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旧唐书 作者:刘昫等 | 书号:10200 时间:2017/3/26 字数:8461 |
上一章 卷五十八 下一章 ( → ) | |
○韦见素 子谔 益 益子顗 崔圆 崔涣 子纵 杜鸿渐 韦见素,字会微,京兆万年人。⽗凑,开元中太原尹。见素学科登第。景龙中, 解褐相王府参军,历卫佐、河南府仓曹。丁⽗忧,服阕,起为大理寺丞,袭爵彭城 郡公。坐事出为坊州司马。⼊为库部员外郞,加朝散大夫,历右司兵部二员外,左 司兵部二郞中,迁谏议大夫。天宝五年,充江西、山南、黔中、岭南等黜陟使,观 省风俗,弹纠长吏,所至肃然。使还,拜给事中,驳正绳违,颇振台阁旧典。寻检 校尚书工部侍郞,改右丞。九载,迁吏部侍郞,加银青光禄大夫。见素仁恕长者, 意不忤物,及典选累年,铨叙平允,人士称之。时右相杨国忠用事,左相陈希烈畏 其权宠,凡事唯诺,无敢发明,玄宗颇知之,圣情不悦。天宝十三年秋,霖雨六十 余⽇,京师庐舍垣墉颓毁殆尽,凡一十九坊汙潦。天子以宰辅或未称职,见此咎征, 命杨国忠精求端士,时兵部侍郞吉温方承宠遇,上意用之。国忠以温禄山宾佐,惧 其威权,奏寝其事。国忠访于中书舍人窦华、宋昱等,华、昱言见素方雅,柔而易 制。上亦以经事相王府,有旧恩,可之。其年八月,拜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充集贤院学士,知门下省事,代陈希烈。见素既为国忠引用,心德之。时禄山 与国忠争宠,两相猜嫌,见素亦无所是非,署字而已,遂至凶胡犯顺,不措一言。 十五年六月,哥舒翰兵败桃林,潼关不守。是月,玄宗苍⻩出幸,莫知所诣。 杨国忠以⾝领剑南旄钺,请幸成都。见素与国忠、御史大夫魏方进遇上于延秋门, 便扈从之咸 ![]() ![]() ![]() ![]() 上至扶风郡,从驾诸军各图去就,颇出丑言。陈玄礼不能制,上闻之忧惧。会 益州贡舂彩十万疋,乃以其纲使濛 ![]() ![]() 是月,皇太子即位于灵武,道路艰涩,音驿未通。八月,肃宗使至,始知灵武 即位。寻命见素与宰臣房琯赍传国宝⽟册奉使灵武,宣传诏命,便行册礼。将行, 上皇谓见素等曰:“皇帝自幼仁孝,与诸子有异,朕岂不知。往十三年,已有传位 之意,属其岁⽔旱,左右劝朕且俟丰年。尔来便属禄山构逆,方隅震扰,未遂此心。 昨发马嵬,亦有处分。今皇帝受命,朕心顿如释负。劳卿等远去,勉辅佐之。多难 兴王,自古皆有,卿等乃心王室,以宗社为念,早定中原,吾之望也。”见素等悲 泣不自胜。仍以见素子谔及中书舍人贾至充册礼使判官。时肃宗已回幸顺化郡。九 月,见素等至,册礼毕,从幸彭原郡。肃宗在东宮,素闻房琯名重,故虚怀以待; 以见素常附国忠,礼遇稍薄。明年,至凤翔。三月,除左仆 ![]() 初,肃宗在凤翔,丧 ![]() ![]() 益子顗,字周人,生一岁而孤,事姊称为恭孝。 ![]() ![]() ![]() ![]() 崔圆,清河东武城人也。后魏左仆 ![]() ![]() 肃宗即位,玄宗命圆房同琯、韦见素并赴肃宗行在所,玄宗亲制遗爱碑于蜀以 宠之。从肃宗还京,以功拜中书令,封赵国公,赐实封五百户。明年,罢知政事, 迁太子少师,留守东都。会官军不利于相州,军回过洛 ![]() ![]() ![]() ![]() 崔涣,祖玄暐,神龙功臣,封博陵郡王。⽗璩,文学知名,位至礼部侍郞。涣 少以士行闻,博综经籍,尤善谈论,累迁尚书司门员外郞。天宝末,杨国忠出不附 己者,涣出为剑州刺史。天宝十五载七月,玄宗幸蜀,涣 ![]() 肃宗灵武即位。八月,与左相韦见素、同平章事房琯、崔圆同赍册赴行在。时 未复京师,举选路绝,诏涣充江淮宣谕选补使,以收遗逸。惑于听受,为下吏所鬻, 滥进者非一,以不称职闻。乃罢知政事,除左散骑常侍,兼余杭太守、江东采访防 御使。旋授正议大夫、太子宾客。乾元三年正月,转大理卿。再迁吏部侍郞、检校 工部尚书、集贤院待诏。 ![]() ![]() 子纵,初以廕补协律郞,三迁为监察御史。