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指导拿来一套步 运动员的套装,杜柯开始换装。
红⽩相间的 击服是硬⽪材质, 击 是尼龙的,杜柯来的时候穿了件t恤短袖和休闲 ,他穿上 击服,将 击 套在休闲 外面。
击⽪带有两条,一条扎 上用以勒紧 击 ,这条扎 上的 击⽪带之功能基本和普通⽪带一样,有所不同的是它又厚又重,重量是普通⽪带的好几倍。
杜柯将另一条 击⽪带扎在左臂上,这条扎左臂上的⽪带和瞄准、 击直接相关。
击手套只有一只,戴左手上的,这只 击手套也是硬⽪材质,又厚又重,杜柯戴上它之后,左掌看上去就像熊掌。
杜柯穿上 击服、 击 ,扎好 击⽪带,戴上 击手套,如果头上再套一顶头盔,就有点像宇航员了。
步 运动员的 击套装很厚实,好保暖的样子。际国 联有明文规定,正式 击比赛中,步 运动员必须这么穿。
手 、飞碟项目没有特殊的着装要求,我们经常能看到,手 、飞碟运动员穿件短袖上⾐、套条七分 就上场比赛了。
步 的后座力很大,步 手们穿着又厚又重的 击套装,主要是为了增加⾝体重量、提升稳定 、抵消一定的后座力,以提⾼ 击精准度。
飞碟猎 的后座力也不小,但飞碟 手决不能穿这么多,因为飞碟 手要不停的变换 口位置,大幅度的甩 需要轻装上阵,以保证甩 时的灵活迅捷。
步 手在正式比赛中必须穿全套装备,训练时他们大多也会穿类似的训练套装,这是种良好的习惯,否则忽然间让你套二三十斤的装备参加比赛会不适应。
杜柯穿好步 击套装后跳了跳,心说:“真沉啊。”然后戴上了空顶小帽。
空顶小帽內沿安装了可以调整位置的遮眼板,遮眼板就是一块不透明的方形薄片,杜柯将遮眼板调整到遮挡左眼的位置,因为右眼是瞄准眼。他不端 看着五十几米远处的靶子,初步确认遮眼效果,确认完毕后将遮眼板拨开,提 拿弹子,询问于涛可否上 击位。
杜柯换 击套装、调整遮眼板的全过程,于涛、杜妈、两位教练都在观察杜柯,他们发现杜柯的准备工作做的还 练。
于涛带杜柯来到8号 击位,指着地面说到:“就这里吧。”然后站在8号、9号 击位之间的地方不走了。
如果杜柯玩手 ,于涛也不怎么管他,坐在 击位后面的凳子上看着就行。但杜柯玩步 ,全安第一啊,于涛就站在杜柯⾝边亲自盯着他,因为杜柯即将开始实弹 击。
8号 击位, 击地线前方半米处的地面上摆着一台显示屏,这是该 击位的击发成绩显示屏,通过埋在地下的数据线和电子靶计分终端连接,可以即时显示 手在该 击位上每一发的环值、弹着位置。
50米靶场的36个 击位,每个 击位上都安装了成绩显示屏,整个电子靶计分系统完全符合际国 联正式比赛要求,除了 击位不多,南粤 击队的训练馆承办际国级 击比赛也没问题。奥运会 击比赛要求50米靶场至少要有60个 击位,世锦赛要求更多,80个 击位。奥运会、世锦赛的资格赛人数多,所有选手站/卧成一排,砰砰砰,一波搞定资格赛。
8号 击位⻩线內,立着一 金属杆,杆上套着一个凹槽型承物平台,放弹子盒的。
凹槽平台可以上下滑动,立 时调节到 口左右的⾼度,跪 时下降平台,调节到 手 悉的装弹位置,卧 时 手们一般直接将弹子盒搁地面上。这种设置保证了步 三姿、步 卧 、50米手 都可以在 击位內练习。
击位內的地面上有块折叠起来的蓝⾊垫子,杜柯将范维克鲍小口径运动步 、弹子盒放在地面上,然后铺开垫子,捋一捋,捋平整,他等会儿将卧在这个垫子上进行卧 实弹练习。
早已切到 击 箭页的杜柯开始检查他的步 ,刚到 击馆时他花了20奖励点买了步 技能,他的默认技能中只有手 没有步 ,青少年时期的杜柯以练习手 为主,他小时候也没料到自己有天会去参加奥运会步 选拔赛。
杜柯打开步 的 机开关, 口对着五十米外的靶子方向,这个动作很自然,于指导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擦 走火、 不长眼,搞 击运动,最重要的就是全安。靶场上, 手持 时,任何时刻 口绝不允许对着其他人,不管是空 还是弹子上膛, 口永远只能对着三个方向,靶子、上方和地面。
杜柯检查 械时没填弹,他很自然的将 口对着靶子方向,说明他全安意识较⾼。他坐在垫子上仔细检查整套 机、瞄准具,这支范维克鲍小口径运动步 配5。6毫米的边缘发火弹,奥运会50米步 卧 对比赛 械有明确规定:可选用口径不超过5。6毫米的边缘发火弹子步 , 械总重量不超过8千克。
5。6毫米及以下口径的 械属于小口径,7。62毫米以上的为大口径 械。
大口径 械配中心发火弹子,击发原理跟军警用 差不多,击针打在弹子底缘的央中使 弹发火,弹子內填装的火yao产生火yao气体,推进弹头进⼊ 膛、击发中靶。
