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旧唐书 作者:刘昫等 | 书号:10200 时间:2017/3/26 字数:12223 |
上一章 卷四十四 下一章 ( → ) | |
○苏味道 李峤 崔融 卢蔵用 徐彦伯 苏味道,赵州栾城人也。少与乡人李峤俱以文辞知名,时人谓之苏李。弱冠, 本州举进士。累转咸 ![]() 延载初,历迁凤阁舍人、检校凤阁侍郞、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加正授,证圣 元年,坐事,出为集州刺史,俄召拜天官侍郞。圣历初,迁凤阁侍郞、同凤阁鸾台 三品。味道善敷奏,多识台阁故事,然而前后居相位数载,竟不能有所发明,但脂 韦其间,苟度取容而已。尝谓人曰“处事不 ![]() 长安中,请还乡改葬其⽗,优制令州县供其葬事。味道因此侵毁乡人墓田,役 使过度,为宪司所劾,左授坊州刺史。未几,除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神龙初,以亲 附张易之,昌宗贬授郿州剌史。俄而复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未行而卒,年五十八, 赠冀州刺史。味道与其弟太子洗马味玄甚相友爱,味玄若请托不谐,辄面加凌折, 味道对之怡然,不以为忤,论者称焉。有文集行于代。 李峤,赵州赞皇人,隋內史侍郞元 ![]() 时初置右御史台,巡按天下,峤上疏陈其得失曰: 陛下创置右台,分巡天下,察吏人善恶,观风俗得失,斯政途之纲纪,礼法之 准绳,无以加也。然犹有未折衷者,臣请试论之。夫噤纲尚疏,法令宜简,简则法 易行而不烦杂,疏则所罗广而无苛碎。窃见垂拱二年诸道巡察使所奏科目,凡有四 十四件,至于别准格敕令察访者,又有三十余条。而巡察使率是三月已后出都,十 一月终奏事,时限迫促,簿书填委,昼夜奔逐,以赴限期。而每道所察文武官,多 至二千余人,少者一千已下,皆须品量才行,褒贬得失, ![]() 又曰: 今之所察,但准汉之六条,推而广之,则无不包矣。无为多张科目,空费簿书。 且朝廷万机,非无事也,机事之动,恆在四方,是故冠盖相望,邮驿继踵。今巡使 既出,其他外州之事,悉当委之,则传驿大减矣。然则御史之职,故不可得闲,自 非分州统理,无由济其繁务。有大小相兼,率十州置御史一人,以周年为限,使其 亲至属县,或⼊闾里,督察奷讹,观采风俗,然后可以求其实效,课其成功。若此 法果行,必大裨政化。且御史出持霜简,⼊奏天阙,其于励已自修,奉职存宪,比 于他吏,可相百也。若其按劾奷琊,纠擿欺隐,比于他吏,可相十也。陛下试用臣 言,妙择贤能,委之心膂,假温言以制之,陈赏罚以劝之,则莫不尽力而效死矣。 何政事之不理,何噤令之不行,何妖孽之敢兴? 则天善之。乃下制分天下为二十道,简择堪为使者。会有沮议者,竟不行。寻 知天官侍郞事,迁麟台少监。 圣历初,与姚崇偕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转鸾台侍郞,依旧平章事,兼修国 史。久视元年,峤舅天官侍郞张锡⼊知政事,峤转成均祭酒,罢知政事及修史,舅 甥相继在相位,时人荣之。峤寻检校文昌左丞、东都留守。长安三年,峤复以本官 平章事,寻知纳言事。明年,迁內史。峤后固辞烦剧,复拜成均祭酒,平章事如故。 长安末,则天将建大像于⽩司马坂,峤上疏谏之,其略曰:“臣以法王慈敏, 菩萨护持,唯拟饶益众生,非要营修土木。伏闻适像,税非户口,钱出僧尼,不得 州县祗承,必是不能济办,终须科率,岂免劳扰!天下编户,贫弱者众,亦有佣力 客作以济糇粮,亦有卖舍贴田以供王役。