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旧唐书 作者:刘昫等 | 书号:10200 时间:2017/3/26 字数:8790 |
上一章 卷四十六 下一章 ( → ) | |
○姚崇 宋璟 姚崇,本名元崇,陕州硖石人也。⽗善意,贞观中,任巂州都督。元崇为孝敬 挽郞,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五迁夏官郞中。时契丹寇陷河北数州,兵机填 委,元崇剖析若流,皆有条贯。则天甚奇之,超迁夏官侍郞,又寻同凤阁鸾台平章 事。 圣历初,则天谓侍臣曰:“往者周兴、来俊臣等推勘诏狱,朝臣递相牵引,咸 承反逆,家国有法,朕岂能违。中间疑有枉滥,更使近臣就狱亲问,皆得手状,承 引不虚,朕不以为疑,即可其奏。近⽇周兴、来俊臣死后,更无闻有反逆者,然则 以前就戮者,不有冤滥耶?”元崇对曰:“自垂拱已后,被告⾝死破家者,皆是枉 酷自诬而死。告者特以为功,天下号为罗织,甚于汉之 ![]() ![]() 时突厥叱利元崇构逆,则天不 ![]() 长安四年,元之以⺟老,表请解职侍养,言甚哀切,则天难违其意,拜相王府 长史,罢知政事,俾获其养。其月,又令元之兼知夏官尚书事、同凤阁鸾台三品。 元之上言:“臣事相王,知兵马不便。臣非惜死,恐不益相王。”则天深然其言, 改为舂官尚书。是时,张易之请移京城大德僧十人配定州私置寺,僧等苦诉,元之 断停,易之屡以为言,元之终不纳。由是为易之所谮,改为司仆卿,知政事如故, 使充灵武道大总管。 神龙元年,张柬之、桓彦范等谋诛易之兄弟,适会元之自军还都,遂预谋,以 功封梁县侯,赐实封二百户。则天移居上 ![]() 睿宗即位,召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寻迁中书令。时玄宗在东宮,太 平公主⼲预朝政,宋王成器为闲厩使,岐王范、薛王业皆掌噤兵,外议以为不便。 元之同侍中宋璟密奏请令公主往就东都,出成器等诸王为刺史,以息人心。睿宗以 告公主,公主大怒。玄宗乃上疏以元之、璟等离间兄弟,请加罪,乃贬元之为申州 刺史。再转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为政简肃,人吏立碑纪德。俄除同州刺史。先 天二年,玄宗讲武在新丰驿,召元之代郭元振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复迁 紫微令。避开元尊号,又改名崇,进封梁国公。固辞实封,乃停其旧封,特赐新封 一百户。 先是,中宗时,公主外戚皆奏请度人为僧尼,亦有出私财造寺者,富户強丁, 皆经营避役,远近充満。至是,崇奏曰:“佛不在外,求之于心。佛图澄最贤,无 益于全赵;罗什多艺,不救于亡秦。何充、苻融,皆遭败灭;齐襄、梁武,未免灾 殃。但发心慈悲,行事利益,使苍生安乐,即是佛⾝。何用妄度奷人,令坏正法?” 上纳其言,令有司隐括僧徒,以伪滥还俗者万二千余人。 开元四年,山东蝗虫大起,崇奏曰:“《⽑诗》云:‘秉彼蟊贼,以付炎火。’ 又汉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蝗蜮,以及蟊贼。’此并除蝗之义也。 虫既解畏人,易为驱逐。