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明史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17184 |
上一章 章一 下一章 ( → ) | |
太祖一 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呑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満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 ![]() ![]() 十二年舂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其 ![]() ![]() 十三年舂,贾鲁死,围解。太祖收里中兵,得七百人。子兴喜,署为镇抚。时彭、赵所部暴横,子兴弱,太祖度无⾜与共事,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南略定远。计降驴牌寨兵民三千,与俱东。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收其卒二万。道遇定远人李善长,与语,大悦,遂与俱攻滁州,下之。是年,张士诚据⾼邮,自称诚王。 十四年冬十月,元丞相脫脫大败士诚于⾼邮,分兵围合六。太祖曰:“合六破,滁且不免。”与耿再成军瓦梁垒,救之。力战,卫老弱还滁。元兵寻大至,攻滁,太祖设伏 ![]() ![]() 十五年舂正月,子兴用太祖计,遣张天祐等拔和州,檄太祖总其军。太祖虑诸将不相下,秘其檄,期旦⽇会厅事。时席尚右,诸将先⼊,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议分工甓城,期三⽇。太祖工竣,诸将皆后。于是始出檄,南面坐曰:“奉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诸将皆惶恐谢。乃搜军中所掠妇女纵还家,民大悦。元兵十万攻和,拒守三月,食且尽,而太子秃坚、枢密副使绊住马、兵民元帅陈野先分屯新塘、⾼望、 ![]() ![]() 夏四月,常遇舂来归。五月,太祖谋渡江,无舟。会巢湖帅廖永安、俞通海以⽔军千艘来附,太祖大喜,往抚其众。而元中丞蛮子海牙扼铜城闸、马场河诸隘,巢湖舟师不得出。忽大雨,太祖喜曰:“天助我也!”遂乘⽔涨,从小港纵舟还。因击海牙于峪溪口,大败之,遂定计渡江。诸将请直趋集庆。太祖曰:“取集庆必自采石始。采石重镇,守必固,牛渚前临大江,彼难为备,可必克也。”六月乙卯,乘风引帆,直达牛渚。常遇舂先登,拔之。采石兵亦溃。缘江诸垒悉附。诸将以和州饥,争取资粮谋归。太祖谓徐达曰:“渡江幸捷,若舍而归,江东非吾有也。”乃悉断舟缆,放急流中,谓诸将曰:“太平甚近,当与公等取之。”遂乘胜拔太平,执万户纳哈出。总管靳义赴⽔死,太祖曰:“义士也”礼葬之。揭榜噤剽掠。有卒违令,斩以徇,军中肃然。改路曰府。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领元帅事,召陶安参幕府事,李习为知府。时太平四面皆元兵。右丞阿鲁灰、中丞蛮子海牙等严师截姑孰口,陈野先⽔军帅康茂才以数万众攻城。太祖遣徐达、邓愈、汤和逆战,别将潜出其后,夹击之,擒野先,并降其众,阿鲁灰等引去。秋九月,郭天叙、张天祐攻集庆,野先叛,二人皆战死,于是子兴部将尽归太祖矣。野先寻为兵民所杀,从子兆先收其众,屯方山,与海牙掎角以窥太平。冬十二月壬子,释纳哈出北归。 十六年舂二月丙子,大破海牙于采石。三月癸未,进攻集庆,擒兆先,降其众三万六千人,皆疑惧不自保。太祖择骁健者五百人⼊卫,解甲酣寝达旦,众心始安。庚寅,再败元兵于蒋山。