全没听朝廷的调遣,在山里到处钻么?”

  他们三兄弟这么一说,李岩终于明⽩了,难怪四川这地方历朝历代都是一个大⿇烦,自古以来四川就不是龙兴之地,谁要拿这里当大本营大后方,借着这里的财力物力人力去对付中原,那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要把自己的家顺都不容易。

  李岩忍不住就用奇怪的眼⾊盯着朱元璋,小心翼翼地问道:“将军,四川的情况如此复杂,就算咱们朱军占据四川全境,只怕也得不到多大的好处,反而会因为这些少数民族弄得焦头烂额,您为什么决定攻占这里呢?如今看来,还不如从陕西直接出兵河南和山西,放任四川不管。”

  朱元璋微微一笑:“对于没有信心管好这些少数民族的人来说,当然是任其不管,直进中原,但我却想试一试,究竟是这些少数民族拖了我的后腿。还是变成我的助力!”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从骨子里透出一股信心来,倒是让李岩忍不住心中一凛。

  ⾝为川人孟家三兄弟因为孟家村的事,对朱元璋十分有信心,大笑道:“我们也相信镇西将军能管得好这些少数民族,别的不说,就说那⽟米…啧啧…往那些少数民族面前一放,管叫他们乖乖听话…呃…也许未必有这么容易,这些少数民族对汉族的戒心极深,咱们把⽟米到他们手里。他们也未必敢种。若是不种,又哪里知道⽟米的好?这可真难办呢。”

  李岩听了这话,脸上带起了一抹微笑,他亲自在朱军的领地里询问过老农。深知⽟米的厉害。但听到孟家三兄弟一说。也知道想把⽟米这种东西推广给少数民族,比起推广给汉人更加不易,他眼珠了一转。便有了一个计较,也忍不住开口道:“晚生初⼊朱军,还未建立寸功,这次与羌族打道的事,晚生想去试试。”

  朱元璋对着李岩点了点头道:“既然你有‮趣兴‬,便去试试吧…”

  绵,乃是四川重镇,可以称之为成都平原的北大门户,唐代大诗人李⽩的家乡就在此处,著名的雄关“剑阁”也就在绵的管辖范围之中。

  剑阁有剑门关天险,峥嵘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非人力可以攻破,自古即被称为蜀北屏障,两川咽喉。而朱军若想问鼎成都平原,剑门关乃是必经之路。此关于洪三十一年废,后又于嘉靖二十一年重立,置有百户常年守戎。

  杨嗣昌当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关隘重地,乃令四川副总兵张令,率三千川兵驻扎此关,另召羌族土司兵三千,与川兵共同守关。

  要说这个张令可不简单,此人今年已经六十八岁,可算老将,但老而弥辣,能开五石大弓,百发百中,军中将士称之为“神弩将”(注:明史记载,此将可在马上用五石弩,中必洞,军中号神弩将。)

  同张令一起镇守剑门关的羌族将领,就不见于史书了,此人名叫⽇麦牟西,长得十分⾼大,⽪肤呈现一种被紫外线暴之后的红黑⾊,脸上更有两团很显眼的⾼原红。原来羌族聚居之地海拔都比较⾼,紫外线充⾜,氧气却稀薄,因此羌人大多都是他这个样子。

  此时还没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说法,汉族人大抵上都不太看起得羌族人,而羌族人也很讨厌汉人,平时很少会有集,这时被迫联军在一起守卫自己的家乡,双方都不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张令率领的川兵驻在关內的兵营之中。⽇麦牟西率领的羌兵则⼲脆聚在剑门关的山林之中扎了一片帐篷。

  此时,⽇麦牟西的大帐篷中,几个羌族的族长正聚在一起聊天,坐在⽇麦牟西左首的人名叫扎西,是一个有两千多人的部落的族长,平时一向在雪山上过⽇子,这次听闻贼军⼊川,考虑到贼人打败官兵之后有可能侵害到羌族的地盘,因此扎西就率了本部的几百青壮出山来,与⽇麦牟西合营一起驻守剑门关,另外还有一个叫玛西的族长也坐在他们旁边,三人凑一块儿,总共两千四百多名羌兵,对外号称三千。

  扎西脸上带着明显的不慡的神⾊道:“⽇麦牟西、玛西,你们两人来评评理,我们出山来帮朝廷打仗,朝廷居然不给我们粮饷,要我们自己筹饷,这真是太可恶了。”

  玛西在旁边应合道:“是啊,这些jiān诈的汉人,一点都不耿直。”

  这两人见识比较少,⽇麦牟西这个大土司却见多识广,知道一些朝廷的规矩,于是对着两位小族长道:“扎西、玛西,你们也别吵了,嘉靖年间,朝廷征调广西壮族的狼兵抗倭,也没给粮兵发粮饷呢,也是让他们自行筹饷,这是朝廷一贯以来的政策,倒也不是专门针对我们。据说几年前调土家族⽩杆兵北上对付鞑子兵,也是没有发粮饷的…秦良⽟不也照样去了么?”

