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借天改明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借天改明 作者:叫天 | 书号:28769 时间:2017/7/13 字数:2468 |
上一章 第六百四十二章 扩招锦衣卫政委 下一章 ( → ) | |
“扩编的新军士卒在老兵的带领下训练,进度都在预期范围之內。只是燧发![]() 听钟进卫说有想法,崇祯皇帝便好奇地问道:“钟师傅,你有何想法?” “陛下,军中的锦⾐卫是为了制衡军事指挥官,并有一套不同于军事指挥的工作要做。臣想着以后应该专门成立一个锦⾐卫政委的⾼级导领机构,直接向陛下负责,挑选和训练锦⾐卫政委,并派往军中。”钟进卫正⾊地说道。 崇祯皇帝听了,呵呵一笑道:“钟师傅,你做事朕放心,无需有别的顾虑。” 谁知钟进卫的表情依旧严肃,认真地崇祯皇帝说道:“臣并不是怕陛下怀疑,不信任臣。而是出于长久之计,政委一定不能由军事主官来挑选任命。因此,臣的意思是,应该尽早成立这个锦⾐卫政委的⾼级导领机构。” 温体仁听得点点头,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以为中兴侯说得有理,臣附议。” 崇祯皇帝听了温体仁的话,转头看看钟进卫。过了一会,才点头道:“那就依钟师傅所言。不过此乃新的机构,别人都没有经验。钟师傅,你先把新军的事搞好了,那些进⼊新军的锦⾐卫政委都经过实践之后,再从中菗调人员组成那个⾼级机构。钟师傅,你看这样安排可好?” 温体仁也在一边建议道:“中兴侯,此次不妨多挑一些锦⾐卫政委出来,让他们都去军中实践一下,以后也有 ![]() 钟进卫看了下温体仁,然后转向崇祯皇帝,见他在点头同意温体仁的提议,就说道:“陛下,臣知道了。温大人说得也有道理,明天我就去多挑选一些。” 次⽇一早,钟进卫就去了锦⾐卫指挥使衙门。 门口的锦⾐卫校尉远远望见钟进卫一行人的时候,就由专门负责的人溜进去给指挥使骆养 ![]() 因此,当钟进卫到达锦⾐卫衙门,刚翻⾝下马时,骆养 ![]() ![]() 他在之前就已经得到通知,中兴侯今天一早就会来挑选锦⾐卫校尉。因此,他除了把事先安排好的锦⾐卫校尉都集中起来之外,还让人在门口等着,他要亲 ![]() 要知道,中兴侯是以实打实地功劳获得皇上的赏识,现在他的权势,能一句话就让自己挪位置。这样的人,骆养 ![]() 中兴侯并没有那些官场中人的自持⾝份,保持威严之类的作风。一见锦⾐卫指挥使如此热情地 ![]() 钟进卫差点就说出打工仔三个字了,不过就算他口误,也没什么,难道骆养 ![]() 在骆养 ![]() ![]() ![]() “侯爷,卑职都让他们在大厅內等着了,只等侯爷过来挑选。”骆养 ![]() “骆大人真是⾼效率,走,那就不耽搁了,直接去挑人吧!” 在骆养 ![]() 他们见指挥使陪着一个年轻人进来,还有东厂番子的护卫,就知道是正主中兴侯到了。 顿时,这些锦⾐卫校尉好像忽然又长⾼了一点点,同时整个人也变得更加精神。他们都在期待着自己的表现,能多增加点印象分,从而⼊选为锦⾐卫政委。 以前的时候,可能锦⾐卫政委并不引人注目。毕竟那锦⾐卫政委的工作,让大多数锦⾐卫觉得有点掉价。不但要教那些大头兵读书识字,甚至还要时常给他们讲故事,讲道理,和他们打成一片,这让一些锦⾐卫校尉无法接受。 但现在不同了,那五名过去的锦⾐卫校尉在短短半年內都升任为锦⾐卫百户,其中一个还是千户。并且还立有军功,得银质勋章,甚至还有金质勋章。 就在前些天,那几个锦⾐卫百户来指挥使衙门进行初步筛选人员的时候, ![]() 对于低级锦⾐卫校尉来说,如果被选拔进了军中,从事锦⾐卫政委一职,是个升官的捷径。而且也不会再有那种掉⾝价的想法,试问现在有几个人能拥有勋章。 如果是铜质勋章也就算了,那只是一种荣誉,是一个经历的证明。但银质勋章的拥有者是有对应的特权,享受朝廷的区别对待。金质勋章就更不用说了,以后升官都是优先获得⾼级勋章的人。 骆养 ![]() 钟进卫知道这份花名册,里面的各项考核分数还是自己派过来的锦⾐卫政委,协同锦⾐卫这边的人打得分数。 他接过花名册随便翻了一下,然后递给⾝边的顾百川道:“唱名。” 人员的选取一般是按照分数从⾼到低来的,但钟进卫不放心,怕有人从中舞弊,就要亲自过目一下。 每唱名一人,对应的人就应声出列。如果钟进卫点头,则到大厅左角集合,否则归队。 在这过程中,钟进卫基本上都是点头的。他凭自己的眼力看了下,暂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让大厅內锦⾐卫校尉们喜出望外的是,这次挑选人数竟然出乎意料的多,好像是事先公布数目的两倍。 当大厅內只留下十来名锦⾐卫校尉时,唱名结束,因为人数已够了。 钟进卫就和骆养 ![]() 这时还留在大厅內的一个年轻锦⾐卫校尉,忽然大声道:“侯爷,请准许属下参加锦⾐卫政委!” |
上一章 借天改明 下一章 ( → ) |
借天改明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借天改明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借天改明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叫天是借天改明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