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旧唐书 作者:刘昫等 | 书号:10200 时间:2017/3/26 字数:11506 |
上一章 卷一百一十八 下一章 ( → ) | |
○韦温 萧祐附 独孤郁 弟朗 钱徽 子可复 ⾼釴 弟铢 锴 冯宿 弟定 审 封敖 韦温,字弘育,京兆人。祖肇,吏部侍郞。⽗绶,德宗朝翰林学士,以散骑常 侍致仕。绶弟贯之,宪宗朝宰相,自有传。温七岁时,⽇念《⽑诗》一卷。年十一 岁,应两经举登第。释褐太常寺奉礼郞。以书判拔萃,调补秘书省校书郞。时绶致 仕田园,闻温登第,愕然曰:“判⼊⾼等,在群士之上,得非 ![]() ![]() 太和五年,太庙第四、第六室缺漏,上怒,罚宗正卿李锐、将作王堪,乃诏中 使鸠工补葺之。温上疏曰:“臣闻吏举其职,家国所以治;事归于正,朝廷所以尊。 夫设制度,立官司,事存典故,国有经费,而最重者,奉宗庙也。伏以太庙当修, 诏下逾月,有司弛堕,曾不加诫。宜黜慢官,以惩不恪之罪;择可任者,责以缮完 之功。此则事归于正,吏举其职也。而圣思不劳,百职无旷。今慢官不恪,止于罚 俸,宗庙所切,便委內臣,是许百司之官,公然废职,以宗庙之重,为陛下所私, 群官有司,便同委弃。此臣窃为圣朝惜此事也。事关宗庙,皆书史策,苟非旧典, 不可率然。伏乞更下诏书,得委所司营缮,则制度不紊,官业 ![]() 群臣上尊号,温上疏曰:“德如三皇止称皇,功如五帝止称帝。徽号之来,乃 圣王之末事。今岁三川⽔灾,江淮旱歉,恐非崇饰徽称之时。”帝深嘉之,乃止。 改侍御史。 李德裕作相,迁礼部员外郞。或以温厚于牛僧孺,言于德裕。德裕曰:“此人 坚正中立,君子也。”郑注镇凤翔,自知不为所齿,求德门弟子为参佐,请温为副 使。或以为理不可拒,拒则生患。温曰:“择祸莫若轻。拒之止于远贬,从之有不 测之祸。”郑注诛,转考功员外郞。寻知制诰,召⼊翰林为学士。以⽗职噤廷,忧 畏成病,遗诫不令居噤职,恳辞不拜。 俄兼太子侍读,每晨至少 ![]() ![]() 吏部员外郞张文规⽗弘靖,长庆初在幽州为硃克融所囚;文规不时省赴,人士 喧然罪之。温居纲辖,首纠其事,出文规为安州刺史。盐铁判官姚勖知河 ![]() ![]() 武宗即位,李德裕用事,召拜吏部侍郞, ![]() 明年,疡生于首,谓爱婿张复鲁曰:“予任校书郞时,梦二⻩⾐人赍符来追, 及浐,将渡,一人续至曰:‘彼坟至大,功须万⽇。’遂不涉而寤。计今万⽇矣, 与公诀矣。”明⽇卒,赠工部尚书,谥曰孝。 温在朝时,与李珏、杨嗣复周旋。及杨、李祸作,叹曰:“杨三、李七若取我 语,岂至是耶!”初温以杨、李与德裕 ![]() 萧祐者,兰陵人。少孤贫。耿介苦学,事亲以孝闻。自处士征拜左拾遗,累迁 至考功郞中。祐博雅好古,尤喜图画。前代钟、王遗法,萧、张笔势,编序真伪, 为二十卷,元和末进御,优诏嘉之,授兵部郞中。出为虢州刺史,⼊为太常少卿, 转谏议大夫。逾月为桂州刺史、御史中丞、桂管防御观察使。太和二年八月,卒于 官,赠右散骑常侍。 祐闲淡贞退,善鼓琴赋诗,书画尽妙。游心林壑,啸咏终⽇,而名人⾼士,多 与之游。给事中韦温尤重之,结为林泉之友。 独孤郁,河南人。⽗及,天宝末与李华、萧颍士等齐名。善为文,所著《仙掌 铭》,大为时流所赏,位终常州刺史。郁,贞元十四年登进士第,文学有⽗风,尤 为舍人权德舆所称,以子 ![]() 元和初,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第四等,拜左拾遗。太子司议郞杜 从郁拜左补阙,郁与同列,论之曰:“从郁是宰臣佑之子,⽗居宰执,从郁不宜居 谏列。”乃改为左拾遗,又论曰:“补阙之与拾遗,资品虽殊,同是谏官,若时政 或有得失,不可令子论⽗。”