又苗稼皆有地主,救护必不辞劳。蝗既解飞,夜必赴火, 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时山东百姓皆烧香礼拜,设祭祈恩, 眼看食苗,手不敢近。自古有讨除不得者,只是人不用命,但使齐心戮力,必是可 除。”乃遣御史分道杀蝗。汴州刺史倪若⽔执奏曰:“蝗是天灾,自宜修德。刘聪 时除既不得,为害更深。”仍拒御史,不肯应命。崇大怒,牒报若⽔曰:“刘聪伪 主,德不胜妖;今⽇圣朝,妖不胜德。古之良守,蝗虫避境,若其修德可免,彼岂 无德致然!今坐看食苗,何忍不救,因以饥馑,将何自安?幸勿迟回,自招悔吝。” 若⽔乃行焚瘗之法,获蝗一十四万石,投汴渠流下者不可胜纪。时朝廷喧议,皆以 驱蝗为不便,上闻之,复以问崇。崇曰:“庸儒执文,不识通变。凡事有违经而合 道者,亦有反道而适权者。昔魏时山东有蝗伤稼,缘小忍不除,致使苗稼总尽,人 至相食;后秦时有蝗,禾稼及草木俱尽,牛马至相啖⽑。今山东蝗虫所在流満,仍 极繁息,实所稀闻。河北、河南,无多贮积,倘不收获,岂免流离,事系安危,不 可胶柱。纵使除之不尽,犹胜养以成灾。陛下好生恶杀,此事请不烦出敕,乞容臣 出牒处分。若除不得,臣在⾝官爵,并请削除。”上许之。⻩门监卢怀慎谓崇曰: “蝗是天灾,岂可制以人事?外议咸以为非。又杀虫太多,有伤和气。今犹可复, 请公思之。”崇曰:“楚王呑蛭,厥疾用瘳;叔敖杀蛇,其福乃降。赵宣至贤也, 恨用其⽝;孔丘将圣也,不爱其羊。皆志在安人,思不失礼。今蝗虫极盛,驱除可 得,若其纵食,所在皆空。山东百姓,岂宜饿杀!此事崇已面经奏定讫,请公勿复 为言。若救人杀虫,因缘致祸,崇请独受,义不仰关。”怀慎既庶事曲从,竟亦不 敢逆崇之意,蝗因此亦渐止息。 是时,上初即位,务修德政,军国庶务,多访于崇,同时宰相卢怀慎、源乾曜 等,但唯诺而已。崇独当重任,明于吏道,断割不滞。然纵其子光禄少卿彝、宗正 少卿异广引宾客,受纳馈遗,由是为时所讥。时有中书主书赵诲为崇所亲信,受蕃 人珍遗,事发,上亲加鞫问,下狱处死。崇结奏其罪,复营救之,上由是不悦。其 冬,曲赦京城,敕文时标诲名,令决杖一百,配流岭南。崇自是忧惧,频面陈避相 位,荐宋璟皆获进见。有人于洛⽔中获自代。俄授开府仪同三司,罢知政事。 居月余,玄宗将幸东都,而太庙屋坏,上召宋璟、苏颋问其故,璟等奏言: “陛下三年之制未毕,诚不可行幸。凡灾变之发,皆所以明教诫。陛下宜增崇大道, 以答天意,且停幸东都。”上又召崇问曰:“朕临发京邑,太庙无故崩坏,恐神灵 诫以东行不便耶?”崇对曰:“太庙殿本是苻坚时所造,隋文帝创立新都,移宇文 朝故殿造此庙,家国又因隋氏旧制,岁月滋深,朽蠹而毁。山有朽坏,尚不免崩, 既久来枯木,合将摧折,偶与行期相会,不是缘行乃崩。且四海为家,两京相接, 陛下以关中不甚丰 ![]() 璟崇先分其田园,令诸子侄各守其分,仍为遗令以诫子孙,其略曰: 古人云:富贵者,人之怨也。贵则神忌其満,人恶其上;富则鬼瞰其室,虏利 其财。自开辟已来,书籍所载,德薄任重而能寿考无咎者,未之有也。故范蠡、疏 广之辈,知止⾜之分,前史多之。况吾才不逮古人,而久窃荣宠,位逾⾼而益惧, 恩弥厚而增忧。往在中书,遘疾虚惫,虽终匪懈,而诸务多阙。荐贤自代,屡有诚 祈,人 ![]() 比见诸达官⾝亡以后,子孙既失覆廕,多至贫寒,斗尺之间,参商是竞。