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清史稿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清史稿 作者:赵尔巽 | 书号:12626 时间:2017/4/17 字数:5445 |
上一章 卷五百三 列传二百九十 下一章 ( → ) | |
王澍蒋衡徐用锡王文治梁巘梁同书 邓石如钱伯坰吴育杨沂孙吴熙载梅植之杨亮 王澍,字若林,号虚舟,江南金坛人。绩学工文,尤以书名。康熙五十一年进士,⼊翰林,累迁户科给事中。雍正初,诏以六科隶都察院。澍谓科臣掌封驳,品卑任重,傥隶台臣,将废科参,偕同官崔致远、康五端抗疏力争。世宗怒。立召诘之,从容奏对,上意稍解,遂改吏部员外郞。越二年,告归,益耽书,名播海內。摹古名搨殆遍,四体并工。于唐贤欧、褚两家,致力尤深,辄跋尾自道所得。后內阁学士翁方纲持论与异,谓其篆书得古法,行书次之,正书又次之。所著题跋及淳化阁帖考正,并行于世。 自明、清之际,工书者,河北以王铎、傅山为冠,继则江左王鸿绪、姜宸英、何焯、汪士鋐、张照等,接踵而起,多见他传。大抵渊源出于明文徵明、董其昌两家,鸿绪、照为董氏嫡派,焯及澍则于文氏为近。澍论书尤详,一时所宗。 蒋衡,改名振生,字湘帆,晚号拙老人。与澍同里。键户十二年,写十三经。乾隆中,进上,⾼宗命刻石国学,授衡国子监学正,终不出。衡早岁好游,⾜迹半海內,观碑关中,获晋、唐以来名迹,临摹三百馀种,曰拙存堂临古帖。晚与澍相期斫胜,每临一书,相从质证。子骥,孙和,并以书世其家。 骥尤精分隶,著汉隶譌体集、古帖字体、续书法论各一卷,兼工画。其言曰:“汉、魏字体不同, ![]() 徐用锡,字坛长,宿迁人,占籍大兴。登乡举,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从李光地游,究心乐律、音韵、历数、书法。五十四年,分校会试,严绝请讬,衔之者反嗾言官劾其把持闱事,圣祖原之,终以浮议罢归。乾隆初,起授翰林院侍读,年已八十。寻告归,卒于家。用锡乡举出姜宸英之门,与何焯同为光地客,论书多与二家相出⼊。精于鉴别古人,言笔法亦多心得,著字学劄记二卷,载圭美堂集中。 王文治,字禹卿,江苏丹徒人。生有夙慧,十二岁能诗,即工书。长游京师,从翰林院侍读全魁使琉球,文字播于海外。乾隆三十五年,成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逾三年,大考第一,擢侍读。出为云南临安知府,因事镌级,乞病归。后当复官,厌吏事,遂不出,往来吴、越间,主讲杭州、镇江书院。⾼宗南巡,至钱塘僧寺,见文治书碑,大赏爱之。內廷有以告,招之出者,亦不应。 喜声伎,行辄以歌伶一部自随,辨论音律,穷极幽渺。客至张乐,穷朝暮不倦。海內求书者,多有餽遗,率费于声伎。然客散,默然禅定,夜坐,肋未尝至席。持佛戒,自言吾诗与书皆禅理也。卒,年七十三。 所著诗集外有快雨堂题跋,略见论书之旨。文治书名并时与刘墉相埒,人称之曰“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与姚鼐 ![]() 梁巘,字闻山,安徽亳州人。乾隆二十七年举人,官四川巴县知县。晚辞官,主讲寿舂书院,以工李北海书名于世。初为咸安宮教习,至京师,闻钦天监正何国宗曾以事系刑部,时尚书张照亦以他事在系,得其笔法,因诣家就问。国宗年已八十馀,病不能对客,遣一孙传语。巘质以所闻,国宗答曰:“君已得之矣。”赠以所临米、⻩二帖。 后巘以语金坛段⽟裁曰:“执笔之法,指以运臂,臂以运⾝。凡捉笔,以大指尖与食指尖相对,笔正直在两指尖之间,两指尖相接如环,两指本以上平,可安酒杯。平其肘,腕不附几,肘圆而两指与笔正当 ![]() 梁同书,字元颖,晚号山舟,浙江钱塘人,大学士诗正子。乾隆十七年,会试未第,⾼宗特赐与殿试,⼊翰林,大考,擢侍讲。淡于荣利,未老,因疾不出。晚年重宴鹿鸣,加侍讲学士衔。卒,年九十三。好书出天 ![]() 尝与张燕昌论书,略曰:“古人云‘笔力直透纸背’,当与天马行空参看。