造像钱见有一十七万余贯,若将散施,广 济贫穷,人与一千,济得一十七万余户。拯饥寒之弊,省劳役之勤,顺诸佛慈悲之 心,沾圣君亭育之意,人神胥悦,功德无穷。”疏奏不纳。 中宗即位,峤以附会张易之兄弟,出为豫州刺史。未行,又贬为通州刺史。数 月,徵拜吏部侍郞,封赞皇县男。无几,迁吏部尚书,进封县公。神龙二年,代韦 安石为中书令。初,峤在吏部时,志 ![]() 睿宗即位,出为怀州刺史,寻以年老致仕。初,中宗崩,峤密表请处置相王诸 子,勿令在京。及玄宗践祚,宮內获其表,以示侍臣。或请诛之,中书令张说曰: “峤虽不辩逆顺,然亦为当时之谋,吠非其主,不可追讨其罪。”上从其言,乃下 制曰:“事君之节,危而不变,为臣则忠,贰乃无赦。特进、赵国公李峤,往缘宗、 韦弑逆,朕恭行戡定,揖让之际,天命有归,峤有窥觎,不知逆顺,状陈诡计,朕 亲览焉。以其早负辞学,累居台辅,妨而莫言,,特掩其恶。今忠琊既辨,具物惟 新,赏罚倘乖,下人安劝?虽经赦令,犹宜放斥,矜其老疾,俾遂余生,宜听随子 虔州刺史暢赴任。”寻起为卢州别驾而卒。有文集五十卷。 崔融,齐州全节人。初,应八科举擢第。累补宮门丞,兼直崇文馆学士。中宗 在舂宮,制融为侍读,兼侍属文,东朝表疏,多成其手。圣历中,则天幸嵩岳,见 融所撰《启⺟庙碑》,深加叹美,及封禅毕,乃命融撰朝观碑文。自魏州司功参军 擢授著作佐郞,寻转右史。圣历二年,除著作郞,仍兼右史內供奉。四年,迁凤阁 舍人。久视元年,坐忤张昌宗意,左授婺州长史。顷之,昌宗怒解,又请召为舂官 郞中,知制诰事。长安二年,再迁凤阁舍人。三年,兼修国史。时有司表税关市, 融深以为不可,上疏谏曰: 伏见有司税关市事条,不限工商,但是行人尽税者,臣谨按《周礼》九赋,其 七⽇“关市之赋”窃惟市纵繁巧,关通末游, ![]() 往古之时,淳朴未散,公田籍而不税,关防讥而不征。中代已来,浇风骤进, 桑⿇疲弊,稼穑辛勤,于是各徇通财,争趋作巧,求径捷之 ![]() ![]() ![]() 臣谨案《易》《系辞》称:“庖羲氏没,神农氏作,⽇中为市,致天下之人, 聚天下之货, ![]() ![]() ![]() ![]() 四海之广,九州之杂。关必据险路,市必凭要津。若乃富商大贾,豪宗恶少, 轻死重义,结 ![]() ![]() ![]() ![]() ![]() 孟轲又云:“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今行者皆税, 本末同流。且如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 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 ![]() ![]() ![]() 五帝之初,不可详已;三王之后,厥有著云;秦、汉相承,典章大备至如关市 之税,史籍有文。秦政以雄图武力,舍之而不用也;汉武以霸略英才,去之而勿取 也。何则?关为御暴之所,市为聚人之地,税市则人散,税关则暴兴,暴兴则起异 图,人散则怀不轨。夫人心莫不背善而乐祸,易动而难安。一市不安,则天下之市 心摇矣;一关不安,则天下之关心动矣。况浇风久扇,变法为难,徒 ![]() ![]() 今之所以税关市者,何也?岂不以国用不⾜,边寇为虞,一行斯术,冀有殷赡 然也!微臣敢借前箸以筹之。伏惟陛下当圣期,御玄箓,沉璧于洛,刻石于嵩,铸 宝鼎以穷奷,坐明堂而布政,神化广洽,至德潜通。东夷暂惊,应时平殄;南蛮才 动,计⽇归降。西域五十余国,广输一万余里,城堡清夷,亭堠静谧。比为患者, 唯苦二蕃。今吐蕃请命,边事不起,即目虽尚屯兵,久后疑成驰柝。独有默啜,假 息孤恩,恶贯祸盈,覆亡不暇。