从郁竟改他官。 四年,转右补阙,又与同列拜章论中官吐突承璀不宜为河北招讨使,乃改招抚 宣慰使。 五年,兼史馆修撰。寻召充翰林学士,迁起居郞。权德舆作相,郁以妇公辞內 职。宪宗曰:“德舆乃有此佳婿。”因诏宰相于士族之家,选尚公主者。迁郁考功 员外郞,充史馆修撰、判馆事,预修《德宗实录》。 七年,以本官复知制诰。八年,转驾部郞中。其年十月,复召为翰林学士。九 年,以疾辞內职。十一月,改秘书少监,卒。 郁弟朗,尝居谏官,请罢淮西用兵,不协旨,贬兴元户曹。⼊为监察御史,转 殿中。十五年,兼充史馆修撰,迁都员官外郞。 长庆初,谏议大夫李景俭于史馆饮酒,凭醉谒宰相,语辞侵侮;朗坐同饮,出 为漳州刺史。⼊为左司员外郞,迁谏议大夫。扬州节度使王播罢兼盐铁使,行赂于 中人,求复领铜盐。朗上章论之。 宝历元年十一月,拜御史中丞。二年六月,赐金紫之服。侍御史李道枢乘醉谒 朗;朗劾之,左授司议郞。宪府故事,三院御史由大夫、中丞自辟,请命于朝。时 崔晃、郑居中不由宪长而除,皆丞相之僚旧也,敕命虽行,朗拒而不纳,晃竟改太 常博士,居中分司东台。其年十月,⾼少逸⼊阁失仪,朗不弹奏,宰相衔阻崔晃事, 左授少逸赞善大夫,朗亦罚俸。朗称执法不称,乞罢中丞,敬宗令中使谕之,不允 其让。文宗即位,改工部侍郞。太和元年八月,出为福州刺史、御史中丞、福建观 察使。是月赴官,暴卒于路,赠右散骑常侍。 郁子庠,亦登进士第。大中后官达,亦至侍郞。 钱徽,字蔚章,吴郡人。⽗起,天宝十年登进士第。起能五言诗。初从乡荐, 寄家江湖,尝于客舍月夜独昑,遽闻人昑于庭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起愕然,摄⾐视之,无所见矣,以为鬼怪,而志其一十字。起就试之年,李暐所试 《湘灵鼓瑟诗》题中有“青”字,起即以鬼谣十字为落句,暐深嘉之,称为绝唱。 是岁登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郞。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十人,俱以能诗,出⼊贵 游之门,时号“十才子”形于图画。起位终尚书郞。 徽,贞元初进士擢第,从事戎幕。元和初⼊朝,三迁祠部员外郞,召充翰林学 士。六年,转祠部郞中、知制诰。八年,改司封郞中、赐绯鱼袋,职如故。九年, 拜中书舍人。十一年,王师讨淮西,诏朝臣议兵,徽上疏言用兵累岁,供馈力殚, 宜罢淮西之征。宪宗不悦,罢徽学士之职,守本官。 长庆元年,为礼部侍郞。时宰相段文昌出镇蜀川。文昌好学,尤喜图书古画。 故刑部侍郞杨凭兄弟,以文学知名,家多书画,钟、王、张、郑之迹在《书断》、 《画吕》者,兼而有之。凭子浑之求进,尽以家蔵书画献文昌,求致进士第。文昌 将发,面托钱徽,继以私书保荐。翰林学士李绅亦托举子周汉宾于徽。及榜出,浑 之、汉宾皆不中选。李宗闵与元稹素相厚善。初稹以直道谴逐久之,及得还朝,大 改前志。由迳以徼进达,宗闵亦急于进取,二人遂有嫌隙。杨汝士与徽有旧。是岁, 宗闵子婿苏巢及汝士季弟殷士俱及第。故文昌、李绅大怒。文昌赴镇。辞⽇,內殿 面奏,言徽所放进士郑朗等十四人,皆弟子艺薄,不当在选中。穆宗以其事访于学 士元稹、李绅,二人对与文昌同。遂命中书舍人王起、主客郞中知制诰⽩居易,于 子亭重试,內出题目《孤竹管赋》、《鸟散余花落》诗,而十人不中选。诏曰: 家国设文学之科,本求才实,苟容侥幸,则异至公。访闻近⽇浮薄之徒,扇为 朋 ![]() 寻贬徽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李宗闵剑州刺史,右补阙杨汝士开江令。初议贬 徽,宗闵、汝士令徽以文昌、李绅私书进呈,上必开悟。徽曰:“不然。