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魏书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魏书 作者:魏收 | 书号:10194 时间:2017/3/26 字数:36476 |
上一章 卷十二 下一章 ( → ) | |
燕凤 许谦 张衮 崔玄伯 邓渊 燕凤,字子章,代人也。好学,博综经史,明习 ![]() ![]() ![]() 苻坚遣使牛恬朝贡,令凤报之。坚问凤:“代王何如人?”凤对曰:“宽和仁 爱,经略⾼远,一时之雄主,常有并呑天下之志。”坚曰:“卿辈北人,无钢甲利 器,敌弱则进,強即退走,安能并兼?”凤曰:“北人壮悍,上马持三仗,驱驰若 飞。主上雄秀,率服北土,控弦百万,号令若一。军无辎重樵爨之苦,轻行速捷, 因敌取资。此南方所以疲弊,而北方之所常胜也。”坚曰:“彼国人马,实为多少?” 凤曰:“控弦之士数十万,马百万匹。”坚曰:“卿言人众可尔,说马太多,是虚 辞耳。”凤曰:“云中川自东山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有余里,每岁孟秋, 马常大集,略为満川。以此推之,使人之言,犹当未尽。”凤还,坚厚加赠遗。 及昭成崩,太祖将迁长安。凤以太祖幼弱,固请于苻坚曰:“代主初崩,臣子 亡叛,遗孙冲幼,莫相辅立。其别部大人刘库仁勇而有智,铁弗卫辰狡猾多变,皆 不可独任。宜分诸部为二,令此两人统之。两人素有深仇,其势莫敢先发。此御边 之良策。待其孙长,乃存而立之,是陛下施大惠于亡国也。”坚从之。凤寻东还。 太祖即位,历吏部郞、给事⻩门侍郞、行台尚书,甚见礼重。太宗世,与崔玄 伯、封懿、梁越等⼊讲经传,出议朝政。世祖初,以旧勋赐爵平舒侯,加镇远将军。 神元年卒。 子才,袭。散骑常侍、平远将军。卒。 子元孙,袭。官至博陵太守。卒。子世宗,袭。 许谦,字元逊,代人也。少有文才,善天文图谶之学。建国时,将家归附,昭 成嘉之,擢为代王郞中令,兼掌文记。与燕凤俱授献明帝经。从征卫辰,以功赐僮 隶三十户。昭成崩后,谦徙长安。苻坚从弟行唐公洛镇和龙,请谦之镇。未几,以 继⺟老辞还。 登国初,遂归太祖。太祖悦,以为右司马,与张衮等参赞初基。慕容宝来寇也, 太祖使谦告难于姚兴。兴遣将杨佛嵩率众来援,而佛嵩稽缓。太祖命谦为书以遗佛 嵩曰:“夫杖顺以翦遗,乘义而攻昧,未有非其运而显功,无其时而著业。慕容无 道,侵我疆埸,师老兵疲,天亡期至,是以遣使命军,必望克赴。将军据方邵之任, 总熊虎之师,事与机会,今其时也。因此而举,役不再驾,千载之勋,一朝可立。 然后⾼会云中,进师三魏,举觞称寿,不亦绰乎!”佛嵩乃倍道兼行。太祖大悦, 赐谦爵关內侯。重遣谦与佛嵩盟曰:“昔殷汤有鸣条之誓,周武有河 ![]() 明年,慕容垂复来寇。太祖谓谦曰:“今事急矣,非卿岂能复致姚师?卿其行 也。”谦未发而垂退,乃止。及闻垂死,谦上书劝进。太祖善之。 并州平,以谦为 ![]() ![]() 子洛 ![]() ![]() ![]() 子寄生,袭爵,降为侯。皇兴元年卒。 洛 ![]() 安国弟安都,广宁、沧⽔二郡太守。加扬威将军。赐爵东光子。安天初卒。赠 平远将军、冀州刺史、东光侯,谥曰烈。 子⽩虎,袭爵。为侍御中散。后以罪免官,夺爵。 张衮,字洪龙,上⾕沮 ![]() 从太祖征 ![]() ![]() ![]() ![]() ![]() ![]() ![]() 衮常参大谋,决策帏幄,太祖器之,礼遇优厚。衮每告人曰:“昔乐毅杖策于 燕昭,公远委⾝于魏武,盖命世难可期,千载不易遇。主上天姿杰迈,逸志凌霄, 必能囊括合六,混一四海。夫遭风云之会,不建腾跃之功者,非人豪也。”遂策史 委质,竭诚伏事。 时刘显地广兵強,跨有朔裔。会其兄弟乖离,共相疑阻,衮言于太祖曰:“显 志大意⾼,希冀非望,乃有参天贰地,笼罩宇宙之规。吴不并越,将为后患。今因 其內衅,宜速乘之。若轻师独进,或恐越逸。可遣使告慕容垂,共相声援,东西俱 举,势必擒之。然后总括英雄,抚怀遐迩,此千载一时,不可失也。”太祖从之, 遂破走显。又从破贺讷,遂命群官登勿居山,游宴终⽇。从官及诸部大人请聚石为 峰,以记功德,命衮为文。 慕容宝之来寇也,衮言于太祖曰:“宝乘滑台之功,因长子之捷,倾资竭力, 难与争锋。愚以为宜羸师卷甲,以侈其心。”太祖从之,果破之参合。 皇始初,迁给事⻩门侍郞。太祖南伐,师次中山。衮言于太祖曰:“宝凭三世 之资,城池之固,虽皇威震赫,势必擒殄,然穷兵极武,非王者所宜。昔郦生一说, 田横委质;鲁连飞书,聊将授首。臣诚德非古人,略无奇策,仰凭灵威,庶必有感。” 太祖从之。衮遗宝书,喻以成败。宝见书大惧,遂奔和龙。既克中山,听⼊八议, 拜衮奋武将军、幽州刺史,赐爵临渭侯。衮清俭寡 ![]() 天兴初,徵还京师。后与崔逞答司马德宗将郗恢书失旨,黜衮为尚书令史。衮 遇创业之始,以有才谟见任,率心奉上,不顾嫌疑。太祖曾问南州人于衮。衮与卢 溥州里,数谈荐之。又衮未尝与崔逞相见,闻风称美。及中山平,卢溥聚 ![]() 衮年过七十,阖门守静,手执经书,刊定乖失。爱好人物,善 ![]() ![]() ![]() ![]() 子温,外都大官、广宁太守。卒。 子贰兴,昌黎太守。 温弟楷,州主簿。 子诞,有学尚, ![]() 衮次子度,少有志尚,袭爵临渭侯。上⾕太守,⼊为武昌王师。加散骑常侍, 除使持节,都督幽州广 ![]() 子陵,袭爵。后为⾚城典作都将。卒。 子状,袭。为中散。卒。 子法,袭。太和中,例降为伯。世宗时,除怀荒镇金城戍将。 陵弟延,散骑常侍、左将军、库部尚书。赐爵永宁侯。 延弟⽩泽,年十一,遭⺟忧,居丧以孝闻。世祖闻而嘉之。长而好学博通,敏 于当世。⾼宗初,除中散,迁殿中曹给事中,甚见宠任,参预机密。 后 ![]() ![]() ![]() ⽩泽本字钟葵,显祖赐名⽩泽,纳其女为嫔。出行雍州刺史,清心少 ![]() ![]() ![]() 太和初,怀州民伊祁苟初三十余人谋反,将杀刺史。