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唐朝好医生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唐朝好医生 作者:望平安 | 书号:12736 时间:2017/4/18 字数:13086 |
上一章 第九百一十一章 决战玄武门(大结局) 下一章 ( → ) | |
第九百一十一章决战玄武门(大结局) 长孙无忌取出京畿地区的地图,手指地图,说道:“我们现在的位置是这里,离长安城五十里,也就是我们到达玄武门的距离,而我们发动兵谏,是不能进⼊长安城的,一旦进⼊城中,百姓拥挤,我们不但不能轻易靠近武媚娘,而且容易让她跑掉,我们要是追不上她,抓不住她,让她返回皇宮,那就一切休矣。” 王平安道:“玄武门的后面就是皇宮啊,我们当然不能进去,大军夸武,哪有夸进皇宮的。” 长孙无忌道:“那是当然,我们是不会进玄武门的,我们只是在那里向皇上和武妖女 ![]() 王平安哦了声,道:“对,应该是走开远门,我们是开疆扩土而回,这和打别的仗不同,只是这门我以前没有走过,不知附近情况如何,该当如何举兵?”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一起抬头看向他,齐声道:“我们不是要在开远门举兵,而是在玄武门呀” 王平安大吃一惊,道:“玄武门?我们都进不去这个门,只能在下面 ![]() 他当然知道李世民当年就是在这个最危险的地方举兵成功过,可今时不同往⽇啊李世民举兵时,宮里是有內应的,不管是将军,还是宮中的內宦,都是李世民的人,而现在他们在宮中并无內应,如果从玄武门发难,成功的几率差不多无限接近于零 长孙无忌皱眉道:“守兵多到数不清?你⾝为领兵的将领,怎么连玄武门的兵力部署都不知道?” 王平安眨眨眼睛,他只知道守卫玄武门的军队隶属于北衙,可是怎么部署的,他却从来没有关心过。可这么重要的地方,当然应该很多人,难道还会是很少人么? 长孙无忌道:“平⽇里,北衙的兵力是一千八百人,但明天我们夸武,皇帝出宮,兵力必会翻倍,也就是说应该是三千六百人。但这三千六百人,是要分布在整个北城墙的,兵力一分散,玄武门的兵力就会剩下一千两百人。” 王平安心想:“这兵力是怎么算的?别的城门要怎么安排?别的城门不去管它们,可光剩下的也不少啊,噤军有城门为依托,我们一时半会儿的 ![]() 褚遂良道:“不错,平⽇守卫的玄武门的,是一个大团,兵力要比普通卫府兵多。”他指的是六百人的大团,翻倍后,变成了一千两百人。 长孙无忌又道:“皇上明天要出宮 ![]() 王平安稍稍放了点儿心,道:“那么玄武门里就只剩下七百人了” 褚遂良头摇道:“可不是七百人,而是五百人。你忘了,玄武门是內外两道门,七百人里面有,有两百人要去守后面的內门,平常是一百人。而这两百人不得命令,是不可以支援任何地方的,必须死守內门,而且见外面有了变故,他们是不会去支援武妖女的,而是立即把內门的铁闸放下,让我们没法进去,除非领兵的是我们的內应,但我们没有內应,怕以这个內门的铁闸一旦放下,我们进不去,可他们也出来,而且武妖女同样也是进不去的,她只能顺着城墙逃命。实际上,她的⾝边能参加战斗的,只有最后的五百人,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五百人” 长孙无忌补了一句:“而我们带来的突厥兵,是五千人” 王平安顿时一呆,心中一股不好的预感瞬间升了起来,他好象被算计了 长孙无忌接着道:“我们发动的是兵谏,而非造反,所以皇上在城外时,不能让突厥兵靠近他,以免发生意外,而是要由老夫统领无病你的三千侍卫,去保护皇上,不能让他靠近即将发生战斗的玄武门。三千对五百,绝对可以控制住局势。” 不好的预感愈发強烈,王平安更加确定,自己肯定被算计了 长孙无忌道:“皇上⾝边的事,由老夫来办,而无病你则带着五千的突厥兵,去攻打玄武门,因为突厥兵只听你的话,老夫是指挥不动的” 王平安慢慢地点了点头,心中却想,糟糕,我极有可能被过河拆桥八王蛋,都不是好东西,在用我之前,就想着怎么把我除掉了,武媚娘不是好人,这长孙无忌也不是 王平安心中愤怒,可脸上却没有露出愤怒的表情,还是在“认真”地听,而且还在慢慢地点头。 