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明史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15638 |
上一章 章一百八十三 下一章 ( → ) | |
忠义七 ○何复(邵宗元等) 张罗俊(弟罗彦等) 金毓峒(韩东明等) 汤文琼(范箴听等) 许琰(曹肃等) 王乔栋 张继孟(陈其⾚等) 刘士斗(沈云祚等) 王励精(刘三策等) 尹伸(庄祖诰等) ⾼其勋(王士杰等) 张耀(吴子骐 曾异撰等) 米寿图 耿廷箓(马乾) 席上珍(孔师程等) 徐道兴(罗国瓛等) 刘廷标(王运开 王运闳) 何复,字见元,平度人。邵宗元,字景康,砀山人。复,崇祯七年进士。知⾼县,有却贼功。忤上官,被劾谪戍。后廷臣多论荐,起英山知县,累迁工部主事,进员外郞。十七年二月擢保定知府。宗元,由恩贡生历保定同知,有治行。 李自成陷山西,遣伪副将军刘方亮由固关东犯,畿辅震动。及真定游击谢嘉福杀巡抚徐标反,遣使 ![]() ![]() 都城陷之次⽇,贼使投书 ![]() ![]() 督师大学士李建泰率残卒数百,辇饷银十余辆,叩城求⼊。宗元等不许。建泰举敕印示之,宗元等曰:“荷天子厚恩,御门赐剑,酌酒饯别。今不仗钺西征,乃叩关避贼耶?”建泰怒,厉声叱呼,且举尚方剑胁之。或请启门,宗元曰:“脫贼诈为之,若何?”众以御史金毓峒尝监建泰军,识建泰,推出视之信,乃纳之。建泰⼊,贼攻益厉。建泰倡言曰:“势不支矣,姑与议降。”书牒,迫宗元用印。宗元抵印厉声曰:“我为朝廷守土,义不降, ![]() ![]() 一时武臣死事者,守备则张大同与子之坦力战死。指挥则文运昌、刘洪恩、戴世爵、刘元靖、吕九章、吕一照、李一广,中军则杨儒秀,镇抚则管民治,千户则杨仁政、李尚忠、纪动、赵世贵、刘本源、侯继先、张守道,百户则刘朝卿、刘悦、田守正、王好善、強忠武、王尔祉,把总则郝国忠、申锡,皆殉城死。 有吕应蛟者,保定右卫人,历官密云副总兵,谢事归。贼至,总监正化知其能,延与共守,昼夜戮力。城破,短兵斗杀十余贼而死。 张罗俊,字元美,清苑人。⽗纯臣,由武进士历官署参将、神机营左副将。生六子:罗俊、罗彦、罗士、罗善、罗喆、罗辅。 罗俊娶瞽女,终⾝不置妾。罗彦,字仲美,举崇祯二年进士。累迁吏部文选郞中。杨嗣昌数借封疆事引用匪人,罗彦多驳正。帝疑吏部行私,厂卒常充庭,曹郞多罹谴者,罗彦独无所染。秩満,迁光禄少卿,被诬落职归。罗俊以十六年秋举进士,罗辅亦以是年举武进士。而罗彦少从⽗塞上,习兵事。初官行人,奉使旋里,乡郡三被兵,佐当事守御,三著功。给事中时敏奉使过其地,夜半 ![]() 十七年二月,贼 ![]() ![]() ![]() ![]() ![]() 已,闻京师变,众皆哭,北向拜,又罗拜相盟誓。而贼攻益急,城中多异议。罗彦谓宗元曰:“小民无知,非鼓以大义,气不壮。”乃下令人缀崇祯钱一枚于项,以示戴主意。贼谓罗彦主谋,呼其名大诟,且 ![]() 罗善,字舜卿,为诸生,佐两兄守城。城将陷,两兄戒勿死,罗善曰:“有死节之臣,不可无死节之士。” ![]() ![]() ![]() ![]() 张氏兄弟六人,罗士早卒,其 ![]() ![]() ![]() ![]() ![]() ![]() ![]() ![]() 金毓峒,字稚鹤,保定卫人。⽗铨,户部员外郞。