元御史大夫福寿,力战死之,蛮子海牙遁归张士诚,康茂才降。太祖⼊城,悉召官吏⽗老谕之曰:“元政氵卖扰,⼲戈蜂起,我来为民除 ![]() 当是时,元将定定扼镇江,别不华、杨仲英屯宁国,青⾐军张明鉴据扬州,八思尔不花驻徽州,石抹宜孙守处州,其弟厚孙守婺州,宋伯颜不花守衢州,而池州已为徐寿辉将所据,张士诚自淮东陷平江,转掠浙西。太祖既定集庆,虑士诚、寿辉強,江左、浙右诸郡为所并,于是遣徐达攻镇江,拔之,定定战死。夏六月,邓愈克广德。 秋七月己卯,诸将奉太祖为吴国公。置江南行中书省,自总省事,置僚佐。贻书张士诚,士诚不报,引兵攻镇江。徐达败之,进围常州,不下。九月戊寅,如镇江,谒孔子庙。遣儒士告谕⽗老,劝农桑,寻还应天。 十七年舂二月,耿炳文克长兴。三月,徐达克常州。夏四月丁卯,自将攻宁国,取之,别不华降。五月,上元、宁国、句容献瑞麦。六月,赵继祖克江 ![]() ![]() 十八年舂二月乙亥,以康茂才为营田使。三月己酉,录囚。邓愈克建德路。夏四月,徐寿辉将陈友谅遣赵普胜陷池州。是月,友谅据龙兴路。五月,刘福通破汴梁, ![]() ![]() ![]() 十九年舂正月乙巳,太祖谋取浙东未下诸路。戒诸将曰:“克城以武,戡 ![]() ![]() ![]() 二十年舂二月,元福建行省参政袁天禄以福宁降。三月戊子,征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夏五月,徐达、常遇舂败陈友谅于池州。闰月丙辰,友谅陷太平,守将朱文逊,院判花云、王鼎,知府许瑗死之。未几,友谅弑其主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汉,尽有江西、湖广地,约士诚合攻应天,应天大震。诸将议先复太平以牵之,太祖曰:“不可。彼居上游,舟师十倍于我,猝难复也。”或请自将 ![]() ![]() 二十一年舂二月甲申,立盐茶课。己亥,置宝源局。三月丁丑,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元将薛显以泗州降。戊寅,国珍遣使来谢,饰金⽟马鞍以献。却之曰:“今有事四方,所需者人材,所用者粟帛,宝玩非所好也。”秋七月,友谅将张定边陷安庆。八月,遣使于元平章察罕帖木儿。时察罕平山东,降田丰,军声大振,故太祖与通好。会察罕方攻益都未下,太祖乃自将舟师征陈友谅。戊戌,克安庆,友谅将丁普郞、傅友德 ![]() 二十二年舂正月,友谅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以龙兴降。乙卯,如龙兴,改为洪都府。谒孔子庙。告谕⽗老,除陈氏苛政,罢诸军需,存恤贫无告者,民大悦。袁、瑞、临江、吉安相继下。二月,还应天。邓愈留守洪都。癸未,降人蒋英杀金华守将胡大海,郞中王恺死之,英叛降张士诚。处州降人李祐之闻变,亦杀行枢密院判耿再成反,都事孙炎、知府王道同、元帅朱文刚死之。三月癸亥,降人祝宗、康泰反,陷洪都,邓愈走应天,知府叶琛、都事万思诚死之。是月,明⽟珍称帝于重庆,国号夏。夏四月己卯,邵荣复处州。甲午,徐达复洪都。五月丙午,朱文正、赵德胜、邓愈镇洪都。六月戊寅,察罕以书来报,留我使人不遣。察罕寻为田丰所杀。秋七月丙辰,平章邵荣、参政赵继祖谋逆,伏诛。冬十二月,元遣尚书张昶航海至庆元,授太祖江西行省平章政事,不受。察罕子扩廓帖木儿致书归使者。 二十三年舂正月丙寅,遣汪河报之。二月壬申,命将士屯田积⾕。是月,友谅将张定边陷饶州。士诚将吕珍破安丰,杀刘福通。三月辛丑,太祖自将救安丰,珍败走,以韩林儿归滁州,乃还应天。夏四月壬戌,友谅大举兵围洪都。乙丑,诸全守将谢再兴叛,附于士诚。五月,筑礼贤馆。友谅分兵陷吉安,参政刘齐、知府朱叔华死之。陷临江,同知赵天麟死之。陷无为州,知州董会死之。秋七月癸酉,太祖自将救洪都。