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魏书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魏书 作者:魏收 | 书号:10194 时间:2017/3/26 字数:12440 |
上一章 卷五十五 下一章 ( → ) | |
崔光 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祖赐名焉。东清河鄃人也。祖旷,从慕容德南渡 河,居青州之时⽔。慕容氏灭,仕刘义隆为乐陵太守。⽗灵延,刘骏龙骧将军、长 广太守,与刘彧冀州刺史崔道固共拒军国。 慕容⽩曜之平三齐,光年十七,随⽗徙代。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 ⺟。太和六年,拜中书博士,转著作郞,与秘书丞李彪参撰国书。迁中书侍郞、给 事⻩门侍郞,甚为⾼祖所知待。常曰:“孝伯之才,浩浩如⻩河东注,固今⽇之文 宗也。”以参赞迁都之谋,赐爵朝 ![]() 光少有大度,喜怒不见于⾊。有毁恶之者,必善言以报之,虽见诬谤,终不自 申曲直。皇兴初,有同郡二人并被掠为奴婢,后诣光求哀,光乃以二口赎免。⾼祖 闻而嘉之。虽处机近,曾不留心文案,唯从容论议,参赞大政而已。⾼祖每对群臣 曰:“以崔光之⾼才大量,若无意外咎谴,二十年后当作司空。”其见重如是。又 从驾破陈显达。世宗即位,正除侍中。 初,光与李彪共撰国书。太和之末,彪解著作,专以史事任光。彪寻以罪废。 世宗居谅暗,彪上表求成《魏书》,诏许之,彪遂以⽩⾐于秘书省著述。光虽领史 官,以彪意在专功,表解侍中、著作以让彪,世宗不许。迁太常卿,领齐州大中正。 正始元年夏,有典事史元显献四⾜四翼 ![]() 臣谨按:《汉书-五行志》:宣帝⻩龙元年,未央殿路軨中,雌 ![]() ![]() ![]() ![]() ![]() ![]() ![]() ![]() ![]() ![]() ![]() 臣以邕言推之,翅⾜众多,亦群下相扇助之象,雏而未大,脚羽差小,亦其势 尚微,易制御也。臣闻灾异之见,皆所以示吉凶,明君睹之而惧,乃能招福;暗主 视之弥慢,所用致祸。《诗》、《书》、《舂秋》、秦、汉之事多矣,此陛下所观 者也。今或有自 ![]() ![]() ![]() ![]() 诚愿陛下留聪明之鉴,警天地之意,礼处左右,节其贵越。往者邓通、董贤之 盛,爱之正所以害之。又躬飨加罕,宴宗或阙,时应亲肃郊庙,延敬诸⽗。检访四 方,务加休息,爰发慈旨,抚赈贫瘼。简费山池,减撤声饮,昼存政道,夜以安⾝。 博采刍荛,进贤黜佞。则兆庶幸甚,妖弭庆进,祯祥集矣。 世宗览之,大悦。后数⽇,而茹皓等并以罪失伏法,于是礼光愈重,加抚军将 军。 二年八月,光表曰:“去二十八⽇,有物出于太极之西序,敕以示臣,臣按其 形,即庄子所谓‘蒸成菌’者也。又云‘朝菌不终晦朔’,雍门周所称‘磨萧斧而 伐朝菌’,皆指言蒸气郁长,非有 ![]() ![]() ![]() 四年秋,除中书令,进号镇东将军。永平元年秋,将刑元愉妾李氏,群官无敢 言者。敕光为诏,光逡巡不作,奏曰:“伏闻当刑元愉妾李,加之屠割。妖惑扇 ![]() ![]() 延昌元年舂,迁中书监,侍中如故。二年,世宗幸东宮,召光与⻩门甄琛、广 ![]() 四年正月,世宗夜崩。光与侍中、领军将军于忠 ![]() ![]() 初,永平四年,以⻩门郞孙惠蔚代光领著作。惠蔚首尾五载,无所厝意。