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旧唐书 作者:刘昫等 | 书号:10200 时间:2017/3/26 字数:10952 |
上一章 卷六十七 下一章 ( → ) | |
○严武 郭英乂 崔宁 弟宽 从孙蠡 蠡子荛 从孙黯 严震 严砺 严武,中书侍郞 ![]() 上皇诰以剑两川合为一道,拜武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度使;⼊为太 子宾客,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二圣山陵,以武为桥道使。无何,罢兼御史大夫, 改吏部侍郞,寻迁⻩门侍郞。与宰臣元载深相结托,冀其引在同列。事未行,求为 方面,复拜成都尹,充剑南节度等使。广德二年,破吐蕃七万余众,拔当狗城。十 月,取盐川城,加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 前后在蜀累年,肆志逞 ![]() ![]() ![]() ![]() 郭英乂,先朝陇右节度使、左羽林军将军知运之季子也。少以⽗业,习知武艺, 策名河、陇间,以军功累迁诸卫员外将军。至德初,肃宗兴师朔野,英乂以将门子 特见任用,迁陇右节度使、兼御史中丞。既收二京,征还阙下,掌噤兵。迁羽林军 大将军,加特进。以家艰去职。 朝廷方讨史思明,选任将帅,乃起英乂为陕州刺史,充陕西节度、潼关防御等 使,寻加御史大夫,兼神策军节度。代宗即位,加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元 帅雍王自陕统诸军讨贼洛 ![]() ![]() ![]() ![]() 会剑南节度使严武卒,载以英乂代之,兼成都尹,充剑南节度使。既至成都, 肆行不轨,无所忌惮。玄宗幸蜀时旧宮,置为道士观,內有玄宗铸金真容及乘舆侍 卫图画。先是,节度使每至,皆先拜而后视事。英乂以观地形胜,乃⼊居之,其真 容图画,悉遭毁坏。见者无不愤怒,以军政苛酷,无敢发言。又颇恣狂 ![]() ![]() 崔宁,卫州人,本名旰。虽儒家子,喜纵横之术。卫州刺史茹璋授旰符离令, 既罢,久不调,遂客游剑南,从军为步卒,事鲜于仲通。又随李宓讨云南,宓战败, 旰归成都。行军司马崔论见旰,悦其状貌,又以其宗姓厚遇,荐为衙将。历事崔圆、 裴冕。冕遭流谤,朝廷将遣使推按,旰部下截耳称冤,中使奏之。旰亦赴京师,授 司戈,历司阶、折冲郞将军等官。 宝应初,蜀中 ![]() ![]() ![]() 永泰元年五月,严武卒,杜济为西川行军司马,权知军府事。时郭英⼲为都知 兵马使,郭嘉琳为都虞候,皆请英⼲兄英乂为节度使。旰时为西山都知兵马使,与 军众共请大将王崇俊为节度使。二奏俱至京师,会朝廷已除英乂,旰使因见英乂陈 其事。英乂至成都,数⽇,诬杀王崇俊,又召旰还成都。英乂减将健粮赐,人心怨 怒。旰在西山闻之,大恐,乃托备吐蕃,未赴成都。英乂怒,出兵声言助旰讨吐蕃, 其实袭之也。旰家在汉州,英乂迁之成都,通其妾媵。旰知之,转⼊深山。英乂自 率师攻旰,值天大寒,雪深数尺,英乂士马冻死者数百人,众心离叛。旰遂出兵拒 敌,英乂与之接战,英乂军大败而还,收余兵才千人,归成都,将卒因多逃散。 初,天宝中,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尝建一使院,院宇甚华丽。及玄宗幸蜀,尝 居之,因为道观,兼写玄宗真容,置之正室。英乂因⼊观行香,悦其竹树,遂奏请 以仲通旧院为军营,乃移去真容自居之。旰闻之,谓将士曰:“英乂反矣!不然, 何得除毁玄宗真容而自居之?”乃率兵攻成都。英乂出兵于城西门,令柏茂琳为前 军,郭英⼲为左军,郭嘉琳为后军,与旰战。