长孙无忌见他神⾊无常,以为他没看出其中的凶险,接着往下说道:“武妖女不会陪在皇上的⾝边,出城来 ![]() 王平安又点了点头。褚遂良心中有些不忍,他和长孙无忌多年的 ![]() 长孙无忌指着玄武门,又道:“武妖女的⾝边,只会有五百的兵将,而突厥兵一旦发动进攻,不必立即夺桥,先用箭矢控制住玄武门的外门,让城门关不上,箭矢同样可以控制住城头,所以吊桥也升不上去。而这时候,內门的兵将见有变故,他们会立即下铁闸,断了我们的进攻这路,也断了武妖女的后退之路。”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顿了顿,看向褚遂良。褚遂良心中唏嘘,可却明⽩了他的意思,他说道:“武妖女这时进不去皇宮,所以只能顺着城墙跑,可不管她往东西哪个方向跑,两刻钟之內,都得不到任何的支援,所以五千突厥兵只要一进外门,面前就只有五百的噤军,不但人数战优,而且噤军这种场合不会带弓箭,而突厥兵却是人人有箭,兵将密集之处,箭矢可决胜负,武妖女被击杀,是必然之事” 王平安默默地点了点头,当年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是死于箭下,这是经验了 长孙无忌问道:“具体计划就是这个,无病你认为如何?” 王平安半晌无语,他心中已然明⽩,这场兵谏被精算到如此地步,已然没有失败的可能,这比当年李世民发动的兵变,还要有把握。可是,长孙无忌只说了兵谏的过程,却没有说兵谏的结果,如何善后,他只字未提 这么精密的计划,无论长孙无忌再怎么经验丰富,也不可能是现场想出来的,极有可能他在营州时就想好了,而且让自己带回来的军队,数量和质量上,也都是计算好的,只是他一直保守秘密,不去提及,而自己傻傻地,也就没往这方面想,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现在方醒 为什么长孙无忌要率领侍卫团“保卫”李治?一来兵多,他一定“保护”得成,二来侍卫团都是大唐子民,不会伤害李治,所以长孙无忌完全可以装成是好人,从头到尾只在李治⾝边,而不参加⾎腥的杀屠。 兵谏结束后,长孙无忌甚至都可以说,自己事先不知道这件事,都是王平安一个人⼲出来的,反正武妖女死了,目地达到,他立马儿撇清关系,在李治面前装忠臣,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河都过了,还要桥⼲嘛呀? 王平安带着五千突厥兵进攻玄武门,必定得胜,可得胜之后呢?他带的可是突厥兵,不是大唐的府兵,属于番邦的军队,他领着番邦的军队攻打玄武门,这还了得?就算是李治再宠信他,也不会放过他的 为什么是五千人对五百人?因为突厥兵一定能打胜,可为什么一定要是五千人呢?因为玄武门这里一出事,必须有人跑去找救兵,而离得最近的兵营,赶来支援的话,需要半个时辰以上,这时候正好是打扫完场战,突厥兵退出来整队的时候,而来支援的卫府军队,不可能低于两万,而且京畿府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并不比突厥精兵差的,相反会更強 只要长孙无忌说突厥兵造反,卫府军队猛扑而上,突厥兵必会被全部消灭,而这其中是包括王平安自己的。就算王平安侥幸不死,等待他的也是兔死狗烹 这场兵谏,是长孙无忌出的策划,而真正的执行者是王平安,死掉的人是五百噤军以及五千突厥兵,而事情必会发展成,兵谏是王平安一手策划,一手执行,而最后却由长孙无忌镇庒了这场兵谏,替皇帝李治除掉了反臣 整件事情就是,兵谏成功,武媚娘这个祸国殃民的妖女被铲除;镇庒兵谏成功,王平安及手下的突厥兵被诛杀,连带着府卫大队到来之后,王平安的三千侍卫也全部被擒拿;最后,孙无忌至始至终洁⽩无暇,忠于天子,镇庒反臣有功,仍旧是大唐第一臣,地位更加巩固,不可动摇 王平安想明⽩了这些,不好的预感慢慢消失,换上了一股寒气,后脊梁骨凉飕飕地。