至是 三月,尚书令、任城王澄表光宜还史任,于是诏光还领著作。四月,迁特进。五月, 以奉 ![]() ![]() ![]() 时灵太后临朝,每于后园亲执弓矢。光乃表上中古妇人文章,因以致谏曰: “孔子云:‘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谓礼、乐、书、数、 ![]() ![]() ![]() 是秋,灵太后频幸王公第宅。光表谏曰:“《礼记》云:‘诸侯非问疾吊丧而 ⼊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不言王后夫人,明无适臣家之义。夫人⽗⺟在,有 时归宁,亲没,使卿大夫聘。《舂秋》纪陈、宋、齐之女并为周王后,无适本国之 事。是制深于士大夫,许嫁唁兄,又义不得;卫女思归,以礼自抑;《载驰》、 《竹竿》所为作也。汉上官皇后将废昌邑,霍光,外祖也,亲为宰辅,后犹御武帷 以接群臣,示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伯姬待姆,安就炎燎;樊姜俟命,忍赴洪流。 传皆缀集,以垂来咏。昨轩驾频出,幸冯翊君、任城王第,虽渐中秋,余热尚蒸, 衡盖往还,圣躬烦倦。丰厨嘉醴,罄竭时羞,上寿弗限一觞,方丈甘逾百品,旦及 ⽇斜,接对不憩,非谓顺时而游,奉养有度。纵云辇崇凉,御筵安暢,左右仆侍, 众过千百,扶卫跋涉,袍甲在⾝,蒙曝尘⽇,涣汗流离,致时渴饥,餐饭不赡,赁 马假乘, ![]() ![]() 神⻳元年夏,光表曰:“《诗》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又 云:‘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传》曰:‘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不恤其 人。’是以《书》始稽古,《易》本山火,观于天文,以察时变;观于人文,以化 成天下。孟子囗实,匡张训说。安世记箧于汾南,伯山抱卷于河右。元始孤论,充 汉帝之坐;孟皇片字,悬魏王之帐。前哲之宝重坟籍,珍爱分篆,犹若此之至也。 矧乃圣典鸿经,炳勒金石,理为国楷,义成家范,迹实世模,事则人轨,千载之格 言,百王之盛烈,而令焚荒污毁,积榛棘而弗扫,为鼯鼬之所栖宿,童竖之所登踞 者哉!诚可为痛心疾首,拊膺扼腕。伏惟皇帝陛下,孝敬⽇休,自天纵睿,垂心初 学,儒业方熙。皇太后钦明慈淑,临制统化,崇道重教,留神翰林。将披云台而问 礼,拂麟阁以招贤。诚宜远开阙里,清彼孔堂,而使近在城闉,面接宮庙,旧校为 墟,子衿永替。岂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京邑翼翼,四方是则也?寻石经之作, 起自炎刘,继以曹氏《典论》,初乃三百余载,计末向二十纪矣。昔来虽屡经戎 ![]() ![]() ![]() 二年八月,灵太后幸永宁寺,躬登九层佛图。光表谏曰:“伏见亲升上级,伫 跸表刹之下,祗心图构,诚为福善。圣躬⽟趾,非所践陟,臣庶恇惶,窃谓未可。 按《礼记》:‘为人子者,不登⾼,不临深。’古贤有言:策画失于庙堂,大人蹶 于中野。《汉书》:上 ![]() ![]() ![]() ![]() 九月,灵太后幸嵩⾼。光上表谏曰:“伏闻明后当亲幸嵩⾼,往还累宿。銮游 近旬,存省民物,诚⾜为善。虽渐农隙,所获栖亩,饥贫之家指为珠⽟,遗秉滞 遂,莫不宝惜。