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清史稿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清史稿 作者:赵尔巽 | 书号:12626 时间:2017/4/17 字数:6532 |
上一章 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六 下一章 ( → ) | |
锡良周馥陆元鼎张曾易攵杨士骧冯煦 锡良,字清弼,巴岳特氏,蒙古镶蓝旗人。同治十三年进士,用山西知县,历任州县有惠政。光绪初,晋大旱,锡良历办赈务,户必清查,款必实放,民皆德之。二十年,山东巡抚李秉衡奏调补沂州知府,擢兗沂曹济道。抵任,值单县大刀会滋事,亟率队往,张示谕众,祗擒首要,搜获盟单,当众焚之,匪 ![]() 二十六年,拳 ![]() ![]() 调湖北巡抚,复开缺。旋授河南河道总督。以事简,奏请裁归巡抚兼理,诏允行。调补河南巡抚,兼管河工。豫省吏治久隳,劾去道府以次数十人,政纪肃然。泌 ![]() ![]() 二十九年,擢闽浙总督,调署四川。时方议借外款修川路,锡良力主自办,集绅会议,奏设专局,招商股,筹公股,复就通省田租岁菗百分之三,名为租股,数年积至千万以上,股款之多,为国中自办铁路最。三十年,廷议整饬蔵事,蔵人疑惧,驻蔵帮办凤全被戕。锡良飞檄提督马维骐督兵进剿,并令建昌道赵尔丰率师继进,遂克巴塘,仍饬尔丰进讨里塘。里属桑披寺筑碉谋抗拒,尔丰以长围困守六阅月,断其汲道,始克攻破。桑寺既平,诸番忄习服。于是自打箭炉以外,直至察木多、巴里、乡城、德格等处,均改县治,扩地至数千馀里;且兴垦、开矿,设学广教,番人渐知向化矣。 三十三年,调云贵总督。滇省军政久废,器械尤缺,乃创练陆军,设讲武堂,添购 ![]() 宣统元年,授钦差大臣,调东三省总督。东省自⽇俄战罢,俄占北边,⽇踞南境,局势⽇危。锡良莅任,即疏陈:“东三省 ![]() 时醇亲王监国摄攻,筹备立宪,廷议方注重集权。锡良先疏请实行宪法,历陈:“立宪精神,在贵 ![]() ![]() 其时朝鲜为⽇并,锡良以事势益迫, ![]() 锡良督东,严吏治,肃军制,清理财政,整顿盐务,筹办八旗生计,颇著成绩。唯目睹內忧外患⽇危一⽇,顾所以为东边计者,既多未如志,而朝政⽇非,民心⽇去,又无以挽救,屡称病乞罢。三年,始允解任调理。 武昌变作,召⼊觐,廷议本以锡良赴山、陕督师,并请独领一军卫京畿。顾有人惎之,乃改授热河都统,力疾赴任。逊位诏下,以病势难支,乞罢,允之。卧病六年,坚拒医药,卒,年六十有六,谥文诚。 锡良 ![]() ![]() 周馥,字⽟山,安徽建德人。初侍李鸿章司文牍,累保道员。光绪三年,署永定河道。初,天津频患⽔,馥迭治津沽⼊海金钟河、北运筐港减河及通州嘲⽩河,设文武汛官资防守。并言天津为九河故道,不怈则⽔患莫瘳,请就上游辟减河而开屯田,南运下游分⽔势。部议格不行。后提督周盛传开兴济减河,屯田小站,实本馥议。丁艰,服除,署津海关道。朝鲜初通商,馥与美提督薛裴尔议草商约保卫之,首称朝鲜为国中属邦,固以防侵夺也,而枢府削之。馥私叹曰:“分义不著,祸始此矣!”九年,兼署天津兵备道,俄真除津海关道。中法事起,鸿章命赴海口编民舶立团防。鸿章之督畿辅也,先后垂三十年,创立海军,自东三省、山东诸要塞皆属焉。用西法制造械器,轮电路矿,万端并举,尤加意海陆军学校。北洋新政,称盛一时,馥赞画为多。醇亲王校阅海军,嘉其劳,擢按察使。再署布政使。筑永定河北岸石堤卫京师,卢沟南减⽔石坝工尤钜,自是河不溢。 中⽇开衅,馥任前敌营务处,跋涉安东、辽 ![]() ![]() ![]() 俄擢山东巡抚,诏留议津榆路事。时和议虽成,外国兵壁天津,踞津榆铁道,设都统,治政民,屡争莫能得。至是,馥竟以片言解之。馥抚山东,值河决利津薄庄,议徙民居,不塞薄庄,俾河流直泻抵海。沿河设电局,备石工,讫十馀年,河不为灾。德踞胶州湾,筑铁道达省治,因占路侧矿山。馥奏开济南、周村商埠相箝制,德人意沮,自撤胶济路兵,还五矿。 馥既膺疆寄,则益 ![]() 陆元鼎,字舂江,浙江仁和人。同治十三年进士,以知县即用,分山西,改江苏。光绪二年,权知山 ![]() ![]() 移知泰州。城河久淤垫,岁旱,民苦无⽔。元鼎濬治之,又移徙市廛迫河浒者,虽巨室无所徇。下河斜丰港故有堤,在泰州境者六十里,⼊东台境,堤庳,⽔至勿能御。元鼎增⾼至十丈,广如之,而丰其下以倍。工竟,按察使檄东台治堤与泰州接,元鼎又助工十有一里,自是两境无⽔患。寻调上元,援例以道员候选。 两江总督刘坤一疏荐元鼎才任方面,二十一年,授惠嘲嘉道,调江苏粮道,迁按察使。陛见,温语移时。