毓峒举崇祯七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十四年面陈漕务,称旨,授御史。疏论兵部尚书陈新甲庸才误国,户部尚书李待问积病妨贤。又请涣发德音,自十五年始,蠲除繁苛,与海內更新。因言复社一案,其人尽 ![]() 十六年冬,期満得代,甫出境,而贼⼊关。复还至朝邑,核上将吏功罪而后行。明年三月召对,命监李建泰军。驰赴山西,抵保定,贼骑已 ![]() ![]() ![]() ![]() 同时守城殉难者,邠州知州韩东明、武进士陈国政赴井死。平凉通判张维纲,举人张尔翚、孙从范,不屈死。举人⾼经负⺟避难,遇贼求释⺟,⺟获释而经被执,乘间赴⽔死。贡生郭鸣世寝疾,闻城陷,整⾐端坐。贼至,持 ![]() ![]() 汤文琼,字兆鳌,石埭人。授徒京师,见国事⽇非,数献策阙下,不报。京师陷,慨然语其友曰:“吾虽布⾐,独非大明臣子耶?安忍见贼弑君篡国。”乃书其⾐衿曰:“位非文丞相之位,心存文丞相之心。”投缳而卒。福王时,给事中熊汝霖上疏曰:“北都之变,臣传询南来者,确知魏藻德为报名⼊朝之首,梁兆 ![]() 时都城以布⾐尽节者,又有范箴听、杨铉、李梦禧、张世禧辈。福王建国,丧 ![]() 箴听,端方有义行。⾼攀龙讲学都下,受业其门。魏国公徐允祯延为馆宾,数进规谏。允祯或倨见他客,箴听至,辄敛容。贼⼊,置一棺,偃卧其上,绝食七⽇死。铉,善写真。京师陷,携二子赴井死。梦禧,负志节,与 ![]() 又有周姓者,悲愤槌 ![]() ![]() ![]() ![]() 许琰,字⽟仲,吴县人。幼有至 ![]() ![]() 是时诸生殉义者,京师则曹肃、蔺卫卿、周谠、李汝翼,大同则李若葵,金坛则王明灏,丹 ![]() ![]() 肃,曾祖子登,仕为甘肃巡抚。贼⼊,肃与祖⺟姜、⺟张、嫂李及弟持敏、妹持顺、弟妇邓并自缢。卫卿止一幼女,托其友,亦自缢,谠被执,骂贼不屈死。汝翼,布政使本纬子。亦骂贼,被磔死。若蔡与亲属九人皆自缢,题曰一门完节。明灏闻变,⽇夕恸哭,家人解慰之。托故走二十里外,投⽔死。介休,不食七⽇死。 渊,字仲弘。⽗大⽩,官监军副使,为杨嗣昌所杀。渊负奇气。从⽗兵间,善技击,尝 ![]() ![]() 王乔栋,雄县人。举进士,授朝邑知县。县人王之寀为魏忠贤 ![]() ![]() 张继孟,字伯功,扶风人。万历末年进士。知濰县。天启三年擢南京御史,未出都,奏筹边六事,末言己被抑南台,由钱神世界,公道无权,宜严噤馈遗。帝令实指,继孟以风闻对,诏诘责之。左都御史赵南星言:“今天下进士重而举贡轻,京官重而外官轻,在北之科道重而南都轻。乞因继孟言,思偏重之弊。敕下吏部极力挽回,于用人不为无补。”于是忌者咸指目继孟为东林。寻以不建魏忠贤祠,斥为琊 ![]() 崇祯二年起故官,上言: 近见冢臣王永光“人言踵至”一疏,语语谬戾。其曰“惠世扬等借题当议”夫云借者,无其事而借名也。世扬与杨涟、左光斗同事同心,但未同死耳。今杨、左业有定议,世扬方昭揭于天下后世,奈何以借名之,谬一。 又曰“⾼捷、史褷发奷已验,特用宜先。”夫捷、褷之纠刘鸿训也,为杨维垣等报仇耳。鸿训辅政,止此一事快人意。其后获罪以纳贿,非以捷、褷劾也。今指护奷者为发奷,谬二。 又曰“诸臣所拥戴者,钱谦益、李腾芳、孙慎行。”夫谦益本末,陛下近亦洞然。至腾芳、慎行,天下共推服。会推之时,永光⾝主其议。乃指公论为拥戴,谬三。 又曰“ ![]() ![]() ![]() 且永光先为御史李应升所纠,今又为御史马孟正、徐尚勋等所论。