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明史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21194 |
上一章 章九十八 下一章 ( → ) | |
桑乔(胡汝霖) 谢瑜(王晔 伊敏生 童汉臣等) 何维柏 徐学诗(叶经 陈绍) 厉汝进(查秉彝等) 王宗茂 周冕 赵锦 吴时来 张翀 董传策 邹应龙(张槚) 林润 桑乔,字子木,江都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十四年冬,由主事改御史,出按山西。所部频寇躏,乔奏请尽蠲徭赋,厚恤死者家。参将叶宗等将万人至荆家庄,陷贼伏中,大溃,贼遂深⼊。天城、 ![]() 十六年夏,雷震谨⾝殿,下诏求言。乔偕同官陈三事,略言营造两宮山陵,多侵冒;吉囊恣横,边备积弛。而末言:“陛下遇灾而惧,下诏修省。修省不外人事,人事无过择官。尚书严嵩及林庭〈木昂〉、张瓒、张云皆上负国恩,下乖舆望,灾变之来,由彼所致。”疏奏,四人皆乞罢。诏庭〈木昂〉、云致仕,留嵩、瓒如故。嵩再疏辨,且诋言者。给事中胡汝霖言:“大臣被论,引罪求退而已。嵩负秽行,召物议,逞辞奏辨, ![]() ![]() 乔寻巡按畿辅,引疾。都御史王廷相以规避劾之,嵩因构其罪。逮下诏狱,廷杖,戍九江。居戍所二十六年而卒。隆庆初,赠恤如制。 胡汝霖,绵州人。由庶吉士除户科给事中。二十年四月,九庙灾。偕同官聂静、御史李乘云劾文武大臣救火缓慢者二十六人,嵩与焉。帝怒所劾不尽,下诏狱讯治,俱镌级调外。汝霖得太平府经历。既谪官,则请解于嵩,反附以进。累迁至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及嵩败,以嵩 ![]() 谢瑜,字如卿,上虞人。嘉靖十一年进士。由南京御史改北。十九年正月,礼部尚书严嵩屡被弹劾求去,帝慰留。瑜言:“嵩矫饰浮词,欺罔君上,箝制言官。且援明堂大礼、南巡盛事为解,而谓诸臣中无为陛下任事者, ![]() ![]() ![]() 甫逾月,瑜疏言:“武庙盘游佚乐,边防宜坏而未甚坏。今圣明在上,边防宜固而反大坏者,大臣谋国不忠,而陛下任用失也。自张瓒为中枢,掌兵而天下无兵,择将而天下无将。说者谓瓒形貌魁梧,⾜称福将。夫诚边尘不耸,海宇晏然,谓之福可也。今瓒无功而恩荫屡加,有罪而褫夺不及,此其福乃一⾝之福,非军国之福也。昔舜诛四凶,万世称圣。今瓒与郭勋、严嵩、胡守中,圣世之四凶。陛下旬月间已诛其二,天下翕然称圣,何不并此二凶,放之流之,以全帝舜之功也?大学士翟銮起废弃中,授以巡边之寄,乃优游曼衍,靡费供亿。以盛苞苴者为才,献 ![]() 疏⼊,留不下。嵩复疏辩,帝更慰谕,瑜复被谯让。然是时帝虽响嵩,犹未深罪言者,嵩亦以初得政,未敢显挤陷,故瑜得居职如故。未几,假他事贬其官。又三载,大计,嵩密讽主者黜之。比疏上,令如贪酷例除名,瑜遂废弃,终于家。 始瑜之为御史也,武定侯郭勋陈时政,极诋大小诸臣不⾜任,请复遣內侍出镇守。诏从之。瑜抗章奏曰:“勋所论诸事,影响恍惚,而复设镇守,则其本意所注也。勋 ![]() ![]() 王晔,字韬孟,金坛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授吉安推官,召拜南京吏科给事中。二十年九月偕同官上言:“外寇陆梁,本兵张瓒及总督尚书樊继祖、新迁侍郞费寀不堪重寄”帝下其章于所司。居两月,复劾瓒,因及礼部尚书严嵩、总督侍郞胡守中,与巨奷郭勋相结纳。嵩所居第宅,则勋人私代营之。逾月,御史伊敏生、郑芸、陈策亦云嵩居宅乃勋人私孙澐所居,澐籍没,嵩第应在籍中。帝怒,夺敏生等俸一级。嵩不问,而守中竟由晔疏获罪。明年秋,嵩⼊內阁。吏科都给事中沈良才、御史喻时等 ![]() 伊敏生,上元人。郑芸、陈策,俱莆田人。敏生官至山东参政。策,台州知府。芸,终御史。 沈良才,泰州人。起家庶吉士,历官至兵部侍郞。三十六年大计自陈,已调南京矣,嵩附批南京科道拾遗疏中,落其职。 喻时,光山人。官至南京兵部侍郞。 童汉臣,钱塘人。由魏县知县⼊为御史。寇大⼊宣府、大同,总督樊继祖等掩败,三以捷闻。汉臣等劾之,得罪。其按山西,督诸将击却俺答之薄太原者,会方劾嵩,触其怒。明年,汉臣与巡抚李珏覈上继祖等失事状。章下吏部。汉臣前劾嵩并劾吏部尚书许赞,赞亦憾汉臣。因言汉臣劾迟延,宜并论。