诏择令长于台省,除蓝田令,宽明 勤⼲,德化大行,县人为之立碑颂德。转京兆府司录,累迁金部员外郞。以⽗贬道 州刺史,弃官就养。丁⽗忧,终制,六迁大理卿、兼御史中丞、汴西⽔陆运两税盐 铁等使。田悦连败,走魏州,婴城自守,诸道兵围之,屡乏食,诏纵兼魏州四节度 粮料使,军储稍给。德宗幸奉天,四方握兵,未有至者。纵先知之,潜告李怀光劝 令奔命,怀光从之。纵乃悉敛军财与怀光俱来,调给具备。怀光兵士久战河外,及 次河中,将迁延。纵之货币先已渡河,纵谓众曰:“若济,悉以分赐。”众利之, 乃西。至奉天,加右庶子,充使。无几,拜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数奏怀光刚愎反 覆,宜 ![]() 贞元元年,亲祠南郊,为大礼使。属兵旱之后,赋⼊尚少,纵裁定文物,俭而 中礼。无何,万年丞源邃为京兆尹李齐运所抑捽至死,纵劾奏不行。数月,除吏部 侍郞,寻检校礼部尚书、东畿唐汝邓都观察使、河南尹。是时兵⾰甫定,民耗六七, 纵悉心求瘼,为理简易。先是,戍边之师由洛 ![]() 纵孝悌,修饬自立,以⽗为元载排抑,居退十余年,左宦外府,讫载得罪,不 求闻达。初,涣有宠妾郑氏,纵以⺟事之。郑氏 ![]() ![]() 杜鸿渐,故相暹之族子。祖慎行,益州长史。⽗鹏举,官至王友。鸿渐敏悟好 学,举进士,解褐王府参军。天宝末,累迁大理司直,朔方留后、支度副使。 肃宗北幸,至平凉,未知所适。鸿渐与六城⽔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 度判官卢简金、关內盐池判官李涵谋曰:“今胡羯 ![]() ![]() ![]() 襄州大将康楚元、张嘉延盗所管兵,据襄州城叛,刺史王政遁走。嘉延南袭荆 州,鸿渐闻之,弃城而遁。澧、朗、硖、归等州闻鸿渐出奔,皆惶骇,潜窜山⾕。 岁余,征拜尚书右丞、吏部侍郞、太常卿,充礼仪使。二圣晏驾,鸿渐监护仪制, 山陵毕,加光禄大夫,封卫国公。广德二年,代宗将享郊庙,拜鸿渐兵部侍郞、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寻转中书侍郞。 永泰元年十月,剑南西川兵马使崔旰杀节度使郭英乂,据成都,自称留后。邛 州衙将柏贞节、泸州衙将杨子琳、剑州衙将李昌巙等兴兵讨旰,西蜀大 ![]() ![]() 鸿渐晚年乐于退静,私第在长兴里,馆宇华靡,宾僚宴集。鸿渐悠然赋诗曰: “常愿追禅理,安能挹化源。”朝士多属和之。及休致后病,令僧剃顶发,及卒, 遗命其子依胡法塔葬,不为封树,冀类缁流,物议哂之。 史臣曰:禄山狂悖已显,玄宗宠任无疑,见素知国危,陈庙算,直言极谏,而 君不从,独正犯难,而人不咎,出生⼊死,善始令终者鲜矣。时论以见素取容于国 忠,无言匡大政。且国忠恃內戚,弄重权,沮林甫奷豪,取其大位,若见素之孤直, 岂许取容?盖祸胎已成,政柄久紊,见素⼊相余年,言不从而难作,虽有周、孔之 才,其能匡救者乎?谔才辩,顗俭约,雅符积善之庆矣。圆守文之士,非御侮之才。 涣才兼行闻,命与时会。发言上沃主意,遽致显荣;当官屡为吏欺,终及窜逐。所 谓可与适道,未可与权。纵忠于国,能于官,孝于家,三者备矣,孰能继之?鸿渐 有卫社之功,非⼲城之责,时以任崔旰为非,则不然矣。且旰南拒贞节,北败献诚, 宜以怀来,未可力制,终致归国,岂非臧谋?向讨之,即为剧贼矣。然事佛徼福, 朋势取容,非君子之道焉。 赞曰:玄宗失德,禄山肆逆。见素竭节,诸公协力。 部分译文 崔圆,清河东武城人。后魏左仆 ![]() ![]() ![]() 天宝末年(756),玄宗幸驾蜀郡,专门升为蜀郡大都府长史、剑南节度。圆平素怀抱名利思想,刚开始听说有国难,暗中派人探访国忠那里的密旨,知道皇上有幸驾此地的计划,于是增加修筑城池,修建馆宇,储备用品。等到皇上驾到,殿宇牙帐全都如同平时所设置,玄宗非常赞赏他,即⽇就升为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剑南节度,其余的如旧。 肃宗即位,玄宗命令圆与房绾、韦见素一起赶赴肃宗所在地,玄宗亲自在蜀制作遗爱碑以示宠爱他。