而推毂永光者先为崔呈秀、徐大化,今则霍维华、杨维垣、张文熙,其贤不肖可知矣。 后又劾南京兵部尚书胡应台贪污。帝并不纳。永光深疾之,出为广西知府。土酋普名声久 ![]() 十七年八月,张献忠寇成都,与陈其⾚、张孔教、郑安民、方尧相等佐巡抚龙文光协守,城陷被执。献忠僣帝号, ![]() ![]() 其⾚,字石文,崇仁人。崇祯元年进士。历兵备副使,辖成都。城陷,投百花潭死,家人同死者四十余人。孔教,字鲁生,会稽人。举于乡。历四川佥事,不屈死。子以衡,奉⺟孔南窜,匿不使知。逾年⺟诣以衡书室,见副使周梦尹请孔教恤典疏,陨绝,骂以衡曰:“⽗死二载,我尚偷生,使我无颜见汝⽗地下!”遂取刀断喉死。安民,浙江贡生,历蜀府左长史。贼围成都,分守南城,城陷,不屈死。尧相,字绍虞,⻩冈人。官成都同知,监纪军事,兵食不⾜,泣请于蜀王,王不允,自投于池,以救免。次⽇城陷,被杀于万里桥下。总兵刘佳胤亦尽节。 刘士斗,字瞻甫,南海人。崇祯四年进士。知太仓州,有政声。忤上官,中许典,谪江西按察司知事,擢成都推官。十六年,御史刘之 ![]() ![]() ![]() ![]() 同时沈云祚,字子凌,太仓人。崇祯十三年进士。知华 ![]() ![]() ![]() 王励精,蒲城人。崇祯中,由选贡生授广西府通判,仁恕善折狱。岁凶,毁银带易粟,减价粜。富人闻之,争出粟,价遂平。迁崇庆知州,多善政。十七年,张献忠陷成都,州人惊窜。励精朝服北面拜,又西向拜⽗⺟,从容 ![]() ![]() 先是,十三年贼犯仁寿,知县鄱 ![]() ![]() ![]() ![]() 尹伸,字子求,宜宾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承天推官。屡迁南京兵部郞中、西安知府、陕西提学副使、苏松兵备参政。公廉強直,不事媕阿,三任皆投劾去。天启时,起故官,分守贵州威清道。贵 ![]() 蜀中士大夫在籍死难者,成都则云南按察使庄祖诰,广元则户科给事中吴宇英,资县则工部主事蔡如蕙,郫县则举人江腾龙。而安岳进士王起峨、渠县礼部员外郞李含乙,皆举义兵讨贼,不克死。 ⾼其勋,字懋功。初袭千户,后举武乡试,为黔国公标下中军。吾必奎反,擢参将,守御武定。及沙定洲再反,分兵来攻。固守月余,城陷,⾐冠望北拜,服毒死。 时有陈正者,世为大理卫指挥,未嗣职。沙贼陷城,督众巷战,手馘数贼而死。 王承宪者,袭祖职为楚雄卫指挥,擢游击,为副使杨畏知前锋。定洲来攻,凡守御备悉,畏知深倚之。贼去复至,承宪偕土官那龠等出城冲击,贼皆披靡,俄为流矢所中死。弟承瑱力战死,一军尽殁。 贼进围大理时,太和县丞王士杰佐上官毕力捍御,城陷,死城上。同死者,大理府教授段见锦、经历杨明盛及子一甲、司狱魏崇治。而故永昌府同知萧时显,解任,以道阻,寓居大理,亦自经。 士人同死者,举人则⾼拱极投池死,杨士俊同⺟ ![]() ![]() ![]() 单国祚者,会稽人,为通海典史。城陷,握印坐堂上,骂贼被杀,印犹在握。县人葬之诸葛山下。 张耀,字融我,三原人。万历中,举于乡。知闻喜县,慈惠抚民,民为立祠。崇祯中,历官贵州布政使。张献忠死,其部将孙可望、李定国等率众奔贵州。耀急言于巡抚,请发兵民守御,巡抚以众寡不敌难之。俄贼众奄至,耀率家众乘城拒击。城陷被执,贼帅与耀皆秦人,说之曰:“公若降,当用为相。”耀怒詈不屈,贼执其妾媵述之曰:“降则免一家死。”耀詈益甚,贼杀之,并其家属十三人。