嵩遂拟旨镌珏一阶留任,谪汉臣湖广布政司都事。举朝皆知为嵩所中,莫能救也。久之,为泉州知府。倭贼薄城,有保障功。终江西副使。 陈垲,余姚人。后为嵩斥罢。 何维柏,字乔仲,南海人。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御史。雷震谨⾝殿,维柏言四海困竭,所在流移,而所司议加赋,民不为盗不止。因请罢沙河行宮、金山功德寺工作,及安南问罪之师。帝颇嘉纳。寻引疾归。久之,起巡按福建。二十四年五月疏劾大学士严嵩奷贪罪,比之李林甫、卢杞。且言嵩进顾可学、盛端明修合方药,琊媚要宠。帝震怒,遣官逮治。士民遮道号哭,维柏意气自如。下诏狱,廷杖,除名。家居二十余年。隆庆改元,召复官,擢大理少卿。迁左佥都御史。疏请⽇御便殿,召执政大臣谋政事,并择大臣有才德者与讲读儒臣更番⼊直。宮中燕居,慎选谨厚內侍调护圣躬,俾游处有常,幸御有节。非隆冬盛寒,毋辍朝讲。报闻。进左副都御史。⺟忧归。万历初,还朝。历吏部左、右侍郞,极论鬻官之害。御史刘台劾大学士张居正,居正乞罢,维柏倡九卿留之。及居正遭⽗丧,诏吏部谕留。尚书张瀚叩维柏,维柏曰:“天经地义,何可废也?”瀚从之而止。居正怒,取旨罢瀚,停维柏俸三月。旋出为南京礼部尚书。考察自陈,居正从中罢之。卒谥端恪。 徐学诗,字以言,上虞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郞中。二十九年,俺答薄京师。既退,诏廷臣陈制敌之策。诸臣多掇细事以应。学诗愤然曰:“大奷柄国, ![]() ![]() 大学士嵩辅政十载,奷贪异甚。內结权贵,外比群小。文武迁除,率邀厚贿,致此辈掊克军民,酿成寇患。国事至此,犹敢谬引佳兵不祥之说,以谩清问。近因都城有警,密输财贿南还。大车数十乘,楼船十余艘,⽔陆载道,骇人耳目。又纳夺职总兵官李凤鸣二千金,使镇蓟州,受老废总兵官郭琮三千金,使督漕运。诸如此比,难可悉数。举朝莫不叹愤,而无有一人敢牴牾者,诚以內外盘结,上下比周,积久势成。而其子世蕃又凶狡成 ![]() 盖嵩权力⾜以假手下石,机械⾜以先发制人,势利⾜以广 ![]() ![]() ![]() ![]() ![]() 帝览奏,颇感动。方士陶仲文密言嵩孤立尽忠,学诗特为所私修隙耳。帝于是发怒,下之诏狱。嵩不自安,求去,帝优诏慰谕。嵩疏谢,佯为世蕃乞回籍,帝亦不许。学诗竟削籍。先劾嵩者叶经、谢瑜、陈绍与学诗皆同里,时称“上虞四谏”隆庆初,起学诗南京通政参议。未之官,卒。赠大理少卿。 初,学诗族兄应丰以善书擢中书舍人,供事无逸殿,悉嵩所为。嵩疑学诗疏出应丰指,会考察,属吏部斥之。应丰诣 ![]() 叶经,字叔明。嘉靖十一年进士。除常州推官,擢御史。嵩为礼部, ![]() ![]() ![]() 陈绍终韶州知府。 厉汝进,字子修,滦州人。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池州推官,征拜吏科给事中。湖广巡抚陆杰以显陵工成,召为工部等郞。汝进言杰素犯清议,不宜佐司空,并劾尚书甘为霖、樊继祖不职。不纳。三迁至户科都给事中。户部尚书王杲下狱,汝进与同官海宁查秉彝、马平徐养正、巴县刘起宗、章丘刘禄合疏言:“两淮副使张禄遣使⼊都,广通结纳。如太常少卿严世蕃、府丞胡奎等,皆承赂受嘱有证。世蕃窃弄⽗权,嗜贿张焰。”词连仓场尚书王暐。嵩上疏自理,且求援于中官以 ![]() 秉彝由⻩州推官历户科左给事中。数建⽩时事。终顺天府尹。 养正以庶吉士历户科右给事中。隆庆中,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起宗初除衢州推官。召为户科给事中。延绥几饥,请帑金振救。终辽东苑马寺卿。 禄以行人司擢户科给事。谪后,自免归。 王宗茂,字时育,京山人。⽗桥,广东布政使。从⽗格,太仆卿。宗茂登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行人。三十一年擢南京御史。时先后劾严嵩者皆得祸,沈炼至谪佃保安。中外慑其威,益箝口。宗茂积不平,甫拜官三月,上疏曰: 嵩本琊谄之徒,寡廉鲜聇。久持国柄,作福作威。薄海內外,罔不怨恨。如吏、兵二部每选,请属二十人,人索贿数百金,任自择善地。致文武将吏尽出其门。此嵩负国之罪一也。 任人私万寀为考功郞。凡外官迁擢,不察其行能,不计其资历,唯贿是问。致端方之士不得为家国用。