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旧唐书 作者:刘昫等 | 书号:10200 时间:2017/3/26 字数:24822 |
上一章 卷一百四十九 下一章 ( → ) | |
东夷 ○⾼丽 百济 新罗 倭国 ⽇本 ⾼丽者,出自扶余之别种也。其国都于平壤城,即汉乐浪郡之故地,在京师东 五千一百里。东渡海至于新罗,西北渡辽⽔至于营州,南渡海至于百济,北至靺鞨。 东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其官大者号大对卢,比一品,总知国事,三年一代, 若称职者,不拘年限。 ![]() ![]() 其所居必依山⾕,皆以茅草葺舍,唯佛寺、神庙及王宮、官府乃用瓦。其俗贫 窭者多,冬月皆作长坑,下燃;煴火以取暖。种田养蚕,略同国中。其法:有谋反 叛者,则集众持火炬竞烧灼之,燋烂备体,然后斩首,家悉籍没;守城降敌,临阵 败北,杀人行劫者,斩;盗物者,十二倍酬赃;杀牛马者,没⾝为奴婢。大体用法 严峻,少有犯者,乃至路不拾遗。其俗多 ![]() 俗爱书籍,至于衡门厮养之家,各于街衢造大屋,谓之扃堂,弟子未婚之前, 昼夜于此读书习 ![]() 其王⾼建武,即前王⾼元异⺟弟也。武德二年,遣使来朝。四年,又遣使朝贡。 ⾼祖感隋末战士多陷其地,五年,赐建武书曰: 朕恭膺宝命,君临率士,祗顺三灵,绥柔万国。普天之下,情均抚字,⽇月所 照,咸使乂安。王既统摄辽左,世居籓服,思禀正朔,远循职贡。故遣使者,跋涉 山川,申布诚恳,朕甚嘉焉。方今合六宁晏,四海清平,⽟帛既通,道路无壅。方 申辑睦,永敦聘好,各保疆蕣,岂非盛美。但隋氏季年,连兵构难,攻战之所,各 失其民。遂使骨⾁乖离,室家分析,多历年岁,怨旷不申。今二国通和,义无阻异, 在此所有⾼丽人等,已令追括,寻即遣送;彼处有此国人者,王可放还,务尽抚育 之方,共弘仁恕之道。 于是建武悉搜括华人,以礼宾送,前后至者万数,⾼祖大喜。 七年,遣前刑部尚书沈叔安往册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丽王,仍将天尊 像及道士往彼,为之讲《老子》,其王及道俗等观听者数千人。⾼祖尝谓侍臣曰: “名实之间,理须相副。⾼丽称臣于隋,终拒炀帝,此亦何臣之有!朕敬于万物, 不 ![]() ![]() 九年,新罗、百济遣使讼建武,云闭其道路,不得⼊朝。又相与有隙,屡相侵 掠。诏员外散骑侍郞硃子奢往和解之。建武奉表谢罪,请与新罗对使会盟。 贞观二年,破突厥颉利可汗,建武遣使奉贺,并上封域图。五年,诏遣广州都 督府司马长孙师往收瘗隋时战亡骸骨,毁⾼丽所立京观。建武惧伐其国,乃筑长城, 东北自扶余城,西南至海,千有余里。十四年,遣其太子桓权来朝,并贡方物,太 宗优劳甚至。 十六年,西部大人盖苏文摄职有犯,诸大臣与建武议 ![]() ![]() 太宗闻建武死,为之举哀,使持节吊祭。十七年,封其嗣王蔵为辽东郡王、⾼ 丽王。又遣司农丞相里玄奖赍玺书往说谕⾼丽,令勿攻新罗。盖苏文谓玄奖曰: “⾼丽、新罗,怨隙已久。往者隋室相侵,新罗乘衅夺⾼丽五百里之地,城邑新罗 皆据有之。自非反地还城,此兵恐未能已。”玄奘曰:“既往之事,焉可追论?” 苏文竟不从。太宗顾谓侍臣曰:“莫离支贼弑其主,尽杀大臣,用刑有同坑阱。百 姓转动辄死,怨痛在心,道路以目。夫出师吊伐,须有其名,因其弑君 ![]() 十九年,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领将军常何等率江、淮、岭、 硖劲卒四万,战船五百艘,自莱州汎海趋平壤。又以特进英国公李勣为辽东道行军 大总管,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为副,领将军张士贵等率步骑六万趋辽东。两军合势, 太宗亲御六军以会之。 夏四月,李勣军渡辽,进攻盖牟城,拔之。获生口二万,以其城置盖州。五月, 张亮副将程名振攻沙卑城,拔之,虏其男女八千口。是⽇,李勣进军于辽东城。帝 次辽泽,诏曰:“顷者隋师渡辽,时非天赞,从军士卒,骸骨相望,遍于原野,良 可哀叹。掩骼之义,诚为先典,其令并收瘗之。”国內及新城步骑四万来援辽东, 江夏王道宗率骑四千逆击,大破之,斩首千余级。帝渡辽⽔,诏撤桥梁,以坚士卒 志。帝至辽东城下。见士卒负担以填堑者,帝分其尤重者,亲于马上持之。从官悚 动,争赍以送城下。时李勣已率兵攻辽东城。⾼丽闻我有抛车,飞三百斤石于一里 之外者,甚惧之。乃于城上积木为战楼以拒飞石。勣列车发石以击其城,所遇尽溃。 又推撞车撞其楼阁,无不倾倒。帝亲率甲骑万余与李勣会。围其城。俄而南风甚劲, 命纵火焚其西南楼,延烧城中,屋宇皆尽。战士登城,贼乃大溃,烧死者万余人, 俘其胜兵万余口,以其城为辽州。初,帝自定州命每数十里置一烽,属于辽城,与 太子约,克辽东,当举烽。是⽇,帝命举烽,传⼊塞。 师次⽩崖城,命攻之,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中弩矢,帝亲为 ![]() ![]() ![]() ![]() 车驾进次安市城北,列营进兵以攻之。