时乡官吴子骐、刘琯、杨元瀛等率乡兵败贼,贼来益众,战败被执,俱不屈死。 子骐,字九逵,贵 ![]() ![]() 有顾人龙者,定番州人,尝出仕,解职家居。流贼来犯,率士民拒守,杀贼甚众。城破,大骂而死。可望寇安平,佥事临川曾益集众拒守,城陷死之。 曾异撰,荣昌人。举于乡,知永宁州。可望既陷贵州,将长驱⼊云南。异撰与其客江津进士程⽟成、贡生龚茂勋谋曰:“州据盘江天险,控扼滇、黔,弃之不守,事不可为矣。”遂集众登陴守,城陷,自焚死。 米寿图,宛平人。崇祯中,由举人知新乡县。土寇来犯,督吏民破走之,斩首千二百余级。以治行征授南京御史。十五年四月极论监军张若骐罪,言:“若骐本不谙军旅,谄附杨嗣昌,遂由刑曹调职方。督臣洪承畴孤军远出,若骐任意指挥,视封疆如儿戏。虚报大捷,躐光禄卿,冒功罔上,恃乡人谢升为內援。升奷险小人,非与若骐骈斩,何以慰九庙之灵。”会廷臣多纠若骐,遂论死,升亦除名。初,嗣昌倡练兵之议,扰民特甚。寿图疏陈十害,又言:“往时督抚多用京卿,今封疆不靖,遇卿贰则争先,推督抚则引避,宜严加甄别,內外兼补。”因劾偏沅巡抚陈睿谟、广西巡抚林贽贪黩。帝纳其言。十七年五月,福王立,马士英荐用阮大铖,寿图论劾。七月,出按四川。时川地已为张献忠所据,命吏部简堪任监司守令者从寿图西行。至则与督师王应熊、总督樊一蘅等联络诸将,号召远近,渐复川南郡县。唐王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大清顺治四年,献忠遗 ![]() ![]() 耿廷箓,临安河西人。天启四年举于乡。崇祯中,知耀州,有能声。十五年夏,疏陈时政,言:“将多不若将良,兵多不若兵练,饷多不若饷核。”又言:“诸臣恩怨当忘,廉聇当励。小怨必报,何不大用于断头饮⾎之元凶;私恩必酬,何不广用于鹄面鸠形之⾚子。”优旨褒纳。擢山西佥事,改监宣府军。十七年,京师陷,走南都。十一月以张献忠 ![]() ![]() ![]() 马乾者,昆明人。举崇祯六年乡试,为四川广安知州。夔州告警,巡抚邵捷舂檄乾摄府事。张献忠攻围二十余⽇,固守不下。督师杨嗣昌兵至,围始解。擢川东兵备佥事。成都陷,巡抚龙文光死,蜀人共推乾摄巡抚事。贼陷重庆,留其将刘廷举戍守。乾击走之,复其城。督师王应熊劾乾 ![]() ![]() ![]() 席上珍,姚安人。崇祯中,举于乡。磊落尚节义,闻孙可望、李定国等⼊云南,与姚州知州何思、大姚举人金世鼎据姚安城拒守。可望遣张虎攻陷之,世鼎杀自,上珍、思被执至昆明。可望呵之,上珍厉声曰:“我大明忠臣,肯为若屈耶!”可望怒,命引出斩之,大骂不绝,遂磔于市。思亦不屈死。 有孔师程者,昆明人,以从事得官。至是纠合晋宁、呈贡诸州县,起兵拒贼。定国率众奄至,师程遁,晋宁知州石阡冷 ![]() ![]() ![]() 徐道兴,睢州人。崇祯末,官云南都司经历,署师宗州事,廉洁爱民。孙可望等⼊云南,破曲靖。巡按罗国瓛方按部其地,与知府焦润生被执。可望 ![]() ![]() ![]() 国瓛,嘉定州人,崇祯十六年进士。润生,修撰竑子。同时张朝纲,广通人,由贡生授浑源州同知,解职归。可望等兵至,与共 ![]() 刘廷标,字霞起,上杭人。王运开,字子朗,夹江人。廷标由贡生历永昌府通判。运开举于乡,授永昌推官。沙定洲之 ![]() 部分译文 何复,字见元,山东平度州人。邵宗元,字景廉,徐州砀山人。复为崇祯七年(1634)进士,任⾼县知县时,却敌有功,但违反上官意图而被贬谪戍边。后廷臣多举荐,起任夹山知县,后历升工部主事、员外郞。