此嵩负国之罪二也。 往岁遭人论劾,潜输家资南返,辇载珍宝,不可数计。金银人物,多⾼二三尺者。下至溺器,亦金银为之。不知陛下宮中亦有此器否耶?此嵩负国之罪三也。 广布良田,遍于江西数郡。又于府第之后积石为大坎,实以金银珍玩,为子孙百世计。而国计民瘼,一不措怀。此嵩负国之罪四也。 畜家奴五百余人,往来京邸。所至 ![]() ![]() 陛下所食大官之馔不数品,而嵩则穷极珍错。殊方异产,莫不毕致。是九州万国之待嵩有甚于陛下。此嵩负国之罪六也。 往岁寇迫京畿,正上下忧惧之⽇,而嵩贪肆益甚。致民俗歌谣,遍于京师,达于沙漠。海內百姓,莫不祝天以冀其早亡,嵩尚恬不知止。此嵩负国之罪七也。 募朝士为⼲儿义子至三十余辈。若尹耕、梁绍儒,早已败露。此辈实⾐冠之盗,而皆为之爪牙,助其 ![]() 夫天下之所恃以为安者,财也,兵也。不才之文吏,以赂而出其门,则必剥民之财,去百而求千,去千而求万,民奈何不困?不才之武将以赂而出其门,则必克军之饷,或缺伍而不补,或逾期而不发,兵奈何不疲?迩者,四方地震,其占为臣下专权。试问今⽇之专权者,宁有出于嵩右乎?陛下之帑蔵不⾜支诸边一年之费,而嵩所蓄积可赡储数年。与其开卖官鬻爵之令以助边,盍去此蠹国害民之贼,籍其家以纾患也?臣见数年以来,凡论嵩者不死于廷杖,则役于边塞。臣亦有⾝家,宁不致惜,而敢犯九重之怒,撄权相之锋哉?诚念世受国恩,不忍见祖宗天下坏于贼嵩之手也。 疏至,通政司赵文华密以示嵩,留数⽇始上,由是嵩得预为地。遂以诬诋大臣,谪平 ![]() 方宗茂上疏,自谓必死。及得贬,恬然出都。到官半岁,以⺟忧归。嵩无以释憾,夺其⽗桥官。桥竟愤悒卒。嵩罢相之⽇,宗茂亦卒。隆庆初,赠光禄少卿。 周冕,资县人。嘉靖二十年进士。授太常博士,擢贵州道试御史。重建太庙成,奉安神主,帝将遣官代祭。御史鄢懋卿言其不可。帝怒,降手诏数百言谕廷臣,且言更有协君取誉者,必罪不宥。举朝悚息,无敢复言,冕独抗章争之。帝震怒,立下冕诏狱搒掠。终以其言直,释还职。是时太子生十一年矣,犹未出阁讲学。冕极言教谕不可缓,请早降纶言,慎选侍从。帝又大怒,谪云南通海县典史。冕虽远窜,意慷慨无所屈。 数迁至武选郞中。杨继盛劾严嵩及严效忠冒功事,语侵欧 ![]() 臣奉诏检得二十七年通政司状,效忠年十六,因武会试未第,咨两广军门听用。已而必进及总兵官陈圭奏黎贼平,遣效忠报捷,授锦⾐试所镇抚。未逾月,严鹄言兄效忠曾斩首七级,并功加赏,应得署副千户。今效忠⾝抱痼疾,鹄请代职。臣心疑其伪,方将核实以闻。嵩子世蕃乃自创一藁付臣,属臣依违题覆。臣观其藁,率诞谩舛戾,请得一一折之。 如效忠曾中武举,何初无本籍起送文牒,今又称民人,而不言武举?如效忠果鹄之兄,世蕃之子,则世蕃数子俱幼,未有名效忠者。如效忠果斩首七级,则当时状称年止十六,岂能赴战?何军门诸将俱未闻斩获功,独宰相一孙乃骁勇冠三军?如曰效忠对敌,胫臂受创,计临阵及差委,相去未一月,何以万里军情即能驰报?如曰效忠到京以创甚疾故,何以鹄代职之⽇,止告不能受职?如曰效忠镇抚当代,则奏捷功止及⾝,例无传袭。如曰效忠功当并论,例先奏请,何止用通状,而 ![]() 臣悉心廉访,初未有名效忠者赴军门听用,鹄亦非效忠亲弟。其姓名乃诡设,首级亦要买,而非有纤毫实迹也。必进既嵩乡曲,圭又世蕃姻亲,依阿朋比,共为欺罔。臣如不言,陛下何从知其奷?且自累朝以来,未闻有宰相之子孙送军门报效者。今嵩不唯咨送军门,而且诡托名姓,破坏祖宗之制,彼蒋应奎、唐国相辈何怪其效尤耶?臣职守攸关,义不敢陷,乞特赐究正,使天下晓然知朝廷有不可幸之功、不可犯之法。臣虽得罪,死无所恨。 疏奏,直声震朝廷。嵩⽗子大惧,力事弥 ![]() 赵锦,字元朴,余姚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江 ![]() 三十二年元旦,⽇食。锦以为权奷 ![]() 臣伏见⽇食元旦,变异非常。又山东、徐、淮仍岁大⽔,四方频地震,灾不虚生。昔太祖⾼皇帝罢丞相,散其权于诸司,为后世虑至深远矣。今之內阁,无宰相之名,而有其实,非⾼皇帝本意。顷夏言以贪暴之资,恣睢其间。今大学士嵩又以佞奷之雄,继之怙宠张威,窃权纵 ![]() 陛下天纵圣神,乾纲独运,自以予夺由宸断,题覆在诸司,阁臣拟旨取裁而已。诸司奏稿,并承命于嵩,陛下安得知之?今言诛,而嵩得播恶者,言刚暴而疏浅,恶易见,嵩柔佞而机深,恶难知也。嵩窥伺逢 ![]() ![]() 顷自庚戌之后,外寇陆梁。