岂唯 自玷,乃更辱先,无论曲直,俱受嗤毁。庄田⽔碾,既众有之,递相推倚,或致荒 废。陆贾、石苞,皆古之贤达也,所以预为定分,将以绝其后争,吾静思之,深所 叹服。 昔孔子亚圣,⺟墓毁而不修;梁鸿至贤,⽗亡席卷而葬。昔杨震、赵咨、卢植、 张奂,皆当代英达,通识今古,咸有遗言,属以薄葬。或濯⾐时服,或单帛幅巾, 知真魂去⾝,贵于速朽,子孙皆遵成命,迄今以为美谈。凡厚葬之家,例非明哲, 或溺于流俗,不察幽明,咸以奢厚为忠孝,以俭薄为悭惜,至令亡者致戮尸暴骸之 酷,存者陷不忠不孝之诮。可为痛哉!可为痛哉!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烦厚葬, 使伤素业。若也有知,神不在柩,复何用违君⽗之令,破⾐食之资。吾⾝亡后,可 殓以常服,四时之⾐,各一副而已。吾 ![]() 今之佛经,罗什所译,姚兴执本,与什对翻。姚兴造浮屠于永贵里,倾竭府库, 广事庄严,而兴命不得延,国亦随灭。又齐跨山东,周据关右,周则多除佛法而修 缮兵威,齐则广置僧徒而依凭佛力。及至 ![]() 且佛者觉也,在乎方寸,假有万像之广,不出五蕴之中,但平等慈悲,行善不 行恶,则佛道备矣。何必溺于小说,惑于凡僧,仍将喻品,用为实录,抄经写像, 破业倾家,乃至施⾝亦无所吝,可谓大惑也。亦有缘亡人造像,名为追福,方便之 教,虽则多端,功德须自发心,旁助宁应获报?递相欺诳,浸成风俗,损耗生人, 无益亡者。假有通才达识,亦为时俗所拘。如来普慈,意存利物,损众生之不⾜, 厚豪僧之有余,必不然矣。且死者是常,古来不免,所造经像,何所施为? 夫释迦之本法,为苍生之大弊,汝等各宜警策,正法在心,勿效兒女子曹,终 ⾝不悟也。吾亡后必不得为此弊法。若未能全依正道,须顺俗情,从初七至终七, 任设七僧斋。若随斋须布施,宜以吾缘⾝⾐物充,不得辄用余财,为无益之枉事, 亦不得妄出私物,徇追福之虚谈。 道士者,本以玄牝为宗,初无趋竞之教,而无识者慕僧家之有利,约佛教而为 业。敬寻老君之说,亦无过斋之文,抑同僧例,失之弥远。汝等勿拘鄙俗,辄屈于 家。汝等⾝没之后,亦教子孙依吾此法云。 十七年,重赠崇太子太保。崇长子彝,开元初光禄少卿。次子异,坊州刺史。 少子弈,少而修谨,开元末,为礼部侍郞、尚书右丞。天宝元年,右相牛仙客薨, 彝男闳为侍御史、仙客判官,见仙客疾亟, ![]() ![]() ![]() 宋璟,邢州南和人,其先自广平徙焉,后魏吏部尚书弁七代孙也。⽗玄抚,以 璟贵,赠邢州刺史。璟少耿介有大节,博学,工于文翰。弱冠举进士,累转凤阁舍 人。当官正⾊,则天甚重之。长安中,幸臣张易之诬构御史大夫魏元忠有不顺之言, 引凤阁舍人张说令证之。说将⼊于御前对覆,惶惑迫惧,璟谓曰:“名义至重,神 道难欺,必不可 ![]() 璟寻迁左御史台中丞。张易之与弟昌宗纵恣益横,倾朝附之。昌宗私引相工李 弘泰观占吉凶,言涉不顺,为飞书所告。璟廷奏请穷究其状,则天曰:“易之等已 自奏闻,不可加罪。”璟曰:“易之等事露自陈,情在难恕,且谋反大逆,无容首 免。请勒就御史台勘当,以明国法。易之等久蒙驱使,分外承恩,臣必知言出祸从, 然义 ![]() 璟尝侍宴朝堂,时易之兄弟皆为列卿,位三品,璟本阶六品,在下。易之素畏 璟,妄悦其意,虚位揖璟曰:“公第一人,何乃下座?”璟曰:“才劣品卑,张卿 以为第一人,何也?”