崇祯十七年二月,升保定知府。宗元则由贡生授保定同知。 李自成攻克山西,遣副将刘方亮由固关东进,京师震动。真定游击谢嘉福杀巡抚徐标,遣人 ![]() ![]() 都城被攻陷的第二天,义军致书劝宗元等投降,宗元撕毁来信。第二天义军大队人马向保定而来,首尾三百里,声称“:所过百余城,都开门投降,不降即杀,今京师已破,你们为谁守城?”城上人闻之,发竖目裂。义军四面进攻,宗元坚守,数⽇不下,义军暂退。 督师大学士李建泰率败兵败卒数百,饷银十余车,叩城求⼊,宗元等不许。建泰举敕印给城上人看。宗元等说“:你蒙天子厚恩,御门赐剑,酌酒饯别,今不领兵西征,到这来是想躲避吗?”建泰大怒,拿出尚方剑来威胁。有人请宗元开城门纳⼊,宗元说:“倘若上了敌人的当怎么办?”御史金毓峒认识李建泰,大家叫他去看看,果然是建泰,这才放他们⼊城。 建泰⼊城后,义军攻打更烈,建泰提出“:大势已去,姑且议降。”写好了公文,強迫宗元用印。宗元把印一丢,厉声道:“我为朝廷守土,义不降。要投降的随你们便。”大哭,出刀自刎,左右忙劝止。复自己点燃了西洋炮,火发,几被杀死。义军全力进攻,火箭烧燃了西北城楼,何复被烧死。南门又被焚,守将王登州投降,义军蜂拥而上。建泰中军副将为內应,保定终为义军攻下,宗元及中官万正化均死。建泰率许曰可、朱永康投降。 张罗俊,字元类,保定府清苑县人。⽗亲张纯臣,由武进士历任署参将、神机营左副将。生六子,即罗俊、罗彦、罗士、罗善、罗吉吉、罗辅。 罗彦,字仲美,崇祯二年(1629)进士。曾任吏部文选郞中。杨嗣昌多次借边疆有事而用不称职的人,罗彦也多次批驳过。皇帝怀疑吏部徇私舞弊。东厂派了许多人去,吏部许多员官受谴责,只有罗彦一⾝清廉。在吏部任职期満,调为光禄寺少卿,因被诬陷而落职归家。罗俊于崇祯十六年(1643)秋中进士,罗辅于同年中武进士。罗彦自幼随⽗在塞上,懂得军事。其初任行人之职,奉令回乡辅助本郡守城,三立功勋。给事中时敏奉使路过其地,夜半想⼊城休息,罗彦不肯开门。时敏上章弹劾他,皇帝置之不问。 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李自成大军进 ![]() ![]() ![]() 其后,闻京师失陷,保定军盟誓死守。义军烈猛攻城,城中居民愿开门投降。罗彦对宗元说:“小民无知,非以忠君大义鼓励则气不壮。”于是下令每人颈上挂崇祯钱一枚,以表示忠君之意。义军闻知是罗彦出的主意,在城外指名大骂,并 ![]() 金毓峒,字稚鹤,保定卫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授中书舍人。十四年,向皇帝面陈漕务,得到皇帝赞同,授为御史。上疏弹劾兵部尚书陈新甲庸才误国及户部尚书李待问病久而不让贤。又请朝廷颁发恩德,自十五年起,免除苛捐杂税,与海內人士更新政治。还奏称“复社”一案,其成员都是些有才⼲的人,不可因一人私怨而启祸端。这些意见皇帝都予以采纳。 崇祯十五年(1642),出京巡按陕西。孙传庭领兵镇守关中,当地吏民苦于征发修理城池,⽇夜盼望出关,天子也多次诏令他率兵出战。毓峒认为其将骄卒悍,不可轻易出战,上疏劝阻,皇帝不听从,结果被打败。 崇祯十六年冬,毓峒任期満,有人来接替其职务。他刚出境,农民起义军就⼊关。毓峒又回到朝邑,考核了将吏的功罪后而再启程。十七年三月,皇帝召见,命他监李建泰军。