文明太后 ![]() ![]() ![]() 太和五年卒。诏赐帛一千匹、粟三千石,遣侍御史营护丧事,册赠镇南将军、 相州刺史、广平公,谥曰简。 长子伦,字天念。年十余岁,⼊侍左右。稍迁护军长史、员外常侍,转大司农 少卿、燕州大中正。熙平中, ![]() ![]() 臣闻古之圣王,疆理物土,辨章要甸,荒遐之俗,政所不及。故《礼》有壹见 之文,《书》著羁縻之事。太祖以神武之姿,圣明之略,经略帝图,⽇有不暇,遂 令竖子游魂一方,亦由国中多虞,急诸华而缓夷狄也。⾼祖光宅土中,业隆卜世, 赫雷霆之威,振熊罴之旅,方役南辕,未遑北伐。昔旧京烽起,虏使在郊,主上按 剑,玺书不出。世宗运筹帷幄,开境扬旌,⾐裳所及,舟车万里。于时丑类款关, 上亦述尊遗志。今大明临朝,泽及行苇,国富兵強,能言率职。何惮而为之,何求 而行此?往⽇萧衍通敬求和,以诚肃未纯,抑而不许。先帝弃戎于前,陛下 ![]() 且虏虽慕德,亦来观我。惧之以強,傥即归附,示之以弱,窥觎或起,《舂秋》 所谓“以我卜也”又小人难近,夷狄无亲,疏之则怨,狎之则侮,其所由来久矣。 是以⾼祖、世宗知其若此,来既莫逆,去又不追。不一之义,于是乎在。必其委贽 ⽟帛之辰,屈膝蕃方之礼,则可丰其劳贿,籍以珍物。至于王人远役,衔命虏庭, 优以匹敌之尊,加之相望之宠,恐徒生虏慢,无益圣朝。假令选众而举,使乎称职, 资郦生之辩,骋终军之辞,凭轼下齐,长缨击越。苟异曩时,犹为不愿,而况极之 以隆崇,申之以宴好,臣虽下愚,辄敢固执? 若事不获已,应颁制诏,示其上下之仪;宰臣致书,讽以归顺之道。若听受忠 诲,明我话言,则万乘之盛不失位于域中,天子之声必笼罩于无外。脫或未从,焉 能损益,徐舞⼲戚以招之,敷文德而怀远。如 ![]() ![]() ![]() 不从。 出为后将军、肆州刺史。还朝,除燕州大中正。孝庄初,迁太常少卿,不拜, 转大司农卿。卒官。 伦弟恩,奉朝请,员外郞。 ⽩泽弟库,瀛州刺史、宜 ![]() 库长子兰,累迁龙骧将军,行光州事。 兰弟修虎,都牧、驾部二曹给事中,上⾕公,司农少卿。奉使柔玄,察民疾苦。 迁平北将军、燕州刺史。 度弟太,平西将军、荆州刺史、俎 ![]() 太弟那,宁远将军、雍城镇将。 崔玄伯,清河东武城人也,名犯⾼祖庙讳,魏司空林六世孙也。祖悦,仕石虎, 官至司徒左长史、关內侯。⽗潜,仕慕容暐,为⻩门侍郞。并有才学之称。玄伯少 有隽才,号曰冀州神童。 苻融牧冀州,虚心礼敬,拜 ![]() ![]() ![]() ![]() 太祖征慕容宝,次于常山。玄伯弃郡,东走海滨。太祖素闻其名,遣骑追求。 执送于军门,引见与语,悦之。以为⻩门侍郞,与张衮对总机要,草创制度。时司 马德宗遣使来朝,太祖将报之,诏有司博议国号。玄伯议曰:“三皇五帝之立号也, 或因所生之土,或即封国之名。故虞夏商周始皆诸侯,及圣德既隆,万国宗戴,称 号随本,不复更立。唯商人屡徙,改号曰殷,然犹兼行,不废始基之称。故《诗》 云‘殷商之旅’,又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此其义也。昔汉⾼ 祖以汉王定三秦,灭強楚,故遂以汉为号。家国虽统北方广漠之土,逮于陛下,应 运龙飞,虽曰旧邦,受命惟新,是以登国之初,改代曰魏。又慕容永亦奉魏土。夫 ‘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斯乃⾰命之徵验,利见之玄符也。臣愚以为宜号为魏。” 太祖从之。于是四方宾王之贡,咸称大魏矣。 太祖幸鄴,历问故事于玄伯,应对若流,太祖善之。及车驾还京师,次于恆岭。 太祖亲登山顶,抚尉新民。适遇玄伯扶老⺟登岭,太祖嘉之,赐以牛米。因诏诸徙 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迁吏部尚书。命有司制官爵,撰朝仪,协音乐,定律令, 申科噤,玄伯总而裁之,以为永式。及置八部大夫以拟八坐,玄伯通署三十六曹, 如令仆统事,深为太祖所任。势倾朝廷。而俭约自居,不营产业,家徒四壁;出无 车乘,朝晡步上;⺟年七十,供养无重膳。太祖尝使人密察,闻而益重之,厚加馈 赐。时人亦或讥其过约,而玄伯为之逾甚。 太祖常引问古今旧事,王者制度,治世之则。玄伯陈古人制作之体,及明君贤 臣,往代废兴之由,甚合上意。未尝謇谔忤旨,亦不谄谀苟容。及太祖季年,大臣 多犯威怒,玄伯独无谴者,由于此也。太祖曾引玄伯讲《汉书》,至娄敬说汉祖 ![]() ![]() 太祖崩,太宗未即位,清河王绍闻人心不安,大出财帛班赐朝士。玄伯独不受。 太宗即位,命玄伯居门下,虚己访问,以不受绍财帛,特赐帛二百匹。长孙嵩已下 咸愧焉。诏遣使者巡行郡国,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玄伯与宜都公穆观等按之,太 宗称其平当。又诏玄伯与长孙嵩等坐朝堂,决刑狱。 太宗以郡国豪右,大为民蠹,乃优诏徵之。民多恋本,而长吏 ![]() ![]() ![]() ![]() ![]() 神瑞初,诏玄伯与南平公嵩等坐止车门右,听理万机事。并州胡数万家南掠河 內,遣将军公孙表等率师讨之,败绩。太宗问群臣曰:“胡寇纵暴,人众不少,表 等已不能制。若不早诛,则良民大其祸。今既盛秋,不可为此小盗,而复兴众以废 民业。将若之何?”玄伯对曰:“表等诸军,不为不⾜,但失于处分,故使小盗假 息耳。胡众虽盛,而无猛健主将,所谓千奴共一胆也。宜得大将军为胡所服信者, 将数百骑,就摄表军以讨之,贼闻之,必望风震怖。寿光侯建,前在并州,号为威 猛,胡丑畏服,诸将莫及。”太宗从之,遂平胡寇。寻拜天部大人,进爵为公。 泰常三年夏,玄伯病笃。太宗遣侍中宜都公穆观就受遗言,更遣侍臣问疾,一 夜数返。及卒,下诏痛惜,赠司空,谥文贞公。丧礼一依安城王叔录俊故事。诏群 臣及附国渠帅皆会葬,自亲王以外,尽令拜送。太和中,⾼祖追录先朝功臣,以玄 伯配飨庙庭。 玄伯自非朝廷文诰,四方书檄,初不染翰,故世无遗文。尤善草隶行押之书, 为世摹楷。玄伯祖悦与范 ![]() 次子简,字冲亮,一名览。