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高衙内新传全集最新章节
艾叶小说网
艾叶小说网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竞技小说 历史小说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网游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短篇文学 伦理小说 推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灵异小说 经典名著 言情小说 同人小说 军事小说 重生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校园小说 架空小说 耽美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动漫美女 暮霭凝香 乱穿金庸 爱的幸福 混乱艺校 人间正道 天外邪犽 烺情侠女 卻望红杏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艾叶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高衙内新传  作者:斩空 书号:35468  时间:2017/7/23  字数:4931 
上一章   第三十六章    下一章 ( → )
  颖在二龙山宝珠寺持斋,这诰命也未必须得她当面自越者,孤独就是永恒伴随⾼強的宿命,也不是接不接回蔡颖所能改变的。然而⾼強目下要考虑的,却是这个子要不要接回来。

  自从蔡京重病致仕回了杭州,蔡攸亦放了杭州守臣,去年蔡京的亲弟、赋闲已久的蔡又死了,这个数十年来在大宋官场风光无限的家族便走向了败落。所谓的败落,当然不是说象大观园那样败的一无所有,蔡家‮弟子‬敦学力,单凭自己的本事也能考中几个进士,再有梁士杰和⾼強有意无意的照拂,仕途总不会比其他的官宦世家差了。然而迄今为止,蔡家连一个两制官都没有,和蔡京在时的荣光终究不能相比了。

  此外,原先蔡京之所以能呼风唤雨,与他一手把持大宋选士大有关联,⾝边有一群门生羽为他摇旗呐喊。然而蔡京致仕之后,其地位迅速被⾼強和梁士杰这个联盟所取代,再加上梁师成掌內苑,⾼俅掌三衙,童贯掌西军,这个联盟的威力甚至比蔡京在时更要強大。大凡在官场为官者,最重要的就是站队,当蔡京大势已去,再无再起之能,其羽但凡能转脚跟的,纷纷都转投梁士杰与⾼強门下,叶梦得因附⾼強而得骤拔翰林学士知制诰,眼看就要⼊宰执为官,更是给这些旧⽇的蔡成员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如此两年下来,蔡京在官场中所能发挥的影响力与⽇俱减。几乎要被人淡忘了,而据一直在杭州看顾蔡家地燕青所言,蔡京自回杭州之后一直是深居简出,安养老病之躯,其精力和头脑亦是每况⽇下。而蔡攸虽然知杭州事,但他与梁士杰素来不睦,而⾼強与梁士杰的关系又是人所共知的融洽,自来人情有冷暖。更加没有人来和他走动了。

  如此看来。蔡家对他⾼強已经不可能构成什么威胁。当⽇使得蔡颖与他立场相对的外部因素都不复存在,好似是可以好好过⽇子了吧?却又不然,当初令得蔡颖最终出走的,不但有其家人在权争之时的狠辣无情,令她无地自容,更有⾼強始则倚蔡京而起,最终却踩着蔡京的脑袋登上宰执的中山狼行径…起码在她看来就是如此。而⾼強也无从自辨。

  以蔡颖地刚烈个,如今地时事又不⾜以改变她当初地看法,就算自己能放下当初的纷争,去接她回来,她就会回来不成?

  夜⾊渐深,街市的人声也渐次寥落,⾼強负手站在汴河畔,俯仰之间只是轻轻的叹息。

  “衙內。时候不早了。连⽇赶路辛劳,明⽇又有朝会,还是速速回府安歇的是。几位如夫人想也等的急了。”曹正上来,将一件大氅披在⾼強肩头,低声规劝。

  想起家中的几位爱妾,⾼強心中不自噤地一阵温暖,无论如何,这世上总还是有一个能让他放松休憩地所在啊…“不必了,天⾊太晚,莫要搅扰了家中妇孺,我便回博览会去歇一晚罢了。”

  时已四更,街市上的摊贩们收了生意,正在那里休息用饭,笑语渐渐不闻,照夜狮子马的铁蹄踏在汴京的青石路上得得作响,颇有些闹中取静的味道。不觉行到博览会门外,⾼強不经意地往上一望,却见二楼一角仍旧亮着***,心中微觉诧异,这是哪家商号,这个时候还不熄灯?

  命牙兵将宝马牵去后面洗刷,⾼強晃晃悠悠上了二楼,当时就是一怔:那亮着***的商号正是李清照的金石斋。自打去年上元节⾼強在金石斋赛诗词,亮了一首梅花词,结果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费了不少心思方才摆平,此后他为了避嫌,轻易也不往金石斋走动。比年军务,他东奔西走地也没多少时间待在汴京,偶尔回来一下,问起李清照,却知这位易安居士亦多在外收集金石古董,素常也不大在汴京,照这么算起来,俩人竟是有一年多没见面了。

  他走到门前,伸头进去张了张,门厅里望不见有人,屏风后隐隐有人影晃动,只不闻说话声。⾼強伸手在门扇上敲了敲,扬声道:“可有人在?小生⾼強造次了。”

  话音刚落,那屏风后有女子声音啊了一声,随即便听见李清照地声音响起:“⾼相公么?深夜之中,男女多有不便,敢问相公可有甚事?”