征役⽇已省矣,繁费⽇已稀矣,然犹下明制,遵太 朴,爱人力,惜人财,王侯旧封,妃主新礼,所有支料,咸令减削。此陛下以躬率 先,尧、舜之用心也。且关中、河北,⽔旱数年,诸处逃亡,今始安辑,,倘加重 税,或虑相惊。况承平岁积,薄赋⽇久,俗荷深恩,人知自乐。卒有变法,必多生 怨,生怨则惊扰,惊扰则不安,中既不安,外何能御?文王曰:“帝王富其人,霸 王富其地,理国若不⾜, ![]() 陛下留神系表,属想政源,冒兹炎炽,早朝晏坐。一⽇二⽇,机务不遗,先天 后天,虚心密应。时政得失,小子何知,率陈瞽辞,伏纸惶惧。 疏奏,则天纳之,乃寝其事。 四年,除司礼少卿,仍知制诰。时张易之兄弟颇招集文学之士,融与纳言李峤、 凤阁侍郞苏味道、麟台少监王绍宗等俱以文才降节事之。及易之伏诛,融左授袁州 刺史。寻召拜国子司业,兼修国史。神龙二年,以预修《则天实录》成,封清河县 子,赐物五百段,玺书褒美。融为文典丽,当时罕有其比,朝廷所须《洛出宝图颂》、 《则天哀册文》及诸大手笔,并手敕付融。撰哀册文,用思精苦,遂发病卒,时年 五十四。以侍读之恩,追赠卫州刺史,谥曰文。有集六十卷。二子禹锡、翘,开元 中,相次为中书舍人。 卢蔵用,字子潜,度支尚书承庆之侄孙也。⽗璥,有名于时,官至魏州司马。 蔵用少以辞学著称。初举进士选,不调,乃著《芳草赋》以见意。寻隐居终南山, 学辟⾕、练气之术。 长安中,征拜左拾遗。时则天将营兴泰宮于万安山,蔵用上疏谏曰: 臣愚虽不达时变,窃尝读书,见自古帝王之迹众矣。臣闻土阶三尺,茅茨不翦, 采椽不斫者,唐尧之德也;卑宮室,菲饮食,尽力于沟洫者,大禹之行也;惜中人 十家之产,而罢露台之制者,汉文之明也。并能垂名无穷,为帝皇之烈。岂不以克 念徇物,博施济众,以臻于仁恕哉!今陛下崇台邃宇,离宮别馆,亦已多矣。更穷 人之力以事土木,臣恐议者以陛下为不忧人、务奉已也。 且顷岁已来,虽年⾕颇登,而百姓未有储蓄。陛下西幸东巡,人未休息,土木 之役,岁月不空。陛下不因此时施德布化,复广造宮苑,臣恐人未易堪。今左右近 臣,多以顺意为忠;朝廷具僚,皆以犯忤为患。至今陛下不知百姓业失,亦不知左 右伤陛下之仁也。臣闻忠臣不避死亡之患,以纳君于仁;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垂 名千载。陛下诚能发明恕之制,以劳人为辞,则天下必以陛下为惜人力而苦己也。 小臣固陋,不识忌讳,敢冒死上闻。乞下臣此章,与执事者议其可否,则天下幸甚。 神龙中,累转起居舍人,兼知制诰,俄迁中书舍人。蔵用常以俗多拘忌,有乖 至理,乃著《析滞论》以暢其事,辞曰: 客曰:“天道玄微,神理幽化,圣人所以法象,众庶由其运行。故大挠造甲子, 容成著律历,⻩公裁变,玄女启谟,八门御时,六神直事。从之者则兵強国富,违 之者则将弱朝危,有同影响,若合符契。先生亦尝闻之乎? 主人曰:“何为其然也?子所谓曲学所习,曘昧所守,徒识偏方之诡说,未究 亨衢之通论。盖《易》曰“先天不违”《传》称“人神之主”范围不过,三才 所以虚中;进退非琊,百王所以无外。故曰:“国之将兴听于人,将亡听于神。” 又曰:“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人无衅焉,妖不自作。”由是言之,得丧兴亡,并 关人事;吉凶悔吝,无涉天时。且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为不善者,天降之殃。⾼ 宗修德,桑⾕以变;宋君引过,法星退舍,此天道所以从人者也。古之为政者,刑 狱不滥则人寿,赋敛蠲省则人富,法令有常则国静,赏罚得中则兵強。所以礼者, 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礼赏不倦,则士争先。