⾼丽北部傉萨⾼延寿、南部耨萨⾼惠贞 率⾼丽、靺鞨之众十五万来援安市城。贼中有对卢,年老习事,谓延寿曰:“吾闻 国中大 ![]() ![]() 明⽇,延寿独见李勣兵, ![]() ![]() ![]() 八月,移营安市城东,李勣遂攻安市,拥延寿等降众营其城下以招之。城中人 坚守不动,每见太宗旄麾,必乘城鼓噪以拒焉。帝甚怒。李勣曰:“请破之⽇,男 子尽诛。”城中闻之,人皆死战。乃令江夏王道宗筑土山,攻其城东南隅;⾼丽亦 埤城增雉以相抗。李勣攻其西面,令抛石撞车坏其楼雉;城中随其崩坏,即立木为 栅。道宗以树条苞壤为土,屯积以为山,其中间五道加木,被土于其上,不舍昼夜, 渐以 ![]() 太宗以辽东仓储无几,士卒寒冻,乃诏班师。历其城,城中皆屏声偃帜,城主 登城拜手奉辞。太宗嘉其坚守,赐绢百匹,以励事君之节。 初。攻陷辽东城,其中抗拒王师,应没为奴婢者一万四千人,并遣先集幽州, 将分赏将士。太宗愍其⽗⺟ ![]() ![]() 二十年,⾼丽遣使来谢罪,并献二美女。太宗谓其使曰:“归谓尔主,美⾊者, 人之所重。尔之所献,信为美丽。悯其离⽗⺟兄弟于本国,留其⾝而忘其亲,爱其 ⾊而伤其心,我不取也。”并还之。 二十二年,又遣右武卫将军薛万彻等往青丘道伐之,万彻渡海⼊鸭绿⽔,进破 其泊灼城,俘获甚众。太宗又命江南造大船,遣陕州刺史孙伏伽召募勇敢之士,莱 州刺史李道裕运粮及器械,贮于乌胡岛,将 ![]() 乾封元年,⾼蔵遣其子⼊朝,陪位于太山之下。其年,盖苏文死,其子男生代 为莫离支,与其弟男建、男产不睦,各树朋 ![]() 二年二月,勣度辽至新城,谓诸将曰:“新城是⾼丽西境镇城,最为要害。若 不先图,余城未易可下。”遂引兵于新城西南,据山筑栅,且攻且守,城中窘迫, 数有降者,自此所向克捷。⾼蔵及男建遣太大兄男产将首领九十八人,持帛幡出降, 且请⼊朝。勣以礼延接。男建犹闭门固守。 总章元年九月,勣又移营于平壤城南,男建频遣兵出战,皆大败。男建下捉兵 总管僧信诚密遣人诣军中,许开城门为內应。经五⽇,信诚果开门,勣从兵⼊,登 城鼓噪,烧城门楼,四面火起。男建窘急自刺,不死。十一月,拔平壤城,虏⾼蔵、 男建等。十二月,至京师,献俘于含元宮。诏以⾼蔵政不由己,授司平太常伯;男 产先降,授司宰少卿;男建配流黔州;男生以乡导有功,授右卫大将军,封汴国公, 特进如故。 ⾼丽国旧分为五部,有城百七十六,户六十九万七千;乃分其地置都督府九、 州四十一、县一百,又置安东都护府以统之。擢其酋渠有功者授都督、刺史及县令, 与华人参理百姓。乃遣左武卫将军薛仁贵总兵镇之,其后颇有逃散。 仪凤中,⾼宗授⾼蔵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都督,封朝鲜王,居安东,镇本蕃为 主。⾼蔵至安东,潜与靺鞨相通谋叛。事觉,召还,配流邛州,并分徙其人,散向 河南、陇右诸州,其贫弱者留在安东城傍。 ⾼蔵以永淳初卒,赠卫尉卿,诏送至京师,于颉利墓左赐以葬地,兼为树碑。 垂拱二年,又封⾼蔵孙宝元为朝鲜郡王。圣历元年,进授左鹰扬卫大将军,封为忠 诚国王,委其统摄安东旧户,事竟不行。二年,又授⾼蔵男德武为安东都督,以领 本蕃。自是⾼丽旧户在安东者渐寡少。分投突厥及靺鞨等,⾼氏君长遂绝矣! 男生以仪凤初卒于长安,赠并州大都督。子献诚,授右卫大将军,兼令羽林卫 上下。天授中,则天尝內出金银实物,令宰相及南北衙文武官內择善 ![]() ![]() ![]() ![]() 时酷吏来俊臣尝求货于献诚,献诚拒而不答,遂为俊臣所构,诬其谋反,缢杀 之。则天后知其冤,赠右羽林卫大将军,以礼改葬。 百济国,本亦扶余之别种,尝为马韩故地,在京师东六千二百里,处大海之北, 小海之南。东北至新罗,西渡海至越州,南渡海至倭国,北渡海至⾼丽。其王所居 有东西两城。所置內官曰內臣佐平,掌宣纳事;內头佐平,掌库蔵事;內法佐平, 掌礼仪事;卫士佐平,掌宿卫兵事;朝廷佐平,掌刑狱事;兵官佐平,掌在外兵马 事。又外置六带方,管十郡,其用法:叛逆者死,籍没其家;杀人者,以奴婢三赎 罪;官人受财及盗者,三倍追赃,仍终⾝噤锢。凡诸赋税及风土所产,多与⾼丽同。 其王服大袖紫袍,青锦 ![]() 武德四年,其王扶余璋遣使来献果下马。七年,又遣大臣奉表朝贡。⾼祖嘉其 诚款,遣使就册为带方郡王、百济王。自是岁遣朝贡,⾼祖抚劳甚厚。因讼⾼丽闭 其道路,不许来通国中,诏遣硃子奢往和之。又相与新罗世为仇敌,数相侵伐。 贞观元年,太宗赐其王玺书曰:“王世为君长,抚有东蕃。海隅遐旷,风涛艰 阻,忠款之至,职贡相寻,尚想徽猷,甚以嘉慰!朕自祗承宠命,君临区宇,思弘 王道,爱育黎元。舟车所通,风雨所及,期之遂 ![]() 十五年,璋卒,其子义慈遣使奉表告哀。太宗素服哭之,赠光禄大夫,赙物二 百段,遣使册命义慈为柱国,封带方郡王、百济王。 十六年,义慈兴兵伐新罗四十余城,又发兵以守之,与⾼丽和亲通好,谋 ![]() ![]() ⾼宗嗣位,永徽二年,始又遣使朝贡。使还,降玺书与义慈曰: 至如海东三国,开基自久,并列疆界,地实⽝牙。近代已来,遂构嫌隙。战争 ![]() ![]() ![]() ![]() 六年,新罗王金舂秋又表称百济与⾼丽、靺鞨侵其北界,已没三十余城。显庆 五年,命左卫大将军苏定方统兵讨之,大破其国。虏义慈及太子隆、小王孝演、伪 将五十八人等送于京师,上责而宥之。