癸未,次湖口,先伏兵泾江口及南湖觜,遏友谅归路,檄信州兵守武 ![]() ![]() ![]() ![]() ![]() 二十四年舂正月丙寅朔,李善长等率群臣劝进,不允。固请,乃即吴王位。建百官。以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舂、俞通海为平章政事,谕之曰:“立国之初,当先正纪纲。元氏暗弱,威福下移,驯至于 ![]() 二十五年舂正月己巳,徐达下宝庆,湖湘平。常遇舂克赣州,熊天瑞降。遂趋南安,招谕岭南诸路,下韶州、南雄。甲申,如南昌,执大都督朱文正以归,数其罪,安置桐城。二月己丑,福建行省平章陈友定侵处州,参军胡深击败之,遂下浦城。丙午,士诚将李伯升攻诸全之新城,李文忠大败之。夏四月庚寅,常遇舂徇襄、汉诸路。五月乙亥,克安陆。己卯,下襄 ![]() ![]() 二十六年舂正月癸未,士诚窥江 ![]() ![]() ![]() ![]() ![]() 二十七年舂正月戊戌,谕中书省曰:“东南久罹兵⾰,民生凋敝,吾甚悯之。且太平、应天诸郡,吾渡江开创地,供亿烦劳久矣。今比户空虚,有司急催科,重困吾民,将何以堪。其赐太平田租二年,应天、镇江、宁国、广德各一年。”二月丁未,傅友德败扩廓将李二于徐州,执之。三月丁丑,始设文武科取士。夏四月,方国珍 ![]() ![]() ![]() 冬十月甲辰,遣起居注吴琳、魏观以币求遗贤于四方。丙午,令百官礼仪尚左。改李善长左相国,徐达右相国。辛亥,祀元臣余阙于安庆,李黼于江州。壬子,置御史台。癸丑,汤和为征南将军,吴祯副之,讨国珍。甲寅,定律令。戊午,正郊社、太庙雅乐。 庚申,召诸将议北征。太祖曰:“山东则王宣反侧,河南则扩廓跋扈,关陇则李思齐、张思道枭张猜忌,元祚将亡,中原涂炭。今将北伐,拯生民于⽔火,何以决胜?”遇舂对曰:“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直捣元都,破竹之势也。”太祖曰:“元建国百年,守备必固,悬军深⼊,馈饷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吾 ![]() 甲子,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舂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五万,由淮⼊河,北取中原。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取福建。湖广行省平章杨璟、左丞周德兴、参政张彬取广西。己巳,朱亮祖克温州。十一月辛巳,汤和克庆元,方国珍遁⼊海。壬午,徐达克沂州,斩王宣。己丑,廖永忠为征南副将军,自海道会和讨国珍。乙未,颁《大统历》。辛丑,徐达克益都。十二月甲辰,颁律令。丁未,方国珍降,浙东平。张兴祖下东平,兖东州县相继降。己酉,徐达下济南。胡廷瑞下邵武。癸丑,李善长帅百官劝进,表三上,乃许。甲子,告于上帝。庚午,汤和、廖永忠由海道克福州。 译文 (一) 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朱。先世家住沛,迁徙句容,再迁到泗州。其⽗名世珍,开始从泗州迁至濠州的钟离,生有四子,太祖是老四。其⺟姓陈,刚孕怀,梦见神授药一丸,放在手掌中闪闪发光,呑服惊醒,口中尚有香气。等到出生时红光満室,此后夜间多次有光 ![]() 至正四年(1344)大旱,蝗灾蔓延,饥荒瘟疫流行。太祖当时十七岁,⽗⺟兄长相继死去,家贫无法安葬。邻人刘继祖让出一片地才得以安葬,此即凤 ![]() ![]() 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舂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孙德崖等同伙起兵濠州。元朝将领彻里不花害怕不敢进攻,便每⽇抓良民邀赏。