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北洋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北洋 作者:戒念 | 书号:36677 时间:2017/7/29 字数:5185 |
上一章 第六十六章 不易 下一章 ( → ) | |
翁同龢手中捏着奏折无力的躺在太师椅上,昨天他刚刚和內务府打了场官司…昨天內务府的福来到户部张口就要一百万两,说是奉了慈禧太后的旨意不敢怠慢。 翁同龢当即指着福说:“福箴庭啊福箴庭,你⼲脆把我这条老命拿去 ![]() 福平⽇里和翁同龢的私 ![]() 翁同龢撕破了脸⽪将福打发回去了,想到自己这么做是得罪了慈禧太后,他立刻到户部侍郞那桐的府上走动,那桐是旗人,当初慈禧太后考虑翁同龢来当户部尚书就是因为他和內务府、旗人的关系比一般的汉臣要密切的多。 没有想到那桐那里给翁同龢出示了一张单子…原来福早就来过这里了,本来是二百万两的,结果被那桐好说歹说给减半了。那张单子上所开列的寿庆各项开支让翁同龢头晕目眩,殿庭筵宴开支居然达到二十三万两,这显然是內务府的伎俩…以前光绪皇帝曾经问过翁同龢吃几个 ![]() ![]() ![]() ![]() ![]() 向那桐倒了一通苦⽔之后。翁同龢还是多了嘴…“户部不是內务府地荷包,我要让他们知道这是打仗的银子,这回我就要驳!”结果今天早上翁同龢获知。这句向那桐说的气话昨天晚上便传到了慈禧太后地耳朵里了。 翁同龢想到自己刚刚从工部尚书顶了阎敬铭的开缺称为户部尚书的时候,还暗中得意过以后总算比和整天与修园子修陵打 ![]() 阎敬铭离京前曾经拜访过翁同龢一次,不咸不淡地告诉他,保举他升任户部尚书的人就是昔⽇和他同为工部同事的福。现在想想当年的事,阎敬铭当年留下的话是非常有深意的。这个户部尚书绝对不是什么好差事,而自己就算后悔也来不及了! “合肥的奏章绝对不能够答应,虽说户部手里也还有几百万两银子,但是若是真的按照这张奏折上所请,那剩下地数百万两银子的窟窿上哪里去补?”志锐说道。 “不给便是我们户部的错,合肥便得了口实,将来不仅太后皇上那里我们说不过去,就是天下人面前我们说得过去么?给是要给。但也不能全给,户部的堂官们审核一下,新购舰船是不能再添了,其他地想办法控制一下。争取控制在八百万两银子之內,这样户部也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不过应该上书皇上。为了应付战争,必须借款,否则难以应对!”翁同龢最终拍板。 天津和京师离得这么近,京师有什么动静很快便能够传递到李鸿章的耳朵里,翁同龢主持地户部部分批准了战备采购,虽然有些不痛快,七减八减真正批下来的也只有不到八百万两,李鸿章原本也没有指望翁同龢在这上面大笔一挥全部通过,能够有八百万两的收获他已经知⾜了,这可是相当于北洋⽔师两年的军费,这么多年来北洋还没有得到过这么充⾜的军费,唯一可惜的便是他现在正要面对⽇本人的威胁。 在宣战诏书颁布后,驻⽇公使汪凤藻便从⽇本启程回到国中,不过临走的时候他也向国中发回了最后一个关于⽇本目前状况的电报…⽇本已经回应了国中的战诏正式向国中宣战。说起来也非常可笑,⽇本的战争理由是国中向朝鲜派兵威胁了⽇本在朝鲜的利益,对于吉野舰队率先攻击济远舰队只口不提。不管怎么样,⽇本已经正式开始运作起来了…⽇本舰队又出现在了朝鲜海域,并且也开始向朝鲜运兵。 也正是因为⽇本的行动,使得北洋內部有人又翻出了方伯谦,由此谭延闿终于明⽩在北洋⽔师內部“广结善缘”的方伯谦为什么和提督丁汝昌闹翻的原因…数月前方伯谦曾经直接上章李鸿章,提出了五条建议,其中有两条是关于北洋⽔师的…第一便是谓海军战舰,合则力厚,分则势单,未决裂前宜速召聚一处,遇有变局以便调遣…二则当速添战舰,倭之敢轻我国中者,以我海军战舰无多,且皆旧式,不及其新式快船、快炮之利。倘我速添速率之船多艘,并各船上多添快炮,则 而震慑… 方伯谦的这五条建议也不算是越级递 ![]() ![]() 丁汝昌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将方伯谦的上书给庒了下来,方伯谦久等未果便直接越过丁汝昌向李鸿章进言,结果被丁汝昌视为挑战自己的权威,便连续给方伯谦穿了几次小鞋,终于弄得两人决裂。方伯谦是北洋⽔师里面的“⽔晶球”为人八面玲珑从来不轻易得罪人。加上自己发财有术,对济远舰官兵也多有照顾,上下名声很是不错。结果却弄到了这步田地,实在是出人意料。 想想当初谭延闿见到方伯谦地时候,方伯谦委托唐伯文地事情,唐伯文确实也向李鸿章进言了,否则第二批护航舰队也不会是镇远前去了,不过丁汝昌却从中做了手脚…招商局的运兵船装载完毕后。北洋⽔师的军舰却姗姗来迟,结果比原定计划晚了数个小时。不过丁汝昌也极为后悔,他也没有想到方伯谦怎么就这么背,第一次出去便被人家⽇本舰队给伏击了,差点连命都保不住,当然他更后悔地是镇远没有及时赶到将已经动弹不得的吉野舰给打沉,这可是一个天大的立功机会,结果就这么⽩⽩的飞了。 “纪孟兄。那中堂大人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 “还能怎么办?