这真叫战斗啊,未开战之前,结果已然被确定了 士大夫,真是用心思杀人的,手上不沾⾎啊 王平安心中愤怒,可他越愤怒,脸上表情越正常,他咬了咬嘴 ![]()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同时松了口气,长孙无忌道:“好,那就这么办了。” 他转头对褚遂良道:“褚兄,劳你赶紧回城,把事情和房兄他们说一说。”又转头对王平安道:“无病,你去招集部将,把事情 ![]() 王平安故意问道:“要不要把他们都招到这里来,舅⽗大人亲自和他们说?” 长孙无忌摆手道:“这个不用,老夫不太能支使得动他们,还是由你去说为好。” 王平安嗯了声,和褚遂良一起出了帐篷。帐外,两人走了一小段距离,褚遂良忽然小声道:“无病,这事风险大巨,可老夫保证,不管有什么意外,老夫都会照看好你的家人,如果老夫出了意外,也自有别人照顾咱们的家人。别想得太多,就当为国尽忠吧”他拍了拍王平安的肩膀,上马走了。 王平安站在当地,良久无言。褚遂良的一句话,虽然不含暗示成份,只是在说这次兵谏的风险,但因他已经分析出兵谏的结果,心态不同,听起话来,反应自然也就不同。他知道褚遂良也同样得出了这次兵谏的结果,只是无法明言,所以在向自己保证,不管如何,他褚遂良都记得自己曾经给过他的好处,会代他照顾好自己的家人的 在朝廷中的斗争中,你削我,我扁你,很正常的事。今天的盟友有可能明天就是敌人了,说⽩了,利益结合而已。然而,王平安却很不喜 ![]() ![]() 从大臣的角来讲,长孙无忌的做法也没什么好置疑的,朝廷就是一个大江湖,人在江湖⾝不由已,混朝廷就是在混江湖,哪有不挨刀的可能呢。再说以长孙无忌的⾝份,也没必要和王平安讲什么义气,王平安是对他很够意思,可长孙无忌对他也不薄,两个说起来,谁也不欠谁的。 就如三国时代,群雄之间互相攻战一样,蜀汉和东吴关系很靠,一起联合抗曹,可为了荆州的利益,转过眼来,蜀汉和东吴就能开战,而打了一场之后,把桃园三兄弟全给打死了,可为了利益,转眼的功夫,就又是哥们儿了,再接着联合对付曹魏。 分分合合很正常的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可再怎么正常的事,看别人正常可以,一旦事情落到自己的头上,让自己也“正常”一把,王平安心里却极不是滋味了。 武媚娘没有和他翻脸,可以后事情发展,两人也只能在互相猜忌中度过,危险会一直存在,而且不知何时就会爆发;同样,长孙无忌也没有和他翻脸,可兵谏的结果,他十成里面有八成,会成为替罪羊,就算是兵谏成功,也不会再得到李治的信任了,除非做一个权臣,把持住天子,可有长孙无忌在,啥时才能轮到他?说不定还没等轮到,权臣长孙无忌就会把他这个候补权臣给抢先除了 王平安头摇不止,左右为难,现在他是进退两难,不管支持哪一方,都会有严重的后果发生,对自己都是不利的 他一直没动地方,心里的念头不停地转动,可又想不出一个太好的办法来,竟有一种头疼想吐的感觉。他知道这是用脑过度的后果,这种情况下,睡一觉是没时间的,但至少要小憩一下,否则会晕倒的。 就这时候,他⾝后有人小声说话,却是他的心腹欧 ![]() ![]() 王平安轻声嗯了下,回头道:“刚才大帐之中的话,你可曾听到?”他并不噤止手下偷听自己和别人商谈事情,如果不想让手下知道,他会提前说明,让手下退下,欧 ![]() 欧 ![]() “你也听明⽩了,听出他们是要算计我了?”王平安小声道,说着话,他向自己的帐篷走去。 欧 ![]() 王平安嘿了声,道:“好处?举着为国效忠的大旗,如果谈好处,岂不是在人品上落了下风,他不谈我才不会起疑,他是怕我为了得到更大的好处,从而产生异心,所以才不谈的。” 两人进了帐篷,欧 ![]() 王平安在地毯上坐下,叹道:“这事要是他和你去做,就会谈了,可和我一起做,那就不必了,你我处境不同,想法当然不一样,如果一样,那才奇了呢,他岂有不知之理” 欧 ![]() ![]() ![]() ![]() 对于绝对可以信任的手下,王平安没什么好隐瞒的,把事情说了,而且还说了兵谏的后果。