陛下尝募天下之武勇以⾜兵,竭天下之财力以给饷,搜天下之遗逸以任将,行不次之赏,施莫测之威,以风示內外矣。而封疆之臣卒未有为陛下宽宵旰忧者。盖缘权臣行私,将吏风靡,以掊克为务,以营竞为能。致朝廷之上,用者不贤,贤者不用;赏不当功,罚不当罪。陛下 ![]() ![]() 臣愿陛下观上天垂象,察祖宗立法之微,念权柄之不可使移,思纪纲之不可使 ![]() 当是时,杨继盛以劾嵩得重谴,帝方蓄怒以待言者。周冕争冒功事亦下狱,而锦疏适至。帝震怒,手批其上,谓锦欺天谤君,遣使逮治,复慰谕嵩备至。于是锦万里就征,屡堕槛车,濒死者数矣。既至,下诏狱拷讯,搒四十,斥为民。⽗埙,时为广西参议,亦投劾罢。 锦家居十五年,穆宗即位,起故官。擢太常少卿,未上,进光禄卿。江 ![]() 万历二年,迁南京右都御史,改刑部尚书。张居正遭丧,南京大臣议疏留。锦及工部尚书费三旸不可而止。移礼部,又移吏部,俱在南京。锦以居正 ![]() ![]() 二品六年満,加太子少保,寻加兵部尚书,掌院事如故。锦摘陈御史封事可采者数条,请旨行之。四川巡按雒遵憾锦,假条奏指锦为奷臣。御史周希旦、给事中陈与郊不直遵, ![]() 锦始终厉清 ![]() 吴时来,字惟修,仙居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松江推官,摄府事。倭犯境,乡民携 ![]() 擢刑科给事中。劾罢兵部尚书许论、宣大总督杨顺及巡按御史路楷。皆严嵩人私,嵩疾之甚。会将遣使琉球,遂以命时来。三十七年三月,时来抗章劾嵩曰:“顷陛下赫然震怒,逮治偾事边臣,人心莫不欣快。边臣朘军实、饶执政,罪也。执政受其馈,朋奷罔上,独得无罪哉?嵩辅政二十年,文武迁除,悉出其手。潜令子世蕃出⼊噤所,批答章奏。世蕃因招权威示,颐指公卿,奴视将帅,筐篚苞苴,辐辏山积,犹无餍⾜。用所亲万寀为文选郞,方祥为职方郞,每行一事,推一官,必先禀命世蕃而后奏请。陛下但知议出部臣,岂知皆嵩⽗子私意哉!他不具论。如赵文华、王汝孝、张经、蔡克廉以及杨顺、吴嘉会辈,或祈免死,或祈迁官,皆剥民膏以营私利,虚官帑以实权门,陛下已洞见其一二。言官如给事中袁洪愈、张墱,御史万民英亦尝屡及之。顾多旁指微讽,无直攻嵩⽗子者。臣窃谓除恶务本。今边事不振由于军困,军困由官琊,官琊由执政之好货。若不去嵩⽗子,陛下虽宵旰忧劳,边事终不可为也。” 时张翀、董传策与时来同⽇劾嵩。而翀及时来皆徐阶门生,传策则阶邑子,时来先又官松江,于是嵩疑阶主使。密奏三人同⽇构陷,必有人主之,且时来乃惮琉球之行,借端自脫。帝⼊其言,遂下三人诏狱,严鞫主谋者。三人濒死不承,第言“此⾼庙神灵教臣为此言耳。”主狱者乃以三人相为主使谳上。诏皆戍烟瘴,时来得横州。 隆庆初,召复故官。进工科给事中。条上治河事宜,又荐谭纶、俞大猷、戚继光宜用之苏镇,专练边兵,省诸镇征调。帝皆从之。抚治郧 ![]() 隆庆二年,拜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 ![]() 万历十二年,始起湖广副使。俄擢左通政,历吏部左侍郞。十五年拜左都御史。诚意伯刘世延怙恶,数抗朝令,时来劾之,下所司讯治。时来初以直窜,声振朝端。再遭折挫,沈沦十余年。晚节不能自坚,委蛇执政间。连为饶伸、薛敷教、王麟趾、史孟麟、赵南星、王继光所劾,时来亦连乞休归。未出都,卒。赠太子太保,谥忠恪。寻为礼部郞中于孔兼所论,夺谥。 张翀,字子仪,柳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疾严嵩⽗子 ![]() 窃见大学士嵩贵则极人臣,富则甲天下。子为侍郞,孙为锦⾐、中书,宾客満朝班,亲姻尽朱紫。⽝马尚知报主,乃嵩则不然。臣试以边防、财赋、人才三大政言之。 家国所恃为屏翰者,边镇也。自嵩辅政,文武将吏率由贿进。其始不核名实,但通关节,即与除授。其后不论功次,但勤问遗,即被超迁。托名修边建堡,覆军者得荫子,滥杀者得转官。公肆诋欺, ![]() 户部岁发边饷,本以赡军。自嵩辅政,朝出度支之门,暮⼊奷臣之府。输边者四,馈嵩者六。臣每过长安街,见嵩门下无非边镇使人。未见其⽗,先馈其子。未见其子,先馈家人。家人严年富已逾数十万,嵩家可知。私蔵充溢,半属军储;边卒冻馁,不保朝夕。而祖宗二百年豢养之军尽耗弱矣。 边防既隳。边储既虚,使人才⾜供陛下用,犹不⾜忧也。自嵩辅政,藐蔑名器,私营囊橐。世蕃以狙狯资,倚⽗虎狼之势,招权罔利,兽攫鸟钞。