好学,少以善书知名。太祖初,历位中书侍郞、征 虏将军,爵五等侯,参著作事。卒。 简弟恬,字叔玄,小名⽩。历给事中,赐爵绎幕子。出为上 ![]() ![]() 始玄伯因苻坚 ![]() ![]() 玄伯弟徽,字玄猷。少有文才,与 ![]() ![]() ![]() 时清河崔宽,字景仁。祖彤,随晋南 ![]() ![]() ![]() ![]() ![]() ![]() ![]() 长子衡,字伯⽟,少以孝行著称。学崔浩书,颇亦类焉。安天元年,擢为內秘 书中散,班下诏命及御所览书,多其迹也。衡举李冲、李元恺、程骏等,终为名器, 世以是称之。承明元年,迁內都坐令,善折狱,⾼祖嘉之。太和二年,袭爵武陵公, 镇西将军。迁给事中。车驾巡狩,以衡为大都督长史。衡涉猎书史,陈备御之方, 便国利民之策,凡五十余条。以本将军除泰州刺史,徙爵齐郡公。先是,河东年饥, 劫盗大起。衡至,修龚遂之法,劝课农桑,周年之间,寇盗止息。十二年卒,年五 十四。赠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本将军、冀州刺史,帛一千匹、⾕一千斛,谥曰 惠公。衡有五子。 长子敞,字公世,袭爵,例降为侯。自谒者仆 ![]() ![]() ![]() 敞弟钟,字公禄,奉朝请。弟朏之逆,以出后被原。历尚书郞、国子博士、司 徒右长史、征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冀州大中正。敞亡后,钟贪其财物,诬敞息 子积等三人非兄之胤,辞诉累岁,人士嫉之。尔朱世隆为尚书令,奏除其官,终⾝ 不齿。 朏好学,有文才。历治书侍御史、京兆王愉录事参军。与愉同逆,伏法。 衡弟怒,尚书郞。 又有崔模,字思范,魏中尉崔琰兄霸后也。⽗遵,慕容垂少府卿。叔⽗整,广 川太守。模,慕容熙末南渡河外,为刘裕荥 ![]() 始模在南 ![]() ![]() ![]() ![]() ![]() 模长者笃厚,不营荣利,颇为崔浩轻侮。而守志确然,不为浩屈。与崔赜相亲, 往来如家。和平中卒。 皇兴初,幼度随慕容⽩曜为将。时季柔为崔道固长史,带济南太守。城将降, 先驰马赴⽩曜军,幼度亦豫令左右觇 ![]() ![]() 初,真君末,车驾南克邹山,模兄协子琊利为刘义隆鲁郡太守,以郡降,赐爵 临淄子,拜广宁太守,卒于郡。琊利二子。怀顺以⽗⼊国,故不出仕。及家国克青 州,怀顺 ![]() 始琊利与二女俱⼊国,一女为张氏妇,一女为刘休宾 ![]() ![]() ![]() 季柔孙睦,正光三年,自郁州归降。 模孙景茂,冀州别驾、青州长史、随郡太守、武城男。 景茂子彦远,袭。武定中,北徐州司马。 始睦来降也,与⾼陵、张炅、郭缊俱至。陵,萧宝夤西讨开府西阁祭酒。宝夤 反,陵其⻩门侍郞。关中平,还洛,历尚书郞、定州别驾。齐文襄王作相,以陵颇 有文学,引参宾客。终于征南将军、司空长史。赠骠骑大将军、大司农卿。 显祖时,有崔道固,字季坚,琰八世孙也。祖琼,慕容垂车骑属。⽗辑,南徙 青州,为泰山太守。道固 ![]() ![]() ![]() ![]() 后为宁朔将军、冀州刺史,移镇历城。刘彧既杀子业自立,徐州刺史薛安都与 道固等举兵推立子业弟子勋。子勋败,乃遣表归诚,显祖以为安南将军、南冀州刺 史、清河公。刘彧遣说道固,以为前将军、徐州刺史。复叛受彧命。 皇兴初,显祖诏征南大将军慕容⽩曜固筑长围以守之。及⽩曜攻其城东郭,道 固面缚请罪,表曰:“臣资生南境,限隔大化,本朝不以卑末,委授籓任。而刘氏 萧墙內侮,惧贻大戮,前遣崔启之奉表归诚,幸蒙陛下过垂矜纳,并赐爵宠,庆佩 罔极,应奔阙庭。但刘彧寻续遣使,恕臣百死。愚以世奉刘氏,深愆蒙宥,若犹违 背,则是不忠于本朝,而 ![]() ![]() 既而⽩曜送道固赴都,有司案劾。奏闻,诏恕其死。乃徙青齐士望共道固守城 者数家百于桑乾,立平齐郡于平城西北北新城。以道固为太守,赐爵临淄子,加宁 朔将军。寻徙治京城西南二百余里旧 ![]() 初,道固之在客邸,与薛安都、毕众敬邻馆,时以朝集相见,本既同由武达, 颇结僚旧。时安都志已衰朽,于道固情乃疏略,而众敬每尽殷勤。道固谓休宾、房 法寿曰:“古人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信不虚也。安都视人殊自萧索,毕捺 固依依也。” 子景徽,字文叡,袭⽗爵临淄子,加宁朔将军。出为青州广陵王羽征东府司马、 大鸿胪少卿。出除龙骧将军、平州刺史。卒,赠本将军、南青州刺史,谥曰定。子 休纂袭爵。 景徽弟景业,字文季。别有功,太和中,赐爵昌国子,加建威将军。卒。子休 绪袭爵,员外郞。 景业弟景渊,亦有别功,赐爵武城男。鹰扬将军、平齐太守。卒于郡。 道固兄目连子僧祐。⽩曜之围历城也,僧祐⺟明氏、弟僧渊并在城內。刘彧授 僧祐辅国将军,领众数千,与青齐人家口在历城、梁邹者明同庆、明菩萨等为将佐, 从淮海扬声救援。将至不其,闻道固已败,⺟弟⼊国,徘徊不进。⽩曜围东 ![]() 子道宁,给事中。 僧渊⼊国,坐兄弟徙于薄骨律镇,太和初得还。⾼祖闻其有文学,又问佛经, 善谈论,敕以⽩⾐赐褠帻,⼊听于永乐经武殿。后以僧渊为尚书仪曹郞。迁洛之后, 为青州中正。寻出为征东大将军、广陵王羽谘议参军,加显武将军。讨海贼于⻩郭, 大破之。萧鸾乃遣其族兄惠景遗僧渊书,说以⼊国之屈,规令改图。僧渊复书曰: 主上之为人也,无幽不照,无细不存。仁则无远不及,博则无典不究,殚三坟 之微,尽九丘之极。至于文章错综,焕然蔚炳,犹夫子之墙矣。遂乃开独悟之明, 寻先王之迹,安迁灵荒,兆变帝基,惟新中壤,宅临伊域。三光起重辉之照,庶物 蒙再化之始。分氏定族,料甲乙之科;班官命爵,清九流之贯。礼俗之叙,粲然复 兴;河洛之间,重隆周道。巷歌邑颂,朝熙门穆,济济之盛,非可备陈矣。加以累 叶重光,地兼四岳,士马強富,人神欣仰,道德仁义,民不能名。且大人出,本无 所在,况从上圣至天子天孙者乎!圣上诸弟,风度相类,咸 ![]() 计彼主纂杀之迹,人鬼同知,疑亲猜贵,早暴遐迩。兄投心逆节,千载何名! 