其国旧分为五部,统郡三十七,城二百,户 七十六万。至是乃以其地分置熊津、马韩、东明等五都督府,各统州县,立其酋渠 为都督、刺史及县令。命右卫郞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总兵以镇之。义慈事亲以孝 行闻,友于兄弟,时人号“海东曾、闵”及至京,数⽇而卒。赠金紫光禄大夫、 卫尉卿,特许其旧臣赴哭。送就孙皓、陈叔宝墓侧葬之,并为竖碑。 文度济海而卒。百济僧道琛、旧将福信率众据周留城以叛。遣使往倭国, ![]() 于是道琛自称领军将军,福信自称霜岑将军,招 ![]() 二年七月,仁愿、仁轨等率留镇之兵,大破福信余众于熊津之东,拔其支罗城 及尹城、大山、沙井等栅,杀获甚众。仍令分兵以镇守之。福信等以真岘城临江⾼ 险,又当冲要,加兵守之。仁轨引新罗之兵乘夜薄城,四面攀堞而上,比明而⼊据 其城,斩首八百级,遂通新罗运粮之路。仁愿乃奏请益兵,诏发淄、青、莱、海之 兵七千人,遣左威卫将军孙仁师统众浮海赴熊津,以益仁愿之众。时福信既专其兵 权,与抚余丰渐相猜贰。福信称疾,卧于窟室,将候扶余丰问疾,谋袭杀之。扶余 丰觉而率其亲信掩杀福信,又遣使往⾼丽及倭国请兵以拒官军。孙仁师中路 ![]() 麟德二年八月,隆到熊津城,与新罗王法敏刑⽩马而盟。先祀神祇及川⾕之神, 而后歃⾎。其盟文曰: 往者百济先王, ![]() ![]() 刘仁轨之辞也。歃讫,埋币帛于坛下之吉地,蔵其盟书于新罗之庙。仁愿、仁 轨等既还,隆惧新罗,寻归京师。 仪凤二年,拜光禄大夫、太常员外卿、兼熊津都督、带方郡王,令归本蕃,安 辑余众。时百济本地荒毁,渐为新罗所据,隆竟不敢还旧国而卒。 其孙敬,则天朝袭封带方郡王、授卫尉卿。其地自此为新罗及渤海靺鞨所分, 百济之种遂绝。 新罗国,本弁韩之苗裔也。其国在汉时乐浪之地,东及南方俱限大海,西接百 济,北邻⾼丽。东西千里,南北二千里。有城邑村落。王之所居曰金城,周七八里。 卫兵三千人,设狮子队。文武官凡有十七等。其王金真平,隋文帝时授上开府、乐 浪郡公、新罗王。武德四年,遣使朝贡。⾼祖亲劳问之,遣通直散骑侍郞庾文素往 使焉,赐以玺书及画屏风、锦彩三百段,自此朝贡不绝。其风俗、刑法、⾐服,与 ⾼丽、百济略同,而朝服尚⽩。好祭山神。其食器作柳杯,亦以铜及瓦。国人多金、 朴两姓,异姓不为婚。重元⽇,相庆贺燕飨,每以其⽇拜⽇月神。又重八月十五⽇, 设乐饮宴,赉群臣, ![]() ⾼祖既闻海东三国旧结怨隙,递相攻伐,以其俱为蕃附,务在和睦,乃问其使 为怨所由。对曰:“先是百济往伐⾼丽,诣新罗请救,新罗发兵大破百济国,因此 为怨,每相攻伐。新罗得百济王,杀之,怨由此始。”七年,遣使册拜金真平为柱 国,封乐浪郡王、新罗王。 贞观五年,遣使献女乐二人,皆鬒发美⾊。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声⾊之娱, 不如好德。且山川阻远,怀土可知。近⽇林邑献⽩鹦鹉,尚解思乡,诉请还国。鸟 犹如此,况人情乎!朕愍其远来,必思亲戚,宜付使者,听遣还家。” 是岁,真平卒,无子,立其女善德为王,宗室大臣乙祭总知国政。诏赠真平左 光禄大夫,赙物二百段。九年,遣使持节册命善德柱国,封乐浪郡王、新罗王。十 七年,遣使上言:“⾼丽、百济,累相攻袭,亡失数十城,两国连兵,意在灭臣社 稷。谨遣陪臣,归命大国,乞偏师救助。”太宗遣相里玄奖赍玺书赐⾼丽曰:“新 罗委命家国,不阙朝献。尔与百济,宜即戢兵。若更攻之,明年当出师击尔国矣!” 太宗将亲伐⾼丽,诏新罗纂集士马,应接大军。新罗遣大臣领兵五万人,⼊⾼丽南 界,攻⽔口城,降之。 二十一年,善德卒,赠光禄大夫,余官封并如故。因立其妹真德为王,加授柱 国,封乐浪郡王。 二十二年,真德遣其弟国相、伊赞子金舂秋及其子文正来朝。诏授舂秋为特进, 文正为左武卫将军。舂秋请诣国学观释奠及讲论,太宗因赐以所制《温汤》及《晋 祠碑》并新撰《晋书》。将归国,令三品以上宴饯之,优礼甚称。 永徽元年,真德大破百济之众,遣其弟法敏以闻。真德乃织锦作五言《太平颂》 以献之,其词曰:“大唐开洪业,巍巍皇猷昌。止戈戎⾐定,修文继百王。统天崇 雨施,理物体含章。深仁偕⽇月,抚运迈陶唐。幡旗既赫赫,钲鼓何锽锽。外夷违 命者,翦覆被天殃。淳风凝幽显,遐迩竞呈祥。四时和⽟烛,七曜巡万方。维岳降 宰辅,维帝任忠良。五三成一德,昭我唐家光。”帝嘉之,拜法敏为太府卿。 三年,真德卒,为举哀。诏以舂秋嗣,立为新罗王。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封乐 浪郡王。六年,百济与⾼丽、靺鞨率兵侵其北界,攻陷三十余城,舂秋遣使上表求 救。显庆五年,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熊津道大总管,统⽔陆十万。仍令舂秋为 嵎夷道行军总管,与定方讨平百济,俘其王扶余义慈,献于阙下。自是新罗渐有⾼ 丽、百济之地。其界益大,西至于海。 龙朔元年,舂秋卒,诏其子太府卿法敏嗣位,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乐浪 郡王、新罗王。