欧 ![]() 欧 ![]() 欧 ![]() 欧 ![]() ![]() 议论了一会儿,王平安道:“现在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那就是我们要 ![]() 欧 ![]() 王平安嘿了声,道:“他正在看押那些皇亲国戚,事情也是很棘手的。虽然那些皇亲国戚是因为武媚娘的陷害,才被关进了大理寺,可终究是皇上下的旨意,要不然武媚娘哪有权去关他们。狄仁杰又要关押这些人,又要安抚他们,让他们不要对皇上产生误解,心中不要有怨恨,这差事可是难办得紧啊” 欧 ![]() 王平安啊了声,想想也对啊,自己光想着长孙无忌要过河拆桥,要算计自己,可头疼之下,却忘了自己同样可以反制长孙无忌这年头,不,不是这年头,而是哪个年头都一样,谁有兵谁就是老大啊,自己有兵,自己就是老大呀 可褚遂良为什么在临走时,又说了那番话呢?对,长孙无忌实真的兵谏目地,同样没有告诉褚遂良,而褚遂良想的和自己也一样。不过,估计着褚遂良现在也该明⽩过味儿了吧 王平安道:“长孙无忌是要先把我 ![]() 非得听长孙无忌的,就代表不能临时背叛,可什么事是能让王平安不顾原定计划,而会突然间背叛的呢?那就一定是此次兵谏的最终目地,而这个目地长孙无忌没有和任何人说,甚至连暗示都没有 帐中众人你看看我,我瞧瞧你,突然间,众人齐声说道:“皇上” 王平安重重地点了下头,道:“不错,是皇上我真够笨的,到了现在才想到这点,而且差一点就想不到啊” 长孙无忌知道王平安和李治的关系好得和亲哥俩儿似的,就算有矛盾,也是兵谏以后的事情,可在兵谏结束之前,长孙无忌要对李治做一些事情,他怕王平安救援李治,所以 ![]() 因为长孙无忌很了解王平安,王平安是决不肯做出同归于尽的事情来的。要是王平安发现长孙无忌要对李治做什么,那他可能会带着突厥兵扑过来的,长孙无忌是没命,可混 ![]() 可王平安一定不会接受这个结果,他是不肯死的,那么就只有接受另一个结果了,这个结果相对来讲,就比较温和了 欧 ![]() 众人同时想起了上一次的玄武门之变,当时的政敌同样是被杀掉,而当时的皇帝李渊却失了权势,做了太上皇,所以就算李渊再对玄武门之变不満,他也无法做出任何的报复行为 兵谏,用武力“劝说”皇帝,发动兵谏者,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不管是这年代的长安发生事变,还是以后这里改名叫西安后,发动兵谏者都将失势,这是确定无疑的。而如果发动者不想失势,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完全控制住上位者,对于长孙无忌来讲,就是要完全控制住大唐的皇帝 可是,长孙无忌已经无法完全控制住李治这个大唐天子,如果他能完全控制得住,他吃 ![]() 那么,兵谏之后的两个可能结果出现了,要么是一小段时间后,李治换掉长孙无忌,要么是长孙无忌换掉李治。如此一来,二选一,最终结果出现,长孙无忌必不肯被换掉,那就只能换掉李治了,就象上一次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迅速换掉一样 王平安喃喃地道:“我明⽩了,这次玄武门的兵谏,和上次的政变,完全一样啊,最终结果其实是相同的,都是换一个皇帝” 欧 ![]() 长孙无忌是绝对可以控制住小太子李忠的,而他只要在王平安带着突厥兵,攻⼊玄武门,去击杀武媚娘,这种最关键的时刻,一脸老泪地,威胁李治,让他不要再信任武媚娘,还有为了大唐的江山,退位吧,做太上皇吧…李治不存在不答应的可能,估计当时李治都得被吓晕过去,就算他不答应,长孙无忌也会冲着百官和军队,以及目瞪口呆的百姓大喊,说李治答应退位,去当太上皇了 反正这种事情,长孙无忌⼲过,闪电般地 ![]() ![]() ![]() ![]() ![]() 欧 ![]() 欧 ![]() 王平安嘿了声,道:“不要怕被利用,能被利用,说明我还有些价值”他说完这句话后,⾝子向后一靠,闭目养神,开始盘算起来。 欧 ![]() 他们真正感趣兴的事是:儿皇帝 长孙无忌想立个儿皇帝,那为什么王平安不能立呢?