步骑万余,来去经践,驾辇杂还,竞骛 ![]() ![]() ![]() ![]() 正光元年冬,赐光几杖、⾐服。二年舂,肃宗亲释奠国学,光执经南面,百僚 陪列。司徒、京兆王继频上表以位让光。夏四月,以光为司徒、侍中、国子祭酒, 领著作如故。光表固辞历年,终不肯受。 八月,获秃鹙鸟于宮內,诏以示光。光表曰:“蒙示十四⽇所得大鸟,此即 《诗》所谓‘有鹙在梁’,解云‘秃鹙也’,贪恶之鸟,野泽所育,不应⼊殿庭。 昔魏氏⻩初中,有鹈鹕集于灵芝池,文帝下诏以曹恭公远君子,近小人,博求贤俊, 太尉华歆由此逊位而让管宁者也。臣闻野物⼊舍,古人以为不善,是以张臶恶任, 贾谊忌鵩。鹈鹕暂集而去,前王犹为至诫,况今亲⼊宮噤,为人所获,方被畜养, 晏然不以为惧。准诸往义,信有殊矣。且饕餮之禽,必资鱼⾁,菽麦稻粱,时或餐 啄,一食之费,容过斤镒。今舂夏 ![]() ![]() 诏召光与安丰王延明议定服章。三年六月,诏光乘步挽至东西上阁。九月,进 位太保,光又固辞。光年耆多务,疾病稍增,而自強不已,常在著作,疾笃不归。 四年十月,肃宗亲临省疾,诏断宾客,中使相望,为止声乐,罢诸游眺。拜长子励 为齐州刺史。十一月,疾甚,敕子侄等曰:“谛听吾言。闻曾子有云: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启予手,启予⾜,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吾荷先帝厚恩,位至于此,史 功不成,殁有遗恨。汝等以吾之故,并得名位,勉之!勉之!以死报国。修短命也, 夫复何言。速可送我还宅。”气力虽微,神明不 ![]() ![]() 初,光太和中,依宮商角徵羽本音而为五韵诗,以赠李彪,彪为十二次诗以报 光。光又为百三郡国诗以答之,国别为卷,为百三卷焉。 光宽和慈善,不逆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常慕胡广、⻩琼之为人,故为 气概者所不重。始领军于忠以光旧德,甚信重焉,每事筹决,光亦倾⾝事之。元叉 于光亦深宗敬。及郭祚、裴植见杀,清河王怿遇祸,光随时俯仰,竟不匡救,于是 天下讥之。自从贵达,罕所申荐。曾启其女婿彭城刘敬徽,云敬徽为荆州五陇戍主, 女随夫行,常虑寇抄,南北分张,乞为徐州长史、兼别驾,暂集京师。肃宗许之。 时人比之张禹。光初为⻩门,则让宋弁;为中书监,让汝南王悦;为太常,让刘芳; 为少傅,让元暐、穆绍、甄琛;为国子祭酒,让清河王怿、任城王澄;为车骑、仪 同,让江 ![]() 于讲次。凡所为诗赋铭赞诔颂表启数百篇,五十余卷,别有集。光 十一子,励、勖、勔、劝、劼、勊、勍、劬、、、勉。 励,字彦德,器学才行最有⽗风。举秀才,中军彭城王参军、秘书郞中,以⽗ 光为著作,固辞不拜。历员外郞、骑侍郞、太尉记室、散骑侍郞,以继⺟忧去职。 神⻳中,除司空从事中郞。正光二年,拜中书侍郞。领军将军元义为明堂大将,以 励为长史。与从兄鸿俱知名于世。四年十月,⽗光疾甚,诏拜征虏将军、齐州刺史。 以⽗寝疾,⾐不解带。及光薨,肃宗每加存慰。五年舂,光葬于本乡,又诏遣主书 张文伯宣吊焉。孝昌元年十二月,诏除太尉长史,仍为齐州大中正,袭⽗爵。建义 初,遇害河 ![]() 子挹,袭。武定末,太尉。属齐受禅,爵例降。 挹弟损,仪同开府主簿。 勖,武定末,征虏将军、安州刺史、朝 ![]() 勔,字彦儒,亦有⽗风。司空记室、通直散骑侍郞、宁远将军、清河太守,带 槃 ![]() 子权,太尉参军事。 劼,武定中,中书郞。 光弟敬友,本州治中。