三年,诏以其国为 ![]() ![]() 天授三年,政明卒,则天为之举哀,遣使吊祭,册立其子理洪为新罗王。仍令 袭⽗辅国大将军,行豹韬卫大将军、 ![]() 开元十六年,遣使来献方物,又上表请令人就国中学问经教,上许之。二十一 年,渤海靺鞨越海⼊寇登州。时兴光族人金思兰先因⼊朝留京师,拜为太仆员外卿, 至是遣归国发兵以讨靺鞨。仍加授兴光为开府仪同三司、宁海军使。 二十五年,兴光卒,诏赠太子太保。仍遣左赞善大夫邢璹摄鸿胪少卿,往新罗 吊祭,并册立其子承庆袭⽗开府仪同三司、新罗王。璹将进发,上制诗序,太子以 下及百僚咸赋诗以送之。上谓璹曰:“新罗号为君子之国,颇知记书,有类华中。 以卿学术,善与讲论,故选使充此。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又闻 其人多善奕棋,因令善棋人率府兵曹杨季鹰为璹之副。璹等至彼,大为蕃人所敬。 其国棋者皆在季鹰之下,于是厚赂璹等金宝及物药等。 天宝二年,承庆卒,诏遣赞善大夫魏曜往吊祭之。册立其弟宪英为新罗王,并 袭其兄官爵。 大历二年,宪英卒,国人立其子乾运为王,仍遣其大臣金隐居奉表⼊朝,贡方 物,请加册命。三年,上遣仓部郞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归崇敬持节赍册书 往吊册之。以乾运为开府仪同三司、新罗王、仍册乾运⺟为太妃。七年,遣使金标 石来贺正,授卫尉员外少卿,放还。八年,遣使来朝,并献金、银、牛⻩、鱼牙纳 朝霞䌷等。九年至十二年,比岁遣使来朝,或一岁再至。 建中四年,乾运卒,无子,国人立其上相金良相为王。贞元元年,授良相检校 太尉、都督 ![]() 十四年,敬信卒,其子先敬信亡,国人立敬信嫡孙俊邕为王。 十六年,授俊邕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新罗王。令司封郞中、兼御史中丞 韦丹持节册命。丹至郓州,闻俊邕卒,其子重兴立,诏丹还。永贞元年,诏遣兵部 郞中元季方持节册重兴为王。 元和元年十一月,放宿卫王子金献忠归本国,仍加试秘书监。三年,遣使金力 奇来朝。其年七月,力奇上言:“贞元十六年,奉诏册臣故主金俊邕为新罗王,⺟ 申氏为太妃, ![]() 七年,重兴卒,立其相金彦升为王,遣使金昌南等来告哀。其年七月,授彦升 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持节大都督 ![]() ![]() 十一年十一月,其⼊朝王子金士信等遇恶风,飘至楚州盐城县界,淮南节度使 李鄘以闻。是岁,新罗饥,其众一百七十人求食于浙东。十五年十一月,遣使朝贡。 长庆二年十二月,遣使金柱弼朝贡。宝历元年,其王子金昕来朝。太和元年四 月,皆遣使朝贡。五年,金彦升卒,以嗣子金景徽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使 侍节大都督 ![]() ![]() 倭国者,古倭奴国也。去京师一万四千里,在新罗东南大海中。依山岛而居, 东西五月行,南北三月行,世与国中通。其国,居无城郭,以木为栅,以草为屋。 四面小岛五十余国,皆附属焉。其王姓阿每氏,置一大率,检察诸国,皆畏附之。 设官有十二等。其诉讼者,匍匐而前。地多女少男。颇有文字,俗敬佛法。并皆跣 ⾜,以幅布蔽其前后。贵人戴锦帽,百姓皆椎髻,无冠带。妇人⾐纯⾊裙,长 ![]() ![]() 贞观五年,遣使献方物。太宗矜其道远,敕所司无令岁贡,又遣新州刺史⾼表 仁持节往抚之。表仁无绥远之才,与王子争礼,不宣朝命而还。至二十二年,又附 新罗奉表,以通起居。 ⽇本国者,倭国之别种也。以其国在⽇边,故以⽇本为名。或曰:倭国自恶其 名不雅,改为⽇本。或云:⽇本旧小国,并倭国之地。其人⼊朝者,多自矜大,不 以实对,故国中疑焉。又云:其国界东西南北各数千里,西界、南界咸至大海,东 界、北界有大山为限,山外即⽑人之国。 长安三年,其大臣朝臣真人来贡方物。朝臣真人者,犹国中户部尚书,冠进德 冠,其顶为花,分而四散,⾝服紫袍,以帛为 ![]() 开元初,又遣使来朝,因请儒士授经。诏四门助教赵玄默就鸿胪寺教之。乃遗 玄默阔幅布以为束修之礼。题云“⽩⻳元年调布”人亦疑其伪。所得锡赉,尽市 文籍,泛海而还。其偏使朝臣仲満,慕国中之风,因留不去,改姓名为朝衡,仕历 左补阙、仪王友。衡留京师五十年,好书籍,放归乡,逗留不去。天宝十二年,又 遣使贡。上元中,擢衡为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贞元二十年,遣使来朝,留生学 橘免势、学问僧空海。元和元年,⽇本国使判官⾼阶真人上言:“前件生学,艺业 稍成,愿归本国,便请与臣同归。”从之。开成四年,又遣使朝贡。 北狄 ○铁勒 契丹 奚 室韦 靺鞨 渤海靺鞨 乌罗浑 铁勒,本匈奴别种。自突厥強盛,铁勒诸郡分散,众渐寡弱。至武德初,有薛 延陀、契苾、回纥、都播、骨利⼲、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部、思结、 斛薛、奚结、阿跌、⽩等,散在碛北。薛延陀者,自云本姓薛氏,其先击灭延陀 而有其众,因号为薛延陀部。其官方兵器及风俗,大抵与突厥同。 