丁禹廷虽然出⾝是太平天国,但是跟随中堂也有三十余年,中堂将北洋⽔师托付给他,在这个节骨眼上就算中堂再怎么恼他也是无用的!”唐伯文这段时间将会承担军购采办。所以在城里居住的时间比较多些。 — “丁提督出⾝好坏没有多少关系,到底也是北洋地老人。资历在那里摆着,再不济也不会背叛中堂。关键的是丁提督是陆军出⾝,若是论步军行军打仗倒是没有问题,若是论起海战,哪里能够指挥的了大舰队作战?如果真的和⽇本在海上打起来,恐怕将会是第一次双方舰船全部都是蒸汽铁甲舰之间的战斗,这种战争就是在西方都没有发生过,中堂为什么不用那些刘步蝉等从英国学成回来的专业人才呢?”谭延闿说道。 唐伯文听后微微一笑,但却没有回答。其实唐伯文回不回答都无所谓,谭延闿心中自然明⽩李鸿章的用人政策,就是出现了北洋⽔师这样外行导领內行也是在所不惜,老李的用人特⾊已经和他地老师曾国藩一样,成为晚清一个非常令人诟病的话题。谭延闿怎么也想不通,像老李这样的“明⽩人”怎么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不过想想估计无论是老李还是曾国藩对此都是没有办法地办法… ![]() “这些中堂心中自有打算,现在济远舰已经开始大修,不过损坏的极为严重,后主炮和甲板以上的舱室几乎全部被毁,前主炮到是还好办一些,只是炮台基座的铆钉被震开炮塔错位而已,主炮还能够使用…”唐伯文将这个用人不当的话题转开,尽管他同样也非常不満意李鸿章的用人策略,但是想想自己也是受益者,这⾝份有些尴尬了点。 “济远杰创严重,想要修复它恐怕还需要重新向国外订购舰炮吧?这样时间上来得及么?”谭延闿也知道自己刚才说的话打击面太大,所以顺着唐伯文的话题转到最为关心的济远舰修复问题上了。 济远舰死里逃生还击沉了严岛舰在谭延闿看来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不仅是他这么看,北洋內部只要懂些海军的人都认为。由于速 ![]() 不过这不是李鸿章等北洋⽔师的创始人深谋远虑,而是当时没有速 ![]() 嘲流采购军舰。李鸿章给谭延闿的感觉并不是一个但是李鸿章早年在剿灭太平天国时期也认识到武器的重要 ![]() ⽇本人出于对付定镇两舰的考虑居然弄出三景舰这样拥有320毫米主炮地巨舰。可是这样的主炮却无法和定镇两舰上的主炮相比…它几乎不能够旋转,当然现在三景舰还有一艘桥立舰没有建造好,不过这已经不是秘密了。济远舰的主炮是210米。考虑到严岛舰的主炮有跟没有差不多,在主炮口径上来说,济远舰反倒是比当时的⽇本三舰都要大,更要命地是严岛的装甲非常薄弱,同样的排⽔量,严岛的装甲比吉野差了一半。而济远舰的防护装甲要远远优于⽇舰,这也是济远能够死里逃生的关键。 “按照中堂大人的意思,已经致电给江南制造局总办刘麒祥,那里有十二门120米速 ![]() ![]() ![]() ![]() ![]() ![]() 江南制造局可以制造大口径火炮。这个消息几个月前唐伯文曾经向谭延闿说过一次,不过那个时候李鸿章为了保证江南制造局的全安,将十二寸的大炮就地安置在那里了,同时还有六门120米炮也同为防守,没有想到那里居然还有六门没有使用。这次济远后主炮被打烂,李鸿章正好一不做二不休,⼲脆拿来修复济远所用。 “呵呵,不知道什么原因?恐怕老李同学一面信不过江南制造局地手艺,一面担心从国內采购无法从中得到巨额回扣吧?!没有想到转来转去还是绕到老路上来,可惜现在已经是火烧眉⽑了,哪里会给你时间来试制更有威力的大口径速 ![]() “能够尽快恢复济远舰的战斗力是最好,不过中堂大人手中既然有速 ![]() 唐伯文听后苦笑的摇头摇说道:“改装这种事也不是这么容易的,用在济远舰上也是死马当成活马医,要不是⽇本人将济远舰的后主炮塔打了个稀巴烂, ![]() ![]() 李鸿章也曾考虑过给其他战舰加装速 ![]() ![]() 别看济远中了这么多炮弹,但是120米炮弹拿济远装甲毫无办法,最多是扫平甲板以上的建筑物罢了,就算打在了⽔线甲板上也没有多大效果。除非是数量非常多的120米炮弹不断的轰炸,才可以以数量累积质量造成敌舰沉没…济远前后被人连打带追挨了快一百发120炮弹依旧没有问题,最致命的伤害全都是150米炮弹造成的,想要打沉它还不知道需要多少炮弹。 这是一道复杂的数学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这次规模不算大的海战,北洋⽔师的将领们对于现有武器装备也开始了重新的思考。还是打中一炮就能够击穿对方装甲的好,150米炮弹的威力对于⽇本战舰绝大多数装甲都有击穿效果,除非是一些诸如炮塔这样装甲奇厚无比的特别部位才会无效,这点是120米炮所做不到的。 |
上一章 北洋 下一章 ( → ) |
北洋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北洋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北洋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戒念是北洋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