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北洋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北洋 作者:戒念 | 书号:36677 时间:2017/7/29 字数:4561 |
上一章 第三章 功课 下一章 ( → ) | |
谭延闿这次考取秀才让谭钟麟非常⾼兴,虽然只是科举试考的第一步,但是也算是争了个先手,总比四五十岁的老秀才在科举考场上要有优势的多,况且古往今来的考官都喜![]() “嫋嫋箫声嫋嫋风,潇湘⽔绿楚天空。向人指点山深处,家在兰烟竹雨中。”谭钟麟手中拿着一张诗筏轻轻念到,这是谭延闿要 ![]() ![]() 此时的谭延闿非常得意:“没有想到我也会作诗啊!这在百年以后的国中人中恐怕比大熊猫还少吧,不过也多亏了这小子有着扎实的功底,看到某些景⾊这诗句就会突然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呵呵,这也算是原创吧!” “好!好!组安这首诗颇得《楚辞》之风!”谭钟麟笑着坐在太师椅上说道。 谭钟麟放下手中的诗筏问道:“这次留居长沙,有没有拜访湘绮先生?” 谭钟麟口中的湘绮先生便是湘军中的一个非常另类的人物,湖南湘潭人,也是学界名士王闿运,因为他居住的地方名叫“湘绮楼”所以学者称其为湘绮先生。说起这座湘绮楼还是湖湘名士的一桩美谈…王闿运是个木匠的儿子,家境贫寒,但是却有学术大家的风范,19岁补诸生,深得他的塾师蔡先生的赏识,尽管家境贫寒,但是却得蔡姐小的芳心暗许,于是便成就了这一对美満的婚姻,所居住的地方便是“湘绮楼”王闿运25岁考中举人,后来科举就不再走运,转而谋求新的发展之路,他虽重经学,但好“纵横之术,游说公卿间, ![]() 王闿运和谭钟麟 ![]() ![]() 谭钟麟除了非常佩服王闿运的学问之外,最看重的便是其“纵横之术”他这一辈子也就到这个地步了,但是他的子孙还要在这 ![]() ![]() ![]() 谭延闿现在自然不知道谭钟麟目前的实真想法,谭钟麟已经把他作为未来谭氏一族的希望来培养了,只要他在科举试考上能够继续披荆斩棘取得进士,到那个时候谭延闿便会发现⽗亲早就已经把他培养成一个游刃有余的官场老手了。谭延闿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并不能够对这个时代有个完整的把握,在这个时代除了要讲权势、讲靠山之外,宗族的力量更是难以想象,在朝中无论是两代帝师翁同龢也好,还是现在风头正健的张之洞也好,他们的发迹都离不开宗族的力量,当然宗族也给他们召来了无端的⿇烦,但是总体来说是作用无法估量的。谭家宗族力量在湖湘也不算弱,就连在湖北当巡抚的谭继询和他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不过这还不够,还不⾜以登的上台面,人家翁同龢和张之洞的宗族早就在军机大臣这个层次上 ![]() 谭延闿躬⾝说道:“这次在先生⾝边三个月,时间虽然有些短了点,但是孩儿觉得收获颇多,先生有三门功课…” 听到谭延闿说到这里,谭钟麟的两眼突然冒出了精光,稍微正了正⾝子有些急促的问道:“小三,你选了哪门功课?!” “是第三门!”谭延闿说道。 “好!好!”谭钟麟笑着连说好“我谭氏一门总算有个能得壬秋青眼的人才,你那两个哥哥连第一门功课都没有资格选呐!” “⽗亲早就知道这三门功课么?”谭延闿问道。 “呵呵,为⽗与壬秋相 ![]() “王壬秋能够传你帝王之学也是你的福分,这官场之中仅靠儒家诚敬之学是远远不够的,官场险恶哪是你所能够想象的,这帝王之学乃是纵横之术,如施用者无大贪婪之心,大可保个一生平安。组安,切忌不可像湘绮先生那样,一个人能够⼲多大的事情还是要看自己的基础,切忌好⾼骛远!” 谭延闿躬⾝说道:“孩儿谨记⽗亲教诲!” 听着谭钟麟评价王闿运这番话后,谭钟麟倒是想到晚清末年的一个风云人物…杨度,他对杨度的生平不是很清楚,但是却知道杨度曾经自命是国中最后一个精通帝王之学的人物,最后投奔袁世凯帐下也确实做了不少事情,好像这个杨度还是师从王闿运,如果没有什么变故的话,搞不好这个杨度还是自己的师弟呢! 不过谭钟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已经发生了 ![]() ![]() 对于谭钟麟的这种矛盾,谭延闿倒是非常理解,毕竟他知道后世国中的历史走向,谭钟麟虽然不知道,但是在官场混迹几十年,尤其是从政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各地担任督抚⾼位,对于清朝官场和民间的状况了解的非常清楚。