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新三国策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新三国策 作者:晶晶亮 | 书号:17194 时间:2017/5/24 字数:4445 |
上一章 第二十八章 长远之虑 下一章 ( → ) | |
从岱叔的口中,我终于知道了我童年变故的原委,十余年前,吴中四姓并不是现在的“顾、张、朱、陆”四氏,而是“陆、张、⾼、顾”四家。⾼氏一族其实早在汉武帝时,便已举族迁来了吴郡,在四姓中算是![]() 本来,一任太守的更替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许贡这一次却不同,许贡的太守之位并不是由朝廷诏书任命的,而是由徐州牧陶谦直接指令的,吴郡地属扬州,按理说论不到陶谦来发号施令,但当时⻩巾大 ![]() ![]() 但这却带来了一个难题,原先由朝廷正式任命的太守会甘心吗? 当然不会。 所以,许贡见用软的不行,便来硬的,当许贡引兵来攻打吴郡时,破城之际,原来的太守盛宪与岱叔有旧,且知其轻财贵义,遂来投奔,岱叔便将盛宪蔵匿在好友许昭家中,并亲自到徐州牧陶谦处求救。但陶谦却迟迟没有答应救援。 这时候,许贡早已得了盛宪的音讯,将⾼家家产查抄一空,老小一并囚噤起来,幸而得到吴中百姓的庇护,许贡才未敢加害,待⾼岱得了陶谦的书信赶回,事已晚了,许贡见着书信,迫于无奈只得放人,但过后不久,许贡却又反悔,派遣家客追杀⾼岱,幸得友人张允、沈昏提醒,⾼岱匆忙带着⺟亲乘船逃跑,好在刺客走错了道,⾼岱这才得已幸免。 我与⾼岱之间,按辈份来讲,他是我的族叔,而真正论及⾎缘,却要隔了好几辈,小时模糊的听我⺟亲讲起,我⽗亲与⾼岱算是堂兄弟关系,⽗亲早亡,打我小时我们便寄住在⾼岱家中,一直到⾼家被官府抄没。 ⾼岱对于我来说,虽然是他使得我的童年遭遇了这么多的变故,但若不是他,我在幼年时也不可能受到良好的启蒙,我们⺟子的生活一开始就会象我这十余年过的一样,每天为了一口 ![]() 即便在我以后,成了大户人家的家奴,也因为能够识文断字,而被主人家差遣来服侍公子陪读,这使我才有了今天这般的学识。 望着岱叔渐已斑⽩的两鬓,我感慨万分,就实际的年纪,岱叔才不过三十出头,但现在看起来,他却已象是四十左右的人,这十余年来,颠沛流离的⽇子留给他的除了苦涩,还是苦涩。 … 第二天,我在豫章大宴众将,一则庆贺我军兵不⾎刃收降山越诸部,二来是为刘晔、顾雍诸人接风洗尘。 席间酒过三巡,华歆已微有醉态,长⾝而起,说道:“豫章地辟,今能 ![]() ![]() 华歆乃是平原⾼人唐,⾼唐齐名都也,⾐冠无不行游市里,华晔自识才⾼,见众多吴中名士到来,心中隐有些不服,故出言相难。 我不动声⾊的抬眼看去,却见顾雍脸⾊平静,而朱桓却奋然而起,道:“太守之言是讥江南无豪杰乎,难道不知昔⽇项王举三千弟子灭強秦之典故?” 华歆一阵大笑,道:“项羽再勇,也不过垓下一匹夫耳!” 此言一出,诸人俱怒。我脸上也有些挂不住,华歆是中原人氏,他出言贬低项羽,也是正常,毕竟在楚汉相争的得胜了的正是开创三百余年汉室的⾼祖刘邦。 但现在,他这一说却是惹恼了在座的大多数人。 我见顾雍脸上也隐有怒容,朱桓更是要拍案而已,知道自已再不制止,事情将无可收拾。 想到此处,我遂倏然站起,举杯大声道:“有道是 ![]() ![]() ![]() 这一番话我是有感而发,全属肺腑之言,说得端是慷慨 ![]() 顾雍沉声道:“夫定国之术,在于強兵⾜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自遭⻩巾离 ![]() ![]() 顾雍之言与我屯田养民,固土扩张的举措不谋而合,我在豫章屯田伊始,太史慈、华歆等皆以为当先強兵以退孙策,皆不赞同,此时我听得顾雍之见,顿感顾雍之远识,作为蔡邕的亲传弟子,顾雍的才能比之华歆来,也许更适合做一郡之守。 我大喜道:“来,顾公,子扬、子鱼,诸位请畅饮之!” 当⽇,我力排众议,以顾雍为功曹,分管內政事务,功曹虽然比太守要差了一级,但在郡吏中地位最⾼,有顾雍辅佐,豫章的內务我也可以少 ![]() “少冲,让元叹分管內政,恐有不妥!”宴后,刘晔追随我到府中,谏道。 我道:“以顾公之才德,区区功曹并不为过。” 刘晔近前一步,道:“元叹有佐国之才,功曹之职只是小了,但少冲可知,內政事务向是子鱼在掌管,如今要分了大部给元叹,子鱼恐有不悦。” 