茂琳等军累败,军人多投旰。旰令降 将统兵与英乂转战,大败之。兵至子城,英乂单骑奔简州,为普州刺史韩澄所杀。 时邛、剑所在起兵相攻,剑南大 ![]() 永泰二年二月,乃以⻩门侍郞平章事杜鸿渐兼成都尹、山南西道剑南东川西川 邛南等道副元帅、剑南西川节度使。鸿渐出骆⾕,有谋者曰:“相公驻车阆州,遥 制剑南,数移牒述英乂过失,言旰有方略;旰腹心摄诸州刺史者皆奏正之,令旰及 将校不疑怨。然后与东川节度使张献诚及诸贼帅合议,数出兵攻旰。既数道连兵, 未经一年,兵势减耗,旰穷,必束⾝归朝。此上策也。”鸿渐畏懦,计疑未决。会 旰使至,卑辞厚礼,送缯锦数千匹。鸿渐贪其利,遂至成都,⽇与判官杜亚、杨炎 将吏等⾼会纵观,军州政事悉委旰,乃连表闻荐。 先时,张献诚数与旰战,献诚屡败,旌节皆为旰所夺。朝廷因鸿渐之请,加成 都尹,兼西山防御使、西川节度行军司马,仍赐名曰宁。大历二年,鸿渐归朝,遂 授宁西川节度使。恃地险人富,乃厚敛财货,结权贵,令弟宽留京师。元载及诸子 有所 ![]() ![]() ![]() ![]() ![]() 大历十四年⼊朝,迁司空、平章事,兼山陵使,寻代乔琳为御史大夫、平章事。 宁以为选择御史当出大夫,不谋及宰相,乃奏请以李衡、于结等数人为御史。杨炎 大怒,其状遂寝。炎又数谗毁刘晏,宁又求解之。宁既厚结元载已久,杨炎又出自 载门,宁初附炎,炎因此大怒。 其年十月,南蛮大下,与吐蕃三道合进。一出茂州,过文川及灌口。一出扶、 文,过方维、⽩坝。一出黎坝、雅,过邛、郲。戎酋诫其众曰:“吾要蜀川为东府, 凡伎巧之工皆送逻娑,平岁赋一缣而已。”是蛮之⼊,连陷郡邑,士庶奔亡山⾕。 属宁在朝,军中无帅,德宗促宁还镇。炎惧宁怨己,⼊蜀难制,谓德宗曰:“蜀川 天下奥壤,自宁擅置其中,朝廷失其外府十四年矣。今宁来朝,尚有全师守蜀。货 利之厚,适中奉给,贡赋所⼊,与无地同。始宁与诸将等夷,独因叛 ![]() ![]() ![]() ![]() ![]() 宁遂罢西川节度使,制授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御史大夫、京畿观察 使,兼灵州大都督、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等使,兼鄜坊丹延都团练观察使。 托以重臣绥靖北边,但令居鄜州。虽以宁为节度,每道皆置留后,自得奏事,炎悉 讽令伺宁过犯。杜希全为灵州,王翃为振武,李建徽为鄜州,及戴休颜、杜从政、 吕希倩等,皆炎署置也。宁巡边至夏州,刺史吕希倩与宁同力招抚 ![]() ![]() 硃泚之 ![]() ![]() ![]() ![]() ![]() ![]() 初,宁⼊朝,留弟宽守成都。泸州杨子琳乘间以精骑数千突⼊成都,据城守之。 宽屡战力屈,子琳威声颇盛。宁妾任氏魁伟果⼲,乃出其家财十万募勇士,信宿间 得千人,设队伍将校,手自麾兵,以 ![]() 宁季弟密,密子绘,⽗子皆以文雅称,历使府从事。绘生四子:蠡、黯、确、 颜,皆以进士擢第。 蠡,字越卿,元和五年擢第,累辟使府。宝历中,⼊朝监察御史。大和初,为 侍御史,三迁户部郞中,出为汝州刺史。开成初,以司勋郞中征,寻以本官知制诰。 明年,正拜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四年,拜礼部侍郞,转户部。上疏论国忌 ⽇设僧斋,百官行香,事无经据。诏曰:“朕以郊庙之礼,严奉祖宗,备物尽诚, 庶几昭格。恭惟忌⽇之感,所谓终⾝之忧。而近代以来,归依释、老,征二教以设 食,会百辟以行香。将以有助圣灵,冥资福祚。有异皇王之术,颇乖教义之宗。昨 得崔蠡奏论,遂遣讨寻本末,礼文令式,曾不该明,习俗因循,雅当整⾰。