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旧唐书 作者:刘昫等 | 书号:10200 时间:2017/3/26 字数:11062 |
上一章 卷四十九 下一章 ( → ) | |
○崔⽇用 从兄⽇知 张嘉贞 弟嘉祐 萧嵩 子华 张九龄 仲 方 李适之 子季卿 严 ![]() 崔⽇用,滑州灵昌人,其先自博陵徙家焉。进士举,初为芮城尉。大⾜元年, 则天幸长安,路次陕州。宗楚客时为刺史,⽇用支供顿事,广求珍味,称楚客之命, 遍馈从官。楚客知而大加赏叹,盛称荐之,由是擢为新丰尉。无几,拜监察御史。 神龙中,秘书监郑普思纳女后宮,潜谋左道,⽇用遽奏劾之。普思方承恩,中 宗不之省。⽇用廷争恳至,词甚抗直,普思竟伏其罪。时宗楚客、武三思、武延秀 等递为朋 ![]() 为相月余,与中书侍郞薛稷不协,于中书忿竞,由是转雍州长史,停知政事。 寻出为扬州长史,历婺、汴二州刺史、兗州都督、荆州长史。因⼊奏事,言:“太 平公主谋逆有期,陛下往在宮府, ![]() ![]() ![]() ![]() ⽇用尝采《⽑诗》、《大雅》、《小雅》二十篇及司马相如《封禅书》,因上 生⽇表上之,以申规讽,并述告成之事。手诏答曰:“夫诗者,动天地,感鬼神, 厚于人,美于教矣。朕志之所尚,思与之齐,庶乎采诗之官,补朕之阙。且古者封 禅,升中告成,朕以菲德,未明于至道。竦然以听,颇壮相如之词;惕然载怀,复 惭夷吾之语。卿洽闻殚见,温故知新,逮此发挥,益彰忠恳。岂非讨蓬山之籍,心 不忘于起予;因兰殿之祥,言固深于启沃,朕循环览讽,用慰于怀。今赐卿⾐裳一 副、物五十段,以示无言不酬之信也。” 寻出为常州刺史,削实封三百户,转汝州刺史。开元七年,差降口赋,特下敕 曰:“唐元之际,逆 ![]() ⽇用才辩过人,见事敏速,每朝廷有事,转祸为福,以取富贵。及先天已后, 复求⼊相,竟亦不遂。常谓人曰:“吾一生行事,皆临时制变,不必重专守始谋。 每一念之,不觉芒刺在于背也。” ⽇用从⽗兄⽇知,亦有吏⼲。景云中为洛州司马。会谯王重福⼊东都作 ![]() 张嘉贞,蒲州猗氏人也。弱冠应五经举,拜平乡尉,坐事免归乡里。长安中, 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荐嘉贞材堪宪官,请以己之官秩授之。则天召见,垂 帘与之言,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 云务,竟不睹⽇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 御史。累迁中书舍人,历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为政严肃,甚为人吏所畏。 开元初,因奏事至京师,上闻其善政,数加赏慰。嘉贞因奏曰:“臣少孤,兄 弟相依以至今。臣弟嘉祐,今授鄯州别驾,与臣各在一方,同心离居,魂绝万里。 乞移就臣侧近,臣兄弟尽力报国,死无所恨。”上嘉其友爱,特改嘉祐为忻州刺史。 时突厥九姓新来內附,散居太原以北,嘉贞奏请置军以镇之,于是始于并州置 天兵军,以嘉贞为使。六年舂,嘉贞又⼊朝。俄有告其在军奢僭及赃贿者,御史大 夫王晙因而劾奏之,按验无状,上将加告者反坐之罪。嘉贞奏曰:“昔者天子听政 于上,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谤,而后天子斟酌焉。今反坐此辈,是塞言者之路, 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特望免此罪,以广谤诵之道。”从之,遂令减死,自是帝以 嘉贞为忠。嘉贞又尝奏曰:“今志力方壮,是效命之秋,更三数年,即衰老无能为 也。惟陛下早垂任使,死且不惮。”上以其明辩,尤重之。八年舂,宋璟、苏颋罢 知政事,擢嘉贞为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数月,加银青光禄大夫,迁中书 令。 嘉贞断决敏速,善于敷奏,然 ![]() 开元十年,车驾幸东都。有洛 ![]() ![]() ![]() 明年,坐与王守一 ![]() 嘉贞虽久历清要,然不立田园。