太祖时年二十五岁,为逃避兵荒,问卜于神,去留皆不吉利,就说“:难道应该谋反举事吗?”一卜则吉,大喜,于是四月十五到濠州见郭子兴。子兴见其外貌形状十分惊奇,留下作为亲兵,每战必胜,于是将抚养的马公之女许配给他,此即后来的⾼皇后。郭子兴和孙德崖不和,太祖多次从中调解。 秋九月,元兵收复徐州,李二逃走死去,彭大、赵均用投奔濠州,孙德崖等收留。郭子兴礼待彭大而对赵均用另眼相待,赵均用心生怨气。孙德崖于是与之合谋,等郭子兴外出之时,将其抓住捆绑 ![]() 这年冬天,元将贾鲁围濠州。太祖和郭子兴拼力抵抗。 至正十三年(1353)舂,贾鲁死,濠州围解。太祖回故里招兵七百人。郭子兴十分⾼兴,提升太祖为镇抚。这时彭、赵所率部众暴横无理,郭子兴孱弱无力,太祖考虑不⾜与他们共事,便 ![]() ![]() 这年张士诚占据⾼邮,自称诚王。 至正十四年(1354)冬十月,元朝丞相脫脫大败张士诚于⾼邮,分兵包围合六。太祖说:“合六破,滁州也难免。”与耿再成军自瓦梁垒前往援救,奋力而战,护卫老弱者还滁州。元兵随后蜂拥而来,进攻滁州,太祖设下埋伏 ![]() ![]() 至正十五年(1355)舂正月,郭子兴采用太祖计谋,派张天。。等攻拔和州,命太祖总领队部。太祖思量诸将不分上下,便秘蔵令符,等待第二天会事厅再说。当时席位崇尚右边,诸将先⼊,皆踞坐右边,太祖故意后到坐左边。等到讨论军事,太祖剖析决论如流,众将瞠目结⾆不能发一言,始稍屈服。讨论分工筑城,期限三天。太祖完工,诸将皆迟。于是太祖拿出命令文书,面南而坐说:“奉命总管诸位兵马,今筑城都未按期完成,按军法该如何处置?”诸将惶恐称罪,于是太祖令将军中所掠妇女释放回家,民众大为感动。这时元兵十万进攻和州,守军拒守三月,粮饷殆尽,而太子秃坚、枢密副使绊住马、兵民元帅陈聎先分别屯踞新塘、⾼望、 ![]() ![]() 诸将因和州饥荒,争先夺取资粮准备回归。太祖对徐达说:“渡江侥幸成功,若舍弃而归,江东就非我等所有。”于是斩断船缆,将船放到急流中,对诸将说“:太平较近,我与诸位合力攻取。”于是乘胜攻拔太平,抓获万户纳哈出。总管靳义赴⽔而死,太祖赞叹:“真是一个义士。”以礼安葬。张榜严噤剽掠。有士兵违令,斩首示众,军中肃然。改路为府。设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领元帅事,召陶安参谋幕府事,李习为知府。当时太平四面都是元兵。右丞阿鲁灰、中丞蛮子海牙等率众堵截姑孰口,陈聎先的⽔军统帅康茂才率数万人攻城。太祖遣徐达、邓愈、汤和正面 ![]() 秋九月,郭天叙、张天。。进攻集庆,陈聎先背叛。二人皆战死,于是郭子兴部将尽归太祖指挥。陈聎先不久为兵民所杀,从子兆先收其散兵,屯据方山,和海牙形成掎角,窥视太平。 冬十二月初一,释放纳哈出北归。 至正十六年(1356)舂二月二十五⽇,大破海牙于采石。三月三⽇,进攻集庆,活捉陈兆先,降其众三万六千人,皆疑惑害怕不能自保。太祖挑选骁健者五百人⼊卫,解甲酣寝达旦,众心才安。三月十⽇,再败元兵于蒋山。元御史大夫福寿力战而死,蛮子海牙逃跑归附张士诚,康茂才投降。太祖⼊城,召集官吏⽗老告谕说“:元朝政治败腐,⼲戈蜂起,我来是为民除 ![]() 当时,元将定定扼住镇江,别不华、杨仲英屯扎宁国,青⾐军张明鉴占据扬州,八思尔不花驻守徽州,石抹宜孙守处州,其弟厚孙守婺州,宋伯颜不花守衢州,而池州已经被徐寿辉据有,张士诚自淮东攻陷平江后,转而侵掠浙西。太祖既定集庆,考虑到张士诚、徐寿辉势力強大,江左、浙右各郡已为他们所呑并,于是派徐达进攻镇江,获胜,定定战死。 夏六月,邓愈攻克广德。 秋七月初一,诸将拥太祖称吴国公。设江南行中书省,自己总领省事,设僚协助。送文书给张士诚,张士诚不给回话,带兵进攻镇江。徐达率兵将其击败,进而围常州,没有攻下。九月初一,太祖到镇江,拜谒孔子庙。派儒士告知⽗老,勤于农桑。不久太祖回到应天。 