反正事情发展到了这种地步,已经没啥悬念的了,就看谁敢⼲了,长孙无忌利用王平安在先,可到了最后的关头,如果王平安顺⽔推舟,将计就计,那在最关键的时刻,也就是长孙无忌 ![]() ![]() 长孙无忌出计划,他算是和面的人;王平安出兵,他算是烙饼的人;长孙无忌 ![]() 李治一退位,成了太上皇,当众公布的事,就是个死局,无法再解破。那么,剩下的,就是谁控制儿皇帝了 欧 ![]() ![]() 王平安闭着眼睛,听着手下们的议论,虽然都是大逆不道的话,可他听着,却是很有感触,心头砰砰狂跳自己会不会成为杨坚那样的人?会不会成为赵匡胤那样的人?如果事情成了,那么他将取代长孙无忌,不但可以控制住儿皇帝,而且由于他收了那么多的好人卡,人缘极佳,口碑极好,那么短时间內,大臣和百姓都不会反对他,经过若⼲年的经营,就象欧 ![]() 可是当皇帝,自己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想的只是怎么样扶持武媚娘,让武媚娘去开创一个大唐盛世呀 然而,武媚娘能做到的事,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呢?以前只是不愿意去想,因为没有机会,可现在机会就在眼前,自己只要一伸手就能抓住,自己要不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只此一次,再也不会有第二次的机会呢? 他实在是不好做出抉择 见王平安一直闭着眼睛,欧 ![]() ![]() 欧 ![]() 王平安慢慢地睁开了眼睛,道:“为了自保,也得⼲可是,我总觉得对不起皇上啊” 欧 ![]() 欧 ![]() 王平安手一摆,道:“少来这套,这话说出来谁信啊”他摸了下鼻子,又道:“如果能保住武媚娘的命就好了,皇上当了太上皇,心中必定会很苦闷,有她在⾝边,也可解忧。” 欧 ![]() 王平安小声道:“其实,那个也不难的。” 帐中众人再不说话,一时之间,都沉默了下来。 好半晌,王平安才道:“那就试试吧凡事,总得试试,说不定天朝盛世,是由我们来开创的呢” 欧 ![]() 王平安摆手道:“那,就有劳诸君了” 欧 ![]() 王平安一个人留在帐中,轻轻叹了口气,心想:“努力吧,从此之后,我再无轻闲之⽇了” 天⾊放亮,一切准备就绪。因为有大事要做,兵将们没有拔营,把帐篷等物就放在这里,人人轻装出发。 长孙无忌骑了战马,他看着一⾝披挂,全副武装的王平安,问道:“如何?可有人反对?” 王平安道:“外甥没有把事情说出来,只是让他们听命行事,所以没有人反对” 长孙无忌哦了声,道:“其实,说出来也无妨的,至少要让将军们知道这事,免得他们到时发愣,不敢行事” 王平安道:“那倒不会,他们的家人都握在我的手中,不敢不听命令的。再说,又不是让他们去攻击皇上,他们也没什么理由犹豫。这八千兵将,大多数人连武妖女是谁,都不知道呢”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在云州招的兵,还有突厥兵…嗯,你说得对,武妖女是谁,他们不可能知道的” 两人带着军队,向长安城进发。 长安。不管是大臣还是百姓,都已然知道今天大军回朝,⾼句丽被正式划⼊了大唐版图,这是普天同庆的大好事,而且听说皇帝还要立新皇后,这热闹不可不看。虽然新皇后不是新嫁娘,可是能看看皇后长啥样,也能満⾜百姓们的好奇心,能给皇帝当老婆的女人,肯定长得象花朵一样吧 李治和武媚娘早早地起 ![]() 给李治正正了皇冠,武媚娘说道:“皇上,你大概要多久能回来?” 李治道:“至少得过了晌午。媚娘,你一个人要在城门等上好几个时辰呢,所以没必要现在就穿戴整齐,这⾝⾐服还有凤冠,沉得很,穿着可不舒服呢” 武媚娘笑道:“臣妾喜 ![]() 到了玄武门,武媚娘登上城楼,而李治则骑马出城,在噤军和大臣们的保护下,向北面进发。 李治在马上,回过⾝子,冲城楼上的武媚娘挥了挥手,武媚娘回他一笑,也伸手挥舞,两人颇有些难舍难分的架势。 大臣的队中,褚遂良和房玄龄一起抬头望向武媚娘,房玄龄小声道:“不会有意外吧?” 