物患无施,器非时用,生不振世,没无令声,先师以为鄙,君子以为聇。此则事困 伎殚,自勉无益,故其宜矣。以兄之才,夙超乡土,如弟之徒,谁不瞻仰?每寻昔 念,未敢忘怀。虽复途遥二千,心想若对,敬遵轨范,以资一生。今名可扬矣而不 能显亲,事可变矣而不能离辱,故世之所未解也。且君子在家也不过孝于其亲,⼊ 朝也不过忠于其君。主上之于兄,恩则不可酬,义则不可背。⾝可杀也,故非其酬; 功不逮也,故非其报。今可以效矣而又弗为,非孝也。即实而言,兄之不变,得为 忠乎?至于讲武争強,不敌者久矣;论安与危,不同者验矣;群情背去,独留者谬 矣。愿深察之。王晏道绝外 ![]() 家国西至长安,东尽即墨,营造器甲,必尽坚精,昼夜不息者,于兹数载。今 秋中月,云罗必举,贾不及时,虽贵不用,若不早图,况枉连城矣。枚乘有言, ![]() 出除龙骧将军、南青州刺史。久之,坐擅出师无据,检核幽噤,后乃获免。僧 渊元 ![]() 伯灵,自奉朝请,稍迁步兵校尉、乐陵太守,加中坚将军。后兼冀州长史。大 乘贼起,伯灵率州军讨之于煮枣城,为贼所杀。赠龙骧将军、洛州刺史。 伯骥,为京兆王愉法曹参军。愉反,伯骥不从,见害。诏赠东海太守。 伯凤,少便弓马,壮勇有膂力。自奉朝请、员外郞,稍迁镇远将军、前将军, 数为将帅。永安末,与都督源子恭守丹⾕,战殁。 祖龙,司空行参军。生刚躁,⽗亡后,与兄伯灵讼竞嫡庶,并以刀剑自卫,若 怨仇焉。 祖螭,小字社客,耝武有气力。刺史元罗板为兼统军,率众讨海贼。普泰初, 与张僧皓俱反,围青州。尔朱仲远遣将讨平之,传首京师。 祖虬,少而好学,下帷诵书,不驱竞当世。举秀才不就。 僧渊从弟和,平昌太守。家巨富,而 ![]() 子轨,字启则,盗钱百万,背和俱走。后为仪同开府铠曹参军,坐贪污,死于 晋 ![]() 玄伯同郡董谧。谧⽗京,与同郡崔康时、广 ![]() 邓渊,字彦海,定安人也。祖羌,苻坚车骑将军。⽗翼,河间相。慕容垂之围 鄴,以翼为后将军、冀州刺史、真定侯。翼泣对使者曰:“先君忠于秦室,翼岂可 先叛乎!忠臣不事二主,自古通义,未敢闻命。”垂遣使喻之曰:“吾与车骑结异 姓兄弟,卿亦犹吾之弟子,安得辞乎?”翼曰:“冀州宜任亲贤,翼请他役效命。” 垂乃用为建武将军、河间太守、尚书左丞,皆有声称。卒于赵郡內史。 渊 ![]() ![]() 其从⽗弟晖为尚书郞,凶侠好奇,与定陵侯和跋厚善。跋有罪诛,其弟子奔长 安,或告晖将送出之。由是太祖疑渊知情,遂赐渊死,既而恨之。时人咸愍惜焉。 子颖,袭爵。为太生学,稍迁中书侍郞。世祖诏太常崔浩集诸文学,撰述国书, 颍与浩弟览等俱参著作事。驾幸漠南,⾼车莫弗库若⼲率骑数万余,驱鹿百余万, 诣行在所。诏颖为文,铭于漠南,以纪功德。兼散骑常侍,使于刘义隆。进爵为侯, 加龙骧将军。延和三年,从征胡贼⽩龙。还,卒于路。谥曰文恭。 子怡,袭爵。官至荆州刺史、假宁南将军。赐爵南 ![]() 长子良奴,袭爵。良奴弟侍,⾼祖赐名述。历吏职,以贞谨见称。迁中大夫, 守廷尉少卿。出为建忠将军、齐州刺史。初改置百官,始重公府元佐。时太傅元丕 出为并州刺史,以述为太傅长史,带太原太守。寻徵为司空长史,卒官。诏赐钱十 万、布五十匹,谥曰贞。 长子纂,奉朝请,累迁中散大夫。 纂弟献,奉朝请、司空西阁祭酒、员外常侍、河 ![]() 怡弟宗庆,以中书生学,⼊为中散。稍迁尚书,加散骑常侍,赐爵定安侯。转 典南部。宗庆在南部积年,多所敷奏,州镇惮之,号为称职。进爵南 ![]() ![]() 宗庆子伯忻,与⽗俱死。 伯忻子俨,逃越得免。后历尚书郞,除常山太守,转安南将军、光禄大夫、持 节、兼尚书左丞、郢州行台,又加抚军将军。卒,赠镇南将军、荆州刺史。 颖弟权,从世祖征伐,官至龙骧将军、豫州刺史,赐爵新野侯。从征 ![]() ![]() 弟颢,卒于中书侍郞。 颢长子灵珍,中书生学、秘书中散。卒,赠员外散骑常侍。 子羡,历中书生学、侍御史,以明谨见知。出为齐州武昌王征虏长史。后李元 护之为齐州,仍为长史,带东魏郡太守。在治十年,经三刺史,以清勤著称。齐人 怀其恩德,号曰良二千石。及代还,大受民故送遗,颇以此为损。中山王英攻义 ![]() ![]() ![]() ![]() 长子跻,字伯升,颇有意尚。秘书郞。朝议以羡本不合山河之赏,故不许跻袭。 跻诉讼久之,始听绍封。稍迁前将军、太中大夫、梁州开府长史。与刺史元罗同陷 萧衍,卒于江南。 子孝绪,元象中,以跻柩还国。兴和中,袭爵。齐受禅,例降。 灵珍弟灵奇,立忠将军、齐州刺史。进号冠军将军,赐爵昌国侯。为政清简, 有威惠。 子恭伯,右光禄大夫。 史臣曰:为国驭民,莫不文武兼运。燕凤以博识多闻,昭成致礼,和邻存国, 贤之效欤!许谦才术俱美,驰骋艰难之⽇,观几独劝,事契冥符。张衮以才策见知, 早蒙恩遇,时无宽政,斯言贻咎。玄伯世家隽伟,仍属权舆,总机任重,守正成务, 礼从清庙,不亦宜乎?宽模俱能见几而动,道固穷而委质。邓渊贞⽩⼲事,才业秉 笔,祸非其罪,悲哉! 译文 燕凤,字子章,是代郡人。喜爱学习,博览经籍史书, ![]() ![]() ![]() ![]() ![]() 苻坚派遣使者牛恬⼊朝贡奉,昭成帝命燕凤回访。苻坚问燕凤:“代王是什么样的人?”燕凤回答说:“宽容和顺仁厚爱人,谋略⾼明远大,是一代的英明君主,时常有兼并天下的志向。”苻坚说:“你们北方人没有硬坚的钟甲锐利的兵器,敌人弱小就进攻,強大就撤退逃跑,怎么能兼并天下?”燕凤说:“北方人強壮骠悍,跨上马匹拿三种兵器,奔驰如飞。主上英勇杰出,制服北方地区, ![]() 等到昭成帝逝世,太祖将要迁往长安。燕凤因太祖幼小瘦弱,再三地向苻坚请求说:“代主刚逝世,臣属逃亡背叛,孙子幼小,没有人辅佐拥立。别部大人刘库仁勇敢而有智谋,铁弗卫辰狡猾多变,都不能单独任用。应该把各部分为两半,命这两个人统领。两人一向有深仇大恨,按情势没人敢先发动。这是控御边地的好计策。等代主的孙子长大,就留下王位而拥立他,这是陛下施加大恩惠于将灭亡的家国。”苻坚听从了他的建议。燕凤不久回到东方。 太祖即位,燕凤历任吏部郞、给事⻩门侍郞、行台尚书,很受礼遇器重。