论及前岁⽇本构战,我军 ![]() ![]() 二十九年,迁漕运总督,调湖南巡抚。时方在告,广西匪起,窥湖南,贵州匪 ![]() ![]() 徵兵之议起也,元鼎已调抚江苏。上言:“南人柔脆,其应徵者多市井无藉,不胜兵。当专选江北淮、徐诸府,不当限区域。”部议格不行。其后逃亡相属,如元鼎言。二十九年,京察开缺另简。明年,召⼊京,奏对,语及江、浙争沪杭铁道事,元鼎力言士民忠爱无他心,上为动容。命以三品京堂候补,佐办资政院事。俄,乞归。宣统二年,卒于家。 张曾易攵,字小帆,直隶南⽪人。同治七年进士,以编修出知湖南永顺府。地属苗疆,号难治。斥赀募勇戢盗,悉置之法;吏之尤贪污者,弹劾之。徙知广东肇庆府,有惠爱,督抚 ![]() 二十九年,拜山西巡抚。⽇俄衅作,⽇军进驻辽南。曾易攵建议:“辟要地为商埠,别与⽇本密订协守同盟之约,声明不⼲內治。所虑者俄为⽇败,必将取偿于我;伊犁邻近籓封,亦渐外乡,故亟宜筹饷练兵,有备无患;而库张铁路可缓办以伐其谋。”言颇扼要。马贼刘天祐等扰后套,曾易攵调集各军讨平之。 三十一年,调抚浙江。时浙西盐枭煽炽,嘉湖统将吴家⽟ ![]() ![]() 三十三年,颁下法律大臣沈家本试行诉讼法,曾易攵言:“国中礼教功用远在法律上,是以尊亲之义,载于礼经。汉儒说论语,亦谓纲常为在所因,此各省所同,浙不能异者也。浙西枭匪出没,浙东寇盗潜滋。治 ![]() 是年秋瑾案起。秋瑾者,浙江女生言⾰命者也,留学⽇本,归为绍兴大通学校教师, ![]() ![]() ![]() 杨士骧,字莲府,安徽泗州人。光绪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保道员,补直隶通永道,擢按察使,迁江西布政使,复调直隶。三十一年,署山东巡抚。河贯东省千馀里,淤⾼而堤薄,岁漫决为巨害。士骧以为河所以岁决者,河工员吏利兴修,又因以迁擢也。乃定章程:岁安澜,官奏叙,弁兵支款如例;河决,官严参,不得留工效力,弁兵依律论斩。⾝巡河堤,厉赏罚,自是数年,山东无河患。曹州多盗,行清乡法,严督捕。德兵违约,屯胶、⾼,久不撤。数月盗少戢,会各国撤京、津兵,士骧与德官议,遂尽撤驻路德兵。 三十三年,代袁世凯为直隶总督。世凯为政,首练军筹款,尤多兴⾰,务树威信,北洋大臣遂为中外所属目。士骧承其后,一切奉行罔有违,财政⽇竭,难乎为继,而周旋因应,常若有馀,时颇称之。明年,⼊觐。时议修永定河,士骧阅河工,疏言:“全河受病,一由下口⾼仰,宣怈不暢;一由减坝失修,分消无路。”卢沟桥以下旧有减坝,年久淤闭,宜折修,并挑减河,因请拨帑四十六万馀两。诏下部议。 宣统元年,德宗梓宮奉移西陵,诏所需不得摊派民间。士骧慨然思⾰百年之弊,疏曰:“国初因明季加派纷繁,民生彫敝,屡降旨申噤科累。近畿繁剧,供亿多,不能尽⾰,故田赋较各省轻,而岁出差徭逾于粮银之数。新政迭兴,学堂、巡警诸费,无不取给于民,输纳之艰,⽇以加甚。拟官绅合查常年应官差徭,实系公用者,酌定数目,折 ![]() ![]() 士骧少孤露,起家幕僚,至于专阃,与人无迕,众皆称其通敏云。 冯煦,字梦华,江苏金坛人。光绪十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叠上疏代奏,请图自強,敦大本,行实政,德宗嘉纳。典湖南乡试,称得士。二十一年,以京察一等授安徽凤 ![]() 三十三年,擢巡抚。时国是⽇非,海內外 ![]() ![]() ![]() ![]() 宣统二年,江、皖大⽔,复起为查赈大臣,出⼊灾区,规定办法,施及豫东,未一年,凡赈三十九州县,放款至三百馀万。后复立义赈会。连年⽔旱,兼有兵灾,远而推至京、直、鲁、豫、湘、浙,无岁不灾,无灾不赈,盖自莅官讫致仕,逮于耄老,与荒政相终始,众称善人。闻国变,痛哭失声。越十有五年,卒,年八十五。 煦居官廉而好施。平素讲学,以有聇为的,重躬行实践。文章尔雅,晚境至鬻文自给云。 论曰:光绪初,督抚权重,及其末年,央中集权,复多设法令以牵制之,吏治不可言矣。锡良強直负重,安內攘外,颇有建树。馥谙练,士骧通敏,元鼎办 ![]() |
上一章 清史稿 下一章 ( → ) |
清史稿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清史稿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清史稿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赵尔巽是清史稿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