苟无愧心, 得丧一致,修⾝慎行,安可以私书相证耶?”令弟子焚之,人士称徽长者。 既而穆宗知其朋比之端,乃下诏曰: 昔者,卿大夫相与让于朝,士庶人相与让于列;周成王刑措不用,汉文帝聇言 人过,真理古也,朕甚慕焉。中代已还,争端斯起,掩抑其言则专蔽, ![]() 末代偷巧,內荏外刚。卿大夫无进思尽忠之诚,多退有后言之谤;士庶人无切 磋琢磨之益,多铄浸润之谗。进则谀言谄笑以相求,退则群居州处以相议。留中不 出之请,盖发其 ![]() ![]() 我家国贞观、开元,同符三代,风俗归厚,礼让皆行。兵兴已来,人散久矣。 始 ![]() ![]() 元稹之辞也。制出,朋比之徒,如挞于市,咸睚眦于绅、稹。 徽明年迁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军国等使。文宗即位,征拜尚书左丞。太和 元年十二月,复授华州刺史。二年秋,以疾辞位,授吏部尚书致仕。三年三月卒, 时年七十五。子可复、可及,皆登进士第。 可复累官至礼部郞中。太和九年,郑注出镇凤翔,李训选名家子以为宾佐,授 可复检校兵部郞中、兼御史中丞,充凤翔节度副使。其年十一月,李训败,郑注诛, 可复为凤翔监军使所害。 ⾼釴,字翘之。祖郑宾,宋州宁陵令。⽗去疾,摄监察御史。釴,元和初进士 及第,判⼊等,补秘书省校书郞,累迁至右补阙,充史馆修撰。十四年,上疏请不 以內官为京西北和籴使。十五年,转起居郞,依前充职。 釴孤贞无 ![]() 宝历二年三月,罢学士,守本官。太和三年七月,授刑部侍郞。四年冬,迁吏 部侍郞。铨综之司,官业振举。七年,出为同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八年六月卒, 赠兵部尚书,遗命薄葬。釴少时孤贫,洁己力行,与弟铢、锴皆以检静自立,致位 崇显,居家友睦,为搢绅所重。 铢,元和六年登进士第。穆宗即位,⼊朝为监察御史,累迁员外郞、吏部郞中。 太和五年,拜给事中。七年,为外官监考使。八年十月,文宗用国子助教李仲言为 侍讲,铢率谏官伏阁论曰:“仲言素行纤琊,若听用,必 ![]() 锴,元和九年登进士第,升宏辞科,累迁吏部员外。太和三年,准敕试别头进 士明经郑齐之等十八人。榜出之后,语辞纷竞。监察御史姚中立以闻,诏锴审定。 乃升李景、王淑等,人以为公。六年二月,自司勋郞中转谏议大夫。七年,迁中书 舍人。九年十月,以本官权知礼部贡举。开成元年舂,试毕,进呈及第人名,文宗 谓侍臣曰:“从前文格非佳,昨出进士题目,是朕出之,所试似胜去年。”郑覃曰: “陛下改诗赋格调,以正颓俗,然⾼锴亦能励精选士,仰副圣旨。”帝又曰:“近 ⽇诸侯章奏,语太浮华,有乖典实。宜罚掌记书,以诫其流。”李石曰:“古人因 事为文,今人以文害事,惩弊抑末,实在盛时。”乃以锴为礼部侍郞。凡掌贡部三 年,每岁登第者四十人。三年,榜出后,敕曰:“进士每岁四十人,其数过多,则 乖精选。官途填委,要窒其源,宜改每年限放三十人,如不登其数,亦听。”然锴 选擢虽多,颇得实才,抑豪华,擢孤进,至今称之。寻转吏部侍郞。其年九月,出 为鄂州刺史、御史大夫、鄂岳观察使,卒。 釴子湜,锴子湘,偕登进士第。湜,咸通十二年为礼部侍郞。湘自员外郞知制 诰,正拜中书舍人。咸通年,改谏议大夫。坐宰相刘瞻亲厚,贬⾼州司马。乾符初, 复为中书舍人。三年,迁礼部侍郞,选士得人。出为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节度、 泽潞观察等使,卒。 冯宿,东 ![]() ![]() ![]() ![]() ![]() ![]() ![]() 宿以尝从建封,不乐与其子处,乃从浙东观察使贾全府辟。愔恨其去己,奏贬 泉州司户。征为太常博士。王士真死,以其子承宗不顺,不加谥。