无聇之徒,络绎奔走,靡然成风,有如狂易。而祖宗二百年培养之人才尽败坏矣。 夫嵩险⾜以倾人,诈⾜以惑世,辨⾜以 ![]() ![]() 书奏,逮下诏狱拷讯,谪戍都匀。 穆宗嗣位,召为吏部主事,再迁大理少卿。隆庆二年舂,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所部万羊山跨湖广、福建、广东境,故盗薮,四方商民种蓝其间。至是,盗出劫,翀遣守备董龙剿之。龙声言搜山,诸蓝户大恐。盗因煽之,啸聚千余人。兵部令二镇抚臣协议抚剿之宜,久乃定。南雄剧盗⻩朝祖流劫诸县,转掠湖广,势甚炽。翀讨擒之。移抚湖广。召拜大理卿,进兵部右侍郞。以侍养归。 万历初,起故官,督漕运。召为刑部右侍郞,不拜,连章乞休。卒于家。天启初,赠兵部尚书,谥忠简。 董传策,字原汉,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 三十七年抗疏劾大学士严嵩,略言: 嵩谂恶误国,陛下岂不洞烛其奷?特以辅政故,尚为优容,令自省改。而嵩恬不知戒,负恩愈深。居位一⽇,天下受一⽇之害。臣窃痛之。 夫边疆督抚将帅 ![]() 吏、兵二部持选簿就嵩填注。文选郞万寀、职方郞方祥甘听指使,不异卒隶。都门谚语至以“文武管家”目之。此其鬻官爵之罪二也。 侍郞刘伯跃以采木行部,擅敛民财及郡县赃罪,辇输嵩家,前后不绝。其他有司破冒攘敓,⼊献于嵩者更不可数计。嵩家私蔵,富于公帑。此其蠹国用之罪三也。 赵文华以罪放逐,嵩没其囊橐巨万,而令人护送南还。恐喝州县,私役民夫,致道路驿 ![]() ![]() 天下藩臬诸司,岁时问遗,动以千计,势不得不掊克小民。民财⽇殚,嵩赀⽇积。于是⽔陆舟车载还其乡,月无虚⽇。所至要索供亿,势如虎狼。此其 ![]() 嵩久握重权,灸手而热。⼲进无聇之徒,附⺶亶逐秽,麕集其门。致士风⽇偷,官箴⽇丧。此其坏人才之罪六也。 嵩以蔽欺行其专权,生死予夺惟意所为。而世蕃又以无赖之子,窃威助恶。⽗子肆凶,中外饮愤。有臣如此,非国法可容。臣待罪刑曹,宜诘奷慝。陛下诚不惜严氏以谢天下,则臣亦何惜一死以谢权奷! 疏⼊,下诏狱。谪戍南宁。 穆宗立,召复故官。历郞中。隆庆五年累迁南京大理卿,进工部右侍郞。万历元年就改礼部。言官劾传策受人贿,免归。绳下过急,竟为家奴所害。 邹应龙,字云卿,长安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严嵩擅政久,廷臣攻之者辄得祸,相戒莫敢言。而应龙知帝眷已潜移,其子世蕃益贪纵,可攻而去也,乃上疏曰: 工部侍郞严世蕃凭藉⽗权,专利无厌。私擅爵赏,广致赂遗。使选法败坏,市道公行。群小竞趋,要价转钜。刑部主事项治元以万三千金转吏部,举人潘鸿业以二千二百金得知州。夫司属郡吏赂以千万,则大而公卿方岳,又安知纪极? 平时 ![]() 嵩⽗子故籍袁州,乃广置良田美宅于南京、扬州,无虑数十所,以豪仆严冬主之。抑勒侵夺,民怨⼊骨。外地牟利若是,乡里又何如? 尤可异者,世蕃丧⺟,陛下以嵩年⾼,特留侍养,令鹄扶榇南还。世蕃乃聚狎客,拥 ![]() ![]() 今天下⽔旱频仍,南北多警。而世蕃⽗子方⽇事掊克,內外百司莫不竭民脂膏,塞彼溪壑。民安得不贫?国安得不病?天人灾变安得不迭至也?臣请斩世蕃首悬之于市,以为人臣凶横不忠之戒。苟臣一言失实,甘伏显戮。嵩溺爱恶子,召赂市权,亦宜亟放归田,用清政本。 帝颇知世蕃居丧 ![]() 隆庆初,以副都御史总理江西、江南盐屯。迁工部右侍郞。镇守云南黔国公沐朝弼骄恣,廷议遣大臣有威望者镇之,乃改应龙兵部侍郞兼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至则发朝弼罪,朝弼竟被逮。万历改元,铁索箐贼作 ![]() 应龙有才气,初以劾严嵩得名,骤致通显。及为太常,省牲北郊,东厂太监冯保传呼至,导者引⼊,正面爇香,俨若天子。应龙大骇,劾保僣肆,保深衔之。至是,京察自陈,保修郤,令致仕。临安土官普崇明、崇新兄弟构争。崇明引广南侬兵为助,崇新则召 ![]() ![]() ![]() 十六年,陕西巡抚王璇言应龙殁后,遗田不及数亩,遗址不过数楹,恤典未被,朝野所恨。帝命复应龙官,予祭葬。 张槚,江西新城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居台中,敢言。穆宗初,复官。