苟违此途,虽卜时行刑,择⽇ 出令,必无成功矣。自叔世迁讹,俗多徼幸,竞称怪力,争诵诡言,屈政教而就孤 虚,弃信赏而从推步。附会前史,变易旧经,依托空文,以为征据。覆军败将者, 则隐秘无闻;偶同幸中者,则共相文饰。岂唯德之增惑,亦乃学人自是。呜呼,习 俗讹谬,一至此焉! 昔者,甲子兴师,非成功之⽇;往亡用事,异制胜之辰。人事苟修,何往不济? 至若环城自守,接阵重围,无阙地形,不乖天道。若兵強将智,粟积城坚,虽复屡 转魁刚,频移太岁,坐推⽩虎,行计贪狼,自符难斗之祥,多贻蚁附之困。故曰, 任贤使能,则不时⽇而事利;明法审令,则不卜筮而事吉;养劳赏功,则不祷祠而 得福。此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太公犯雨,逆天时也,韩信背⽔,乖 地利也,并存人事,俱成大业。削树而斩庞涓,举火而屠张郃,未必暗同岁德,冥 会⽇游,俱运三门,并占四杀。杜邮齿剑,抑唯计沮,垓下悲歌,实阶剚印。若以 并资厌胜,不事良图,则长平尽坑,固须恆济,襄城无噍,亦可常保。是知拘而多 忌,终丧大功;百姓与能,必遗小数。金 ![]() 客乃蹙然避席曰:“鄙人困蒙,不阶至道,请事斯语,归于正途。而今而后, 焚蓍⻳,毁律历,废合六,斥五行,浩然清虑,则将奚若?”答曰:“此所谓过犹 不及也。夫甲子所以配⽇月,律历所以通岁时,金木所以备法象,蓍⻳所以筮吉凶。 圣人以此神明德行,辅助谋猷,存之则协赞成功,执之则凝滞于物。消息之义,其 在兹乎”!客于是循墙匍匐,帖然无气,口去心醉,不知所以答矣。 景龙中,为吏部侍郞。蔵用 ![]() ![]() ![]() 蔵用工篆隶,好琴棋,当时称为多能之士。少与陈子昂、赵贞固友善,二人并 早卒,蔵用厚抚其子,为时所称。然初隐居之时,有贞俭之 ![]() ![]() 徐彦伯,兗州瑕丘人也。少以文章擅名,河北道安抚大使薛元超表荐之,对策 擢第,累转蒲州司兵参军。时司户韦暠善判事,司士李亘工于翰札,而彦伯以文辞 雅美,时人谓之“河中三绝” 彦伯圣历中累除给事中,时王公卿士多以言语不慎,密为酷吏周兴、来俊臣等 所陷,彦伯乃著《枢机论》以诫于代,其辞曰: 《书》曰:“唯口起羞,惟甲胃起戎。”又云:“齐乃位,度乃口。”《易》 曰:“慎言语,节饮食。”又云:“出其言善,千里应之;出其言不善,千里违之。” 《礼》亦云:“可言也,不可行也,君子不言也;可行也,不可言也,君子不行也。” 呜呼!先圣知言之为大也,知言之为急也,精微以劝之,典谟以告之,礼经以防之。 守名教者,何可不修其诂训而服其糟粕乎?故曰:“言语者,君子之枢机,动则物 应,物应则得失之兆见也。得之者江海比邻,失之者肝胆楚、越,然后知否泰荣辱, 系于言乎! 夫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志之端也,⾝之文也,既可以济⾝,亦可以覆 ⾝。故中庸镂其心,右阶铭其背,南容复于⽩圭,箕子畴于《洪范》,良有以也。 是以掎摭瑕玷,参详躁竞,审无常以阶 ![]() ![]() ![]() ![]() 夫不可言而言者曰狂,可言而不言者曰隐。钳⾆拱默,曷通彼此之怀;括囊而 处,孰启谟明之训?则上言者,下听也;下言者,上用也。睿哲之言,犹天地也, 人覆焘而生焉;大雅之言,犹钟鼓也,人考击而乐焉。作以⻳镜,姬公之言也;出 为金石,曾子之言也;存其家邦,国侨之言也;立而不朽,臧孙之言也。是谓德音, 诣我宗极,満于天下,贻厥后昆。殷宗甘之于酒醴,孙卿谕之以琴瑟,阙里重于四 时,郢都轻其千乘。岂不韪哉,岂不休哉!但楙探世猷,克念丕训,审思而应,精 虑而动。谋其心以后发,择其 ![]() ![]() 神龙元年,迁太常少卿,兼修国史,以预修《则天实录》成,封⾼平县子,赐 物五百段。