宿以为怀柔之义, 不可遗其忠劳,乃加之美谥。转虞部、都官二员外郞。 元和十二年,从裴度东征,为彰义军节度判官。淮西平,拜比部郞中。会韩愈 论佛骨,时宰疑宿草疏,出为歙州刺史。⼊为刑部郞中。十五年,权判考功。宿以 宰臣及三品已下官,故事內校考,别封以进;翰林学士,职居內署,事莫能知,请 依前书上考;谏官御史亦请仍旧,并书中上考。 长庆元年,以本官知制诰。二年,转兵部郞中,依前充职。牛元翼以深州不从 王庭凑,诏授襄州节度使。元翼未出,深州为庭凑所围。二年,以宿检校右庶子、 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往总留务。监军使周进荣不遵诏命,宿以状闻。元翼既 至,宿归朝,拜中书舍人,转太常少卿。 敬宗即位,宿常导引乘舆,出为华州刺史。以⽗名拜章乞罢,改左散骑常侍, 兼集贤殿学士,充考制策官。 太和二年,拜河南尹。时洛苑使姚文寿纵部下侵欺百姓,吏不敢捕。一⽇,遇 大会,尝所捕者傲睨于文寿之侧,宿知而掩之,杖死。 太和四年,⼊为工部侍郞。六年,迁刑部侍郞,修《格后敕》三十卷,迁兵部 侍郞。九年,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 开成元年十二月卒,废朝,赠吏部尚书,谥曰懿。有文集四十卷。子图、陶、 韬,三人皆登进士,扬历清显。 宿弟定,字介夫。仪貌壮伟,与宿俱有文学,而定过之。贞元中皆举进士,时 人比之汉朝二冯君。于頔牧姑苏也,定寓焉,頔友于布⾐间。后頔帅襄 ![]() 宝历二年,出为郢州刺史。长寿县尉马洪沼告定強夺人 ![]() 太和九年八月,为太常少卿。文宗每听乐,鄙郑、卫声,诏奉常习开元中《霓 裳羽⾐舞》,以《云韶乐》和之。舞曲成,定总乐工阅于庭,定立于其间。文宗以 其端凝若植,问其姓氏。翰林学士李珏对曰:“此冯定也。”文宗喜,问曰:“岂 非能为古章句者耶?”乃召升阶。文宗自昑定《送客西江诗》,昑罢益喜,因锡噤 中瑞锦,仍令大录所著古体诗以献。寻迁谏议大夫、知匭事。 是岁,李训事败伏诛,⾐冠横罹其祸,中外危疑。及改元御殿,中尉仇士良请 用神策仗卫在殿门;定抗疏论罢,人情危之。又请许左右史随宰臣⼊延英记事,宰 臣不乐。二年,改太子詹事。三年,宰臣郑覃拜太子太师, ![]() 先长庆中,源寂使新罗国,见其国人传写讽念定所为《黑⽔碑》、《画鹤记》。 韦休符之使西番也,见其国人写定《商山记》于屏障。其文名驰于戎夷如此。 子衮、颛、轩、岩四人,皆进士登第。咸通中,历任台省。宿从弟审、宽。 审⽗子郁。审,贞元十二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为监察御史,累迁至兵部 郞中。开成三年,迁谏议大夫。四年九月,出为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为国子 祭酒。国子监有《孔子碑》,睿宗篆额,加“大周”两字,盖武后时篆也。审请琢 去伪号,复“大唐”字,从之。咸通中,卒于秘书监。 审弟宽,子缄,皆进士擢第,知名于时。 封敖,字硕夫,其先渤海蓚人。祖希奭。⽗谅,官卑。敖,元和十年登进士第, 累辟诸侯府。太和中,⼊朝为右拾遗。会昌初,以员外郞知制诰,召⼊翰林为学士, 拜中书舍人。 敖构思敏速,语近而理胜,不务奇涩,武宗深重之。尝草《赐阵伤边将诏》, 警句云:“伤居尔体,痛在朕躬。”帝览而善之,赐之宮锦。李德裕在相位,定策 破回鹘,诛刘稹。议兵之际,同列或有不可之言,唯德裕筹计指画,竟立奇功。武 宗赏之,封卫国公,守太尉。其制语有:“遏横议于风波,定奇谋于掌握。逆稹盗 兵,壶关昼锁,造膝嘉话,开怀静思,意皆我同,言不他惑。”制出,敖往庆之, 德裕口诵此数句,抚敖曰:“陆生有言,所恨文不迨意。