颇有受纳,御史案之,乃与守者俱逃。后除梁郡太守, 会遭所生⺟忧,不拜。敬友精心佛道,昼夜诵经。免丧之后,遂菜食终世。恭宽接 下,修⾝厉节。自景明已降,频岁不登,饥寒请丐者,皆取⾜而去。又置逆旅于肃 然山南,大路之北,设食以供行者。延昌三年二月卒,年五十九。 子鸿,字彦鸾。少好读书,博综经史。太和二十年,拜彭城王国左常侍。景明 三年,迁员外郞、兼尚书虞曹郞中。敕撰《起居注》。迁给事中,兼祠部郞,转尚 书都兵郞中。诏太师、彭城王勰以下公卿朝士儒学才明者三十人,议定律令于尚书 上省,鸿与光俱在其中,时论荣之。永平初,豫州城人⽩早生,杀刺史司马悦,据 悬瓠叛。诏镇南将军邢峦讨之,以鸿为行台镇南长史。徙三公郞中,加轻车将军。 迁员外散骑常侍,领郞中。 延昌二年,将大考百僚,鸿以考令于体例不通,乃建议曰:“窃惟王者为官求 才,使人以器,黜陟幽明,扬清 ![]() ![]() 三年,鸿以⽗忧解任,甘露降其庐前树。十一月,世宗以本官征鸿。四年,复 有甘露降其京兆宅之庭树。复加中坚将军,常侍、领郞如故。迁中散大夫、⾼ ![]() 鸿弱冠便有著述之志,见晋魏前史皆成一家,无所措意。以刘渊、石勒、慕容 俊、苻健、慕容垂、姚苌、慕容德、赫连屈孑、张轨、李雄、吕光、乞伏国仁、秃 发乌孤、李暠、沮渠蒙逊、冯跋等,并因世故,跨僭一方,各有国书,未有统一, 鸿乃撰为《十六国舂秋》,勒成百卷,因其旧记,时有增损褒贬焉。鸿二世仕江左, 故不录僭晋、刘、萧之书。又恐识者责之,未敢出行于外。世宗闻其撰录,遣散骑 常侍赵邕诏鸿曰:“闻卿撰定诸史,甚有条贯,便可随成者送呈,朕当于机事之暇 览之。”鸿以其书有与国初相涉,言多失体,且既未讫,迄不奏闻。鸿后典起居, 乃妄载其表曰: 臣闻帝王之兴也,虽诞应图录,然必有驱除,盖所以翦彼厌政,成此乐推。故 战国纷纭,年过十纪,而汉祖夷殄群豪,开四百之业。历文景之怀柔蛮夏,世宗之 奋扬威武,始得凉、朔同文,牂、越一轨。于是谈、迁感汉德之盛,痛诸史放绝, 乃钤括旧书,著成《太史》,所谓缉兹人事,光彼天时之义也。 昔晋惠不竞,华戎 ![]() 自晋永宁以后,虽所在称兵,竞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 善恶兴灭之形,用兵乖会之势,亦⾜以垂之将来,昭明劝戒。但诸史残缺,体例不 全,编录纷谬,繁略失所;宜审正不同,定为一书。伏惟⾼祖,以大圣应期,钦明 御运,合德乾坤,同光⽇月,建格天之功,创不世之法,开凿生民,惟新大造。陛 下以青 ![]() ![]() ![]() ![]() 散骑常侍、太常少卿、荆州大中正臣赵邕,忽宣明旨,敕臣送呈。不悟九皋微 志,乃得上闻,奉敕欣惶,庆惧兼至。今谨以所讫者,附臣邕呈奏。臣又别作序例 一卷,年表一卷,仰表皇朝统括大义,俯明愚臣著录微体。徒窃慕古人立言美意, 文致疏鄙,无一可观,简御之⽇,伏深惭悸。 鸿意如此,然自正光以前,不敢显行其书。自后以其伯光贵重当朝,知时人未 能发明其事,乃颇相传读。亦以光故,执事者遂不论之。鸿经综既广,多有违谬。 至如太祖天兴二年,姚兴改号,鸿以为改在元年;太宗永兴二年,慕容超擒于广固, 鸿又以为事在元年;太常二年,姚泓败于长安,而鸿亦以为灭在元年。如此之失, 多不考正。 子子元,秘书郞。后永安中,乃奏其⽗书,曰:“臣亡考故散骑常侍、给事⻩ 门侍郞、前将军、齐州大中正鸿,不殒家风,式缵世业,古学克明,在新必镜,多 识前载,博极群书,史才富洽,号称籍甚。年止壮立,便斐然怀著述意。