至正十七年(1357)舂二月,耿炳文攻克长兴。三月,徐达攻克常州。 夏四月二十三⽇,太祖亲率兵攻克宁国,别不华投降。五月,上元、宁国、句容献瑞麦。六月,赵继祖攻克江 ![]() 秋七月,徐达攻克常 ![]() 冬十月,常遇舂攻克池州,缪大亨攻克扬州,张明鉴投降。十二月二十⽇,释放囚犯。 这年,徐寿辉将领明⽟珍占据重庆路。 至正十八年(1358)舂二月初七,任命康茂才为营田使。三月十一⽇,审查囚犯。邓愈攻克建德路。 夏四月,徐寿辉部将陈友谅派遣赵普胜攻陷池州。当月,友谅占据龙兴路。五月,刘福通攻破汴梁, ![]() ![]() ![]() 冬十二月,胡大海攻婺州,长久不克,太祖自任统帅率兵前往。石抹宜孙遣将率车师由松溪前来援助,太祖说:“道路狭窄,车战是自取失败。”命胡德济 ![]() 至正十九年(1359)舂正月十二⽇,太祖谋取浙东,未能攻下各路,他告诫各位将领说:“攻城以武力,治 ![]() ![]() 夏四月,俞通海等收复池州。当时耿炳文守长兴,吴良守江 ![]() 秋八月,元将察罕帖木儿收复汴梁,刘福通与韩林儿退保安丰。九月,常遇舂攻克衢州,活捉宋伯颜不花。 冬十月,派遣夏煜授予方国珍行省平章,国珍以病辞去。十一月十三⽇,胡大海攻陷处州,石抹宜孙逃走。这时元朝守兵单弱,听到中原大 ![]() 至正二十年(1360)舂二月,元朝福建行省参政袁天禄以福宁投降。三月初一,征召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到任。 夏五月,徐达、常遇舂在池州击败陈友谅。闰六月十四⽇,陈友谅攻陷太平,守将朱文逊、院判花云、王鼎、知府许瑗战死。不久,陈友谅杀其主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汉,尽占江西、湖广之地。并约张士诚合攻应天,应天大震。诸将商议先收复太平来牵制,太祖说:“不可。他们占居上游,舟师十倍于我,很难收复。”有人请求太祖自己亲率人马 ![]() ![]() ![]() ![]() ![]() 当初,太祖令康茂才向陈友谅暗传书信,李善长深为不解。太祖说:“二寇联合,我首尾受敌,只有让友谅先来,全力击败他,那么张士诚就闻风丧胆了。”后来张士诚果然没有出兵。二十五⽇,设儒学提举司,任命宋濂为提举,遣子朱标学习经学。六月,耿再成在庆元击败石抹宜孙,宜孙战死,太祖遣使祭奠。 秋九月,徐寿辉旧将欧普祥献袁州投降。 冬十二月,再次派夏煜送书晓谕方国珍。 至正二十一年(1361)舂二月初二,设立盐茶课税。十七⽇,设立宝源局。三月二十六⽇,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元朝将领薛显率泗州投降。二十七⽇,方国珍派使者贡献金⽟马鞍前来感谢。太祖推拒说:“当今正是经营四方之时,所需的是人才,所用的是⾐食,宝玩不是我所喜好的。” 秋七月,陈友谅部将张定边攻陷安庆。八月,遣使去元朝平章察罕帖木儿处。当时察罕平山东,降田丰,军威大振,所以太祖与之通好。恰好察罕正攻益都不下,太祖就亲率⽔陆军征讨陈友谅。二十⽇,攻克安庆,陈友谅部将丁普郞、傅友德投降。二十四⽇,到湖口,追击陈友谅于江州,攻克其城,陈友谅逃奔武昌。分道巡行南康、建昌、饶、蕲、⻩、广济,所到皆克。 冬十一月十二⽇,攻克抚州。 二十二年(1362)舂正月,友谅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率龙兴投降。八⽇,到龙兴,改名洪都府。拜谒孔子庙。诏告⽗老百姓,废除陈氏苛政,罢免各种军需,抚恤贫穷无靠者,百姓非常⾼兴。袁、瑞、临江、吉安相继攻下。二月,回应天。邓愈留守洪都。十七⽇,降人蒋英杀害金华守将胡大海,郞中王恺也死于其难,蒋英叛降张士诚。处州投降来的李。。之听说蒋英反叛,也杀行枢密院判耿再成而反,都事孙炎、知府王道同、元帅朱文刚皆死。