刘晔说的这一层,我想是也想到过,方才我与华歆商讨任命时,也察觉到他脸上闪过的那一丝不快,但以顾雍之才⼲,若是因为这个而不去利用,实是可惜。 刘晔想是知道我的想法,又道:“以晔之见,南方的庐陵虽定,但各部对我军仍存有异心,若他⽇有风吹草动,必生变故,莫如效仿汉武帝太学方略,在豫章筹建一所学堂,一部分学员从百越各部落宗帅首领弟子中挑选,一部分从屯民和流民中招募,如此假以时⽇,可为豫章培养无数可用之材。” 我道:“子扬之言甚好,只是何人可堪这祭酒主管之职?” 刘晔笑了笑,道:“元叹岂不是最适合的人选。” 我闻言大喜道:“子扬深谋远虑,我依言而行便是!”豫章城南,苍松翠柏之间,巍巍莫厘峰下,掩映着一排整齐的竹舍。 房舍虽然简陋,但却占地百亩,气魄宏大。 这里是正在筹建中的豫章新学府――天威学府地址。 经过二个多月的精心准备,第一批五百名十四五岁的生新已经全部报到,其中近一半生学是从世家弟子中挑选出来的,四分之一是山越诸部宗帅的子侄辈,剩下的四分之一从普通百姓和南渡流民中召收的庶民弟子。 天威一词,意思便是天朝威仪不可犯侵,可惜,自⻩巾 ![]() 早在汉武元朔元年,雄才伟略的汉武帝便下了一道“兴廉举孝”的诏书,宣布不讲出⾝门第“唯才是举”并把它制度化,哪级官吏“不举孝、不察廉”就免职罢官。但随着汉王朝的衰落和宦官外戚的夺权,各级官僚豪強为扩张自已的势力,极力推行愚政民策,以加強对百姓的控制,至汉末时以“德行”和出⾝门第晋官举廉仍是主流,能接受文化教育的,也大多是士族弟子,一般庶民百姓很难有受教育的机会。 这种情况,就是在光武中兴之时也不过是稍有所改善,待到了灵帝即位时,用人首先是看重资历,担任一定的官职还要有相应的财产标准,买官卖官之风盛行,凡是两千石以上的⾼级官吏,都可以保举自己的弟子做官,这种看似公平的推举孝廉的体制,直接的后果是造成了人才的退化,并影响到了人才的崛起。 从某种意义上说,⻩巾之 ![]() 既然朝廷黑暗,没有了向上的途径,唯一的选择也只有反抗。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即便是从军行伍,我也立下过战功,但却因为家奴的⾝份,受到张英等人的歧视,在刘繇处也长久得不到重用。 如今,我虽然占了豫章,但兵微将寡,说句不好听的话,是一两员将、七八个人,如果我仅仅満⾜于从世族弟子中录用人才,最后的结果难免是人才凋零,陷⼊无人可用的窘境。 有道是英雄莫问出处! 若要成就大事,当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我早有心筹建一所专门培养人才的学校,只是碍于战事吃紧,脫不出⾝,手下有限的几个将领如太史慈、华歆、刘晔、甘宁又都有重要的任务在⾝,所以才迟迟未能有所动作。 现在顾雍等人的到来,使我如虎添冀,底气也慢慢⾜了起来。 而且豫章眼下暂无战事,我正好可以静下心来抓一下后备人才的培养。 学府将分为十个班,每班五十人,一年级主要是学习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如《诗经》、《论语》、《孙子兵法》等;二年级将 ![]() 第一批生新中,出⾝世族的占了一半多,这主要考虑到世家弟子接受过基础的文化教育,起点比贫寒人家的⾼,而且我现在还需要豪族宗帅的支持;另外,让山越诸部选拔弟子参加军校,既可以从异族中发现人才,又可加深我与越族后代的感情。 而留给庶民的名额虽然不多,但我想对于因出⾝卑微,苦无建功立业机会的中下层知识分子来说,已经⾜够了。 这第一批的五百个少年,虽然一时尚不能派上用场,不过若倾力培养,那么不消几年,就将是一股不可忽视的生新力量。 他们正处在树立志向的时刻。 在今后的三年里,陪伴他们的将是荣誉、忠诚和信念。 他们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证明自已是最优秀的。 |
上一章 新三国策 下一章 ( → ) |
新三国策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新三国策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新三国策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晶晶亮是新三国策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