他忙往山西,行至保定,义军已 ![]() ![]() 李自成攻下京师,围攻保定, ![]() ![]() 许琰,字⽟仲,苏州府吴县人。年幼即 ![]() ![]() 张继孟,字伯功,陕西扶风人。万历末年进士,授潍县知县。天启三年(1623)升为南京御史,未出京师,奏陈筹边防六事,奏疏最后说,他之所以被任为南京御史,是因为现在是钱神当道,公道无权,应严噤馈赠贿赂。帝令他指出具体事实,继孟说只是传闻。帝大加谴责。左都御史赵南星奏称“:今天下重进士而轻举贡,重京官而轻外官,重京北之科道官而轻南京之科道官。请朝廷依据继孟的建议,权衡偏重之利弊。令吏部极力改变这种错误倾向,对于用人不无好处。”一些忌妒继孟的人,都说他是东林 ![]() ![]() 崇祯二年(1629),又启用继孟,官复原职。他上书道: “近见宰相王永光之《人言踵至》一疏,句句谬误。其中说:‘惠世杨等借题当议。’所谓借者,本无其事而假借名义的意思。世杨与杨涟、左光斗同事同心,但未同死。今杨、左已有定论,而世杨之事是后来才揭发昭告天下的,哪有什么假借名义之事。其谬误一也。 “又说:‘⾼捷、史翲告发奷人,已经证实,应特别优先任用。’捷、翲之弹劾刘鸿训,是为杨维垣等报私仇而已。鸿训辅政,斥阉 ![]() ![]() ![]() “又说:‘诸臣所拥戴者,钱谦益、李腾芳、孙慎行。’关于谦益的来龙去脉,陛下近来也十分清楚。至于腾芳、慎行,都是天下人所敬服推崇的人,推荐又是由永光亲自主持的。如今却指公论为拥戴,其谬误三也。 “又说:‘希望对宦 ![]() ![]() ![]() “且永光先为御史李应升所弹劾,今又为御史马孟正、徐尚勋所指责,而推荐永光的人,原先是崔呈秀、徐大化,如今是霍维华、杨维垣、张文熙,王永光其人是贤还是不肖,由此可知。” 其后,继孟又弹劾南京兵部尚书胡应台的贪污行为。但是,崇祯皇帝并不听取他的意见。永光对他深为痛恨,把他调到广西任知府。广西土酋普名声久已在作 ![]() 崇祯十七年(1644)八月,张献忠进攻成都,继孟与陈其⾚、张孔教、郑安民、方尧相等共同辅助巡抚龙文光守城。城破,被执。张献忠称皇帝,要用一些人为百官。继孟不从,被杀。 尹伸,字子求,四川宜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承天府推官。后历任南京兵部郞中、西安知府、陕西提学副使、苏松兵备参政。为官清廉,为人正直,不阿谀逢 ![]() ![]() 崇祯五年(1632),尹伸任河南右布政使,又因抵御农民军失败而被免职。伸所到之处,总是与当地长官不和,然待人始终如一,讲义气。他工于诗,善书法,每⽇写楷书五百字,虽寒暑亦不中止。张献忠攻陷叙州,尹伸逃匿于山中,为义军搜得,骂不肯行。把他押解到井研,骂得更厉害,遂将他处死。福王在南京即位,任他为太常寺卿,这时尹伸已死了。 米寿图,顺天府宛平县人。崇祯年中,由举人授新乡县知县。因其功绩卓著,授南京御史。 崇祯十五年(1642)四月,极力弹劾监军张若骐的罪行。其奏疏说“:若骐本不懂军事,谄媚杨嗣昌,得以由刑部调任职方。督臣洪承畴孤军远出,若骐任意指挥,视边疆如儿戏。虚报大捷,越级提升为光禄卿,冒功欺上,依恃同乡谢升为內援。升是个奷险小人,非与若骐一同处死,何以慰九庙之灵。”当时廷臣也多弹劾若骐。于是论若骐死罪,将谢升⾰职。原先,杨嗣昌提倡练兵,扰民特甚。寿图疏陈十害。又说“:往时督抚多用京官,令边疆不守。一些人只争着任副职,不肯任督抚。宜严加甄别,京官外官兼用。”