今人误认透纸,便如药山所云‘看穿牛⽪’,终无是处。盖透纸者,状其精气结撰墨光浮溢耳,彼用笔如游丝者,何尝不透纸背耶?用腕力使极輭之笔自见,譬如人持一彊者,使之直,则无所用力;持一弱者, ![]() ![]() ![]() ![]() ![]() ![]() 邓石如,初名避仁宗讳,遂以字行,改字顽伯,安徽怀宁人。居皖公山下,又号完⽩山人。少产僻乡,鲜闻见,独好刻石,仿汉人印篆甚工。弱冠孤贫,游寿州,梁巘见其篆书,惊为笔势浑鸷,而未尽得古法。介谒江宁梅镠,都御史?成子也。家多L3蔵金石善本,尽出示之,为具⾐食楮墨,使专肄习。 好石鼓文,李斯峄山碑、泰山刻石,汉开⺟石阙,燉煌太守碑,吴苏建国山碑,皇象天发神谶碑,唐李 ![]() ![]() 客梅氏八年,学既成,遍游名山⽔,以书刻自给。游⻩山,至歙,鬻篆于贾肆。编修张惠言故深究秦篆,时馆修撰金榜家,偶见石如书,语榜曰:“今⽇得见上蔡真迹。”乃冒雨同访于荒寺,榜备礼客之于家。荐于尚书曹文埴,偕至京师,大学士刘墉、副都御史陆锡熊皆惊异曰:“千数百年无此作矣!”时京师论篆、分者,多宗內阁学士翁方纲,方纲以石如不至其门,力诋之。石如乃去,客两湖总督毕沅,沅故好客,吴中名士多集节署,裘马都丽,石如独布⾐徒步。居三年,辞归,沅为置田宅,俾终老。濒行,觞之,曰:“山人,吾幕府一服清凉散也!”石如年四十六始娶,常往来江、淮间,卒,年六十三。 子传密,初名廷玺,字守之。从李兆洛学,晚客曾国籓幕。能以篆书世其家。 当乾、嘉之间,嘉定钱坫、 ![]() ![]() ![]() 伯坰,字鲁斯,自号仆 ![]() ![]() 吴育,字山子,江苏吴江人。与包世臣、李兆洛游,能文,工书。谓:“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乃四面圆⾜,此 ![]() 杨沂孙,字咏舂,江苏常 ![]() ![]() ![]() 吴熙载,初名廷飏,以字行,后又字让之,江苏仪徵人。先世居江宁,⽗明煌,始游扬州,善相人术。熙载为诸生,博学多能,从包世臣学书。世臣创明北朝书派,溯源穷流,为一家之学。其笔法兼采同时⻩乙生、王良士、吴育、硃昂之、邓石如诸人之说。执笔,食指⾼钩,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间,中指內钩,小指贴名指外拒,管向左迤,后稍偃,若指鼻准。运锋,使笔毫平铺纸上,笔笔断而后起。结字计⽩当黑,使左右牝牡相得,自谓合古人八法、九宮之旨。熙载恪守师法,世臣真、行、藁草无不工,嗜篆、分而未致力,熙载篆、分功力尤深。复纵笔作画,亦有士气。咸丰中,卒。 与熙载同受包氏法者,江都梅植之蕴生,甘泉杨亮季子,⾼凉⻩洵修存,馀姚⽑长龄仰苏,旌德姚配中仲虞,松桃杨承汪挹之。配中详儒林传。 植之,道光十九年举人。通经,以诗鸣,世臣尤称其书。谓其跌宕遒丽,?段炼旧搨,⾎脉精气,奔赴腕下,熙载未之敢先。又得琴法于吴思伯之女弟子颜夫人,独具神解。纠正思伯传谱,于古 ![]() 亮,世为将家,袭骑都尉世职。笃学敦行,江、淮间士大夫多称之。书亚于熙载。 合肥沈用熙最后出,至光绪末始卒,年近八十。毕生守师法,最为包门老弟子。 世臣叙次清一代书人为五品,分九等:“平和简静,遒丽天成,曰神品;醖酿无迹,横直相安,曰妙品;逐迹寻源,思力 ![]() 其后包氏之学盛行,咸、同以来,以书名者,何绍基、张裕钊、翁同龢三家最著,并见他传。绍基宗颜平原法,晚复出⼊汉分;裕钊源出于包氏;同龢规模闳变,不为诸家所囿,为一代后劲云。 |
上一章 清史稿 下一章 ( → ) |
清史稿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清史稿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清史稿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赵尔巽是清史稿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