当时朝列,皆以二张內宠,不名官,呼易之为五郞,昌宗为 六郞。天官侍郞郑善果谓璟曰:“中丞奈何呼五郞为卿?”璟曰:“以官言之,正 当为卿;若以亲故,当为张五。⾜下非易之家奴,何郞之有?郑善果一何懦哉!” 其刚正皆此类也。自是易之等常 ![]() 神龙元年,迁吏部侍郞。中宗嘉璟正直,仍令兼谏议大夫、內供奉,仗下后言 朝廷得失。寻拜⻩门侍郞。时武三思恃宠执权,尝请托于璟,璟正⾊谓之曰:“当 今复子明辟,王宜以侯就第,何得尚⼲朝政?王独不见产、禄之事乎?”俄有京兆 人韦月将上书讼三思潜通宮掖,将为祸患之渐,三思讽有司奏月将大逆不道,中宗 特令诛之。璟执奏请按其罪状,然后申明典宪,月将竟免极刑,配流岭南而死。 中宗幸西京,令璟权检校并州长史,未行,又带本官检校贝州刺史。时河北频 遭⽔潦,百姓饥馁,三思封邑在贝州,专使征其租赋,璟又拒而不与,由是为三思 所挤。又历杭、相二州刺史,在官清严,人吏莫有犯者。 中宗晏驾,拜洛州长史。睿宗践祚,迁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玄宗在舂 宮,又兼右庶子,加银青光禄大夫。先是,外戚及诸公主⼲预朝政,请托滋甚。崔 湜、郑愔相次典选,为权门所制,九流失叙,预用两年员阙注拟,不⾜,更置比冬 选人,大为士庶所叹。至是,璟与侍郞李乂、卢从愿等大⾰前乂弊,取舍平允,铨 综有叙。 时太平公主谋不利于玄宗,尝于光范门內乘辇伺执政以讽之,众皆失⾊。璟昌 言曰:“东宮有大功于天下,真宗庙社稷之主,安得有异议!”乃与姚崇同奏请令 公主就东都。玄宗惧,抗表请加璟罪于等,乃贬璟为楚州刺史。无几,历魏、兗、 冀三州刺史,河北按察使。迁幽州都督、兼御史大夫。寻拜国子祭酒,兼东都留守。 岁余,转京兆尹,复拜御史大夫,坐事出为睦州刺史,转广州都督,仍为五府经略 使。广州旧俗,皆以竹茅为屋,屡有火灾。璟教人烧瓦,改造店肆,自是无复延烧 之患,人皆怀惠,立颂以纪其政。 开元初,征拜刑部尚书。四年,迁吏部尚书,兼⻩门监。明年,官名改易,为 侍中,累封广平郡公。其秋,驾幸东都,次永宁之崤⾕,驰道隘狭,车骑停拥,河 南尹李朝隐、知顿使王怡并失于部伍,上令黜其官爵。璟⼊奏曰:“陛下富有舂秋, 方事巡狩,一以垫隘,致罪二臣,窃恐将来人受艰弊。”于是遽令舍之。璟曰: “陛下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由于下。请且使待罪于朝,然后诏复其 职,则进退得其度矣。”上深善之。俄又令璟与中书侍郞苏颋为皇子制名及封邑, 并公主等邑号。璟等奏曰:“王子将封三十余国,周之麟趾,汉之⽝牙,彼何⾜云, 于斯为盛。窃以郯、郏王等傍有古邑字,臣等以类推择,谨件三十国名。又王子先 有名者,皆上有‘嗣’字,又公主邑号,亦选择三十美名,皆文不害意,言⾜定体。 又令臣等别撰一佳名及一美邑号者。七子均养,百王至仁,今若同等别封,或缘⺟ 宠子爱,骨⾁之际,人所难言,天地之中,典有常度。昔袁盎降慎夫人之席,文帝 竟纳之,慎夫人亦不以为嫌,美其得久长之计。臣等故同进,更不别封,上彰覆载 无偏之德。”上称叹之。 七年,开府仪同三司王皎卒,及将筑坟,皎子驸马都尉守一请同昭成皇后⽗窦 孝谌故事,其坟⾼五丈一尺。璟及苏颋请一依礼式,上初从之。翌⽇,又令准孝谌 旧例。璟等上言曰: 夫俭,德之恭;侈,恶之大。⾼坟乃昔贤所诫,厚葬实君子所非。