又弹劾偏沅巡抚陈睿谟、广西巡抚林贽贪婪渎职。帝听取了他的意见。 崇祯十七年五月,福王在南京即位,马士英举荐阮大铖,寿图上章劾奏。七月出京巡按四川。这时四川已为张献忠所据,朝廷命吏部派堪任监司令者与寿图西行。寿图到四川后,与督师王应熊、总督樊一蘅等联络诸将,号召远近地方军民,逐渐收复川南郡县。 唐王即位,升寿图为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清顺治四年(1647),张献忠遣部将孙可望等攻克贵 ![]() 耿廷箓,临安府河西人。天启四年(1624)中乡举。崇祯年间任耀州知州,有才⼲。崇祯十五年(1642)夏,上疏论当前政局,其中说:“将多不如将良,兵多不如兵精,饷多不看账簿上的数字,要核实。”又说“:诸臣应当忘记个人的恩怨,要讲廉聇。与其去报小怨,何不去杀那些杀人饮⾎的元凶;与其去酬谢个人恩惠,何不广泛施恩于那些⾝体瘦弱面容憔悴的人。”皇帝对他的这些见解大加褒奖,并予以采纳。升他为山西佥事,后改为宣府监军。 崇祯十七年(1644),京北为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廷 箓逃到南京。十一月,张献忠占领四川,南京朝廷加廷箓太仆少卿,命赴云南监定洲军,由建昌出兵四川。第二年三月,四川巡抚马乾罢官,即拜廷 箓为右佥都御史,代行四川巡抚职务。尚未赴任而定洲民人也树起反明旗帜,蜀地尽为农民军所有,廷箓也不能⼊川。后李定国占领云南临安府。廷 箓过了河西,闻讯,投⽔杀自。 马乾,昆明人。崇祯六年(1633)中乡举,为四川广安知州。夔州告急,巡抚邵捷舂命乾代行知府之职。张献忠围攻夔州二十余⽇,督师杨嗣昌兵至才解围。升乾为川东兵备佥事。成都为农民军攻克,巡抚龙文光战死。蜀人共推马乾代行巡抚事。农民军转攻重庆,留其将刘廷举守成都,为乾所击败,退出成都。督师王应熊弹劾马乾军劫掠平民。被夺职审讯。这时四川已大 ![]() 徐道兴,河南睢州人。崇祯末年,任云南都司经历,兼管师宗州事,廉洁爱民。农民起义军孙可望部⼊云南,攻破曲靖。巡按罗国王献刚到该地,与知府焦润生被农民军擒获,可望要他们投降,国王献不从。押至昆明,自焚而死。 道兴召集士民,告谕说:“我力薄兵寡,不能抵抗,我死是应该的,你们可速速逃走。”百姓请他同行,道兴厉声道:“守边疆之臣死于边疆,我还要到哪里去!”他⾝边只有一仆,拿出俸金二锭给这个仆人说:“一锭给你,一锭给我买棺材安葬。”仆大哭,要与他同死。道兴劝道“:你死了,谁收我的尸骨?”仆叩头泣别。义军攻⼊官署,道兴大骂不止,被义军处死。 刘廷标,字霞起,福建上杭人。王运开,字子郞,四川夹江人。廷标由贡生授永昌府通判。运开由举人授永昌推官。 云南沙定洲之 ![]() ![]()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明史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明史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明史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张廷玉等是明史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