太宗时,和崔玄伯、封懿、梁越等人⼊宮讲授经书典籍,出宮议论朝廷政事。世祖初年,燕凤因旧功勋被赐爵为平舒侯,加授镇远将军。神厅元年去世。 儿子燕才,继承爵位。任散骑常侍、平远将军。去世。 儿子元孙,继承爵位。职位到博陵太守。去世。儿子世宗,继承爵位。 许谦,字元逊,是代郡人。年轻时有文学才能,擅长天象圃谶的学问。建国时,带领家族归附,昭成帝嘉许他,擢升为代王郞中令,兼掌文记书录。和燕凤都传授经书给献明帝。跟随征伐,因功劳赐给奴隶三十户。昭成帝逝世后,姜遂迁往星妄。赶坚的堂弟丘尘尘登盗镇守鱼垄,请求尽遂到镇所。没过多久,因继⺟年老而推辞返回。 登国初年,归附太祖。太祖喜悦,委任许谦为右司马,和张衮等人参与辅助初期的基业。慕查宣前来犯侵,左担派遣注谧向挑璺求救。继兴派遣将领扭佛嵩率领部众前来援助,而佛嵩拖延迟缓。越臣命令矗谜写信送给{蝎说:“仗着正道而剪除残敌,乘着道义而攻打昏昧,没有不逢机运而建功,不遇时命而立业的。慕容氏没有道德,犯侵我们的边境,军队外出长久兵士疲劳,上天灭亡他们的期限已到,所以派遣使者命令军队,期望一定按期奔赴。将军据有方叔邵虎那样的职位,总领如同熊虎的军队,事情和机缘会合,现在就是时候。利用这个时机出兵,不再有下个战役,显名千年的功勋,一个早晨可以建立。然后在云中聚会,进军三魏地区,举杯祝寿,不也是宽裕的吗?”佛嵩于是⽇夜赶路。太祖大喜,赐给许谦爵位为关內侯。又派遣许谦和佛嵩结盟说:“从前殷汤有鸣条的宣誓,周武王有河 ![]() ![]() 次年,慕容垂又来进犯。太祖对许谦说:“现在事情危急了,没有你哪能再搬来姚兴的军队,你走一趟吧.”许谦还没出发而慕容垂已退走,于是停下来。等到听说慕容垂死去,许谦上奏疏劝称皇帝。太祖喜爱他。 并州平定后,任命许谦为 ![]() ![]() 儿子洛 ![]() ![]() ![]() 儿子寄生,继承爵位,降为侯爵。皇兴元年去世。 洛 ![]() 安国的弟弟安都,担任广宁、沧⽔二郡太守。加授扬威将军。赐爵位为东光子。安天初年去世。追赠他为平远将军、冀州刺史、东光侯.谧号为烈。 儿子⽩虎,继承爵位。担任侍御中散。后来因犯罪免官,剥夺爵位。 张衮,字洪龙,是上⾕沮 ![]() 跟随太祖征伐 ![]() ![]() ![]() ![]() ![]() ![]() ![]() ![]() ![]() 当时刘显土地广阔兵力強大,占据北方边远地区,遇上兄弟不和,互相猜疑阻碍。张衮对太祖说:“刘显志向大意愿⾼,希望非分的地位。竟然有划分天下,统治宇宙的打算。吴国不兼并越国,将成为后患。现在利用他们內部裂痕,应马上出击。如果单薄的军队独自进发,恐怕会逃脫。可以派遣使者告诉慕容垂,互相声援,东西一起出动,势必擒获刘显。然后总领英雄,安抚怀柔远近的人,这是千年才可一遇的时机,不可以失掉。”太祖听从他的建议,于是打败赶走刘显。又跟随太祖打败贺讷,太祖于是命令各员官登上勿居山,游玩饮宴一整天。随从员官和各部大人请求堆积石头成为山峰,来记录功绩,太祖命令张衮执笔为文。 慕容实前来犯侵,张衮对太祖说:“慕容实乘着滑台的功绩,利用长子的胜利,倾尽资产兵力,难以和他争夺锋芒。我以为应该使用瘦弱的兵士收蔵起兵器,来使他的心中傲慢。”太祖听从他的建议,果然在参合陂打败慕容宝。 皇始初年,张衮调任给事⻩门侍郞。太祖向南征伐,军队停驻中山。张衮对太祖说:“慕容宝凭藉三代的资业,城池的坚固,虽然皇上声威显赫,一定要擒获消灭他,然而穷兵黩武,不是统一天下者所适宜的事。从前郦生游说,田横归附;鲁连一封飞递书信,使聊城将领被砍头。臣下实在德行不及古人,谋略没有奇特的计策,上凭皇上的威严,希望定能对他们有所感动。”太祖听从他的建议。张衮写信给慕容宾,分析成败。慕容宝看到信后大为恐惧,于是逃到和龙。太祖攻克中山后,准许张衮进⼊八议范围,任命张衮为奋武将军、幽州刺史,赐爵临渭侯。张衮清廉节俭少 ![]() 天兴初年,征召张衮回京城。后来和崔逞给司马德宗的将领郗恢回信违背朝廷旨意,贬黜张衮为尚书令史。张衮遇上开始创业的时机,以才能策略受到信任,依本 ![]() ![]() ![]() ![]() 张衮过了七十岁,闭门安于宁静,手握经书,校定错误,喜爱提拔人,善于 ![]() ![]() 儿子张温,担任外都大官、广宁太守。去世。 儿子贰兴,担任昌黎太守。 张温的弟弟张楷,担任州主簿。 儿子张诞,有学问志向, ![]() 张衮的次子张度,年轻时有志向,继承爵位为临渭侯。任上⾕太守,⼊京任武昌王师。加授散骑常侍,授任使持节,都督幽州广 ![]() 儿子张陵,继承爵位。后来任⾚城典作都将。去世。 儿子张状,继承爵位。担任中散大夫。去世。 儿子张法,继承爵位。太和年间,依例降为伯。世宗时,被授任为怀荒镇金城戍将。 张陆的弟弟退延,担任散骑常侍、左将军、库部尚书。赐爵位为永宁侯。 张延的弟弟⽩泽,十一岁时,遇⺟亲去世,服丧时以孝道闻名。世祖听说后嘉许他。长大后喜爱学习渊博贯通,在当时有聪慧的声誉。⾼宗初年,被授任为中散大夫,调任殿中曹给事中,十分受信任,参预机要事务。 后来 ![]() ![]() ![]() 自泽本来表字钟葵,显祖赐名为⽩泽,娶他的女儿为嫔妃。⽩泽外出代理雍州刺史,心地清静 ![]() ![]() ![]() 太和初年,怀州民众伊祁苟初三十多人图谋反叛,将要杀死刺史。文明太后想要杀光一城的人。⽩泽规劝说:“臣下听说上天喜爱万物的生长,明王重视民众的 ![]() ![]() 太和五年去世,诏赐帛一千匹、粟三千石,派遣侍御史料理丧事,追赠镇南将军、相州刺史、广平公,谧号为简。 长子张伦,字天念。十多岁时,⼊宮在皇帝左右侍奉。逐渐升到护军长史、员外常侍,改任大司农少卿、燕州大中正。熙平年间, ![]() ![]() 臣下听说古代的圣明君主,治理疆土,分辨不同区域,荒远地区的风俗,是政令不能达到的。所以《礼记》有壹见之文,《尚书》载有羁縻之事。太祖以神勇的资质,圣明的谋略,筹划帝王业绩,每⽇都有做不完的事,致使小人逃命到一方,也因为中原多事,重华夏而放松夷狄的缘故。⾼祖迁居中原,事业隆盛预测传国世数,显露雷霆般的威严,出动如同熊罢的军队,正要向南征伐,来不及讨伐北方。