  真是李清照回来了?⾼強大奇,心说什么事情让她忙到现在还不睡,刚想进去看个究竟,又想起李清照说道男女不便,此时究竟不是现代,不好私相授受的,只得将脚步停住,又道:“易安居士,许久不见,不意今宵得会,洵为机缘。下官本是经行至此,偶见***,因而上前探问,既是夜深不便过访,望居士早些安歇,待来⽇再行登门。”

  转⾝方行,却听⾝后李清照道了声有僭,又道:“妾⾝今⽇方返京师,本待命人投帖求见相公,今⽇却是得巧,明⽇妾⾝将登门造访,望相公拨冗赐见为感。”

  ⾼強说来⽇登门,八分是客套,不想听李清照的口气,竟似是当真有事要来见自己,心中不由又添几分好奇,怎奈对方依⾜礼数,摆明了不会深夜见面,只得权且应了,自上三楼地后室歇息。

  其实也睡不了一会,只是洗个脸,换了⾝⾐服,用了些茶点,便又要出门上朝去,这还是亏得哲宗时为了照顾文彦博老臣上朝,将朝会时间改在五更,倘若还是象以前那样五更朝会,⾼強现下就已经迟到了。

  今⽇并非五⽇朝参,赵御紫宸殿与群臣议事,上朝者皆两制官以上者。头一个出班奏议的就是梁士杰,所说便是昨⽇他与⾼強所议地收过桥税之事。看来这件财政难题委实令他头痛,庒力亦是不小,故而赶不及地要请圣裁。

  果不出梁士杰所料,这件差事一经提出,当即遭到御史台的劾奏,理由正是他昨⽇对⾼強所说的“关者讥而不征”这道理。在现代读书时,⾼強时常对儒家大臣的这种习惯深为无奈,古人亦曾说过刻舟求剑的寓言。时事⽇新月异。圣人就算真是大能。所悟的道理也会过时,况且如今是‮国中‬历史上著名的唐宋转型期,‮华中‬从秦汉的古代帝国时代正式走出来,已经掀开了近代化地序幕,如何还能抱着老观念不放?

  但习惯了这时代人地思维之后,倒也能理解几分。汉文明最为辉煌地时期,无疑就是秦汉之时。那个时代的光彩照耀到千年以后,使得国人向往不已,因而对于那个时代所留下的政治遗产,在没有明确的反例证明其不成立之前,总会尽量加以保持,毕竟沿用成功的经验,总比摸着石头过河要強。

  他在

  着子听梁士杰和御史台的几位谏臣对辩,彼此都是说起话来那叫一个听不懂。听到后来困劲上来,险些打了个哈欠,总算脑子够警醒。迅快忍住,化作一个颇为古怪的笑容。

  这桩过桥税地奏议提出过于仓促,梁士杰事先没有和何执中、郑居中等同通过气,因而参与辩论的只有他一人,郑居中在旁边⼲着急揷不上嘴。他好歹是跟着⾼強赚了几年大钱,一听梁士杰提出的奏议,就知道此事和⾼強脫不得⼲系,拿眼睛去看⾼強时,没看到他险险打的哈欠,却看到⾼強古怪的笑容,还以为他要出来说话,忙赶着给⾼強铺路:“陛下,本朝理财圣手,莫过⾼枢相,何不咨询于他?”

  ⾼強看了看郑居中,心说你倒灵光,不用对台词就能串场,了不起!当下亦出班道:“陛下,臣适才听诸位台端之奏议,多谓这过桥之税,不合古制,臣今请问诸台端,汉时家累万钱则人目为富户,而今虽中人之家,蔵钱五十万者不以为奇,敢问古制何以治之?夫三山浮桥,夺天地之造化,⻩河天堑自此变为通途,‮家国‬为此行大役,靡费钱粮无数,两河与京畿百姓皆受其大利,此为用之于民者,自当取之于民,何谓讥而不征?”

  在理财这个问题上,当朝无人敢与⾼強对辩,当年张商英为相不久气势正盛,却因钱法和田制这两件事吃了⾼強的大亏,就此止步于中书侍郞,最终黯然下台,这前车之鉴,臣僚如何不思?因此一看他出来,那几个谏臣竟是不敢再说,这也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赵登基以来国內屡兴大役,对外又频事征讨,若没有⾼強连年的理财妙手,随便换什么人上台,都是一筹莫展,赵对⾼強的信重亦是大半来源于此,谁敢与他争竞?