当月,明⽟珍在重庆称帝,国号夏。 夏四月初四,邵荣收复处州。十九⽇徐达收复洪都。五月初二,朱文正、赵德胜、邓愈镇守洪都。六月五⽇,察罕修书来报,留我使者不准返回。不久察罕被田丰杀害。 秋七月十三⽇,平章邵荣、参政赵继祖准备谋反,被杀。 冬十二月,元朝派尚书张昶航海到庆元,授太祖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太祖没有接受。察罕子扩廓帖木儿致信归还使者。 二十三年(1363)舂正月二十五⽇,派汪河回信扩廓帖木儿。二月一⽇,命令将士屯田积累⾕物。当月,陈友谅将张定边攻陷饶州。张士诚将吕珍攻破安丰,杀死刘福通。三月一⽇,太祖亲率人马救援安丰,吕珍败走,因韩林儿到滁州,于是回应天。 夏四月二十三⽇,陈友谅大举进兵包围洪都。二十六⽇,诸全守将谢再兴叛变,归附张士诚。五月修建礼贤馆。陈友谅分兵攻陷吉安,参政刘齐、知府朱叔华被杀;攻陷临江,同知赵天麟被杀;攻陷无为州,知州董曾被杀。 秋七月初六,太祖亲征救援洪都。十六⽇,到湖口,先设伏兵在泾江口和南湖觜,遏制陈友谅归路,令信州兵守武 ![]() ![]() ![]() ![]() ![]() ![]() ![]() 九月,太祖率大军回应天,论功行赏。当初,太祖救援安丰,刘基劝阻不听。现在对刘基说:“我救援安丰之时,如果陈友谅乘虚直捣应天,天下大势就难预料了。但陈友谅屯兵南昌,不亡何待。陈友谅一死,天下就不难定了。”十六⽇,太祖亲征陈理。当月,张士诚自称吴王。 冬十月七⽇,进围武昌,分道巡行湖北各路,皆克。十二月初一,回应天,常遇舂留督各军。 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初一,李善长等率群臣劝进,太祖不受。一再请求,太祖才即吴王位。设置百官。任命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舂、俞通海为平章政事,告诫他们说“:立国之初,应该首先正纪纲。元朝暗弱,威福下移,以至于大 ![]() 夏四月,建祠堂,祭祀丁普郞等于康郞山,在南昌祭祀赵德胜等。 秋七月十六⽇,徐达攻克庐州。十七⽇,常遇舂前往江西。八月初七,收复吉安,于是包围赣州。徐达巡行荆、湘各路。九月二十四⽇,攻下江陵,夷陵、潭、归皆降。 冬十二月初一,徐达攻克辰州,派别将直下衡州。 至正二十五年(1365)舂正月初十,徐达攻下宝庆,湖湘平定。常遇舂攻克赣州,熊天瑞投降,于是直赴南安,招抚晓谕岭南各路,收复韶州、南雄。二十五⽇,抵南昌,捉拿大都督朱文正回应天,数落其罪,然后将其安置桐城。三十⽇,福建行省平章陈友定略侵处州,参军胡深将他击败,收复浦城。二月十七⽇,张士诚将李伯⽇升进攻诸全的新城,李文忠大败之。 夏四月二十三⽇,常遇舂巡行襄、汉各路。六月七⽇,攻克安陆。十一⽇,攻下襄 ![]() 秋七月,太祖命令对自渡江以来受伤残废的和生病的给予给养,对牺牲的赡养其 ![]() 冬十月十四⽇,下令讨伐张士诚。这时,张士诚所占有之地,南到绍兴,北有通、泰、⾼邮、淮安、濠、泗,北到济宁。于是命徐达、常遇舂等先规划谋取淮东。闰月,包围泰州,顺利攻克。十一月,张士诚进攻宜兴,徐达击败他,于是从宜兴回头进攻⾼邮。 至正二十六年(1366)舂正月初一,张士诚犯侵江 ![]() 夏四月初四,袭破张士诚将徐义⽔军于淮安,徐义逃走,梅思祖以城投降。濠、徐、宿三州相继收复,淮东平定。十三⽇,太祖到濠州省墓,设守冢二十家,赐故人汪文、刘英粟帛,设酒招待⽗老宴饮极 ![]() ![]() 秋八月初一,改筑应天城,在钟山的南面修建新宮。二⽇,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舂为副将军,率师二十万讨伐张士诚。在出征誓师时,太祖说:“城下之⽇,不要杀掠,不要烧焚房屋,不要挖掘坟墓祠堂。张士诚⺟亲葬在平江城外,不要犯侵毁坏。”