屡疏抗中官,尝劾大学士⾼拱。拱复⼊阁掌吏部,槚已迁太仆少卿,坐不谨罢归。万历中,累官工部右侍郞。 林润,字若雨,莆田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临川知县。以事之南丰,寇猝至,为画计却之。征授南京御史。严世蕃置酒召润,润谈辨风生,世蕃心惮之。既罢,属客谓之曰:“严侍郞谢君,无刺当世事。”润到官,首论祭酒沈坤擅杀人,置之理。已,劾副都御史鄢懋卿五罪,严嵩庇之,不问。伊王典楧不道,数遭论列不悛,润复纠之。典楧累奏辨,诋润挟私。部科 ![]() 会帝用邹应龙言,戍世蕃雷州,其 ![]() 润寻擢南京通政司参议,历太常寺少卿。隆庆元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属吏慑其威名,咸震慄。润至,则持宽平,多惠政,吏民皆悦服。居三年,卒官。年甫四十。 润乡郡兴化陷倭,特疏请蠲复三年,发帑金振恤。乡人德之。丧归,遮道四十里,为位祭哭凡三⽇。 赞曰:世宗非庸懦主也。嵩相二十余年,贪裛盈贯。言者踵至,斥逐罪死,甘之若饴,而不能得君心之一悟。唐德宗言:“人谓卢杞奷琊,朕殊不觉。”各贤其臣,若蹈一辙,可胜叹哉!世蕃之诛,发于邹应龙,成于林润。二人之忠,非过于杨继盛,其言之切直,非过于沈炼、徐学诗等,而大憝由之授首。盖恶积灭⾝,而邹、林之弹击适会其时欤! 部分译文 桑乔,字子木,江都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十四年冬天,由主事改任御史,出按山西。山西所属的地方频频遭受略侵 躏蹂,桑乔上奏请全部免去他们的徭赋,优厚地抚恤死者的家庭。参将叶宗等带领万人到达荆家庄,陷于敌贼的埋伏之中,被敌人打得大败,敌贼于是深⼊內地。天城、 ![]() 十六年(1537),天雷震坏谨⾝殿,皇帝下诏书征求言论。桑乔和同官一起上陈三事,略说营造两宮山陵,多有侵冒;吉囊恣横,边防战备积累废弛。而后在末尾说“:陛下遇到灾害就害怕,下诏令修⾝反省。修⾝反省不外乎人事,人事无过于选择任用官吏。尚书严嵩和林庭木昂、张瓒、张云都上负国恩,下背舆论,灾变的到来,是由他们所导致的。”疏章奏上皇帝,这四人都乞求罢他们的官。皇帝下诏令命林庭木昂、张云辞职,留用严嵩、张瓒继续担任原职。严嵩再次上疏分辩,并且诋毁谏言的人。给事中胡汝霖说:“大臣被疏论,引罪求退而已。严嵩负秽行,召致人们的议论,逞辞奏辩,有失大臣的体统。”皇帝下诏令进行告诫像胡汝霖所指出的那样。这时严嵩被拜封为尚书才刚半年,方养 ![]() 桑乔不久巡按畿辅,引疾退隐。都御史王廷相以规避的罪名弹劾他,严嵩据此构他的罪。桑乔被逮捕下诏狱,在朝廷上用杖拷打,贬谪守戍九江。在戍所过了二十六年后才死去。隆庆年初期, ![]() 谢瑜,字如卿,上虞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由南京御史改任北方的京师御史。十九年正月,礼部尚书严嵩多次被弹劾请求离去,皇帝安慰他并留用他。谢瑜说“:严嵩矫饰浮词,欺君罔上,钳制言官。而且引证明堂大礼、南巡盛事为解,说诸臣之中没有为任事的人,想以此来 ![]() 刚过一个月,谢瑜上疏说:“武庙盘游佚乐,边防按理是被毁坏而没有达到特别被毁坏。现在圣明在上,边防应当巩固却反而被大大地毁坏的原因,在于大臣谋国不忠,而陛下任用人有失。自从张瓒担任中枢,掌管兵务而天下无好兵,选择将领而天下无良将。有人说张瓒形貌魁梧,⾜以称为福将。如果真是边关无尘埃耸起,海宇冕然,可称之为福。现在张瓒无功而多次被加恩荫,有罪而得不到被⾰职夺俸,他的这种福只是他一人之福,并不是军国之福。昔年舜诛绝四凶,万世称圣。现在张瓒和郭勋、严嵩、胡守中四人,是圣世的四凶。陛下旬月之间已诛绝其中的二人,天下一致称圣,何不一并将另外二凶流放,以全帝舜之功。大学士翟鸾起于废弃中,授以巡边重任,于是优游嬉戏,浪费供给上亿。以盛行贿赂的人为才,以献 ![]() 疏章呈⼊,皇帝扣留不下发讨论。严嵩又上疏奏辩,皇帝对他更加慰谕,谢瑜又被责备。但这时皇帝虽然向着严嵩,还没有深罪言者,严嵩也因为初得权政,不敢公开排挤陷害,所以谢瑜能够继续担任原官职。不久,严嵩假借其他事情贬谢瑜的官职。又过了三年,大举考察员官,严嵩秘密告诉主持考察的人⾰除谢瑜。等到疏章呈上,皇帝下令按照贪酷的条例将谢瑜除名,谢瑜于是被废弃。终老死于家乡。 