古者墓而不 坟,盖此道也。凡人子于哀送之际,则不以礼制为思。故周、孔设齐斩缌免之差, ⾐衾棺郭之度,贤者俯就,私怀不果。且苍梧之野,骊山之徒,善恶分区,图史 所载。众人皆务奢靡而独能⾰之,斯所谓至孝要道也。中宮若以为言,则此理固可 敦谕。 在外或云窦太尉坟甚⾼,取则不远者。纵令往⽇无极言,其事偶行,令出一时, 故非常式。又贞观中文德皇后嫁所生女长乐公主,奏请仪注加于长公主,魏征谏云: “皇帝之姑姊为长公主,皇帝之女为公主,既有‘长’字,合⾼于公主。若加于长 公主,事甚不可。”引汉明故事云:“群臣 ![]() 况令之所载,预作纪纲,情既无穷,故为之制度,不因人以摇动,不变法以爱 憎。顷谓金科⽟条,盖以此也。比来蕃夷等辈及城市闲人,递以奢靡相⾼,不将礼 仪为意。今以后⽗之宠,开府之荣,金⽳⽟⾐之资,不忧少物;⾼坟大寝之役,不 畏无人。百事皆出于官,一朝亦可以就。而臣等区区不已以闻,谅 ![]() 上谓璟等曰:“朕每事常 ![]() ![]() 先是,朝集使每至舂将还,多有改转,率以为常,璟奏请一切勒还,绝其侥求 之路。又噤断恶钱,发使分道检括销毁之,颇招士庶所怨。俄授璟开府仪同三司, 罢知政事。明年,京兆人权梁山构逆伏诛,制河南尹王怡驰传往长安穷其枝 ![]() 二十年,以年老上表曰:“臣闻力不⾜者,老则更衰;心无主者,疾而尤废。 臣昔闻其语,今验诸⾝,况且兼之,何能为也。臣自拔迹幽介,钦属盛明,才不逮 人,艺非经国。复以久承驱策,历参试用,命偶时来,荣因岁积。遂使再升台座, 三⼊冢司,进阶开府,增封本郡。所更中外,已紊彝章,逮居端揆,左叨名职。何 者?丞相官师之长,任重昔时;愚臣衰朽之余,用惭他⽇。位则愈盛,人则浸微, 尽知其然,何居而可?顷僶俯从政,苍⻩不言,实怀覆载之德,冀竭涓尘之效。今 积羸成惫,沈锢莫瘳,耳目更昏,手⾜多废。顾惟殒越,宁遂宿心?安可以苟徇大 名,仍尸重禄,且留章绶,不上阙庭。仪刑此乖,礼法何设?伏惟陛下审能以授, 为官而择,察臣之恳词,矜臣之不逮,使罢归私第,养疾衡门,上弭官谤,下知死 所。则归全之望,获在愚臣;养老之恩,成于圣代。⽇暮途远,天⾼听卑,瞻望轩 墀,伏深感恋。谨奉表陈乞以闻。”手敕许之,仍令全给禄俸。璟乃退归东都私第, 屏绝人事,以就医药。二十二年,驾幸东都,璟于路左 ![]() 子昇,天宝初太仆少卿。次尚,汉东太守。次浑,与右相李林甫善,引为谏议 大夫、平原太守、御史中丞、东京采访使。次恕,都官郞中、剑南采访判官,依倚 权势,颇为贪暴。浑在平原,重征一年庸调。作东畿采访使,又使河南尉杨朝宗影 娶 ![]() ![]() ![]() ![]() ![]() 史臣曰:履艰危则易见良臣,处平定则难彰贤相。故房、杜预创业之功,不可 俦匹。而姚、宋经武、韦二后,政 ![]() ![]() 赞曰:姚、宋⼊用,刑政多端。为政匪易,防刑益难。谏诤以猛,施张用宽。 不有其道,将何以安? |
上一章 旧唐书 下一章 ( → ) |
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旧唐书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刘昫等是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