初,大业中,西突厥处罗可汗始強大,铁勒诸部皆臣之,而处罗征税无度,薛 延陀等诸部皆怨,处罗大怒,诛其酋帅百余人。铁勒相率而叛,共推契苾哥楞为易 勿真莫贺可汗,居贪汗山北;又以薛延陀乙失钵为也咥小可汗,居燕末山北。西突 厥 ![]() 贞观二年,叶护可汗死,其国大 ![]() 三年,夷男遣其弟统特勒来朝,太宗厚加抚接,赐以宝刀及宝鞭。谓曰:“汝 所部有大罪者鞭之。”夷男甚喜。 四年,平突厥颉利之后,朔塞空虚,夷男率其部东返故国,建庭于都尉揵山北, 独逻河之南,在京师北三千三百里;东至室韦,西至金山,南至突厥,北临瀚海, 即古匈奴之故地。胜兵二十万,立其二子为南北部。太宗亦以其強盛,恐为后患。 十二年,遣使备礼册命,拜其二子皆为小可汗,外示优崇,实 ![]() 十五年,太宗幸洛 ![]() ![]() 先是,延陀击沙钵罗及阿史那社尔等,以步战而胜。及其将来寇也,先讲武于 国中,教习步战;每五人,以一人经习战阵者使执马,而四人前战;克胜即授马以 追奔,失应接罪至于死,没其家口,以赏战人,至是遂行其法。突厥兵先合辄退, 延陀乘胜而逐之。勣兵拒击,而延陀万矢俱发,伤我战马。乃令去马步阵,率长槊 数百为队,齐奋以冲之,其众溃散。副总管薛万彻率数千骑收其执马者。其众失马, 莫知所从,因大纵,斩首三千余级,获马万五千匹,甲仗辎重不可胜计。大度设跳 ⾝而遁,万彻将数百骑追之,弗及。其余众大奔走,相腾践而死者甚众,伏尸被野。 夷男因乞与突厥和,并遣使谢罪。 十六年,遣其叔⽗沙钵罗泥敦策斤来请婚,献马三千匹。太宗谓侍臣曰:“北 狄世为寇 ![]() ![]() ![]() ![]() ![]() ![]() 十九年,谓其使人曰:“语尔可汗,我⽗子并东征⾼丽,汝若能寇边者,但当 来也!”夷男遣使致谢,复请发兵助军,太宗答以优诏而止。其冬,太宗拔辽东诸 城,破驻跸陈,而⾼丽莫离支潜令靺鞨诳惑夷男,啖以厚利,夷男气慑不敢动。俄 而夷男卒,太宗为之举哀。夷男少子肆叶护拔灼袭杀其兄突利失可汗而自立,是为 颉利俱利薛沙多弥可汗。拔灼 ![]() 二十年,太宗遣使江夏王道宗、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为瀚海道安抚大使;右 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领突厥兵,代州都督薛万彻、营州都督张俭、右骁卫大将军契 苾何力各统所部兵分道并进,太宗亲幸灵州,为诸军声援。既而道宗渡碛,遇延陀 余众数万来拒战。道宗击破之,斩首千余级。万彻又与回纥相遇,二将各遣使谕以 绥怀之意。其酋帅见使者,皆顿颡 ![]() 惟天为大,合其德者弗违;谓地盖厚,体其仁者光被。故能弥伦八极,舆盖二 仪,振绝代之英声,毕天下之能事。彼匈奴者,与开辟而俱生;奄有龙庭,共上皇 而并列。僭称骄子,分天街于紫宸;仰应旄头,抗大礼于皇极。纟面窥邃古,能无 力制。自朕临御天下,二纪于兹,粤以眇⾝,一匡寰宇。始勤劳于昧旦,终致治于 升平。曩者聊命偏师,遂擒颉利;今兹始弘庙略,已灭延陀。虽麾驾出征,未逾郊 甸;前驱所轥,才掩塞垣。长策风行,已振金徽之表,扬威电发,远璟沙场之外。 铁勒诸姓、回纥胡禄俟利发等,总百余万户,散处北溟,远遣使人,委⾝內属,请 同编列,并为州郡。收其瀚海,尽⼊提封;解其辫发,并垂冠带。上变星昴,归于 东井之躔;下掩蹛林,袪⼊南山之囿。混元已降,殊未前闻;无疆之业,永贻来裔。 古人所不能致,今既呑之;前王所不能屈,今咸灭之。斯实书契所未有,古今之壮 观,岂朕一人独能宣力!盖由上灵储祉,锡以太康;宗庙威灵,成兹克定。即宜备 礼,告于清庙,仍颁示普天。 其后延陀西遁之众,共推夷男兄子咄摩支为伊特勿失可汗,率部落七万余口, 西归故地。乃去可汗之号,遣使奉表,请居郁督军山北。诏兵部尚书崔敦礼就加绥 抚。而诸部铁勒素服薛延陀之众,及咄摩支至,九姓渠帅莫不危惧。朝议恐为碛北 之患,复令英国公李勣进加讨击。勣率九姓铁勒二万骑至于天山。咄摩支见官军奄 至,惶骇不知所为;且闻诏使萧嗣业在回纥中,因而请降。嗣业与之俱至京师,诏 授右武卫将军,赐以田宅。咄摩支⼊国后,铁勒酋帅潜知其部落,仍持两端。李勣 因纵兵追击,前后斩五千余级,虏男女三万计。 二十二年,契苾、回纥等十余部落以薛延陀亡散殆尽,乃相继归国。太宗各因 其地土,择其部落,置为州府: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仆骨为金徽都督府,多览 葛为燕然都督府,拔野古部为幽陵都督府,同罗部为⻳林都督府,思结部为卢山都 督府,浑部为皋兰州,斛薛部为⾼阙州,奚结部为 ![]() ![]() 永徽元年,延陀首领先逃逸者请归国,⾼宗更置溪弹州以安恤之。至则天时, 突厥強盛,铁勒诸部在漠北者渐为所并。回纥、契苾、思结、浑部徙于甘、凉二州 之地。 其骨利⼲北距大海,去京师最远,自古未通国中。贞观中遣使来朝贡,遣云麾 将军康苏密往慰抚之,仍列其地为玄阙州。俄又遣使随苏密使⼊朝,献良马十匹。 太宗奇其骏异,为之制名。号为十骥:一曰腾霜⽩,二曰皎雪骢,三曰凝露骢,四 曰悬光骢,五曰决波騟,六曰飞霞骠,七曰发电⾚,八曰流金瓜,九曰翱麟紫, 十曰奔虹⾚。又为文以叙其事。自延陀叛后,朝贡遂绝。 