跟随肃宗还京,论功升为中书令,封为赵国公,赐实封五百户。第二年,免去现职,升为太子少师,留守东都。此时官军在相州作战不利,在回师经过洛 ![]() ![]() ![]() ![]() 崔涣,祖⽗玄⽇韦,神龙年间(705)功臣,封为博陵郡王。⽗亲璩,以文学知名,官至礼部侍郞。涣年少以 ![]() 天宝十五年(756)七月,玄宗幸驾于蜀,涣在路旁 ![]() 肃宗灵武即位。八月,与左相韦见素、同平章事房。。、崔圆共同携带册封文书启程。此时还没有回到京师,推举选拔途径断绝,诏令涣充任江淮宣谕选补使,收集逃散的员官。他蛊惑听从,为手下人所蒙蔽,滥任职者不止一人,以不称职出名。于是罢免其职,任左散骑常侍,兼任余杭太守、江东采访防御使。又授予正议大夫、太子宾客。乾元三年(760)正月,任大理卿。又升为吏部侍郞、检校工部尚书、集贤书院待诏。 ![]() ![]() 杜鸿渐,与前相臣暹同族。祖⽗慎行,为益州长史。⽗亲鹏举,做过王友。鸿渐聪慧好学,考取进士,担任王府参军。天宝末年(756),多次升为大理司直、朔方留后、支度副使。 肃宗幸驾北上,到达平凉,不知所去。鸿渐与六城⽔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卢简金、关內盐池判官李涵谋略说:“如今胡羯叛 ![]() ![]() 等到了灵武,鸿渐与裴冕等人劝肃宗马上即位,以顺应中外所望,五次上表,于是同意。鸿渐素来知晓帝王陈布和君臣朝见的礼仪,于是摘取旧议,在城南设置坛台,在前一天向肃宗陈述仪注奏书。肃宗说:“皇上在很远的地方,叛寇还未平灭,应该不设坛场。”对他其他的建议表示同意。肃宗即位,授鸿渐为兵部郞中,主管中书舍人方面事情,不久转为武部侍郞。至德二年(757),兼任御史大夫、河西节度使、凉州都督。两京平定,升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荆南节度使。 襄州大将康楚元、张嘉延盗窃兵权,占据襄州城反叛,刺史王政逃跑。嘉延向南袭击荆州,鸿渐听说后,弃城而逃。澧、朗、硖、归等州府听说鸿渐逃走后,全都惊慌害怕,在山⾕里躲蔵起来。一年多后,征召升为尚书右丞、吏部侍郞、太常卿,充任礼仪使。皇上、太上皇崩驾,鸿渐负责监督礼仪制度,建造山陵事毕,加光禄大夫,封为卫国公。广德二年(764),代宗在郊庙祭祀,提升鸿渐为兵部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升为中书侍郞。 永泰元年(765)十二月,剑南西川兵马使崔旰杀死节度使郭英。。,占据成都,自称为留后。邛州衙将柏贞节、泸州衙将杨子琳、剑州衙将李昌山夔等人率兵讨伐旰,西蜀大 ![]() ![]() ![]() 大历二年(767),诏令旰为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召鸿渐还京。鸿渐仍带领旰一同⼊朝接受觐见,代宗嘉奖他。后来任知政事,转为门下侍郞,转让出山南副元帅。三年(768)八月,替代王缙为东都留守,充任河南淮西、山南东道副元帅,平章事一职如故。由于患病上表请求辞官,同意了,最后没有任他为官。四年(769)十一月死,赠予太尉,谥号为文宪。辍朝三天,赐物五百匹、粟五百石。 鸿渐晚年喜好清静,人私住宅在长兴里,建筑豪华,宾客如云。鸿渐曾悠然赋诗说:“常顾追禅里,安能挹化源。”朝廷士大夫多数与他相好。等到患病隐退,令僧人将他头顶头发剃去,最后病死,遗嘱儿子依照胡法埋在塔下,墓上不封不树,希望能像和尚那样下葬。受到众人议论讥笑。 |
上一章 旧唐书 下一章 ( → ) |
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旧唐书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刘昫等是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