  他这么一说,扎西和玛西倒也不好再说什么的,两人只是愤愤地道:“若不是贼人眼看打到川西,我们也没必要来帮着这些汉人打仗。流⾎流汗,还要自己搭上粮食。”

  ⽇麦牟西长叹了一声道:“唉…可是…人家终究是打到川西了,我们再不出手,也要被贼军打,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世来罗,想置⾝事外是不可能的。”

  三人正聊着天,突然,一名羌兵跑进了帐篷来:“三位族长,奇事…营外有一个汉人求见。说他是⽩⽔朱八麾下的使者。有要事和咱们商量。”

  ⽇麦牟西大奇:“贼人来找我们商量?有什么好商量的?叫进来,听听他说什么。”

  不一会儿,使者领到,来人自报道:“晚生杞县李岩。特来和几位族长谈一笔生意。”

  三位羌族族长都没听说过李岩此人。这也不怪他们。羌族久居川西的雪山之上,对于山外的事充耳不闻,像⽩⽔朱八、闯王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这样名字也许还在官府的塘报上看到过一眼。但是像李岩这种次一级的人物,就两眼一抹黑了。

  李岩开门见山地道:“我军想请三位退兵…”

  “退兵?”扎西跳了起来:“我们退了兵,好让你们攻破剑门关,然后杀到咱们羌族的地盘上为非作歹吗?”

  李岩赶紧说了一阵朱军的了话,表示朱军的军纪森明,不会对羌族不利云云,但是三位族长明显不信。李岩心想:果然,孟家三兄弟说得对,少数民族对汉人深具戒心,不是轻易可以说服的。

  他又赶紧改口道:“三位族长若愿退兵,我军愿奉上两万斤⽟米…以及⽟米的种植技术…”

  “⽟米?”三位族长明显没听说过这东西,由于羌族的居住地海拔较⾼,所以羌人主要的农作物是一种叫做青稞的⾼原粮食,至于⽟米嘛,连汉人知道的都不多,更不要说羌民了。

  李岩便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米,告诉三位族长这种农作物拥有很⾼的产量,能帮助他们改善羌族‮民人‬的生活等等。

  李岩苦口婆心,说得口⼲⾆燥,満心以为,就算是⺟猪都能被他说得会爬树,却没想到,三个羌族头领听完之后,脸上却齐刷刷地露出了不相信的神⾊。

  扎西第一个开口道:“一派胡言!咱们羌族人吃的粮食名叫青稞,乃是⾼原上最伟大的粮食,一亩地也只能产出六十至一百斤,你这家伙倒好,一开口就说什么⽟米亩产七八百斤,你这是把咱们当成小孩子哄着玩吗?

  李岩摆出诚恳的神⾊道:“是真是假,一试便知,何敢骗人?你们派几个人,到广元和巴州的老百姓家里问一问,也知端的。”

  他的态度不可谓不诚恳,说话硬是没有半句虚假,无奈羌人对汉人成见极深,哪里肯信,三位族长连声道:“不用试,你这个一定是骗人的,狡猾的汉人,你快滚吧!若是再在这里胡说八道,咱们管你是不是使者,照斩不误。”

  李岩见他们顽固,也知道再说没用了,只好告辞出来。营外有随从牵马等着,他上了马,一路向北疾走,半⽇之后,便来到了朱军的一个临时营地之中,许人杰、孟家三兄弟各率着三千黑杆兵和一千多名川兵在这里等着他。

  见李岩表情郁闷地回来,孟家三兄弟顿时就笑了:“我们就说嘛,羌人不会信你,你偏要去游说,现在知道了吧?”

  李岩叹了口气:“去之前我还在幻想,说不定凭着我这三寸不烂之⾆,可以说动他们,没想到他们对我说的话连一个字都不信…孟家三兄弟,你们说得果然对,和少数民族打道,没有这么容易。”

  孟家三兄弟道:“那李先生接下来打算如何?回去了吗?”

  李岩脸上的郁闷顿时一收,笑道:“哪有这么容易就放弃的?我还有别的计策没用呢,本想着如果能靠游说就解决,就不需要用计策了,现在嘛,这计策是非用不可…”他对着孟家三兄弟抱了抱拳,拱手道:“这件事,还请三位兄弟帮我。”

  孟家三兄弟笑道:“李先生只管吩咐。”

  李岩便道:“三位投奔朱军之事,尚未传开,对于羌族兵来说,你们依旧是朝廷的官兵,我想请三位去剑门关走一趟…”

  孟家三兄弟笑道:“难道是要里应外合,协力破城?”

  李岩‮头摇‬道:“非也!剑门关里有神弩将张令把守,外围又有羌兵扎营,里应外合难度极大,就算你们从內部突然发难,也未必就能成功,徒然将自己陷⼊险地,我不是会让三位兄弟去冒这样的大险的,我的计策是…”

  他说到这里,将声音放低了下来,附到孟家三兄弟和许人杰的耳边,低声说了起来。

  几人听完之后,面⾊都变得古怪。

  孟家三兄弟大汗道:“这…这样也行?”

  许人杰却和三兄弟不一样,他抚掌大笑道:“居然有这样的妙计,李先生,我不如你,哈哈哈,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去准备准备吧。”
上一章   明末朱重八   下一章 ( → )
明末朱重八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明末朱重八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明末朱重八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三十二变是明末朱重八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