契丹,居潢⽔之南,⻩龙之北,鲜卑之故地,在京城东北五千三百里。东与⾼ 丽邻,西与奚国接,南至营州,北至室韦。冷陉山在其国南,与奚西山相崎,地方 二千里。逐猎往来,居无常处。其君长姓大贺氏。胜兵四万三千人,分为八部,若 有征发,诸部皆须议合。不得独举。猎则别部,战则同行。本臣突厥,好与奚斗, 不利则遁保青山及鲜卑山。其俗死者不得作冢墓,以马驾车送⼊大山,置之树上, 亦无服纪。子孙死,⽗⺟晨夕哭之;⽗⺟死,子孙不哭。其余风俗与突厥同。 武德初,数抄边境。二年,⼊寇平州。六年,其君长咄罗遣使贡名马丰貂。贞 观二年,其君摩会率其部落来降。突厥颉利遣使请以梁师都易契丹,太宗谓曰: “契丹、突厥,本是别类,今来降我,何故索之?师都本国中人,据我州城,以为 盗窃,突厥无故容纳之,我师往讨,便来救援。计不久自当擒灭。纵其不得,终不 以契丹易之。” 太宗伐⾼丽,至营州,会其君长及老人等,赐物各有差,授其蕃长窟哥为左武 卫将军。 二十二年,窟哥等部咸请內属,乃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为左领军将军兼松漠 都督府、无极县男,赐姓李氏。显庆初,又拜窟哥为左监门大将军。其曾孙祜莫离, 则天时历左卫将军兼检校弹汗州刺史,归顺郡王。 又契丹有别部酋帅孙敖曹,初仕隋为金紫光禄大夫。武德四年,与靺鞨酋长突 地稽俱遣使內附,诏令于营州城傍安置,授云麾将军,行辽州总管。至曾孙万荣, 垂拱初累授右⽟钤卫将军、归诚州刺史,封永乐县公。万岁通天中,万荣与其妹婿 松漠都督李尽忠,俱为营州都督赵翙所侵侮,二人遂举兵杀翙,据营州作 ![]() ![]() ![]() 开元三年,其首领李失活以默啜政衰,率种落內附。失活,即尽忠之从⽗弟也。 于是复置松漠都督府。封失活为松漠郡王,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兼松漠都督。其所统 八部落,各因旧帅拜为刺史,又以将军薛泰督军以镇抚之。明年,失活⼊朝,封宗 室外甥女杨氏为永乐公主以 ![]() 六年,失活死,上为之举哀,赠特进。失活从⽗弟娑固代统其众,遣使册立, 仍令袭其兄官爵。娑固大臣可突于骁勇,颇得众心,娑固谋 ![]() 十年,郁于⼊朝请婚。上又封从妹夫率更令慕容嘉宾女为燕郡公主以 ![]() 明年,郁于病死,弟吐于代统其众,袭兄官爵,复以燕郡公主为 ![]() 十三年,携公主来奔,便不敢还,改封辽 ![]() ![]() 邵固还蕃,又遣可突于⼊朝,贡方物,中书侍郞李元纮不礼焉,可突于怏怏而 去。左丞相张说谓人曰:“两蕃必叛。可突于人面兽心,唯利是视,执其国政,人 心附之,若不优礼縻之,必不来矣!”十八年,可突于杀邵固,率部落并胁奚众降 于突厥,东华公主走投平卢军。于是诏中书舍人袭宽、给事中薛侃等于京城及关內、 河东、河南、河北分道募壮勇之士,以忠王浚为河北道行军元帅以讨之,师竟不行。 二十年,诏礼部尚书信安王祎为行军副大总管,领众与幽州长史赵含章出塞击 破之,俘获甚众。可突于率其麾下远遁,奚众尽降,祎乃班师。明年,可突于又来 抄掠。幽州长史薛楚⽟遣副将郭英杰、吴克勤、邬知义、罗守忠率精骑万人,并领 降奚之众追击之。军至渝关都山之下,可突于领突厥兵以拒官军。奚众遂持两端, 散走险保。官军大败,知义、守忠率麾下遁归,英杰、克勤没于阵,其下六千余人, 尽为贼所杀。诏以张守珪为幽州长史兼御史中丞以经略之。可突于渐为守珪所 ![]() ![]() ![]() 二十三年正月,传首东都。诏封过折为北平郡王,授特进,检校松漠州都督, 赐锦⾐一副、银器十事、绢彩三千疋。其年,过折为可突于余 ![]() 天宝十年,安禄山诬其酋长 ![]() 贞元四年,与奚众同寇我振武,大掠人畜而去。九年、十年,复遣使来朝,大 首领悔落拽何已下,各授官放还。十一年,大首领热苏等二十五人来朝。自后至元 和、长庆、宝历、太和、开成时遣使来朝贡。会昌二年九月,制:“契丹新立王屈 戍,可云麾将军,守右武卫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幽州节度使张仲武上言:“屈戍 等云,契丹旧用回纥印,今恳请闻奏,乞家国赐印。”许之,以“奉国契丹之印” 为文。 奚国,盖匈奴之别种也,所居亦鲜卑故地,即东胡之界也,在京师东北四千余 里。东接契丹,西至突厥,南拒⽩狼河,北至国。自营州西北饶乐⽔以至其国。 胜兵三万余人,分为五部,每部置俟斤一人。风俗并于突厥。每随逐⽔草,以畜牧 为业,迁徙无常。居有氈帐,兼用车为营,牙中常五百人持兵自卫。此外部落皆散 居山⾕,无赋税。其人善 ![]() 武德中,遣使朝贡。贞观二十二年,酋长可度者率其所部內属,乃置饶乐都督 府,以可度者为右领军兼饶乐都督,封楼烦县公,赐姓李氏。显庆初,又授右监门 大将军。万岁通天年,契丹叛后,奚众管属突厥,两国常递为表里,号曰“两蕃” 景云元年,其首领李大辅遣使贡方物,睿宗嘉之,宴赐甚厚。 延和元年,左羽林将军、检校幽州大都督孙俭,率兵十二万以袭其部落,师次 冷硎,前军左骁卫将军李楷洛等与大辅会战,我师败绩。俭惧,不敢进救,遣使矫 报大辅云:“我奉敕来此招谕蕃将,李楷洛等不受节度而辄用兵,请斩以谢。”大 辅曰:“若奉敕招谕,有何国信物?”