也许谭钟麟不会想到清朝要亡于孙中山的⾰命 ![]() 谭延闿在回到福州后,便在督府中帮助⽗亲处理政务,谭钟麟非常重视他的功课,将博学多才的谭铭三请到督府专门为几个儿子指导功课,谭延闿自然是培养的重点。相对于谭铭三的那套存诚主敬的儒家思想,谭延闿更加感趣兴的还是帮助谭钟麟处理闽浙督府的各项政务,虽然他并不指望能够在以后的 ![]() 不是谭延闿不爱国,只是未来几十年国中的世事风云已经把他给吓怕了,最佳选择自然是在合适的时间出国远走他乡以避过战祸的牵连,但是他也不愿意就这么一走了之,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为这片土地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情,虽然不能够改变大局,但能够消减一些百姓的痛苦也算是仁至义尽。 “吃一下吧,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走最后一步!”谭延闿在处理政务的时候莫名其妙的走了神。 谭延闿虽然对科举试考那套不感趣兴,但是也没有冷落了谭铭三,毕竟这位老学究是⽗亲花了很大功夫请来的,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先生住进督府的最重要工作便是督促自己的学习,至于自己的那几个兄弟,谭延闿已经看出来谭钟麟对他们都已经失去信心了,估计以后也就是花钱买个职务⼲⼲就凑合了。 让谭钟麟和谭铭三非常満意的是,尽管谭延闿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督府中和那些幕僚们在一起处理政务,但是谭延闿的功课却是以看得见的速度在提⾼,也许诗文方面功力比较弱了些,但是书法和应试方面的能力大为增強。谭钟麟也发现最近谭延闿的书法上更加偏重练习馆阁体,当然作为名士的必修书法行草也是没有放下,其功力已经⽇渐深厚,至少谭钟麟在心中觉得自己儿子在书法方面确实有着自己难以企及的天分,用不了多长时间恐怕谭延闿的书法⽔平就要超过自己了。 谭延闿的进步在外人眼中多少有些突飞猛进的感觉,但是作为⽗亲,谭钟麟却知道自己儿子无论是功课还是书法都是非常用心的,真正做到了三更睡五更起,每天的练字的数量也是比考秀才之前要加大了一倍,再加上谭铭三和他所布置给儿子的功课,考虑到儿子在幕府的工作时间,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刻苦用功了。 谭延闿的努力看在谭钟麟的眼中,为此谭钟麟心中非常⾼兴,生怕自己的儿子因为太过用功而拖垮了⾝体,特意嘱咐厨房每天要做些滋补的汤食给儿子,最重要的夜午的食品要供应好。谭钟麟做了这么多年的总督,手头上的财富对他来说没有多少意义,但是自幼贫寒的他为了教育孩子对其月供控制的近乎于吝啬,这在清廷中同级别⾼官中是十分罕见的。不过眼见儿子如此用功,谭钟麟在为儿子滋补⾝体上的花费非常大方,甚至每个月专门拿出一百两银子来购买滋补药材。 谭延闿在最近两个月无论是书法还是⽇常功课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进步,还是归功于他的过目不忘和用极短的睡眠时间来恢复精力,这使得他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来学习⽇常功课,并且大大延长了他的工作时间,不过对于⾝体来说倒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由于谭延闿的特殊地位,谭钟麟的儿子进⼊幕府来和其幕僚帮助处理政务,这本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 幕僚办公的地方叫幕友堂,在督署大院西侧中间有一个非常宽敞的大厅,周边有十几间小房子,这便是闽浙总督幕僚的办公之处。幕僚本是古代将帅打仗之时随军住在帐篷之內的军事参谋¢记等人的通称,后来因为地方大员衙门署官定制有限,忙不过来便把将帅们的做法学了过来,聘请一部分理办文书、刑名、钱⾕等事务,因为是学得军营那一套,名称也跟着叫幕僚。这些人不属于朝廷命官,是衙门主人自己请过来办事的,合则留,不合则走,全凭双方的 ![]() 清代末年因为內 ![]() |
上一章 北洋 下一章 ( → ) |
北洋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北洋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北洋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戒念是北洋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