  赵适才听梁士杰和几个谏臣对辩,也是听地索然无味,今见⾼強出来,精神亦为之一振,笑道:“⾼小爱卿雅善理财,所论必是妙地,愿闻其详。”

  ⾼強抖擞精神,将这过桥税的计划解说一遍,大抵是原先这⻩河两岸人货往来,都由摆渡,中间冬季枯⽔时可用浮桥,不过用几个月,随兴随废,每岁靡费船资无算,而今建立永久浮桥之后,百姓皆受其利,不但省却许多资财,过河的效率亦大为提⾼,其惠民之处无虑亿万,当可计其半而征税,则民不烦而官受其利。

  然而过桥税易收,却难以在短期內回收大笔资金,因此⾼強建议朝廷发行三山浮桥国债,以三山桥税偿还,而为了保证这笔钱能专款专用,不在以后地漫长岁月中被挪用,⾼強索奏议由大通钱庄一体承销,三山浮桥的桥税收取和有关国债的还本付息,皆由钱庄为之,不需朝廷添一员差,增一文俸。

  赵听了半天,好似与当初⾼強发行债券以应付招安梁山军费的举措也差不了多少,既然有前例,便可照准,他所关心的只是此事能生钱多少。⾼強事先也没有派人调查这浮桥的人流和物流量,当下只得按照昨夜梁士杰所说的,报了个四百万贯上去,就只是这个数字,已经⾜以让赵大大惊喜一下,这可是大宋‮国全‬一年官俸的四成啊!

  实则⾼強此时心里盘算的还不止于此,如今燕云战事方起,军费已经吃紧,按照赵这皇帝的轻佻个,花起钱来手心都是漏的,谁知道他以后几年要搞出多少事来?这理财犹如打仗,一定要留预备队,而如今短期內寻觅不到大宗的财源,就得从国內挖潜上想办法。债券,这个在现代仍然被视为集合群众资金、形成资本的良方,经过梁山军费、三山国债这两件事之后,势将深⼊人心,将大宋国民手中庞大的资金调动起来,他⽇若是燕山有事用钱,只须大通钱庄一发债券,那些被历代君臣惦记了无数次的百姓手中蔵钱,自可以最快的速度投向需要它的方向上去。这才是金融机制最大的力量所在,亦是儒家治国理念中所绝难及者。

  当下朝议已定,委任大通钱庄设立三山浮桥司,专责国债发售与过桥税征收之事,其余官司皆不得过问。赵并大笔一挥,又给这个浮桥司题了一个匾,此乃其个人一大爱好,⾼強自须凑趣,好在赵的书法好过后世某个‮蹋糟‬山⽔的辫子皇帝太多,此举也不算捏着鼻子拍马庇。

  此事议过,有尚书左丞张克公出班奏议,说道登州守臣王安中遣使来报,有北地女真与东夷⾼丽奉表⼊朝,因此二国皆为辽之旧属,王安中不敢擅专,已将二国使者皆置于馆舍,一面飞请朝廷指挥。

  赵闻报,便问群臣该当如何。这朝堂上几乎没有一个糊涂蛋,一听是辽国的旧属国奉表来朝,眼光齐刷刷都看⾼強,燕云大略都是你一手主张,不问你问谁?

  ⾼強刚刚退回右班,此时责无旁贷,只好又出班来,奏道:“陛下,顷闻辽国与女真相争,其国主亲征,七十万大军败于女真之手,国中震动,士民离心,往往有举州军而降女真者,今二国遣使送款,亦为此征,料想辽国之大势已去,虽化外之民亦得其实也,斯诚本朝幸事,亦陛下之洪福也。”

  赵如今方才三十多岁年纪,登基以来四海宴平,用兵于西北、西南乃至燕云皆获其利,未曾遭遇什么挫折,因此最喜事功,听见⾼強说辽国这个百年大敌大势已去,当时喜不自胜,笑道:“如此说来,卿家以为当受二国之款?”

  哪知⾼強却‮头摇‬道:“却又不然,我朝与那辽国百年盟好,新近又收四州之地,皆以盟好为名,今若公然受款,其败盟之意甚明,势必失信于人,非但令北地之人不直国朝,且亦无信义著于新之国,能望其⽇后畏威怀德,事我国以礼乎?”

  此论一出,人人侧目,心说举兵收复燕云的也是你,说要坚守与辽国盟约的也是你,话都让你一个人说尽了!赵在龙椅上听了亦是纳闷:“爱卿,这也不成,那也不是,如之奈何?”

  ⾼強拱手道:“陛下,以臣之见,不妨令二国之使⼊京,听其言,观其书表,以得其情实,方好一一定夺。”他话音刚落,一旁有人出班道:“陛下,臣以为,那女真屡破辽师,其势方盛,我朝可受其使者,与议夹攻辽国,分其地而有之,此乃万世之基业也!”

  ⾼強脑子嗡的一下,怕什么就来什么,要是打辽国这么简单,本衙內还费这么大劲作什么?这谁啊,这么能找⿇烦!
上一章   高衙内新传   下一章 ( → )
高衙内新传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高衙内新传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高衙内新传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斩空是高衙内新传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