如卿此语,秉笔者不易措 言。”座中解其所赐⽟带以遗敖,深礼重之。 然敖不持士范,人重其才而轻其所为,德裕不能大用之。德裕罢相,敖亦罢內 职。宣宗即位,迁礼部侍郞。大中二年,典贡部,多擢文士。转吏部侍郞、渤海男、 食邑七百户。四年,出为兴元尹、御史大夫、山南西道节度使,历左散骑常侍。十 一年,拜太常卿,出为淄青节度使,⼊为户部尚书,卒。 子彦卿、望卿,从子特卿,皆进士及第,咸通后,历位清显。 史臣曰:韦公鲠亮守官,犯而得礼。萧子恬于吏隐,抑亦名贤。蔚章 ![]() 赞曰:伏蒲进谏,染翰为文。独孤、韦氏,志在匡君。冯、⾼诸子,绮绣缤纷。 噤垣擅美,渤海凌云。 部分译文 韦温字弘育,京兆人。祖⽗韦肇,吏部侍郞。⽗韦绶,德宗朝翰林学士,以散骑常侍官职退休。韦绶之弟韦贯之,宪宗朝宰相,自己有传。韦温七岁时,每⽇念《⽑诗》一卷。年十一岁,应两经科考登第,经吏部选拔授太常寺奉礼郞。以书、判两项出类拔萃,调补秘书省校书郞。这时韦绶已归居田园,得知韦温登第,吃惊地说:“录⼊⾼等,在群士之上,莫非 ![]() ![]() 大和五年(831),太庙第四、第六室缺漏破损,皇上发怒,处罚宗正卿李锐、将作王堪,并诏令中使调集工匠修葺。韦温上疏道:“臣闻官吏各尽其职,家国因此太平;国事遵循正道,朝廷因此有威信。设制度,立官署,行事依典章,治国有经费,而头等大事则是祭祀宗庙。臣俯首认为,太庙理当修葺,诏下一月有余,主管员官懈怠不办,朝廷不曾予以警告。应当罢黜简慢的员官,以惩罚其渎职之罪,挑选⾜以信任的人,责成他完成圆満修缮的任务。这样才算是国事归于正道,官吏各尽其职,而圣心不用劳苦,百官无人懈怠。现在简慢的员官不守其职,只处以罚俸钱,宗庙急切之事,却委托內臣。这样便是允许百官公然弃职,认为宗庙之大事不过属于陛下的私事,群官及府署,便如同遭委弃。这就是臣私下为圣朝惋惜的原因啊。事关宗庙,史书皆有记载,随意违背典章的事,不可轻率为之。伏乞陛下再降诏书,委托主管员官经营修缮之事,则制度不 ![]() 群臣进献皇帝尊号,韦温上疏道:“德行如三皇只称皇,功劳如五帝只称帝。徽号之由来,本是古代圣王之末流小事。今年三川闹⽔灾,江淮因旱歉收,恐怕不是崇奉修饰徽号的时候吧。”皇上深表赞同,事便罢止。改韦温为侍御史。 李德裕为宰相,韦温升为礼部员外郞。有人将韦温受牛僧孺器重之事告诉李德裕,李德裕道:“此人坚正不偏颇,君子啊。”郑注为凤翔节度使,自知为人所不齿,寻求德⾼望重人家的弟子做幕僚,请求韦温为副使。有人认为于理不可拒绝,拒绝则生祸患。韦温道:“选择灾祸不如避重就轻。拒绝至多贬谪远郡,服从会有不测之祸。”后郑注被诛,韦温转任考功员外郞。不久知制诰,召⼊翰林为学士。因其⽗当年在宮噤內任职,忧惧成病,遗训不让韦温居宮內官职,故韦温恳切推辞不受。 不久兼任太子侍读,每⽇清晨至少 ![]() ![]() 吏部员外郞张文规之⽗张弘靖,长庆初在幽州被朱克融囚噤,张文规不时前往探望,朝官舆论喧然以为此举有罪。韦温⾝居主管职位,首先弹劾此事,结果张文规出任安州刺史。盐铁判官姚勖掌管河 ![]() 武宗即位,李德裕执政,召韦温⼊朝拜吏部侍郞, ![]() 次年,韦温头部生痈疮,对爱婿张复鲁道:“我任校书郞时,梦见两个⻩⾐人持符来追,至。。⽔,正 ![]() 韦温在朝时,同李珏、杨嗣复多打 ![]() ![]() |
上一章 旧唐书 下一章 ( → ) |
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旧唐书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刘昫等是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