从前旧京烽火燃起,贼寇的使者在郊外,主上手按佩剑,玺书不发出。世宗在后方作出谋划,开拓境域飘扬旌旗,华夏文明影响所及,车船行进万里。这时敌寇叩门,皇上遵从先人志向。如今英明的太后临朝称制,恩泽普及到路边芦苇,家国富⾜兵力強大,人人履行职事。畏惧什么而这样做,谋求什么而做这种事?往昔萧衍表示恭敬寻求和好,因诚心不纯,我国庒下来不准许.先帝在前面放弃战事,陛下在后面和好,该不是上悖⾼祖的心思,下违世宗的意图吧? 而且贼寇虽然羡慕德行,也是来观察我国,以強大来使他们畏惧,或许会马上归附,而以微弱显示给他们,窥伺或许会产生,这是《舂秋》所说的“以我方来预测”另外小人难以接近,夷狄没有亲情,疏远他就怨恨,接近他就侮辱,这是由来已久的了。所以⾼祖、世宗知道他们如此,来了不 ![]() ![]() 如果事情出于不得已,应该颁布制令韶书,向他们昭示上下的礼仪,宰相写信,以归顺的道理加以暗示。如果他们接受忠诚的教诲,明⽩我们的语言,那么君主的強盛在疆域央中不失去地位,天子的声威一定包举普天之下。万一他们不顺从,怎能有所损伤增益?慢慢地舞动盾斧以招徕他们,敷设文德而怀柔远方。如果他们心中 ![]() ![]() 张伦的弟弟张恩,担任过奉朝请、员外郞。 ⽩泽的弟弟张库,担任瀛州刺史、宜 ![]() 张库的长子张兰,屡经升迁到龙骧将军,代行光州事务。 张兰的弟弟修虎,担任都牧、驾部二曹给事中,上⾕公,司农少卿。奉使命到柔玄,考察民众疾苦。升平北将军、燕州刺史。 张度的弟弟张太,担任⼲西将军、荆州刺史、俎 ![]() 张大的弟弟张那,担任宁远将军、雍城镇将。 崔玄伯,是清河东武城人,名字触犯⾼祖的名讳,是魏国司空崔林的六世孙。祖⽗崔悦,在石虎手下为官,官位到司徒左长史、关內侯。⽗亲崔潜,在慕容晾手下为官,任⻩门侍郞,都有才学的声誉。玄伯年轻时有杰出的才能,被称为冀州神童。 苻融任冀州刺史,虚心尊敬玄伯,任命他为 ![]() ![]() ![]() ![]() 太祖征讨慕容宝,停驻在常山,玄伯放弃郡城,向东逃到海边,太祖一向听说他的名声,派遣骑兵追赶寻求,捉住后送到军营门前,太祖召见和他谈话,喜爱他,任命他为⻩门侍郞,和张衮轮流总管机要事务,订立制度。逭时司马德宗派遣使者前来朝见,太祖将要回访,韶令有关员官广泛议论国号。玄伯议论说:“三皇五帝确立国号,有的是藉用所出生的土地,有的是使用封国的名称。所以虞夏商周开始都是诸侯,等到圣明的德行隆盛,万国拥戴,称号依据原来的,不再另外确立。仅仅商朝人屡次迁移,改国号为殷,然而仍旧并用,不废弃开始奠基的称号。所以《诗经》说‘殷商的军队’,又说‘上天命令神燕降,降而生契始建商,住在殷土多宽广’。就是这个意思。从前汉⾼祖为汉王时平定三秦,灭掉強大的楚国,所以就以汉为称号。我国虽然统辖北方广袤的土地,到了陛下时。应天命登大位,虽然是旧国度,但受命⾰新,所以登国初年,改代为魏。另外慕容永也奉献魏地。魏是美好的名称,是神州的上等国度,这是改朝换代的征候,皇帝即位的吉兆。臣下浅见以为应称为魏。”太祖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四方各国贡奉时,都称为大魏。 太祖前往邺城,向玄伯询问各种旧例,玄伯对答如流,太祖称赞他。等到太祖回京城,停驻在恒岭.太祖亲自登上山顶,安慰抚问新归附的人,恰巧遇上玄伯扶老⺟登山岭,太祖嘉许他,赐给牛米。于是诏令所有不能自己进见的迁徙民众,赐给车辆耕牛。玄伯升吏部尚书。太祖命有关官贝制定官职爵位,撰作朝廷礼仪,协调音乐,订立律令,申明条规,玄伯总管裁断,作为永久标准.、以及设置八部大夫来仿照八座,玄伯总管三十六曹,如尚书令和仆 ![]() 太祖时常召他进宮向他询问古今旧事,帝王制度,治理社会的规则。玄伯陈述古人制礼作乐的本意,以及明君贤臣,历代兴衰的原因,十分合乎左担的意思.不曾亢 ![]() ![]() 太祖逝世,太宗没即位,清河王邮听说人,人心不稳,拿出大最钱财布帛赏赐朝廷员官。惟独玄伯不接受。太宗即位,命令玄伯住在门下省,虚心向他访问,因不接受元绍的钱财布帛,特地赏赐帛二百匹。长孙嵩以下员官都感到惭愧。诏令派遣使者巡视郡国,纠察不依法度的郡守县令,命令玄伯和宜都公穆观等人巡视,太宗称赞他们的公平得当。又韶令玄伯和长孙嵩等人坐在朝堂,决断刑罚。 太宗认为郡国豪強,成为民众的大祸害,就优厚地下韶征召他们,民众多留恋本土,而员官 ![]() ![]() ![]() ![]() ![]() ![]() 神瑞初年,韶令玄伯和南平公元嵩等人坐在丛皇胆右面,处理各项事务。几万家向南掳掠河內,太宗派遣将军公孙表等人率领军队讨伐他们,大败。太宗询问群臣说:“胡寇放纵暴 ![]() 泰常三年夏天,玄伯病重,太宗派遣侍中宜都公穆观到他那裹接受遗言,又派遣侍奉的臣属询问病情,夜一几次往返。等到玄伯去世,太宗下诏悲痛惋惜,追赠司空,谧号为文贞公。丧礼一概依照安城王叔孙俊的旧例。诏令群臣和附属国的魁首都参与丧葬活动,自亲王以下,全都叩头送葬。太和年间,⾼祖追评先朝功臣,以玄伯配祭庙庭。 玄伯除非是朝廷文诰,四方文书,其余绝不动笔,所以世间没有遗留的文章。尤其擅长草书隶书行书和押字,为世人的样板。玄伯的祖⽗崔坦和越昼人卢谌,都以广博的才艺而闻名。卢谌效法钟繇,崔悦效法卫璀,而都学习索靖的草书,都极尽微妙。卢谌传授儿子卢偃,卢偃传授儿子曲;曲传授儿子曲,曲传授铋。世代不改变专业。所以魏初重视崔氏卢氏的书法。另外直垣的行书押字,极为精巧,而没有遗迹留下来。儿子崔浩,继承爵位,另外有传。 次子崔简,字冲亮,一名崔览。喜爱学习,年轻时以擅长书法闻名。太祖初年,历任中书侍郞、征虏将军,爵为五等侯,参与著作事务。去世。 崔简的弟弟崔恬,字叔玄,小名为⽩。任遇给事巾,赐爵为绎幕子。外出任上 ![]() ![]() 当初客伯因狂壁遭祸 ![]() 崔伯的弟弟崔徽,字玄猷。年轻时有文学才能,和 ![]() ![]() 当时清河人崔宽,字景仁。