开始谢瑜担任御史的时候,武定侯郭勋陈讲时政,极力诋毁大小诸臣不⾜以胜任,请求再派遣內侍外出镇守。皇帝听从了他的话。谢瑜抗章上奏说“:郭勋所论奏的各种事情,所指的意向恍惚,但复设镇守,则是他的本意所集中的一点。郭勋 ![]() 徐学诗,字以言,上虞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历职郞中。二十九年,俺答 ![]() ![]() ![]() ![]() “大学士严嵩辅佐权政十年,奷琊贪佞特别厉害。对內 ![]() ![]() “所以严嵩的权力⾜以假他人之手落井下石,机谋⾜以先发制人,势利⾜以广 ![]() ![]() ![]() ![]() 皇帝览看这个奏章,很感动。方士陶仲文向皇上密言说严嵩是孤立尽忠,而徐学诗是以他自己之私对严嵩进行报复。皇帝于是发怒,将徐学诗下诏狱。严嵩感到不自安,乞求离去,皇帝优诏对他进行慰谕。严嵩上疏称谢,佯装为严世蕃乞求回原籍,皇帝也不同意。徐学诗竟然被削官籍。先前弹劾严嵩的人有叶经、谢瑜、陈绍,与徐学诗都是同乡里,当时称为“上虞四谏”隆庆初年,起用徐学诗为南京通政参议。未上任做官,就死去了。赠大理少卿。 起初,徐学诗的族兄徐应丰因擅长书法而被提升为中书舍人,供事无逸殿,这些都是严嵩所为。严嵩怀疑徐学诗的上疏是由徐应丰指使的,等到考察时,嘱意吏部将徐应丰排斥掉。徐应丰到 ![]() 赵锦,字元朴,余姚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官江 ![]() 三十二年(1553)元旦,发生⽇食。赵锦以为这是权奷 ![]() “臣伏见元旦发生⽇食,变异非常。又加上山东、徐、淮等地仍然年年发大⽔,四方地震频繁,灾异不会无 ![]() ![]() ![]() “陛下是天纵圣神,乾纲独掌。自是予夺由皇宮断决,题覆在诸司,阁臣拟旨取裁罢了。诸司的奏稿,一并听命于严嵩,陛下怎么能够知道这些呢?现在夏言被诛,而严嵩才得以作恶,夏言刚暴而疏浅,作恶容易被发现,而严嵩柔佞而机深,作恶难于被知晓。严嵩窥伺逢 ![]() ![]() “自从庚戌之后不久,外寇猖獗。陛下曾经招募天下的武勇之人来充⾜军队,竭天下的财力来供给军饷,搜集天下的遗逸贤才充任将领,施行超乎常等的赏赐,显示⾼深的皇威,以晓示內外。但封疆重臣终未有为陛下宽免⽇夜之忧的人。因为当权大臣行私,将吏风靡,以克扣为要务,以钻营求进为能。致使在朝廷之上,被任用的不贤,是贤人的不被任用;奖赏不当其功,惩罚不当其罪。陛下想达到太平,那么群臣不⾜承德于左右;陛下想遏止戎寇,那么将士不⾜御侮于边疆。财用已尽,而外患未见有平息停止;民困已极,而又忧虑內变将要发生。陛下躬秉至圣,忧勤万几,三十二年都是这样,而天下大势如此之危,不是严嵩的奷琊,怎么会到达这种地步呢? “臣希望陛下观看上天的垂象,察知祖宗立法之微,大权不可移之于人,纪纲不可使之坏 ![]() 就在这个时候,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被重谴,皇帝正蓄怒以待言说这件事的人。周冕争辩冒功的事也被下狱,而赵锦的疏章正好到达。皇帝震怒,在他的疏章上亲手批阅,说赵锦欺天谤君,派遣专使逮捕赵锦治罪,又对严嵩慰谕备至。于是将赵锦从万里之外押回,他多次掉下槛车,濒临死亡有好几次。等到达京城后,又被下诏狱拷打审讯, ![]() 赵锦在家居住十五年,穆宗即位后,被起用为故官。提升为太常少卿,还没有上任,又晋官光禄卿。江 ![]() 万历二年(1574)赵锦升迁为南京右都御史,后改任刑部尚书。张居正遭丧,南京大臣议论上疏将他留用,赵锦和工部尚书费三。。不同意才停止。赵锦被调到礼部,又到吏部,都在南京任职。赵锦说“:世宗登记严嵩家,祸延及江西诸府。张居正的私蔵未必赶得上严氏,如果加以搜索,恐怕要贻害三楚,受害将十倍于江西草民。而且张居正确实是专权,但没有异志。他辅佐幼年天子,早晚勤劳,中外宁谧,功劳也有不容泯灭的。现在他的官荫赠谥和诸个儿子的官职一并随他被⾰除,这已⾜以示惩,乞求皇上同情原谅他,稍微放宽对他的惩罚。”皇帝不采纳他的意见。 赵锦二品官六年満后,被加封为太子少保,不久被加封为兵部尚书,掌管院事同过去一样。赵锦摘陈御史封事可采用的数条,请皇上下旨推行。四川巡按名隹遵怨恨赵锦,假借条奏指责赵锦为奷臣。