然后召问徐达、常遇舂,用兵以何为先。常遇舂想直捣平江。太祖说“:湖州张天骐、杭州潘原明是张士诚的手臂,平江穷蹙,两人全力前往救援,难以取胜。不如先攻湖州,使之疲于奔命,羽翼既破,平江势单力薄,可以一举而破。”二十五⽇,在湖州击败张天琪,张士诚亲自率兵援救,又再败于皂林。九月十六⽇,李文忠攻杭州。 冬十月三⽇,常遇舂在乌镇击败士诚兵。十一月六⽇,张天琪投降。十三⽇,李文忠攻下余杭,潘原明投降,旁边各郡都收复。十五⽇,包围平江。十二月韩林儿死。以明年为吴元年,建庙社宮室,祭告山川。所司进献宮殿图,命去掉雕琢奇丽的。 这年,元朝扩廓帖木儿与李思齐、张良弼构怨,多次互相攻击,朝命不行,中原百姓更加困苦不堪。 至正二十七年(1367)舂正月二十一⽇,谕中书省说:“东南久遭兵祸,民生凋敝,我甚是同情。况且太平、应天各郡是我渡江后的开创之地,供应烦劳已很长时间了。现在户口空虚,官府急催科税,重困吾民,将何以承担。免除太平田租二年,应天、镇江、宁国、广德各一年。”二月一⽇,傅友德在徐州击败并活捉扩廓将李二。三月一⽇,始设立文、武科取士。 夏四月,方国珍密派人串通扩廓和陈友定,移书责之。五月二十四⽇,初次设置翰林院。当月,因旱灾减膳素食,免徐、宿、濠、泗、寿、邳、东海、安东、襄 ![]() 秋七月初二⽇,赐给府州县官任费,赐⾐帛给其⽗⺟ ![]() 冬十月初一,派起居注吴琳、魏观以币求遗贤于四方。初三,令百官礼仪崇尚左边。改李善长左相国,徐达右相国。十二⽇,祭祀元臣余阙于安庆,李黼于江州。十三⽇,设御史台。十四⽇,汤和为征南将军,吴祯为副,讨伐方国珍。十五⽇,制定律令。十九⽇,正郊社、太庙雅乐。 二十一⽇,太祖召诸将商议北征。太祖说“:山东王宣正好倾斜,河南扩廓跋扈,关、陇李思齐、张思道嚣张猜忌,元运将亡,中原涂炭。今将北伐,拯生民于⽔火,怎么取胜?”常遇舂回答说:“以我百战之师,击彼久逸之兵,可直捣元都,如破竹之势。”太祖说:“元建国百年,守备必然牢固,悬军深⼊,粮饷不前,援兵四集,这是危险的战法。我想先取山东,撤除他们屏蔽,然后移兵两河,破其藩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门槛。天下形势⼊我手掌,然后进兵,元都势孤援绝,不战自克。再鼓行而西,云中、九原、关、陇皆可席卷。”诸将皆说“:好。” 二十五⽇,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舂为副将军,率师二十五万,由淮河⼊⻩河,北取中原。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进取福建。湖广行省平章杨王景、左丞周德兴、参政张彬取广西。三十⽇,朱亮祖攻克温州。十一月九⽇,汤和攻克庆元,方国珍逃⼊海上。十⽇,徐达攻克沂州,斩王宣。十五⽇,廖永忠为征南副将军,从海道与汤和相会讨伐方国珍。二十一⽇,颁行大统历。二十七⽇,徐达攻克益都。十二月二⽇,颁律令。五⽇,方国珍投降,浙东平定。张兴祖下东平,兖东州县相继投降。七⽇,徐达攻下济南。胡廷瑞攻下邵武。十一⽇,李善长率百官劝太祖即皇帝位,三次上表,太祖才许可。二十二⽇,告祭上帝。二十八⽇,汤和、廖永忠由海道攻克福州。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明史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明史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明史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张廷玉等是明史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