其两京、 天下州府,以国忌⽇为寺观设斋焚香,从今已后,并宜停罢。”蠡寻为华州刺史、 镇军国等使,再历方镇。子荛。 荛,字野夫。大中二年,擢进士第,累官至尚书郞、知制诰。正拜中书舍人、 户部侍郞。乾符中,自尚书右丞迁吏部侍郞。荛美文词,善谈论,而驭事简率,铨 管非所长。出为陕州观察使,以器韵自⾼,不屑细故,权移仆下。时河南寇盗蜂起, 王仙芝 ![]() 子居敬、居俭。居敬终尚书郞,居俭中兴终户部尚书。 黯,字直卿,大和二年,进士擢第。开成初,为青州从事。⼊为监察御史,奏 郊庙祭器不虔,请敕有司。文宗谓宰臣曰:“宗庙之事,朕合亲奉其礼,但以千乘 万骑,动费国用,每有司行事之⽇,被⾐冠坐以俟旦。比闻主者不虔,祭器劳敝, 非事神蠲洁之义。卿宜严敕有司,道吾此意。”黯具条奏以闻。寻迁员外郞。会昌 中,为谏议大夫。 确,字岳卿,颜,字希卿,位皆至尚书郞。 严震,字遐闻,梓州盐亭人。世为田家,以财雄于乡里。至德、乾元已后,震 屡出家财以助边军,授州长史、王府谘议参军。东川节度判官韦收荐震才用于节度 使严武,遂授合州长史。及严武移西川,署为押衙,改恆王府司马。严武以宗姓之 故,军府之事多以委之,又历试卫尉、太常少卿。严武卒,乃罢归。东川节度使又 奏为渝州刺史,以疾免。山南西道节度使又奏为凤州刺史,加侍御史,丁⺟忧罢。 起复本官,仍充兴、凤两州团练使,累加开府仪同三司、兼御史中丞。为政清严, 兴利除害,远近称美。建中初,司勋郞中韦桢为山、剑黜陟使,荐震理行为山南第 一,特赐上下考,封郧国公。在凤州十四年,能政不渝。 建中三年,代贾耽为梁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山南西道节度观察等使。及硃泚 窃据京城,李怀光顿军咸 ![]() ![]() ![]() ![]() ![]() ![]() ![]() ![]() ![]() ![]() ![]() ![]() ![]() 三月,德宗至梁州。山南地贫,粮食难给,宰臣议请幸成都府。震奏曰:“山 南地接京畿,李晟方图收复,藉六军声援。如幸西川,则晟未见收复之期也。幸陛 下徐思其宜。”议未决,李晟表至,请车驾驻跸梁、洋,以图收复,群议乃止。梁、 汉之间,刀耕火耨,民以采稆为事,虽节察十五郡,而赋额不敌中原三数县。自安、 史之后,多为山贼剽掠,户口流散大半。洎六师驻跸,震设法劝课,鸠聚财赋,以 给行在,民不至烦,供亿无阙。其年六月,收复京城,车驾将还京师,进位检校尚 书左仆 ![]() 贞元元年十一月,德宗亲祀昊天上帝于南郊,震⼊朝陪祭。十一年二月,加同 平章事。贞元十五年六月卒,时年七十六,废朝三⽇,册赠太保,赙布帛米粟有差。 及丧将至,令百官以次赴宅吊哭。 严砺,震之宗人也。 ![]() 元和四年三月卒。卒后,御史元稹奉使两川按察,纠劾砺在任⽇赃罪数十万。 诏征其赃,以死,恕其罪。 史臣曰:爵人于朝,与众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缢崔宁,除严砺,时君 之政可知矣,辅相之才可见矣!武不禀⽗风,有违⺟诲,凡为人子者,得不戒哉! 虽有周、孔之才,不⾜称也,况狂夫乎!英乂失政,其死也宜哉。严震立功,其道 也显矣。 赞曰:英乂失政,崔宁发⾝。武为士子,震作纯臣。 部分译文 严武,中书侍郞 ![]() 皇上诏诰将剑南两川合为一起,升武为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充任剑南节度使;⼊朝为太子宾客,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二圣山陵,任武为桥道使。不久,免去兼御史大夫之职,改任吏部侍郞,不久升为⻩门侍郞。