褚遂良稍稍愣了愣,小声回道:“不会吧,无忌公一切都安排好了,应该不会有意外的” 房玄龄叹了口气,小声道:“可惜了王平安。不过…也许,千万不要有意外啊,老夫心绪不宁,总有不详之感啊” “我…也如此”褚遂良小声道。 两个齐声叹气,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晚了,只盼长孙无忌能控制住局势吧 看热闹的百姓成千上万, ![]() 不到一个时辰之后,李治和王平安他们汇合到了一处,就如同以往一样,大礼参见,全军⾼呼万岁 王平安和长孙无忌有心上前和李治说话,可却见李治把手一摆,道:“诸位爱卿,有什么话,等朝会时再说,现在咱们只是夸武,一切听从朕的安排” 他曾被武媚娘反复叮嘱过,千万不要和长孙无忌还有王平安他们说话,要让他们一直闭嘴,否则他们定会就封后一事,发表意见,这种时候,可不能让他们反对,如果场面弄尴尬了,再来个痛哭流涕啥的,对封后之事,大大不利。所以李治坚决不给王平安和长孙无忌说话的机会 让李治感到奇怪的是,王平安和长孙无忌竟然很听话,竟同时闭嘴,长孙无忌陪在他⾝边,而王平安领着大军,都没有对封后一事发表意见,同时选择了沉默 一路行进,李治忽然道:“奇怪,怎么突厥兵走在了前头…” 长孙无忌靠了过来,刚想开口说话。李治却又道:“不必说了,看来他们是迫不及待地想夸武了,很好,就他们夸吧”他不许长孙无忌和自己说话。 长孙无忌淡淡一笑,果真并不说什么,心中却想:“这孩子啊,为了一个女人…老夫⽩疼他了” 王平安带着突厥骑兵,纵马先行,越行越快 玄武门城头,米小苗扒着城垛,叫道:“来了,来了,皇后娘娘,皇上回来了” 武媚娘啊了声,站起⾝来,慢慢走到城垛前,看着远处的尘头,那奔驰而来的大军,她心想:“终于来了,这一天,这一刻,终于来了” 正了正凤冠,武媚娘大声道:“准备接驾,奏乐” 王平安奔在最前,他虽然望不见玄武门上的人,可他却知道,那里站着武媚娘 奔跑中,他的右手⾼⾼举起,举到了半空之中,突厥兵一起向他望来,⾝子微微离开马鞍,做好了冲锋的准备 王平安的手,久久没有落下他知道,只要手一落下,旧的历史将被终结,新的历史即将开始 可是,自己行么,能取代武媚娘,给这个家国带来繁荣富強么? 大道两旁,百姓 ![]() ![]() 岁月如飞刀,刀刀不留情。就算是再青舂飞扬的少年,免不了也要留起胡须,再牙牙学语的婴孩,也会有总角聚两髦的那一天。 此时,距玄武门兵谏已过去了十年,长安城里的风雨再大,可民间百姓却也只当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给平淡的⽇子,添加少许的乐趣罢了。 大运河上,一只长长的船队正在缓缓行进,队中一条大船上,炊烟袅袅,似乎有人正在做饭。 船舱中,在一众侍女们的集体围观下,李伊人把锅铲扔到了铁锅里,叹道:“看来我是没法洗手做羹汤了,这菜又炒糊了呀算了,还是换你们来炒,就说是我做的吧,在我的指导下做的” 侍女群中,挤进一个小小的女孩儿,小女孩儿叫道:“娘,你又把菜炒糊了,我告诉爹去”说着,她迈开小腿,向船头跑去。 李伊人叫道:“太平,你给我回来,再敢顽⽪,叫你爹罚你背书” 小女孩儿咯咯笑着,跑到了船头,笑道:“爹,娘又把菜炒糊了,你还要不要吃,再闭着眼睛夸好呢?” 多年的习惯,王平安已经改了,他不再喜 ![]() ![]() 小女孩儿笑道:“听欧 ![]() 王平安笑道:“好啊,你背出来,给爹听听” 小女孩儿趴在他的怀里,娇声念道:“家事宁,娇娃绕膝走;天下定,鱼肥麦亦香;长安月,照十万里江山,路漫漫,吾非独行…” |
上一章 唐朝好医生 下一章 ( → ) |
唐朝好医生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唐朝好医生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唐朝好医生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望平安是唐朝好医生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