及在定州,所亲有劝植田业者,嘉贞曰:“吾 忝历官荣,曾任国相,未死之际,岂忧饥馁?若负谴责,虽富田庄,亦无用也。比 见朝士广占良田,及⾝没后,皆为无赖弟子作酒⾊之资,甚无谓也。”闻者皆叹伏。 初,嘉贞作相,荐万年县主簿韩朝宗,擢为监察御史。及嘉贞卒后十数岁,朝 宗为京兆尹,因奏曰:“自陛下临御已来,所用宰相,皆进退以礼,善始令终,⾝ 虽已没,子孙咸在朝廷。唯张嘉贞晚年一子,今犹未登官序。”上亦惘然,遽令召 之,赐名延赏,特拜左內率府兵曹参军。德宗朝,位至宰辅,自有传。 嘉祐,有⼲略,自右金吾将军贬浦 ![]() 萧嵩,贞观初左仆 ![]() ![]() 神龙元年,嵩调补洺州参军。寻而侍中、扶 ![]() 十五年,凉州刺史、河西节度王君恃众每岁攻击吐蕃。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 及烛龙莽布支攻陷瓜州城,执刺史田元献及君⽗寿,尽取城中军资及仓粮,仍毁 其城而去。又攻⽟门军及常乐县,县令贾师顺婴城固守,贼遂引退。无何,君又 为回纥诸部杀之于巩笔驿,河、陇震骇。玄宗以君勇将无谋,果及于难,择堪边 任者,乃以嵩为兵部尚书、河西节度使,判凉州事。嵩乃请以裴宽、郭虚己、牛仙 客在其幕下,又请以建康军使、左金吾将军张守珪为瓜州刺史,修筑州城,招辑百 姓,令其复业。又加嵩银青光禄大夫。时悉诺逻恭禄威名甚振,嵩乃纵反间于吐蕃, 言其与国中潜通,赞普遂召而诛之。明年秋,吐蕃大下,悉末明复率众攻瓜州,守 珪出兵击走之。陇右节度使、鄯州都督张志亮引兵至青海西南冯波⾕,与吐蕃接战, 大破之。八月,嵩又遣副将杜宾客率弩手四千人,与吐蕃战于祁连城下,自晨至暮, 散而复合,贼徒大溃,临阵斩其副将一人,散走山⾕,哭声四合。露布至,玄宗大 悦,乃加嵩同中书门下三品,恩顾莫比。 十七年,授宇文融、裴光庭宰相,又加嵩兼中书令。自十四年燕国公张说罢中 书令后,缺此位四年,而嵩居之。常带河西节度,遥领之。加集贤殿学士、知院事, 兼修国史,进位金紫光禄大夫。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夫人贺氏⼊觐拜席,玄宗呼 为亲家⺟,礼仪甚盛。寻又进封徐国公。二十一年二月,侍中裴光庭卒。光庭与嵩 同位数年,情颇不协,及是,玄宗遣嵩择相,嵩以右丞韩休长者,举之。及休⼊相, 嵩举事,休峭直,辄不相假,互于玄宗前论曲直,因让位。玄宗眷嵩厚,乃许嵩授 尚书右丞相,令罢相,以休为工部尚书。寻又以嵩子华为给事中。 二十四年,拜太子太师。及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坐赂遗中官牛仙童,贬为括州刺 史,嵩尝贿仙童,李林甫发之,贬青州刺史。寻又追拜太子太师,嵩又请老。嵩 ![]() 子华,天宝末转兵部侍郞。禄山之 ![]() 上元元年十二月,制曰:“弼予之选,审象是求,天步未平,庙谟尤切。必资 明表,伫以佐时,画一之才,取则不远。正议大夫、前河中尹、兼御史中丞、充本 府晋绛等州节度观察等使、上柱国、嗣徐国公、赐紫金鱼袋萧华,公辅成名,承家 继业,词标丽则,德蕴谟明。再履宮坊,尤知至行,致君望美,阅相求能。且推伊 陟之贤,更启汉臣之閤,还依⽇月,佐理 ![]() ![]() 时中官李辅国专典噤兵,怙宠用事,求为宰相,讽宰臣裴冕等荐己,华颇拒之, 辅国怒。肃宗方寝疾,辅国矫命罢华相位,守礼部尚书,仍引元载代华。肃宗崩, 代宗在谅暗,元载希辅国旨,贬华为硖州员外司马,卒于贬所。 衡子复,德宗朝位亦至宰辅。华子恆、悟。恆子俯,大和中宰辅。悟子仿,咸 通中宰辅,皆自有传。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曾祖君政,韶州别驾,因家于始兴,今为曲江人。 ⽗弘愈,以九龄贵,赠广州刺史。九龄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广州刺史 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登进士第,应举登乙第,拜校书郞。 玄宗在东宮,举天下文藻之士,亲加策问,九龄对策⾼第,迁右拾遗。