与宰相元载结 ![]() 前后在蜀多年,为所 ![]() ![]() ![]() ![]() 郭英乂,是先朝陇右节度使、左羽林军将军知运的季子,年少时继承⽗亲家业,学习武艺,在河、陇期间受封,凭借军功多次升为诸卫员外将军。至德初年(756),肃宗在朔兴兵,英 乂由于是出自将门被任用,升为陇右节度使、兼御史中丞。收复二京后,回到京都,掌管噤兵。升为羽林军大将军,加授特进。由于家中丧事免职。 朝廷将要征讨史思明,选任将帅,于是起用英 乂任陕州刺史,充任陕西节度、潼关防御等使,不久加授御史大夫,兼任神策军节度使。代宗即位,加授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元帅雍王在陕统率各军在洛 ![]() ![]() 适逢剑南节度使严武死了,载使英 乂代替他,兼任成都尹,充任剑南节度使。到了成都,大行不轨之事,无所忌惮。玄宗幸驾蜀地时的旧宮,作为道士观,內置有玄宗铸金真容以及乘舆侍卫图画。原来,节度使每次来时,都先供拜而后才理办公事。英 乂认为观的位置好,于是进⼊住在里面,其真容图画都遭到毁坏。见者没有不愤怒的,由于军政严酷,无人敢说。英乂非常狂 ![]() ![]() 严震,字遐闻,梓州盐亭人。世代为种田人家。凭借财物在乡里闻名。至德(756)、乾元(758)以后,震多次拿出家财来资助驻边军队,授予州长史、王府咨议参军。东川节度判官韦收向节度使严武推荐震的才能,于是授予合州长史。到了严武移兵西川,任为押衙,又改任恒王府司马。严武由于和震是同宗族的缘故,因而将军府中的事大多委托给他理办。又历任卫尉、太常少卿。严武死后,震于是免官还乡。东川节度使又上奏任他为渝州刺史,由于生病免去。山南西道节度使又上奏任凤州刺史,加授侍御史,适逢⺟亲丧事免去。又恢复原职,仍任兴、凤两州团练使,多次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兼御史中丞。为政清明严格,兴利除害,受到远近人们称赞。建中初年(780),司勋郞中韦桢任山、剑黜陟使,推荐震的理事及品行在山南为第一,皇上特别赐予上下考,封为郧国公。在凤州十四年,具有才能公正严格不改。 建中三年(782),替代贾耽任梁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山南西道节度观察等使。等到朱氵此偷袭京城,李怀光在咸 ![]() ![]() ![]() ![]() ![]() ![]() ![]() ![]() ![]() ![]() ![]() 三月,德宗到梁州。山南此地贫困,粮食供给困难,宰臣商议恳请皇上去成都府。震上奏说:“山南与京畿相接壤,李晟正在图谋收复,凭借六军的声援。如果去西川,则李晟看不见收复的⽇期了。期望皇上仔细考虑。”商议没有结果,李晟送上表来,恳请驻军梁、汉,以图谋收复,众人商议才停止。梁、汉之间地域,人们还是处于刀耕火种,以采集稆为生。虽然有十五个郡,但税赋还不如中原三个县。自从安、史之 ![]() ![]() 贞元元年(785)十一月,德宗在南郊祭祀先帝,震进⼊朝廷陪同祭祀。十一年(795)二月,加授同平章事。贞元十五年(799)六月死,终年七十六岁,皇上停止上朝三天,册赠太保,赠予布帛米粟不等。等到丧事举行,令百官依次到他家吊唁。 严砺,为严震的宗族人。 ![]() ![]() |
上一章 旧唐书 下一章 ( → ) |
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旧唐书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刘昫等是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