祖⽗崔彤,跟随晋南 ![]() ![]() ![]() ![]() ![]() ![]() ![]() ![]() ![]() 长子崔衡,字伯⽟,年轻时以孝道闻名。学习崔浩的书法,也很相像。安天元年,升为內秘书中散,颁布的诏命和皇帝读的书,多是崔衡所写。崔衡推举李冲、李元恺、程骏等人,终于成为著名人物,当代因此称赞他。承明元年,调任內都坐令,善于判案,⾼祖嘉许他。太和二年,继承爵位为武陵公,任镇西将军。调任给事中。⾼祖巡视,任命崔衡为大都督长史。崔衡涉猎图书史籍,陈述防御的方法,便国利民的策略。共五十多条。以本号将军授任泰州刺史,改爵位为齐郡公。在这以前,河东歉收,抢劫盗窃大量发生,崔衡到达后,采用龚遂的办法,鼓励督促耕田种桑,一年之中,盗贼停息。十二年去世,五十四岁。追赠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本号将军、冀州刺史,赐帛一千匹、⾕一千斛,谧号为惠公。崔衡有五个儿子。 长子崔敞,宁公世,继承爵位,依例降为侯爵。从谒者仆 ![]() ![]() ![]() ![]() 崔敞的弟弟崔钟,字公禄,担任奉朝请。弟弟崔肋作 ![]() 崔肶喜爱学习,有文学才能。历任治书侍御史、京兆王元愉录事参军。和元愉一同作 ![]() 崔衡的弟弟崔恕,担任尚书郞。 又有崔模,字思范,是魏朝中尉崔琰的哥哥崔霸的后代。⽗亲崔遵,是慕容垂的少府卿。叔⽗崔整,担任广川太守。崔模,在慕容熙末年南渡⻩河,担任刘裕的荣 ![]() 开始崔模在南方的 ![]() ![]() ![]() ![]() ![]() 崔捏是忠厚的长者,不追逐荣耀利益,很受崔浩轻视,而保持志向很坚决,不为崔浩所屈服。和崔赜相亲近,来往如同家人。和平年间去世。 皇兴初年,幼度跟随慕容⽩曜为将领。当时季柔担任崔道固的长史,兼济南太守。城池将投降,先骑马赶往⽩曜军中,幼度也预先派左右的人侦伺 ![]() ![]() 当初,真君末年,皇帝向南攻克邹山,崔模哥哥崔协的儿子琊利担任刘义隆的鲁郡太守,献出郡城投降,获赐爵位为临淄子,被任命为广宁太守,在郡中去世。琊利有二个儿子。怀顺因⽗亲⼊魏国,所以不出仕。等到魏国攻克青州,怀顺 ![]() 开始琊利和两个女儿一起进⼊魏国,一个女儿为亟庒的 ![]() ![]() ![]() 季柔的孙子崔睦,正光三年,从郁州归附投降。 崔模的孙子景茂,担任冀州别驾、青州长史、随郡太守、武城男。 景茂的儿子彦远,继承爵位。武定年间,担任北徐州司马。 起初崔睦来投降时,和⾼陵、张炅、郭组一起。产陆,是盖直童的西讨开府西合祭酒,实夤反叛,直陆是他的⻩门侍郞。关中平定,回到洛隧,历任尚书郞、定州别驾。齐文襄王做宰相,因产医很有文学才能,征召在宾客行列中。⾼陵任征南将军、司空长史时去世。追赠他为骠骑大将军、大司农卿。 显祖时,有位崔道固,字季坚,是崔琰的八世孙。祖⽗崔琼,是慕容垂的车骑府属官。⽗亲崔辑,南迁到青州,担任泰山太守。道固是⽗亲的侍妾所生,嫡⺟所生的哥哥攸之、目连等人轻视侮辱他。崔辑对攸之说:“这孩子有如此的容貌见识,或许能够振兴我们的门户,你们为什么轻视他?”攸之等人对待道固更加刻薄,毫无兄弟间的礼节。 当时刘义隆的儿子刘骏担任徐兖二州刺史,能够征召其他州的人做从事。崔辑于是出资财给道固,使他到南方为官。到达彭城,刘骏委任他为从事。道固容貌俊美,举止适宜,擅长 ![]() ![]() ![]() ![]() 道固后来任宁朔将军、冀州刺史,迁到历城镇守。刘或杀死子业自己登位后,徐州刺史薛安都和道固等人起兵推举拥立子业的弟弟子勋。子勋失败,道固就派人送信归附魏国,显祖任命道固为安南将军、南冀州刺史、清河公。刘或派遣人游说道固,任命他为前将军、徐州刺史。道固又背叛接受刘或的任命。 皇兴初年,显祖诏令征南大将军慕容⽩曜坚固地筑起长围墙来守住道固的出城口。等到⽩曜攻打城池的柬墙,道固双手反绑请求治罪,上奏疏说:“臣生长在南部疆域,远离大治的社会,本朝不以我低下,委任边境职事。然而刘氏內部互相欺侮,我畏惧招致杀戮,前些时派遣崔启之奉表归附,有幸蒙陛下接纳,并赐爵位官职,我感 ![]() ![]() ![]() ![]() 不久⽩曜押送道固奔赴京城,有关员官举劾,奏报上去,诏令宽恕道固的死罪。于是迁移青州齐州和道固一起守卫城池的名门望族几家百到桑⼲,在平城西北的北新城建立平齐郡。任命道固为太守,赐爵为临淄子,加授宁朔将军。不久迁移治所到京城西南二百多里的旧 ![]() 当初,道固在客栈,和薛安都、毕众敬房舍相邻,其时以朝廷集会而相见,三人本是同由武艺而显达,结为同僚旧 ![]() 儿子景徽,字塞盏,继承⽗亲的爵位驰工,加授宁朔将军。外出任壹州庐壁王五型征束府司马、大鸿胪少卿。后又外任龙骧将军、平州刺史。去世,追赠本号将军、南青州刺史,谧号为定。儿子休纂继承爵位。 景徽的弟弟景业,字文季。另外有功劳,太和年间,赐爵为昌国子,加授建威将军。去世,儿子休绪继承爵位,任员外郞。 景业的弟弟景渊,也另外有功劳,赐爵位为武城男。任鹰扬将军、平齐太守。在郡中去世。 道固的哥哥目连的儿子僧佑。⽩曜包围历城时,僧佑的⺟亲明氏、弟弟僧渊都在城內。刘或授任僧佑为辅国将军,率领部众几千人,和青州齐州家在历城、梁邹的人士明同庆、明菩萨等做将领佐吏.从淮海扬言救援。将到不其,听说道固已失败,⺟亲弟弟进⼊魏国,逗留不进。⽩曜包围东 ![]() 儿子道宁,担任给事中。 僧渊进⼊魏国,因兄弟的事而获罪流放到薄骨律镇,太和初年得以返回。⾼祖听说他有文学才能,又学习佛经,善于谈论,命令以平民⾝份赐给他单⾐头巾,⼊宮在永乐经武殿听讲。后来委任僧渊为尚书仪曹郞。迁都洛 ![]() 主上的为人,没有昏暗不照耀,没有细微不保存,仁爱没有哪个远处达不到。渊博没有哪部典籍不探究,穷三坟的微妙,尽九丘的极致。至于文章的变化多端,光彩焕然,则如同孔夫子⾼不可攀。于是开启独自觉悟的智慧,遵循先代君王的轨迹,安稳迁离边荒地区,变化帝王 ![]() ![]() ![]() 那方君主篡位杀人的事实,人鬼共知,疑心亲人猜忌显贵,早已传遍远近。