俭率军中缯帛万余段并袍带以与之。大辅曰: “将军可南还,无相惊扰。”俭军渐失部伍,大辅乃率众 ![]() 开元三年,大辅遣其大臣粤苏梅落来请降,诏复立其地为饶乐州,封大辅为饶 乐郡王,仍拜左金吾员外大将军、饶乐州都督。五年,大辅与契丹首领松漠郡王李 失活咸请于柳城依旧置营州都督府,上从之。敕太子詹事姜师度充使督工作,役八 千余人。其年,大辅⼊朝,诏封从外甥女辛氏为固安公主以 ![]() 八年,大辅率兵救契丹,战死,其弟鲁苏嗣立。 十年,⼊朝,诏令袭其兄饶乐郡王、右金吾员外大将军、兼保塞军经略大使, 赐物一千段,仍以固安公主为 ![]() ![]() 十四年,又改封鲁苏为奉诚王,授右羽林军员外将军。 十八年,奚众为契丹衙官可突于所胁,复叛降突厥。鲁苏不能制,走投渝关, 东光公主奔归平卢军。其秋,幽州长史赵含章发清夷军兵击奚。破之,斩首二百级。 自是奚众稍稍归降。 二十年,信安王祎奉诏讨叛奚。奚酋长李诗、琐⾼等以其部落五千帐来降。诏 封李诗为归义王、兼特进、左羽林军大将军同正。仍充归义州都督,赐物十万段, 移其部落于幽州界安置。天宝五载,又封其王娑固为昭信王,仍授饶乐都督。 自大历后,朝贡时至。贞元四年七月,奚及室韦寇振武。十一年四月,幽州奏 却奚六万余众。元和元年,其王饶乐府都督、袭归诚王梅落来朝,加检校司空,放 还蕃。三年,以奚首领索低为右武威卫将军同正,充檀、苏两州游奕兵马使,仍赐 姓李氏。八年,遣使来朝。 十一年,遣使献名马。尔后每岁朝贡不绝,或岁中二三至。故事,常以范 ![]() 室韦者,契丹之别类也。居越河北,其国在京师东北七千里。东至黑⽔靺鞨, 西至突厥,南接契丹,北至于海。其国无君长,有大首领十七人,并号“莫贺弗” 世管摄之,而附于突厥。兵器有角弓楛矢,尤善 ![]() ![]() 武德中,献方物。贞观三年,遣使贡丰貂,自此朝贡不绝。 又云:室韦,我唐有九部焉。所谓岭西室韦、山北室韦、⻩头室韦、大如者室 韦、小如者室韦、婆莴室韦、讷北室韦、骆驼室韦,并在柳城郡之东北,近者三千 五百里,远者六千二百里。今室韦最西与回纥接界者,乌素固部落,当俱轮泊之西 南。次东有移塞没部落。次东又有塞曷支部落,此部落有良马,人户亦多,居啜河 之南,其河彼俗谓之燕支河。次又有和解部落,次东又有乌罗护部落,又有那礼部 落。又东北有山北室韦,又北有小如者室韦,又北有婆莴室韦,东又有岭西室韦, 又东南至⻩头室韦,此部落兵強,人户亦多,东北与达姤接。岭西室韦北又有讷北 支室韦,此部落较小。乌罗护之东北二百余里,那河之北有古乌丸之遗人,今亦自 称乌丸国。武德、贞观中,亦遣使来朝贡。其北大山之北有大室韦部落,其部落傍 望建河居。其河源出突厥东北界俱轮泊,屈曲东流,经西室韦界,又东经大室韦界, 又东经蒙兀室韦之北,落俎室韦之南,又东流与那河、忽汗河合,又东经南黑⽔靺 鞨之北,北黑⽔靺鞨之南,东流注于海。乌丸东南三百里,又有东室韦部落,在 越河之北。其河东南流,与那河合。开元、天宝间,比年或间岁⼊贡。大历中,亦 频遣使来贡。贞元八年闰十二月,室韦都督和解热素等一十人来朝。太和五年至八 年,凡三遣使来。九年十二月,室韦大都督阿成等三十人来朝。开成、会昌中,亦 遣使来朝贡不绝。 靺鞨,盖肃慎之地,后魏谓之勿吉,在京师东北六千余里。东至于海,西接突 厥,南界⾼丽,北邻室韦。其国凡为数十部,各有酋帅,或附于⾼丽,或臣于突厥。 而黑⽔靺鞨最处北方,尤称劲捷,每恃其勇,恆为邻境之患。俗皆编发, ![]() ![]() 有酋帅突地稽者,隋末率其部千余家內属,处之于营州,炀帝授突地稽金紫光 禄大夫、辽西太守。武德初,遣间使朝贡,以其部落置燕州,仍以突地稽为总管。 刘黑闼之叛也,突地稽率所部赴定州,遣使诣太宗请受节度,以战功封蓍国公。又 徙其部落于幽州之昌平城。会⾼开道引突厥来攻幽州,突地稽率兵邀击,大破之。 贞观初,拜右卫将军,赐姓李氏。寻卒。子谨行,伟貌,武力绝人。麟德中, 历迁营州都督。其部落家僮数千人,以财力雄边,为夷人所惮。累拜右领军大将军, 为积石道经略大使。吐蕃论钦陵等率众十万人⼊寇湟中,谨行兵士樵采,素不设备, 忽闻贼至,遂建旗伐鼓,开门以待之。吐蕃疑有伏兵,竟不敢进。 上元三年,又破吐蕃数万众于青海,降玺书劳勉之。累授镇军大将军,行右卫 大将军,封燕国公。永淳元年卒,赠幽州都督,陪葬乾陵。自后或有酋长自来,或 遣使来朝贡,每岁不绝。 其⽩山部,素附于⾼丽,因收平壤之后,部众多⼊国中。汨咄、安居、骨室等 部,亦因⾼丽破后奔散微弱,后无闻焉。纵有遗人,并为渤海编户。唯黑⽔部全盛, 分为十六部,部又以南北为称。 开元十三年,安东都护薛泰请于黑⽔靺鞨內置黑⽔军。续更以最大部落为黑⽔ 府,仍以其首领为都督,诸部刺史隶属焉。国中置长史,就其部落监领之。十六年, 其都督赐姓李氏,名献诚,授云麾将军兼黑⽔经略使,仍以幽州都督为其押使,自 此朝贡不绝。 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丽别种也。⾼丽既灭,祚荣率家属徙居营州。万岁通 天年,契丹李尽忠反叛,祚荣与靺鞨乞四比羽各领亡命东奔,保阻以自固。尽忠既 死,则天命右⽟钤卫大将军李楷固率兵讨其余 ![]() 祚荣骁勇善用兵,靺鞨之众及⾼丽余烬,稍稍归之。圣历中,自立为振国王, 遣使通于突厥。