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天赐风流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天赐风流 作者:叶启尘 | 书号:35173 时间:2017/7/22 字数:2625 |
上一章 第二章 尘埃落定2 下一章 ( → ) | |
与孟飞龙这次长谈之后,朱棣下定决心,开始着手他们的计划。首先,他派大才子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整理孟飞龙带回的几十车图书。 孟飞龙带来的这些书多达数千册,上至先秦,下达明初,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等种类,无所不包。解缙等人将整理后的详细情况报告给朱棣后,朱棣十分重视,他本人酷爱读书,现在又有如此多的图书在手里,他便萌发了编修一部巨著,以传后世的想法。于是朱棣亲自制定气势宏伟的编纂宗旨,要求解缙等人“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家百之书,至于天文、地志、 ![]() ![]() 在朱棣的亲自关心及孟飞龙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持下,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由大学士解缙带领一百多名 ![]() 这部编辑完成的图书为朱棣赐名为《文献大成》,但是他认真阅读后,对此书的內容并不満意,认为全书太过单薄,没有能够按照他当初的意愿包罗天下奇书。 负责编书的大学士解缙没有完成好皇帝 ![]() 在孟飞龙与姚广孝等人的斡旋下,朱棣了解情况后,决定增派人手,重新编修。为编纂此书,朱棣召集朝野文士、宿学⾼儒约三千多人,仍由解缙负责,在保证其一切费用的同时,还允许他们调用皇家图书馆文渊阁中的全部蔵书,并派人到各地搜采图书,为编纂图书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就在图书编辑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另一项计划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早在与孟飞龙密谈后,朱棣便有了主持该项事务的负责人选,那就是跟随自己多年,一直以来忠心耿耿的太监郑和。 郑和原名马和,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于云南昆 ![]() ![]() 永乐二年,33岁的马和获成祖赐姓‘郑‘殊荣,从此改称郑和,并擢拔为內官监太监,负责监督建造海船,为出海南洋做准备工作。永乐三年,所需海船顺利建成,而出海所需的一切商品也由孟飞龙准备妥当,于是明着是郑和主事,实际上由孟飞龙统领的一只二万八千多人的船队,在永乐三年六月十五,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远复南洋。二年之后,也就是永乐五年的九月初二,他们完成任务回国。这次朱棣与孟飞龙的合作,又取得了大巨的成功,直接的成果,便是带回了朱棣急需的大量⻩金与⽩银。 有了金银的支持,编书的工作也进展得神速起来,永乐六年,即公元1408年,这部巨书终于编好,明成祖朱棣阅后非常満意,特将其命名为《永乐大典》。《永乐大典》全书共22937卷,分装成11095册,光是目录就长达60卷,总字数约3亿7千万字,成为国中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极大,这也许是当初朱棣与孟飞龙所没有想到的。 得了便宜的朱棣 ![]() 由第一次出航开始,孟飞龙便带了自己的娇 ![]() 孟飞龙一家的离开,对朱棣打击极大,细心的人们发现,由这天开始,朱棣明显地衰老了,而且是终⽇里 ![]() 越是找不到孟飞龙,朱棣就越是不开心,以至于后来在他面前,孟飞龙三个字成了谁都不敢提起的忌讳,恰巧这时朱棣的几个嫡系与原来龙凤会、圣教出⾝的一派员官有了口角,于是他们便在朱棣面前搬弄是非,说出北边蒙古人不安分,全是当年孟飞龙永宁之战,俘其五万,积怨太深所至。 原来,元顺帝妥 ![]() ![]() ![]() 朱棣由于孟飞龙的离开对他怨恨已经深,现在听了属下谗言,再加上对元蒙多次出兵不利,越发对孟飞龙痛恨起来。到他老年,三修《太祖实录》及相关史料,不仅把孟飞龙的过去只字不提,便是跟了他去的永宁、福临他也不放过,删去了家书中对她们的一切记载,只用‘早薨’两个字一带而过。 由于朱棣对孟飞龙态度的改变,原来出⾝于龙凤会与圣教一派的员官,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而更多的是转投到别人的门下,自然上上下下对孟飞龙这个人不敢提起,又过了若⼲年,曾经的一代风流、那个人人仰慕的孟少侠,终于为尘世所遗忘,埋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下。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 |
上一章 天赐风流 下一章 ( → ) |
天赐风流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天赐风流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天赐风流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叶启尘是天赐风流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