未几,出为卫州刺史,以善政闻,玺书劳勉。俄转蒲州刺史,⼊为工部 侍郞,寻除卫尉卿,兼昭文馆学士。景龙三年,中宗亲拜南郊,彦伯作《南郊赋》 以献,辞甚典美。景云初,加银青光禄大夫,迁右散骑常侍、太子宾客,仍兼昭文 馆学士。先天元年,以疾乞骸骨,许之。开元二年卒。彦伯事寡嫂甚谨,抚诸侄同 于己子。自晚年属文,好为強涩之体,颇为后进所效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于时。 史臣曰:才出于智,行出于 ![]() ![]() ![]() 赞曰:房、杜、姚、宋,俱立大功。咸以二族,谭为美风。苏、李文学,一代 之雄。有惭辅弼,称之岂同。凡人有言,未必有德。崔与卢、徐,皆攻翰墨。文虽 堪尚,义无可则。备位守常,斯言罔忒。 部分译文 苏味道,赵州栾城人。少年时代就与同乡李峤同以文辞知名,当时人们称之为苏李。二十岁,在赵州举进士。调任咸 ![]() 延载初年(694),历任凤阁舍人、检校凤阁侍郞、代理宰相。延圣元年(695),犯错外调任集州刺史,不久又授天官侍郞。圣历初年(693),迁任凤阁侍郞,代理宰相。苏味道善于上奏铺陈论说,很了解台阁內情和典章制度,但是他前后任宰相数年,竟然不能对內阁问题有所发现,只是谄媚其中,见风转舵而已。他曾对人说“:处事不要决断得太明⽩,如果有错误,必然要承担责任遭谴责,只要模棱持两端就可以了。”当时人们由此称他为“苏模棱” 长安年中(703),苏味道上表请求还乡改葬他的⽗亲,武则天特别优待他,下令所在州县供给葬事。苏味道因此侵占毁坏乡人墓田,役使过度,被地方官举报,被贬谪到坊州任刺史。未过多久,任他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神龙初年(705),因为依附张易之、张昌宗,被贬谪任。。州刺史。不久又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未上任就死了,年五十八岁。赠冀州刺史,苏味道与他的弟弟太子洗马苏味玄甚相友爱,苏味玄托付他所办的事如未办成,经常当面指责他,但苏味道对之怡然,不把这当一回事,论者称扬他这一点。苏味道有文集行于当时。 卢蔵用,字子潜,是度支尚书卢孙庆的侄孙。他的⽗亲卢王敬,在当时很有名,官至魏州司马。卢蔵用少年时代就以辞学著称,他在举进士之初,因不被选用,就做《芳草赋》来表达自己的心志。不久,隐居终南山,学辟⾕(导引之术,不食五⾕,可以长生)练气之术。 长安年间,被朝廷征召拜左拾遗。当时,武则天要在万安山营造兴泰宮。卢蔵用上疏提意见说: “臣愚昧,虽然不能通达时变,但还读了一些书,从书中见到古代帝王的业绩很多。臣闻土筑的台阶三尺,屋顶的茅草不修剪,栎木的椽子不砍削,是唐尧的好作风;低矮的宮室,微薄的饮食,尽力于⽔道疏通,是大禹的好行为;爱惜平常百姓十家之产,停止露台的修造,是汉文帝的知民疾苦。他们都能垂名永年,为帝皇的最光辉者。这难道不是克制 ![]() “况且近岁以来,虽年⾕丰登,但百姓没有储蓄。陛下西幸东巡,人未休息,土木之类的劳役,不空岁月。陛下不趁此时施法布化,却还在广造宮苑,臣恐百姓难以承受。今左右近臣,大多以顺从陛下心意为忠;朝廷臣僚,都以不顺从陛下心意为患。这样就使陛下不知百姓为劳役而失农桑生计,也不知左右的人在伤害陛下的仁德;明主不恶忠直意,因此名垂千载。陛下如真能开启弘扬宽恕之制,以劳苦民人为念,那么天下民人一定会知道陛下是怜惜百姓人力而克己的圣明君主。小臣鄙陋,不识忌讳,敢冒死直言。并乞请将下臣此章, ![]() 神龙年间,卢蔵用调任起居舍人,兼管制诰,不久,又迁任中书舍人。