兄长投靠背离节 ![]() ![]() ![]() 家国西到长安,束到即墨,制造兵器镜甲,一定尽力硬坚精锐,⽇夜不停,到现在几年了。今年秋季第二月,密集的大军一定出动,买卖不及时,即使贵重不使用,如果不早作打算,将冤枉地祸及全城的人。枚乘说过,想出来不出来,中间容不下一 ![]() 僧渊元配 ![]() 但壁,从奉朝请逐渐升到步兵校尉、碧递太守,加授中坚将军。后来兼任冀州长史。大乘贼寇起事,值壁率领州中军队到尽塞越讨伐,被贼寇杀死,追赠龙骧将军、渔业刺史。 伯骥,担任京兆王亘捡的法曹参军。丑瞳反叛,伯骥不服从,被杀害,诏书追赠他为塞复太守。 伯凤,年轻时善于 ![]() 祖龙,担任司空行参军。 ![]() 祖螭,小名社客,耝壮勇敢有力气。刺史元罗板授他为兼统军,率领部众讨伐海滨贼寇。普泰初年,和张僧皓一起反叛,包围青州。余朱仲远派遣将领讨伐平定他们,传送首级到京城。 祖虬,年轻时喜爱学习,放下帐幕读书,不竞争当代世务。被推举为秀才而不赴任。 僧渊的堂弟崔和,担任平昌太守。家中极为富裕,而 ![]() 儿子崔轨,字启则,偷盗钱一百万文,背着崔和逃跑。后来担任仪同开府锁曹参军,因贪污获罪,死在晋 ![]() 玄伯同郡人董谧。董谧的⽗亲董京,和同郡崔康时、广 ![]() 邓渊,字彦海,是定安人。祖⽗邓羌,是苻坚的车骑将军。⽗亲邓翼,是河间相。慕容垂包围邺城,任命邓翼为后将军、冀州刺史、真定侯.邓翼哭泣着对使者说:“先⽗忠于秦王室,我怎么可以先背叛呢!忠臣不侍奉两国的君主,是自古以来通行的义理,我不敢听命。”慕容垂派遣使者晓谕他说:“我和车骑将军结拜为异姓兄弟,你也如同我的弟子,怎么能推辞呢?”邓翼说:“在冀州应该任用亲近贤明的⼊,我请求在其他事情上效力。”慕容垂于是任用他为建武将军、河间太守、尚书左丞,都有声誉。任趟郡內史时去世。 邓渊 ![]() ![]() 邓渊的堂弟邓晖任尚书郞,凶狠勇猛喜好奇异,和定陵侯和跋友善。和跋有罪被杀,他的弟子逃往长安,有人告发邓晖将送出他们。因此太祖怀疑邓渊知道內情,就赐令邓渊杀自,不久就感到遗憾。当时人都同情邓渊。 儿子邓颖,继承爵位。做太生学,逐渐升迁到中书侍郞。世祖诏令太常崔浩召集一些有文学才能的人,撰写国史,邓颖和崔浩的弟弟崔览等人都参与著作事宜。世祖前往沙漠南部,⾼车莫弗尘羞王率领骑兵几万多,驱赶鹿一百多万头,前往世祖临时住所。诏令邓颖写文章,在沙漠南树碑,来记载功德。邓颖兼任散骑常侍,出使刘义隆。升爵位为侯,加授龙骧将军。延和三年,跟随征伐趋贼直垄。返回,在途中去世。谧号为文恭。 儿子邓怡,继承爵位。职位到荆州刺史、代理宁南将军。赐爵位为南 ![]() 长子良奴,继承爵位。皇巫的弟弟侍奉⾼祖,直担赐名为邓述。他历任吏职,以忠贞谨慎受到称赞。升任中大夫,代理廷尉少卿。外出任建忠将军、变州刺史。起初设置百官,开始重视公府的僚佐之首。当时太傅元丕外出任并州刺史,任命曲垄为太傅长史,兼太原太守。不久微召为司空长史,在任时去世。诏令赐予钱十万文、布五十匹,谧号为贞。 长了邓纂,任奉朝请,屡经升迁任中散大夫。 邓纂的弟弟邓献,任奉朝请、司空西合祭酒、员外常侍、2蝗令。不久升为镇远将军、谏议大夫。尽塞末年,授任冠军将军、题业刺史。重递初年,听说尔朱荣进⼊盗墨,朝廷员官被害,于是投奔芦鱼。 邓怡的弟弟宗庆,以中书生学⾝份,⼊朝任中散大夫。逐渐升为尚书,加授散骑常侍,赐爵位为定安侯。改掌南部。宗庆在南部几年,上奏很多,州镇畏惧他,有称职的名声。升爵位为南 ![]() ![]() 宗庆的儿子伯忻,和⽗亲一道被杀。 伯忻的儿子邓俨,逃跑得以免死。后来任尚书郞,常山太守,改任安南将军、光禄大夫、持节、兼尚书左丞、郢州行台,又加授抚军将军。去世,追赠镇南将军、荆州刺史。 邓颖的弟弟邓权,跟随世祖征伐,官位到龙骧将军、豫州刺史,赐爵位为新野侯。跟随征伐 ![]() ![]() 弟弟邓颢,任中书侍郞时去世。 邓颢的长子灵珍,任中书生学、秘书中散。去世,追赠员外散骑常侍。 儿子邓羡,历任中书生学、侍御史,以聪明谨慎受到赏识。外出任齐州武昌王征虏长史。后来李元护担任齐州刺史,邓羡仍做长史,兼束魏郡太守。在治所十年,经历了三个刺史,以清廉勤恳闻名。齐州人怀念他的恩德,称为优秀的二千石。等到受代回京,收受民众故吏的缤赠颇多,因此颇损名声。中山王元英攻打义 ![]() ![]() ![]() ![]() ![]() ![]() 长子邓跻,字伯升,很有志向。担任秘书郞。朝议以为邓羡本不该受封爵,所以不同意邓跻继承爵位。邓跻诉讼了很长时间,才准许他继承。逐渐升任前将军、太中大夫、梁州开府长史。和刺史元罗一同被萧衍攻陷,死在长江以南。 儿子孝绪,元象年间,带着邓羡的灵柩返回国內。里和年间,继承爵位。壹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灵珍的弟弟灵奇,任立忠将军、齐州刺史。升名号为冠军将军,获赐爵位为昌国侯。行政清明简约,有声威恩惠。 儿于恭伯,担任右光禄大夫。 史臣曰:治理家国统御民众,无不文武兼用。燕凤因学识广见闻多,昭成帝以礼罗致,和睦邻邦保存家国,是贤能之用。许谦才华治术都属上乘,在家国艰难的时候效力,观察时机独自行动,事情如和符契暗合。张衮因才能策略受到赏识,很早得到恩爱厚待,当时没有宽松的政治气氛,因言论招致过失。玄伯世代杰出,遇上草创阶段,总揽机要责任重大,保持正道成就大业,按礼仪配祭庙庭,不也是适宜的吗?崔宽鲎护都能见时机而行动,在困迫后而归附。塑遄忠贞⼲练,才华可秉笔着文,遇祸难不是由于罪过,可悲啊! |
上一章 魏书 下一章 ( → ) |
魏书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魏书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魏书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魏收是魏书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