御史周希旦、给事中陈与郊认为名隹遵不对, ![]() 赵锦始终厉行清 ![]() 邹应龙,字云卿,长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官行人,被提升为御史。严嵩专权已久,廷臣攻击他的都遭得祸害,相互告诫不敢言说严嵩。但邹应龙知道皇帝眷爱他已经潜移,他的儿子严世蕃更加贪纵,可以攻击进而除去他,于是上疏说: “工部侍郞严世蕃凭藉其⽗之权,专利无厌。人私擅自颁给爵赏,广泛收纳贿赂。致使选举之法败坏,卖官公行。奷琊小人竞相趋至,严世蕃要价越来越⾼。刑部主事项治元用一万三千金买通转到吏部,举人潘鸿业用二千二百金买得知州。司属郡吏贿赂以千万金计,那么大至公卿与各方面重官,贿赂费用就更不知有多少。 “严世蕃平时纳赃受贿,为他当中间人的不下百十多人,而他的儿子锦⾐严鹄、中书严鸿、家人严年、幕客中书严龙文为最突出。严年尤其狡黠,士大夫中无聇的人甚至呼严年为鹤山先生。遇到严嵩过生⽇,严年总是献万金来为严嵩祝寿。家奴获富奢侈达到这种地步,那么主人当如何呢? “严嵩⽗子的原籍袁州,而广置良田美宅于南京、扬州,大约不下数十所,让豪仆严冬主持这件事。他们抑勒侵夺,百姓对他们怨恨⼊骨。他们在外地牟求利益是这样,那么在乡里又如何呢? “尤其突出的是,严世蕃的⺟亲死去时,陛下因为严嵩年事已⾼,特留侍养,令严鹄扶棺材回到南方。严世蕃于是集聚狎客,拥 ![]() ![]() “现在天下⽔旱灾害仍然频频出现,南北战事时起。但严世蕃⽗子还⽇事克扣,內外百司莫不竭尽民脂民膏,填塞他们 ![]() 皇帝很了解严世蕃居丧期间 ![]() 隆庆年初期,邹应龙以副都御史的⾝份总理江西、江南盐屯。迁工部右侍郞。镇守云南黔国公沐朝弼骄横恣肆,廷议派遣有威望的大臣镇住他,于是改任邹应龙为兵部侍郞兼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邹应龙到达后揭发沐朝弼的罪状,沐朝弼终被逮捕。万历改年号,铁索箐贼叛 ![]() 邹应龙有才气,起初以弹劾严嵩得名,骤然达到通官显贵。等到任太常时,省察北郊牲祭,东厂太监冯保传呼而至,有专人将其引⼊,邹应龙看见冯保正面燃香,俨然像天子一样。邹应龙大为惊骇,弹劾冯保僭越放肆,冯保非常怀恨他。到这时,京察自己述职,冯保为了报复,令邹应龙辞职。临安土官普崇明、普崇新兄弟构争。普崇明引借广南侬兵作为援助,普崇新则召 ![]() ![]() ![]() 十六年(1588),陕西巡抚王璇说邹应龙死后,遗田不到数亩,遗址不过数楹,恤典未能泽及,为朝野所遗憾。皇帝下令恢复邹应龙官,对他予以祭葬。 林润,字若雨,莆田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官临川知县。因事到南丰,敌寇突然到来,林润谋划却敌之计。征授为南京御史。严世蕃置酒召来林润,林润谈辩风生,严世蕃內心忌惮他。酒席散后,严世蕃叫人对林润说:“严侍郞谢君,无刺当世事。”林润到官,首先论判祭酒沈坤擅杀自人之罪,将其置于法司。之后,弹劾副都御史鄢懋卿五大罪状,因严嵩的庇护,没有被问罪。伊王典木英不讲规矩,多次遭到疏论而不改悔,林润又检举他。典木英累奏辩解,诋毁林润是挟私报复。部科 ![]() 正逢皇帝采用邹应龙的意见,将严世蕃贬戍雷州,他的同 ![]() 林润不久被提升为南京通政司参议,历太常寺少卿。隆庆元年(1567)林润以右佥都御史的官职巡抚应天诸府。属吏被他的威名所慑惧,都感到震栗。林润到达后,则采用宽平措施,多有惠政,吏民对他都心悦诚服。过了三年,林润死在官任上。年纪刚満四十岁。 林润的乡郡兴化曾被倭寇攻陷,他特上疏请求朝廷再免除三年赋税,发放库金而对他们进行救济抚恤。他的乡人感他的恩德。他死后灵柩运回到家乡,乡亲们遮道四十里,为他立牌位祭哭三天。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明史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明史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明史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张廷玉等是明史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