其地在营州之东二千里,南与新罗相接。越熹靺鞨东北至黑⽔靺鞨, 地方二千里,编户十余万,胜兵数万人。风俗瑟⾼丽及契丹同,颇有文字及记书。 中宗即位,遣侍御史张行岌往招慰之。祚荣遣子⼊侍,将加册立,会契丹与突 厥连岁寇边,使命不达。睿宗先天二年,遣郞将崔䜣往册拜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 军、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自是每岁遣使朝贡。 开元七年,祚荣死,玄宗遣使吊祭。乃册立其嫡子桂娄郡王大武艺袭⽗为左骁 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十四年,黑⽔靺鞨遣使来朝,诏以其地为黑⽔州,仍置长史,遣使镇押。武艺 谓其属曰:“黑⽔途经我境,始与唐家相通。旧请突厥吐屯,皆先告我同去。今不 计会,即请汉官,必是与唐家通谋,腹背攻我也。”遣⺟弟大门艺及其舅任雅发兵 以击黑⽔。门艺曾充质子至京师,开元初还国,至是谓武艺曰:“黑⽔请唐家官史, 即 ![]() ![]() 武艺不从。门艺兵至境,又上书固谏。武艺怒,遣从兄大壹夏代门艺统兵,征 门艺, ![]() 二十年,武艺遣其将张文休率海贼攻登州刺史韦俊。诏遣门艺往幽州征兵以讨 之,仍令太仆员外卿金思兰往新罗发兵以攻其南境。属山阻寒冻,雪深丈余,兵士 死者过半,竟无功而还。武艺怀怨不已,密遣使至东都,假刺客刺门艺于天津桥南, 门艺格之,不死。诏河南府捕获其贼,尽杀之。 二十五年,武艺病卒,其子钦茂嗣立。诏遣內侍段守简往册钦茂为渤海郡王, 仍嗣其⽗为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钦茂承诏赦其境內,遣使随守简⼊朝贡献。 大历二年至十年,或频遣使来朝,或间岁而至,或岁內二三至者。十二年正月, 遣使献⽇本国舞女一十一人及方物。四月、十二月,使复来。建中三年五月、贞元 七年正月,皆遣使来朝,授其使大常靖为卫尉卿同正,令还蕃。八月,其王子大贞 翰来朝,请备宿卫。十年正月,以来朝王子大清允为右卫将军同正,其下三十余人, 拜官有差。 十一年二月,遣內常侍殷志赡册大嵩璘为渤海郡王。十四年,加银青光禄大夫、 检校司空,进封渤海国王。 嵩璘⽗钦茂,开元中,袭⽗位为郡王、左金吾大将军。天宝中,累加特进、太 子詹事、宾客。宝应元年,进封国王。大历中,累加拜司空、太尉。及嵩璘袭位, 但授其郡王、将军而已。嵩璘遣使叙理,故再加册命。十一月,以王侄大能信为左 骁卫中郞将、虞候、娄蕃长,都督茹富仇为右武卫将军,放还。 二十一年,遣使来朝。顺宗加嵩璘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元和元年十月, 加检校太尉。十二月,遣使朝贡。 四年,以嵩璘男元瑜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依前渤海国 王。五年,遣使朝贡者二。七年,亦遣使来朝。八年正月,授元瑜弟权知国务言义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都督、渤海国王,遣內侍李重旻使焉。 十三年,遣使来朝,且告哀。五月,以知国务大仁秀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 书监、都督、渤海国王。十五年闰正月,遣使来朝,加大仁秀金紫光禄大夫、检校 司空。十二月,复遣使来朝贡。长庆二年正月,又遣使来。四年二月,大睿等五人 来朝,请备宿卫。宝历中,比岁修贡。太和元年、四年,皆遣使来朝。 五年,大仁秀卒,以权知国务大彝震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都督、渤 海国王。六年,遣王子大明俊等来朝。七年正月,遣同中书右平章事⾼宝英来谢册 命,仍遣生学三人,随宝英请赴上都学问。先遣生学三人,事业稍成,请归本国, 许之。二月,王子大先晟等六人来朝。开成后,亦修职贡不绝。匈奴之别种也,居于潢⽔北,亦鲜卑之故地,其国在京师东北五千里。东 接靺鞨,西至突厥,南至契丹,北与乌罗浑接。地周二千里,四面有山,环绕其境。 人多善 ![]() 乌罗浑国,盖后魏之乌洛侯也,今亦谓之乌罗护,其国在京师东北六千三百里, 东与靺鞨,西与突厥,南与契丹,北与乌丸接。风俗与靺鞨同。贞观六年,其君长 遣使献貂⽪焉。 史臣曰:北狄密迩华中,侵边盖有之矣;东夷隔碍瀛海,作梗罕常闻之。非惟 势使之然,抑亦禀于天 ![]() ![]() ![]() ![]() 赞曰:东夷之人,北狄之俗。爰考《周官》,是称蛮服。未得无伤,已得何⾜! 宜务怀柔,谓之羁束。 |
上一章 旧唐书 下一章 ( → ) |
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旧唐书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刘昫等是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