小口径 械配边缘发火弹,只要击针打在弹子底缘圆周一圈的任何部位,均可使 弹发火。运动 械大多使用小口径,它们的威力不如大口径,但 击精度较⾼。50米手 慢 、50米以上步 项目(非奥)则选用大口径,否则有效 程不够。
不管是边缘发火弹或是中心发火弹的运动 械,它们都属于真 范畴,弹子里填装了火yao,这种弹子就是普通百姓 知的弹子头形状的真弹子,搁军警用 上照样能击发。
气 则采用庒缩空气或 体二氧化碳为击发动力, 托里安装储气容器,庒缩空气、 体二氧化碳储存在 托容器中。气 弹子
弹子
弹子多采用铅弹,看上去就像加耝的图钉,气 铅弹铅弹铅弹不填装火yao,发 初速度较小,所以气 比赛一般只比10米 程,超过10米保证不了较⾼精准度。
杜柯检查完步 、弹子之后,对⾝边站着的于涛小声说到:“于指导,我准备好了。”
于涛点点头,对后面板凳上坐着的黎指导做了个手势,黎指导心领神会,去到it控制室启动了8号靶位计分端口,选择计分模块为50米步 卧 。
几分钟后,于指导看到8号电子靶上端的信号灯亮起,便低头对杜柯说:“可以了。”
一切动作都在近乎无人言语的环境中进行,杜柯从头到位就说了两三句话。
砰砰砰,回响在靶场的只有其他队员击发时的 声。
杜柯卧在垫子上,腿双自然分开,据 之前他做了个动作,将扎在左臂上的 击⽪带一端扣在 管前端下方的卡扣上。
左手是杜柯的支撑手,用来托住 管。 击⽪带一端扎在他的左臂上、另一端扣在 管前端,目的是为了增強托 时的稳定 ,这是符合 击比赛规则的,每位 手都会扎这么一条 击⽪带。
杜柯调整遮眼板挡住左眼,开始据 ,也就是端 瞄准。
他的左手肘关节支撑在垫子上,手掌托住 管,和 管直接接触的是戴在左掌上的 击手套,手套十分厚重,擦摩力很大,这是为了提升据 时的稳定 。
杜柯的右手是击发手,扣板机的,右手不能戴手套,最多也就戴只薄的半指手套。他用 托抵住右肩窝靠近锁骨处,右腮帮子贴住 托上的贴腮板,右眼通过 托上方的瞄准照门找 口上方的准星。
奥运会的 击项目不允许使用光学瞄准具,步 后端的瞄准照门、 口上方的准星片,这都是机械瞄准具,最多只能加装滤光镜片。
瞄准照门、准星片的瞄准孔只有绿⾖大小,杜柯右眼透过步 上的两个瞄准具瞄着五十米外的黑⾊靶心。
很多普通人也知道瞄准时的三点一线,即瞄准照门、准星、靶心三个同心圆在一条直线上,但要在50米外瞄准并击中10环是相当困难的。
50米靶子的1环直径为154。4毫米,大概就是一部苹果6plus横着放的长度。10环直径为10。4毫米,10环这个圆形区域比1⽑钱的硬币更小,和成年人的拇指盖差不多大小。
50米外通过机械瞄准方式击中一个人的拇指盖,想想也是很恐怖的事情,若打出10。9环的満环值,难度相当于50米外击中一只蚊子。
杜柯卧在垫子上,全神贯注的瞄准,他一脸严肃、⾝体丝毫不动,犹如任务在⾝的狙击手,等待击杀敌方⾼级将领。
终于,杜柯找到了瞄准感觉,他扣动扳机,咔哒,放了空 。
第一 就实弹 击,太业余了嘛,空 预习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于涛在內心中渐渐开始认同杜柯的一系列行为:“换装、检查 械、卧 势姿、据 、贴腮、瞄准、空 预习,准备动作看上去倒是 专业,就是不知道杜柯的实弹 击命中率如何?”他在以命中率预估杜柯的步 ⽔平,而不是精准度。能击中靶子,这是命中率。环数越⾼,好10环越多,代表着精准度越⾼。
杜柯放了几 空 之后, 感出来了,他从弹子盒內取出一颗弹子,填弹上膛,要玩真的了。
50米卧 、三姿的运动步 没有弹仓,都是单发的,击发出一颗弹子便再上膛一颗弹子继续击发。
50米 击跟70米 箭一样,即便是杜柯这种1。5视力的人,他也看不清靶子上的环线,他瞄准能看到的靶子就是个小黑点,击发那一下全靠两字:感觉。
砰!
杜柯击发出了第一颗弹子,随着弹壳抛出,范维克鲍运动步 的 口上冒出了淡淡⽩烟,杜柯的右肩部位感觉到了 托施加的明显后座力,这种感觉很实真很有冲击力,比手 更过瘾。
杜柯击发后的两秒之內,他面前的成绩显示屏上就显示出了他这发的环值和弹着位置:5。8环,弹着靠下。
正式比赛中,50米卧 的资格赛、决赛,环值都要计到小数点后面的位数,50米卧 是据 最稳定、精准度最⾼的一个单项,所以资格赛中也要计到几点几环,否则会出现很多平环。
杜柯按照正式比赛的规格在练习,第一 打了5。8环。
“准星偏下了。”放完一 实弹,杜柯便察觉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哟呵,可以啊,第一 实弹居然没有脫靶!”于涛暗暗吃惊,他以为杜柯要打几 才能中靶,没想到第一 就打出个5。8环。(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