时帝未行亲 郊之礼,九龄上疏曰: 伏以天才者,百神之君,而王者之所由受命也。自古继统之主,必有郊配之义, 盖以敬天命以报所受。故于郊之义,则不以德泽未洽,年⾕不登,凡事之故,而阙 其礼。《孝经》云:“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斯谓成王幼冲,周公居摄,犹 用其礼,明不暂废。汉丞相匡衡亦云:“帝王之事,莫重乎郊祀。”董仲舒又云: “不郊而祭山川,失祭之序,逆于礼正,故《舂秋》非之。”臣愚以为匡衡、仲舒, 古之知礼者,皆谓郊之为祭所宜先也。伏惟陛下绍休圣绪,其命惟新,御极已来, 于今五载,既光太平之业,未行大报之礼,窃考经传,义或未通。今百⾕嘉生,鸟 兽咸若,夷狄內附,兵⾰用宁。将 ![]() ![]() 九龄以才鉴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曦考 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称平允。开元十年,三迁司勋员外郞。时张说为中书令,与 九龄同姓,叙为昭穆,尤亲重之,常谓人曰:“后来词人称首也。”九龄既欣知己, 亦依附焉。十一年,拜中书舍人。 十三年,车驾东巡,行封禅之礼。说自定侍从升中之官,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 己之所亲摄官而上,遂加特进阶,超授五品。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 “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裳,则讥谤起矣。今登封 霈泽,千载一遇。清流⾼品,不沐殊恩。胥吏末班,先加章绂。但恐制出之后,四 方失望。今进草之际,事犹可改,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说曰:“事已决 矣,悠悠之谈,何⾜虑也!”竟不从。及制出,內外甚咎于说。时御史中丞宇文融 方知田户之事,每有所奏,说多建议违之,融亦以此不平于说。九龄复劝说为备, 说又不从其言。无几,说果为融所劾,罢知政事,九龄亦改太常少卿,寻出为冀暂 刺史。九龄以⺟老在乡,而河北道里辽远,上疏固请换江南一州,望得数承⺟音耗, 优制许之,改为洪州都督。俄转桂州都督,仍充岭南道按察使。上又以其弟九章、 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 初,张说知集贤院事,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说卒后,上思其言,召 拜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再迁中书侍郞。常密有陈奏,多见纳 用。寻丁⺟丧归乡里。二十一年十二月,起复拜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 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时范 ![]() 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累封始兴县伯。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 上所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二十四年,迁尚 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后宰执每荐引公卿,上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故事皆 搢笏于带,而后乘马,九龄体羸,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笏囊之设,自九龄始也。 初,九龄为相,荐长安尉周子谅为监察御史。至是,子谅以妄陈休咎,上亲加 诘问,令于朝堂决杀之。