正始之末, 任属记言,撰缉余暇,乃刊著赵、燕、秦、夏、凉、蜀等遗载,为之赞序,褒贬评 论。先朝之⽇,草构悉了,唯有李雄《蜀书》,搜索未获,阙兹一国,迟留未成。 去正光三年,购访始得,讨论适讫,而先臣弃世。凡十六国,名为《舂秋》,一百 二卷,近代之事最为备悉。未曾奏上,弗敢宣流。今缮写一本,敢以仰呈。傥或浅 陋,不回睿赏,乞蔵秘阁,以广异家。”子元后谋反,事发逃窜,会赦免。寻为其 叔鹍所杀。 光从祖弟长文,字景翰。少亦徙于代都,聪敏有学识。太和中,除奉朝请。迁 洛,拜司空参军事,营构华林园。后兼员外散骑常侍,为宕昌使主。还,授给事中、 本国中正、尚书库部郞。正始中,大修器械,为诸州造仗都使、齐州太原太守、雍 州抚军府长史。以廉慎称。迁辅国将军、中散大夫,转太府少卿,丞相、⾼ ![]() 子慈懋,字德林。永熙初,征虏将军、徐州征东府长史。 长文从弟庠,字文序。有⼲用。初除侍御史、员外散骑侍郞、给事中。频使⾼ 丽,转步兵校尉,又转司空掾,领左右直长。出除相州长史,还,拜河 ![]() ![]() ![]() 子罕,袭爵。齐受禅,例降。 光族弟荣先,字隆祖。涉历经史,州辟主薄。 子铎,有文才。冠军将军、中散大夫。 铎弟觐,宁远将军、羽林监。 史臣曰:崔光风素虚远,学业渊长。⾼祖归其才博,许其大至,明主固知臣也。 历事三朝,师训少主,不出宮省,坐致台傅,斯亦近世之所希有。但顾怀大雅,托 迹中庸,其于容⾝之讥,斯乃胡广所不免也。鸿博综古今,立言为事,亦才志之士 乎? 部分译文 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名为⾼祖所赐,东清河俞阝人。祖名旷,跟随慕容德南渡⻩河,定居青州时⽔。慕容氏灭亡之后,出仕刘义隆权政,任乐陵太守。⽗亲灵延,任刘骏的龙骧将军,长广太守,与刘。。的冀州刺史崔道固一起抵抗军国。 慕容⽩曜平定三齐,崔光时年十七,随⽗迁往代州。家中虽然贫困,但崔光好学,昼耕夜读,奉养⽗⺟。太和六年(482),被授予中书博士,转任著作郞,与秘书丞李彪一起参与国史编写。后升任中书侍郞,给事⻩门侍郞,受到⾼祖很好的知遇与优待。⾼祖常说:“孝伯之才,浩浩东流如⻩河⼊海,理所当然是今天的文章宗主。”因参与谋划迁都之功,⾼祖赐爵朝 ![]() 崔光年少即显度量之大,喜怒哀乐均不见于表情,有人诋毁侮辱他,崔光必定好言好语作为回报,即使被人诬骂毁谤,他也不自己申辩曲直。皇兴初年(467~469),同郡有两人同时被掠去当奴婢,后来到崔光那里求救,崔光用另外二人把他们赎了出来。⾼祖听说此事,十分称赞。崔光在朝,虽⾝处机近,却一向不大留心书面文案,只是行止从容,议论述说,替家国大政出谋划策而已。⾼祖经常对大臣们说:“凭着崔光的⾼才大量,如没有意外的错误罪责,二十年后应该⾝任司空之职。”其受⾼祖器重,可见一斑。后又跟随皇帝剿灭陈显达。世宗即位,升为正侍中。 当初,崔光与李彪一起撰写国史,太和末年(497~499),李彪被解除著作郞之职,撰史的任务都 ![]() |
上一章 魏书 下一章 ( → ) |
魏书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魏书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魏书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魏收是魏书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