卢蔵用认为世俗多拘忌,有违至理,于是著《析滞论》以使事理通畅。其文如下: “客说:天道深奥微妙,神理变化无形,圣人所以效法物象,一切由其运行。故⻩帝之臣大挠造甲子,配天⼲地支;容成善律历,含四时变化。⻩公控制变化,玄女开启谋略,八门配九宮以推知时变凶吉,六神乘一破十以使百事不失。所以顺从天道神理的,就会兵強国富;违背的就会将弱国危。这如同影随形、响随声,若合符契,先生也曾听说过这些吗? “主人答道:为什么它是这样呢?你所说的,曲琊学问却反复学习的、暗昧玄理却始终把守的,只不过是些偏方之诡说,并未弄明顺应规律的通论。因此《易经》说:‘先天不远。’《传》称:‘人,神之主。’范围不超过天、地、人三才,所以中虚,进退不曲琊,百王所以不在外。故此说‘家国将兴听于人,将亡听于神’。又说‘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人自⾝无病,妖不自作’。由此言之,得失兴亡,都关人事,吉凶悔咎,与天时无⼲涉。况且皇天无亲,只辅助有德的人;不⼲善事的人,老天要降灾于他。所以,⾼宗修养德行,桑⾕也发生变化;宋君自省己过,主 ![]() “过去,甲子⽇兴师,并不等于成功之⽇;往而不能行事,不等于制胜之时。人事如果处理好了,何往不成功啊?至于环城自守,接阵战于重围,地利不决,天道不违。如果兵強将智,粮积城坚,即使魁刚星在屋上多次出现,太岁木星在天上频繁移动,坐卧行止均推算出不吉利的⽩虎、贪狼,现实仍会吉祥。所以说只要任贤使能,那么不管吉⽇良辰,做事也顺利;只要明法审令,那么不卜算行事也吉利;只要养劳赏功,那么不祈祷也会得福。这就是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姜太公犯雨,违逆天时;韩信背⽔,失去地利,但他们均存心于人事,却成了大业。削树斩庞涓,举火而屠张合阝,未必就暗同了岁中德神,遇到凶兆。杜邮是⽩起伏剑处,还是因策略失败;垓下是楚霸王悲歌之处,造成不好结局,还是因为玩印无赏;若因为満⾜胜利,不思考良图,那么在长平就都要被坑埋,如坚持把守互相救援,襄城也就不会出现紧急,也可常保平安了。这都是在智识上被拘束而且多忌讳,终于丧失大功。金 ![]() “客人听了,恭敬地避席,说:‘鄙人糊涂,还没有踏上至道的台阶,请允许我弄清这些道理,归于正途,从今而后,烧掉蓍草和⻳甲,毁掉律历,废除合六,斥去五行,浩然澄清思想,则将如何?’主人答道‘:这就是所说的过犹不及了。甲子是用来配⽇月的,律历是用来通岁时的,金木⽔火土是用来备天地万物的,蓍⻳是用占卜吉凶的。圣人以此来使德行神圣,辅助计谋,客观对待它就协助事业成功,凝滞死板就使万物凝滞无生气。万物消长之义,大概就在这里吧!’客人于是沿墙 ![]() 景龙年间,卢蔵用为吏部侍郞。他 ![]() ![]() 卢蔵用擅于篆书隶书,喜爱琴棋,当时称为多能之士。少年时与陈子昂、赵贞固友善,二人都早卒,卢蔵用很好地抚养他们的子女,为当时所称扬。但是当初隐居的时候,有贞俭的美名,往来于少室、终南二山,时人称为“随驾隐士”;后来到朝廷做官,小心趋奉,虚假谄媚,专事权贵,奢侈靡 ![]() ![]() |
上一章 旧唐书 下一章 ( → ) |
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旧唐书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旧唐书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刘昫等是旧唐书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