九龄坐引非其人,左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俄请归拜墓, 因遇疾卒,年六十八,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九龄在相位时,建议复置十道采 访使,又教河南数州⽔种稻,以广屯田。议置屯田,费功无利,竟不能就,罢之。 ![]() 子拯,伊阙令。禄山之 ![]() 九龄为中书令时,天长节百僚上寿,多献珍异,唯九龄进《金镜录》五卷,言 前古兴废之道,上赏异之。又与中书侍郞严 ![]() ![]() ![]() ![]() 九皋曾孙仲方,少朗秀。为兒童时,⽗友⾼郢见而奇之,曰;“此子非常,必 为国器,吾获⾼位,必振发之。”后郢为御史大夫,首请仲方为御史。历金州刺史。 郡人有田产为中人所夺,仲方三疏奏闻,竟理其冤。⼊为度支郞中,驳李吉甫谥, 吉甫之 ![]() 李适之,一名昌,恆山王承乾之孙也。⽗象,官至怀州别驾。适之神龙初起家 拜左卫郞将。开元中,累迁通州刺史,以強⼲见称。时给事中韩朝宗为按察使,特 表荐之,擢拜秦州都督。俄转陕州刺史,⼊为河南尹。适之 ![]() ![]() 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相,累封清和县公。与李林甫争权不叶,适之 ![]() ![]() ![]() 子季卿,弱冠举明经,颇工文词。应制举,登博学宏词科,再迁京兆府鄠县尉。 肃宗朝,累迁中书舍人,以公事坐贬通州别驾。代宗即位,大举淹抑,自通州征为 京兆少尹。寻复中书舍人,拜吏部侍郞。俄兼御史大夫,奉使河南、江淮宣慰,振 拔幽滞,进用忠廉,时人称之。在铨衡数年,转右散骑常侍。季卿有宇量, ![]() ![]() 孙融,立 ![]() 严 ![]() ![]() ![]() ![]() 睿宗好乐,听之忘倦,玄宗又善音律。先天二年正月望,胡僧婆陀请夜开门燃 百千灯,睿宗御延喜门观乐,凡经四⽇。又追作先天元年大酺,睿宗御安福门楼观 百司酺宴,以夜继昼,经月余⽇。 ![]() 微臣窃惟陛下应天顺人,发号施令,躬亲大礼,昭布鸿泽,孜孜庶政,业业万 几。盖以天下心为心,深戒安危之理,此诚尧、舜、禹、汤之德教也。奈何亲御城 门,以观大酺,累⽇兼夜,臣愚窃所未谕。 夫酺者,因人所利,合醵为 ![]() ![]() ![]() ![]() 《书》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 ![]() ![]() 上纳其言而止。 时侍御史任知古恃宪威,于朝行诟詈⾐冠, ![]() ![]() ![]() ![]() ![]() ![]() ![]() ![]() 二十年,⽑仲得罪赐死,玄宗思曩⽇之奏,擢为刑部侍郞,深见恩遇,改太府 卿。与张九龄相善,九龄⼊相,用 ![]() ![]() ![]() ![]() ![]() ![]() ![]() ![]() ![]() 天宝元年,玄宗尝谓林甫曰:“严 ![]() ![]() ![]() ![]() ![]() ![]() ![]() ![]() ![]() ![]() ![]() ![]() ![]() ![]() 子武,广德中⻩门侍郞、成都尹、剑南节度使。 史臣曰:崔⽇用附会三思,以取⾼位,预讨韦氏,遂握重权。自言“吾一生行 事,皆临时制变,不必专守始谋”信矣。与夫守死善道者,不可同年而语也。张 嘉贞虽不立田园,奈急于势利,朋比近习,杖姜皎、伷先,非中立之士也。萧嵩位 极中令,异政无闻,树破虏之勋,真致远之器。九龄文学政事,咸有所称,一时之 选也。适之临下虽简,在公克勤,惜乎不得其死也! ![]() 赞曰:开元之代,多士盈庭。⽇用无守,嘉贞近名。嵩、龄、适、 ![]() |
上一章 旧唐书 下一章 ( → ) |
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旧唐书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刘昫等是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